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废弃烟叶可溶性蛋白的提取工艺
1
作者 沙云菲 杜淮清 +4 位作者 熊骏威 汪阳忠 束茹欣 陈旭 戴小峰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44-654,共11页
集合超声波、超滤、弱碱性等电点沉淀技术,开发了一种从废弃烟叶中提取可溶性蛋白的新工艺,并构建了一套物理、化学、生物参数评价体系.经优化后的工艺路线如下:在0.085 mol/L磷酸缓冲液(pH=7.85)条件下,以1∶8料液比进行超声波提取,经... 集合超声波、超滤、弱碱性等电点沉淀技术,开发了一种从废弃烟叶中提取可溶性蛋白的新工艺,并构建了一套物理、化学、生物参数评价体系.经优化后的工艺路线如下:在0.085 mol/L磷酸缓冲液(pH=7.85)条件下,以1∶8料液比进行超声波提取,经分级离心、过滤/超滤,并通过0.11 mol/L[H^(+)]溶液调节等电点pH=5.5,成功提取了分子量约为55 kDa及大于200 kDa的混合蛋白,其氨基酸组成分析能满足成人必需氨基酸需求.红外光谱分析未见明显果胶、多糖特征.采用温和弱碱-等电点提取技术结合物理提取方法,有效解决了传统提取方法存在的问题,展现了良好的通用性,为废弃烟叶的资源化利用及工业化生产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叶蛋白 磷酸缓冲体系 超滤 尼古丁 等电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相体系中全细胞转化法制备托莫西汀中间体 被引量:1
2
作者 欧志敏 王莹 泮佳莹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75-580,共6页
研究了磷酸盐缓冲液/有机溶剂两相体系中,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 CGMCC NO.15016不对称还原3-羰基-3-苯基丙酸乙酯制备(R)-3-羟基-3-苯基丙酸乙酯的过程.利用二硝基水杨酸(DNS)法研究了有机溶剂对细胞的毒性,采用单因素法考察... 研究了磷酸盐缓冲液/有机溶剂两相体系中,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 CGMCC NO.15016不对称还原3-羰基-3-苯基丙酸乙酯制备(R)-3-羟基-3-苯基丙酸乙酯的过程.利用二硝基水杨酸(DNS)法研究了有机溶剂对细胞的毒性,采用单因素法考察了相体积比、温度、磷酸盐缓冲液pH、底物浓度和菌体浓度等对不对称还原转化的影响,确定了V(磷酸盐缓冲液)∶V(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两相体系)=1∶1为最佳反应体系,在最优转化条件下,转化率及对映体过剩值均可达到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缓冲液/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两相体系 热带假丝酵母 不对称还原 3-羰基-3-苯基丙酸乙酯 (R)-3-羟基-3-苯基丙酸乙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环境样品中的锑 被引量:5
3
作者 张王兵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38-741,共4页
使用中性磷酸盐缓冲体系作为电解质,研究了锑化氢的电解生成情况。结果发现,Sb(Ⅲ)的原子荧光光谱(AFS)响应信号强度比在酸性介质中提高了1倍,而Sb(Ⅴ)几乎没有响应信号,因此可以在此缓冲体系中进行价态分析,可消除酸性介质对电极的腐蚀... 使用中性磷酸盐缓冲体系作为电解质,研究了锑化氢的电解生成情况。结果发现,Sb(Ⅲ)的原子荧光光谱(AFS)响应信号强度比在酸性介质中提高了1倍,而Sb(Ⅴ)几乎没有响应信号,因此可以在此缓冲体系中进行价态分析,可消除酸性介质对电极的腐蚀,延长了电解池及电极的使用寿命,提高了信号的稳定性。将传统的平板式电解池的螺丝密封改进为螺纹密封,使电解池安装时间从原来的20 min缩短为1 min,提高了电解池的密封性能。Sb(Ⅲ)的检出限为0.038μg/L(3σ),相对标准偏差为3.9%(n=11)。分析了多种环境样品中的锑,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荧光光谱法 电化学氢化物发生 电解质 中性磷酸缓冲体系 Sb(Ⅲ) Sb(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