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膀胱示踪剂残留致骶尾部磷酸盐尿性间叶组织肿瘤生长抑素受体显像假阴性一例报告 被引量:1
1
作者 王芬 李乃适 +7 位作者 景红丽 朱朝晖 李方 宋兰 陈钰 刘勇 李梅 夏维波 《协和医学杂志》 2015年第5期384-386,共3页
肿瘤导致的骨软化症(tumor induced osteomalacia,TIO)是一种低血磷性骨软化症,由磷酸盐尿性间叶组织肿瘤(phosphaturic mesenchymal tumor,PMT)分泌过多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ibroblast growth factor-23,FGF23)致肾脏漏磷增... 肿瘤导致的骨软化症(tumor induced osteomalacia,TIO)是一种低血磷性骨软化症,由磷酸盐尿性间叶组织肿瘤(phosphaturic mesenchymal tumor,PMT)分泌过多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ibroblast growth factor-23,FGF23)致肾脏漏磷增多,血磷降低,影响骨骼矿化所致,为获得性骨软化症的一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导致低血磷骨软化症 骶骨 磷酸盐尿性间叶组织肿瘤 生长抑素受体显像 假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态影像诊断右臀部软组织磷酸盐尿性间叶组织肿瘤1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叶婷 孙硕文 +3 位作者 张辉辉 陈进文 曹阳 袁建军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59-1160,共2页
1病例简介男,50岁,主诉: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活动性进行性骨痛3年余,由胸背部逐渐发展至全身痛,伴显著肌无力,活动受限。于外院行胸椎MRI平扫未见明显异常,给予扶他林片口服,未见明显好转。实验室检查:血磷0.38 mmol/L,碱性磷酸酶210 U/... 1病例简介男,50岁,主诉: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活动性进行性骨痛3年余,由胸背部逐渐发展至全身痛,伴显著肌无力,活动受限。于外院行胸椎MRI平扫未见明显异常,给予扶他林片口服,未见明显好转。实验室检查:血磷0.38 mmol/L,碱性磷酸酶210 U/L。体格检查:右侧臀部可扪及一包块,无压痛,位置较深,可移动。超声检查(图1A)示:右侧臀大肌低回声团块。增强CT(图1B、C)示:右侧臀大肌软组织密度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盐尿肿瘤 肿瘤骨软化症 多模态影像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组织磷酸盐尿性间叶肿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5
3
作者 聂秀 邓仲端 +4 位作者 杨秀萍 孙晖 官阳 贺骏 潘华雄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57-561,共5页
目的研究磷酸盐尿性间叶肿瘤(混合结缔组织亚型)的临床与病理学特点。方法对1例骨软化症患者的肿块切除标本进行光镜、电镜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结合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表现为顽固性骨软化症、低磷酸盐血症,高磷酸盐尿,... 目的研究磷酸盐尿性间叶肿瘤(混合结缔组织亚型)的临床与病理学特点。方法对1例骨软化症患者的肿块切除标本进行光镜、电镜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结合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表现为顽固性骨软化症、低磷酸盐血症,高磷酸盐尿,高血清碱性磷酸酶,外周血单核细胞增多,血钙浓度正常。经99mTc-OCT(奥曲肽)检查指导临床发现左腘窝区小肿块并切除之。术后3天,血磷恢复正常。光镜下肿瘤主要由肥胖的梭形细胞和破骨细胞样多核巨细胞构成,具有丰富的血管,可见血管外皮瘤样血管、散在脂肪岛、明显的出血及含铁血黄素沉积,肿瘤边缘有不完整的膜状骨样或软骨样组织。电镜下见梭形细胞内含数量不等的细颗粒状电子致密物,其中部分为结晶样高电子致密度颗粒。免疫组化显示多核细胞和单核间质细胞CD68阳性。结论该例为肿瘤源性骨软化症,其病理类型为磷酸盐尿性间叶肿瘤,混合结缔组织亚型。外科切除后治愈,99mTc-OCT对于指导临床发现小的隐蔽病灶很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骨软化症 磷酸盐尿肿瘤 磷酸盐血症 磷酸盐尿 99mTc-O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磷酸盐尿性间叶肿瘤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冬梅 吴焕文 +3 位作者 赵大春 谷蕴婷 宋兰 霍真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876-882,共7页
目的报告1例颅内磷酸盐尿性间叶肿瘤病例,并总结磷酸盐尿性间叶肿瘤病理学、影像学以及诊断与治疗特点。方法与结果男性患者,53岁。以全身多发性骨痛7年、加重1个月入院。临床表现为血清磷明显降低;99Tcm-奥曲肽显像以左侧枕部生长抑素... 目的报告1例颅内磷酸盐尿性间叶肿瘤病例,并总结磷酸盐尿性间叶肿瘤病理学、影像学以及诊断与治疗特点。方法与结果男性患者,53岁。以全身多发性骨痛7年、加重1个月入院。临床表现为血清磷明显降低;99Tcm-奥曲肽显像以左侧枕部生长抑素受体高表达灶为特征性改变;MRI显示左侧枕骨和硬脑膜病变。拟诊肿瘤诱发骨软化症,手术全切除病变。术后组织学形态观察,肿瘤呈弥漫浸润生长,累及硬脑膜和颅骨骨质,肿瘤细胞呈卵圆形和短梭形,可见畸形厚壁血管、扩张的窦样血管、成熟脂肪组织和间质黏液变性,核分裂象罕见,未见坏死。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肿瘤细胞胞质高表达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23、波形蛋白、生长抑素受体2、CD56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灶性表达Bcl-2和D2-40,Ki-67抗原标记指数为5%。病理诊断:磷酸盐尿性间叶肿瘤。术后血清磷恢复正常,随访22个月肿瘤无复发、无转移。结论颅内磷酸盐尿性间叶肿瘤极其罕见,病变隐匿而不易早期发现,常被误诊为脑膜瘤和血管外皮瘤,准确定位并全切除肿瘤是有效治疗方法。综合临床表现、血液生化、影像学和病理学特点有助于准确诊断并与脑膜瘤等梭形细胞肿瘤相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盐尿肿瘤(非MeSH词) 骨软化症 脑膜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盐尿性间叶肿瘤12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张欣 钟定荣 邢荣格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26-430,共5页
目的探讨磷酸盐尿性间叶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磷酸盐尿性间叶肿瘤的临床资料、组织学及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2例中男性8例,女性4例,年龄23-63岁,平均40.5岁;病程1-14年,平均5.6年;患者均有不同... 目的探讨磷酸盐尿性间叶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磷酸盐尿性间叶肿瘤的临床资料、组织学及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2例中男性8例,女性4例,年龄23-63岁,平均40.5岁;病程1-14年,平均5.6年;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骨痛、关节痛和活动受限伴低血磷、高尿磷;肿瘤最大径1-7.5cm,平均2.7cm;肿瘤主要由梭形细胞构成,部分病例伴有破骨样多核巨细胞,血管丰富,可见簇状厚壁畸形血管、薄壁血管、散在脂肪岛及软骨样细胞;7例伴有不规则钙盐沉积,2例伴条索状上皮,其中CK(AE1/AE3)阳性;10例核分裂象少见,2例核分裂象多见,其中1例肿瘤细胞异性明显;瘤细胞均表达vimentin、、CD56(其中2例分别为弱阳性和灶阳性),11例NSE阳性,8例CD99阳性,7例BCL-2阳性,4例CD34和6例SMA呈不同程度阳性,10例Ki-67增殖指数≤5%,2例分别为10%、25%。随访时间2—108个月,其中2例分别于术后72、84个月复发,其余病例均未见复发。结论磷酸盐尿性间叶肿瘤多表现为良性或低度恶性,其组织学形态多变且缺乏特异性,掌握其共性特征并紧密结合临床才能正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盐尿肿瘤 肿瘤骨软化症 临床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盐尿性间叶性肿瘤影像学表现及文献回顾 被引量:4
6
作者 岳梦情 张家雄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74-879,共6页
目的:探讨磷酸盐尿性间叶性肿瘤(PMT)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分析本院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PMT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和病理结果。结果:本文4例PMT中,男3例,女1例;年龄38~56岁。原发瘤部位:臀部软组织1... 目的:探讨磷酸盐尿性间叶性肿瘤(PMT)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分析本院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PMT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和病理结果。结果:本文4例PMT中,男3例,女1例;年龄38~56岁。原发瘤部位:臀部软组织1例,肱骨1例,胫骨1例,颅内1例。原发瘤影像除颅内肿瘤征象明确之外,其他部位肿瘤影像征象隐蔽。伴全身骨质疏松软化3例,且均伴多发性陈旧性骨折;另1例颅内肿瘤患者,无明显骨质疏松软化征象。4例中3例血磷降低,1例血磷正常;4例患者血钙均正常;3例碱性磷酸酶升高,1例碱性磷酸酶正常;4例患者均行肿瘤手术切除,术后病理3例为PMT;1例为右臀部肿物为纤维硬化性脂肪瘤(纤维瘤样脂肪瘤)。3例低血磷患者原发肿瘤切术后,血磷逐渐恢复正常。结论:磷酸盐尿性间叶性肿瘤多数有典型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如成年人发生不明原因骨质疏松、骨质软化及低血磷时,应该考虑到该病可能性,需做全身影像学检查以查找原发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软化 骨质疏松 磷酸盐尿肿瘤 肿瘤 低血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盐尿性间叶性肿瘤1例 被引量:2
7
作者 黎美仁 余文敏 +2 位作者 胡佳莉 袁燕平 徐晓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72-873,共2页
患者男性,48岁,反复右侧腰痛5年,加重1年。左侧腹股沟外侧可触及一大小4 cm×6 cm包块,质地稍硬,局部无压痛,边界清楚,活动度可。胸部CT:右侧第2、5、6、7、8骨皮质欠连续,部分可见骨痂生长。实验室检查:术前血磷0.49 mmol/L(正常值... 患者男性,48岁,反复右侧腰痛5年,加重1年。左侧腹股沟外侧可触及一大小4 cm×6 cm包块,质地稍硬,局部无压痛,边界清楚,活动度可。胸部CT:右侧第2、5、6、7、8骨皮质欠连续,部分可见骨痂生长。实验室检查:术前血磷0.49 mmol/L(正常值0.81~1.60 mmol/L),术后血磷0.94 mmol/L。B超示:左侧腹股沟外侧皮下软组织层内见一大小55 mm×37 mm×24 mm的囊实性混合包块,以囊性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肿瘤 磷酸盐尿肿瘤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腕部磷酸盐尿性间叶性肿瘤1例
8
作者 李庆 曹立宇 张帆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271-1273,共3页
患者女性,71岁,因左手疼痛10个月、加重2个月就诊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医院。患者10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手疼痛,活动后加重,休息后稍缓解,在当地医院行小针刀治疗,症状缓解不明显。CT检查示左侧第一掌骨下方外侧皮下软组织内见一... 患者女性,71岁,因左手疼痛10个月、加重2个月就诊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医院。患者10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手疼痛,活动后加重,休息后稍缓解,在当地医院行小针刀治疗,症状缓解不明显。CT检查示左侧第一掌骨下方外侧皮下软组织内见一不规则高密度影,大小2.4 cm×1.8 cm,CT值约204 HU(图1),左侧腕骨内见多发小囊状透亮影,部分腕骨间隙狭窄;查体:左侧第一掌骨基底部稍红肿,可触及一囊实性包块,大小2.0 cm×2.0 cm,移动度差,稍凸起,压痛明显,腕掌关节活动稍受限,包块皮温稍高,末梢感觉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血磷1.36 mmol/L(正常值0.78~1.65 mmol/L),血钙2.34 mmol/L(正常值2.11~2.52 mmol/L),碱性磷酸酶97 mmol/L(正常值50~135 m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部肿瘤 磷酸盐尿肿瘤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左股骨恶性尿磷性间叶组织肿瘤病人围手术期护理
9
作者 林燕 高娜 +1 位作者 陆相云 杨娜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6年第2期372-373,共2页
关键词 组织肿瘤 围手术期护理 肿瘤病人 尿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股骨 肿瘤细胞 钙磷代谢 维生素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蝶窦磷盐酸尿性间叶性肿瘤一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丽思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98-400,共3页
病例资料患者,男,35岁,双下肢无力1年余,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肢疼痛、无力,行走受限,上楼困难,双上肢肌力远近端5级,双下肢肌力4级,肌张力可,深、浅感觉未见明显异常,双侧腱反射稍低,病理征及克氏征阴性,无明显肌肉萎缩,肌电图未见明显异常... 病例资料患者,男,35岁,双下肢无力1年余,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肢疼痛、无力,行走受限,上楼困难,双上肢肌力远近端5级,双下肢肌力4级,肌张力可,深、浅感觉未见明显异常,双侧腱反射稍低,病理征及克氏征阴性,无明显肌肉萎缩,肌电图未见明显异常,给予改善肌肉代谢等对症治疗,患者自觉症状无明显缓解,一直感觉双下肢无力。实验室检查:肌酸激酶、肌红蛋白正常。甲状旁腺素70.25 pg/mL升高,25羟维生素D(含D2和D3)18 ng/mL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盐尿肿瘤 骨软化症 蝶窦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源性骨软化症的临床特征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楠 吴露露 +4 位作者 裴育 杨国庆 巴建明 窦京涛 母义明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7,共7页
目的分析肿瘤源性骨软化症(tumor-induced osteomalacia,TIO)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病理及手术后情况,以提高临床对TIO的认识.方法收集并整理2008年1月至1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就诊的14例肿瘤源性骨软化症患者的病史、一般情况、临床表现... 目的分析肿瘤源性骨软化症(tumor-induced osteomalacia,TIO)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病理及手术后情况,以提高临床对TIO的认识.方法收集并整理2008年1月至1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就诊的14例肿瘤源性骨软化症患者的病史、一般情况、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病理及术后情况.结果患者平均病程为(3.0±3.8)年,临床症状以骨痛(14/14,100%)和乏力(6/14,42.9%)最常见,部分患者有病理性骨折,在确诊前均有误诊病史.生化特点以低血磷(0.43±0.12)mmol/L、高尿磷(13.71±5.32)mmol/L 24 h、血碱性磷酸酶升高(309.30±146.41)U/L和正常血钙(2.19±0.13 mmol/L)为主.定位诊断中,99Tcm-奥曲肽SPECT/CT扫描和68 Ga-DOTA-TATE PET/CT阳性率均较高(100%),并经相应部位的CT、MRI或超声检查证实.肿瘤分布在全身不同部位的软组织(4/14,28.6%)或骨组织(10/14,71.4%)中.手术切除肿瘤后,血磷平均恢复时间为(6.4±2.3)d.1例因病灶难以完全切除,术后未缓解.2例患者术后出现复发.结论TIO起病隐匿,症状不具有特异性,容易被误诊.99 Tcm-奥曲肽SPECT/CT扫描或68 Ga-DOTATATE PET/CT检查对定位诊断效率较高.手术治疗可以治愈TIO,但远期仍可能复发,需要定期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骨软化症 磷酸盐尿肿瘤 低磷血症 骨软化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髓内孤立性纤维性肿瘤1例报道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磊 吴婷婷 +4 位作者 谢文涛 唐一平 吕正超 高辛海 赵宁辉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83-285,共3页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SFT)是一种临床罕见的来源于间叶组织的梭形细胞肿瘤,1931年Klemperer和Rabin首次将其描述为一种来源于间叶细胞的纤维增殖性肿瘤。其主要发生在脏层胸膜,也可发生在全身各处。多数表现...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SFT)是一种临床罕见的来源于间叶组织的梭形细胞肿瘤,1931年Klemperer和Rabin首次将其描述为一种来源于间叶细胞的纤维增殖性肿瘤。其主要发生在脏层胸膜,也可发生在全身各处。多数表现为良性,一般无明显临床症状。近期我院收治了1例脊髓髓内SFT,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纤维肿瘤 脊髓髓内 梭形细胞肿瘤 临床症状 组织 细胞 脏层胸膜 SF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孤立性纤维性肿瘤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3
作者 许晓栋 尚攀峰 +2 位作者 石玮 包军胜 宁忠运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86-288,共3页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是一种少见的来源于间叶组织的梭形细胞瘤,由Klemperer和Rabin于1931年首次报道[1],由于最初的病例均与胸膜关系密切,因此被认为是起源于脏层胸膜的病变,后来陆续有其他部位发病的报道[2~4...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是一种少见的来源于间叶组织的梭形细胞瘤,由Klemperer和Rabin于1931年首次报道[1],由于最初的病例均与胸膜关系密切,因此被认为是起源于脏层胸膜的病变,后来陆续有其他部位发病的报道[2~4]。胸膜外SFT少见,原发性膀胱SFT罕见。胸膜外SFT形态类似于胸膜SFT,典型者无固定结构,发生于膀胱的SFT易与其他梭形细胞间叶性肿瘤相混淆。本文回顾性分析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泌尿外科1例膀胱SFT的临床特点、免疫组织学形态特征、鉴别诊断,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提高对SFT的认识水平,尤其是胸膜外SF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纤维肿瘤 胸膜外 脏层胸膜 组织 梭形细胞 肿瘤 尿外科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性骨软化症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1例
14
作者 杨幼波 金萍 +4 位作者 张淑婷 陈科 何红晖 莫朝晖 袁晶晶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937-1943,共7页
肿瘤性骨软化症(tumor-induced osteomalacia,TIO)是一种因肿瘤组织分泌过量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3,FGF23)而引起肾脏排磷增多的代谢性骨病,是一种罕见的副肿瘤综合征。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2021年9月收治1例... 肿瘤性骨软化症(tumor-induced osteomalacia,TIO)是一种因肿瘤组织分泌过量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3,FGF23)而引起肾脏排磷增多的代谢性骨病,是一种罕见的副肿瘤综合征。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2021年9月收治1例罕见的TIO患者,该患者的肿瘤位于舌骨体,并且继发了三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在舌骨体肿瘤切除后,患者的症状并未好转,随后对其进行左侧甲状旁腺切除,患者的低磷血症才逐渐改善。发源于舌部肿瘤的TIO十分少见,同时继发三发性甲状旁腺亢进的病例更是罕见,本报告有助于加深对TIO的了解,并为TIO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骨软化症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磷酸盐尿肿瘤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8)Ga-DOTA-TATE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显像对^(99m)Tc-HYNIC-TOC单光子发射断层显像阴性瘤源性骨软化症致病肿瘤的定位价值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姝 王玲 +3 位作者 王瞳 邢海群 霍力 李方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57-764,共8页
目的分析^(99m)Tc-HYNIC-TOC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结果阴性的瘤源性骨软化症(TIO)致病肿瘤的^(68)Ga-DOTA-TATE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的图像特征,探讨其对致病肿瘤准确定位的指导价值。方法纳入37例经... 目的分析^(99m)Tc-HYNIC-TOC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结果阴性的瘤源性骨软化症(TIO)致病肿瘤的^(68)Ga-DOTA-TATE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的图像特征,探讨其对致病肿瘤准确定位的指导价值。方法纳入37例经临床及病理确诊的^(99m)Tc-HYNIC-TOC SPECT显像结果阴性的TIO患者,回顾性分析致病肿瘤的^(68)Ga-DOTA-TATE PET/CT图像特点。结果 37例TIO患者致病肿瘤均为单发,术后病理包括35例磷酸盐尿性间叶组织肿瘤和2例梭形细胞瘤。所有TIO致病肿瘤^(68)Ga-DOTA-TATE PET/CT上均表现为放射性浓聚灶,标准化摄取最大值和标准化摄取平均值分别为7. 2±4. 3和4. 3±2. 4,平均最大径为(1. 9±0. 7) cm。37例TIO致病肿瘤,最常见发病部位为下肢(19/37),其次为躯干(11/37)、上/下颌骨(5/37)及上肢(2/37)。24例位于骨组织病灶,最常位于下肢长骨(13/24),多呈偏心性生长(8/13),3例累及骨皮质,同机CT以局限性溶骨性骨质破坏多见(14/24),部分呈骨质硬化型改变(9/24),较少累及周围软组织。13例位于软组织病灶,多呈边界清楚等或低密度结节(10/13),1例位于胸膜病灶伴钙化。结论 ^(68)Ga-DOTA-TATE PET/CT能够检出^(99m)Tc-HYNIC-TOC SPECT漏诊的TIO病例。若生长抑素受体高度表达病灶局部见溶骨性或硬化型骨质改变、软组织内等或低密度结节,更倾向于TIO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骨软化症 磷酸盐尿肿瘤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计算机断层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相关性低磷性骨软化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付梦菲 孙晖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56-561,共6页
肿瘤相关性低磷性骨软化症,又称为瘤源性骨软化症,是由于肿瘤分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等调磷因子使肾脏磷丢失增多,导致低磷血症,引起骨基质矿化障碍的获得性代谢性疾病,是一种少见的副瘤综合征。该病发病率低,且临床表现不典型,易漏... 肿瘤相关性低磷性骨软化症,又称为瘤源性骨软化症,是由于肿瘤分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等调磷因子使肾脏磷丢失增多,导致低磷血症,引起骨基质矿化障碍的获得性代谢性疾病,是一种少见的副瘤综合征。该病发病率低,且临床表现不典型,易漏诊及误诊。该文通过对肿瘤特征、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肿瘤定位、治疗方法以及难治结局的危险因素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相关低磷骨软化症 磷酸盐尿质瘤 低磷血症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膜后孤立性纤维瘤切除术围术期麻醉管理
17
作者 李红培 刘鲲鹏 +2 位作者 王军 姚兰 罗成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9-212,共4页
孤立性纤维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是非常罕见的梭形成纤维细胞间叶组织肿瘤,既往又称血管外皮细胞瘤,每年发病率仅为1/1000000^([1])。30%~40%的孤立性纤维瘤起源于腹膜腔、腹膜后软组织或盆腔(包括内脏)^([2]),由于位置深,瘤... 孤立性纤维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是非常罕见的梭形成纤维细胞间叶组织肿瘤,既往又称血管外皮细胞瘤,每年发病率仅为1/1000000^([1])。30%~40%的孤立性纤维瘤起源于腹膜腔、腹膜后软组织或盆腔(包括内脏)^([2]),由于位置深,瘤体常巨大、血供丰富,常累及输尿管、肾脏等脏器,外科手术难度大,风险极高,术中伴随大量失血及严重低血压休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纤维瘤 血管外皮细胞瘤 低血压休克 组织肿瘤 腹膜腔 腹膜后 外科手术 成纤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血管周细胞瘤与孤立性纤维瘤的影像与病理对照 被引量:9
18
作者 韩引萍 张玉婷 +2 位作者 刘建莉 张学凌 周俊林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5年第12期917-921,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颅内血管周细胞瘤与孤立性纤维瘤的影像学差异。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血管周细胞瘤18例,孤立性纤维瘤10例,所有病例均行MR平扫及增强扫描,对其影像征象进行对照分析。统计学方法采用单因素分析,计数资... 目的对比分析颅内血管周细胞瘤与孤立性纤维瘤的影像学差异。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血管周细胞瘤18例,孤立性纤维瘤10例,所有病例均行MR平扫及增强扫描,对其影像征象进行对照分析。统计学方法采用单因素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血管周细胞瘤与孤立性纤维瘤在与附着硬膜的关系、硬膜尾征征象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肿瘤形态、T2WI信号、囊变坏死及出血、瘤周水肿、骨质破坏及强化方式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者肿瘤形态多呈分叶状、不规则形,T2WI等高信号,囊变坏死及出血多见,瘤周水肿较明显,颅骨破坏可见,增强后明显强化;后者肿瘤形态多呈类圆形或椭圆形,T2WI有低信号区,囊变坏死及出血少见,瘤周水肿轻,无颅骨破坏,增强后明显强化,并有延迟强化。结论颅内血管周细胞瘤与孤立性纤维瘤影像表现存在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组织肿瘤 血管周细胞瘤 孤立纤维瘤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