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丙烯酸改性松香(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酯的合成和表征 被引量:6
1
作者 王基夫 林明涛 +3 位作者 王春鹏 吴红 刘美虹 储富祥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4-28,共5页
以丙烯酸改性松香(AR)为原料,先与草酰氯反应合成丙烯酸改性松香酰氯(AR-C l),然后与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基酯进行酯化反应合成了丙烯酸改性松香(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酯(AR-2-HEMA),并分别采用FT-IR、GC-MS、13C NMR和差示扫描量热仪(... 以丙烯酸改性松香(AR)为原料,先与草酰氯反应合成丙烯酸改性松香酰氯(AR-C l),然后与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基酯进行酯化反应合成了丙烯酸改性松香(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酯(AR-2-HEMA),并分别采用FT-IR、GC-MS、13C NMR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丙烯酸改性松香(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酯主要由丙烯海松酸(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酯(37.88%)和树脂酸(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酯(52.48%)组成。丙烯海松酸(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酯两种异构体质量分数分别为31.79%和6.09%。所制备的丙烯酸改性松香(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酯在引发剂的存在下可以发生聚合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改性松香 丙烯酸改性松香(2-甲基丙烯) 可聚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乙酰吗啉基聚氧乙烯甲基丙烯酸酯及其甲苯/正庚烷渗透汽化性能 被引量:1
2
作者 周曼华 武亚伟 +2 位作者 李战胜 张守海 蹇锡高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4-109,共6页
性能优异的渗透汽化膜是芳烃/烷烃渗透汽化分离技术工业化应用的基础."孔填充"复合膜作为值得关注的芳烃/烷烃渗透汽化膜的研究方向之一,其分离性能主要由功能性接枝聚合物层决定.借鉴工业上分离精制芳烃的优秀溶剂N-甲酰吗... 性能优异的渗透汽化膜是芳烃/烷烃渗透汽化分离技术工业化应用的基础."孔填充"复合膜作为值得关注的芳烃/烷烃渗透汽化膜的研究方向之一,其分离性能主要由功能性接枝聚合物层决定.借鉴工业上分离精制芳烃的优秀溶剂N-甲酰吗啉的分子结构,设计合成了含吗啉酰胺基团的新型聚氧乙烯甲基丙烯酸酯大分子单体——N-乙酰吗啉基聚氧乙烯甲基丙烯酸酯,作为制备芳烃/烷烃渗透汽化"孔填充"复合膜的大分子接枝单体.采用核磁氢谱(^(1)H NMR)、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表征和确认了所合成的N-乙酰吗啉基聚氧乙烯甲基丙烯酸酯的分子结构.平衡溶胀和溶胀吸附-脱附实验的结果表明,与含羟端基的PEO500OHMA以及含甲醚端基的MePEO500MA商品聚氧乙烯甲基丙烯酸酯类大分子单体相比,N-乙酰吗啉基聚氧乙烯甲基丙烯酸酯具有较大的甲苯/正庚烷溶解选择性系数和较低的溶胀度,是理想的制备芳烃/烷烃渗透汽化"孔填充"复合膜的接枝单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汽化 芳烃/烷烃分离 N-吗啉甲基丙烯 溶解选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和丙烯酰胺的光辅助引发聚合 被引量:16
3
作者 刘福胜 李志文 于世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2-25,共4页
以丙烯酰胺(AM)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为原料,在金属卤化物灯照射和引发剂作用下,通过水溶液聚合法合成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P(AM-DMC)。考察了单体质量分数、引发温度、引发剂质量分数、溶液pH值和单体配比等对聚合物特性... 以丙烯酰胺(AM)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为原料,在金属卤化物灯照射和引发剂作用下,通过水溶液聚合法合成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P(AM-DMC)。考察了单体质量分数、引发温度、引发剂质量分数、溶液pH值和单体配比等对聚合物特性黏数和溶解性的影响。在单体质量分数30%,阳离子度10%~30%,引发剂质量分数0.0048%,pH值4,引发温度15℃条件下,产物的特性黏数可达10dL/g以上,溶解时间低于40min。用红外光谱对聚合物的结构进行了确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引发 丙烯 甲基丙烯甲基氯化铵 阳离子聚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酰胺与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在柠檬酸钾溶液中的沉淀聚合 被引量:5
4
作者 杨超 黎钢 +2 位作者 何彦刚 金付强 左妍妍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1-155,共5页
以(NH4)2S2O8-Na2SO3为氧化还原引发剂,通过非离子单体丙烯酰胺(AM)与阳离子单体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在柠檬酸钾溶液中的沉淀聚合,制备了阳离子聚电解质聚(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丙烯酰胺)[P(DMC-AM)]。利用... 以(NH4)2S2O8-Na2SO3为氧化还原引发剂,通过非离子单体丙烯酰胺(AM)与阳离子单体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在柠檬酸钾溶液中的沉淀聚合,制备了阳离子聚电解质聚(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丙烯酰胺)[P(DMC-AM)]。利用溶解度参数原理,得知聚合物[P(DMC-AM)]在柠檬酸钾溶液中的溶解量远小于单体的溶解量,同时探讨了聚合物[P(DMC-AM)]在柠檬酸钾溶液中沉淀分离的机理。通过考察单体总转化率的影响因素,得到最佳的反应条件:柠檬酸钾质量分数57%,m((NH4)2S2O8)∶m(Na2SO3)=1∶1,引发剂总质量分数0.10%,单体总质量分数3%,单体配比m(DMC)∶m(AM)=3∶1,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2h。在此条件下,DMC和AM的总转化率为86.4%。通过红外光谱分析验证,所得聚合物为[P(DMC-A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酸钾溶液 沉淀聚合 丙烯 2-甲基丙烯甲基氯化铵 引发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接枝共聚物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5
5
作者 吴修利 薛冬桦 +4 位作者 徐昆 杜希兵 张文德 宋春雷 王丕新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08-1010,共3页
采用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将玉米淀粉与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AC)接枝聚合,制备了一系列分子中含有阳离子季铵基团的淀粉——DAC接枝共聚物。研究了单体用量、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接枝体系阳离子度的影响,探讨了过... 采用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将玉米淀粉与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AC)接枝聚合,制备了一系列分子中含有阳离子季铵基团的淀粉——DAC接枝共聚物。研究了单体用量、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接枝体系阳离子度的影响,探讨了过硫酸铵引发淀粉接枝DAC共聚反应的基本规律。并用FTIR、X-ray和1H-NMR等表征手段对接枝共聚物进行了结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硫酸铵 玉米淀粉 丙烯甲基 氯化铵 接枝共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接枝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共聚物的合成 被引量:5
6
作者 薛冬桦 杜希兵 +4 位作者 张萍萍 徐昆 张文德 宋春雷 王丕新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118-1121,共4页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在水介质中通过硝酸铈铵引发淀粉与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AC)接枝共聚,制备系列含阳离子季铵基团的淀粉-DAC接枝共聚物,系统考察了反应条件对接枝共聚物接枝率(PG)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实验体系内可制备较高接...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在水介质中通过硝酸铈铵引发淀粉与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AC)接枝共聚,制备系列含阳离子季铵基团的淀粉-DAC接枝共聚物,系统考察了反应条件对接枝共聚物接枝率(PG)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实验体系内可制备较高接枝率的阳离子接枝共聚物。当硝酸铈铵的浓度为1.5×10-2mol/L,m(DAC)∶m(淀粉)=3,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4 h时,接枝共聚物的接枝率最高可达118.67%。用FTIR、1HNMR、XRD对接枝共聚物结构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铈铵 玉米淀粉 丙烯甲基氯化铵 接枝共聚 淀粉化学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体引发丙烯酰胺与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水溶液聚合 被引量:7
7
作者 何彦刚 黎钢 +2 位作者 杨超 张广清 陈树东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046-1049,共4页
研究了等离子体引发丙烯酰胺(AM)和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水溶液聚合制备线性阳离子聚电解质的工艺方法。测定了不同反应压力下反应液的沸点,得到最佳的反应压力为133Pa;优化了引发聚合的条件:放电时间40s、放电功率60W... 研究了等离子体引发丙烯酰胺(AM)和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水溶液聚合制备线性阳离子聚电解质的工艺方法。测定了不同反应压力下反应液的沸点,得到最佳的反应压力为133Pa;优化了引发聚合的条件:放电时间40s、放电功率60W、反应溶液pH=4.5、w(AM+DMC)=30%、m(AM)∶m(DMC)=1∶1、聚合时间24h、聚合温度40℃。在优化条件下,聚合物的最高特性粘数为966cm3/g。探索了等离子体引发AM-DMC水溶液聚合的机理:AM与水溶液中H+结合形成的HAM自由基起引发作用,进而与AM或DMC单体进行反应,生成线性聚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引发聚合 阳离子聚电解质 水溶液聚合 丙烯 2-甲基-丙烯甲基氯化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辅助引发制备聚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 被引量:5
8
作者 李志文 刘福胜 +1 位作者 于世涛 胡智华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93-297,320,共6页
在紫外灯照射和引发剂作用下,通过水溶液聚合法制备聚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PDMC)。考察了氧化-还原引发体系、氧化-还原和偶氮类引发剂用量、单体浓度、溶液pH、引发温度和络合剂用量等因素对产物特性黏数的影响,并与无光照条... 在紫外灯照射和引发剂作用下,通过水溶液聚合法制备聚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PDMC)。考察了氧化-还原引发体系、氧化-还原和偶氮类引发剂用量、单体浓度、溶液pH、引发温度和络合剂用量等因素对产物特性黏数的影响,并与无光照条件下的聚合结果进行了对比。用红外光谱对所得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光辅助引发可以显著促进DMC的聚合反应。采用硫酸亚铁-过硫酸铵引发剂体系,在引发剂质量分数为0.002 0%,单体质量分数为75%,pH=4,引发温度为10℃,络合剂质量分数为0.003 0%时,所得聚合物的特性黏数达8.4 dL/g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辅助引发 甲基丙烯甲基氯化铵 甲基丙烯甲基氯化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张彦昌 王冬梅 +3 位作者 赵献增 李天仚 曹金丽 赵清香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1-72,74,共3页
以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为单体,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为引发剂,合成了聚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PDMC)。单因素法考察了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时间对PDMC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实验发现随引发剂用量的减少,PDM... 以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为单体,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为引发剂,合成了聚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PDMC)。单因素法考察了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时间对PDMC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实验发现随引发剂用量的减少,PDMC相对分子质量趋于增大;反应温度从65℃升至85℃过程中,PDMC相对分子质量先增大后减小,75℃时,相对分子质量最大;随反应时间的延长,单体残留率逐渐降低,相对分子质量逐渐增大,但超过2h后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趋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甲基氯化铵 溶液聚合 PDM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的合成 被引量:11
10
作者 唐莉 张跃军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324-1328,1375,共6页
以工业品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为原料,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乙二胺四乙酸四钠(Na4EDTA)为络合剂,采用一次性加入引发剂、两步升温引发的水溶液聚合方法合成聚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PDMC)。用正交实验优化反应条... 以工业品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为原料,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乙二胺四乙酸四钠(Na4EDTA)为络合剂,采用一次性加入引发剂、两步升温引发的水溶液聚合方法合成聚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PDMC)。用正交实验优化反应条件,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w(DMC)=72.5%,m(APS)∶m(DMC)和m(Na4EDTA)∶m(DMC)分别为0.20∶100和0.018∶100。在聚合反应引发温度T1为35℃下反应3 h后,再在聚合反应熟化温度T2为50℃下完成反应3 h。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得到的PDMC胶体产物的特征黏度为10.38d L/g,单体转化率为98.40%。用FTIR和1HNMR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该文所得结果为合成工艺的进一步优化和系列化相对分子质量PDMC产物的合成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甲基氯化铵 过硫酸铵 均聚反应 工艺优化 特征黏度 单体转化率 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体引发聚合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何彦刚 黎钢 +3 位作者 杨超 杨芳 禹雪晴 白雪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1-44,共4页
研究了等离子体引发聚合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测定了不同放电时间与放电功率时反应室温度的变化方程,发现反应室温度变化是影响聚合产物P(DMC)性质的主要因素之一。反应室温度低于130℃.P(DMC)为线性。最高特... 研究了等离子体引发聚合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测定了不同放电时间与放电功率时反应室温度的变化方程,发现反应室温度变化是影响聚合产物P(DMC)性质的主要因素之一。反应室温度低于130℃.P(DMC)为线性。最高特性黏数为420.2cm^3/g,反应室温度为130℃~200℃,P(DMC)为交联性吸水树脂。吸水率为15g/g.优化了线性产物的反应条件:放电时间60s,放电功率60w,此时反应室温度为80℃。并经计算验证了等离子体引发聚合DMC理论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引发聚合 反应室温度变化 2-甲基丙烯甲基氯化铵 放电时间 放电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酰胺与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双水相共聚临界相分离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商宽祥 单国荣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47-652,共6页
引言 双水相体系主要用于蛋白质等高分子的分离纯化[1-5],近年来逐渐用于水溶性高分子的制备,发展成为一种新的聚合方法,即双水相聚合[6-12]。有效的相分离是双水相聚合正常进行的前提。Kim等[13]研究了聚乙二醇(PEG)/盐双水相体系... 引言 双水相体系主要用于蛋白质等高分子的分离纯化[1-5],近年来逐渐用于水溶性高分子的制备,发展成为一种新的聚合方法,即双水相聚合[6-12]。有效的相分离是双水相聚合正常进行的前提。Kim等[13]研究了聚乙二醇(PEG)/盐双水相体系的相分离,发现随PEG分子量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 甲基丙烯甲基氯化铵 双水相共聚 临界转化率 临界分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与丙烯酰胺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潘珺 熊玉宝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7年第5期481-483,487,共4页
丙烯酰胺(AM)与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进行水溶液聚合,考察了引发剂浓度、温度、单体配比、pH值、引发剂等因素对共聚物的阳离子度、特性黏度以及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高相对分子质量的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的... 丙烯酰胺(AM)与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进行水溶液聚合,考察了引发剂浓度、温度、单体配比、pH值、引发剂等因素对共聚物的阳离子度、特性黏度以及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高相对分子质量的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H为8,温度为50℃,引发剂的用量为0.8 mmol/L,DMC∶AM(摩尔比)=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型聚丙烯 甲基丙烯甲基氯化铵 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彦昌 王冬梅 +3 位作者 赵献增 李天仚 曹金丽 赵清香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2-53,55,共3页
以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为单体,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为引发剂,合成了聚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PDMC)。单因素法考察了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时间对PDMC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实验发现随引发剂用量的减少,PDM... 以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为单体,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为引发剂,合成了聚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PDMC)。单因素法考察了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时间对PDMC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实验发现随引发剂用量的减少,PDMC相对分子质量趋于增大;反应温度从65℃升至85℃过程中,PDMC相对分子质量先增大后减小,75℃时,相对分子质量最大;随反应时间的延长,单体残留率逐渐降低,相对分子质量逐渐增大,但超过2 h后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趋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甲基氯化铵 溶液聚合 PDM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功能单体溴化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二甲基羧壬基铵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2
15
作者 丁伟 朱洪庆 于涛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854-857,共4页
以甲基丙烯酸二甲胺基乙酯(DM)与10-溴代癸酸为原料合成了一种具有长亲水链结构的可聚合两性化合物———溴化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二甲基羧壬基铵(CNDMAM)。经1H NMR谱、红外光谱、定性滴定和熔点测定等分析技术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红外... 以甲基丙烯酸二甲胺基乙酯(DM)与10-溴代癸酸为原料合成了一种具有长亲水链结构的可聚合两性化合物———溴化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二甲基羧壬基铵(CNDMAM)。经1H NMR谱、红外光谱、定性滴定和熔点测定等分析技术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CNDMAM与丙烯酰胺有很好的共聚性能。该化合物的最佳合成条件为:以过量DM为溶剂,少量阻聚剂对苯二酚和催化剂碘化钾,反应温度为55℃,n(甲基丙烯酸二甲胺乙酯)∶n(10-溴代癸酸)=2∶1;每8 h滤出固体产物,滤液加入催化剂继续反应,进行4次,产率可达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溴化甲基丙烯甲基羧壬 两性梳形聚丙烯 可聚合甜菜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酰氧乙基二甲基乙基溴化铵合成及共聚物抗菌性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保平 谭生 +3 位作者 崔锦峰 郭军红 孙宁宁 杨宏斌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28-130,136,共4页
以丙烯酰氧乙基二甲基乙醇胺(DMAEA)与溴乙烷为原料,合成具有抗菌性功能单体丙烯酰氧乙基二甲基乙基溴化铵(PEDAB),以此功能性单体与MMA、BA、BMA共聚,得到具有抗菌功能的聚合物。研究表明,在40℃,DMAEA与溴乙烷物质的量之比为1:2,以等... 以丙烯酰氧乙基二甲基乙醇胺(DMAEA)与溴乙烷为原料,合成具有抗菌性功能单体丙烯酰氧乙基二甲基乙基溴化铵(PEDAB),以此功能性单体与MMA、BA、BMA共聚,得到具有抗菌功能的聚合物。研究表明,在40℃,DMAEA与溴乙烷物质的量之比为1:2,以等体积的丙酮与乙醚的混合溶剂为反应溶剂,合成PEDAB产率为68.2%。以正丁醇为溶剂在100℃下,引发剂(BPO)的加入量为1%时,得到性能优良的高聚物。抗菌性检测表明在合成高聚物过程中PEDAB的加入量达到8%时,高聚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及黑曲霉的抗菌率达到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甲基溴化铵 季铵盐 抗菌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合成:丙烯酰胺与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的共聚合 被引量:4
17
作者 任雪梅 吴充实 《湿法冶金》 CAS 2006年第4期212-217,共6页
利用复合引发体系制备阳离子聚丙烯酰胺,讨论了影响聚合反应的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反应时间、聚合单体浓度、引发温度等影响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试验合成了相对分子质量较高、溶解性良好的阳离子聚丙烯酰胺。
关键词 阳离子聚丙烯 甲基丙烯甲基氯化铵 水溶液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Ⅱ)有机磷酸酯配合物与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的近红外吸收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凌霞 胡呈元 +1 位作者 周晓东 刘训创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607-610,共4页
以苯甲酸铜和磷酸甲基丙烯酰氧乙基酯反应,制备了一种近红外吸收剂,将其与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制备了近红外吸收滤光片,研究了该滤光片的近红外吸收性能,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表明:Cu(Ⅱ)有机磷酸酯配合物与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具有良... 以苯甲酸铜和磷酸甲基丙烯酰氧乙基酯反应,制备了一种近红外吸收剂,将其与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制备了近红外吸收滤光片,研究了该滤光片的近红外吸收性能,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表明:Cu(Ⅱ)有机磷酸酯配合物与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具有良好的近红外吸收性能,随着聚合物中Cu(Ⅱ)含量的增加,滤光片吸收近红外线强度和吸收波长范围都随之增大,Cu(Ⅱ)含量为10.5%的共聚物滤光片在685~1070 nm波长范围红外线透过率低于0.01%,光谱辐射计测试的该样品的光谱辐亮度值在740~930 nm波长范围内低于1×10-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甲基丙烯酰氧乙基酯 苯甲酸铜 甲基丙烯酸甲 共聚物 近红外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聚合物合成和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9
作者 符星琴 张跃军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57-664,共8页
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聚合物是一类带有季铵盐基团的高分子聚电解质,具有带正电荷、水溶性好、特征黏度易于控制、高效无毒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石油开采、造纸、纺织、废水和污泥处理等行业中。首先,概述了聚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 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聚合物是一类带有季铵盐基团的高分子聚电解质,具有带正电荷、水溶性好、特征黏度易于控制、高效无毒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石油开采、造纸、纺织、废水和污泥处理等行业中。首先,概述了聚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PDMC)在提高产物特征黏度方面的合成研究进展,指出了PDMC在分子结构上的最新研究方向;然后,介绍了共聚物聚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丙烯酰胺〔P(DMC-AM)〕的合成进展,重点探讨了溶液聚合法、乳液聚合法和其他聚合法对聚合物序列结构和特征黏度影响的研究进展;接着,对比不同性质的污泥处理实例,阐述了污泥性质对共聚物P(DMC-AM)絮凝性能的影响规律;最后,归纳了P(DMC-AM)在合成和应用中的问题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聚合物 甲基丙烯甲基氯化铵 聚合方法 污泥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酰乙酸基甲基丙烯酸乙酯的合成 被引量:2
20
作者 司动磊 刘福胜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707-1709,1713,共4页
以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和乙酰乙酸乙酯(AAA)为原料,固体酸为催化剂,采用酯交换法合成了乙酰乙酸基甲基丙烯酸乙酯(AAEM)。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的方法对反应条件进行了探究,确定较佳的反应条件为:n(AAA)∶n(HEMA)=3∶1,反应温度130℃... 以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和乙酰乙酸乙酯(AAA)为原料,固体酸为催化剂,采用酯交换法合成了乙酰乙酸基甲基丙烯酸乙酯(AAEM)。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的方法对反应条件进行了探究,确定较佳的反应条件为:n(AAA)∶n(HEMA)=3∶1,反应温度130℃,反应时间3 h,催化剂的用量4.5%(HEMA),阻聚剂的用量0.3%(HEMA)。在上述条件下,产品收率93%以上,含量97%,采用FTIR和1H NMR对产品结构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 AAEM) 甲基丙烯酸羟( HEMA) 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