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肠杆菌6-磷酸甘露糖异构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被引量:3
1
作者 张倩 廖玉才 +2 位作者 陈方方 董璇 李和平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61-464,共4页
通过PCR克隆了大肠杆菌6-磷酸甘露糖异构酶基因manA,分别构建了含manA基因的原核和真核生物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中经IPTG诱导表达的GST-PMI融合蛋白,经亲和层析纯化和PreScission蛋白酶酶切,SDS-PAGE分析证实PMI蛋白为42 ku。对转manA... 通过PCR克隆了大肠杆菌6-磷酸甘露糖异构酶基因manA,分别构建了含manA基因的原核和真核生物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中经IPTG诱导表达的GST-PMI融合蛋白,经亲和层析纯化和PreScission蛋白酶酶切,SDS-PAGE分析证实PMI蛋白为42 ku。对转manA基因的拟南芥进行PCR分析表明,manA基因已稳定整合到拟南芥基因组中。氯酚红显色反应证实,整合到拟南芥基因组中的manA基因能表达具有6-磷酸甘露糖异构酶活性的PMI蛋白。这些结果说明,克隆的manA基因可在细菌和高等植物中高效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nA基因 6-磷酸甘露异构酶活性 细菌诱导表达 拟南芥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蜡状芽孢杆菌CZ磷酸甘露糖异构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及酶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瑶 崔堂兵 宋妍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95-200,共6页
将蜡状芽孢杆菌CZ中的磷酸甘露糖异构酶基因(pmi)进行克隆,并在大肠杆菌中进行异源表达。将PCR扩增得到的pmi基因与p ET-22b(+)表达载体进行连接,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中,构建重组菌株BL21-p ET22b(+)-pmi,并成功表达了重组磷酸甘露糖... 将蜡状芽孢杆菌CZ中的磷酸甘露糖异构酶基因(pmi)进行克隆,并在大肠杆菌中进行异源表达。将PCR扩增得到的pmi基因与p ET-22b(+)表达载体进行连接,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中,构建重组菌株BL21-p ET22b(+)-pmi,并成功表达了重组磷酸甘露糖异构酶。结果显示:克隆得到pmi基因序列全长为948 bp,编码315个氨基酸。通过镍柱His Trap HP亲和层析法纯化得到具有活性的重组酶,其蛋白分子大小约为40.8 ku。酶学性质结果显示:该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35℃,在30~40℃酶活力相对稳定;最适p H为7.0,在弱碱性条件下保存12 h后仍存有50%以上酶活力;不同低浓度的金属离子Ni^(2+)、Ca^(2+)、Zn^(2+)、Cu^(2+)和Mg^(2+)均对该酶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激活作用,其中Mn^(2+)对该酶激活作用最显著,当其浓度为1 mmol/L时,激活作用最大,而Co^(2+)对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甘露异构酶(PMI) 蜡状芽孢杆菌 克隆表达 酶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酵母磷酸甘露糖异构酶基因作为拟南芥遗传转化的筛选标记
3
作者 王涛 唐永严 +3 位作者 刘良玉 张美冬 郑用琏 张方东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41-546,共6页
利用PCR反应克隆来自酿酒酵母的磷酸甘露糖异构酶(PMI)基因pmi,通过农杆菌介导的花序侵染法将PMI的基因导入受体拟南芥中,将转化后的拟南芥种子放在质量浓度为1g/L的甘露糖MS培养基上进行筛选培养,共得到抗性拟南芥植株4株。PCR反应证... 利用PCR反应克隆来自酿酒酵母的磷酸甘露糖异构酶(PMI)基因pmi,通过农杆菌介导的花序侵染法将PMI的基因导入受体拟南芥中,将转化后的拟南芥种子放在质量浓度为1g/L的甘露糖MS培养基上进行筛选培养,共得到抗性拟南芥植株4株。PCR反应证明酵母PMI的基因pmi已经整合到拟南芥基因组中,RT-PCR检测证明该基因的内含子能够在拟南芥中被正确剪切,同时通过GUS化学组织染色方法证明了伴随转化的GUS基因gus在拟南芥中得以表达,以上研究结果说明酵母PMI/甘露糖系统可以作为拟南芥遗传转化的筛选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甘露异构酶 遗传转化 选择标记 酵母 拟南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龟子绿僵菌甘露糖6-磷酸异构酶基因cDNA序列的克隆及分析
4
作者 李亚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4期17-22,共6页
通过绿僵菌属甘露糖6-磷酸异构酶基因保守核苷酸区域设计简并性引物,采用RT-PCR及RACE-PCR技术成功克隆了金龟子绿僵菌mpi基因cDNA序列。该基因cDNA序列全长为1 513 bp,开放阅读框长度为1 328 bp,共编码441氨基酸。BLAST分析发现该基因... 通过绿僵菌属甘露糖6-磷酸异构酶基因保守核苷酸区域设计简并性引物,采用RT-PCR及RACE-PCR技术成功克隆了金龟子绿僵菌mpi基因cDNA序列。该基因cDNA序列全长为1 513 bp,开放阅读框长度为1 328 bp,共编码441氨基酸。BLAST分析发现该基因演绎的氨基酸序列与其它真菌同源性较高,蛋白结构分析表明MPI蛋白是较保守的蛋白磷酸酶结构特征,主要由α螺旋和不规则卷曲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龟子绿僵菌 RACE 甘露6-磷酸异构酶基因 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GDP-D-甘露糖焦磷酸化酶基因cDNA全长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肖瑶 周天山 +2 位作者 李佼 张佳欣 余有本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5-63,共9页
抗坏血酸(Vc)是重要的抗氧化剂,在茶树体内的各种生理代谢及抵御非生物胁迫中起重要作用,Vc含量关系到绿茶品质优劣。GDP-D-甘露糖焦磷酸化酶(GMP)是茶树Vc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之一。本研究通过RACE-PCR方法从茶树中克隆了GMP c DNA... 抗坏血酸(Vc)是重要的抗氧化剂,在茶树体内的各种生理代谢及抵御非生物胁迫中起重要作用,Vc含量关系到绿茶品质优劣。GDP-D-甘露糖焦磷酸化酶(GMP)是茶树Vc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之一。本研究通过RACE-PCR方法从茶树中克隆了GMP c DNA全长序列,共计1510 bp,其中包含1 086 bp的开放阅读框(ORF),编码361个氨基酸,推测蛋白分子量为39.599 k Da。BLAST分析表明,茶树GMP基因氨基酸序列与猕猴桃的亲缘性最高,达到96%。实时定量PCR分析表明,茶树新梢芽下第三叶中GMP基因表达量最高,嫩茎中最低,不同品种茶树新梢叶片中表达量存在明显差异。高温胁迫初期,GMP基因表达量及抗坏血酸含量迅速升高,然后逐渐下降且均低于同期对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GDP-D-甘露磷酸化酶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磷酸甘露糖变位酶基因提高水稻维生素C含量 被引量:3
6
作者 高利芬 夏志辉 +2 位作者 张继 王道文 翟文学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41-446,共6页
维生素C(VC)是人体健康所必需的营养元素。人类由于缺乏VC合成途径中的最后一种酶(L-古洛糖酸内酯氧化酶),自身不能合成VC。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增加水稻种子中VC含量,能够提高其营养价值。磷酸甘露糖变位酶(PMM)是VC合成通路... 维生素C(VC)是人体健康所必需的营养元素。人类由于缺乏VC合成途径中的最后一种酶(L-古洛糖酸内酯氧化酶),自身不能合成VC。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增加水稻种子中VC含量,能够提高其营养价值。磷酸甘露糖变位酶(PMM)是VC合成通路中一种重要的酶,催化甘露糖-6-磷酸到甘露糖-1-磷酸的转变。将水稻PMM基因(OsPMM)构建在双右边界双元载体pMNDRBBin6上,并用种子特异表达的启动子BX14驱动其表达。通过农杆菌介导的转化系统,OsPMM基因被转入粳型三系恢复系C418中。通过分子检测,在T2代筛选到了无选择标记的转基因植株。对OsPMM基因在转基因植株中的表达进行分析,发现OsPMM基因在转基因水稻种子内的表达水平明显提高,相应地,转基因系种子中的VC含量也提高了25%-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C 磷酸甘露变位酶 双右边界双元载体系统 无选择标记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蛇足石杉1-脱氧-D-木酮糖-5-磷酸还原异构酶(HsDXR1)基因克隆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罗红梅 李标 +5 位作者 林余霖 宋经元 何柳 孙超 李榕涛 胡志刚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42-348,共7页
基于本实验室已获得的蛇足石杉转录组数据,获得一个编码1-脱氧-D-木酮糖-5-磷酸还原异构酶(1-deoxy-D-xylulose-5-phosphate reductoisomerase,DXR)的转录本,分析其开放阅读框序列,发现该转录本编码全长为1 440 bp的蛇足石杉DXR基因(HsD... 基于本实验室已获得的蛇足石杉转录组数据,获得一个编码1-脱氧-D-木酮糖-5-磷酸还原异构酶(1-deoxy-D-xylulose-5-phosphate reductoisomerase,DXR)的转录本,分析其开放阅读框序列,发现该转录本编码全长为1 440 bp的蛇足石杉DXR基因(HsDXR1),含有479个氨基酸残基。采用RT-PCR方法获得了HsDXR1全长,并对HsDXR1编码蛋白的理化性质、结构域及三维结构进行预测分析。结果显示HsDXR1编码蛋白的预测分子量为51.496 1 kDa,等电点为6.44;不含信号肽和跨膜区;亚细胞定位预测表明该蛋白最可能定位于叶绿体;具有DXR蛋白典型的结构域。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sDXR1基因在蛇足石杉的茎中表达量最高,其次为根,在叶中表达量最低。本研究获得了蛇足石杉HsDXR1基因的编码区序列,为进一步研究HsDXR1在蛇足石杉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功能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脱氧-D-木酮5-磷酸还原异构酶 蛇足石杉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枣GDPD甘露糖焦磷酸化酶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陈莹莹 赵智慧 +2 位作者 卜娇迪 赵锦 刘孟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40-143,共4页
GDP-D-甘露糖焦磷酸化酶(GDP-D-mannose pyrophosphorylase,GMP)是植物As A生物合成的第一个关键酶,至今未见该基因在枣中的相关报道。本研究根据Gen Bank中登录的苹果、桃和草莓等植物GMP保守序列设计引物,采用同源克隆法,从"骏枣... GDP-D-甘露糖焦磷酸化酶(GDP-D-mannose pyrophosphorylase,GMP)是植物As A生物合成的第一个关键酶,至今未见该基因在枣中的相关报道。本研究根据Gen Bank中登录的苹果、桃和草莓等植物GMP保守序列设计引物,采用同源克隆法,从"骏枣"果实中克隆出该基因并对其编码的蛋白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该基因包含完整的开放阅读框为1086bp,编码361个氨基酸残基,预测蛋白分子量为39.588ku,理论p I值为7.12,命名为Zj GMP(登录号KJ934995);序列分析表明,枣GMP与桃、葡萄、草莓、苹果GMP的相似性分别为88%、87%、87%和87%。进化树分析表明,该基因与桃、苹果和草莓等植物的GMP亲缘关系较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DP-D-甘露磷酸化酶 基因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磷酸丙糖异构酶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 被引量:1
9
作者 马芳芳 苏彦冰 +2 位作者 张彬 李红英 韩渊怀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6期381-386,438,共7页
为克隆玉米(Zea mays L.)磷酸丙糖异构酶基因ZmTPI,并进行序列分析和原核表达研究,根据玉米TPI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设计特异引物,以玉米叶片总RNA为模板,采用RT-PCR方法扩增得到了约750bp的基因编码区cDNA片段,T/A克隆后进行了序列测定... 为克隆玉米(Zea mays L.)磷酸丙糖异构酶基因ZmTPI,并进行序列分析和原核表达研究,根据玉米TPI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设计特异引物,以玉米叶片总RNA为模板,采用RT-PCR方法扩增得到了约750bp的基因编码区cDNA片段,T/A克隆后进行了序列测定及序列分析,随后将克隆到的该基因片段构建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上,得到的重组表达质粒GST-ZmTPI转化Bl21进行融合蛋白的诱导表达及纯化。结果显示,玉米ZmTPI(GenBank:EU959275)cDNA全长1 216bp,753bp开放阅读框编码250个氨基酸,推测分子量26.7205kDa,理论等电点为5.12;该蛋白具有高度保守的TIM结构域,与其它高等植物的同源蛋白有很高的相似性;进化树分析表明,玉米TPI与甘蔗亲缘关系最近,处于同一进化支;SDS-PAGE检测结果显示,成功诱导表达并且纯化了与预期大小一致的融合蛋白。玉米ZmTPI蛋白的基因克隆和原核表达及纯化的成功,为进一步研究目的蛋白的酶活性质及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磷酸异构酶 基因克隆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芹菜中6-磷酸甘露糖还原酶基因的克隆、进化和表达分析
10
作者 蒋倩 王枫 +3 位作者 侯喜林 马静 李梦瑶 熊爱生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8-24,共7页
以2个芹菜品种‘津南实芹’和‘美国西芹’为试材,采用RT-PCR技术分别获得6-磷酸甘露糖还原酶(M6PR)cDNA序列。序列分析表明:来源于2个芹菜品种的6-磷酸甘露糖还原酶基因核苷酸序列全长均为930 bp,编码309个氨基酸;预测其蛋白质相对分... 以2个芹菜品种‘津南实芹’和‘美国西芹’为试材,采用RT-PCR技术分别获得6-磷酸甘露糖还原酶(M6PR)cDNA序列。序列分析表明:来源于2个芹菜品种的6-磷酸甘露糖还原酶基因核苷酸序列全长均为930 bp,编码309个氨基酸;预测其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为35×103,pI值为6.38。空间结构分析显示:M6PR蛋白由11个α-螺旋和13条β-延伸主链组成,中间形成1个疏水穴;催化四分体(Asp、Tyr、Lys和His)分布于疏水穴内部,具有催化活性。进化分析显示:芹菜M6PR与卷柏、小立碗藓、云杉等远古物种的醛-酮还原酶(AKR)相似性较高。实时定量PCR表达分析表明:M6PR基因主要在芹菜的茎中表达,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芹菜 6-磷酸甘露还原酶 基因克隆 进化 实时定量PCR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磷酸丙糖异构酶编码基因的克隆与序列测定
11
作者 汪学龙 沈继龙 +2 位作者 姚涌 江宝玲 蒋作君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 克隆和鉴定日本血吸虫磷酸丙糖异构酶 (SjT PI)编码基因 ,为寻找血吸虫病的候选疫苗联合应用打基础。方法 设计合成引物 ,抽提日本血吸虫成虫总RNA ,用RT PCR法从中扩增出SjTPI基因编码序列 ,将其克隆入pGEM T载体 ,用双酶切、... 目的 克隆和鉴定日本血吸虫磷酸丙糖异构酶 (SjT PI)编码基因 ,为寻找血吸虫病的候选疫苗联合应用打基础。方法 设计合成引物 ,抽提日本血吸虫成虫总RNA ,用RT PCR法从中扩增出SjTPI基因编码序列 ,将其克隆入pGEM T载体 ,用双酶切、以重组质粒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和测序进行鉴定。结果 RT PCR法从成虫总RNA中扩增出大小为 75 9bpSjTPI基因编码序列 ,重组质粒 pGEM SjT PI经双酶切、PCR扩增 ,均可获得一条与RT PCR产物一致的DNA片段 ,序列测定结果表明具有一个长度为 75 9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 ,与日本血吸虫 (菲律宾株 )和曼氏血吸虫磷酸丙糖异构酶核苷酸序列有高度同源性 (分别为 99%和88% )。结论 该实验成功地克隆了SjTPI编码基因 ,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磷酸异构酶 基因编码 基因克隆 基因序列 序列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GDP-甘露糖-3',5'-异构酶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江英 张宁 +1 位作者 司怀军 吴家和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17,共6页
根据棉花盐胁迫相关的EST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利用3',5'-RACE技术,从棉花叶片中克隆出GDP-甘露糖-3',5'-异构酶(GDP-mannose-3',5'-epimerase,GME)基因,命名为GhGME。基因全长1 467 bp,开放阅读框1 131 bp,编码... 根据棉花盐胁迫相关的EST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利用3',5'-RACE技术,从棉花叶片中克隆出GDP-甘露糖-3',5'-异构酶(GDP-mannose-3',5'-epimerase,GME)基因,命名为GhGME。基因全长1 467 bp,开放阅读框1 131 bp,编码376个氨基酸,分子量为42.39 6 kDa,等电点pI=6.291。利用荧光定量Real-time RT-PCR方法对棉花根、茎、叶和3种处理下该基因的表达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GhGME在根、茎中高水平表达,在叶中表达量较低。在4℃低温和200 mmol/L NaCl处理下该基因表达上调,然而用100μmol/L GA3处理则表现为下调表达。GhGME的不同表达情况暗示该基因可能在棉花抗逆反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该基因在棉花中抗逆功能和应用研究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基因克隆 GDP-甘露-3' 5'-异构酶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叶片GDP-甘露糖焦磷酸化酶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与转化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海琴 赵瑛 +1 位作者 符庆功 王华森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4-156,177,共4页
GDP-甘露糖焦磷酸化酶(GMPase,EC 2.7.7.22)是维生素C合成途径的第一步关键酶。通过RT-PCR扩增到1498 bp的GMPase全长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DQ449030。利用克隆到的基因分别构建得到正义及反义植物表达载体。并将其克隆至PBI121真核表达... GDP-甘露糖焦磷酸化酶(GMPase,EC 2.7.7.22)是维生素C合成途径的第一步关键酶。通过RT-PCR扩增到1498 bp的GMPase全长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DQ449030。利用克隆到的基因分别构建得到正义及反义植物表达载体。并将其克隆至PBI121真核表达载体,转化农杆菌LBA4404,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烟草植株,经基因组PCR及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结果表明GMPase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并成功获得转基因植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GDP-甘露磷酸化酶基因(GMPase) ASA 表达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黄磷酸丙糖异构酶基因的克隆与空间表达 被引量:1
14
作者 邵露营 周延清 +1 位作者 杨珂 郭萌萌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50-55,共6页
在已知地黄磷酸丙糖异构酶(RgTPI)基因少量片段的基础上,采用电子克隆技术克隆出RgTPI基因的完整开放阅读框(ORF),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qRTPCR)法分析其空间表达模式,为进一步研究其在糖酵解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他... 在已知地黄磷酸丙糖异构酶(RgTPI)基因少量片段的基础上,采用电子克隆技术克隆出RgTPI基因的完整开放阅读框(ORF),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qRTPCR)法分析其空间表达模式,为进一步研究其在糖酵解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他功能的开发应用奠定基础。结果表明,克隆得到的RgTPI基因完整ORF序列全长为765 bp,编码254个氨基酸,该序列与芝麻和猴面花等植物中的TPI基因有较高的同源性。经预测发现,RgTPI为稳定的亲水性蛋白,属于ICL-KPHMT超家族的成员。该蛋白中α螺旋占46.06%,无规卷曲占28.35%,延伸链占16.93%,β转角占8.66%,是一种转移酶,没有跨膜运输功能,不是分泌性蛋白,大多存在于线粒体中。qRT-PCR结果表明,RgTPI在地黄叶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根和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黄 磷酸异构酶基因 RgTPI基因 生物信息学分析 空间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花黄精果糖激酶和GDP-甘露糖焦磷酸化酶的基因克隆及酶结构性质 被引量:4
15
作者 赵历强 赵德蕊 +3 位作者 单春苗 张声祥 施圆圆 吴家文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6,共6页
多花黄精(Polygonatum cyrtonema Hua,PC)果糖激酶(PCFRK)和GDP-甘露糖焦磷酸化酶(PCGMPP)是黄精多糖生物合成中重要的关键酶,为探究它们在黄精多糖生物合成途径中的作用,基于转录组测序数据分析,利用RT-PCR技术对这两种关键酶基因进行... 多花黄精(Polygonatum cyrtonema Hua,PC)果糖激酶(PCFRK)和GDP-甘露糖焦磷酸化酶(PCGMPP)是黄精多糖生物合成中重要的关键酶,为探究它们在黄精多糖生物合成途径中的作用,基于转录组测序数据分析,利用RT-PCR技术对这两种关键酶基因进行克隆,并分析酶蛋白的理化性质及结构特点。PCFRK开放读码框(ORF)为1725 bp,编码574个氨基酸,具有两个磷酸果糖激酶B家族的特征保守基序;PCGMPP的ORF为1086 bp,编码361个氨基酸,具有焦磷酸化酶家族的保守位点和活性位点。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在已知数据库中PC FRK与深圳拟兰FRK亲缘关系最近;而PC GMPP与芦笋GMPP亲缘关系最近。基因表达分析说明PCFRK和PCGMPP在根状茎中的基因表达总量明显高于其他组织,这与多花黄精根茎中多糖含量高于其他组织是一致的。研究为PCFRK和PCGMPP两种关键酶功能的进一步研究及黄精多糖生物合成途径的解析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花黄精 基因克隆 激酶 GDP-甘露磷酸化酶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蜜蜂磷酸丙糖异构酶基因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樊兆斌 张淑萍 +5 位作者 葛中东 周宛蓉 张凯 夏宇欣 姜莉莉 蒋培红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7-21,F0002,共6页
本试验克隆中华蜜蜂磷酸丙糖异构酶(Tpi)基因,并对其编码产物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利用RT-PCR方法扩增中华蜜蜂幼虫Tpi基因(AcTpi),并对其核苷酸和推导氨基酸序列进行遗传演化分析,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AcTpi编码的蛋白功能进行分... 本试验克隆中华蜜蜂磷酸丙糖异构酶(Tpi)基因,并对其编码产物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利用RT-PCR方法扩增中华蜜蜂幼虫Tpi基因(AcTpi),并对其核苷酸和推导氨基酸序列进行遗传演化分析,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AcTpi编码的蛋白功能进行分析和预测。预测分析结果表明,AcTpi具有完整的开放阅读框(ORF),CDS区为744 bp,编码247个氨基酸。理论分子量为26.88 kDa,理论等电点为7.76,不稳定系数为27.32,脂肪系数为93.52,平均亲水指数为-0.182。存在3个明显的疏水区,无信号肽,不存在跨膜区;其编码蛋白较稳定,为亲水性蛋白。二级结构预测显示,AcTpi编码的蛋白以无规则卷曲为主,存在多个α螺旋和β折叠区域。本试验成功克隆了中华蜜蜂幼虫Tpi基因,为深入研究AcTpi功能提供依据,为进一步阐明AcTpi在糖酵解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功能的开发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蜜蜂 磷酸异构酶基因 基因扩增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线莲甘露糖-1-磷酸尿苷转移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和平 林江波 +2 位作者 黄惠明 邹晖 戴艺民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37-544,共8页
【目的】甘露糖是金线莲多糖重要组成成分,对甘露糖-1-磷酸尿苷转移酶(GMP)基因进行克隆和基因表达调控分析,为进一步研究金线莲多糖的生物合成奠定基础。【方法】以梅花山金线莲植株为材料,克隆ArGMP基因的cDNA序列和基因组序列,利用... 【目的】甘露糖是金线莲多糖重要组成成分,对甘露糖-1-磷酸尿苷转移酶(GMP)基因进行克隆和基因表达调控分析,为进一步研究金线莲多糖的生物合成奠定基础。【方法】以梅花山金线莲植株为材料,克隆ArGMP基因的cDNA序列和基因组序列,利用在线软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对其基因表达调控模式进行qRTPCR分析。【结果】金线莲ArGMP基因ORF区序列长1086 bp,共编码361个氨基酸;基因组序列长度为1760 bp,含有3个内含子,GenBank登录号OQ030271。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ArGMP蛋白是一种较稳定的、无跨膜结构的亲水蛋白,该蛋白与铁皮石斛、深圳拟兰、蝴蝶兰等兰科植物的亲缘关系较近。qRT-PCR结果显示:ArGMP基因在金线莲不同组织中的表达量差异显著,在花中的表达量最高;在不同种植温度处理条件下,25℃时表达量最高,高温严重抑制其表达;35℃高温处理不同时间显示,处理3 h后ArGMP基因表达量显著下降;而不同浓度NaCl胁迫处理对ArGMP基因表达基本无影响。【结论】克隆了甘露糖-1-磷酸尿苷转移酶基因的cDNA序列和基因组序列,发现该基因具有组织特异性表达的特点,且该基因受温度调控,而不受盐胁迫调控,这为进一步研究金线莲多糖生物合成调控机制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线莲 甘露-1-磷酸尿苷转移酶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MI/甘露糖筛选体系在植物转基因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8
作者 杨莉 徐昌杰 陈昆松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37-141,共5页
介绍了一种可在植物转基因中应用的新型筛选方法———磷酸甘露糖异构酶(PMI)法,与传统筛选体系不同,它以甘露糖为筛选剂对转化细胞进行正筛选。PMI能将甘露糖- 6 -磷酸转化成果糖- 6 -磷酸,使转化细胞以甘露糖为唯一或主要碳源而正常生... 介绍了一种可在植物转基因中应用的新型筛选方法———磷酸甘露糖异构酶(PMI)法,与传统筛选体系不同,它以甘露糖为筛选剂对转化细胞进行正筛选。PMI能将甘露糖- 6 -磷酸转化成果糖- 6 -磷酸,使转化细胞以甘露糖为唯一或主要碳源而正常生长;非转化细胞由于不能利用甘露糖而停止生长。该筛选体系受基因型、培养基中其他糖和磷酸根离子浓度及培养条件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已应用于多种模式植物和经济作物的转基因筛选,在木本植物甜橙上也首获成功。其检测方法多样,除了常规转基因检测方法外,还可对酶活性进行检测,其中氯酚红法简单可靠,且无需昂贵试剂。安全评估结果表明PMI基因对人体健康和环境无害。PMI/甘露糖筛选体系有望成为植物转基因的又一有效筛选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甘露异构酶(PMI)基因 甘露 植物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及PMM基因cDNA序列克隆及甘露糖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特性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许娟 石云平 +5 位作者 苏祖祥 林茜 李小泉 韦绍龙 桂杰 胡一凤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913-1921,共9页
【目的】克隆白及磷酸甘露糖变位酶(PMM)基因(BsPMM)cDNA序列,并检测甘露糖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特性,为研究甘露糖合成相关基因的调控功能及白及多糖合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RT-PCR克隆BsPMM基因cDNA序列,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 【目的】克隆白及磷酸甘露糖变位酶(PMM)基因(BsPMM)cDNA序列,并检测甘露糖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特性,为研究甘露糖合成相关基因的调控功能及白及多糖合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RT-PCR克隆BsPMM基因cDNA序列,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BsPMM和GDP-甘露糖焦磷酸化酶基因(BsGMP)在不同品种(桂及1号和桂及2号)、生育期(苗期、生长旺期和成熟期)和组织(叶片、茎、假鳞茎和根)中的表达特性,同时测定不同生育期假鳞茎的多糖和甘露糖含量。【结果】克隆获得的BsPMM基因cDNA全长1062bp,包含一个759bp的开放阅读框(ORF),编码252个氨基酸,该基因编码的蛋白BsPMM定位于细胞质,含一个从细胞内部到外部的跨膜螺旋区;不稳定系数为41.67,为不稳定蛋白;总平均疏水指数为-0.304,为亲水性蛋白,含植物PMM蛋白特有的4个保守结构域,属于HAD超家族成员。BsPMM蛋白与单子叶植物尤其是兰科植物铁皮石斛和蝴蝶兰PMM蛋白的亲缘关系较近,与罂粟、葡萄和芦笋等双子叶植物PMM的亲缘关系较远。BsPMM和BsGMP基因在不同品种、组织和生育期均有表达,且二者在假鳞茎中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区别在于桂及1号在生长旺期的表达量最高,而桂及2号在苗期的表达量最高。桂及1号和桂及2号假鳞茎中甘露糖含量和多糖含量均随生育期推移呈逐渐升高的变化趋势。【结论】BsPMM和BsGMP基因表达具有时空、组织和品种特异性,可能是调控多糖合成代谢途径中的关键基因,参与白及甘露糖和多糖的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及 甘露 磷酸甘露变位酶(PMM) GDP-甘露磷酸化酶基因(GMP) 表达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遗传转化甘露糖安全筛选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彩芬 付永彩 +3 位作者 朱作峰 徐杰 葛占宇 孙传清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1-45,共5页
根据genebank中公布的pmi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通过PCR扩增从大肠杆菌中分离出6-磷酸甘露糖异构酶基因。将该基因替换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0中的潮霉素抗性基因hpt,构建了以pmi为选择标记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pPMI。对水稻进行了基因枪转... 根据genebank中公布的pmi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通过PCR扩增从大肠杆菌中分离出6-磷酸甘露糖异构酶基因。将该基因替换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0中的潮霉素抗性基因hpt,构建了以pmi为选择标记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pPMI。对水稻进行了基因枪转化和农杆菌转化,研究了筛选培养基中甘露糖浓度对抗性愈伤组织频率的影响。部分抗性愈伤组织已获得再生植株,PCR检测初步证明外源基因已转入植物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磷酸甘露糖异构酶基因(pmi) 甘露 安全筛选标记 水稻 遗传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