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氧条件下真空紫外/亚硫酸盐对磷酸氯喹的降解
1
作者 刘强 阚晓东 +3 位作者 顾玉蓉 白雪 董紫君 黄欣颖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9-44,共6页
抗病毒药物磷酸氯喹(CQP)在疫情期间被大量使用,现有处理工艺对其去除效果有限,导致其释放到外界水环境。本研究探索了真空紫外(VUV)/亚硫酸盐/有氧体系对CQP的降解效能。在该反应体系中,四种氧化还原活性物种(e_(aq)^(-)、·H、SO_... 抗病毒药物磷酸氯喹(CQP)在疫情期间被大量使用,现有处理工艺对其去除效果有限,导致其释放到外界水环境。本研究探索了真空紫外(VUV)/亚硫酸盐/有氧体系对CQP的降解效能。在该反应体系中,四种氧化还原活性物种(e_(aq)^(-)、·H、SO_(4)·^(-)、·OH)均被证实对CQP降解有贡献。与前期研究相比,该体系可有效降解CQP,降解速率为0.093 1 min^(-1)。CQP的降解速率随着溶液pH及光强的提高而加快,随着亚硫酸盐浓度的增加先加快后减慢。共存Cl^(-)和DOM对CQP的降解速率有显著抑制作用,而HCO_(3)^(-)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氯喹 真空紫外 亚硫酸盐 氧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O_(3)/BiOBr复合材料对磷酸氯喹的光催化降解
2
作者 马同宇 张雪 郭盛祺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863-3872,共10页
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持久性积累对人类用水安全造成威胁,用常规的方法很难降解,其中磷酸氯喹作为近年来新兴的污染物,伴随大规模应用,不可避免地释放到地表水以及在生物体内聚集.光催化技术是处理废水的一种绿色经济方法,其中设计高效催化... 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持久性积累对人类用水安全造成威胁,用常规的方法很难降解,其中磷酸氯喹作为近年来新兴的污染物,伴随大规模应用,不可避免地释放到地表水以及在生物体内聚集.光催化技术是处理废水的一种绿色经济方法,其中设计高效催化性能的催化剂是该技术走向实践的关键.本文通过两步水热法将WO_(3)与BiOBr进行复合,利用多种表征手段对材料的微观形貌和结构特征进行表征,将纯相WO_(3)、BiOBr以及不同摩尔比的WO_(3)/BiOBr在可见光下进行了水中磷酸氯喹的降解,结果显示WO_(3)/BiOBr复合材料催化活性优于WO_(3)和BiOBr,可以高效降解磷酸氯喹,反应60 min后,催化剂对20 mg·L^(−1)磷酸氯喹的降解率可达到92.6%.材料的复合将显著提高光电流响应以及电子迁移率,同时在反应过程中能保持良好的结构和循环稳定性.为构建新的复合光催化剂以及环境治理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_(3) BiOBr 复合材料 光催化 磷酸氯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氯喹诱导U937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刘佳 陈芳源 +5 位作者 王海嵘 钟济华 王利民 钟华 韩洁英 欧阳仁荣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813-816,共4页
目的将磷酸氯喹作用于白血病细胞株U937,观察其对白血病细胞凋亡的影响;并研究磷酸氯喹是否通过逆转凋亡相关基因PNAS-2蛋白在白血病细胞中异常的亚细胞定位,从而促进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将不同剂量的磷酸氯喹加入体外培养至对数生长... 目的将磷酸氯喹作用于白血病细胞株U937,观察其对白血病细胞凋亡的影响;并研究磷酸氯喹是否通过逆转凋亡相关基因PNAS-2蛋白在白血病细胞中异常的亚细胞定位,从而促进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将不同剂量的磷酸氯喹加入体外培养至对数生长期的白血病细胞株U937培养液中。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细胞凋亡,同时观察磷酸氯喹对U937细胞中PNAS-2蛋白亚细胞定位的影响。结果50μg/mL磷酸氯喹可显著促进U937细胞发生凋亡,并使白血病细胞中PNAS-2蛋白的异常亚细胞定位发生改变。结论磷酸氯喹对白血病细胞株U937有促进凋亡的作用,其凋亡机制可能是使PNAS-2蛋白在白血病细胞中异常的亚细胞定位恢复正常,对于临床治疗白血病的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氯喹 凋亡 PNAS-2 白血病 亚细胞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氯喹在加速88例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核酸转阴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娜 谢甜 +4 位作者 魏晓芬 易省阳 曹一秋 蒋思怡 余雪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2759-2762,共4页
目的探讨磷酸氯喹在加速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infectio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核酸转阴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20年2月21日至3月8日在湖北省洪湖市第四人民医院确诊为普通型COVID-19的8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据知... 目的探讨磷酸氯喹在加速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infectio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核酸转阴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20年2月21日至3月8日在湖北省洪湖市第四人民医院确诊为普通型COVID-19的8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据知情同意原则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32例)。对两组患者入组后到鼻咽拭子核酸检测第1次转为阴性的时间、第1次转阴时病程天数、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进行比较,对治疗组用药前后血白细胞、淋巴细胞计数、肝肾功能进行比较,对比治疗组不同年龄段用药后核酸检测第1次转为阴性的时间、第1次转阴时病程天数。结果治疗组鼻咽拭子核酸检测第1次转阴时间、转阴时病程天数、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出院后复查核酸检测复阳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用药前后血白细胞、淋巴细胞计数和肝肾功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A组(18岁≤年龄<35岁)、B组(35岁≤年龄<50岁)核酸检测第1次转为阴性的时间、第1次核酸检测转阴时病程天数均比C组(50岁≤年龄≤65岁)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酸氯喹可以显著加快普通型COVID-19患者鼻咽拭子核酸检测转阴时间,缩短病程、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且核酸复阳发生率低,用药不良反应少,磷酸氯喹的疗效可能受年龄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氯喹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核酸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药物:磷酸氯喹 被引量:6
5
作者 莫立乾 郑萍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86-594,共9页
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爆发以来,多种抗病毒药物先后试用于临床一线,我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首次将磷酸氯喹纳入抗冠状病毒治疗的试用药物。作为抗击疟疾与风湿病的经典老药,磷酸氯喹在临床已应用80余... 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爆发以来,多种抗病毒药物先后试用于临床一线,我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首次将磷酸氯喹纳入抗冠状病毒治疗的试用药物。作为抗击疟疾与风湿病的经典老药,磷酸氯喹在临床已应用80余年,而其在各种抗病毒治疗中,也表现出良好的效果。在COVID-19治疗中,氯喹在体内外均表现出抗病毒作用,个别临床研究的初步结果表明,其效果可能优于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氯喹主要通过在寄生虫食物泡内和细胞溶酶体中积聚,提高其pH值而发挥抗寄生虫和抗病毒作用。在COVID-19的治疗中氯喹可能影响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的糖基化,而抑制SARS-CoV-2表面的S蛋白与ACE2受体结合进入宿主细胞。在氯喹长年的临床应用中,发现其药代动力学特征表现也较为特异,半衰期长(2.5 d^10 d),表观分布容积巨大,在肝、脾、肾、肺中的浓度高于血浆浓度达200~700倍,而其在全血、血浆和血清中浓度也存在较大的差异,不同种族和个体间亦是如此。因此,氯喹稳态血药浓度范围与疗效间的关系目前尚不明确。氯喹毒性主要与超剂量使用相关,而且治疗剂量与毒性剂量和致死剂量十分接近。一般认为,氯喹单次剂量(基质)超过20 mg/kg就会有毒性,而超过30 mg/kg就能致死。因此,本文就磷酸氯喹在COVID-19治疗中的一些研究现状,及其药代动力学特点,抗病毒治疗与机制,以及氯喹的安全性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磷酸氯喹 抗病毒 药代动力学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谱催化波法测定磷酸氯喹 被引量:1
6
作者 张亚 程忠洲 宋俊峰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8-21,共4页
基于在3.2×10-2 mol/LNH3·H2O -NH4Cl(pH9.5) -1.4×10-2 mol/LK2S2O8 支持电解质中 ,磷酸氯喹于 -1.62V(vs.SCE)产生的极谱催化波 ,拟订了测定磷酸氯喹的新方法 ;其二阶导数峰峰电流与磷酸氯喹浓度在1.0×10 -9~1.0... 基于在3.2×10-2 mol/LNH3·H2O -NH4Cl(pH9.5) -1.4×10-2 mol/LK2S2O8 支持电解质中 ,磷酸氯喹于 -1.62V(vs.SCE)产生的极谱催化波 ,拟订了测定磷酸氯喹的新方法 ;其二阶导数峰峰电流与磷酸氯喹浓度在1.0×10 -9~1.0×10 -5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 (r=0.9988 ,n=9) ,检出限为4.0×10 -10mol/L;本方法灵敏、简便、快速 ,回收率在95 %~104 %之间 ;对片剂中磷酸氯喹的测定结果与标示值相符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谱催化波 测定 磷酸氯喹 K2S2O8 硫酸钾 药物分析 抗疟疾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氯喹对失血性休克大鼠治疗效果和治疗条件的探讨
7
作者 刘建仓 陆松敏 +2 位作者 李萍 郭素清 陈惠孙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114-1114,共1页
关键词 失血性休克 药物治疗 磷酸氯喹 疗效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氯喹预处理对海水浸泡正常和失血性休克动物的影响
8
作者 陆松敏 刘建仓 +1 位作者 李萍 郭素清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112-1112,共1页
关键词 海水浸泡 失血性休克 预处理 动物模型 磷酸氯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氯喹的流动注射逆胶束介导化学发光法测定
9
作者 石文兵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07-309,312,共4页
在酸性条件下,磷酸氯喹分子中氮原子被质子化后与阴离子AuCl^-4形成离子缔合物,该缔合物被二氯甲烷带入鲁米诺的氯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逆胶束中,离解出来的AuCl^-4立即与鲁米诺产生化学发光。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发光强度与磷酸氯喹... 在酸性条件下,磷酸氯喹分子中氮原子被质子化后与阴离子AuCl^-4形成离子缔合物,该缔合物被二氯甲烷带入鲁米诺的氯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逆胶束中,离解出来的AuCl^-4立即与鲁米诺产生化学发光。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发光强度与磷酸氯喹的含量呈线性关系,从而间接测定磷酸氯喹的含量。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线性范围为0.001-15mg/L,检出限(3σ)为0.02μg/L,对1.0mg/L的磷酸氯喹进行11次平行测定,RSD为1.6%。该法已成功用于片剂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胶束 磷酸氯喹 化学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氯喹对双链RNA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焦亡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姣姣 孙俊楠 王海嵘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404-1412,共9页
目的·探究磷酸氯喹(chloroquine phosphate,CQ)对病毒感染中双链RNA(double-stranded RNA,dsRNA)所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聚肌胞苷(polyinosinic-polycytidylic acid,poly I:C)刺激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目的·探究磷酸氯喹(chloroquine phosphate,CQ)对病毒感染中双链RNA(double-stranded RNA,dsRNA)所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聚肌胞苷(polyinosinic-polycytidylic acid,poly I:C)刺激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HUVEC),建立病毒性脓毒症中dsRNA诱导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体外模型。将HUVEC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不同浓度poly I:C组和CQ+poly I:C组。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8,CCK-8)检测不同处理组HUVEC活力的变化,采用光学显微镜检测细胞形态变化,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PI)阳性率(PI+)以观察细胞膜完整性,采用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检测焦亡相关蛋白中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OD-like receptor thermal protein domain associated protein 3,NLRP3)、胱天蛋白酶-1活性剪切体(cleaved caspase-1)、gasdermin D蛋白N端(gasdermin D N-terminal,GSDMD-N)、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以及Toll样受体3(Toll-like receptor 3,TLR3)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NC组相比,poly I:C组HUVEC活力明显降低,成熟IL-1β水平升高,细胞形态呈现膨胀“吐泡”现象,PI+率增加,焦亡相关蛋白NLRP3、cleaved caspase-1和GSDMD-N的表达升高(均P<0.05)。与poly I:C组相比,CQ+poly I:C组的细胞活力有所增加,成熟IL-1β表达减少,膨胀及破裂的细胞比例下降,PI+降低,焦亡相关蛋白cleaved caspase-1、GSDMD-N表达减少(均P<0.05)。CQ预处理并未显著改变dsRNA诱导的NLRP3表达水平,而抑制了TLR3的表达(P<0.05)。结论·dsRNA能够诱导HUVEC细胞焦亡;CQ能够抑制由dsRNA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焦亡,该效应可能与调节TLR3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氯喹 细胞焦亡 双链RNA 血管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亚硫酸盐体系高效降解磷酸氯喹
11
作者 顾玉蓉 赵倩雯 +1 位作者 董紫君 黄欣颖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52-157,175,共7页
磷酸氯喹(CQP)作为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的药物之一,正在越来越多地被应用。CQP大量生产和使用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水生态安全隐患。该文考察了紫外/亚硫酸盐体系对CQP的降解效能,探究了典型水质参数对体系降解CQP的影响规律,并借助降解... 磷酸氯喹(CQP)作为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的药物之一,正在越来越多地被应用。CQP大量生产和使用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水生态安全隐患。该文考察了紫外/亚硫酸盐体系对CQP的降解效能,探究了典型水质参数对体系降解CQP的影响规律,并借助降解产物分析推断了CQP的降解路径。结果表明:紫外/亚硫酸盐体系可以高效降解CQP,初始浓度为10 mg/L的CQP经紫外光照45 s,降解率可达到100%,表观速率常数为0.1657 s^(-1)。紫外光强、亚硫酸盐投量及溶液pH的提高有助于反应体系对CQP的处理效果,而天然有机物的存在会抑制CQP的降解。CQP在紫外/亚硫酸盐体系中主要存在2条降解路径,均为侧链的取代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氯喹 紫外 亚硫酸盐 抗病毒药物 水合电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安奈德口腔软膏在口腔扁平苔藓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周伟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A01期177-178,共2页
目的评价曲安奈德口腔软膏联合磷酸氯喹在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51 例病理确诊的口腔扁平苔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5 例),其中对照组连续3 个月口服0.25g 磷酸氯喹进行治疗,2 次/d;治疗组先在... 目的评价曲安奈德口腔软膏联合磷酸氯喹在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51 例病理确诊的口腔扁平苔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5 例),其中对照组连续3 个月口服0.25g 磷酸氯喹进行治疗,2 次/d;治疗组先在病损区表面涂抹曲安奈德口腔软膏.用药2 周,待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后,口服0.25g 磷酸氯喹,2 次/d,并对治疗后两组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2%,对照组为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曲安奈德口腔软膏联合磷酸氯喹治疗口腔扁平苔藓较单用磷酸氯喹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自觉症状,治疗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安奈德口腔软膏 磷酸氯喹 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