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介孔SiO_(2)负载十二水磷酸氢二钠/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性能研究
1
作者 李洁 江晓明 +3 位作者 陈连喜 李小鹏 喻琦 王亚璇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533-537,共5页
Na_(2)HPO_(4)·12H_(2)O是一种储热能力良好的相变材料,在很多领域中应用非常广泛。但Na_(2)HPO_(4)·12H_(2)O与很多水合盐材料都具有过冷问题,进行多次冷热循环后会慢慢地失去相变储热的性能。使用多孔材料与其复合能有效降... Na_(2)HPO_(4)·12H_(2)O是一种储热能力良好的相变材料,在很多领域中应用非常广泛。但Na_(2)HPO_(4)·12H_(2)O与很多水合盐材料都具有过冷问题,进行多次冷热循环后会慢慢地失去相变储热的性能。使用多孔材料与其复合能有效降低Na_(2)HPO_(4)·12H_(2)O的过冷度,并且用脂肪酸与Na_(2)HPO_(4)·12H_(2)O形成的复合材料可以明显降低其过冷度,从而提高复合相变材料的相变潜热。因此,为了解决相分离问题以及降低过冷度、提高相变潜热、增加相变储能材料的使用范围,本研究主要以Na_(2)HPO_(4)·12H_(2)O与C_(18)H_(36)O_(2)为相变芯料,且以介孔SiO_(2)为载体对二元相变材料进行吸附,制备了一种崭新的高性能复合相变储能材料。此外,制备了不同质量比的二元复合相变材料,并对其热物性、微观结构以及热循环稳定性进行测试表征,分析了不同原料配比及介孔SiO_(2)对二元复合相变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介孔SiO_(2)主要通过毛细作用吸附二元相变材料,同时,介孔SiO_(2)负载后的复合相变材料中部分二元材料仍处于游离状态,但介孔SiO_(2)的孔道几乎被填满,总体上提高了二元复合相变材料的相变潜热。此外,经过循环热的测试,进一步验证了负载后的二元复合相变材料可长期使用,并且拥有良好的热物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相变材料 介孔SiO_(2) 负载 十二水磷酸氢二钠 硬脂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二十烷/十二水磷酸氢二钠/膨胀石墨复合相变蓄热储能材料的制备与性能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杨毅 彭靖棠 +3 位作者 陈志莉 董玉杰 吴洋 吕楠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191-6195,共5页
为解决十二水磷酸氢二钠的过冷、相分离、循环稳定性等问题,研发制备N-E/DHPD/EG复合相变材料,并对其各项性能进行表征分析。N-E/DHPD/EG复合相变材料过冷度降低到1℃以内,同时保持了229 J/g以上的相变焓,在保证相变焓不产生过大降低的... 为解决十二水磷酸氢二钠的过冷、相分离、循环稳定性等问题,研发制备N-E/DHPD/EG复合相变材料,并对其各项性能进行表征分析。N-E/DHPD/EG复合相变材料过冷度降低到1℃以内,同时保持了229 J/g以上的相变焓,在保证相变焓不产生过大降低的情况下,复合相变材料过冷度问题得到很好的改善。同时,膨胀石墨的加入,极大的提升了复合相变材料的导热系数达1.086 W/(m·K)以上,且循环稳定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水磷酸氢二钠 膨胀石墨 正二十烷 复合相变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檬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液法提取紫甘薯花青素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杨国才 陈香颖 +6 位作者 王季春 杜川 张凯 蔡叶茂 高旭 唐道彬 赵勇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53-656,共4页
【目的】探索一种更好的紫甘薯花青素提取方法,为提高青花素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柠檬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液法提取4个不同品种(系)紫甘薯(万紫56、宁紫甘薯1号、1024-20、0929-115)的花青素,并通过采用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 【目的】探索一种更好的紫甘薯花青素提取方法,为提高青花素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柠檬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液法提取4个不同品种(系)紫甘薯(万紫56、宁紫甘薯1号、1024-20、0929-115)的花青素,并通过采用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从材料状态(鲜样/干样)、提取温度、提取次数等3个影响因素对其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各因素对紫甘薯花青素提取量的响应主次顺序为:提取温度>材料状态>提取次数;综合考虑提取效率及生产成本,柠檬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液法提取紫甘薯花青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以鲜样为提取材料,提取温度控制在60℃,提取1次,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花青素提取量为25.72mg/100g。【结论】以柠檬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液法提取紫甘薯花青素具有经济、高效、方便、快捷等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甘薯 花青素 柠檬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液法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水磷酸氢二钠相变材料的改性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鄢瑛 林小花 张会平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68-1072,共5页
研究了改善Na2HPO4.12H2O的过冷和相分离问题的改性技术。通过添加成核剂和增稠剂,在55℃及20℃下进行熔化-冷却循环实验,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分别研究了成核剂及增稠剂的种类及用量对Na2HPO4.12H2O相变温度及相变潜热的影响规律。实验... 研究了改善Na2HPO4.12H2O的过冷和相分离问题的改性技术。通过添加成核剂和增稠剂,在55℃及20℃下进行熔化-冷却循环实验,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分别研究了成核剂及增稠剂的种类及用量对Na2HPO4.12H2O相变温度及相变潜热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活性氧化铝和羧甲基纤维素钠分别能改善Na2HPO4.12H2O过冷和相分离现象,加入1.0 g活性氧化铝作为成核剂,1.0 g羧甲基纤维素钠作为增稠剂,能将改性后的Na2HPO4.12H2O过冷度从26℃降低到14℃,相变潜热为220 J·g-1,经过熔化-冷却循环实验30次后未出现相分离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水磷酸氢二钠 过冷度 相分离 相变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水磷酸氢二钠的相变性能 被引量:13
5
作者 盛青青 章学来 葛轶群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00-903,共4页
针对磷酸氢二钠的过冷进行研究,加入适量的成核剂降低其过冷度。实验结果表明,添加氧化铝对改善磷酸氢二钠的过冷现象有很好的效果,相变温度保持在35~36℃,相变过程也可保持较长时间。同时,添加一定量的羧甲基纤维素钠作为增稠剂,不仅... 针对磷酸氢二钠的过冷进行研究,加入适量的成核剂降低其过冷度。实验结果表明,添加氧化铝对改善磷酸氢二钠的过冷现象有很好的效果,相变温度保持在35~36℃,相变过程也可保持较长时间。同时,添加一定量的羧甲基纤维素钠作为增稠剂,不仅可以改善蓄热体系的稳定性,而且对降低过冷度也有一定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水磷酸氢二钠 过冷度 成核剂 增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法磷酸制备食品添加剂磷酸氢二钠的结晶条件控制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王修俊 刘颖 +1 位作者 李宝升 邱树毅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54-255,共2页
由于湿法磷酸的来源不同,其含有的杂质非常复杂,本文研究在以湿法磷酸为原料制备食品添加剂磷酸氢二钠的过程中,不同的结晶方法和条件对磷酸氢二钠纯度的影响。
关键词 湿法磷酸 食品添加剂 磷酸氢二钠 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丁草胺工艺中的废酸废碱生产磷酸氢二钠 被引量:2
7
作者 邹长军 于林超 李健秀 《无机盐工业》 CAS 2001年第5期34-34,42,共2页
以丁草胺生产工艺中的废磷酸和废碱为原料 ,经反应、浓缩和结晶制备磷酸氢二钠 ,讨论了不同的工艺条件 ,得到了纯度和氯含量分别为 96 10 %、0 0 4%的产品 。
关键词 磷酸氢二钠 制备 回收利用 丁草胺 工艺 废酸 废碱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蚀剂磷酸氢二钠和三乙醇胺的协同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于锦 孙雅茹 +1 位作者 肖海莲 李文广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2002年第6期538-540,共3页
研究两种不同性质的缓蚀剂———无机缓蚀剂磷酸氢二钠和有机缓蚀剂三乙醇胺之间的协同作用 ,考察了二者的最佳组合 ,测试了在
关键词 缓蚀剂 缓蚀效率 磷酸氢二钠 三乙醇胺 协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下植入无机三氧化聚合物复合磷酸氢二钠的组织学反应 被引量:1
9
作者 杨清岭 徐琛媛 +3 位作者 董波 赵玥 孔宇 赵晶晶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772-774,共3页
目的:评价大鼠皮下植入无机三氧化聚合物复合15%磷酸氢二钠(Na2HPO4)水溶液后的炎症反应。方法:将2个填有MTA、MTA复合15%Na2HPO4的硅胶管和1个空硅胶管(空白对照)植入SD大鼠背部皮下组织内,分别于植入后的第1、4和12周处死动物,取出植... 目的:评价大鼠皮下植入无机三氧化聚合物复合15%磷酸氢二钠(Na2HPO4)水溶液后的炎症反应。方法:将2个填有MTA、MTA复合15%Na2HPO4的硅胶管和1个空硅胶管(空白对照)植入SD大鼠背部皮下组织内,分别于植入后的第1、4和12周处死动物,取出植入体,组织切片观察,并进行炎症分级。结果:1周MTA组与MTA+Na组及对照组炎症分级情况有明显差异(P<0.05),MTA+Na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4、12周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MTA复合15%Na2HPO4水溶液后具有更好的组织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反应 无机三氧化聚合物 磷酸氢二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于温室应用磷酸氢二钠储放热特性探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许红军 张书峰 +3 位作者 董浩远 杨帆 王祥兵 张兴盛 《新疆农机化》 2019年第4期42-44,共3页
Na2HPO4·12H2O作为一种常温无机水合盐相变材料,由于成本低,无污染、相变潜热值大,能降低温室中能耗实现温室节能而受到广泛关注。本文考虑温室作物的生长对温度的需求以及温室温度的变化状况,分别在8℃,12℃,16℃温度下,同时设置... Na2HPO4·12H2O作为一种常温无机水合盐相变材料,由于成本低,无污染、相变潜热值大,能降低温室中能耗实现温室节能而受到广泛关注。本文考虑温室作物的生长对温度的需求以及温室温度的变化状况,分别在8℃,12℃,16℃温度下,同时设置两种不同的传热介质测试Na2HPO4·12H2O的放热及过冷度规律。结果表明,Na2HPO4·12H2O在20-70℃范围内升降温时,会出现两个较为明显的放热峰,在空气和水中随温度的升高,过冷度均逐渐减小。而在同温度下,水中过冷度比空气中的过冷度要大。测试发现,相变储能材料Na2HPO4·12H2O相变温度为47.26℃与36.2℃,对于温室应用来讲温度偏高,无法直接用于温室生产中,需要降低其熔点,并消除过冷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农业 温室 相变材料 十二水磷酸氢二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氢二钠沉淀碎米荠醇沉多糖共沉淀物的特性
11
作者 杨大伟 钟菊英 《包装与食品机械》 CAS 2012年第1期18-21,共4页
为探索磷酸氢二钠沉淀碎米荠醇沉多糖中共沉淀物的特性,选择磷酸氢二钠为沉淀剂,以磷酸氢二钠用量和pH值为试验因素,进行单因素和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试验结果经方差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共沉淀物沉淀的因素是碱性的溶液体系和共... 为探索磷酸氢二钠沉淀碎米荠醇沉多糖中共沉淀物的特性,选择磷酸氢二钠为沉淀剂,以磷酸氢二钠用量和pH值为试验因素,进行单因素和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试验结果经方差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共沉淀物沉淀的因素是碱性的溶液体系和共存的金属离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氢二钠 沉淀 碎米荠 多糖 共沉淀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膨胀石墨改进十二水磷酸氢二钠复合相变材料的蓄热性能 被引量:20
12
作者 王佩祥 冯秀娟 +1 位作者 朱易春 蒋达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18044-18048,共5页
在十二水磷酸氢二钠(DHPD)中添加多孔网状膨胀石墨和九水硅酸钠制备得到复合相变储能材料。采用MLA650F电子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仪、导热系数测量仪等器材对复合材料进行了结构观察和热性能测试,研究了膨胀石墨对DHPD热物性的影响。实... 在十二水磷酸氢二钠(DHPD)中添加多孔网状膨胀石墨和九水硅酸钠制备得到复合相变储能材料。采用MLA650F电子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仪、导热系数测量仪等器材对复合材料进行了结构观察和热性能测试,研究了膨胀石墨对DHPD热物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添加4%(质量分数)的膨胀石墨可使DHPD的过冷度由14.3℃降至5.9℃,添加大于6%(质量分数)的膨胀石墨时能够消除DHPD的相分离现象,并且膨胀石墨能够大幅提升复合相变材料的导热率。复合相变蓄能材料较优的组成比例为6%EG+4%Na 2SiO 3·9H 2O+90%Na 2HPO 4·12H 2O,此时复合材料的相变潜热为220.6 J/g,相变温度为33.6℃,导热率为2.42 W/(m·K),过冷度为1.5℃,比纯DHPD过冷度降低了89.5%,导热率提升了3.4倍。冷热循环300次后,复合材料的相变潜热、导热率、过冷度等热性能稳定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 十二水磷酸氢二钠 膨胀石墨 过冷 蓄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用低温相变蓄热材料磷酸氢二钠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蒋希芝 徐磊 +2 位作者 柳军 孟力力 夏礼如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99-201,共3页
选取十二水磷酸氢二钠为主要相变材料,对其进行相变蓄热体系性能的研究,通过添加增稠剂、成核剂、辅助蓄热剂、熔点控制剂等,对比研究不同比例添加剂对相变蓄热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20 g的Na_2HPO_4·12H_2O中添加增稠剂硅酸钠... 选取十二水磷酸氢二钠为主要相变材料,对其进行相变蓄热体系性能的研究,通过添加增稠剂、成核剂、辅助蓄热剂、熔点控制剂等,对比研究不同比例添加剂对相变蓄热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20 g的Na_2HPO_4·12H_2O中添加增稠剂硅酸钠0.7 g和成核剂石墨0.7 g的复合体系结晶温度为33.0℃,过冷度基本消除,结晶时间26 min。分别添加6 mL的水和10 g的尿素可提高蓄热体系的蓄热能力。添加KCl可有效降低相变温度,但过冷度增大,加入1.6 g,体系相变温度为27.0℃,适宜作物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蓄热 磷酸氢二钠 过冷度 熔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水磷酸氢二钠相变储能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4
作者 曾最 罗凯 +3 位作者 叶伟梁 费华 王艳 刘景滔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827-836,共10页
水合盐相变材料因其高能量储存率与理想的相变温度成为储热领域的热门材料,在建筑节能、太阳能应用、冷链运输、衣物纺织、航空航天领域都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十二水磷酸氢二钠(disodium hydrogen phosphate dodecahydrate,DHPD)作为典... 水合盐相变材料因其高能量储存率与理想的相变温度成为储热领域的热门材料,在建筑节能、太阳能应用、冷链运输、衣物纺织、航空航天领域都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十二水磷酸氢二钠(disodium hydrogen phosphate dodecahydrate,DHPD)作为典型的无机水合盐相变材料,具有相变温度适中(35℃左右)、潜热值高(256.6J/g左右)、价格低廉等优点。然而,与大多数水合盐相同,过冷与相分离的问题限制了其实际应用,对此十二水磷酸氢二钠的研究多侧重于成核剂和增稠剂对该问题的改善,近年来也有学者开始研究该水合盐与其他材料的复合体系。本文介绍了各类成核剂与增稠剂在该水合盐中的应用情况,回顾了十二水磷酸氢二钠与其他水合盐、有机脂肪酸、矿物质基复合体系的研究进展与应用,分析表明这些复合材料较单一水合盐性能更加全面与优越,继续寻找新的材料推进复合体系的丰富性以提升其性能与应用范围会是后续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水磷酸氢二钠 相变 过冷 相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聚氰胺复盐结晶法净化湿法磷酸萃余酸制磷酸氢二钠的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吴惠芳 周骏宏 方进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1-82,84,共3页
湿法磷酸虽然在生产成本上比热法磷酸具有优势,但初级产品一般品质较低,须采取适当的净化措施才能保证质量与热法媲美。笔者以湿法磷酸净化后产生的萃余酸为研究对象,以三聚氰胺为净化剂,利用复盐沉淀法进行净化制备磷酸二氢钠,净化后... 湿法磷酸虽然在生产成本上比热法磷酸具有优势,但初级产品一般品质较低,须采取适当的净化措施才能保证质量与热法媲美。笔者以湿法磷酸净化后产生的萃余酸为研究对象,以三聚氰胺为净化剂,利用复盐沉淀法进行净化制备磷酸二氢钠,净化后得到的磷酸二氢钠、Na2HPO4·12H2O质量分数达到99%,杂质中铝质量分数为0.002 2%,钙质量分数为0.005%,镁质量分数为0.13%,铁质量分数为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法磷酸 三聚氰胺 萃余酸 磷酸氢二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水磷酸氢二钠复合相变材料制备及应用于大棚降温的节能效果 被引量:1
16
作者 肖强强 孙佳康 +3 位作者 唐洪达 张林华 刁乃仁 李辉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635-3642,共8页
温室大棚利用温室效应原理,维持植物适宜的生长环境。当光照强烈时,大棚内的温度可能超过植物正常的生长温度,此时需要采取适当的降温措施。本工作将相变储热技术应用于温室大棚,采用被动控温原理降低大棚的峰值温度,减少主动降温的能... 温室大棚利用温室效应原理,维持植物适宜的生长环境。当光照强烈时,大棚内的温度可能超过植物正常的生长温度,此时需要采取适当的降温措施。本工作将相变储热技术应用于温室大棚,采用被动控温原理降低大棚的峰值温度,减少主动降温的能耗。选择十二水磷酸氢二钠为相变材料,添加成核剂和增稠剂后制得复合相变材料以改善水合无机盐的过冷和稳定性问题,使用步冷曲线法、差示扫描量热仪、同步热分析仪等测试材料性能。将复合相变材料封装成板,装配到温室大棚中,在实际光照条件下测试相变板对大棚内部热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4%质量分数的九水硅酸钠可以将十二水磷酸氢二钠的过冷度由12℃降低至0.5℃;黄原胶作为增稠剂,当质量分数为5%时,材料循环稳定性良好;复合材料的相变温度和潜热分别为34.2℃和194.5 J/g,适合用于温室大棚。连续24 h的温度检测显示大棚的峰值温度相比未装配相变板的参考大棚降低3.5℃,峰值时间推迟32 min,高温总时长相比参考大棚明显缩短。因此,十二水磷酸氢二钠复合相变材料应用于温室大棚可以起到改善大棚高温环境,降低制冷能耗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大棚 相变材料 十二水磷酸氢二钠 降温能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磷酸氢二钠法测定尿、血液中的碘元素 被引量:1
17
作者 梁镇宗 陈剑平 +1 位作者 张荻华 王丽萍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4-36,共3页
尿、血液中碘的测定前处理方法很多,本法用磷酸—磷酸氢二钠离子强度缓冲液加抗坏血酸分解样品,无需分离,在pH2的条件下用碘离子选择电极直接浓度直读法测定尿、血液中的碘。本法检出限为10μg·ml-1,标准偏差为0... 尿、血液中碘的测定前处理方法很多,本法用磷酸—磷酸氢二钠离子强度缓冲液加抗坏血酸分解样品,无需分离,在pH2的条件下用碘离子选择电极直接浓度直读法测定尿、血液中的碘。本法检出限为10μg·ml-1,标准偏差为0350μg·ml-1,精密度为358%,具有简便、快速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 磷酸氢二钠 尿 血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碳量子点在水合盐相变材料中对碳钢缓蚀作用研究
18
作者 夏海明 谢德龙 +2 位作者 孟杨 梅毅 谢于辉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4-50,共7页
以木质素和大豆分离蛋白为前驱体,通过水热法分别合成了两种新型碳量子点(CDs-1和CDs-2),将其作为Q235碳钢在熔融十二水磷酸氢二钠水合盐相变材料中的缓蚀剂,并对其微观结构、表面性能和缓蚀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Ds-1和CDs-2的表... 以木质素和大豆分离蛋白为前驱体,通过水热法分别合成了两种新型碳量子点(CDs-1和CDs-2),将其作为Q235碳钢在熔融十二水磷酸氢二钠水合盐相变材料中的缓蚀剂,并对其微观结构、表面性能和缓蚀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Ds-1和CDs-2的表面有氮、硫元素基团,平均粒径分别为3.25 nm和4.25 nm,碳量子点的阻抗随浓度增大而增大。在200 mg/L的浓度下浸泡24 h,CDs-1的缓蚀效率为64.92%,CDs-2的缓蚀效率为79.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水磷酸氢二钠 碳钢 水热法 碳量子点 缓蚀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状白钨酸的研究(Ⅴ)——12-钨磷酸的直接制备以及用正丁醚的提纯法 被引量:2
19
作者 顾翼东 崔美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5年第8期674-676,共3页
12-钨磷酸的应用,近年来发展迅速,有从实验室合成转为工业生产的趋势。本报告从E.Drechsel法的以钨酸钠和磷酸氢二钠为原料,改为以活性粉状白钨酸^([1,2])为原料,与磷酸直接反应,即成12-钨磷酸溶液。这样便可以免除Drechscl乙醚萃取法^(... 12-钨磷酸的应用,近年来发展迅速,有从实验室合成转为工业生产的趋势。本报告从E.Drechsel法的以钨酸钠和磷酸氢二钠为原料,改为以活性粉状白钨酸^([1,2])为原料,与磷酸直接反应,即成12-钨磷酸溶液。这样便可以免除Drechscl乙醚萃取法^([3,4])中大量盐酸的使用。在提纯时,把在Drechsel方法中所用的乙醚,改为沸点高的正丁醚,配合适当少量的盐酸,可以得到相应的(钅羊)盐油状物。并由于该(钅羊)盐安定度较差,用水反萃取即可使12-钨磷酸转入水溶液,经过浓缩即可得到12-钨磷酸晶体。回收的正丁醚,毋需蒸馏,可以反复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丁醚 磷酸氢二钠 直接制备 乙醚萃取法 钨酸钠 油状物 反萃取 工业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磷酸盐对干酪的pH值和粘弹性影响差异显著
20
《中国乳业》 2011年第3期44-44,共1页
乳化盐是影响再制干酪功能特性的重要因素,其中磷酸盐是干酪中最常用的乳化盐。2010年,lvana等人报道了不同磷酸乳化盐(磷酸钠、磷酸氢二钠、焦磷酸钠、酸式焦磷酸钠、三聚磷酸钠和多磷酸钠盐)及他们的混合物(多磷酸钠盐+磷酸氢... 乳化盐是影响再制干酪功能特性的重要因素,其中磷酸盐是干酪中最常用的乳化盐。2010年,lvana等人报道了不同磷酸乳化盐(磷酸钠、磷酸氢二钠、焦磷酸钠、酸式焦磷酸钠、三聚磷酸钠和多磷酸钠盐)及他们的混合物(多磷酸钠盐+磷酸氢二钠、多磷酸钠盐+焦磷酸钠)对模式再制干酪的粘弹性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制干酪 粘弹性质 磷酸 PH值 磷酸氢二钠 磷酸 磷酸钠盐 三聚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