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味脑泰方对卵巢摘除脑缺血大鼠海马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2和c-Jun氨基末端蛋白激酶蛋白活化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秦莉花 李晟 +6 位作者 成邵武 刘林 刘洋 黄娟 龚胜强 程诚 葛金文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77-281,共5页
目的探讨加味脑泰方对卵巢摘除脑缺血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雌性Sprague-Dawley大鼠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0)、模型组(n=10)、雌激素组(n=10)和加味脑泰方组(n=10)。模型组、雌激素组、加味脑泰方组大鼠摘除卵巢。去... 目的探讨加味脑泰方对卵巢摘除脑缺血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雌性Sprague-Dawley大鼠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0)、模型组(n=10)、雌激素组(n=10)和加味脑泰方组(n=10)。模型组、雌激素组、加味脑泰方组大鼠摘除卵巢。去卵巢术后11 d,雌激素组、加味脑泰方组分别予雌激素和加味脑泰方灌胃3 d;术后14 d,模型组、雌激素组、加味脑泰方组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缺血24 h后取脑组织,TUNEL法观察神经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检测海马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2(ERK1/2)、c-Jun氨基末端蛋白激酶(JNK)蛋白活化程度。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加味脑泰方组和雌激素组神经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P<0.001),ERK1/2蛋白活化程度明显升高(P<0.01),p-JNK蛋白活化程度明显降低(P<0.01)。结论加味脑泰方可能通过提高p-ERK1/2蛋白活化,降低p-JNK蛋白活化,降低脑缺血后神经细胞凋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加味脑泰方 中药 凋亡 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2 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缺血预适应大鼠脑内c-Jun氨基末端激酶磷酸化水平和蛋白表达量的改变 被引量:1
2
作者 赵兰峰 郭社卫 +1 位作者 安仰原 刘明刚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7年第7期623-625,共3页
目的初步探讨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在大鼠脑缺血预适应中(IPC)的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control)、假手术(SI)、缺血预适应或缺血耐受(IT)、单纯蜜蜂毒(BV)、外周伤害耐受(PNT)5组。应用SDS-PAGE、Western blot等实验方法... 目的初步探讨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在大鼠脑缺血预适应中(IPC)的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control)、假手术(SI)、缺血预适应或缺血耐受(IT)、单纯蜜蜂毒(BV)、外周伤害耐受(PNT)5组。应用SDS-PAGE、Western blot等实验方法,借助GelDoc和Versa Doc凝胶成像系统,半定量检测大脑躯体感觉皮层、海马组织内JNK的磷酸化水平和蛋白表达量的变化。结果IPC大鼠大脑躯体感觉皮层内JNK46KD的磷酸化水平(激活程度)增高(P<0.05),JNK54KD及海马组织内JNK46KD和JNK54KD的磷酸化水平无明显变化。IPC大鼠躯体感觉皮层JNK46KD蛋白表达量回落(P<0.05),JNK54KD及海马组织内JNK46KD和JNK54KD的蛋白表达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大鼠躯体感觉皮层内JNK46kDa磷酸化水平的增高及其蛋白表达量的回落可能参与了脑缺血预适应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预适应 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 磷酸化 蛋白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菩人丹对OLETF大鼠视网膜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激酶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激酶-3表达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4
3
作者 张自然 董志军 +4 位作者 董微丽 张铁民 贾璐瑶 戴慧 邢薇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397-1401,共5页
目的探讨菩人丹超微粉(PRD)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激酶(p-JNK)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激酶-3(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以自发性雄性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OLETF大鼠和其同系非糖尿病对照鼠LETO雄性大鼠为实验对象,血糖峰值&g... 目的探讨菩人丹超微粉(PRD)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激酶(p-JNK)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激酶-3(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以自发性雄性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OLETF大鼠和其同系非糖尿病对照鼠LETO雄性大鼠为实验对象,血糖峰值>16.7 mmol/L和负荷后120 min血糖>11.1 mmol/L作为成模标准,将24只成模雄性OLETF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菩人丹超微粉治疗组,每组12只,同周龄12只雄性LETO大鼠为空白对照组。模型成功建立后,菩人丹超微粉治疗组大鼠给予菩人丹超微粉[1.8 g·(kg·d)-1]灌胃2个月。HE染色观察视网膜形态结构的变化;采用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大鼠视网膜神经细胞的凋亡情况;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视网膜磷酸化JNK(p-JNK)、Caspase-3蛋白的表达;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法(RT-PCR)检测大鼠视网膜Jnk、caspase-3 mRNA的表达。结果糖尿病模型组大鼠视网膜出现明显的病理变化,神经细胞凋亡指数p-JNK、Caspase-3蛋白及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大鼠(P<0.01)。菩人丹超微粉治疗组大鼠视网膜的病理变化明显减轻,神经细胞凋亡指数、p-JNK、Caspase-3蛋白及mRNA的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大鼠(P<0.01)。结论菩人丹超微粉可以改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神经组织的损伤,表现为神经细胞凋亡的减少,这可能与下调p-JNK、Caspase-3的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菩人丹超微粉 OLETF大鼠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细胞凋亡 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激酶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激酶-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对c-Jun氨基末端激酶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孙庆艳 陆爱云 刘无逸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65-469,共5页
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JNK)家族是1990年被发现的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超家族成员之一,涉及多种生理过程,在细胞分化、细胞凋亡、应激反应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JNK... 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JNK)家族是1990年被发现的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超家族成员之一,涉及多种生理过程,在细胞分化、细胞凋亡、应激反应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JNK也参与了许多病理过程,可能介导了病理性心脏肥大反应、高血糖引起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胰岛素抵抗、胰岛β细胞凋亡、神经萎缩和多种人类肿瘤的发生发展。JNK信号通路已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jun氨基末端激酶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内皮细胞凋亡 PROTEIN 胰岛Β细胞凋亡 运动 家族成员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基因在不同胎龄的胎儿皮肤中表达特征及意义
5
作者 陈伟 付小兵 +3 位作者 葛世丽 韩冰 李海红 盛志勇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664-666,共3页
目的 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1(erk1)、erk2 ,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p38(p38MAPK)和 3种c Jun氨基末端激酶 (jnk1、jnk2和jnk3)基因在不同胎龄的胎儿和少儿皮肤中表达的变化特征。方法 用病理学技术检测不同发育时期皮肤的结构特征后 ,... 目的 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1(erk1)、erk2 ,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p38(p38MAPK)和 3种c Jun氨基末端激酶 (jnk1、jnk2和jnk3)基因在不同胎龄的胎儿和少儿皮肤中表达的变化特征。方法 用病理学技术检测不同发育时期皮肤的结构特征后 ,提取不同胎龄的胎儿和少儿皮肤的总RNA ,分离mRNA ,用RT PCR方法检测这 6种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特征。结果 与早期妊娠胎儿相比 ,晚期妊娠胎儿皮肤中 ,p38MAPK和jnk1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降低 ,jnk2和jnk3基因的mRNA含量明显升高。在少儿皮肤中erk2、p38MAPK和jnk1基因表达水平进一步降低 ,而jnk2和jnk3基因表达明显增加。结论 早期妊娠胎儿皮肤中erk2和p38MAPK基因高表达、jnk2和jnk3基因低表达可能与胎儿皮肤创面无瘢痕愈合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 c-jun氨基末端激酶 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p38 胎儿皮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炎链球菌热休克蛋白40通过p38MAPK和JNK通路诱导小鼠巨噬细胞免疫应答 被引量:9
6
作者 吴盈盈 高松 +5 位作者 马峰 崔晶晶 姚华 孙潇雨 王继超 胥文春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30-735,共6页
目的探讨肺炎链球菌热休克蛋白40(HSP40)引起小鼠巨噬细胞免疫应答的机制。方法表达、纯化重组HSP40蛋白(r HSP40),去除其中的脂多糖(LPS)。r HSP40处理C57BL/6野生小鼠骨髓来源巨噬细胞(BMDM)后,反转录PCR检测BMDM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 目的探讨肺炎链球菌热休克蛋白40(HSP40)引起小鼠巨噬细胞免疫应答的机制。方法表达、纯化重组HSP40蛋白(r HSP40),去除其中的脂多糖(LPS)。r HSP40处理C57BL/6野生小鼠骨髓来源巨噬细胞(BMDM)后,反转录PCR检测BMDM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IL-1β、IL-23p19、IL-12p40、IL-12p35、IL-10的mRNA水平,ELISA检测TNF-α、IL-6、IL-12p40水平;r HSP40刺激后,ELISA检测野生型、Toll样受体2(TLR2)和TLR4缺陷的BMDM中TNF-α和IL-6的表达水平;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抑制剂预处理BMDM后,ELISA检测其对r HSP40诱导TNF-α和IL-6水平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p38MAPK和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磷酸化水平。结果获得纯度90%以上的r HSP40;r HSP40可显著增强p38MAPK、JNK的磷酸化水平和TNF-α、IL-6的表达;p38MAPK和JNK抑制剂可显著抑制TNF-α和IL-6的表达;与野生BMDM相比较,TLR4缺陷的BMDM表达TNF-α和IL-6显著降低。结论 HSP40诱导小鼠巨噬细胞产生免疫应答受JNK及p38MAPK信号通路调控,并且此过程依赖TLR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链球菌 巨噬细胞 热休克蛋白40 p38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c-jun氨基末端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聪明汤在光学离焦性近视大鼠巩膜组织MMP-2、p-JNK表达中的作用
7
作者 张鑫鑫 姜艳华 赵磊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46-851,共6页
目的探究中药方剂益气聪明汤在光学离焦性近视(LIM)大鼠巩膜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磷酸化氨基末端蛋白激酶(p-JNK)表达中的作用。方法选取SPF级健康无眼疾21 d龄SD大鼠60只,所有大鼠均选择右眼为实验眼。雌雄不拘,随机分为空白(... 目的探究中药方剂益气聪明汤在光学离焦性近视(LIM)大鼠巩膜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磷酸化氨基末端蛋白激酶(p-JNK)表达中的作用。方法选取SPF级健康无眼疾21 d龄SD大鼠60只,所有大鼠均选择右眼为实验眼。雌雄不拘,随机分为空白(BG)组、模型(MG)组、中药低剂量(LG)组、中药中剂量(MD)组、中药高剂量(HG)组以及西药(WG)组,每组各10只。将-5 D近视离焦透镜打磨至直径约1.7 cm的圆形,在两侧打一小孔,分别缝于MG、LG、MD、HG、WG组大鼠右眼上下眼睑皮肤处建立LIM模型。在造模4周后开始灌胃,WG组大鼠用0.1 g·L^(-1)阿托品滴眼液滴眼,BG组大鼠不做任何干预,LG、MD、HG组给予益气聪明汤灌胃,MG、BG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记录每组大鼠造模前、造模4周及8周后的眼轴长度。造模8周后处死大鼠,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巩膜组织形态学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巩膜组织中MMP-2、p-JNK蛋白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各组大鼠巩膜组织中MMP-2阳性表达,透射电镜观察各组大鼠巩膜胶原纤维直径大小。结果造模4周和8周后,与BG组比较,MG组大鼠眼轴长度均明显增加(均为P<0.001);与MG组比较,WG、LG、MD、HG组大鼠眼轴长度均减小(均为P<0.05)。造模8周后,BG大鼠的巩膜层间胶原纤维排列规则,走行正常;与BG组比较,MG组大鼠巩膜胶原纤维疏松有明显空隙,排列紊乱;与MG组比较,MD、HG组大鼠巩膜胶原纤维排列较规则,纤维间空隙变小,LG、WG组大鼠巩膜各层间胶原纤维相对清晰紧实。造模8周后,与BG组比较,MG组大鼠巩膜中MMP-2、p-JNK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均为P<0.001);与MG组比较,WG、LG、MD、HG组大鼠巩膜中MMP-2、p-JNK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降低(均为P<0.05)。造模8周后,与BG组比较,MG组大鼠巩膜中MMP-2蛋白阳性表达升高(P<0.001);与MG组比较,WG、LG、MD、HG组大鼠巩膜中MMP-2蛋白阳性表达均降低(均为P<0.05)。透射电镜下观察可见,BG组大鼠巩膜胶原纤维排列整齐致密,大小均匀;与BG组比较,MG组大鼠巩膜胶原纤维溶解;与MG组比较,WG组及LG组可见胶原纤维溶解减少,密度相对增加;与MG组比较,MD和HG组可见大鼠巩膜中胶原纤维直径较均匀,空隙减少,无纤维溶解。结论益气聪明汤可通过调节LIM大鼠巩膜中MMP-2、p-JNK的表达,减缓近视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离焦性近视 巩膜 基质金属蛋白酶2 磷酸化氨基末端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甲素调控p38 MAPK/ERK/JNK信号通路对正畸牙移动模型大鼠牙周炎症及破骨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蔡烨华 李星 +2 位作者 赵艳霞 王丽 李航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78-984,共7页
目的:探究雷公藤甲素通过调控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p38 MAPK)/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 ERK)/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 amino-terminal kinase, JNK)信号... 目的:探究雷公藤甲素通过调控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p38 MAPK)/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 ERK)/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 amino-terminal kinase, JNK)信号通路对正畸牙移动模型大鼠牙周炎症及破骨细胞的影响。方法:构建正畸牙移动大鼠模型,成功建模48只随机分成模型组、雷公藤甲素低(50μg/kg)、高(100μg/kg)剂量组、雷公藤甲素高剂量(100μg/kg)+p38 MAPK激活剂(25μg)组,每组12只;另设对照组(12只健康大鼠)。各组给予相应方法干预2周。测量正畸牙移动距离;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观察牙周组织破骨细胞并进行计数;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牙周组织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表达强度;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 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κB ligand, RANKL)水平;蛋白印迹法检测牙周组织p38 MAPK/ERK/JNK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正畸牙移动距离、牙周组织破骨细胞数目、BMP-2表达强度、血清TNF-α、IL-1β、PGE2、RANKL水平、磷酸化(phosphorylated, p)-p38 MAPK/p38 MAPK、p-ERK1/2/ERK1/2、p-JNK/JNK蛋白比值显著升高,血清OPG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雷公藤甲素低、高剂量组正畸牙移动距离、牙周组织BMP-2表达强度、血清OPG水平依次升高,牙周组织破骨细胞数目、血清TNF-α、IL-1β、PGE2、RANKL水平、p-p38 MAPK/p38 MAPK、p-ERK1/2/ERK1/2、p-JNK/JNK蛋白比值依次降低(P<0.05);p38 MAPK激活剂可逆转高剂量雷公藤甲素对正畸牙移动模型大鼠的作用效果(P<0.05)。结论:雷公藤甲素可减轻正畸牙移动模型大鼠牙周炎症,降低破骨细胞数量,改善骨吸收,加速正畸牙移动,其机制与抑制p38 MAPK/ERK/JNK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甲素 正畸牙移动 大鼠 牙周组织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c-jun氨基末端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磺酸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9
9
作者 吴彤 单颖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6年第8期884-889,共6页
目的:观察牛磺酸(taurine,Tau)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后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及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增强子结合蛋白(CHOP)、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蛋白激酶(pJNK)及Caspase-12表达的... 目的:观察牛磺酸(taurine,Tau)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后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及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增强子结合蛋白(CHOP)、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蛋白激酶(pJNK)及Caspase-12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三月龄SD大鼠9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Tau干预组,每组24只。于造模成功后的第12 h、1 d、2 d、3 d取心脏血液及心肌组织,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各组大鼠血液中IL-6、CRP的变化情况;应用免疫蛋白印迹法检测PERK、CHOP、p-JNK及Caspase-1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IL-6、CRP的表达水平在各时间点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Tau干预组与模型组比较,IL-6、CRP的水平呈下降趋势,IL-6水平于时间点1、2、3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于各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PERK表达于2 d达到峰值;Tau干预组与模型组比较,PERK表达在各时间点均降低(P<0.05),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模型组CHOP在造模后各时间点的表达均增加,于2 d达到峰值;Tau干预组与模型组比较,CHOP在时间点1、2、3 d的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Tau干预组p-JNK的表达于12h达到峰值,其后呈下降趋势,但仍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Tau干预组p-JNK水平与模型组相比显著降低,在时间点1、2 d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Caspase-12的表达增加,于2 d达到峰值。Tau干预组与模型组比较,Caspase-12的表达降低,在各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u预处理可通过抑制PERK、CHOP、p-JNK及Caspase-12蛋白表达,发挥其对心肌缺血再灌注的细胞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磺酸 心肌缺血再灌注 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 增强子结合蛋白(CHOP) 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蛋白激酶(p-JNK) CASPASE-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肝纤维化逆转与MAPK信号通路的研究 被引量:28
10
作者 李政通 李俊 +4 位作者 黄成 李浩 章圣鹏 黄艳 陶辉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09-814,共6页
目的通过检测CCl4诱导肝纤维化大鼠逆转恢复各时期MAPK信号通路蛋白动态变化,研究其在肝纤维化恢复期可能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CCl4皮下注射SD大鼠12周,复制肝纤维化模型,分别于注射12周,停药后2、4、6、8周取材。通过检测各组ALT、AST... 目的通过检测CCl4诱导肝纤维化大鼠逆转恢复各时期MAPK信号通路蛋白动态变化,研究其在肝纤维化恢复期可能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CCl4皮下注射SD大鼠12周,复制肝纤维化模型,分别于注射12周,停药后2、4、6、8周取材。通过检测各组ALT、AST、Hyp、LN、PⅢNP的含量变化和肝脏病理组织切片Masson染色,加以验证。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肝组织中MAPK通路蛋白表达。结果 ALT、AST、Hyp、LN、PⅢNP等反映肝损伤和纤维化进程的指标在第12周最高,即模型组最高,并且随着肝纤维化逆转而含量逐渐降低,Masson染色结果与之一致,表明大鼠肝纤维化模型期与各恢复期模型建立完成。p-ERK1/2在模型组表达明显降低,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恢复4周表达明显升高,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以后逐渐降低。p-JNK1/2在模型组表达明显降低(P<0.01),恢复期逐渐升高(P<0.05)。p-p38在模型组表达明显升高(P<0.01),恢复期逐渐降低(P<0.05)。p-ERK/ERK与Hyp相关系数r=-0.46,P=0.003;p-JNK/JNK与Hyp相关系数r=-0.53,P=0.0004;p-p38/p38与Hyp相关系数r=0.81,P=0.0001。结论 MAPK信号通路中的ERK、JNK和p38信号通路在肝纤维化逆转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c-jun氨基末端激酶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格列酮对谷氨酸诱导皮质神经元损伤保护作用及其抑制JNK信号的机制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蕊 金英 +3 位作者 闫恩志 隋海娟 刘婉珠 齐志敏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62-367,共6页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对谷氨酸所致培养皮质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大鼠乳鼠大脑皮质神经元,培养7d后用于实验。实验分为对照组、谷氨酸组、谷氨酸+吡格列酮组、谷氨酸+SP600125组、SP600125组。用MTT法测定细胞活力;Hoechst3...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对谷氨酸所致培养皮质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大鼠乳鼠大脑皮质神经元,培养7d后用于实验。实验分为对照组、谷氨酸组、谷氨酸+吡格列酮组、谷氨酸+SP600125组、SP600125组。用MTT法测定细胞活力;Hoechst33258核染色观察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磷酸化活化转录因子2(phospho-ATF2)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磷酸化JNK1和JNK1总量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谷氨酸(100μmol.L-1)作用24h可使体外培养的皮质神经元细胞活力明显下降,细胞凋亡百分比明显增加,磷酸化JNK1蛋白水平(谷氨酸作用2h后检测)和磷酸化ATF2表达明显增加。吡格列酮明显对抗谷氨酸引起的皮质神经元损伤,同时明显抑制谷氨酸引起的磷酸化JNK1及磷酸化ATF2表达增多。JNK抑制剂SP600125明显对抗谷氨酸引起的神经元损伤及phos-pho-ATF2表达增多。结论吡格列酮对谷氨酸引起的培养皮质神经元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吡格列酮的保护作用与抑制JNK信号转导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格列酮 谷氨酸 神经元 凋亡 c-jun氨基末端激酶 磷酸化ATF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啶通过抑制p38和JNK活化减少异氟醚诱导的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 被引量:10
12
作者 王飞 李玉娟 +2 位作者 曾敏婷 韩雪 戴婕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651-1656,共6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dexmedetomidine,Dex)对异氟醚(isoflurane,Iso)诱导的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及其与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38)和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JNK)...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dexmedetomidine,Dex)对异氟醚(isoflurane,Iso)诱导的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及其与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38)和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JNK)蛋白活化的关系。方法:48只出生后7 d的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组)、Dex组、Iso组和Iso+Dex组。前2组吸入空气,后2组吸入0.75%Iso 6 h。Dex组和Iso+Dex组在麻醉前20 min和麻醉开始后2 h、4 h经腹腔注射25μg·kg-1Dex;Con组和Iso组则在相同的时点注射150μL生理盐水。麻醉结束后使用TUNEL法检测海马神经元凋亡;Western blotting检测海马组织激活型caspase-3、p38、磷酸化p38(p-p38)、JNK和磷酸化JNK(p-JNK)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1)Iso组海马CA1区TUNEL阳性细胞数较Con组增加447.57%(P<0.01),Dex抑制Iso诱导的TUNEL阳性细胞增加达75.18%(P<0.01)。(2)Iso组海马组织激活型caspase-3的表达比Con组增加126.29%(P<0.01);Dex显著抑制了Iso诱导的caspase-3活化(P<0.01)。(3)Iso组海马p-p38/p38和p-JNK/JNK比值均较Con组明显增加(P<0.01);Dex显著抑制了Iso诱导的p-p38和pJNK表达增加(P<0.01)。结论:Dex能通过减少海马神经元凋亡来减轻Iso对新生大鼠的脑毒性。抑制p38和JNK的磷酸化可能是Dex发挥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氟醚 右美托咪啶 海马 c-jun氨基末端激酶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犀草素联合卡介苗治疗膀胱癌的协同效应及其机制 被引量:7
13
作者 杨关天 王增军 +3 位作者 王伟 周翔 胡向农 杨建军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71-378,共8页
目的:研究木犀草素(Luteolin,Lu)联合卡介苗(bacillus calmette-guerin,BCG)抑制膀胱癌BIU-87细胞增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膀胱癌BIU-87细胞株,分别用不同浓度的Lu(20,40,60,80,100,160μmol/L)单独及联合BCG(100,200 mg/L)处... 目的:研究木犀草素(Luteolin,Lu)联合卡介苗(bacillus calmette-guerin,BCG)抑制膀胱癌BIU-87细胞增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膀胱癌BIU-87细胞株,分别用不同浓度的Lu(20,40,60,80,100,160μmol/L)单独及联合BCG(100,200 mg/L)处理BIU-87细胞,作用6,12,24,48 h。采用Hoechst 33258核荧光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MTT法检测Lu和BCG对BIU-87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和半数抑制率IC50,流式细胞术分析肿瘤细胞的凋亡及细胞周期,比色法测定caspase-3蛋白活性,Western印迹分析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激酶(phosphorylated c-Jun N-terminal kinases,P-JNK)的表达。结果:Hoechst 33258核荧光染色提示Lu可诱导细胞凋亡,并增强BCG诱导的细胞凋亡。MTT法检测显示Lu及BCG对BIU-87细胞增殖均有明显抑制作用,且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Lu与BCG联合作用对BIU-87细胞的增殖抑制具有显著的协同效应(P<0.05)。流式细胞术提示Lu及BCG均诱导细胞周期阻滞及细胞凋亡,并具有明显的协同增敏效应(P<0.05)。Lu及BCG均可上调caspase-3活性及P-JNK表达水平,二者联合作用明显增强(P<0.05)。结论:Lu与BCG均可抑制BIU-87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并呈浓度依赖性,二者具有明显的协同增敏作用;Caspase-3蛋白活化及JNK的激活是其可能的分子机制,Lu可作为BCG免疫治疗的有效增敏剂用于对膀胱肿瘤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细胞 木犀草素 卡介苗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 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激酶 协同作用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热化痰解毒方对卒中相关性肺炎大鼠 Akt/JNK3/Caspase-3和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0
14
作者 王涛 刘宏祥 +3 位作者 王颖 王杨 刘一 闫丽静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42-48,共7页
目的探究清热化痰解毒方对卒中相关性肺炎大鼠肺组织的影响,以及与Akt/c-Jun氨基末端激酶3(JNK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和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将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脑缺血... 目的探究清热化痰解毒方对卒中相关性肺炎大鼠肺组织的影响,以及与Akt/c-Jun氨基末端激酶3(JNK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和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将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脑缺血再灌注-肺损伤大鼠)、热化痰解毒方低(7 mg/kg)、中(14 mg/kg)、高剂量(28 mg/kg)组,尼莫地平组(200 mg/kg),每组24只,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观察大鼠肺部组织病理学变化,测定大鼠肺组织湿干重、动脉血氧分压;酶联免疫法测定肺组织炎症因子、氧化指标水平,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免疫组化检测Akt、p-Akt、JNK3、p-JNK3、Caspase-3、p65、p50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干湿重比值(Dry weight/wet weight,W/D)、中性粒细胞(Polymorphonuclear neutrophil leukocyte,PMN)、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肺组织分级、肺组织病理评分、肺组织p-JNK3、Caspase-3、p65、p50蛋白及p-JNK3、p65、p50蛋白阳性表达率均升高,动脉血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_2)、氧合指数(oxygenation index,OI)、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肺组织p-Akt蛋白以及蛋白阳性表达率均降低;与模型组相比,阳性组、清热化痰解毒方组W/D、PMN、MDA、TNF-α、IL-1β、肺组织分级、肺组织病理评分、肺组织p-JNK3、Caspase-3、p65、p50蛋白及p-JNK3、p65、p50蛋白阳性表达率降低,PaO2、OI、SOD、p-Akt蛋白以及蛋白阳性表达率均升高,具有剂量依赖性(P<0.05)。结论清热化痰解毒方能够缓解卒中相关性肺炎大鼠肺炎症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JNK3/Caspase-3和NF-κB信号通路,激活Akt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相关性肺炎 肺损伤 清热化痰解毒方 蛋白激酶B c-jun氨基末端激酶 核因子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槲皮素对N-甲基-D-天冬氨酸(NMDA)诱导损伤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9
15
作者 程钰 王亮 +3 位作者 田莹 赵俊宏 曹燕 郭建强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120-1124,共5页
目的探讨槲皮素对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ic acid,NMDA)诱导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RGC)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小鼠RGC随机分为对照组,NMDA组,NMDA+1μmol·L-1、10μmol·L-1、100μ... 目的探讨槲皮素对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ic acid,NMDA)诱导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RGC)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小鼠RGC随机分为对照组,NMDA组,NMDA+1μmol·L-1、10μmol·L-1、100μmol·L-1槲皮素处理组,槲皮素处理组,NMDA+槲皮素+茴香霉素(anisomycin,ANISO)处理组,NMDA+槲皮素+P79350处理组。NMDA组细胞加入100μmol·L-1的NMDA作用24 h,NMDA+1μmol·L-1、10μmol·L-1、100μmol·L-1槲皮素处理组则在NMDA作用前分别加入相应浓度槲皮素预处理2 h,槲皮素处理组只加入10μmol·L-1槲皮素处理,NMDA+槲皮素+ANISO处理组和NMDA+槲皮素+P79350处理组在NMDA和槲皮素处理后分别加入25μg·L-1的ANISO和50μmol·L-1的P79350处理。随后利用噻唑蓝(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试剂盒检测细胞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水平,RT-PCR检测细胞中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euronal nitric oxide synthase,nNOS)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Bcl-2、Bax、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38 MAPK)、磷酸化p38 MAPK(phosphorylated p38 MAPK,p-p38 MAPK)、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JNK)和p-JNK蛋白表达水平,Caspase-3活性试剂盒检测Caspase-3活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NMDA组细胞活性、SOD、Bcl-2 mRNA表达水平降低,LDH,ROS,MDA,NO,iNOS mRNA、nNOS mRNA、Bax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Caspase-3活性,p-JNK蛋白表达水平,p-p38 MAPK蛋白表达水平,细胞凋亡率均升高(均为P<0.05)。相比于NMDA组,NMDA+槲皮素处理组则提高细胞活性和SOD水平,上调Bcl-2 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LDH、ROS、MDA和NO,下调iNOS mRNA、nNOS mRNA、Bax mRNA和蛋白,p-JNK蛋白以及p-p38 MAPK蛋白表达,并降低Caspase-3活性和细胞凋亡率(均为P<0.05)。ANISO和P79350抵消槲皮素的作用。结论槲皮素通过JNK/p38 MAPK信号通路防止NMDA诱导的RGC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N-甲基-D-天冬氨酸 c-jun氨基末端激酶/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青光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萝酸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生物学行为及JNK/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晓妮 郭涛 +1 位作者 罗启云 关立锋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45-1451,共7页
目的:探讨松萝酸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HSFBs)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并阐明其对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方法:取对数生长期HSFBs分为对照组、10μmol·L^(-1)松萝酸组、20μ... 目的:探讨松萝酸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HSFBs)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并阐明其对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方法:取对数生长期HSFBs分为对照组、10μmol·L^(-1)松萝酸组、20μmol·L^(-1)松萝酸组和50μmol·L^(-1)松萝酸组,除对照组外,其他各组细胞给予相应浓度松萝酸处理。噻唑蓝(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各组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磷酸化JNK(p-JNK)、JNK、B细胞淋巴瘤2(Bcl-2)和Bcl-2相关X蛋白(Bax)蛋白表达水平。结果:MTT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与对照组比较,10、20和50μmol·L^(-1)松萝酸组细胞存活率均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均升高(P<0.05);与10μmol·L^(-1)松萝酸组比较,20和50μmol·L^(-1)松萝酸组细胞存活率均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均升高(P<0.05);与20μmol·L^(-1)松萝酸组比较,50μmol·L^(-1)松萝酸组细胞存活率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与对照组比较,10、20和50μmol·L^(-1)松萝酸组侵袭细胞数和迁移细胞数均减少(P<0.05);与10μmol·L^(-1)松萝酸组比较,20和50μmol·L^(-1)松萝酸组侵袭细胞数和迁移细胞数均减少(P<0.05);与20μmol·L^(-1)松萝酸组比较,50μmol·L^(-1)松萝酸组侵袭细胞数和迁移细胞数均减少(P<0.05)。Westernblotting法检测,与对照组比较,10、20和50μmol·L^(-1)松萝酸组细胞中Bcl-2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Bax和p-JNK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与10μmol·L^(-1)松萝酸组比较,20和50μmol·L^(-1)松萝酸组细胞中Bcl-2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Bax和p-JNK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与20μmol·L^(-1)松萝酸组比较,50μmol·L^(-1)松萝酸组细胞中Bcl-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Bax和p-JNK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结论:松萝酸可抑制HSFBs增殖、侵袭和迁移,诱导HSFBs凋亡,并激活JNK/MAPK信号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 松萝酸 c-jun氨基末端激酶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伐他汀对糖尿病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和全身性炎症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欣 申乐 黄宇光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83-290,共8页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糖尿病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及全身性炎症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介质(NV)组、糖尿病+介质(DV)组和糖尿病+辛伐他汀(DS)组3组,每组8只,通过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糖尿病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及全身性炎症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介质(NV)组、糖尿病+介质(DV)组和糖尿病+辛伐他汀(DS)组3组,每组8只,通过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建模后第7、14、21、28天记录各组大鼠的血糖、体质量、机械性刺激缩足阈值(PWMT)和热刺激缩足反射潜伏期(PWTL);建模后第28天取大鼠腰段脊髓背角和血清,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脊髓背角中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的表达,蛋白激酶B(AKT)、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p38和 c-Jun 氨基末端激酶(JNK)的磷酸化水平,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和白细胞介素1β(IL- 1β)浓度。结果建模后第14、21、28天,DV组的PWMT值分别为(8.6 ± 0.8)、(7.1 ± 1.6)、(7.8 ± 0.8)g,明显低于NV组的(12.0 ± 0.9)( q =8.482, P =0.000)、(11.6 ± 1.5)( q =11.309, P =0.000)、(11.7 ± 1.5)g ( q = 9.801, P =0.000);建模后第21、28天,DS组的PWMT值分别为(9.4 ± 1.4)( q =5.780, P =0.000)、(9.7 ± 0.9)g( q =4.775, P =0.003),明显高于DV组。建模后第7、14、21、28天,各组间的PWTL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均>0.05)。 DV组大鼠脊髓背角中RAGE的表达量明显高于NV组( q =6.299, P =0.000)和DS组( q =2.891, P =0.025);DV组大鼠脊髓背角中AKT磷酸化水平明显高于NV组( q =8.915, P =0.000)和DS组( q =4.103, P =0.003)。 DV组大鼠脊髓背角中ERK( q =8.313, P =0.000)、p38蛋白( q =2.965, P =0.022)和JNK( q =7.459, P =0.000)的磷酸化水平明显高于NV组;DS组脊髓背角中JNK的磷酸化水平明显低于DV组( q =3.866, P =0.004),ERK( q =1.987, P =0.122)和p38蛋白的磷酸化水平( q =1.260, P =0.375)与DV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DV组大鼠的血清ox-LDL和IL- 1β水平分别为(41.86 ± 13.40)ng/ml和(108.16 ± 25.88)pg/ml,均明显高于NV组的(24.66 ± 7.87)ng/ml( q =3.606, P =0.003)和(49.32 ± 28.35)pg/ml( q =5.079, P =0.000);也明显高于DS组的(18.81 ± 5.62)ng/ml( q =4.833, P =0.000)和(32.73 ± 11.73)pg/ml( q =6.510, P =0.000)。结论辛伐他汀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糖尿病大鼠的机械痛阈,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糖尿病大鼠脊髓背角中RAGE/AKT的激活和JNK的磷酸化有关。辛伐他汀还可以显著降低糖尿病大鼠血清中ox-LDL和IL- 1β的含量,减轻全身性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 辛伐他汀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 蛋白激酶B c-jun氨基末端激酶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白细胞介素1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NK、P38-MAPK、IκB-α在异基因CD4^+T细胞致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中的表达及与TF的关系 被引量:1
18
作者 韩红 黎纬明 +2 位作者 邹萍 樊晓武 黄畦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15-519,共5页
目的检测磷酸化的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JNK)、P38-丝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P38-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38-MAPK)、核转录因子抑制因子(IκB-α)及组织因子(tissue factor,TF),在异基因及同基因CD4+T细... 目的检测磷酸化的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JNK)、P38-丝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P38-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38-MAPK)、核转录因子抑制因子(IκB-α)及组织因子(tissue factor,TF),在异基因及同基因CD4+T细胞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混合培养时在HUVECs中的表达,分析JNK、P38-MAPK、IκB-α与TF的相关性,探讨TF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血管内皮损伤中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原代分离培养HUVECs,用人T细胞亚群阴性分离柱试剂盒,从健康志愿者周围血中分离出CD4+T细胞作为异基因实验组,以同基因CD4+T细胞为对照组,用γ干扰素预处理HUVECs后与CD4+T细胞混合培养,分别在培养前及培养后不同时间点用流式细胞仪检测HUVECs中TF抗原的表达,实时定量PCR检测TF-mRNA基因的转录状况,Western blot检测磷酸化JNK、P38-MAPK、IκB-α的蛋白含量。结果异基因组TF及磷酸化JNK、P38-MAPK、IκB-α的表达明显升高,与对照组在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TF与磷酸化JNK、P38-MAPK表达呈正相关,而与磷酸化IκB-α表达无相关性。结论 TF可能通过JNK、P38-MAPK信号通路参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时aGVHD血管内皮细胞的活化与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jun氨基末端激酶 P38-丝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 核转录因子抑制因子 组织因子 磷酸化 混合淋巴细胞反应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LR9-JNK信号通路调控缺氧诱导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 被引量:4
19
作者 吴启建 张二龙 +3 位作者 孙滨达 徐刚 黄缄 高钰琪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2350-2357,共8页
目的研究Toll样受体-9(toll-like receptor 9,TLR9)在缺氧诱导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rat pulmonary artery smooth muscle cells,RPASMCs)增殖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MTT、Western blot、PCR法检测RPASMCs的相对增殖水平、蛋白表达水... 目的研究Toll样受体-9(toll-like receptor 9,TLR9)在缺氧诱导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rat pulmonary artery smooth muscle cells,RPASMCs)增殖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MTT、Western blot、PCR法检测RPASMCs的相对增殖水平、蛋白表达水平、mRNA转录水平。①3%O_(2),36 h处理RPASMCs,构建缺氧诱导RPASMCs增殖的细胞模型,检测细胞相对增殖水平、TLR9、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激酶(phosphorylated c-jun N-terminal kinase,p-JNK)蛋白表达水平。②缺氧条件下分别使用小干扰RNA序列(small interfering RNA sequence,siRNA)或20μmol/L TLR9激动剂ODN 1826敲低或活化TLR9,检测RPASMCs的细胞增殖水平和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JNK)磷酸化水平。③缺氧时使用5μmol/L JNK抑制剂SP600125处理RPASMCs,检测缺氧条件下细胞相对增殖水平。④缺氧时复合使用20μmol/L TLR9激动剂ODN 1826和5μmol/L JNK抑制剂SP600125处理RPASMCs,检测RPASMCs的JNK磷酸化水平和相对增殖水平。结果缺氧组RPASMCs的相对增殖水平[(1.30±0.07),P<0.01]以及TLR9蛋白水平[(1.70±0.22),P<0.05]和JNK磷酸化[(1.83±0.18),P<0.01]都显著高于常氧组。敲低TLR9显著抑制缺氧诱导的RPASMC增殖[(0.64±0.09),P<0.01]并减少JNK磷酸化[(0.49±0.01),P<0.001]。TLR9激动剂显著促进RPASMCs增殖[(2.01±0.08),P<0.001]且增加JNK的磷酸化[(2.11±0.33),P<0.01]。JNK抑制剂抑制RPASMCs增殖[(0.70±0.06),P<0.05]。与缺氧+TLR9激动剂组相比,缺氧+TLR9激动剂+JNK抑制剂组RPASMCs JNK磷酸化[(0.82±0.14)vs(1.59±0.30),P<0.001]和相对增殖水平[(1.08±0.05)vs(1.35±0.02),P<0.001]都显著降低。结论缺氧时TLR9通过激活JNK通路促进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LL样受体-9 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激酶 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 缺氧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不同治法调控ERK2、JNK促进肌源性干细胞向成骨分化的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致远 杨芳 +4 位作者 孙鑫 刘彤 付夜平 李俊儒 林庶茹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31-635,共5页
目的通过观察中医不同治法促进大鼠肌源性干细胞(muscle-derived stem cells,MDSCs)成骨分化及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2(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 2,ERK2)、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JNK)蛋白表达情况,探... 目的通过观察中医不同治法促进大鼠肌源性干细胞(muscle-derived stem cells,MDSCs)成骨分化及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2(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 2,ERK2)、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JNK)蛋白表达情况,探究基于“脾肾相关”理论下,中医防治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作用机制。方法在随机数字表法下,将大鼠分为正常组、诱导组、补肾组、健脾组及补肾健脾组,制备含药血清,选取第4代大鼠MDSCs进行实验,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p-NPP法检测细胞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ELISA法检测细胞ERK2、JNK蛋白表达。结果①各组均可促进MDSCs增殖。②与正常组相比,各组ALP活性显著升高(P<0.01),其中补肾健脾组最高。③诱导组、补肾组、补肾健脾组ERK2蛋白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健脾组高于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JNK蛋白表达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结论①补肾健脾法促进大鼠MDSCs成骨分化的效果最佳,表明在“脾肾相关”理论指导下,加强了肌肉骨骼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对OP起到防治效果。②ERK2、JNK蛋白表达变化,提示中医治疗OP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ERK2、JNK蛋白表达有关,这为中医临床诊疗OP提供了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中药 脾肾相关 肌源性干细胞 成骨分化 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2 c-jun氨基末端激酶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