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菩人丹对OLETF大鼠视网膜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激酶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激酶-3表达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4
1
作者 张自然 董志军 +4 位作者 董微丽 张铁民 贾璐瑶 戴慧 邢薇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397-1401,共5页
目的探讨菩人丹超微粉(PRD)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激酶(p-JNK)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激酶-3(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以自发性雄性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OLETF大鼠和其同系非糖尿病对照鼠LETO雄性大鼠为实验对象,血糖峰值&g... 目的探讨菩人丹超微粉(PRD)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激酶(p-JNK)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激酶-3(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以自发性雄性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OLETF大鼠和其同系非糖尿病对照鼠LETO雄性大鼠为实验对象,血糖峰值>16.7 mmol/L和负荷后120 min血糖>11.1 mmol/L作为成模标准,将24只成模雄性OLETF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菩人丹超微粉治疗组,每组12只,同周龄12只雄性LETO大鼠为空白对照组。模型成功建立后,菩人丹超微粉治疗组大鼠给予菩人丹超微粉[1.8 g·(kg·d)-1]灌胃2个月。HE染色观察视网膜形态结构的变化;采用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大鼠视网膜神经细胞的凋亡情况;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视网膜磷酸化JNK(p-JNK)、Caspase-3蛋白的表达;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法(RT-PCR)检测大鼠视网膜Jnk、caspase-3 mRNA的表达。结果糖尿病模型组大鼠视网膜出现明显的病理变化,神经细胞凋亡指数p-JNK、Caspase-3蛋白及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大鼠(P<0.01)。菩人丹超微粉治疗组大鼠视网膜的病理变化明显减轻,神经细胞凋亡指数、p-JNK、Caspase-3蛋白及mRNA的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大鼠(P<0.01)。结论菩人丹超微粉可以改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神经组织的损伤,表现为神经细胞凋亡的减少,这可能与下调p-JNK、Caspase-3的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菩人丹超微粉 OLETF大鼠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细胞凋亡 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激酶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激酶-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缺血预适应大鼠脑内c-Jun氨基末端激酶磷酸化水平和蛋白表达量的改变 被引量:1
2
作者 赵兰峰 郭社卫 +1 位作者 安仰原 刘明刚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7年第7期623-625,共3页
目的初步探讨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在大鼠脑缺血预适应中(IPC)的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control)、假手术(SI)、缺血预适应或缺血耐受(IT)、单纯蜜蜂毒(BV)、外周伤害耐受(PNT)5组。应用SDS-PAGE、Western blot等实验方法... 目的初步探讨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在大鼠脑缺血预适应中(IPC)的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control)、假手术(SI)、缺血预适应或缺血耐受(IT)、单纯蜜蜂毒(BV)、外周伤害耐受(PNT)5组。应用SDS-PAGE、Western blot等实验方法,借助GelDoc和Versa Doc凝胶成像系统,半定量检测大脑躯体感觉皮层、海马组织内JNK的磷酸化水平和蛋白表达量的变化。结果IPC大鼠大脑躯体感觉皮层内JNK46KD的磷酸化水平(激活程度)增高(P<0.05),JNK54KD及海马组织内JNK46KD和JNK54KD的磷酸化水平无明显变化。IPC大鼠躯体感觉皮层JNK46KD蛋白表达量回落(P<0.05),JNK54KD及海马组织内JNK46KD和JNK54KD的蛋白表达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大鼠躯体感觉皮层内JNK46kDa磷酸化水平的增高及其蛋白表达量的回落可能参与了脑缺血预适应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预适应 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 磷酸化 蛋白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脑泰方对卵巢摘除脑缺血大鼠海马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2和c-Jun氨基末端蛋白激酶蛋白活化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秦莉花 李晟 +6 位作者 成邵武 刘林 刘洋 黄娟 龚胜强 程诚 葛金文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77-281,共5页
目的探讨加味脑泰方对卵巢摘除脑缺血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雌性Sprague-Dawley大鼠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0)、模型组(n=10)、雌激素组(n=10)和加味脑泰方组(n=10)。模型组、雌激素组、加味脑泰方组大鼠摘除卵巢。去... 目的探讨加味脑泰方对卵巢摘除脑缺血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雌性Sprague-Dawley大鼠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0)、模型组(n=10)、雌激素组(n=10)和加味脑泰方组(n=10)。模型组、雌激素组、加味脑泰方组大鼠摘除卵巢。去卵巢术后11 d,雌激素组、加味脑泰方组分别予雌激素和加味脑泰方灌胃3 d;术后14 d,模型组、雌激素组、加味脑泰方组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缺血24 h后取脑组织,TUNEL法观察神经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检测海马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2(ERK1/2)、c-Jun氨基末端蛋白激酶(JNK)蛋白活化程度。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加味脑泰方组和雌激素组神经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P<0.001),ERK1/2蛋白活化程度明显升高(P<0.01),p-JNK蛋白活化程度明显降低(P<0.01)。结论加味脑泰方可能通过提高p-ERK1/2蛋白活化,降低p-JNK蛋白活化,降低脑缺血后神经细胞凋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加味脑泰方 中药 凋亡 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2 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Jun氨基末端激酶信号通路在不同剂量舒芬太尼预处理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3
4
作者 谢丽萍 王胜 +3 位作者 刘扬 殷姜文 董希玮 张振英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5-179,共5页
目的研究舒芬太尼预处理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其与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健康SD大鼠162只,雌雄不拘,体重250-300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七组:假手术组(S组,n=30)、肝脏缺血-再灌注组(IR组,... 目的研究舒芬太尼预处理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其与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健康SD大鼠162只,雌雄不拘,体重250-300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七组:假手术组(S组,n=30)、肝脏缺血-再灌注组(IR组,n=30)、1μg/kg舒芬太尼预处理组(SF1组,n=30)、5μg/kg舒芬太尼预处理组(SF5组,n=30)、10μg/kg舒芬太尼预处理组(SF10组,n=30)、阻断剂SP600125组(SP组,n=30)及二甲基亚砜组(DMSO组,n=6)。舒芬太尼预处理组分别在缺血前30min静脉输注不同剂量(1、5、10μg/kg)舒芬太尼,S组及IR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SP组于缺血前30min腹腔注射15mg/kg JNK阻断剂SP600125,DMSO组于缺血前30min静脉注射与溶解SP600125等体积的DMSO;S、IR、SF1、SF5、SF10组于再灌注即刻(T1)、1h(T2)、2h(T3)、4h(T4)、6h(T5),SP、DMSO组于T3时取肝组织及腹主动脉血2ml;测定血清ALT和AST活性;观察肝组织MDA和SOD的变化;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法测定p-JNK;Western blot法测定肝组织p-JNK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T1-T5时IR、SF1、SF5、SF10组,T3时SP、DMSO组血清ALT、AST明显高于S组(P〈0.05);T1-T5时SF1、SF5、SF10组,T3时SP组血清ALT、AST明显低于IR组(P〈0.05);T1-T5时IR、SF1、SF5、SF10组,T3时SP、DMSO组肝组织MDA、SOD水平明显高于S组(P〈0.05);T1-T5时SF1、SF5、SF10组,T3时SP组肝组织MDA、SOD水平明显低于IR组(P〈0.05);T4时SF10组MDA、SOD水平明显低于SF1、SF5组(P〈0.05)。与T1时比较,T3时IR组p-JNK表达明显升高(P〈0.05);T3时IR、SF1、SF5、SF10、SP、DMSO组p-JNK表达明显高于S组(P〈0.05),SF1、SF5、SF10、SP组p-JNK表达明显低于IR组(P〈0.05),SF5、SF10组p-JNK表达明显低于SF1组(P〈0.05),SF10组p-JNK表达明显低于SF5组(P〈0.05)。结论舒芬太尼预处理可减轻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且10μg/kg舒芬太尼保护作用最为显著,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JNK通路,降低p-JNK的表达,从而减轻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JUN氨基末端激酶 舒芬太尼 肝脏 缺血-再灌注损伤 应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Jun氨基末端激酶信号通路抑制对白细胞介素-1诱导的大鼠椎间盘纤维环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原威 王以朋 +1 位作者 吴志宏 于斌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41-345,共5页
目的研究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信号通路抑制对白细胞介素-1(IL-1)诱导的大鼠椎间盘纤维环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为阻止椎间盘退变提供新的治疗靶点。方法分离培养大鼠尾椎纤维环细胞,IL-1刺激纤维环细胞后,Western blot检测JNK信号通路... 目的研究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信号通路抑制对白细胞介素-1(IL-1)诱导的大鼠椎间盘纤维环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为阻止椎间盘退变提供新的治疗靶点。方法分离培养大鼠尾椎纤维环细胞,IL-1刺激纤维环细胞后,Western blot检测JNK信号通路的激活;传代的纤维环细胞培养48 h后,以IL-1(10 ng/ml)加或不加JNK通路抑制剂SP600125刺激24 h,Real-Time PCR检测JNK通路抑制对IL-1诱导的大鼠纤维环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 JNK通路抑制可显著抑制IL-1引起的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iNOS)、白细胞介素-6(IL-6)、环氧合酶-2(Cox-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3、MMP-13表达上调,同时,可显著逆转IL-1引起的Ⅰ型胶原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基因表达下调。结论 JNK通路抑制可作为阻断IL-1诱导的椎间盘退变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环细胞 信号转导 C-JUN氨基末端激酶 白细胞介素-1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氧/c-Jun氨基末端激酶/核因子-κB信号分子通过调控凋亡参与牙周炎诱导肝损伤 被引量:10
6
作者 曹牛奔 刘笑梦 +3 位作者 邓愉 刘歆婵 辛雨 于维先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32-540,共9页
目的牙周炎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发生发展与活性氧(ROS)的大量积累密切相关。ROS参与调控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核因子-κB(NF-κB)信号分子的激活,当该信号分子被ROS过度激活后可引发机体内环境紊乱。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RO... 目的牙周炎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发生发展与活性氧(ROS)的大量积累密切相关。ROS参与调控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核因子-κB(NF-κB)信号分子的激活,当该信号分子被ROS过度激活后可引发机体内环境紊乱。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ROS/JNK/NF-κB信号分子在牙周炎诱导肝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2只SPF级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牙周炎组,在牙周炎组大鼠双侧上颌第一磨牙颈部进行钢丝结扎构建牙周炎模型,8周后检查大鼠牙周临床指标并处死,Micro-CT重建牙槽骨三维结构并分析牙槽骨吸收情况,组织病理学分析牙周及肝组织的病理改变,MitoSOXred试剂检测肝组织中ROS含量,生化试剂盒检测肝功指标和氧化应激生物标志物,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肝组织中NF-κB、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BCL2-AssociatedX的蛋白质(Bax)和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mRNA表达水平,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blot)法检测肝组织中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激酶(P-JNK)、JNK、NF-κB、Bax、Bcl-2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染色法检测肝细胞凋亡。结果Micro-CT结果显示,牙周炎组大鼠牙槽骨骨质吸收明显,且釉牙骨质界到牙槽嵴顶的距离明显大于对照组。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牙周炎组大鼠牙周组织内可见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和牙槽骨明显吸收;肝组织结构破坏,可见大量气球样变和红色脂滴形成。MitoSOXred染色结果显示牙周炎组肝组织中ROS含量明显升高。生化检测结果显示,牙周炎组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含量升高;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GSH)含量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升高。qRT-PCR和Westernblot结果显示,牙周炎组肝组织中IL-6、TNF-α、Bax和NF-κB mRNA及P-JNK/JNK、NF-κB、Caspase-3和Bax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上升,而Bcl-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下降。TUNEL染色结果显示牙周炎组肝组织中凋亡细胞数量明显增多。结论ROS/JNK/NF-κB信号分子通过调控细胞凋亡参与牙周炎诱导肝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肝损伤 氧化应激 C-JUN氨基末端激酶 核因子-ΚB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F-β/WNT5a/JNK信号通路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的促进作用
7
作者 宋宇 包秀丽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9-226,共8页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无翅蛋白5a/c-Jun N-氨基末端激酶(TGF-β/WNT5a/JNK)信号通路对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将人LECs细胞系SRA01/04分为对照组、TGF-β组和WNT5a组,其中对照组细胞常规培养,TGF-β组和WNT5a组分别...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无翅蛋白5a/c-Jun N-氨基末端激酶(TGF-β/WNT5a/JNK)信号通路对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将人LECs细胞系SRA01/04分为对照组、TGF-β组和WNT5a组,其中对照组细胞常规培养,TGF-β组和WNT5a组分别采用TGF-β1和WNT5a处理24 h。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3个组细胞WNT5a、JNK、磷酸化JNK(p-JNK)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另将细胞系分为对照组、TGF-β组、TGF-β+SP600125组和WNT5a+SP600125组,其中对照组细胞常规培养,TGF-β组、TGF-β+SP600125组和WNT5a+SP600125组分别采用TGF-β1处理24 h、TGF-β1处理24 h+JNK抑制剂SP600125处理2 h、WNT5a处理24 h+SP600125处理2 h。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4个组细胞WNT5a、JNK、p-JNK、Ⅰ型胶原蛋白(Col-Ⅰ)、纤维连接蛋白(FN)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相对表达量;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各组细胞α-SMA的表达分布;采用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相对迁移数;采用Col-Ⅰ凝胶收缩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培养8、16、24和48 h时Col-Ⅰ凝胶面积比率。结果Western blot结果显示,TGF-β组和WNT5a组细胞WNT5a、JNK、p-JNK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GF-β组、TGF-β+SP600125组、WNT5a+SP600125组细胞Col-Ⅰ、FN、α-SMA的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TGF-β+SP600125组和WNT5a+SP600125组细胞各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TGF-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TGF-β组SRA01/04细胞由柱状的上皮细胞转分化为纺锤状的肌成纤维细胞,TGF-β+SP600125组和WNT5a+SP600125组细胞仍以柱状上皮细胞形态居多。TGF-β组、TGF-β+SP600125组和WNT5a+SP600125组细胞内α-SMA相对荧光染色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TGF-β+SP600125组和WNT5a+SP600125组α-SMA相对免疫荧光强度明显低于TGF-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ranswell小室迁移实验结果显示,TGF-β组细胞相对迁移数明显高于对照组,TGF-β+SP600125组和WNT5a+SP600125组细胞相对迁移数明显低于TGF-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ol-Ⅰ胶原凝胶收缩实验结果显示,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各组细胞Col-Ⅰ凝胶面积明显减小。各组不同时间点Col-Ⅰ凝胶面积比率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组=71.604,P<0.001;F时间=71.599,P<0.001);培养48 h时,TGF-β组、TGF-β+SP600125和WNT5a+SP600125组细胞Col-Ⅰ凝胶面积比率分别为(26.24±0.28)%、(64.02±1.05)%、(76.81±0.2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0.20±0.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WNT5a/JNK信号通路作为TGF-β信号通路下游作用靶点,促进了LECs上皮-间充质转化及细胞外基质沉积,提高了细胞收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状体上皮细胞 c-Jun N-氨基末端激酶 转化生长因子-β 无翅蛋白5a 上皮-间充质转化 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NK抑制剂对D-氨基葡萄糖衍生物诱导Eca-109细胞Caspase-3活化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强占荣 吴静 +5 位作者 杨国栋 周永宁 姬瑞 李娟 王爱勤 薛群基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367-370,共4页
目的:观察特异性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抑制剂SP600125对D-氨基葡萄糖衍生物(COPADG)诱导的Eca-109细胞Caspase-3激活及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COPADG诱导Eca-109细胞凋亡的潜在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Eca-109细胞,以COPADG及SP600125... 目的:观察特异性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抑制剂SP600125对D-氨基葡萄糖衍生物(COPADG)诱导的Eca-109细胞Caspase-3激活及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COPADG诱导Eca-109细胞凋亡的潜在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Eca-109细胞,以COPADG及SP600125与细胞作用,细胞间接免疫荧光染色观察P-JNK蛋白表达的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及Caspase-3活性的变化。结果:经SP600125处理后,COPADG诱导的Eca-109细胞P-JNK蛋白表达明显减弱,凋亡率明显减低,Caspase-3活性显著下调,与COPADG单作用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SP600125能够显著抑制COPADG诱导Eca-109细胞Caspase-3激活以及COPADG诱导Eca-109细胞凋亡,并间接证明JNK信号转导通路在COPADG诱导Eca-109细胞凋亡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3-羧基-1-丙酰氨基)-2-脱氧-D-葡萄糖 食菅癌 C-JUN氨基末端激酶 Caspase-3 特异性JNK抑制剂(SP6001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聪明汤在光学离焦性近视大鼠巩膜组织MMP-2、p-JNK表达中的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张鑫鑫 姜艳华 赵磊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46-851,共6页
目的探究中药方剂益气聪明汤在光学离焦性近视(LIM)大鼠巩膜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磷酸化氨基末端蛋白激酶(p-JNK)表达中的作用。方法选取SPF级健康无眼疾21 d龄SD大鼠60只,所有大鼠均选择右眼为实验眼。雌雄不拘,随机分为空白(... 目的探究中药方剂益气聪明汤在光学离焦性近视(LIM)大鼠巩膜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磷酸化氨基末端蛋白激酶(p-JNK)表达中的作用。方法选取SPF级健康无眼疾21 d龄SD大鼠60只,所有大鼠均选择右眼为实验眼。雌雄不拘,随机分为空白(BG)组、模型(MG)组、中药低剂量(LG)组、中药中剂量(MD)组、中药高剂量(HG)组以及西药(WG)组,每组各10只。将-5 D近视离焦透镜打磨至直径约1.7 cm的圆形,在两侧打一小孔,分别缝于MG、LG、MD、HG、WG组大鼠右眼上下眼睑皮肤处建立LIM模型。在造模4周后开始灌胃,WG组大鼠用0.1 g·L^(-1)阿托品滴眼液滴眼,BG组大鼠不做任何干预,LG、MD、HG组给予益气聪明汤灌胃,MG、BG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记录每组大鼠造模前、造模4周及8周后的眼轴长度。造模8周后处死大鼠,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巩膜组织形态学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巩膜组织中MMP-2、p-JNK蛋白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各组大鼠巩膜组织中MMP-2阳性表达,透射电镜观察各组大鼠巩膜胶原纤维直径大小。结果造模4周和8周后,与BG组比较,MG组大鼠眼轴长度均明显增加(均为P<0.001);与MG组比较,WG、LG、MD、HG组大鼠眼轴长度均减小(均为P<0.05)。造模8周后,BG大鼠的巩膜层间胶原纤维排列规则,走行正常;与BG组比较,MG组大鼠巩膜胶原纤维疏松有明显空隙,排列紊乱;与MG组比较,MD、HG组大鼠巩膜胶原纤维排列较规则,纤维间空隙变小,LG、WG组大鼠巩膜各层间胶原纤维相对清晰紧实。造模8周后,与BG组比较,MG组大鼠巩膜中MMP-2、p-JNK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均为P<0.001);与MG组比较,WG、LG、MD、HG组大鼠巩膜中MMP-2、p-JNK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降低(均为P<0.05)。造模8周后,与BG组比较,MG组大鼠巩膜中MMP-2蛋白阳性表达升高(P<0.001);与MG组比较,WG、LG、MD、HG组大鼠巩膜中MMP-2蛋白阳性表达均降低(均为P<0.05)。透射电镜下观察可见,BG组大鼠巩膜胶原纤维排列整齐致密,大小均匀;与BG组比较,MG组大鼠巩膜胶原纤维溶解;与MG组比较,WG组及LG组可见胶原纤维溶解减少,密度相对增加;与MG组比较,MD和HG组可见大鼠巩膜中胶原纤维直径较均匀,空隙减少,无纤维溶解。结论益气聪明汤可通过调节LIM大鼠巩膜中MMP-2、p-JNK的表达,减缓近视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离焦性近视 巩膜 基质金属蛋白酶2 磷酸化氨基末端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P、CHOP和p-JNK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白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4
10
作者 裴菲 张焕焕 +4 位作者 徐玉萍 向卉芬 邢琼 曹云霞 魏兆莲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14-317,共4页
目的:探讨内质网应激(ERS)标志性蛋白中免疫球蛋白结合蛋白(BiP)、C/EBP同源蛋白(CHOP)及磷酸化-氨基末端激酶(p-JNK)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白细胞中的表达。方法:选择PCOS不孕就诊的患者44例(PCOS组)和因男方因素或输卵管因素... 目的:探讨内质网应激(ERS)标志性蛋白中免疫球蛋白结合蛋白(BiP)、C/EBP同源蛋白(CHOP)及磷酸化-氨基末端激酶(p-JNK)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白细胞中的表达。方法:选择PCOS不孕就诊的患者44例(PCOS组)和因男方因素或输卵管因素不孕就诊的患者50例(对照组)为研究对象。PCOS组根据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分为胰岛素抵抗组(22例)与非胰岛素抵抗组(22例)。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患者血白细胞中BiP、CHOP、JNK、磷酸化-氨基末端激酶(p-JNK)的表达水平。结果:PCOS组BiP mRNA水平(1.67±1.02)及蛋白水平(0.76±0.1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04±0.54、0.65±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OS组CHOP mRNA水平(0.79±0.49)及蛋白水平(0.75±0.30)均较对照组(分别为0.63±0.47、0.71±0.25)有增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OS组JNK蛋白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OS组p-JNK蛋白水平(0.87±0.17)明显高于对照组(0.71±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OS患者中胰岛素抵抗组和非胰岛素抵抗组的BiP、CHOP mRNA水平及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OS患者血白细胞中ERS标志性蛋白BiP、p-JNK的表达异常,提示ERS可能通过活化JNK信号通路参与PCOS的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内质网应激 白细胞 免疫球蛋白结合蛋白 C/EBP同源蛋白 磷酸化-氨基末端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NK-c-Jun/AP-1信号通路介导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 被引量:12
11
作者 张爱华 黄松明 +6 位作者 丁桂霞 吴元俊 张维真 吴红梅 费莉 郭梅 陈荣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8,共5页
目的:探讨JNK-c-Jun/AP-1信号转导通路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肾小球系膜细胞(MC)增殖及细胞周期调控中的作用。方法:应用3H-胸腺嘧啶(3H-TdR)掺入法及流式细胞术测定MC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变化。应用凝胶电泳迁移率(EMSA)和非放射性... 目的:探讨JNK-c-Jun/AP-1信号转导通路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肾小球系膜细胞(MC)增殖及细胞周期调控中的作用。方法:应用3H-胸腺嘧啶(3H-TdR)掺入法及流式细胞术测定MC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变化。应用凝胶电泳迁移率(EMSA)和非放射性激酶活性检测法检测系膜细胞内活化蛋白-1(AP-1)及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活性。结果:AngⅡ可呈时间依赖性地诱导MC内JNK活化,AngⅡ刺激30min后,JNK活性达到高峰,1h几乎恢复至正常水平;AngⅡ刺激后MC内AP-1活性显著增强,3H-TdR掺入量明显增加,S期和G2/M期细胞数显著增多;JNK特异性抑制剂SP600125显著抑制AngⅡ诱导AP-1活化及MC增殖。结论:AngⅡ→JNK/SAPK→c-Jun/AP-1信号通路在MC增殖中发挥一定的作用。JNK特异性抑制剂SP600125能部分抑制AngⅡ诱导的AP-1活化及细胞增殖,从而可能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膜细胞 血管紧张素Ⅱ 活化蛋白-1 C-JUN氨基末端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素对IL-1β刺激的大鼠肝星状细胞JNK、NF-κB信号通道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吴宗辉 戴立里 +1 位作者 余斌斌 李冬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14-917,921,共5页
目的观察丹参素对活化的大鼠肝星状细胞(HSC)氨基末端蛋白激酶(JNK)以及NF-κBP65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肝纤维化作用的机制。方法分离大鼠原代HSC,MTT法检测丹参素对细胞的生长抑制,免疫细胞化学法观察Ⅲ型胶原合成,ELISA法观察Ⅲ型胶原... 目的观察丹参素对活化的大鼠肝星状细胞(HSC)氨基末端蛋白激酶(JNK)以及NF-κBP65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肝纤维化作用的机制。方法分离大鼠原代HSC,MTT法检测丹参素对细胞的生长抑制,免疫细胞化学法观察Ⅲ型胶原合成,ELISA法观察Ⅲ型胶原分泌。AO/EB荧光染色观察HSC凋亡形态学变化,Annexin-V-FITC/PI联合流式细胞仪检测HSC的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观察丹参素对IL-1β刺激的HSCs内P-IκBα、NF-κBP65和JNK蛋白的表达。结果和结论丹参素可抑制活化的HSC增殖,降低胶原合成和分泌,促进HSC凋亡,并抑制IL-1β刺激的HSC中JNK的磷酸化及NF-κBp65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素 肝星状细胞 白细胞介素- 氨基末端蛋白激酶 核转录因子-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格列酮对脂多糖刺激的星形胶质细胞白介素-1β的抑制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卓 隋海娟 +2 位作者 闫恩志 刘婉珠 金英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66-269,共4页
目的研究吡格列酮(Pio)对脂多糖(LPS)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白介素-1β(IL-1β)抑制作用及JNK信号传导通路对其的影响。方法 ELISA法测定培养液中IL-1β的含量;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星形胶质细胞IL-1β的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检测星形胶质... 目的研究吡格列酮(Pio)对脂多糖(LPS)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白介素-1β(IL-1β)抑制作用及JNK信号传导通路对其的影响。方法 ELISA法测定培养液中IL-1β的含量;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星形胶质细胞IL-1β的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检测星形胶质细胞磷酸化JNK1和磷酸化c-Jun蛋白表达水平的改变。结果星形胶质细胞在LPS(10 mg.L-1)刺激下IL-1β的含量、蛋白表达以及磷酸化JNK1、磷酸化c-Jun蛋白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增高。特异性JNK特异性阻断剂SP600125(10.0μmol.L-1)可明显抑制LPS引起的IL-1β产生增加;Pio(0.1、1.0、10.0μmol.L-1)则可降低IL-1β产生,抑制IL-1β的蛋白表达及下调p-JNK1、p-c-Jun蛋白水平。结论 Pio能明显抑制LPS诱导的大鼠皮层星形胶质细胞IL-1β表达增加,这种作用可能与其下调JNK信号转导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格列酮 脂多糖 星形胶质细胞 白介素- C-JUN氨基末端激酶 转录因子C-JU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格列酮对Aβ_(25-35)引起的皮层神经元损伤保护作用部分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董燕 丁奇 +3 位作者 金英 隋海娟 刘卓 闫恩志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652-1657,共6页
目的研究吡格列酮对抗淀粉样β蛋白片段25-35(Amyloid-β,Aβ25-35)所致培养皮层神经元损伤作用的机制。方法取培养7d大鼠乳鼠大脑皮层神经元,Aβ组加入Aβ25-35(20μmol.L-1)作用24h;吡格列酮组和各种阻断剂组,先加入吡格列酮(0.1、1... 目的研究吡格列酮对抗淀粉样β蛋白片段25-35(Amyloid-β,Aβ25-35)所致培养皮层神经元损伤作用的机制。方法取培养7d大鼠乳鼠大脑皮层神经元,Aβ组加入Aβ25-35(20μmol.L-1)作用24h;吡格列酮组和各种阻断剂组,先加入吡格列酮(0.1、1、10μmol.L-1)或各种阻断剂作用1h,然后加入Aβ25-35(20μmol.L-1)作用24h;正常对照组加入等量培养基。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免疫荧光染色法测定活性的caspase-3细胞内定位;Westernblot检测活性的caspase-3表达水平;Griess法测定培养细胞上清液中一氧化氮(NO)含量。结果神经元经NSE和NF200免疫荧光鉴定,其阳性率可达90%以上。Aβ25-35(20μmol.L-1)可使神经元细胞存活率下降、caspase-3表达明显增加,同时神经元培养液中的NO含量也明显增加。吡格列酮可明显抑制Aβ25-35诱导的神经元细胞存活率下降、抑制caspase-3表达的增加,吡格列酮还可明显抑制Aβ25-35诱导的神经元培养液中NO含量增加,且呈浓度依赖性。GW9662(10μmol.L-1)能明显对抗吡格列酮对Aβ25-35诱导的神经元细胞存活率下降、活性的caspase-3表达增加、NO增加的抑制作用。SP600125(5μmol.L-1)、SB203580(20μmol.L-1)和SMT(1mmol.L-1)可明显对抗Aβ25-35诱导的神经元细胞存活率下降及培养液中NO含量增加。结论吡格列酮能够明显的抑制Aβ25-35引起的皮层神经元损伤作用,这种作用可能与激活PPARγ受体、抑制JNK信号传导通路和p38MAPK信号传导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格列酮 淀粉样-β蛋白 阿尔采末病 一氧化氮 C-JUN氨基末端激酶 神经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间歇性缺氧大鼠脂肪组织中TLR4、JNK和血中TNF-α、Leptin的变化 被引量:4
15
作者 龙冠晗 陈梅晞 成俊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8-172,共5页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4(TLR4)、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瘦素(Leptin)与慢性间歇性缺氧(CIH)的关系。方法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CIH 6周组、CIH 8周组,每组8只。造模成功后,采用无创血压分析仪观察...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4(TLR4)、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瘦素(Leptin)与慢性间歇性缺氧(CIH)的关系。方法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CIH 6周组、CIH 8周组,每组8只。造模成功后,采用无创血压分析仪观察大鼠血压变化,HE染色观察肾动脉病理学改变,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Leptin的含量,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大鼠脂肪组织中TLR4、JNK mRNA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血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模型组大鼠肾动脉病理变化较对照组显著加重;CIH 6周组和CIH 8周组的血清TNF-α、Leptin的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增加(P<0.01),且TNF-α、Leptin的含量随缺氧天数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0.01);CIH 6周组和CIH 8周组的TLR4、JNK mRNA水平比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且TLR4、JNK mRNA水平随缺氧天数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0.01)。结论 TLR4、JNK、TNF-α、Leptin可能参与了CIH大鼠的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词慢性间歇性缺氧 TOLL样受体4 c—Jun氨基末端激酶 肿瘤坏死因子-α 瘦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NK、P38-MAPK、IκB-α在异基因CD4^+T细胞致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中的表达及与TF的关系 被引量:1
16
作者 韩红 黎纬明 +2 位作者 邹萍 樊晓武 黄畦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15-519,共5页
目的检测磷酸化的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JNK)、P38-丝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P38-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38-MAPK)、核转录因子抑制因子(IκB-α)及组织因子(tissue factor,TF),在异基因及同基因CD4+T细... 目的检测磷酸化的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JNK)、P38-丝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P38-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38-MAPK)、核转录因子抑制因子(IκB-α)及组织因子(tissue factor,TF),在异基因及同基因CD4+T细胞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混合培养时在HUVECs中的表达,分析JNK、P38-MAPK、IκB-α与TF的相关性,探讨TF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血管内皮损伤中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原代分离培养HUVECs,用人T细胞亚群阴性分离柱试剂盒,从健康志愿者周围血中分离出CD4+T细胞作为异基因实验组,以同基因CD4+T细胞为对照组,用γ干扰素预处理HUVECs后与CD4+T细胞混合培养,分别在培养前及培养后不同时间点用流式细胞仪检测HUVECs中TF抗原的表达,实时定量PCR检测TF-mRNA基因的转录状况,Western blot检测磷酸化JNK、P38-MAPK、IκB-α的蛋白含量。结果异基因组TF及磷酸化JNK、P38-MAPK、IκB-α的表达明显升高,与对照组在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TF与磷酸化JNK、P38-MAPK表达呈正相关,而与磷酸化IκB-α表达无相关性。结论 TF可能通过JNK、P38-MAPK信号通路参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时aGVHD血管内皮细胞的活化与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JUN氨基末端激酶 P38-丝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 核转录因子抑制因子 组织因子 磷酸化 混合淋巴细胞反应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NK信号转导通路在NGF抗6-OHDA诱导PC12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汪军兵 胡景鑫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77-281,共5页
目的:以6-羟基多巴胺(6-OHDA)作用于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PC12cells)以诱导其凋亡,然后在其中分别加入神经生长因子(NGF)及c-Jun氨基端激酶(JNK)阻断剂SP600125,研究在加入NGF后JNK的活性与凋亡的关系。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6-OHD... 目的:以6-羟基多巴胺(6-OHDA)作用于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PC12cells)以诱导其凋亡,然后在其中分别加入神经生长因子(NGF)及c-Jun氨基端激酶(JNK)阻断剂SP600125,研究在加入NGF后JNK的活性与凋亡的关系。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6-OHDA组、NGF组、6-OHDA+NGF组、6-OHDA+JNK阻断剂SP600125组,以流式细胞分析法检测各组PC12细胞的凋亡率,以免疫印迹(Westernblotting)法检测各组PC12细胞JNK的活化情况。结果:6-OHDA导致PC12细胞凋亡,JNK1活性提高;预孵SP600125或NGF15min后再加入6-OHDA则PC12细胞凋亡率及JNK1活性均降低。结论:JNK1参与了6-OHDA致PC12细胞凋亡作用,NGF抗6-OHDA所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作用与其抑制JNK的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PC12细胞 细胞凋亡 6-羟基多巴胺 C-JUN氨基末端激酶 神经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LR9-JNK信号通路调控缺氧诱导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 被引量:4
18
作者 吴启建 张二龙 +3 位作者 孙滨达 徐刚 黄缄 高钰琪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2350-2357,共8页
目的研究Toll样受体-9(toll-like receptor 9,TLR9)在缺氧诱导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rat pulmonary artery smooth muscle cells,RPASMCs)增殖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MTT、Western blot、PCR法检测RPASMCs的相对增殖水平、蛋白表达水... 目的研究Toll样受体-9(toll-like receptor 9,TLR9)在缺氧诱导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rat pulmonary artery smooth muscle cells,RPASMCs)增殖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MTT、Western blot、PCR法检测RPASMCs的相对增殖水平、蛋白表达水平、mRNA转录水平。①3%O_(2),36 h处理RPASMCs,构建缺氧诱导RPASMCs增殖的细胞模型,检测细胞相对增殖水平、TLR9、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激酶(phosphorylated c-jun N-terminal kinase,p-JNK)蛋白表达水平。②缺氧条件下分别使用小干扰RNA序列(small interfering RNA sequence,siRNA)或20μmol/L TLR9激动剂ODN 1826敲低或活化TLR9,检测RPASMCs的细胞增殖水平和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JNK)磷酸化水平。③缺氧时使用5μmol/L JNK抑制剂SP600125处理RPASMCs,检测缺氧条件下细胞相对增殖水平。④缺氧时复合使用20μmol/L TLR9激动剂ODN 1826和5μmol/L JNK抑制剂SP600125处理RPASMCs,检测RPASMCs的JNK磷酸化水平和相对增殖水平。结果缺氧组RPASMCs的相对增殖水平[(1.30±0.07),P<0.01]以及TLR9蛋白水平[(1.70±0.22),P<0.05]和JNK磷酸化[(1.83±0.18),P<0.01]都显著高于常氧组。敲低TLR9显著抑制缺氧诱导的RPASMC增殖[(0.64±0.09),P<0.01]并减少JNK磷酸化[(0.49±0.01),P<0.001]。TLR9激动剂显著促进RPASMCs增殖[(2.01±0.08),P<0.001]且增加JNK的磷酸化[(2.11±0.33),P<0.01]。JNK抑制剂抑制RPASMCs增殖[(0.70±0.06),P<0.05]。与缺氧+TLR9激动剂组相比,缺氧+TLR9激动剂+JNK抑制剂组RPASMCs JNK磷酸化[(0.82±0.14)vs(1.59±0.30),P<0.001]和相对增殖水平[(1.08±0.05)vs(1.35±0.02),P<0.001]都显著降低。结论缺氧时TLR9通过激活JNK通路促进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LL样受体-9 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激酶 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 缺氧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F-β/SMAD/JNK通路参与异氟醚后处理减轻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被引量:10
19
作者 殷姜文 葛明月 +5 位作者 李燕 谢丽萍 秦新磊 王瑞雪 代志刚 王胜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74-578,共5页
目的探讨异氟醚后处理通过调节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信号通路发挥脑缺血后神经保护效应,及其对下游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50只,体重250~300 g,随机分为五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S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组... 目的探讨异氟醚后处理通过调节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信号通路发挥脑缺血后神经保护效应,及其对下游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50只,体重250~300 g,随机分为五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S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组)、异氟醚后处理组(ISO组)、TGF-β1抑制剂组(LY组)和TGF-β1激动剂组(SR组)。S组仅做分离颈部血管的探查手术;IR组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MCAO)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缺血90 min,再灌注24 h;ISO组在MCAO再灌注即刻吸入1.5%异氟醚后处理60 min;LY组和SR组分别在MCAO前30 min经脑立体定位仪侧脑室分别注射抑制剂(LY2157299)和激动剂(SRI-011381),总量为50μl,注射10 min,注射完成后常规行MCAO和异氟醚后处理。TTC染色法及神经行为学评分判断神经损伤程度,采用TUNEL法检测神经元凋亡程度,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海马CA1区TGF-β1的蛋白定位,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TGF-β1及p-SMAD2/3、p-JNK1/2蛋白含量。结果与S组比较,IR组和ISO组神经行为学评分明显升高,神经元凋亡明显加重,TGF-β1、p-SMAD2/3和p-JNK1/2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IR组比较,ISO组和SR组神经行为学评分明显降低,神经元凋亡明显减轻,TGF-β1和p-SMAD2/3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JNK1/2蛋白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ISO组比较,LY组神经行为学评分明显升高,神经元凋亡明显加重,TGF-β1蛋白含量明显降低,p-JNK1/2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异氟醚后处理可通过调节TGF-β1/SMAD信号通路进而抑制p-JNK1/2的表达,发挥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氟醚 后处理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转化生长因子-β c-Jun氨基-末端激酶 TGF-β/SMAD/JNK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格列酮对谷氨酸诱导皮质神经元损伤保护作用及其抑制JNK信号的机制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蕊 金英 +3 位作者 闫恩志 隋海娟 刘婉珠 齐志敏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62-367,共6页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对谷氨酸所致培养皮质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大鼠乳鼠大脑皮质神经元,培养7d后用于实验。实验分为对照组、谷氨酸组、谷氨酸+吡格列酮组、谷氨酸+SP600125组、SP600125组。用MTT法测定细胞活力;Hoechst3...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对谷氨酸所致培养皮质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大鼠乳鼠大脑皮质神经元,培养7d后用于实验。实验分为对照组、谷氨酸组、谷氨酸+吡格列酮组、谷氨酸+SP600125组、SP600125组。用MTT法测定细胞活力;Hoechst33258核染色观察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磷酸化活化转录因子2(phospho-ATF2)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磷酸化JNK1和JNK1总量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谷氨酸(100μmol.L-1)作用24h可使体外培养的皮质神经元细胞活力明显下降,细胞凋亡百分比明显增加,磷酸化JNK1蛋白水平(谷氨酸作用2h后检测)和磷酸化ATF2表达明显增加。吡格列酮明显对抗谷氨酸引起的皮质神经元损伤,同时明显抑制谷氨酸引起的磷酸化JNK1及磷酸化ATF2表达增多。JNK抑制剂SP600125明显对抗谷氨酸引起的神经元损伤及phos-pho-ATF2表达增多。结论吡格列酮对谷氨酸引起的培养皮质神经元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吡格列酮的保护作用与抑制JNK信号转导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格列酮 谷氨酸 神经元 凋亡 C-JUN氨基末端激酶 磷酸化ATF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