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机焦磷酸化酶基因转化甘蔗的遗传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赵丽宏 王俊刚 +3 位作者 杨本鹏 张树珍 黄东杰 蔡文伟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73-77,共5页
甘蔗是我国最为重要的糖料作物,也是一种重要的能源作物,提高甘蔗的含糖量是甘蔗育种的主要目标。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无机焦磷酸化酶(PPase)基因导入甘蔗,以期获得提高蔗糖含量的转基因植株。经过PPT抗性筛选获得72株抗性植株,并对其进... 甘蔗是我国最为重要的糖料作物,也是一种重要的能源作物,提高甘蔗的含糖量是甘蔗育种的主要目标。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无机焦磷酸化酶(PPase)基因导入甘蔗,以期获得提高蔗糖含量的转基因植株。经过PPT抗性筛选获得72株抗性植株,并对其进行PPase基因和bar筛选标记基因的双重PCR检测,其中有13株都呈阳性。结果初步证明无机焦磷酸化酶基因已整合到甘蔗的基因组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无机磷酸化基因 遗传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的水稻无机焦磷酸化酶基因OsIP1的克隆及其遗传转化 被引量:5
2
作者 张亚芳 余永旗 +3 位作者 左示敏 娄丽娟 陈宗祥 潘学彪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7-25,共9页
无机焦磷酸化酶在植物体内催化焦磷酸基团分解为磷酸基团的反应,而焦磷酸的及时降解,被认为是原初光合产物合成双糖特别是蔗糖,进而进行长距离运输的关键步骤之一。但是,蔗糖在维管束中的运输需要焦磷酸,因此,在叶肉细胞中特异性过表达... 无机焦磷酸化酶在植物体内催化焦磷酸基团分解为磷酸基团的反应,而焦磷酸的及时降解,被认为是原初光合产物合成双糖特别是蔗糖,进而进行长距离运输的关键步骤之一。但是,蔗糖在维管束中的运输需要焦磷酸,因此,在叶肉细胞中特异性过表达焦磷酸化酶基因,被认为是拉动和促进光合作用的关键措施之一。对水稻中约30个无机焦磷酸化酶编码基因进行氨基酸序列比较、结构域特征、亚细胞定位预测以及上游顺式元件释义等生物信息学分析,进而克隆了1个预测为编码胞质型可溶性无机焦磷酸化酶的基因OsIP1(Os04g0687100),并将其与叶肉细胞特异性启动子cyFBPase相连,构建成嵌合基因cyFBPase:OsIP1;通过农杆菌转化法将其转入2个水稻品种中,累计获得48个阳性转基因植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无机磷酸化 基因克隆 叶肉细胞特异启动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田柚无机焦磷酸酶基因的cDNA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秦新民 万珊 +2 位作者 李惠敏 覃屏生 张渝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42-847,867,共7页
植物自交不亲和性是植物生殖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是植物特异性识别并拒绝自身花粉或亲缘关系很相近的花粉的一种遗传机制。无机焦磷酸酶(inorganic pyrophosphatase,IPPase)在植物生长发育方面起重要作用。该研究根据沙田柚花柱... 植物自交不亲和性是植物生殖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是植物特异性识别并拒绝自身花粉或亲缘关系很相近的花粉的一种遗传机制。无机焦磷酸酶(inorganic pyrophosphatase,IPPase)在植物生长发育方面起重要作用。该研究根据沙田柚花柱消减文库中EST序列(无机焦磷酸酶基因内部片段),设计了2对特异引物5'-GSP1,5'-n GSP1,3'-GSP2 and 3'-n GSP2,通过SMART-RACE PCR技术从所构建的沙田柚花柱抑制性消减文库中克隆了沙田柚无机焦磷酸酶基因的c DNA全长序列,利用Blastn、DNAman和Expasy软件对所克隆的基因进行同源性分析,以及基因编码的氨基酸的分子量、等电点、疏水性等理化性质分析。结果表明:IPPase基因c DNA全长为1 136 bp(Gen Bank登录号为KF990474),开放阅读框(ORF)全长为654 bp,共编码217个氨基酸,包括170 bp 5'UTR和312 bp的3'UTR;编码的蛋白质的分子量为24.4 k Da,等电点为5.96;蛋白结构域分析显示沙田柚IPPase与焦磷酸酶具有相同的保守结构域;对沙田柚IPPase蛋白质序列进行疏水性分析,结果表明沙田柚IPPase基因编码的肽链中疏水性最大值约为3.21,最小值约为-2.98,属于亲水性蛋白,无跨膜区域;Blastn搜索的结果显示,沙田柚IPPase基因序列与多种植物的IPP基因高度同源;序列分析表明,沙田柚IPPase基因核苷酸的同源性与毛果杨(Populus trichocarpa)和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IPPase基因均为87%;氨基酸序列与克莱门柚(Citrus clementina)无机焦磷酸酶完全一致。该研究结果可为深入研究无机焦磷酸酶在沙田柚自交不亲和中的作用机理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田柚 无机焦磷酸 全长c DNA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肉细胞特异表达焦磷酸化酶基因OsIP1在不同源库类型水稻品种中的效应
4
作者 张亚芳 陈宗祥 +3 位作者 左示敏 娄丽娟 余永旗 潘学彪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9-136,共8页
将水稻自身焦磷酸化酶基因OsIP1置于叶肉细胞特异表达启动子下,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嵌合基因cyFBPase:OsIP1分别导入"源限制型"水稻品种中超123和"库限制型"品种农垦57。根据荧光定量PCR结果和农艺性状,筛选高表达... 将水稻自身焦磷酸化酶基因OsIP1置于叶肉细胞特异表达启动子下,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嵌合基因cyFBPase:OsIP1分别导入"源限制型"水稻品种中超123和"库限制型"品种农垦57。根据荧光定量PCR结果和农艺性状,筛选高表达且农艺性状没有明显改变的T2转基因纯合株系,用以检测和分析在水稻叶肉细胞中特异性过表达水稻焦磷酸化酶基因的效应。初步的研究结果显示:1)在营养生长期,转基因株系的最高茎蘖数和穗数比各受体亲本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尤其是在分蘖性较强的品种上;2)在籽粒灌浆结实期,叶片、叶鞘中可溶性总糖、蔗糖和淀粉含量在整个灌浆期的变化趋势与对照相似,且多数转基因植株叶片和叶鞘中的蔗糖含量(除了灌浆高峰期时的叶鞘)均显著高于对照;3)转基因株系单株干物质量较野生型对照有显著提高。单株产量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源限制型"品种中超123转基因株系单株产量较对照增幅达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无机磷酸化 遗传转化 源限制型品种 库限制型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形红细菌无机焦磷酸酶的原核表达、纯化及初步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黄园波 王艳兴 +2 位作者 戴梦瑶 马建辉 孙梅好 《山西农业科学》 2013年第5期427-433,共7页
无机焦磷酸酶(inorganic pyrophosphatase,PPase)水解在许多生物大分子的生物合成过程中产生焦磷酸并释放能量,形成的热力学拉力可促进合成反应的进行。球形红细菌(Rhodobacter sphaeroides 2.4.1)无机焦磷酸酶(RsPPase)属于II型可溶性... 无机焦磷酸酶(inorganic pyrophosphatase,PPase)水解在许多生物大分子的生物合成过程中产生焦磷酸并释放能量,形成的热力学拉力可促进合成反应的进行。球形红细菌(Rhodobacter sphaeroides 2.4.1)无机焦磷酸酶(RsPPase)属于II型可溶性焦磷酸酶,钴离子对于其活性的维持具有重要的功能,而其活性调控及其表达对细菌生长的影响尚未报道。研究克隆、原核表达纯化RsPPase。结果发现,钴离子会导致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ulfotransferase,GST)标签不能进行蛋白酶切,且融合蛋白GST-PPase水解焦磷酸的催化效率较低(Km/kcat=2.0×104mol(/L.s));在球形红细菌胞内表达大肠杆菌焦磷酸酶(Km/kcat=5.5×107mol/(L.s))没有影响细菌的生长,暗示球形红细菌胞内PPase活性足够高。通过对其结构的模拟推测,在钴离子存在的情况下为闭合构象,GST标签的存在可能影响PPase羧基端结构域的运动,而影响其结合底物和释放产物的能力;在钴离子不存在的情况下为开放构象,GST标签具有较大的自由度,可暴露蛋白酶识别位点酶切产生无标签RsPP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形红细菌 无机焦磷酸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可溶性无机焦磷酸酶家族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陈贞 王逸茹 +5 位作者 王晓丽 方婷 甄斯涵 卢嘉雯 郑军 付俊杰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55-465,共11页
可溶性无机焦磷酸酶(Soluble inorganic pyrophosphatase)通过水解作用调节细胞质中无机焦磷酸盐(PPi,pyrophosphate)的含量使其维持在适当水平。本研究一共克隆了玉米(Zea mays L.)中7个可溶性无机焦磷酸酶基因Zm PPases,分别位于第2、... 可溶性无机焦磷酸酶(Soluble inorganic pyrophosphatase)通过水解作用调节细胞质中无机焦磷酸盐(PPi,pyrophosphate)的含量使其维持在适当水平。本研究一共克隆了玉米(Zea mays L.)中7个可溶性无机焦磷酸酶基因Zm PPases,分别位于第2、4、5、6、8、10号染色体上。同源基因分子量介于22.8~25.6 kDa之间,等电点介于4.84~6.24之间。可溶性无机焦磷酸酶蛋白的二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和β折叠构成。系统进化分析表明可溶性无机焦磷酸酶基因在玉米、水稻(Oryza sativa L.)、高粱(Sorghum bicolor(L.)Moench)和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L.)Heynh.)物种中可以分为3组。亚细胞定位进一步揭示了玉米可溶性无机焦磷酸酶在细胞膜和细胞核中表达。此外,在不同非生物胁迫(盐和干旱)下Zm PPases基因表现出不同的应激反应,除了Zm PPase2.1(Zm00001d051564)在盐胁迫下表达下调,其余Zm PPases在盐和干旱胁迫下均表达上调。本研究通过对Zm PPases家族成员序列及表达进行全面分析,为进一步探讨Zm PPases的基因功能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可溶性无机焦磷酸 亚细胞定位 盐胁迫 干旱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无机焦磷酸酶的克隆表达及蛋白特征分析
7
作者 曹红荣 徐云侠 +3 位作者 丁淑琴 钟政荣 罗庆礼 沈继龙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425-1428,共4页
目的克隆并原核表达日本血吸虫无机焦磷酸酶(SjIPP),分析SjIPP的蛋白特征。方法以日本血吸虫成虫cDNA为模板,克隆SjIPP,重组入pET28a质粒,并将重组质粒转化入E.coli BL21,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法鉴定重组蛋白的表达和特异性,进一步... 目的克隆并原核表达日本血吸虫无机焦磷酸酶(SjIPP),分析SjIPP的蛋白特征。方法以日本血吸虫成虫cDNA为模板,克隆SjIPP,重组入pET28a质粒,并将重组质粒转化入E.coli BL21,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法鉴定重组蛋白的表达和特异性,进一步分析SjIPP的蛋白特征和同源性。结果克隆和表达出的SjIPP均与预测的分子量大小一致,Western blot法结果显示,重组蛋白可被小鼠抗His-tag单克隆抗体特异性识别。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SjIPP为胞内蛋白,含有多个磷酸化位点,B细胞表位丰富,且与人和小鼠的IPP高度同源。结论成功克隆表达出SjIPP,为进一步利用SjIPP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无机焦磷酸(EC 3 6 1 1) 克隆 蛋白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酿酒酵母无机焦磷酸酶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2
8
作者 姬长合 王靖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0-74,共5页
目的:利用大肠杆菌表达酿酒酵母无机焦磷酸酶(Y-IPPA),获得具有活性的酿酒Y-IPPA。方法:以酿酒酵母基因组为模版,通过查询NCBI获得酿酒酵母无机焦磷酸酶序列,设计引物,用PCR方法获得酿酒Y-IPPA基因序列,插入克隆性载体pMD○R 19-T Simpl... 目的:利用大肠杆菌表达酿酒酵母无机焦磷酸酶(Y-IPPA),获得具有活性的酿酒Y-IPPA。方法:以酿酒酵母基因组为模版,通过查询NCBI获得酿酒酵母无机焦磷酸酶序列,设计引物,用PCR方法获得酿酒Y-IPPA基因序列,插入克隆性载体pMD○R 19-T Simple Vector中,并转化至大肠杆菌DH5α扩增,获得重组质粒,经酶切及测序验证正确后,将酶切的目的片段插入到原核表达载体p ET28(a)中,再转化大肠杆菌DH5α扩增,经酶切及测序验证正确后,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表达蛋白,通过IPTG诱导表达出Y-IPPA,以金属离子亲和层析蛋白纯化系统纯化蛋白,并测定其比活和酶学性质。结果:获得与pMD○R 19-T SimpleVector一致的Y-IPPA碱基序列,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ET28(a)-Y-IPPA,并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以IPTG诱导并进行SDS-PAGE电泳,在相对分子质量为32 000处可见Y-IPPA蛋白条带;镍柱亲和层析纯化目的蛋白,其中一组的蛋白浓度、活性和比活分别为0.312g.L-1、31.13units.mL-1和99.73uints.mg-1。结论:成功制备Y-IPPA蛋白,为进一步研究其酶学性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酵母 无机焦磷酸 大肠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尺蠖无机焦磷酸酶EoPPase672的表达与功能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尹恒 傅子卓 +3 位作者 杨晓霞 袁东雪 毛新芳 刘忠渊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27-436,共10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克隆茶尺蠖Ectropis obliqua解毒相关无机焦磷酸酶(inorganic pyrophosphatase,PPase)基因EoPPase672,并对其进行原核表达和功能验证,为更好地了解EoPPase672在茶尺蠖解毒过程中的作用及相关功能的应用提供理论...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克隆茶尺蠖Ectropis obliqua解毒相关无机焦磷酸酶(inorganic pyrophosphatase,PPase)基因EoPPase672,并对其进行原核表达和功能验证,为更好地了解EoPPase672在茶尺蠖解毒过程中的作用及相关功能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茶尺蠖转录组数据库中筛选到EoPPase672 cDNA,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32a-EoPPase672,转化到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BL21(DE3),SDS-PAGE及Western blot鉴定重组表达蛋白;测定EoPPase672的浓度以及酶促反应最适温度、最适pH和最适金属离子。利用qRT-PCR检测亚致死浓度(LC_(10)=2.08 mg/L)溴氰菊酯刺激后不同时间不同龄期茶尺蠖幼虫中EoPPase672的表达水平。基于PPase的特性,分析重组蛋白EoPPase672在PCR反应中对焦磷酸盐(PPi)的去除效果和对PCR扩增效率的影响。【结果】通过原核表达和纯化获得重组蛋白EoPPase672。通过无机磷酸盐(Pi)含量标准曲线测得该酶的比活力为1279.6 U/mg,酶促反应的最适温度为65℃、最适pH为7.5、最适金属离子为Mg^(2+)。茶尺蠖幼虫被溴氰菊酯(2.08 mg/L)刺激12 h后,2和3龄幼虫EoPPase672的表达量与对照组的相比显著上调,4龄幼虫EoPPase672的表达量小幅上调;被溴氰菊酯刺激24 h后,2和3龄幼虫EoPPase672的表达量与对照组的相比仍然显著上调,但与刺激12 h的2和3龄幼虫中的相比下调。在PCR反应中添加重组蛋白EoPPase672后,部分PPi被水解,解除了PPi对PCR扩增的抑制作用,对PCR扩增效率起到了增强效果。【结论】这些结果表明,重组蛋白EoPPase672可提高PCR扩增效率,EoPPase672基因可能参与了茶尺蠖的解毒过程。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茶尺蠖EoPPase672的功能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尺蠖 无机焦磷酸 原核表达 功能验证 Q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神经母细胞瘤的磷酸化膜蛋白质组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侯春彦 马俊锋 +3 位作者 陶定银 张丽华 梁振 张玉奎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51-856,共6页
针对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系的磷酸化膜蛋白质组,发展了基于多酶酶解法结合杂化硅胶基质固定化钛离子亲和色谱(Ti 4+-IMAC)整体柱富集的分析策略。该方法通过对细胞裂解液进行超速离心,以及1 mol/LNaCl和0.1 mol/L Na2CO3顺序清洗... 针对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系的磷酸化膜蛋白质组,发展了基于多酶酶解法结合杂化硅胶基质固定化钛离子亲和色谱(Ti 4+-IMAC)整体柱富集的分析策略。该方法通过对细胞裂解液进行超速离心,以及1 mol/LNaCl和0.1 mol/L Na2CO3顺序清洗,获得膜蛋白质组分。所提取的蛋白质分别经胰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和胃蛋白酶平行酶解,产生的肽段经Ti 4+-IMAC整体柱选择性富集磷酸肽后,采用纳升级反相液相色谱分离和质谱鉴定,成功鉴定到43个磷酸化蛋白质,其中有14个定位于膜上。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该策略开展SH-SY5Y细胞系磷酸化膜蛋白质组学分析有望加速对该肿瘤的研究和相关潜在标记物的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神经母细胞瘤 磷酸化肽富集 膜蛋白质 固定化钛离子亲和色谱 有机-无机杂化硅胶整体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稻品种(组合)碳代谢关键酶活性比较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玉平 刘强 +1 位作者 荣湘民 彭建伟 《中国稻米》 2007年第4期15-19,共5页
为探明不同水稻品种(组合)在相同栽培技术条件下碳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差异,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早稻株两优99、湘早籼29、湘丰早119、湘早143、金优402、湘早籼24,晚稻威优644、金优207、培两优210、汕优46、新香优80、湘晚籼10号其... 为探明不同水稻品种(组合)在相同栽培技术条件下碳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差异,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早稻株两优99、湘早籼29、湘丰早119、湘早143、金优402、湘早籼24,晚稻威优644、金优207、培两优210、汕优46、新香优80、湘晚籼10号其叶片净光合速率、功能叶和籽粒中蔗糖磷酸化酶(SPS)与ADPG焦磷酸化酶(ADPG-ppase)等碳代谢关键酶的活性、实际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差异。结果表明,早稻湘早籼29、湘早143和金优402,晚稻金优207和汕优46其净光合速率较高;早稻湘早籼29、金优402、湘早143和晚稻金优207、湘晚籼10号、培两优210、新香优80其功能叶和籽粒中SPS活性较强;早稻湘早籼29、湘早143、湘早籼24和晚稻金优207、新香优80其功能叶和籽粒中ADPG焦磷酸化酶活性较强。考种计产结果也表明,早稻湘早籼29、湘早143、湘早籼24和晚稻金优207、培两优210、新香优80具有大穗型、高结实率和粒大的特点,因而产量较高,适宜作高产水稻品种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碳代谢 蔗糖磷酸化 ADPG焦磷酸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胡皂苷D抑制PPA1诱导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细胞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潘静 孙园园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91-601,731,共12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柴胡皂苷D(saikosaponin D,SD)通过调节无机焦磷酸酶1(inorganic pyrophosphatase,PPA1)对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细胞凋亡的影响。使用高表达PPA1的HBL-1和U2932细胞系,采用不同浓度... 本研究旨在探讨柴胡皂苷D(saikosaponin D,SD)通过调节无机焦磷酸酶1(inorganic pyrophosphatase,PPA1)对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细胞凋亡的影响。使用高表达PPA1的HBL-1和U2932细胞系,采用不同浓度的SD处理,通过MTT比色法和TUNEL染色法评估细胞的增殖与凋亡,并通过ELISA和WB分析PPA1的活性及相关蛋白表达。此外,本研究构建细胞移植瘤模型以进行体内验证。结果显示,SD可显著抑制细胞增殖,诱导凋亡,降低PPA1活性及表达,增加剪切的半胱天冬酶-3(cleaved cysteine-aspartic protease 3,cleaved Caspase-3)和B细胞淋巴瘤2相关X蛋白(Bcl-2-associated X protein,Bax)水平,减少B细胞淋巴瘤-2(B-cell lymphoma-2,Bcl-2)的表达。在细胞移植瘤模型中,PPA1下调组肿瘤体积显著低于PPA1下调对照组,SD处理组肿瘤体积亦显著低于DMSO溶剂对照组。综上所述,SD通过抑制PPA1促进DLBCL细胞凋亡,展现出作为抗DLBCL药物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皂苷D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无机焦磷酸1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HPP对上皮性卵巢癌恶性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郭丽 刘红 +1 位作者 楚蔚昕 张萍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15-519,共5页
目的:探讨磷酸化磷酸组氨酸无机焦磷酸酶(LHPP)对上皮性卵巢癌恶性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选择2016年9月至2019年9月在青岛市市立医院留存的上皮性卵巢癌及正常卵巢的新鲜组织和石蜡切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LHPP在上皮性卵巢癌和正... 目的:探讨磷酸化磷酸组氨酸无机焦磷酸酶(LHPP)对上皮性卵巢癌恶性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选择2016年9月至2019年9月在青岛市市立医院留存的上皮性卵巢癌及正常卵巢的新鲜组织和石蜡切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LHPP在上皮性卵巢癌和正常卵巢组织中的表达;应用CCK-8增殖实验和平板克隆实验检测LHPP对卵巢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对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蛋白印迹法检测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生物标志物的表达。结果:LHPP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卵巢组织(P<0.01),上皮性卵巢癌中LHPP蛋白的表达水平与手术病理分期、组织学分级、肿瘤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明显相关(P<0.05),而与患者年龄是否>50岁、病理类型和肿瘤直径均无关(P>0.05)。高表达LHPP组的卵巢癌细胞生长速度、克隆形成数、穿膜细胞数明显高于对照组。高表达LHPP后,上皮表型标志物表达下调,而间质表型标志物表达上调。结论:LHPP在上皮性卵巢癌中高表达,可能通过调控EMT过程,促进卵巢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及迁移,有望成为上皮性卵巢癌的预后标志物及临床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性卵巢癌 磷酸化磷酸组氨酸无机焦磷酸酶 上皮间质转化 增殖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PPase基因对马铃薯块茎休眠特性的影响
14
作者 文义凯 张宁 +2 位作者 常璟 司怀军 王蒂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5-48,55,共5页
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组成型表达启动子CaMV35S驱动的正义和反义无机焦磷酸酶(PPase)基因导入到马铃薯栽培品种‘费乌瑞它’的试管薯中,通过PCR检测证明PPnse基因已转入马铃薯基因组中.对转基因株系及对照植株块茎的休眠特性的测定表... 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组成型表达启动子CaMV35S驱动的正义和反义无机焦磷酸酶(PPase)基因导入到马铃薯栽培品种‘费乌瑞它’的试管薯中,通过PCR检测证明PPnse基因已转入马铃薯基因组中.对转基因株系及对照植株块茎的休眠特性的测定表明,分别在4℃低温和25℃室温贮藏条件下的转反义基因马铃薯株系块茎的休眠期较对照株系均延长了2~3周;转正义基因马铃薯株系块茎的休眠期较对照株系均提前了2~3周;且在4℃低温贮藏条件下的转基因马铃薯株系及对照块茎的休眠期比25℃条件贮藏的长2~3周,为进一步利用PPase基因改良马铃薯块茎休眠特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转基因植株 无机焦磷酸基因 块茎 休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正义和反义PPase基因对马铃薯块茎休眠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
15
作者 文义凯 张宁 +2 位作者 常璟 司怀军 王蒂 《中国马铃薯》 2015年第5期269-273,共5页
将转正、反义无机焦磷酸酶(PPase)基因马铃薯‘甘农薯2号’块茎分别贮藏于4℃和25℃下90 d,测定其PPase活性和无机Pi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在25℃贮藏温度下,与未转基因对照相比,转正义PPas e基因的两个株系(G-2-4和G-2-5)块茎... 将转正、反义无机焦磷酸酶(PPase)基因马铃薯‘甘农薯2号’块茎分别贮藏于4℃和25℃下90 d,测定其PPase活性和无机Pi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在25℃贮藏温度下,与未转基因对照相比,转正义PPas e基因的两个株系(G-2-4和G-2-5)块茎中PPase活性、Pi与可溶性糖含量均增加,与未转基因对照相比差异显著,G-2-4的淀粉含量与未转基因对照相比显著降低。转反义PPas e基因的两个株系(G-1-1和G-1-2)PPase活性、Pi与可溶性糖含量均降低,与未转基因对照相比差异显著,G-1-2淀粉含量与未转基因对照相比极显著增加。与25℃贮藏温度相比,4℃贮藏温度下转正、反义基因株系块茎中的PPase活性、Pi、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的变化趋势与25℃贮藏温度基本一致,但其PPase活性、Pi含量和淀粉含量高于25℃贮藏温度下的转基因株系块茎,而其可溶性糖含量低于25℃贮藏温度下的转基因株系块茎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块茎 无机焦磷酸基因 生理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HPP在消化系统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章越(综述) 朱萱(审校)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604-1607,共4页
磷酸赖氨酸磷酸组氨酸无机焦磷酸盐磷酸酶(LHPP)是一种组氨酸磷酸酶,在肿瘤的进展和转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最近研究表明LHPP在肝细胞癌(HCC)、肝内胆管细胞癌(ICC)、结直肠癌(CRC)、胰腺癌及胃癌等消化系统肿瘤中发挥着抑癌作用。LHPP... 磷酸赖氨酸磷酸组氨酸无机焦磷酸盐磷酸酶(LHPP)是一种组氨酸磷酸酶,在肿瘤的进展和转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最近研究表明LHPP在肝细胞癌(HCC)、肝内胆管细胞癌(ICC)、结直肠癌(CRC)、胰腺癌及胃癌等消化系统肿瘤中发挥着抑癌作用。LHPP在肿瘤组织和细胞中低表达,而低表达的患者预后较差。因其在肿瘤患者中潜在的治疗价值,LHPP有望成为患者治疗的新靶点。该文对LHPP在消化系统肿瘤中生物学功能及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治疗消化系统肿瘤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赖氨酸磷酸组氨酸无机焦磷酸磷酸 消化系统 肿瘤 靶点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