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负载型磷酸催化剂上合成邻羟基苯乙醚 被引量:15
1
作者 潘春柳 张文祥 +1 位作者 李雪梅 蒋大振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98-202,共5页
制备了以木质炭、二氧化钛、HZSM -2 2、Al2 O3等为载体的负载型磷酸催化剂 ,并考察了这些催化剂在邻苯二酚与乙醇反应合成邻羟基苯乙醚过程中的反应性能。其中以木质炭作载体时 ,邻苯二酚的转化率和邻羟基苯乙醚的选择性分别可达 5 8%... 制备了以木质炭、二氧化钛、HZSM -2 2、Al2 O3等为载体的负载型磷酸催化剂 ,并考察了这些催化剂在邻苯二酚与乙醇反应合成邻羟基苯乙醚过程中的反应性能。其中以木质炭作载体时 ,邻苯二酚的转化率和邻羟基苯乙醚的选择性分别可达 5 8%和 89% ,催化活性顺序为 :木质炭 >Al2 O3>二氧化钛 >HZSM -2 2。活性炭种类对反应性能的影响顺序为 :煤质炭 >桃核炭 >木质炭 >椰壳炭。以磷酸 /煤质炭系为催化剂 ,最佳反应条件为 :磷酸负载量 (质量分数 ) 4% ,催化剂焙烧温度 2 60~ 30 0℃ ,反应温度 2 60~ 2 80℃ ,载气速率 10~ 42ml/min ,每克催化剂的原料空速 0 33~ 0 5 0ml/(h·g) ,原料摩尔比乙醇 /邻苯二酚 =2~ 5。在最佳反应条件下 ,邻苯二酚的转化率可达 93% ,目的产物的选择性可达 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载型 磷酸催化剂 合成 邻羟基苯乙醚 邻苯二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代固体磷酸催化剂T-99研制 被引量:14
2
作者 袁梅卿 姚亚平 +4 位作者 徐菁 陈永福 何立 金萍 许茗喆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39-242,280,共5页
在硅 -磷 -硼三元体系的 T- 49固体磷酸催化剂基础上 ,开发了硅 -磷 -硼 - D四元体系的 T- 99固体磷酸催化剂。由于化合物 D的引入 ,催化剂综合性能大大改善 ,初活性和稳定性均得到提高 ,且齐聚物的选择性更高。 2 0 0 0 h齐聚反应稳定... 在硅 -磷 -硼三元体系的 T- 49固体磷酸催化剂基础上 ,开发了硅 -磷 -硼 - D四元体系的 T- 99固体磷酸催化剂。由于化合物 D的引入 ,催化剂综合性能大大改善 ,初活性和稳定性均得到提高 ,且齐聚物的选择性更高。 2 0 0 0 h齐聚反应稳定性试验显示 ,催化剂活性未下降 ,反应后催化剂形态基本上保持原状。T- 99催化剂适用于气态烯烃、尤其是丁烯的齐聚 ,也适用于丙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99 固体磷酸催化剂 齐聚反应 烯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49固体磷酸催化剂研制及其工业应用 被引量:8
3
作者 陈永福 姚亚平 +1 位作者 袁梅卿 徐菁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01年第6期1-5,共5页
研制的T-49固体磷酸催化剂骨架结构主要由Si_3(PO_4)_4、SiP_2O_7、BPO_4和无定型二氧化硅(SiO_2)组成,其中BPO_4具有稳定的骨架作用。测试表征结果表明,催化剂表面上的游离磷酸的数量和组成与催化剂酸强度分布有关。当制备的催化剂含有... 研制的T-49固体磷酸催化剂骨架结构主要由Si_3(PO_4)_4、SiP_2O_7、BPO_4和无定型二氧化硅(SiO_2)组成,其中BPO_4具有稳定的骨架作用。测试表征结果表明,催化剂表面上的游离磷酸的数量和组成与催化剂酸强度分布有关。当制备的催化剂含有8%~15% H_3PO_4和2%~5%H_4P_2O_7时,具有一定数量的中、高强度酸中心,其丙烯齐聚催化活性高。T-49催化剂在兰州炼油化工总厂工业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磷酸催化剂 丙烯齐聚 游离磷酸 离子色谱 工业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磷酸催化剂中活性相的晶体结构与形貌的电镜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邹本三 李兰欣 王玉林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89年第1期1-5,共5页
利用电子衍射几何构图法确定固体磷酸催化剂中活性相正磷酸硅(Si_3(PO_4)_4)属于三角晶系。其晶格参数a_r=b_r=c_r=9.26(?),α=50°。确定焦磷酸硅(SiP_2O_7)为单斜晶系。其晶格参数a=4.7,b=12.0,c=7.6(?),β=91°。两种活性相... 利用电子衍射几何构图法确定固体磷酸催化剂中活性相正磷酸硅(Si_3(PO_4)_4)属于三角晶系。其晶格参数a_r=b_r=c_r=9.26(?),α=50°。确定焦磷酸硅(SiP_2O_7)为单斜晶系。其晶格参数a=4.7,b=12.0,c=7.6(?),β=91°。两种活性相的结晶形态明显不同。正磷酸硅呈规则六边形片晶。片晶面的法线为C_h轴方向。焦磷酸硅具有棱柱状外形。棱平行于a方向。而b与c在棱柱的横截面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催化剂 晶体结构 电镜 活性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磷酸催化剂的制备
5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59-259,共1页
该专利公开了一种固体磷酸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同时还阐述了将该催化剂用于碳氢化合物转化的工艺。该固体磷酸催化剂含有磷酸硅盐和焦磷酸硅盐,二者的质量比不小于5:1。每克固体磷酸催化剂的总孔体积不小于0.17cm3.
关键词 固体磷酸催化剂 制备方法 碳氢化合物 磷酸 质量比 孔体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催化剂的作用机理及活性影响因素
6
作者 宫德丽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年第32期41-41,共1页
简要介绍了磷酸催化剂的作用机理及活性影响因素。
关键词 磷酸催化剂 作用机理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对钼磷酸盐催化剂丙烷氧化脱氢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张昕 万惠霖 +1 位作者 翁维正 伊晓东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700-703,共4页
借助催化剂性能评价、XRD、电导率测定、H2-TPR和XPS技术考察助剂Ag对钼磷酸催化剂丙烷氧化脱氢性能和催化剂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Ag-Mo-P-O催化剂中形成Mo6++Ag0 Mo5+(Mo4+)+Ag+的氧化-还原循环,并且在催化剂中AgMoO2PO4和MoO3两相... 借助催化剂性能评价、XRD、电导率测定、H2-TPR和XPS技术考察助剂Ag对钼磷酸催化剂丙烷氧化脱氢性能和催化剂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Ag-Mo-P-O催化剂中形成Mo6++Ag0 Mo5+(Mo4+)+Ag+的氧化-还原循环,并且在催化剂中AgMoO2PO4和MoO3两相之间存在由"一致性界面"引起的协同效应,提高了催化剂的氧化还原性。在催化剂中添加适量的Ag,有助于获得高丙烯选择性和高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催化剂 丙烷 氧化脱氢 性能 影响 丙烯 助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1)P、^(29)Si MAS NMR 法研究磷酸盐催化剂的结构
8
作者 杨一青 孔祥铭 +3 位作者 朱志荣 黄尔峰 陈永福 姚亚平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8期520-523,共4页
用31P、29SiMASNMR法研究磷酸盐催化剂在制备过程中形成的结构及吸潮对催化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料混合后立即生成添加元素的磷酸盐;干燥后,SiO2与磷酸以无定型状态相结合;焙烧后大部分转化为焦磷酸硅和正磷... 用31P、29SiMASNMR法研究磷酸盐催化剂在制备过程中形成的结构及吸潮对催化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料混合后立即生成添加元素的磷酸盐;干燥后,SiO2与磷酸以无定型状态相结合;焙烧后大部分转化为焦磷酸硅和正磷酸硅,并且SiO2也转化,不同于原料中的SiO2;活化后大部分焦磷酸硅转化为正磷酸硅与游离磷酸,一部分正磷酸硅进一步转化为SiO2与游离磷酸,转化生成的SiO2不同于原料中的SiO2,与焙烧后产生的SiO2相同;在整个过程中添加元素的磷酸盐结构较为稳定。吸潮试验表明吸潮对催化剂结构无明显影响。将催化剂结构与活性关联,认为在一定范围内充分活化,有利于形成高活性催化剂,并推断吸潮后催化剂经干燥可复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1P MAS NMR ^29Si MAS NMR 磷酸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丁酸在Fe-Pb-磷酸盐催化剂上的吸附研究
9
作者 甄开吉 毕颖丽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3年第1期60-64,共5页
本文用脉冲色谱法研究了异丁酸(IBA)在Fe-Pb-磷酸盐催化剂上的可逆吸附及不可逆吸附规律以及H_(2)O预吸附对IBA不可逆吸附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异丁酸在此催化剂上吸附及氧化脱氢反应机理提供某些信息。
关键词 氧化脱氢反应 异丁酸 不可逆吸附 磷酸催化剂 脉冲色谱法 吸附研究 预吸附 IB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烯齐聚反应催化剂及其工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0
作者 张昕 王建伟 钟进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70-276,共7页
以固体磷酸催化剂、沸石分子筛催化剂、负载型催化剂和基于离子液体的催化体系为线索,评述了丁烯齐聚反应催化剂及其相关反应工艺的研究进展。指出丁烯齐聚反应催化剂及其相关工艺的开发,应综合考虑产品的用途和生产的灵活性,提高碳四... 以固体磷酸催化剂、沸石分子筛催化剂、负载型催化剂和基于离子液体的催化体系为线索,评述了丁烯齐聚反应催化剂及其相关反应工艺的研究进展。指出丁烯齐聚反应催化剂及其相关工艺的开发,应综合考虑产品的用途和生产的灵活性,提高碳四烯烃的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烯 齐聚 固体磷酸催化剂 沸石分子筛催化剂 负载型催化剂 离子液体催化剂 反应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P-O系催化剂表面酸性的吸附量热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韩毓旺 沈俭一 陈懿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0期916-920,共5页
制备了不同P/B比的W-P-O系催化剂,XRD和Raman光谱表明各样品中P和B都处于四面体结构中,但Raman光谱显示P/B<1的样品表面有B的三配位物相B2O3。存在.用吸附量热法考察了NH3、H2O及二甲醚(DME)等探针分子的吸附行为,研究了样品... 制备了不同P/B比的W-P-O系催化剂,XRD和Raman光谱表明各样品中P和B都处于四面体结构中,但Raman光谱显示P/B<1的样品表面有B的三配位物相B2O3。存在.用吸附量热法考察了NH3、H2O及二甲醚(DME)等探针分子的吸附行为,研究了样品的表面酸性,NH3在P/B>1的样品上发生解离吸附,而在P/B<1的样品上,其起始吸附热与在γ-Al2O3上的相似.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二甲醚可以作为合适的探针分子表征B-P-O系催化剂的表面酸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催化剂 表面酸性 吸附量热 探针分子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氟烃分解反应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徐秀峰 潘燕飞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66-370,共5页
对有效消除全氟烃的催化分解法进行了评述,重点对近年来报道的用于全氟烃催化分解的过渡金属改性γ-Al2O3、磷酸盐、磷酸盐改性γ-Al2O3催化剂进行了总结和比较。磷酸盐催化剂的初活性较高,但比表面积较小,反应稳定性欠佳;过渡金属改性... 对有效消除全氟烃的催化分解法进行了评述,重点对近年来报道的用于全氟烃催化分解的过渡金属改性γ-Al2O3、磷酸盐、磷酸盐改性γ-Al2O3催化剂进行了总结和比较。磷酸盐催化剂的初活性较高,但比表面积较小,反应稳定性欠佳;过渡金属改性γ-Al2O3催化剂表面的铝酸盐保护层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γ-Al2O3转化为惰性物相,稳定性比纯γ-Al2O3催化剂有所提高,但经长时间反应,催化剂表面酸量不断减少,催化活性逐渐下降。相比较而言,磷酸盐改性γ-Al2O3有望成为高活性和高稳定性的全氟烃分解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烃 催化分解 磷酸催化剂 氧化铝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Li_3PO_4催化剂的失活及再生
13
作者 李浩 李菲 +2 位作者 周璇 马卫华 钟秦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53-458,共6页
研究了气相环氧丙烷(PO)异构化制烯丙醇反应中碱性Li3PO4催化剂的失活及再生.实验结果表明,在280℃下反应54 h后,因催化剂表面覆盖大量含氢碳物种引起失活,采用煅烧法、水蒸气洗涤法去除催化剂上的积碳,可使催化剂得到再生.通过XRD、F... 研究了气相环氧丙烷(PO)异构化制烯丙醇反应中碱性Li3PO4催化剂的失活及再生.实验结果表明,在280℃下反应54 h后,因催化剂表面覆盖大量含氢碳物种引起失活,采用煅烧法、水蒸气洗涤法去除催化剂上的积碳,可使催化剂得到再生.通过XRD、FTIR、原位DRIFT、BET、TG、MAS NMR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发现,失活Li3PO4催化剂的比表面及孔体积均下降,但催化剂晶型未发生改变,也无新物相生成.积碳分解温度为300~500℃,在350℃下积碳分解所需时间为40~ 50 min.煅烧法再生的Li3PO4催化剂上PO转化率为90.7%,烯丙醇选择性为89.8%,与新鲜Li3PO4催化剂的活性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丙烷 异构化 烯丙醇 磷酸催化剂 积碳 失活 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酸正四丁酯-磷酸铝催化合成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的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中仁 王洪涛 祝桂香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278-1281,共4页
以1,4-丁二酸和1,4-丁二醇为单体,磷酸铝、钛酸正四丁酯或钛酸正四丁酯-磷酸铝为催化剂,采用熔融缩聚法进行了合成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的实验。考察了催化剂种类及用量对反应过程的影响,并采用1H NMR,GPC,DSC,WAXRD等方法对PBS产物进... 以1,4-丁二酸和1,4-丁二醇为单体,磷酸铝、钛酸正四丁酯或钛酸正四丁酯-磷酸铝为催化剂,采用熔融缩聚法进行了合成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的实验。考察了催化剂种类及用量对反应过程的影响,并采用1H NMR,GPC,DSC,WAXRD等方法对PBS产物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磷酸铝催化剂没有催化活性;使用钛酸正四丁酯催化剂时产生较多的低聚物;与单独使用钛酸正四丁酯催化剂相比,使用钛酸正四丁酯-磷酸铝复合(n(Al)∶n(Ti)=1.00)催化剂时可将反应时间从6.5 h缩短至3.4 h;使用复合催化剂充分反应后的PBS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和结晶性发生了变化,断裂伸长率达到307.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 钛酸正四丁酯-磷酸铝复合催化剂 熔融缩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O(OH)-TiO_2/CoPi复合光阳极的制备及其光电催化氧化水性能 被引量:4
15
作者 金涛 许頔 +1 位作者 刁鹏 项民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276-2284,共9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TiO2纳米晶,并通过浸渍技术在其表面引入了FeO(OH).采用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确定了引入FeO(OH)的最佳Fe3+浓度.通过电化学法在FeO(OH)-TiO2光阳极上沉积了催化水分解制备氧气的钴基催化剂(CoPi),得到了FeO(O...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TiO2纳米晶,并通过浸渍技术在其表面引入了FeO(OH).采用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确定了引入FeO(OH)的最佳Fe3+浓度.通过电化学法在FeO(OH)-TiO2光阳极上沉积了催化水分解制备氧气的钴基催化剂(CoPi),得到了FeO(OH)-TiO2/CoPi复合光阳极.利用透射电镜(TEM),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对TiO2纳米晶,FeO(OH)-TiO2以及FeO(OH)-TiO2/CoPi复合光阳极进行了表征,采用电化学和光电化学技术研究了中性条件下FeO(OH)-TiO2/CoPi复合光阳极的光电催化分解水性能.结果表明,TiO2纳米晶为梭形的锐钛矿,其表面修饰的FeO(OH)为针铁矿型,且当前驱体溶液中Fe3+与TiO2的质量比为0.05%时得到的FeO(OH)-TiO2具有最佳的光吸收效果.形成FeO(OH)-TiO2/CoPi复合光阳极后,在光照条件下CoPi电催化分解水制备氧气的过电位显著降低.TiO2表面FeO(OH)的引入增加了光阳极对可见光的吸收能力,同时光阳极表面沉积的CoPi有效地利用了FeO(OH)-TiO2产生的光生空穴,将水氧化形成氧气,从而在光照条件下显著提高了CoPi催化氧化水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化氧化铁 二氧化钛纳米晶 钴基磷酸催化剂 光电催化分解水制氧气 光生空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_(1/2)Al_(1/2)PO_4催化1,2-二氯丙烷脱氯氧化制备环氧丙烷 被引量:2
16
作者 钟顺和 顾修君 +1 位作者 李兴波 肖秀芬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81-82,共2页
The title catalyst was prepared by the sol gel method. The surface composite, structure, specific area and catalytic behavior have been investigated by IR, BET, XRD, TEM techniqu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atalys... The title catalyst was prepared by the sol gel method. The surface composite, structure, specific area and catalytic behavior have been investigated by IR, BET, XRD, TEM techniqu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atalyst is an amorphous composed of FePO 4 and AlPO 4 with specific area about 238 m 2/g and average granule size less than 10 nm. Under proper reaction conditions the conversion of 1,2 dichloropropane was more than 64% and the selectivity to propylene oxide was more than 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氯丙烷 脱氯 氧化 环氧丙烷 磷酸铝铁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乙基胺生产技术进展 被引量:8
17
作者 黄福贤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46-51,共6页
亚乙基胺的工业生产方法根据所用原料的不同有从乙醇胺、二氯丙烷和乙醇胺乙二胺出发的三种路线。其中第三种原料路线为 80年代后期由美国 Air Products公司开发成功用于生产。本文着重叙述这一新方法的技术进展 。
关键词 亚乙基胺 乙醇胺 乙二胺 磷酸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壬烯生产工艺条件的分析与改进 被引量:1
18
作者 岳春艳 《天然气与石油》 2002年第2期48-50,共3页
分析了丙烯齐聚制取壬烯的反应体系及工艺条件 ,指出各项参数对反应的影响 ,并提出控制对策及改进措施。
关键词 齐聚 壬烯 固体磷酸催化剂 精馏效率 工艺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rect Conversion of Glucose to 5-Hydroxymethylfurfural over Zirconium Phosphate Catalyst in a Biphasic System 被引量:1
19
作者 Zhao Hong Ye Xinxin +3 位作者 Yan Rui Liu Xiaohui Guo Yong Wang Yanqin 《China Petroleum Processing &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SCIE CAS 2018年第2期6-14,共9页
Efficient and selective production of 5-hydroxymethylfurfural(HMF) from glucose was achieved in the presence of zirconium phosphate(ZrPO) catalyst in a biphasic system.With the use of this catalyst,a high HMF yield of... Efficient and selective production of 5-hydroxymethylfurfural(HMF) from glucose was achieved in the presence of zirconium phosphate(ZrPO) catalyst in a biphasic system.With the use of this catalyst,a high HMF yield of 56.8% was obtained from glucose in a water-tetrahydrofuran(THF) biphasic system.Characterization results showed that such catalyst had weak to strong acid sites and contained both Lewis and Br?nsted acid sites.The results of comparative experiments over some other solid acid catalys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Lewis acid sites on the ZrPO catalyst played a crucial role in the isomerization of glucose to fructose and the Br?nsted ones were active in the dehydration of generated fructose to HMF.Moreover,less levulinic acid(LA) and formic acid(FA)(0.5%) were detected in the reaction solution,indicating that this ZrPO catalyst exhibited high selectivity towards the formation of HMF.Furthermore,the ZrPO catalyst was very stable and could maintain its activity after being used for six tim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irconium phosphate HMF GLUCOSE BIPHAS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氧合物生产烯烃的方法
20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48-148,共1页
关键词 氧合物 烯烃 生产方法 原料 硅铝磷酸盐分子筛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