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异丙酚对脑创伤家兔血及脑脊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6
1
作者 刘秀珍 杨天德 +2 位作者 王卓强 张斌 王恒林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5-157,共3页
通过观察异丙酚对脑创伤家兔血及脑脊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 (NSE)含量的影响 ,探讨异丙酚的脑保护作用。用 2 0只健康雄性新西兰家兔建立稳定的脑创伤模型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异丙酚组 (n=10 ) ,分别于伤前 ,伤后 4、2 4、4 8、72h和 1... 通过观察异丙酚对脑创伤家兔血及脑脊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 (NSE)含量的影响 ,探讨异丙酚的脑保护作用。用 2 0只健康雄性新西兰家兔建立稳定的脑创伤模型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异丙酚组 (n=10 ) ,分别于伤前 ,伤后 4、2 4、4 8、72h和 1周测定血和脑脊液NSE含量。结果显示 ,对照组血NSE含量于伤后 2 4、4 8、72h ,脑脊液NSE含量于伤后 4、2 4、4 8、72h和 1周明显高于伤前 (P <0 0 5 ,P <0 0 1) ;异丙酚组血NSE在伤后 4 8、72h和 1周 ,脑脊液NSE含量在伤后 2 4、4 8、72h和 1周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表明异丙酚能明显降低脑创伤家兔血和脑脊液NSE含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异丙酚 颅脑损伤 磷酸丙酮酸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抑郁治疗对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康复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影响 被引量:27
2
作者 李进民 戴嘉青 +1 位作者 谭一言 辜建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48-851,共4页
目的观察抗抑郁治疗对老年脑卒中后抑郁(post-stoke depression,PSD)患者神经功能康复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8年6月眉山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老年脑卒中合并PSD患者119... 目的观察抗抑郁治疗对老年脑卒中后抑郁(post-stoke depression,PSD)患者神经功能康复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8年6月眉山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老年脑卒中合并PSD患者119例,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双盲试验设计,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9例,动态观察2组抗抑郁治疗前,治疗后2、4、8周及6个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和NSE水平的差异。结果 2组治疗后2、4、8周及6个月HAMD评分和NIHS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2、4、8周及6个月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4、8周及6个月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组治疗后2、4、8周血清NSE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8.70±2.38)μg/L vs (30.78±2.72)μg/L,(24.16±2.45)μg/L vs (26.12±3.02)μg/L,(13.17±2.60)μg/L vs (15.94±3.39)μg/L,P<0.01]。Pe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治疗前血清NSE水平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r=0.459,P<0.01)。结论抗抑郁治疗可改善老年PSD患者的抑郁症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早期血清NSE水平可作为神经功能康复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抑郁药 卒中 抑郁 神经康复 磷酸丙酮酸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与急性颅脑创伤患者预后关系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刘云阳 马景鑑 +1 位作者 李晋 贾睿超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235-239,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创伤患者血清和脑脊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表达变化与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关系。方法共89例急性颅脑创伤患者根据入院时Glasgow昏迷量表(GCS)评分分为轻型、中型、重型和特重型颅脑创伤组,于伤后12 h内分别检测血清(89...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创伤患者血清和脑脊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表达变化与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关系。方法共89例急性颅脑创伤患者根据入院时Glasgow昏迷量表(GCS)评分分为轻型、中型、重型和特重型颅脑创伤组,于伤后12 h内分别检测血清(89例)和脑脊液(18例)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表达水平,Spearman秩相关分析评价其与颅脑创伤程度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颅脑创伤各组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表达水平升高(均P<0.05),且特重型组和重型组高于中型组和轻型组(均P<0.05)。脑挫裂伤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表达水平高于弥漫性轴索损伤(P=0.025)、硬膜下血肿(P=0.031)和硬膜外血肿患者(P=0.021)。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表达水平与GCS评分(rs=-0.327,P=0.024)和Glasgow预后分级评分(rs=-0.252,P=0.049)均呈负相关关系。特重型和重型颅脑创伤患者脑脊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表达水平均高于血清(P=0.039,0.031)。结论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表达变化可以作为辅助评价急性颅脑创伤程度、分型诊断和判断预后的实验室指标,且脑脊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较血清更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丙酮酸水合 脑损伤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发作类型癫痫患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王春 翟琼香 +1 位作者 汤志鸿 卓木清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573-577,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发作类型癫癎患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变化与脑损害之间的关系。方法按照1981年国际抗癫癎联盟制定的癫癎发作类型分类标准,共明确诊断190例癫癎患儿(强直-阵挛发作41例、强直性发作34例、阵挛性发作22例、肌阵挛... 目的探讨不同发作类型癫癎患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变化与脑损害之间的关系。方法按照1981年国际抗癫癎联盟制定的癫癎发作类型分类标准,共明确诊断190例癫癎患儿(强直-阵挛发作41例、强直性发作34例、阵挛性发作22例、肌阵挛发作12例、无张力性发作17例、失神发作22例、单纯部分性发作21例及复杂部分性发作21例),于癫癎发作72 h内施行长程视频脑电图观察和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检测。结果不同发作类型癫癎患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0),其中以肌阵挛发作组[(32.42±6.62)ng/ml]水平最高,除与强直-阵挛发作组(P=0.062)外,与其他各发作类型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而其他各类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秩相关分析显示,癫癎患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与长程视频脑电图异常程度呈正相关(r_1=0.613,P=0.000)。结论癫癎发作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即升高,提示癫癎发作对患儿脑组织有一定损害;而且癫癎放电对神经元损害越严重、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升高越明显,不同发作类型中以肌阵挛发作、强直-阵挛发作患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最高,提示这两种发作类型对脑组织的损害高于其他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癎 磷酸丙酮酸水合 脑电描记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发性颅内出血术后急性肾损伤影响因素分析
5
作者 张磊 屈同钧 +2 位作者 吴盛 张涛 张国斌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50-660,共11页
目的 筛查自发性颅内出血术后急性肾损伤(AKI)的影响因素及预测指标。方法 纳入2023年3月至2024年6月在天津市环湖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51例自发性颅内出血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发生急性肾损伤分为急性肾损伤组(AKI组,100例)和非急性肾损伤... 目的 筛查自发性颅内出血术后急性肾损伤(AKI)的影响因素及预测指标。方法 纳入2023年3月至2024年6月在天津市环湖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51例自发性颅内出血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发生急性肾损伤分为急性肾损伤组(AKI组,100例)和非急性肾损伤组(非AKI组,51例),Logistic回归分析筛查自发性颅内出血术后急性肾损伤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术后3 d颅内压、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二者联合对术后急性肾损伤的预测效能。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肌钙蛋白升高(OR=1.011,95%CI:1.005~1.017;P=0.001)和术后3 d颅内压升高(OR=1.289,95%CI:1.126~1.477;P=0.000)是自发性颅内出血患者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术后3 d颅内压、血清NSE及二者联合预测术后急性肾损伤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29(95%CI:0.649~0.810,P=0.001)、0.720(95%CI:0.631~0.809,P=0.000)和0.751(95%CI:0.672~0.830,P=0.001),灵敏度为45%、73%和51%,特异度为88.24%、66.67%和90.20%,三者预测效能相当(均P>0.05)。结论 肌钙蛋白和术后3 d颅内压升高的自发性颅内出血患者术后易发生急性肾损伤,术后3 d颅内压和血清NSE可以作为术后急性肾损伤的预测指标,二者联合并未提高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急性肾损伤 颅内压 磷酸丙酮酸水合 危险因素 LOGISTIC模型 ROC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丙酚预处理对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S100β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甘国胜 段玮 +3 位作者 姜立 陈利民 吴明春 陈敏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066-1067,共2页
目的探讨异丙酚预处理对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S100β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的影响,评价异丙酚对脑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单纯脑缺血再灌注组(B组)和缺血前2h异丙酚预处理组(C组),每... 目的探讨异丙酚预处理对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S100β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的影响,评价异丙酚对脑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单纯脑缺血再灌注组(B组)和缺血前2h异丙酚预处理组(C组),每组10只,C组动物在缺血前腹腔注射异丙酚100mg/kg,采用线栓法制作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于脑缺血再灌注后24h评估并记录动物的神经行为学评分,测定大鼠脑组织S100β和NSE含量。结果异丙酚预处理组神经行为学评分较单纯脑缺血再灌注组高(P<0·05),假手术组评分也明显高于单纯脑缺血再灌注组(P<0·05),异丙酚预处理组脑组织中S100β和NSE含量明显低于单纯脑缺血再灌注组(P<0·05)。结论异丙酚可以降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S100β和NSE的含量,减轻神经损害,缺血前2h异丙酚预处理可以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神经行为学评分,有明显的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酚 再灌注损伤 S100蛋白质类 磷酸丙酮酸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度认知损害各亚型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含量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邓洁 王定佑 杨江勇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349-351,共3页
目的研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各亚型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差异,分析其在MCI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MCI患者127例(MCI组)、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47例(AD组)及43例正常老年人(正常对照组),MCI组分为遗忘型MCI(a-MCI)42例,... 目的研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各亚型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差异,分析其在MCI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MCI患者127例(MCI组)、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47例(AD组)及43例正常老年人(正常对照组),MCI组分为遗忘型MCI(a-MCI)42例,血管型MCI(V-MCI)54例,帕金森病型MCI(PD-MCI)31例。用ELISA法检测血清NSE水平,与2年随访NSE比较,记录MCI向AD的转化率。结果 MCI组、AD组及正常对照组NSE分别为(16.5±6.3)μg/L、(29.5±8.2)μg/L、(6.4±2.4)μg/L,MCI和AD组与正常对照组NSE比较均差异显著(P<0.01),AD组明显高于MCI组(P<0.01)。入院时MCI组中a-MCI[(11.3±3.7)μg/L vs(15.7±5.8)μg/L,P<0.05]、V-MCI[(25.3±5.1)μg/L vs(32.5±8.9)μg/L,P<0.01]、PD-MCI[(12.9±4.9)μg/L vs(20.7±6.4)μg/L,P<0.01]NSE均较2年随访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同时期,V-MCI和PD-MCI与a-MCI的NSE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年随访a-MCI、V-MCI、PD-MCI转化为AD的概率分别为66.7%、36.8%、25.0%,a-MCI与V-MCI和PD-MCI转化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NSE在MCI的发生发展过程中逐渐升高,结合临床神经系统检查,血清NSE可能为MCI早期诊断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障碍 神经元 磷酸丙酮酸水合 阿尔茨海默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成熟大鼠癫癎模型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S-100B蛋白、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2
8
作者 刘芹 汤继宏 +1 位作者 张兵兵 朱玉霞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5年第11期885-889,共5页
目的观察未成熟癫癎大鼠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B蛋白(S-100B)、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变化,探讨其对未成熟脑癫癎发作的意义。方法采用三氟乙醚诱导建立未成熟大鼠癫癎模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惊厥组... 目的观察未成熟癫癎大鼠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B蛋白(S-100B)、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变化,探讨其对未成熟脑癫癎发作的意义。方法采用三氟乙醚诱导建立未成熟大鼠癫癎模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惊厥组(单次惊厥组和反复惊厥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别检测大鼠发作第1,2,7和15天时血清NSE、S-100B、GFAP表达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单次惊厥组大鼠于惊厥发作第1天血清NSE[(8.57±0.56)μg/L]和S-100B[(0.45±0.06)μg/L]表达水平即升高(均P=0.000),此后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均P>0.05);反复惊厥组大鼠于惊厥发作第1天时血清NSE[(9.33±0.61)μg/L]和S-100B[(0.78±0.10)μg/L]表达水平即达峰值(均P=0.000),此后逐渐下降,至第7和15天时降至正常水平(均P>0.05),血清GFAP表达水平自反复惊厥发作第1天即升高[(0.44±0.05)μg/L,P=0.004],至第7天达峰值水平[(0.63±0.08)μg/L,P=0.000],此后逐渐下降但至第15天仍高于对照组[(0.40±0.05)μg/L,P=0.018]。结论 NSE和S-100B为单次惊厥发作性脑损伤的高敏感性生物学标志物,反复惊厥发作可使脑损伤程度加重,GFAP表达变化不具有脑损伤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癎 磷酸丙酮酸水合 S100蛋白质类 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质 疾病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低温联合微创术对脑出血患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内皮素的影响
9
作者 李雪斌 蒙兰青 +3 位作者 黄瑞雅 韦世革 黄建敏 韦叶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38-440,共3页
目的观察亚低温联合微创术治疗对脑出血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内皮素(ET)含量的影响,探讨头部亚低温联合微创术治疗脑出血的机制。方法选择发病24 h内的脑出血患者4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25例)。采用电化学... 目的观察亚低温联合微创术治疗对脑出血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内皮素(ET)含量的影响,探讨头部亚低温联合微创术治疗脑出血的机制。方法选择发病24 h内的脑出血患者4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25例)。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血清NSE和ET含量,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估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NSE、ET和NIHSS评分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血清NSE和ET含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NIHSS评分较对照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亚低温联合微创术治疗可改善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其机制之一可能是降低脑出血后血清NSE和ET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外科手术 微创性 磷酸丙酮酸水合 内皮缩血管肽类 低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突触素在人胚胎食管组织发育阶段的表达
10
作者 刘学红 张泳 刘传康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4-188,共5页
目的:探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和突触素( SYN)蛋白在人胚胎食管组织不同发育阶段的分布特征。方法:经伦理委员会批准,收集受精龄为7~16周的人胚胎标本16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胚胎食管组织内NSE和SYN的表达,... 目的:探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和突触素( SYN)蛋白在人胚胎食管组织不同发育阶段的分布特征。方法:经伦理委员会批准,收集受精龄为7~16周的人胚胎标本16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胚胎食管组织内NSE和SYN的表达,定量分析其变化规律。结果:第2~4个月胎龄时,肌间神经丛和黏膜下神经丛内细胞呈NSE阳性表达,阳性表达的数量和强度第3个月胎龄甚于第2个月胎龄,第4个月胎龄甚于第3个月胎龄。仅在第3个月胎龄时,食管黏膜上皮层内部分细胞呈NSE阳性表达。第2~4个月胎龄时, SYN在食管各层组织内均呈广泛阳性或强阳性表达,尤其在肌间神经丛和黏膜下神经丛更为明显。结论:在人胚胎食管发育阶段, NSE和SYN均参与食管壁神经系统的发育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病理学 食管/胚胎学 磷酸丙酮酸水合 突触蛋白类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烯醇化酶在恶性胸腔积液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汝芳 刘凌 +3 位作者 王旭明 武江海 冯家钢 赵芝焕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1689-1692,共4页
目的探讨α-烯醇化酶在恶性胸腔积液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5年9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及胸外科住院的胸腔积液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α-烯醇化酶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 目的探讨α-烯醇化酶在恶性胸腔积液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5年9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及胸外科住院的胸腔积液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α-烯醇化酶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α-烯醇化酶诊断恶性胸腔积液的价值。结果 150例胸腔积液患者中恶性胸腔积液患者50例,其中,肺腺癌29例,小细胞肺癌1例,未分型20例;结核性渗出性胸腔积液患者50例;类肺炎性胸腔积液患者50例。3类胸腔积液患者α-烯醇化酶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恶性胸腔积液患者α-烯醇化酶水平较结核性渗出性胸腔积液和类肺炎性胸腔积液患者升高(P<0.05);结核性渗出性胸腔积液与类肺炎性胸腔积液患者α-烯醇化酶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α-烯醇化酶诊断恶性胸腔积液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66。约登指数最大(0.74)时截断值为4.22μg/L,诊断恶性胸腔积液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和86%。结论α-烯醇化酶水平在恶性胸腔积液中较结核性渗出性胸腔积液及类肺炎性胸腔积液显著升高,在恶性胸腔积液诊断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可作为诊断恶性胸腔积液新的肿瘤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积液 恶性 磷酸丙酮酸水合 灵敏度 特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颈部体表亚低温对危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谷氨酸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9
12
作者 冯伟生 刁井地 +5 位作者 侯思南 徐继来 张宜波 刘爽 王红 丰广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2233-2237,共5页
目的观察头颈部体表亚低温(HNC)对危重型颅脑损伤(cTBI)患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谷氨酸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前瞻性分析2016年12月到2020年10月入住3个医院ICU cTBI患者81例,按随机数表分入头颈联合降温组(HNC组41例)和传统冰帽组... 目的观察头颈部体表亚低温(HNC)对危重型颅脑损伤(cTBI)患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谷氨酸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前瞻性分析2016年12月到2020年10月入住3个医院ICU cTBI患者81例,按随机数表分入头颈联合降温组(HNC组41例)和传统冰帽组(HC组40例),在到达医院、入院24 h及72 h检测血NSE和谷氨酸浓度(Glu),全程监测格拉斯哥评分、耳蜗温度、凝血功能、血压、心率变化及寒战反应和28 d病死率,随访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根据28 d预后将患者分为死亡和存活亚组。结果HNC 72 h NSE(56.8±34.0)ng/mL比24 h下降(12.45±18.16)n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390,P<0.01),显著高于HC组[(-2.18±21.45)ng/mL,(t=3.315,P<0.01)];HNC 24 h血Glu(185.8±42.7)μmol/L显著高于HC组[(158.0±43.1)μmol/L,(t=2.916,P<0.01)],72 h Glu(160.6±21.3)μmol/L出现显著降低(t=4.951,P<0.01),亦显著低于HC组[(177.3±43.2)μmol/L,(t=2.190,P<0.05)];28 d病死率[31.7%vs.32.5%,(χ^(2)=0.006,P>0.0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存活者出院时GCS[(7.82±1.86)vs.(8.00±2.60),(t=0.293,P>0.05)]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HNC组6个月GOS评分预后良好比例明显优于HC组(41.5%vs.20.5%,χ^(2)=4.083,P<0.05),不良反应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存活亚组中NSE和Glu表现更加显著;死亡亚组NS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NC组72 h Glu仍显著降低。结论HNC治疗72 h可以显著降低cTBI患者血NSE浓度,Glu浓度短暂起伏后亦得到显著控制,并能显著改善患者远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 人工 颅脑损伤 谷氨酸 磷酸丙酮酸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蛋白相关性磷脂酶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动态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27
13
作者 陈亚南 王昌铭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90-293,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脂蛋白相关性磷脂酶A2(Lp-PLA2)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变化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分析。选取ACI患者52例(ACI组),分别依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将其分为轻... 目的探讨血清脂蛋白相关性磷脂酶A2(Lp-PLA2)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变化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分析。选取ACI患者52例(ACI组),分别依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将其分为轻度ACI组10例(1~4分)、中度ACI组26例(5~15分)和重度ACI组16例(>15分)。另选取健康体检者45例为对照组。分析血清Lp-PLA2、NSE水平与NIHSS评分的关系。结果ACI组血清Lp-PLA2、NSE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89.3±19.4)μg/L vs(123.4±28.4)μg/L、(22.1±2.8)μg/L vs(7.2±1.9)μg/L,P<0.05)]。中度ACI组和重度ACI组患者血清Lp-PLA2、NSE水平显著高于轻度ACI组(P<0.05)。与治疗后第1天比较,ACI组患者第2~7天血清Lp-PLA2、NSE水平和NIHSS评分显著增加(P<0.05),与治疗后第5天比较,第6~7天血清Lp-PLA2、NSE水平和NIHSS评分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ACI组患者血清Lp-PLA2、NSE表达水平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r=0.788,P=0.035;r=0.950,P=0.001)。结论 Lp-PLA2和NSE在ACI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患者病情及预后密切相关,为ACI患者的治疗、预后和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蛋白类 磷脂A2 磷酸丙酮酸水合 脑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顾性分析43例足月窒息新生儿脑血流动力学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S-NSE)动态变化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6
14
作者 王世界 李操 李明星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466-470,共5页
目的:探讨足月窒息新生儿脑血流动力学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S-NSE)动态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动态检测43例足月窒息新生儿(窒息组)和10例足月正常新生儿(对照组)1、3、7 d大脑中动脉(MCA)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 目的:探讨足月窒息新生儿脑血流动力学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S-NSE)动态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动态检测43例足月窒息新生儿(窒息组)和10例足月正常新生儿(对照组)1、3、7 d大脑中动脉(MCA)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期末血流速度(EDV)及阻力指数(RI),同时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窒息组新生儿1、3、7 d的SNSE和对照组1 d的S-NSE,最后严格按照中华医学会新生儿学组于2000年制定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依据和临床分度,将窒息组新生儿分为无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组、轻度HIE组、中度HIE组及重度HIE组;并对各组的脑血流动力学参数及S-NSE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窒息组的MCA主要表现为PSV、EDV降低,RI升高,HIE的程度越重,改变越明显;而随着治疗的进行,三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HIE的程度越轻,恢复越快;(2)HIE的程度越重,S-NSE的含量越高,随着治疗的进行,S-NSE逐渐降低,HIE的程度越轻,降低越快;(3)RI和S-NSE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是0.768、0.874,灵敏度分别为58.1%、73.5%,特异度分别为93.6%、90.5%;(4)RI与S-NSE的相关性为低度的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354。结论:动态检测窒息新生儿脑血流动力学和S-NSE含量,对HIE的早期诊断、早期分度及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二者联合应用,能提高HIE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息 新生儿 磷酸丙酮酸水合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流动力学改变对动脉导管未闭早产儿脑白质损伤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陆俊秀 杨冰岩 +2 位作者 陈敬国 徐焕丽 陈海燕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87-291,共5页
目的:探讨血流动力学改变对动脉导管未闭(PDA)早产儿脑白质损伤发生的影响。方法:具有血流动力学改变的PDA早产儿35例(hsPDA组)、没有血流动力学改变的PDA早产儿35例(非hsPDA组)、非PDA早产儿36例(对照组)分别于出生后3d、7d... 目的:探讨血流动力学改变对动脉导管未闭(PDA)早产儿脑白质损伤发生的影响。方法:具有血流动力学改变的PDA早产儿35例(hsPDA组)、没有血流动力学改变的PDA早产儿35例(非hsPDA组)、非PDA早产儿36例(对照组)分别于出生后3d、7d、14d检测血清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水平,同时进行颅脑超声显像检查,作超声心动图显像PDA血流速度与颅脑超声显像侧脑室灰度值相关性分析。结果:出生后3d、7d、14d颅脑超声显像侧脑室灰度值hsPDA组均高于对照组(均P〈0.01),非hsPDA组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出生后3d、7d、14d血清NSE水平hsPDA组均高于对照组(均P〈0.01),非hsPDA组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早产儿PDA血流速度大小与超声显像侧脑室灰度值呈正相关(r=0.876,P〈0.01)。结论:hsPDA早产儿容易发生脑白质损伤,需要及时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动力学 动脉导管未闭/病理生理学 磷酸丙酮酸水合酶/血液 神经元/ 白质软化痛 脑室周围/病理学 脑损伤/病理学 婴儿 早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NSE表达水平对肺癌的诊断及治疗价值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锐 李立 +2 位作者 卢丹 刘波 徐光影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87-689,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对肺癌的诊断、评估化疗敏感性及病情监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方法检测96例肺癌患者、60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和6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NSE水平。结果:肺癌患者血清NSE水平显...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对肺癌的诊断、评估化疗敏感性及病情监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方法检测96例肺癌患者、60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和6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NSE水平。结果:肺癌患者血清NSE水平显著高于肺部良性疾病患者及健康人(P<0.001),其中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NSE水平显著高于肺腺癌及肺鳞癌(P<0.001)。SCLC中扩展性病变血清NSE水平明显高于局限性病变,而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血清NSE水平同NSCLC临床分期无关联性(P>0.05)。NSCLC组和SCLC组NSE阳性者肺癌近期化疗有效率(66.67%和87.10%)高于NSE阴性者(33.33%和40.00%)(P<0.05)。结论:血清NSE是一种有效的肺癌肿瘤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诊断 肿瘤标记 生物学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 磷酸丙酮酸水合酶/血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瘦素、NSE及S-100B水平与卒中后抑郁关系的前瞻性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赵美英 王润青 +3 位作者 刘威 赵杰 吕娟 李江涛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26-230,共5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血清瘦素、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S-100B水平与卒中后发生抑郁的危险性的关系。方法 2010年6月-2012年12月入住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1例,随访半年后42例患者确诊为卒中后抑郁(...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血清瘦素、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S-100B水平与卒中后发生抑郁的危险性的关系。方法 2010年6月-2012年12月入住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1例,随访半年后42例患者确诊为卒中后抑郁(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8分),按照入组时间、年龄、性别及脑损伤部位匹配原则,选择未患卒中后抑郁的脑卒中患者42例作为对照。收集出院时患者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清瘦素、NSE及S-100B浓度,分析其与卒中后抑郁发生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检验各组数据值对诊断卒中后抑郁的效率。结果卒中后抑郁组血清瘦素、NSE、S-100B浓度(分别为25.84±13.80、2.59±1.48、25.03±8.24μg/L)与对照组(分别为8.67±6.17、2.27±1.84、22.40±6.84μg/L)比较明显增高(P〈0.05)。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NSE及S-100B未见明显相关性;基于ROC曲线,卒中后患者血清瘦素曲线下面积为0.935(95%CI 0.885~0.984),血清瘦素值16.17μg/L是诊断卒中后抑郁的最佳临界点,敏感性为81.0%,特异性为90.1%,是具有较高精准度的诊断指标。结论脑卒中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升高与卒中后发生抑郁密切相关,可作为诊断卒中后抑郁的血清预测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瘦素 磷酸丙酮酸水合 S100蛋白质类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18F-FDG PET/CT代谢特征与肿瘤标志物的相关性 被引量:21
18
作者 王慧春 王玉斌 +2 位作者 崔兰兰 陈晓红 虎维东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43-348,共6页
目的分析肺癌原发灶的18F-FDG PET/CT代谢参数与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关系,以及两者在Ⅰa~Ⅲa期与Ⅲb~Ⅳb期肺癌中的差异。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97例行18F-FDG PET/CT检查的初诊肺癌患者,测量原发灶直径、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代谢体... 目的分析肺癌原发灶的18F-FDG PET/CT代谢参数与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关系,以及两者在Ⅰa~Ⅲa期与Ⅲb~Ⅳb期肺癌中的差异。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97例行18F-FDG PET/CT检查的初诊肺癌患者,测量原发灶直径、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代谢体积(MTV)与病灶糖酵解总量(TLG),检测肺癌血清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以PET/CT分期结果为主要依据,综合患者临床资料进行TNM分期。根据病理类型分组,比较各组代谢参数的差异、各参数与肿瘤标志物的相关性以及不同分期中各指标的差异。结果鳞癌患者SUVmax、MTV、TLG均显著高于腺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TLG显著高于腺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鳞癌、腺癌及SCLC患者原发灶直径、腺癌与SCLC患者SUVmax/MTV、鳞癌与SCLC患者代谢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腺癌患者原发灶直径、MTV、TLG与血清CEA(r=0.449、0.452、0.422,P<0.01)、CYFRA21-1水平(r=0.472、0.448、0.449,P<0.01)均呈中等正相关;鳞癌患者原发灶直径、MTV与CYFRA21-1间(r=0.573、0.700,P<0.01),TLG与SCCA、CYFRA21-1间(r=0.504、0.544,P<0.01)亦呈中等正相关;SCLC患者各项代谢参数与肿瘤标志物无相关性(P>0.05)。与鳞癌和SCLC不同,腺癌患者Ⅰa~Ⅲa期与Ⅲb~Ⅳb期原发灶直径、MTV、TLG、CEA及CYFRA2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原发灶的代谢特征与肿瘤标志物的关系及其危险性因病理类型的差异而不同。腺癌与鳞癌的非SUVmax代谢参数直径、MTV、TLG与血清肿瘤标志物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腺癌的非SUVmax代谢参数及血清CEA、CYFRA21-1水平是影响分期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氟脱氧葡萄糖F18 癌胚抗原 角蛋白质类 抗原 肿瘤 磷酸丙酮酸水合 胃泌素释放肽 病理学 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项蛋白指标联合检测对早期诊断脑梗死的价值 被引量:2
19
作者 方芳 王雅杰 +3 位作者 陈兰枝 陈燕 吕虹 康熙雄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760-764,共5页
目的分析6项蛋白指标联合检测对早期诊断脑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72 h内急性脑卒中患者160例,分为脑梗死组(80例)和脑出血组(80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45例作为对照组。用ELISA法检测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 ... 目的分析6项蛋白指标联合检测对早期诊断脑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72 h内急性脑卒中患者160例,分为脑梗死组(80例)和脑出血组(80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45例作为对照组。用ELISA法检测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 WF)、S100β蛋白(S100β)、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水平,评估不同蛋白指标组合诊断脑梗死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脑梗死组NSE、v WF、S100β、MMP-9、MCP-1和VCAM-1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出血组除MCP-1外,各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由NSE、v WF、S100β、MCP-1和VCAM-1组成的诊断标志组,其诊断脑梗死的敏感度为73.75%、特异度为72.00%,发病6 h内诊断脑梗死的敏感度为80.77%,特异度为76.32%。结论蛋白指标联合诊断早期脑梗死的敏感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磷酸丙酮酸水合 明胶B 单核细胞化学吸引蛋白质1 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梭葡胺标记对骨髓干细胞向神经样细胞分化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勇 程敬亮 +1 位作者 李华丽 王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744-747,共4页
目的探讨铁梭葡胺(SHU555A)体外标记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其向神经样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在大鼠BMSCs培养液中分别加入10×稀释的SHU555A纳米颗粒10、20、40、80 μl,使铁的终浓度分别为14 μg/ml(14μg/ml标记组)、28 μ... 目的探讨铁梭葡胺(SHU555A)体外标记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其向神经样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在大鼠BMSCs培养液中分别加入10×稀释的SHU555A纳米颗粒10、20、40、80 μl,使铁的终浓度分别为14 μg/ml(14μg/ml标记组)、28 μg/ml(28 μg/ml标记组)、56 μg/ml(56 μg/ml标记组)和112 μg/ml(112 μg/ml标记组);另取无铁培养液的BMSCs作为对照组。各组BMSCs经DMSO+丁羟茴醚诱导6 h后,分别采用RT 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神经上皮干细胞蛋白(nestin)、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mRNA表达和nestin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标记组nestin、NSE和GFAP的mRNA均呈高表达,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nestin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4~112μg/ml的SHU555A标记浓度对大鼠BMSCs向神经样细胞分化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干细胞 细胞分化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 磷酸丙酮酸水合 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