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OPO配位金属基衍生物的制备及其对环氧树脂的阻燃作用
1
作者 荣光辉 何亮潮 +1 位作者 李曼平 孔庆红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4-69,共6页
为了提高环氧树脂(EP)的阻燃性,本研究将P/N协效和催化成炭相结合,通过水杨醛与对苯二胺反应生成水杨醛基席夫碱,进一步与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通过加成反应得到衍生物(SPPO),SPPO与通过Fe3+、Bi3+配位作用生成... 为了提高环氧树脂(EP)的阻燃性,本研究将P/N协效和催化成炭相结合,通过水杨醛与对苯二胺反应生成水杨醛基席夫碱,进一步与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通过加成反应得到衍生物(SPPO),SPPO与通过Fe3+、Bi3+配位作用生成水杨醛基席夫碱金属配合物(SPPO-Fe和SPPO-Bi),制备EP/SPPO-Fe和EP/SPPO-Bi复合材料。结果显示,EP/6%SPPO-Fe、EP/6%SPPO-Bi复合材料的垂直燃烧达到UL94 V-1等级;与纯EP相比,极限氧指数(LOI)分别提升至29.3%和28.4%,热分析结果显示残炭率分别增加了11.7和23.4个百分点;锥形量热仪测试结果表明热释放速率峰值(PHRR)降低33.6%和34.8%;总热释放量(THR)降低17.3%和14.2%;TSP降低35.4%和38.9%。EP复合材料阻燃性能的提升主要得益于P、N元素与金属离子Fe3+、Bi3+之间的协同阻燃效应;金属离子卓越的催化成炭能力提升了残炭率、降低了烟气释放;致密炭层增强物理阻隔效应,进一步阻止可燃气体的逸出、氧气的进入以及热量的释放,提高EP复合材料的阻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9 10-二氢-9-氧杂-10-杂菲-10-氧化物衍生物 阻燃性 席夫碱 金属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长链磷腈衍生物的制备及对乙烯醋酸乙烯酯的阻燃增容作用 被引量:4
2
作者 武翠翠 武伟红 +2 位作者 张梦娇 屈红强 徐建中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57-161,166,共6页
合成了一种长链磷腈衍生物六辛胺基环三磷腈(HOCP)阻燃增容剂,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及元素分析对阻燃剂的组成及结构进行了表征。将新合成的HOCP应用于聚磷酸铵(APP)和三(1-氧代-1-磷杂-2,6,7-三氧杂双环[2.2.2]辛烷-4-... 合成了一种长链磷腈衍生物六辛胺基环三磷腈(HOCP)阻燃增容剂,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及元素分析对阻燃剂的组成及结构进行了表征。将新合成的HOCP应用于聚磷酸铵(APP)和三(1-氧代-1-磷杂-2,6,7-三氧杂双环[2.2.2]辛烷-4-亚甲基)磷酸酯(Trimer)处理的乙烯醋酸乙烯酯(EVA)材料,并通过极限氧指数(LOI)、垂直燃烧测试、力学性能测试和流变测试,研究了HOCP对EVA的阻燃增容作用。通过扫描电镜研究了阻燃EVA材料经氧指数测试后的残炭内外表面。结果表明,HOCP对EVA具有较好的阻燃增容作用,当添加10%的HOCP时,阻燃效果最好,样品6的LOI达到了29.5%,当添加15%的HOCP时,断裂伸长率达到最大,样品7的断裂伸长率达到了9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衍生物 乙烯醋酸乙烯酯 阻燃 增容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腈衍生物大分子阻燃剂的合成及在聚丙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马海云 王君 +1 位作者 赵丽慈 徐建中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44-50,共7页
以六氯环三磷腈与1-氧基磷杂-4-羟甲基-2,6,7-三氧杂双环[2,2,2]辛烷(PEPA)为原料,合成出一种磷腈衍生物阻燃剂六(1-氧代-1-磷杂-2,6,7-三氧杂双环[2,2,2]辛烷-4-亚甲基)环三磷腈(PEPAP)。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表征了PEPAP的化学... 以六氯环三磷腈与1-氧基磷杂-4-羟甲基-2,6,7-三氧杂双环[2,2,2]辛烷(PEPA)为原料,合成出一种磷腈衍生物阻燃剂六(1-氧代-1-磷杂-2,6,7-三氧杂双环[2,2,2]辛烷-4-亚甲基)环三磷腈(PEPAP)。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表征了PEPAP的化学结构。熔融共混法构建PEPAP/聚丙烯(PP)阻燃体系并考察其热稳定性和阻燃性能。热重分析表明,PEPAP在N2中初始热分解温度为312℃,800℃时残炭率为34%。阻燃性能测试表明,当PEPAP质量分数为25%时体系的氧指数达29.4%,且体系能够通过UL94 V-0级。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结果显示体系残炭炭层完整致密且含有磷酸酯类结构,表明PEPAP是固相阻燃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衍生物 阻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巯基-烯点击反应制备含不同功能端基的环三磷腈衍生物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海侨 刘卫卫 +3 位作者 叶俊 乔志 李琦 李效玉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08-112,共5页
环三磷腈衍生物在阻燃添加剂、生物医药材料、电解液和液压油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因此,近年来环三磷腈衍生物的功能化改性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利用巯基化合物与丁香酚氧基环三磷腈在紫外光下的巯基-烯点击反应,制备了末端分... 环三磷腈衍生物在阻燃添加剂、生物医药材料、电解液和液压油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因此,近年来环三磷腈衍生物的功能化改性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利用巯基化合物与丁香酚氧基环三磷腈在紫外光下的巯基-烯点击反应,制备了末端分别含有烷基、羟基和羧基等不同功能基团的系列环三磷腈衍生物,研究了反应时间、投料比和巯基反应物所带的端基官能团对反应的影响规律。发现此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反应时间短(≤30min),反应产率高(≥95%),可批量制备的优点;同时还可以将具有不同结构的功能基团定量的引入到目标产物中。对产物的热性能表征结果表明,C—S键的引入降低了环三磷腈衍生物的热稳定性,但产物的起始分解温度依然保持在300℃以上;末端基团的种类对产物的热稳定性和受热分解后的残炭量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巯基-烯点击反应 环三衍生物 末端功能化 热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磷杂菲酯类衍生物的合成及热稳定性研究
5
作者 郑金云 甄晓敏 +1 位作者 李肖 赵玉芬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20,共6页
磷杂菲衍生物是一类重要的阻燃材料.由磷杂菲与甲醛反应得到的中间体分别与各种酰氯反应得到一系列新型的磷杂菲酯类衍生物,利用1H NMR、13C NMR、31P NMR、FT-IR、HR-MS和ESI-MS对化合物的结构做了表征.讨论了催化剂用量、物料比、溶... 磷杂菲衍生物是一类重要的阻燃材料.由磷杂菲与甲醛反应得到的中间体分别与各种酰氯反应得到一系列新型的磷杂菲酯类衍生物,利用1H NMR、13C NMR、31P NMR、FT-IR、HR-MS和ESI-MS对化合物的结构做了表征.讨论了催化剂用量、物料比、溶剂、反应物浓度、反应时间及温度对反应的影响,并对反应进行优化.对代表化合物的热稳定性做了测试,结果表明这类磷杂菲酯类衍生物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可以作为阻燃材料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菲酯类衍生物 合成 热稳定性 阻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杂菲衍生物的合成及对环氧树脂阻燃性能与热降解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祁钰昭 许松江 +8 位作者 侯泽明 叶小林 宝冬梅 张道海 秦舒浩 向宇姝 高成涛 邹光龙 周国永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0-58,共9页
以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硫化物(DOPS)与对苯醌为原料,合成10-(2,5-二羟基苯基)-10-氢-9-氧杂-10-磷杂菲-10硫化物(DOPS-HQ),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和高分辨质谱确定其结构,并将其应用于环氧树脂(EP)的阻燃改性。... 以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硫化物(DOPS)与对苯醌为原料,合成10-(2,5-二羟基苯基)-10-氢-9-氧杂-10-磷杂菲-10硫化物(DOPS-HQ),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和高分辨质谱确定其结构,并将其应用于环氧树脂(EP)的阻燃改性。采用热重分析、垂直燃烧、极限氧指数、锥形量热和热重-红外光谱联用(TG-FTIR)等手段研究了阻燃剂DOPS-HQ对EP的热稳定性、热降解行为及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阻燃剂DOPS-HQ能提高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和残炭量,改善材料的阻燃性能,降低其热释放速率峰值(PHRR)和总热释放量(THR)。当DOPS-HQ的质量分数为15%时,复合材料的极限氧指数(LOI)值提高至32.5%,达到UL-94 V-0级,其PHRR和THR分别降低了32.7%和38.2%。TG-FTIR结果表明,DOPS-HQ/EP在热降解过程中会产生含磷自由基(PO·,HPO_(2)·,PO_(2)·等)作为H·,O·或HO·自由基的捕捉剂,从而主要在气相中发挥阻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菲衍生物 环氧树脂 10-(2 5-二羟基苯基)-10-氢-9-氧杂-10-杂菲-10硫化物 阻燃性能 热降解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三磷腈衍生物在环氧树脂阻燃方面的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于永建 李玲 段宪法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30-234,共5页
磷腈类阻燃剂对聚合物具有良好的阻燃效果,其中六氯环三磷腈作为第二代磷氮膨胀型阻燃剂,因为具有优异的分子结构设计特性,人们基于其衍生物对聚合物阻燃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通过对比不同种类六氯环三磷腈衍生物对环氧树脂及其复合材料... 磷腈类阻燃剂对聚合物具有良好的阻燃效果,其中六氯环三磷腈作为第二代磷氮膨胀型阻燃剂,因为具有优异的分子结构设计特性,人们基于其衍生物对聚合物阻燃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通过对比不同种类六氯环三磷腈衍生物对环氧树脂及其复合材料阻燃性能的影响,发现六氯环三磷腈衍生物对环氧树脂具有优异的阻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氯环三衍生物 环氧树脂 阻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基磷氧衍生物在蓝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
8
作者 陶冶 李欢欢 +1 位作者 陈润锋 黄维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32-441,共10页
苯基磷氧不仅具有宽的带隙、高的三线态能级、优异的热稳定性、良好的溶解性和吸电子能力,而且具有很好的化学可修饰性,通过引入不同的功能单元,可有效地调节材料的载流子注入与传输,因此苯基磷氧衍生物在有机光电材料领域得到了广泛研... 苯基磷氧不仅具有宽的带隙、高的三线态能级、优异的热稳定性、良好的溶解性和吸电子能力,而且具有很好的化学可修饰性,通过引入不同的功能单元,可有效地调节材料的载流子注入与传输,因此苯基磷氧衍生物在有机光电材料领域得到了广泛研究并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近年来苯基磷氧衍生物的合成及应用成为蓝光有机发光二极管研究的热点之一。根据苯基磷氧衍生物在蓝光有机二极管中的作用不同,综述苯基磷氧衍生物作为蓝光主体材料、电子传输材料、发光材料的研究现状,对其分子结构设计与合成、热学性质、光物理性质、电化学性质及器件性能等方面作了详细归纳总结,展望了苯基磷氧衍生物的应用前景和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基衍生物 有机发光二极管 蓝光主体材料 电子传输材料 蓝光发光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氟硅环三磷腈衍生物的合成及其阻燃改性聚碳酸酯的性能 被引量:8
9
作者 卞国栋 罗钟琳 王标兵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8-122,共5页
以六氯环三磷腈、羟基氟硅油、苯酚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含氟硅环三磷腈衍生物(FSiCP),并复配滑石粉(Talc)和聚四氟乙烯(PTFE)应用于聚碳酸酯(PC)的阻燃。采用垂直燃烧测试、极限氧指数(LOI)测试、热失重分析、动态热机械分析和扫描电... 以六氯环三磷腈、羟基氟硅油、苯酚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含氟硅环三磷腈衍生物(FSiCP),并复配滑石粉(Talc)和聚四氟乙烯(PTFE)应用于聚碳酸酯(PC)的阻燃。采用垂直燃烧测试、极限氧指数(LOI)测试、热失重分析、动态热机械分析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共混材料的阻燃性能、热稳定性、动态热机械性能和微观形貌结构。结果表明,PC/Talc/PTFE/FSiCP组分比为100/5/0.5/7.5时,样品的垂直燃烧等级达到V–0级,LOI值提高到30%。FSiCP的加入降低了共混材料的热稳定性,促进PC提前分解成炭,生成不可燃气体,阻碍基体继续燃烧,有效提高共混材料的阻燃性能。此外,阻燃剂会降低共混材料的储能模量和玻璃化转变温度,但可作为Talc的表面改性剂,有助于后者在PC基体中的分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氟硅环三衍生物 聚碳酸酯 阻燃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硅环三磷腈衍生物阻燃改性聚碳酸酯的性能 被引量:8
10
作者 蒋季成 罗钟琳 王标兵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2-125,137,共5页
将聚碳酸酯(PC)、滑石粉(Talc)、聚四氟乙烯(PTFE)及自制的含硅环三磷腈衍生物阻燃剂(HSPCTP)在密炼机上熔融共混,经模压制备HSPCTP阻燃PC/Talc/PTFE复合材料。通过垂直燃烧测试和极限氧指数(LOI)测试分析了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采用热... 将聚碳酸酯(PC)、滑石粉(Talc)、聚四氟乙烯(PTFE)及自制的含硅环三磷腈衍生物阻燃剂(HSPCTP)在密炼机上熔融共混,经模压制备HSPCTP阻燃PC/Talc/PTFE复合材料。通过垂直燃烧测试和极限氧指数(LOI)测试分析了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采用热重分析、动态热机械分析、拉伸和冲击试验研究了阻燃剂含量对复合材料热稳定性、储能模量及玻璃化转变温度(T_g)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HSPCTP的加入能够促进PC的热解,使其更早地产生炭层,有效提高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当添加3份HSPCTP时,复合材料的LOI值达到28.4%并可以通过UL 94 V–0等级测试,断裂伸长率和冲击强度分别比纯PC提高了174%和135%,而此时的拉伸强度与纯PC相差不大。HSPCTP提高了低于T_g时的复合材料储能模量,但略微降低了复合材料的T_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硅环三衍生物阻燃剂 聚碳酸酯 无卤阻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苄基锡不饱和烃基膦酸衍生物的合成与表征
11
作者 尹汉东 马春林 王勇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376-376,共1页
关键词 膦酸衍生物 三苄基锡 不饱和 生物活性 三烃基锡 磷衍生物 有机锡化合物 山东聊城 三苄基氯化锡 锡原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DOPS衍生物阻燃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热降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叶小林 许志彦 +7 位作者 侯泽明 王建航 谭芳 张道海 蔡晓东 周国永 吴中立 宝冬梅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222-227,共6页
近年来,磷杂菲类阻燃剂因其良好的阻燃性和相容性等特点而被阻燃界学者们广泛研究。本工作以一种新型磷杂菲衍生物马来酸酐-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硫化物(MAH-DOPS)为阻燃剂,将其添加到聚乳酸(PLA)中制备PLA/MAH-DOPS阻燃复合... 近年来,磷杂菲类阻燃剂因其良好的阻燃性和相容性等特点而被阻燃界学者们广泛研究。本工作以一种新型磷杂菲衍生物马来酸酐-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硫化物(MAH-DOPS)为阻燃剂,将其添加到聚乳酸(PLA)中制备PLA/MAH-DOPS阻燃复合材料;再通过TG/DTG方法研究其热降解过程;最后采用Kissinger法、Flynn-Wall-Ozawa法和Coats-Redfern法对PLA和PLA/MAH-DOPS的非等温热降解动力学数据进行分析,求出热降解活化能(E)和指前因子(A),并推测出可能的热降解机理及其动力学方程。实验结果表明:与纯PLA相比,PLA/MAH-DOPS的初始分解温度(T_(5%))、最大热失重速率(R_(max))和峰温(T_(P))均降低,残炭量升高。热降解动力学参数分别为E_(K)(PLA)=174.02 kJ/mol,E_(O)(PLA)=178.45 kJ/mol,lnA_(K)(PLA)=31.90,E_(K)(PLA/MAH-DOPS)=124.93 kJ/mol,E_(O)(PLA/MAH-DOPS)=126.37 kJ/mol,lnA_(K)(PLA/MAH-DOPS)=24.43;PLA和PLA/MAH-DOPS的热降解机理函数均为g(α)=[-ln(1-α)]^(3/4),反应级数n=3/4,热降解机理属于随机成核和随后生长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菲衍生物 MAH-DOPS 聚乳酸 热降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苯基氧膦新衍生物铀酰离子化学传感器研究
13
作者 曾义昆 曹小红 +1 位作者 曹新医 应敏 《华东地质学院学报》 2000年第4期323-327,共5页
以三种新的二苯基氧膦衍生物为载体 ,制成PVC膜化学传感器 ,研究了PVC膜对UO2 + 2 的电位响应特性。在pH 3 .0的0 .1mol/Ltris缓冲液中 ,以BDPPM为载体 ,考察DOP为增塑剂的电极对UO2 + 2 的电位响应 ,线性范围为 3 .2× 10 - 6 ~ 3... 以三种新的二苯基氧膦衍生物为载体 ,制成PVC膜化学传感器 ,研究了PVC膜对UO2 + 2 的电位响应特性。在pH 3 .0的0 .1mol/Ltris缓冲液中 ,以BDPPM为载体 ,考察DOP为增塑剂的电极对UO2 + 2 的电位响应 ,线性范围为 3 .2× 10 - 6 ~ 3.0× 10 - 2mol/L ,响应斜率为 2 9± 0 .6mV/dec,响应时间t90 % 小于 3.3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苯基氧磷衍生物 生物铀酰离子 化学传感器 PV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OPO衍生物改性碳纳米管的制备及对聚乳酸阻燃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高京 何文涛 +3 位作者 王欣欣 向宇姝 龙丽娟 秦舒浩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65-174,共10页
以含羧基的碳纳米管(CNT-COOH)和9,10-二氢-9-氧-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衍生物DOPO-NH;为原料,通过酰氯化反应、缩合反应等制备了一种新型无机-有机杂化阻燃剂—DOPO衍生物改性碳纳米管(CNT-DOPO),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透射电... 以含羧基的碳纳米管(CNT-COOH)和9,10-二氢-9-氧-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衍生物DOPO-NH;为原料,通过酰氯化反应、缩合反应等制备了一种新型无机-有机杂化阻燃剂—DOPO衍生物改性碳纳米管(CNT-DOPO),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及热重分析等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对有机物接枝率进行了定量测试.结果表明,DOPO-NH;成功接枝到碳纳米管上,接枝率约为50%.将CNT-COOH,DOPO-NH;和CNT-DOPO以质量分数5%添加到聚乳酸(PLA)中制备阻燃PLA复合材料.锥形量热测试结果表明,与纯PLA相比,PLA/5CNT-COOH,PLA/5DOPO-NH;和PLA/5CNT-DOPO 3种复合材料的热释放速率峰值分别下降46%,3.4%和39.8%;炭层形貌和结构分析表明,PLA/5CNT-DOPO的炭层石墨化程度最高,CNT-DOPO;在凝聚相阻燃方面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流变结果表明,碳纳米管对黏弹转变影响很明显,PLA/5CNT-COOH和PLA/5CNT-DOPO基本上表现为弹性行为.正是由于碳纳米管的存在,使得PLA复合材料在低频区黏度增大,并且在燃烧后期形成了连续致密的炭层,有效降低了材料的热释放速率和烟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9 10-二氢-9-氧-10-杂菲-10-氧化物衍生物 碳纳米管 阻燃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酶热传感器的酶标甲胺磷农药的制备 被引量:1
15
作者 Nguyen Van-luc 于劲松 +1 位作者 徐斐 华泽钊 《食品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4-58,共5页
采用碳二亚胺(EDC)法进行酶标甲胺磷的制备研究。考察甲胺磷和丁二酸酐比例、反应时间对甲胺磷衍生物合成的影响,最终确定二者的最适物质的量比为1:1.5,最适反应时间为15h;甲胺磷衍生物与葡萄糖氧化酶比例对酶标甲胺磷偶联率及酶活的影... 采用碳二亚胺(EDC)法进行酶标甲胺磷的制备研究。考察甲胺磷和丁二酸酐比例、反应时间对甲胺磷衍生物合成的影响,最终确定二者的最适物质的量比为1:1.5,最适反应时间为15h;甲胺磷衍生物与葡萄糖氧化酶比例对酶标甲胺磷偶联率及酶活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随着甲胺磷衍生物与葡萄糖氧化酶二者比例的增加,酶标农药的偶联率增加,但同时也造成了酶活的降低。考虑到酶标农药还应具备足够的酯酶抑制活性,甲胺磷衍生物与葡萄糖氧化酶二者物质的量比为10:1时制得的酶标农药为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胺磷衍生物 葡萄糖氧化酶 酶标农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烯丙胺基五甲氧基环三磷腈的合成及阻燃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董淑玲 王伟光 王彦林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9-123,共5页
采用六氯环三磷腈、烯丙胺及甲醇钠作为基础原料,得到最终产物烯丙胺基五甲氧基环三磷腈。对产物的合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以四氢呋喃作为溶剂,物料比为n(六氯磷腈)∶n(烯丙胺)∶n(甲醇钠)=1∶1∶5.4,以5℃为阶梯式升温,... 采用六氯环三磷腈、烯丙胺及甲醇钠作为基础原料,得到最终产物烯丙胺基五甲氧基环三磷腈。对产物的合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以四氢呋喃作为溶剂,物料比为n(六氯磷腈)∶n(烯丙胺)∶n(甲醇钠)=1∶1∶5.4,以5℃为阶梯式升温,在55℃下回流反应6 h,烯丙胺基五甲氧基环三磷腈化合物产率为86.1%。通过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进行表征,证实了产物的结构,通过差热分析(TG-DTA)证明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将产物应用于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中,进行极限氧指数的测试(LOI),结果表明,不管单独应用于PBT或是与MCA复配后再应用,烯丙胺基五甲氧基环三磷腈化合物均能有效改善PBT的易燃性,使其具有良好的阻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燃剂 六氯环三 烯丙胺基五甲氧基环三 衍生物 PB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卤环三磷腈阻燃剂的开发与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高岩立 刘霞 +4 位作者 冀克俭 张春杰 刘元俊 李艳玲 周彤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10-114,共5页
综述了近几年含芳基和螺环芳烃的环三磷腈、含羟基的环三磷腈、含不饱和双键的环三磷腈、含磷酸酯结构和树枝状的环三磷腈等环三磷腈衍生物的开发与应用。简要介绍了环三磷腈阻燃剂的发展研究现状,并对其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环三衍生物 无卤 阻燃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的含硼阻燃剂和磷腈阻燃剂协同阻燃整理 被引量:2
18
作者 朱玉玺 代亚敏 +2 位作者 王畅 徐红 毛志平 《印染》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1-7,共7页
苯氧基环三磷腈衍生物spb-100(PNCP)是一种商品化的磷腈阻燃剂,应用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阻燃整理时融滴现象严重。为提高PNCP应用于PET的阻燃效果,合成了两种含硼阻燃剂硼酸乙烯苯酯(ATPB)和含硼超支化聚合物(HBb),并分别与PNC... 苯氧基环三磷腈衍生物spb-100(PNCP)是一种商品化的磷腈阻燃剂,应用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阻燃整理时融滴现象严重。为提高PNCP应用于PET的阻燃效果,合成了两种含硼阻燃剂硼酸乙烯苯酯(ATPB)和含硼超支化聚合物(HBb),并分别与PNCP共混应用于PET阻燃。利用极限氧指数仪(LOI)、垂直燃烧仪(UL-94)、热失重分析测试仪(TGA)、扫描电镜仪(SEM)和激光共聚焦显微拉曼仪(Raman)等对织物的阻燃性能、热稳定性能、成炭性能等进行测试。结果表明,ATPB、HBb均能与PNCP产生协同阻燃效应,不仅进一步提高了PET材料的LOI值,还能提高PET基复合材料的抗融滴性能。当PNCP、HBb添加量分别为10%和5%时,协同效果最好,其PET基复合材料的LOI值达到31.8,UL-94等级通过V-0级,热分解速率较纯PET下降29.9%。利用热裂解-气质联用、扫描电镜、拉曼光谱等分析了PNCP/含硼阻燃剂体系对PET的协同阻燃机理,发现该阻燃体系能够在PET燃烧时的气相和凝聚相中同时起阻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燃整理 含硼 苯氧基环三衍生物 协同效应 涤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OPO基聚磷酰胺的合成及阻燃PLA性能 被引量:2
19
作者 黄绍文 龙丽娟 +5 位作者 王彦文 胡继粗 罗珊珊 单春燕 张凯 何文涛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24-130,共7页
以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衍生物和螺环磷酸酯二酰氯(SPDPC)为单体,聚合得到DOPO基聚磷酰胺(PPPA)阻燃剂。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进行表征,确定产物结构。将PPPA与聚乳酸(PLA)共混,通过热重分析(TG)、... 以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衍生物和螺环磷酸酯二酰氯(SPDPC)为单体,聚合得到DOPO基聚磷酰胺(PPPA)阻燃剂。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进行表征,确定产物结构。将PPPA与聚乳酸(PLA)共混,通过热重分析(TG)、极限氧指数(LOI)、垂直燃烧、微型量热等测试方法,考察其对PLA的热稳定性和阻燃性能的影响。TG分析表明,随着PPPA质量分数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略有降低,固体残留量增多。在PPPA质量分数为5%时,即可使复合材料垂直燃烧级别达到V–0级,LOI由纯PLA的20%提高到32.3%。微型量热表明,当PPPA质量分数为2.5%时,复合材料总热释放量为23.0 kJ/g,较纯PLA的29.1 kJ/g降低了2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9 10-二氢-9-氧杂-10-杂菲-10-氧化物衍生物 酰胺 阻燃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耐热型填料改性EPDM绝热层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苗振威 吴剑 +5 位作者 赵元 张维海 刘伟 马翰林 张双琨 吴战鹏 《固体火箭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4-139,共6页
以三元乙丙橡胶(EPDM)为基体,中空聚酰亚胺纤维为耐热型纤维,分别从低密度高成炭、高耐热以及分子链催化成炭三方面出发,通过机械共混法制备了酚醛空心微球(HPM)、聚酰亚胺树脂(PIR)以及含不饱和双键环磷腈衍生物(CPD)复合的EPDM绝热层... 以三元乙丙橡胶(EPDM)为基体,中空聚酰亚胺纤维为耐热型纤维,分别从低密度高成炭、高耐热以及分子链催化成炭三方面出发,通过机械共混法制备了酚醛空心微球(HPM)、聚酰亚胺树脂(PIR)以及含不饱和双键环磷腈衍生物(CPD)复合的EPDM绝热层,并对这三种绝热层进行了硫化性能、力学性能、与金属界面粘接性能以及耐烧蚀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由PIR填充的EPDM绝热层具有较为优异的综合性能;当PIR添加量为10 phr时,其拉伸强度为8.9 MPa,断裂伸长率为834%,密度为1.033 g/cm^(3),与铝片的粘接强度为5.4 MPa,线烧蚀率为0.033 mm/s。SEM显示,EPDM/PIR烧蚀后的断面连续完整、无明显大孔隙,具有优异的耐烧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醛空心微球 聚酰亚胺树脂 含不饱和双键环衍生物 三元乙丙 绝热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