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磷脂酰乙醇胺单分子膜的相变因素分析及原子力显微镜观测 被引量:1
1
作者 刘颖 孙润广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065-1072,共8页
通过π-A曲线(π:膜对浮片所施之力,A:单分子所占的面积)研究浓度、pH值、温度以及蔗糖对磷脂酰乙醇胺相变的影响.实验表明:(1)当浓度较高时,磷脂酰乙醇胺的π-A曲线随着浓度的增加重合性较好,平均分子面积和表面膜压有较好的对应.当浓... 通过π-A曲线(π:膜对浮片所施之力,A:单分子所占的面积)研究浓度、pH值、温度以及蔗糖对磷脂酰乙醇胺相变的影响.实验表明:(1)当浓度较高时,磷脂酰乙醇胺的π-A曲线随着浓度的增加重合性较好,平均分子面积和表面膜压有较好的对应.当浓度较低时,π-A曲线重合性较差,在低密度情况下,磷脂酰乙醇胺分子的排列不紧密,致使分子的随机运动对膜压的影响较大;(2)亚相处于较强的酸性或者碱性状态下均会使磷脂酰乙醇胺分子的相变变慢,pH值过高或过低都会对膜有较大的破坏作用;(3)当温度逐渐增大,而保持平均分子面积不变时,随着温度的增加,t-pa曲线(温度-膜压)逐渐由一条直线变成抛物线,这说明随着温度的增加磷脂酰乙醇胺凝聚膜会向液态扩张膜转变,即随着温度的增加相变延迟;(4)蔗糖对磷脂酰乙醇胺单分子膜有较强的稳定作用,且这种作用在生理条件下最为明显.用原子力显微镜直接观测了不同压力下转移至云母表面分子层的形貌特征,进一步解释了磷脂酰乙醇胺单分子膜相变的微观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与细胞生物物理 磷脂酰乙醇胺相变因素 π-A曲线 原子力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晶态磷脂酰乙醇胺脂质体和LB膜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孙润广 张静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1256-1261,共6页
用原子力显微镜、小角 X射线散射和 3 1 P NMR分别对液晶态磷脂酰乙醇胺脂质体和 LB膜结构进行了研究 .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到了液晶态脂质体的立方相和双层膜共存的结构图像 .研究结果表明 ,两相共存的状态与双亲性分子的结构、浓度以... 用原子力显微镜、小角 X射线散射和 3 1 P NMR分别对液晶态磷脂酰乙醇胺脂质体和 LB膜结构进行了研究 .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到了液晶态脂质体的立方相和双层膜共存的结构图像 .研究结果表明 ,两相共存的状态与双亲性分子的结构、浓度以及介质的组分和 p H等因素有关 .用小角 X射线散射和 3 1 P NMR研究发现 ,在 DEPE液晶态中 ,钠盐诱导形成 Q2 2 9(Im3m)立方相 .DEPE液晶态分别在 37.5℃出现 Lβ→Lα可逆相变 ,在 6 3.5℃出现 Lα→ H 可逆相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态 磷脂乙醇胺 脂质体 LB膜结构 生物膜骨架 原子力显微镜 小角X射线散射 立方 脂双层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