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运动减肥对肥胖儿童少年红细胞膜磷脂酰丝氨酸外翻及ATPase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赖爱萍 陈文鹤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41-144,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肥胖儿童少年红细胞膜PS外翻水平和ATP酶活性及运动减肥干预对其的影响。方法:对64名肥胖儿童少年(按体脂百分比分为轻、中和重度肥胖组共3组)进行4周有氧运动减肥,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红细胞膜PS外翻,干预前后进行血脂、PS外翻... 目的:探讨肥胖儿童少年红细胞膜PS外翻水平和ATP酶活性及运动减肥干预对其的影响。方法:对64名肥胖儿童少年(按体脂百分比分为轻、中和重度肥胖组共3组)进行4周有氧运动减肥,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红细胞膜PS外翻,干预前后进行血脂、PS外翻及Na+K+-ATPase和Ca2+Mg2+-ATPase酶活性的测定。结果:运动干预前轻度肥胖组PS外翻与其他2组肥胖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HDL仅在轻度组和重度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运动干预后Na+K+-ATPase活性显著增加(P≤0.05),Ca2+Mg2+-ATPase活性虽有增加,但未呈显著性水平;运动干预后PS外翻虽然有所下降,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脂代谢紊乱的初期,膜PS外翻可能比血脂指标更能体现肥胖的发展。有氧运动减肥能显著增加红细胞膜Na+K+-ATPase活性,改善红细胞膜PS外翻水平,但后者对运动干预的效应滞后于血脂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儿童 少年 红细胞膜磷脂 ATPase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膜组分磷脂酰丝氨酸外翻的分子调控机制 被引量:10
2
作者 毕丹 徐扬 +1 位作者 逄越 李庆伟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0-147,共8页
磷脂酰丝氨酸(Phosphatidylserine,PS)是细胞质膜重要的磷脂成分之一,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在细胞凋亡及一些特殊的病理条件下,细胞内ATP供能不足,胞浆Ca2+浓度升高,引起PS发生外翻。PS外翻在不同类型细胞中具有不同的生物学功能,且... 磷脂酰丝氨酸(Phosphatidylserine,PS)是细胞质膜重要的磷脂成分之一,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在细胞凋亡及一些特殊的病理条件下,细胞内ATP供能不足,胞浆Ca2+浓度升高,引起PS发生外翻。PS外翻在不同类型细胞中具有不同的生物学功能,且外翻的程度与疾病发展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癌症等多种疾病治疗的靶标。文章综述了细胞质膜中磷脂酰丝氨酸的重要生物学功能和意义、磷脂酰丝氨酸外翻的分子机制及在临床医学方面的应用,以期对未来的功能和临床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 靶标分子 细胞凋亡 磷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磷脂酰丝氨酸/凝血酶原抗体与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相关性分析
3
作者 姚中强 李常虹 +5 位作者 李欣艺 郭苇 翟佳羽 刘蕊 魏慧 穆荣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58-1061,共4页
目的:探讨抗磷脂酰丝氨酸/凝血酶原抗体及其IgG或IgM亚型是否与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相关。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8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就诊的年龄18~40岁且检测过抗磷脂酰丝氨酸/凝血酶原抗体的283例至少一次不明原因流产患者的病... 目的:探讨抗磷脂酰丝氨酸/凝血酶原抗体及其IgG或IgM亚型是否与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相关。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8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就诊的年龄18~40岁且检测过抗磷脂酰丝氨酸/凝血酶原抗体的283例至少一次不明原因流产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使用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抗磷脂酰丝氨酸/凝血酶原抗体及其IgG或IgM亚型与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相关性,使用四格表法计算抗磷脂酰丝氨酸/凝血酶原抗体及其IgG或IgM亚型在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卡方检验表明,复发性流产组抗磷脂酰丝氨酸/凝血酶原抗体及其IgM亚型阳性率高于非复发性流产组(P均<0.05),而抗PS/PT抗体IgG亚型阳性率在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抗心磷脂抗体、抗β2糖蛋白抗体、狼疮抗凝物、抗核抗体以及年龄校正后,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抗磷脂酰丝氨酸/凝血酶原抗体阳性与复发性流产相关(OR=2.084,95%CI 1.045~4.155,P<0.05),抗磷脂酰丝氨酸/凝血酶原抗体IgM亚型与复发性流产相关(OR=2.368,95%CI 1.187~4.722,P<0.05)。抗磷脂酰丝氨酸/凝血酶原抗体诊断复发性流产的灵敏度为65.43%,特异度为48.51%,阳性预测值为33.76%,阴性预测值为77.78%。在经典抗磷脂抗体阴性的复发性流产患者中,抗磷脂酰丝氨酸/凝血酶原抗体的灵敏度为59.09%,特异度为63.23%,阳性预测值为40.63%,阴性预测值为78.40%。抗磷脂酰丝氨酸/凝血酶原抗体IgM亚型诊断复发性流产的灵敏度为65.43%,特异度为50.99%,阳性预测值为34.87%,阴性预测值为78.63%。结论:抗磷脂酰丝氨酸/凝血酶原抗体及IgM亚型阳性与至少一次不明原因流产患者的复发性流产相关,其在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诊断中是否有预测价值尚需要未来前瞻性研究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凝血酶原抗体 复发性流产 灵敏度 特异度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酸乳杆菌胞外蛋白调控MAPK和PI3K-AKT信号途径关键蛋白活化水平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泳 贾彦 +6 位作者 任效东 明珠 江岩 赵培 庞广昌 阎亚丽 陈庆森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55-163,共9页
探讨并揭示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CICC6005分泌的相关蛋白质促进肠道健康及分子机制具有重要研究价值。本实验在确定了L.acidophilus CICC6005分泌的胞外蛋白抑制HT-29结肠癌细胞增殖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67 ku和37 ku... 探讨并揭示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CICC6005分泌的相关蛋白质促进肠道健康及分子机制具有重要研究价值。本实验在确定了L.acidophilus CICC6005分泌的胞外蛋白抑制HT-29结肠癌细胞增殖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67 ku和37 ku的胞外蛋白通过何种途径发挥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研究以HT-29细胞作为靶细胞,用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rotein kinase B,PI3K-AKT)信号通路为考察对象,以Western Blotting为手段,分析两个通路中关键的靶点蛋白p38、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JNK)、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磷酸化p38(phosphorylated p38,p-p38)、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激酶(phosphorylated c-Jun N-terminal kinase,p-JNK)、磷酸化的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phosphorylated 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p-ERK)、磷酸化蛋白激酶B(phosphorylated AKT,p-AKT)、PI3K的表达水平,以探讨并阐述源于L.acidophilus CICC6005胞外蛋白调控结肠癌细胞增殖状况的分子机制。结果表明,不同质量浓度的67 ku和37 ku胞外蛋白分别作用HT-29细胞一定时间后,两种胞外蛋白均具有下调两个信号通路途径中p-ERK1/2、p-p38、p-AKT、PI3K蛋白的表达,且存在浓度依赖关系;但对p-JNK、ERK1/2、p38、JNK蛋白的表达没有影响。因此,源于L.acidophilus CICC6005分泌的37 ku和67 ku胞外蛋白表现出显著的抑制HT-29细胞增殖的功能,其机制可能与调控MAPK和PI3K-AKT两个信号通路中几个关键的靶点蛋白的活化水平相关。该研究结果提示,食用嗜酸乳杆菌其分泌的胞外蛋白质将达到维护肠道健康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杆菌CICC6005 蛋白 HT-29结肠癌细胞 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 磷脂肌醇-3激酶--苏蛋白激酶(PI3K-AK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小檗碱对宫颈癌HeLa细胞外泌体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6
5
作者 王景 葛静 +3 位作者 王旭 房桂英 代丽丽 刘晶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79-785,I0005,共8页
目的:观察盐酸小檗碱对宫颈癌HeLa细胞释放外泌体的干预作用,探讨其对癌细胞增殖和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HeLa细胞分为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盐酸小檗碱组,分别采用0、10、20和40 mg·L-1盐酸小檗碱干预HeLa细胞24 h,高速离心提... 目的:观察盐酸小檗碱对宫颈癌HeLa细胞释放外泌体的干预作用,探讨其对癌细胞增殖和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HeLa细胞分为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盐酸小檗碱组,分别采用0、10、20和40 mg·L-1盐酸小檗碱干预HeLa细胞24 h,高速离心提取外泌体,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外泌体标志物CD81和CD63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质丝氨酸苏氨酸激酶(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MTT比色法检测细胞体外生长抑制率,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率,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穿膜细胞数。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低、中和高剂量盐酸小檗碱组细胞外泌体中外泌体标志物CD81和CD6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细胞生长抑制率明显升高(P<0.05),细胞迁移率和穿膜细胞数明显降低(P<0.05),细胞中PI3K、Akt和磷酸化Akt(p-Akt)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低剂量盐酸小檗碱组比较,中和高剂量盐酸小檗碱组细胞外泌体中CD81和CD6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细胞生长抑制率明显升高(P<0.05),细胞迁移率和穿膜细胞数明显降低(P<0.05),细胞中PI3K、Akt和p-Akt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中剂量盐酸小檗碱组比较,高剂量盐酸小檗碱组细胞外泌体中CD81和CD6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细胞生长抑制率明显升高(P<0.05),细胞迁移率和穿膜细胞数明显降低(P<0.05),细胞中PI3K、Akt和p-Akt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具有浓度依赖性。结论:盐酸小檗碱能够抑制宫颈癌细胞外泌体分泌和癌细胞增殖,降低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碱 泌体 宫颈肿瘤 磷脂肌醇3-激酶 蛋白质激酶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MEM30A对新生小鼠耳蜗毛细胞极性维持至关重要[英]
6
作者 邢雅智 张义欢(摘译) +2 位作者 陈正侬(审核) PENG K YI Q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6-97,共2页
据统计已有超过250个基因与听力损失有关曾有多篇报道称ATP8A2、ATP8B1及ATP11A突变会引起听力损失。ATP8A2、ATP8B1及ATP11A属于P4型ATP酶(P4-ATP酶)家族P4-ATP酶是磷脂内翻酶(phospholipid flippase)主要功能是通过消耗ATP将特定磷脂... 据统计已有超过250个基因与听力损失有关曾有多篇报道称ATP8A2、ATP8B1及ATP11A突变会引起听力损失。ATP8A2、ATP8B1及ATP11A属于P4型ATP酶(P4-ATP酶)家族P4-ATP酶是磷脂内翻酶(phospholipid flippase)主要功能是通过消耗ATP将特定磷脂,特别是将磷脂酰丝氨酸(PS)从胞外侧转运到胞浆侧。P4-ATP酶可以产生和维持跨膜脂质的不对称性。P4-ATP酶对于各种细胞过程是必需的,包括细胞信号传导、囊泡运输、细胞凋亡以及胆汁和胆固醇稳态维持等。人的P4-ATP酶有14种亚型,包括ATP8A1、ATP8A2、ATP8B1-B4、ATP9A、ATP9B ATP10B-10D和ATP11A-11C,这些亚型在不同组织中呈差异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力损失 耳蜗毛细胞 磷脂 ATP酶 细胞信号传导 膜脂质 囊泡运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性硫化氢对嗜铬细胞瘤细胞β位淀粉样前体蛋白裂解酶1表达的影响
7
作者 代政伟 张华 +3 位作者 孟涛 晏宁 李洁颖 晏勇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26-630,共5页
目的观察外源性硫化氢(H2S)对嗜铬细胞瘤细胞(PC12)β位淀粉样前体蛋白裂解酶1(BACE1)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可能涉及的细胞信号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硫氢化钠(NaHS)处理体外培养的PC12细胞,利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内BACE1mRN... 目的观察外源性硫化氢(H2S)对嗜铬细胞瘤细胞(PC12)β位淀粉样前体蛋白裂解酶1(BACE1)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可能涉及的细胞信号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硫氢化钠(NaHS)处理体外培养的PC12细胞,利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内BACE1mRNA及蛋白表达;继以LY294002和PD98059分别阻断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I3-K/Ak)t及丝裂酶原活化蛋白激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MAPK/ERK1/2)通路,Western blot法检测其对NaHS诱导的通路下游蛋白Akt1和ERK1/2磷酸化的影响及其对BACE1蛋白表达变化的调节;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Aβ42水平的变化。结果 NaHS在实验浓度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下调BACE1mRNA及蛋白表达,200μmol/L时最明显,各NaHS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Y294002抑制NaHS诱导的Akt1蛋白磷酸化,削弱NaHS对BACE1蛋白的下调作用,其表达在LY294002预处理组与NaHS200μmol/L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D98059虽能抑制NaHS导致的ERK1/2蛋白磷酸化,但对其调节BACE1蛋白表达无影响,PD98059预处理组与NaHS200μmol/L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处理条件下的Aβ42表达与BACE1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结论外源性H2S下调PC12细胞BACE1表达,其机制可能与PI3-K/Akt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而与MAPK/ERK1/2通路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性硫化氢 β位淀粉样前体蛋白裂解酶1 磷脂肌醇3-激酶 蛋白激酶 细胞信号调节激酶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化IFN-γ和TNF-α对HeLa细胞凋亡的长效诱导活性
8
作者 关燕清 杨鑫华 +4 位作者 彭仕娟 陈文晓 欧敏雅 张荷花 钟炼敏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2期114-118,共5页
采用光化学固定化方法将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TNF-α)共固定化在12孔聚苯乙烯培养板(PSt)上.无血清培养子宫颈癌(HeLa)细胞,通过动态细胞计数跟踪、倒置显微镜观察、磷脂酰丝氨酸外翻分析方法,研究细胞因子药物对HeLa细胞凋亡... 采用光化学固定化方法将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TNF-α)共固定化在12孔聚苯乙烯培养板(PSt)上.无血清培养子宫颈癌(HeLa)细胞,通过动态细胞计数跟踪、倒置显微镜观察、磷脂酰丝氨酸外翻分析方法,研究细胞因子药物对HeLa细胞凋亡诱导作用的长效活性.结果表明,20 ng/well的共固定化IFN-γ和TNF-α能显著诱导HeLa细胞凋亡,在18 d内,细胞发生了典型的凋亡,最高抑制活性可达94.12%,未见细胞有重新生长的现象.磷脂酰丝氨酸法分析也显示第3天和第6天的凋亡率为76.6%和8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固定化 人重组肿瘤坏死因子-α 重组人干扰素-γ 子宫颈癌细胞 磷脂酰丝氨酸外翻分析 长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曾志勇 王志农 +2 位作者 徐志云 何斌 张宝仁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55-257,共3页
目的 :观察缺血预处理 (ischemicpreconditioning ,IPC)对体外循环中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评价其对心肌的保护作用。 方法 :在猫体外循环 (cardiopulmonarybypass,CPB)模型的基础上随机分成 3组 :组 1(单纯CPB组 ,n =18)和组 ... 目的 :观察缺血预处理 (ischemicpreconditioning ,IPC)对体外循环中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评价其对心肌的保护作用。 方法 :在猫体外循环 (cardiopulmonarybypass,CPB)模型的基础上随机分成 3组 :组 1(单纯CPB组 ,n =18)和组 2 (主动脉阻断组 ,n =18)于CPB开始 4 5min后阻断主动脉 ,6 0min后开放主动脉使心脏恢复再灌注 90min ;组 3(IPC组 ,n =18)于主动脉阻断前进行IPC(阻断升主动脉 5min后开放 10min ,并重复 3次 ) ,余处理与组 2相同。应用Annexin Ⅴ /PI联合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心肌细胞膜磷脂酰丝氨酸的外翻 ,比较IPC处理组及单纯缺血再灌注组体外循环过程中 4 5、10 5、195min时间点心肌细胞坏死和凋亡的数量。 结果 :组 2于主动脉阻断 6 0min及再灌注 90min时心肌细胞坏死率分别为(2 .6 75± 0 .4 2 4 ) %及 (5 .32 7± 0 .5 13) % ,而组 3则分别为 (1.317± 0 .2 92 ) %和 (3.112± 0 .32 8) % ,两组主动脉阻断 6 0min时 ,均未检出凋亡心肌细胞 ,但在再灌注 90min时 ,组 2和组 3的心肌细胞凋亡率分别达 (2 .32 7± 0 .6 73) %和 (0 .94 3± 0 .14 6 ) %(P <0 .0 1)。IPC处理组缺血再灌注期间坏死及凋亡的心肌细胞明显减少。 结论 :IPC不仅能减少体外循环缺血再灌注导致的心肌细胞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预处理 循环 心肌再灌注损伤 细胞凋亡 磷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芪丹通脉片对急性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信号转导系统PI3K/Akt和Erk1/2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军昌 王宗仁 +4 位作者 王跃民 王文 王文勇 王长海 姚菊峰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55-258,共4页
目的观察中药芪丹通脉片对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梗死面积、细胞凋亡和细胞信号转导系统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苏)氨酸激酶(Akt)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模型组)和芪... 目的观察中药芪丹通脉片对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梗死面积、细胞凋亡和细胞信号转导系统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苏)氨酸激酶(Akt)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模型组)和芪丹通脉片预处理组。生理盐水或芪丹通脉片灌胃7 d后,大鼠麻醉开胸,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40 min,再灌注4 h。伊文氏兰和TTC染色测定心肌梗死范围,计算梗死面积(IS)与缺血区面积(AAR)的比值(%,IS/AAR);TUNEL方法定性和定量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指数;Westernblot测定信号蛋白的表达。结果芪丹通脉片组的心肌梗死范围明显小于模型组[(28.8±8.4)%vs.(49.1±10.3)%,P<0.01];其心肌细胞凋亡指数亦显著低于模型组[(11.6±2.3)%vs.(20.3±4.5)%,P<0.01];而其Akt和Erk1/2的磷酸化表达水平增加,与模型组比较分别增加了2.5倍和1.9倍(P<0.01,P<0.05)。结论芪丹通脉片能够抑制缺血再灌注所致的心肌细胞损伤,并影响生存信号通路PI3K/Akt和Erk1/2的活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丹通脉片 再灌注 心肌 磷脂肌醇-3激酶 (苏)激酶 细胞信号调节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凋亡检测剂^(125,131)I-Annexin Ⅴ的制备和初步评价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大明 金小海 +8 位作者 祁本忠 罗志福 贾兵 张颖妹 杨红伟 张锦荣 杜进 马大龙 王凡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09-214,共6页
利用国内基因工程制备的AnnexinⅤ,采用Iodo Gen标记方法,研究了125,131I AnnexinⅤ的标记条件。在每管加入50μgIodo Gen、pH=6~7.8、AnnexinⅤ的质量浓度大于25μg/mL的条件下,反应10min,标记物的标记率大于80%。经PD 10色谱柱纯化后... 利用国内基因工程制备的AnnexinⅤ,采用Iodo Gen标记方法,研究了125,131I AnnexinⅤ的标记条件。在每管加入50μgIodo Gen、pH=6~7.8、AnnexinⅤ的质量浓度大于25μg/mL的条件下,反应10min,标记物的标记率大于80%。经PD 10色谱柱纯化后,标记物的放化纯度大于95%,室温下,标记物能稳定40h。在正常小鼠体内的生物分布实验表明,碘标记的AnnexinⅤ主要浓聚于肝、脾、肾,在体内清除很快。凋亡细胞结合分析表明,碘标记的AnnexinⅤ保持了较好的生物活性,对PS的解离常数K为8.53nmol/L,结合容量RT为1.23×106结合位点数/个细胞。所制备的细胞凋亡检测剂125,131I AnnexinⅤ可以用于进一步的动物模型或人体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 ANNEXIN V 制备 碘标记 稳定性 细胞结合分析 磷脂基团 核医学显像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S定点突变及酶活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卢欣睿 崔亚顺 +3 位作者 王培琪 罗维佳 陈梦雪 张怡轩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6期94-97,共4页
磷脂酰丝氨酸可在磷脂酰丝氨酸合成酶(PSS)催化下由磷脂酰胆碱和L-丝氨酸生成。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对磷脂酰丝氨酸合成酶蛋白质结构进行解析和研究分析,获得2个可突变位点F139和P272,通过Overlap PCR法进行定点突变,测定突变序列,并进... 磷脂酰丝氨酸可在磷脂酰丝氨酸合成酶(PSS)催化下由磷脂酰胆碱和L-丝氨酸生成。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对磷脂酰丝氨酸合成酶蛋白质结构进行解析和研究分析,获得2个可突变位点F139和P272,通过Overlap PCR法进行定点突变,测定突变序列,并进行酶活测定。结果显示,PSS位点F139突变为L139、M139,位点P272突变为A272,能提高酶活力,说明蛋白质结构解析结合氨基酸定点突变技术,可以改善重组酶的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合成酶 结构分析 定点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