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泽泻汤合丹参饮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理实验及分子生物学作用机制
1
作者 李思潼 顾亚茹 +4 位作者 于泽鹤 肖依 刘佳 储心乔 张一昕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共8页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技术和动物实验验证探讨泽泻汤合丹参饮治疗动脉粥样硬化(AS)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中医药百科全书数据库(ETCM)检索泽泻汤合丹参饮中5味中药的有效成分及其作用靶点,并构...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技术和动物实验验证探讨泽泻汤合丹参饮治疗动脉粥样硬化(AS)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中医药百科全书数据库(ETCM)检索泽泻汤合丹参饮中5味中药的有效成分及其作用靶点,并构建泽泻汤合丹参饮药物-成分-靶点网络图,分别在人类基因综合数据库(GeneCards)、在0+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检索获取AS疾病相关靶点,将交集靶点提交至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利用Metascape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采用高脂饮食喂养法复制AS大鼠模型,造模时给予泽泻汤合丹参饮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6.3、12.6、25.2 g/kg)干预,验证网络药理学所得结论。结果:通过数据挖掘最终获得59个与泽泻汤合丹参饮相关的靶点,1187个AS相关靶基因,对接获得63个交集靶点,通过构建PPI核心网络,显示关键靶基因62个,包括蛋白激酶B1(AKT1)、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6(IL-6)等,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泽泻汤合丹参饮治疗AS关键信号通路为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等。动物实验证实,与模型组比较,泽泻汤合丹参饮可明显降低AS大鼠的血脂、炎症介质IL-6、C反应蛋白(CRP)含量,下调主动脉组织p-PI3K、p-AKT蛋白的表达,减轻主动脉内皮脂质损伤。结论:泽泻汤合丹参饮可能通过调节脂质代谢、抑制炎症反应、调节PI3K/AKT信号通路等途径,达到防治AS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泽泻汤 丹参饮 动脉粥样硬化 网络药理学 分子生物学 磷脂酞肌醇3-激酶 蛋白激酶B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对脊髓损伤大鼠血清Leptin水平及神经元活性的影响
2
作者 周斌 李占涛 左艳丽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50-455,共6页
目的 基于PI3K/Akt信号通路探讨针灸对脊髓损伤大鼠血清Leptin水平及神经元活性的机制。方法 30只SPF级SD大鼠按随机法分为Sham组、模型组及针灸组,均10只。除Sham组外均建立脊髓损伤(SCI)大鼠模型,建模成功后,针灸组进行针灸治疗,其余... 目的 基于PI3K/Akt信号通路探讨针灸对脊髓损伤大鼠血清Leptin水平及神经元活性的机制。方法 30只SPF级SD大鼠按随机法分为Sham组、模型组及针灸组,均10只。除Sham组外均建立脊髓损伤(SCI)大鼠模型,建模成功后,针灸组进行针灸治疗,其余两组不干预。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针灸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降低(P<0.05);与Sham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Leptin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针灸组大鼠血清Leptin水平更高(P<0.05);Sham组、模型组及针灸组的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率分别为(4.20±0.69)%、(26.81±4.59)%及(18.41±3.54)%,差异有显著性(F=115.000,P<0.001);与Sham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神经细胞PI3K、p-PI3K、AKT及p-AKT蛋白水平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针灸组大鼠PI3K、p-PI3K、AKT及p-AKT蛋白水平升高(P<0.05)。结论 针灸可减少脊髓损伤大鼠神经细胞凋亡、改善神经功能,同时可上调Leptin水平以改善脊髓损伤,可能与调节PI3K/Akt活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针灸 神经元活性 磷脂肌醇-3-激酶 蛋白激酶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