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灰性土壤中磷肥后效及磷素转化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周晓芬 罗亦云 刘宗衡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S1期147-152,共6页
对河北省低磷石灰性土壤磷肥后效以及试验周期中水溶性磷肥的固定转化规律及其有效性进行了研究,并对磷肥不同分配方式的经济效果做了评价.结果表明,磷肥后效明显,且随施磷量增加后效期延长.一次亩施16公斤P_2O_5,至少可维持四年的后效... 对河北省低磷石灰性土壤磷肥后效以及试验周期中水溶性磷肥的固定转化规律及其有效性进行了研究,并对磷肥不同分配方式的经济效果做了评价.结果表明,磷肥后效明显,且随施磷量增加后效期延长.一次亩施16公斤P_2O_5,至少可维持四年的后效作用.磷肥施入土壤后,以速效态存在者约20%,约80%转化为难溶性磷酸盐.以后难溶性磷酸盐仍会被释放出来为作物吸收.四年中Al-P进一步向Ca-P转化,说明Al-P可视为活性较强的一种过渡形态.而且Al-P与速效磷含量之间呈高度显著正相关,Al-P每增加10ppm,速效磷约增加3ppm.每年亩施4公斤P_2O_5效果最好,隔年施8公斤和四年一次施16公斤其效果约为每年分施的70~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灰性土壤 磷肥后效 磷素形态转化 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色土无机磷形态转化及其有效性的定位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熊俊芬 石孝均 毛知耘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262-265,共4页
通过六年田间定位试验 ,结果表明 ,中性紫色土以无机磷为主占全磷 83 .7± 3 .6 % ,其中Ca10-P 5 4.2 %、O -P 2 7.0 %、Al-P 6 .4%、Fe -P 5 .7%、Ca8-P 4.2 %、Ca2 -P 1.5 %。每年施用 15 0kg/hm2 化学磷肥 (P2 O5) ,各级无机磷... 通过六年田间定位试验 ,结果表明 ,中性紫色土以无机磷为主占全磷 83 .7± 3 .6 % ,其中Ca10-P 5 4.2 %、O -P 2 7.0 %、Al-P 6 .4%、Fe -P 5 .7%、Ca8-P 4.2 %、Ca2 -P 1.5 %。每年施用 15 0kg/hm2 化学磷肥 (P2 O5) ,各级无机磷均有积累 ,增加 :Ca2 -P 145 .9%、O -P 6 7.2 %、Al-P 49.8%、Fe -P 42 .6 %、Ca8-P30 .1%、Ca10 -P 5 % ,且以化学磷肥的作用显著。中性紫色土不能仅施氮肥或单施有机肥 ,必须加施化学磷肥。Ca2 -P有效性最高 ,Ca10 -P最低 ,有效性大小 :Ca2 -P >Al-P >Fe -P、Ca8-P >0 -P >Ca10 -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位试验 中性紫色土 磷素形态转化 有效性 无机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分和施磷量对简育水耕人为土中磷素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13
3
作者 何园球 李成亮 +4 位作者 刘晓利 吴大付 姜灿烂 王艳玲 陈平帮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81-1086,共6页
通过大田和盆栽试验,探讨了在水稻种植过程中土壤水分含量和施磷量对简育水耕人为土中磷素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中不同形态无机磷含量占无机磷总量的顺序为O-P>Fe-P>Al-P>Ca-P;随着水稻栽种时间的延长、土壤含水量和施磷... 通过大田和盆栽试验,探讨了在水稻种植过程中土壤水分含量和施磷量对简育水耕人为土中磷素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中不同形态无机磷含量占无机磷总量的顺序为O-P>Fe-P>Al-P>Ca-P;随着水稻栽种时间的延长、土壤含水量和施磷量的降低,土壤Al-P、Fe-P和Ca-P含量下降,O-P含量则上升。大田试验中,土壤水分含量仅对水稻生长初期和后期的Ca-P以及中期的O-P影响显著,而对其他水稻生长期下土壤Al-P、Fe-P影响不显著;施磷量与红壤无机磷组分存在显著的相关。盆栽试验中土壤水分含量对无机磷形态的影响均不显著;施磷量与Al-P、Fe-P和水稻生长初期、中期的Ca-P含量有显著的正相关作用,而对后期的Ca-P和O-P的影响不显著。水分含量和施磷量对土壤四种形态的无机磷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 土壤水分 施磷量 磷素形态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