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主成分分析磷、砷交互作用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
- 1
-
-
作者
章爱群
郭海如
崔雪梅
斯琴朝克图
李春生
-
机构
湖北工程学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湖北工程学院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
-
出处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48-53,共6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473072)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4CFB452)
湖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D20132703)
-
文摘
为探究不同磷效率水稻品种对磷、砷交互作用的耐受性及响应机制。试验采用一个耐低磷和一个低磷敏感水稻品种,设置3个磷水平,4个砷水平,用盆栽土培方法培养水稻幼苗,处理35 d后测定水稻的株高、叶宽、叶色、干重、磷含量、磷累积量、砷含量和累积量等指标,并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磷、砷处理对水稻株高等各指标影响较大。同一浓度砷处理时,提高磷处理浓度对砷毒害有一定的缓解作用,耐低磷水稻品种较磷敏感水稻品种表现出更好的缓解效果。同一磷水平,砷在较低浓度时对水稻生长具有刺激作用,水稻叶色、磷含量和磷累积量随砷浓度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磷、砷浓度增加均能促进水稻对磷、砷的吸收及其在地上部的累积。主成分分析表明,磷_(150)砷_(25)处理下不同磷效率水稻各项生理指标最理想,高浓度磷处理水稻各项指标比较好,随着磷处理浓度的下降,各项指标逐渐变差。高浓度磷、砷处理,耐低磷水稻虽然吸收和累积相对较多的砷,但植株仍能保持较强的磷吸收和累积能力,耐受砷毒害,使植株株高、叶宽、叶色等生长指标受抑较小;磷敏感水稻株高、叶色和干重受影响最大,受害严重。
-
关键词
磷砷交互作用
主成分分析
水稻
磷效率
-
Keywords
As and P interaction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rice
phosphorus efficiency
-
分类号
X17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