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普通铅对LA-ICP-MS磷灰石U-Pb定年结果的影响及校正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罗涛 王瀚林 +2 位作者 朱松柏 卿丽媛 胡兆初 《岩矿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62,共12页
磷灰石是火成岩、变质岩和沉积岩中广泛分布的含铀矿物,开展磷灰石U-Pb年代学研究对揭示岩浆演化过程、示踪溯源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LA-ICP-MS)是开展磷灰石U-Pb年龄微区分析的重要手段之一。当前,基... 磷灰石是火成岩、变质岩和沉积岩中广泛分布的含铀矿物,开展磷灰石U-Pb年代学研究对揭示岩浆演化过程、示踪溯源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LA-ICP-MS)是开展磷灰石U-Pb年龄微区分析的重要手段之一。当前,基体匹配磷灰石U-Pb定年矿物标样缺乏和标样中不可避免的普通铅是制约LA-ICP-MS高精度磷灰石U-Pb年龄分析的主要瓶颈。本文对比研究了标样中普通铅对LA-ICP-MS磷灰石U-Pb定年结果的影响,采用含普通铅的磷灰石MAD作外标直接开展U-Pb年龄校正,获得的被测样品年龄会产生显著的系统偏差(最大约6%);采用207Pb法或Tera-Wasserburg图解法先校正标样中普通铅,再利用校正后的数据进行元素分馏和仪器漂移校正则可获得准确的磷灰石U-Pb年龄,与推荐值偏差在2%以内。另一方面,为消除标样中普通铅对分析结果的影响,本文还采用水蒸气辅助激光剥蚀方法,实现以NIST612玻璃作为外标准确分析磷灰石U-Pb年龄,解决了磷灰石U-Pb定年微区分析高质量标样缺乏的难题。本研究通过对标样中普通铅进行预校正或采用非基体匹配分析,建立了高精度LA-ICP-MS磷灰石U-Pb定年新方法,将促进磷灰石U-Pb年代学在地球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磷灰石 U-PB 普通铅校正 非基体匹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祁漫塔格地区茫崖河东金矿成矿机制:热液磷灰石U-Pb定年及黄铁矿微量元素的制约
2
作者 李少南 王辉 +9 位作者 谢海林 韩玉 魏占浩 陈苏龙 王斌 张得鑫 马海云 马文君 马延宗 杜生鹏 《地质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01-622,共22页
【研究目的】茫崖河东金矿床位于东昆仑祁漫塔格地区中部,是近年祁漫塔格地区首个发现的具有找矿潜力的造山型金矿。矿体产于祁漫塔格群火山岩组中,受NW向构造破碎带控制。但矿床成因研究不足,制约了进一步找矿。【研究方法】通过系统... 【研究目的】茫崖河东金矿床位于东昆仑祁漫塔格地区中部,是近年祁漫塔格地区首个发现的具有找矿潜力的造山型金矿。矿体产于祁漫塔格群火山岩组中,受NW向构造破碎带控制。但矿床成因研究不足,制约了进一步找矿。【研究方法】通过系统的镜下鉴定及TIMA矿物定量分析,针对不同阶段的黄铁矿开展了LA-ICP-MS微量元素分析,对与主成矿期黄铁矿密切伴生的热液磷灰石,开展了LA-ICP-MS U-Pb定年,并探讨了矿床的成矿机制。【研究结果】①成矿阶段从早到晚包括绢英岩化阶段(Ⅰ)、碳酸盐-绿泥石-硫化物-自然金阶段(Ⅱ)及成矿晚期方解石-黄铁矿脉阶段(Ⅲ)。电子探针成分及BSE图像分析显示,除自然金形式产出外,Au含量在成矿早阶段富As的黄铁矿核部相对较高(0.02%~0.06%,n=8),而黄铁矿边部几乎不含Au,成矿阶段黄铁矿具有贫As核部,富As、Au、Co的中边部;②金矿石中热液磷灰石LA-ICP-MS U-Pb定年结果为406±13 Ma(^(207)Pb校正后的下交点年龄)。【结论】茫崖河东金矿属于造山型金矿,金矿成矿与区域变质-变形作用有关,成矿物质来源于祁漫塔格群火山岩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ICP-MS 热液磷灰石U-Pb 黄铁矿 微量元素 茫崖河东金矿 祁漫塔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石薄片原位磷灰石U-Pb定年技术探讨:超基性岩年代学分析的新视角
3
作者 李艳广 霍金晶 孙国超 《西北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7-206,共10页
超基性岩作为地幔岩石的主要组分,其形成时代对理解地球内部结构和动力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由于超基性岩浆硅元素不饱和,难以结晶出锆石,而作为超基性岩中常见的副矿物,磷灰石凭借其独特的晶体化学特征,成为超基性岩年代学研究的重要... 超基性岩作为地幔岩石的主要组分,其形成时代对理解地球内部结构和动力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由于超基性岩浆硅元素不饱和,难以结晶出锆石,而作为超基性岩中常见的副矿物,磷灰石凭借其独特的晶体化学特征,成为超基性岩年代学研究的重要对象。随着原位微区分析技术的进步,磷灰石U-Pb定年技术得到了显著发展,定年的精度和可靠性显著提高。然而,在超基性岩薄片上进行原位磷灰石定年分析仍然需要解决一些棘手的问题,如普通铅的校正问题、矿物的成因分析以及岩石薄片制备过程中的污染控制等。笔者分析了超基性岩定年研究现状,综述了岩石原位定年技术和磷灰石U-Pb定年技术的研究进展,探讨了磷灰石U-Pb定年技术在超基性岩原位定年中的应用前景,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灰石 超基性岩 原位U-Pb 薄片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哀牢山成矿带新元古代金成矿事件识别:来自大坪超大型金矿热液磷灰石U-Pb年代学的约束
4
作者 林淞 王永彬 +3 位作者 吴继雯 康志宏 杨福斗 唐昆 《地质与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84-697,共14页
哀牢山成矿带经历了原-古-新特提斯洋俯冲闭合和陆陆碰撞作用,发育一系列大、中型金矿,是研究多期次成矿作用的天然实验室。该成矿带南缘的大坪超大型金矿,前人研究多认为其形成于晚始新世,但其赋矿围岩为新元古代闪长岩,引发了关于成... 哀牢山成矿带经历了原-古-新特提斯洋俯冲闭合和陆陆碰撞作用,发育一系列大、中型金矿,是研究多期次成矿作用的天然实验室。该成矿带南缘的大坪超大型金矿,前人研究多认为其形成于晚始新世,但其赋矿围岩为新元古代闪长岩,引发了关于成矿时代的争议,限制了矿床成因研究和矿产勘查的深入。本次研究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SEM)和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LA-ICP-MS)等方法,对大坪金矿热液磷灰石进行了有效鉴定和原位定年。本次研究识别了三个成矿阶段:早阶段灰白色石英-少黄铁矿±磁铁矿脉、主阶段烟灰色石英-多硫化物脉和晚阶段石英-碳酸盐脉。在早阶段和主阶段石英-硫化物脉内,发现存在两种产状的磷灰石:一类充填于黄铁矿裂隙中;另一类与磁铁矿或独居石共生。这些磷灰石颗粒粗大(100~500μm),普遍显示被交代现象;具有较高Th/U比值和稀土含量(ΣREE=2830.58×10^(-6)~4315.61×10^(-6)),表现为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的右倾模式,具有明显的Ce正异常(δCe=1.19~1.51)。这些特征均指示其为典型的热液成因磷灰石。优选12个热液磷灰石颗粒,开展原位LA-ICP-MS U-Pb定年分析,在Tera-Wasserburg图解中获得的回归下交点年龄值为761±60 Ma(MSWD=0.76)。结合前人有关大坪矿区及外围含矿闪长岩年龄(766~773 Ma)和石英流体包裹体^(40)Ar-^(39)Ar年龄(765.5±7.0 Ma),本研究推断大坪金矿形成于新元古代,为哀牢山成矿带内区域金矿勘查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找矿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液磷灰石 扫描电镜 LA-ICP-MS U-Pb 大坪金矿 哀牢山成矿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东北元坝地区中生代构造与动态热演化史——磷灰石、锆石(U-Th)/He定年分析 被引量:26
5
作者 王杰 秦建中 +2 位作者 刘文汇 陶成 腾格尔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9-24,共6页
通过对川东北元坝地区须家河组(T3x)—嘉定组(K1j)钻井岩屑样品镜质体反射率和锆石、磷灰石(U-Th)/He定年分析,建立了该区He年龄—深度/温度动态演化模式,推断出元坝地区磷灰石He封闭温度为95℃左右。元坝地区T3x-K1j中生代地层基本都... 通过对川东北元坝地区须家河组(T3x)—嘉定组(K1j)钻井岩屑样品镜质体反射率和锆石、磷灰石(U-Th)/He定年分析,建立了该区He年龄—深度/温度动态演化模式,推断出元坝地区磷灰石He封闭温度为95℃左右。元坝地区T3x-K1j中生代地层基本都经历了磷灰石He封闭温度(95℃);所有样品未经历锆石He封闭温度,T3x2-J1z地层部分样品可能经历了约170℃的最高古地温。元坝地区中生代地层在古近纪—新近纪(0.2~36.4 Ma)发生重大冷却抬升剥蚀,剥蚀速率约为109.9 m/Ma,K1j及以上地层最大抬升剥蚀厚度约为4 000 m。系统揭示了该区动态热演化历史,中生代地层最高古地温接近于170~190℃,随后地层发生抬升,古地温下降;在36~176 Ma之间时,古地温在95~170℃之间;在0~36 Ma时,现今地温小于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质体反射率 磷灰石和锆石u-th/he 剥蚀厚度 热演化史 元坝地区 川东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标样Durango磷灰石(U-Th)/He年龄测定 被引量:6
6
作者 吴林 王非 +3 位作者 单竞男 张炜斌 师文贝 冯慧乐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891-1900,共10页
人们认识到可以用放射性成因4He对矿物进行定年已经有一百年的历史,但是利用富含U、Th的矿物进行(U-Th)/He定年是近三十年来快速发展的一种低温(热)年代学方法。由于U-Th-He同位素体系的封闭温度低(磷灰石4He的封闭温度为-75℃),... 人们认识到可以用放射性成因4He对矿物进行定年已经有一百年的历史,但是利用富含U、Th的矿物进行(U-Th)/He定年是近三十年来快速发展的一种低温(热)年代学方法。由于U-Th-He同位素体系的封闭温度低(磷灰石4He的封闭温度为-75℃),该方法极大的拓展了中低温热年代学研究(如40Ar/39Ar,裂变径迹等)的温度范围下限,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浅表地质过程的研究中。Durango磷灰石是国际上广泛使用的磷灰石(U-Th)/He定年的标准样品,准确测定其年龄可以对实验方法及流程的可靠性进行验证。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U-Th)/He定年实验室建立于2013年,经过一年多的实验与摸索,我们建立了完整、可行的化学分析流程和仪器测试流程,并采用Durango国际标样进行了流程验证。重复测定了4批共40个Durango磷灰石颗粒,40个年龄结果分布在28.95-34.11Ma之间,全部年龄的概率分布峰值为31.61±2.7Ma,与国际标定值在误差范围内一致;Th/U比范围为16.43-23.72,与国际报道值一致,表明我们所建立的实验流程准确可行,实验室已经可以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urango磷灰石 国际标样 (u-th)/he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鞍山地区3.8Ga变质石英闪长岩遭受3.0Ga构造热事件叠加——来自磷灰石SHRIMP U-Th-Pb定年证据 被引量:16
7
作者 周红英 刘敦一 +1 位作者 NEMCHIM A 万渝生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20-125,共6页
本文报道了鞍山地区3.8Ga(锆石SHRIMP年龄)变质石英闪长岩中磷灰石SHRIMP U-Th-Pb定年结果。32个数据点207Pb/206Pb加权平均年龄为3007±22Ma,被解释为磷灰石的重结晶年龄。这一结果与该区存在约3.0Ga强烈岩浆构造热事件相吻合。虽... 本文报道了鞍山地区3.8Ga(锆石SHRIMP年龄)变质石英闪长岩中磷灰石SHRIMP U-Th-Pb定年结果。32个数据点207Pb/206Pb加权平均年龄为3007±22Ma,被解释为磷灰石的重结晶年龄。这一结果与该区存在约3.0Ga强烈岩浆构造热事件相吻合。虽然该区3.0Ga以后发生了一系列重要的陆壳增生和构造热事件,但磷灰石样品未获得任何年轻于3.0Ga年龄。磷灰石的重结晶温度为400~500℃之间。由此推论,鞍山地区的3.8Ga古老岩石自3.0Ga以后一直处于上部地壳,再没有到过15km以下的地壳深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灰石 SHRIMP 太古宙 鞍山 辽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LA-ICP-MS磷灰石裂变径迹实验流程建立与应用
8
作者 李晨星 常健 +3 位作者 邱楠生 曹世纪 张应鳞 郑立庆 《地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71-482,共12页
原位LA-ICP-MS(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磷灰石裂变径迹测试技术以其安全、高效的优势逐渐成为国内外热年代学实验室广泛使用的方法。在对比分析磷灰石裂变径迹定年使用的外探测器法和原位LA-ICP-MS法原理基础上,本研究改进了磷灰... 原位LA-ICP-MS(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磷灰石裂变径迹测试技术以其安全、高效的优势逐渐成为国内外热年代学实验室广泛使用的方法。在对比分析磷灰石裂变径迹定年使用的外探测器法和原位LA-ICP-MS法原理基础上,本研究改进了磷灰石裂变径迹制样方式,并介绍了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热年代学实验室建立的LA-ICP-MS磷灰石裂变径迹实验流程。利用新建立的测试流程分析磷灰石国际标样Fish Canyon Tuff和Durango得到其年龄分别为(28.70±2.70)Ma(2σ,MSWD=0.63)和(32.01±0.52)Ma(2σ,MSWD=0.91),与其推荐年龄在误差范围内一致。采用LA-ICP-MS方法对延庆千家店盆地侏罗系样品进行分析,7个样品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介于91.18~74.28 Ma,与前人使用外探测器法测年结果基本相同,通过热史模拟揭示出燕山地区西段在侏罗纪以来经历了140~130 Ma和100~0 Ma两期冷却事件。研究表明实验室新建立的原位LA-ICP-MS磷灰石裂变径迹实验流程可靠,相比传统外探测器法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灰石 裂变径迹 原位LA-ICP-MS法 实验流程 国际标样 构造-热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灰石微区原位LA-MC-ICP-MSU-Pb同位素定年 被引量:37
9
作者 周红英 耿建珍 +2 位作者 崔玉荣 李怀坤 李惠民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57-864,共8页
利用激光剥蚀多接收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LA-MC-ICP-MS),建立了磷灰石微区原位U-Pb同位素定年新方法,本文给出了这一新方法的分析流程,报道了利用这一新方法对5个磷灰石样品的分析结果,并应用同位素稀释-热电离质谱法(ID-TIMS)对... 利用激光剥蚀多接收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LA-MC-ICP-MS),建立了磷灰石微区原位U-Pb同位素定年新方法,本文给出了这一新方法的分析流程,报道了利用这一新方法对5个磷灰石样品的分析结果,并应用同位素稀释-热电离质谱法(ID-TIMS)对一些样品定年结果进行了验证。磷灰石工作标样SDG的U-Pb同位素年龄:(1596±15)Ma(MSWD=1.5,n=7,LA-MC-ICP-MS),(1602±13)Ma(MSWD=0.578,n=5,ID-TIMS);某铁矿石中磷灰石的LA-MC-ICP-MSU-Pb同位素年龄:(125±14)Ma(MSWD=0.68,n=25),(124.2±3.5)Ma(MSWD=1.5,n=37);新疆阿尔金地区片麻岩中磷灰石的LA-MC-ICP-MSU-Pb同位素年龄:(250.8±3.9)Ma(MSWD=8.6,n=26),(245.4±2.9)Ma(MSWD=2.1,n=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灰石 微区原位U-Pb同位素 LA-MC-ICP-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灰石单颗粒(U-Th)/He测年实验流程的建立及验证 被引量:9
10
作者 王英 郑德文 +2 位作者 武颖 李又娟 王一舟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43-1157,共15页
(U-Th)/He同位素定年是近几十年快速发展起来的1种能够对岩石低温冷却历史进行有效研究的新型放射性同位素定年方法。由于磷灰石的He封闭温度较低,所以它能反映低温阶段(40~80℃)的热历史信息,在低温热年代学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但... (U-Th)/He同位素定年是近几十年快速发展起来的1种能够对岩石低温冷却历史进行有效研究的新型放射性同位素定年方法。由于磷灰石的He封闭温度较低,所以它能反映低温阶段(40~80℃)的热历史信息,在低温热年代学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但是,由于磷灰石(UTh)/He测年的影响因素多且测试流程复杂,目前国内对于(U-Th)/He同位素定年方法和流程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依托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新建立的(U-Th)/He同位素年代学实验室,利用配备的Alphachron He同位素质谱仪对4批共75个国际标样Durango磷灰石单颗粒进行激光熔融和4He的含量测量,随后应用自动进样安捷伦7900 ICP-MS和同位素稀释剂法测定母体同位素U、Th的含量,最后计算得到Durango磷灰石的Th/U同位素比值在17.23~23.60之间,全部年龄分布在28.61~34.51Ma,平均年龄为(31.71±1.55)Ma(1σ),与国际标定年龄在误差范围内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th)/he定 激光熔融法 同位素稀释剂法 Durango磷灰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灰石LA-ICP-MS U-Pb定年直接校准方法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赵令浩 詹秀春 +3 位作者 曾令森 胡明月 孙冬阳 袁继海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44-753,共10页
磷灰石作为含铀副矿物在各种类型地质样品中广泛存在,其U-Pb封闭温度~500℃,是良好的热年代学研究对象。但是磷灰石相对较低的铀含量和较高普通铅含量以及缺少基体匹配标准样品等问题限制了磷灰石LA-ICP-MS U-Pb定年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磷灰石作为含铀副矿物在各种类型地质样品中广泛存在,其U-Pb封闭温度~500℃,是良好的热年代学研究对象。但是磷灰石相对较低的铀含量和较高普通铅含量以及缺少基体匹配标准样品等问题限制了磷灰石LA-ICP-MS U-Pb定年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本文采用激光剥蚀高分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HR-ICP-MS)针对Madagascar磷灰石样品MAD2进行U-Pb定年分析,探讨其U-Pb同位素均一性及直接用作磷灰石LA-ICP-MS U-Pb定年标准样品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该样品U、Pb含量均值分别为23.8×10^(-6)和13.5×10^(-6),颗粒内^(207)Pb/^(206) Pb和^(206) Pb/^(238) U比值均一性较好,加权平均值分别为0.0943±0.0006和0.0794±0.0004,可以用于直接校准磷灰石LA-ICP-MS U-Pb同位素分析过程中的元素分馏效应,无需普通铅校正。以MAD2为标准样品,结合^(207)Pb普通铅扣除法,测定了不同年龄磷灰石样品U-Pb年龄,结果为:McClure Moutain(521±5Ma)、Tory Hill-apt(1021±16Ma)、Durango(30.7±1.5Ma)、房山岩体闪长岩磷灰石(~131Ma),各样品年龄测定值与推荐值在误差范围内一致,表明本文建立的LA-ICP-MS U-Pb定年方法和同位素比值校准方案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本文采用的校准和数据处理方案有效地降低了磷灰石LA-ICP-MS U-Pb定年数据处理难度,有利于方法的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灰石 U-PB LA-ICP-MS 标准样品 Madagascar磷灰石(MAD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ICP-MS磷灰石-榍石U-Pb定年测试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妍 包志安 +3 位作者 陈开运 吕楠 张红 袁洪林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30-1040,共11页
利用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Agilent 7900四极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和RESOLution S-155LR 193 nm ArF准分子激光,激光频率为6 Hz,束斑为67μm(磷灰石)、43μm(榍石),分别对5个标准磷灰石(Sume、Durango、Otter Lake、AP1和M... 利用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Agilent 7900四极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和RESOLution S-155LR 193 nm ArF准分子激光,激光频率为6 Hz,束斑为67μm(磷灰石)、43μm(榍石),分别对5个标准磷灰石(Sume、Durango、Otter Lake、AP1和MRC-1)和4个标准榍石(Ontario、T4、T3和Pakistan)进行了原位微区U-Pb同位素测定。以MAP-3为标准样品,结合^(207)Pb普通铅扣除法,测定了磷灰石样品U-Pb加权平均年龄,结果为:Sume(566.7±5.3)Ma、Durango(31.2±0.6)Ma、Otter Lake(901.3±9.6)Ma、AP1(472.0±3.9)Ma、MRC-1(155.4±1.8)Ma;以榍石BLR-1为外标,通过^(207)Pb普通铅扣除法,测定了不同榍石样品U-Pb加权平均年龄,结果为:Ontario(1044.4±4.2)Ma、T4(1096.2±5.6)Ma、Pakistan(20.74±0.61)Ma、T3(1102.9±5.8)Ma。各个样品年龄测定值在误差范围内与推荐值一致。结果表明,该研究方法可以准确地对磷灰石、榍石进行原位微区U-Pb定年测定,数据结果准确度高且可靠。磷灰石U-Pb定年测试方法的建立对于研究中温热年代学提供了重要的年龄信息。榍石U-Pb定年测试方法的建立对于探讨与变质作用和热液作用相关的年龄信息、查明地质体的P-T-t轨迹提供了重要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ICP-MS 磷灰石 榍石 U-P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天山晚石炭世-早白垩世多期抬升:来自磷灰石裂变径迹和U-Pb定年的证据 被引量:2
13
作者 宫相宽 蔡宏明 +3 位作者 尼加提·阿布都逊 张世平 郭瑞清 刘桂萍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85-802,共18页
本文利用LA-ICP-MS磷灰石裂变径迹(FT)和U-Pb双定年技术,结合锆石原位U-Pb测年结果,对出露于东天山南部雅满苏-彩霞山地区的侵入岩样品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显示,这些样品形成于357-309Ma和-252Ma,裂变径迹年龄变化于304-118Ma。根据裂... 本文利用LA-ICP-MS磷灰石裂变径迹(FT)和U-Pb双定年技术,结合锆石原位U-Pb测年结果,对出露于东天山南部雅满苏-彩霞山地区的侵入岩样品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显示,这些样品形成于357-309Ma和-252Ma,裂变径迹年龄变化于304-118Ma。根据裂变径迹年龄和径迹长度分布对其进行热史反演,得到晚石炭世-早二叠世(320-280Ma)、中-晚三叠世(240-210Ma)和早白垩世(120-100Ma)三个主要冷却时期。综合分析认为,研究区的石炭纪和三叠纪侵入体在晚石炭世-早二叠世、中-晚三叠世和早白垩世期间经历过构造隆升。其中,晚石炭世-早二叠世的抬升是由康古尔洋闭合后区域进入碰撞造山阶段导致,中-晚三叠世的抬升主要与古特提斯洋闭合后松潘-甘孜地体、羌塘地体先后与亚欧板块南缘的碰撞增生有关,早白垩世的抬升事件主要受到班公湖-怒江洋俯冲闭合以及拉萨地体与羌塘地体的碰撞增生影响。此外,东天山不同部位经历了显著的差异性隆升,这一现象与区内各构造单元的非均匀性、分块性及其地质演化历史的差异性密切相关,同时还受到外部驱动力以及早期先存断裂构造活化的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灰石U-Pb 裂变径迹热代学 东天山 多期抬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测试分析新方法--激光剥蚀-ICPMS法 被引量:14
14
作者 李天义 周雁 +3 位作者 方石 何生 何治亮 樊德华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50-557,共8页
详细介绍了一种全新的磷灰石裂变径迹表观年龄测试分析方法——激光剥蚀-ICPMS法。通过新、老方法测试分析结果对比,认为两种方法所获得3种标准样品磷灰石裂变径迹表观年龄基本一致;测试分析的4块钻井碎屑岩样品表观年龄、单颗粒年龄及... 详细介绍了一种全新的磷灰石裂变径迹表观年龄测试分析方法——激光剥蚀-ICPMS法。通过新、老方法测试分析结果对比,认为两种方法所获得3种标准样品磷灰石裂变径迹表观年龄基本一致;测试分析的4块钻井碎屑岩样品表观年龄、单颗粒年龄及U含量的分布特征也基本一致。样品两组年龄均反映同一期构造抬升冷却事件。通过新、老方法测试分析流程对比认为,激光剥蚀-ICPMS法测定磷灰石裂变径迹表观年龄,省去热中子辐照、云母片外探测器蚀刻及诱发径迹统计等诸多程序,比传统的外探测器法步骤更为快捷、方便,缩短了样品测试分析的周期,降低了人为因素对测试结果的影响,更能确保样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再现性,有可能成为未来裂变径迹定年的主流实验方法。然而,目前激光剥蚀-ICPMS法裂变径迹定年在径迹蚀刻是否对磷灰石颗粒中238U含量造成影响、激光剥蚀深度、磷灰石颗粒U含量不均匀性及与磷灰石性质相似的标准样品选取等方面仍然存在问题,需进一步加强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灰石 激光剥蚀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裂变径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诸广中部鹿井铀矿田辉绿岩磷灰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与铀成矿关系 被引量:8
15
作者 钟福军 夏菲 +4 位作者 王玲 刘国奇 潘家永 刘颖 李志鹏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593-2608,共16页
辉绿岩脉与热液型铀矿化关系十分密切。本文以鹿井矿田辉绿岩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地质调查、磷灰石U-Pb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旨在探究其形成时代、岩石成因、构造背景及其与铀成矿关系,为探讨区域铀成矿机制提供依据。辉绿岩中磷灰石的... 辉绿岩脉与热液型铀矿化关系十分密切。本文以鹿井矿田辉绿岩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地质调查、磷灰石U-Pb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旨在探究其形成时代、岩石成因、构造背景及其与铀成矿关系,为探讨区域铀成矿机制提供依据。辉绿岩中磷灰石的U-Pb定年指示,辉绿岩形成年龄为~200 Ma,是诸广—贵东地区200~190 Ma基性岩浆活动的重要组成。辉绿岩地球化学组成类似于洋岛玄武岩(OIB)特征,形成于早侏罗世—晚三叠世之交的岩石圈伸展构造背景下,岩浆起源于亏损地幔源区且被流体交代,岩浆形成过程经历了一定程度的分离结晶和地壳混染作用。鹿井矿田主要铀矿床的成矿年龄为128~51 Ma,明显晚于区内辉绿岩的形成时代(~200 Ma),因此,由~200 Ma的基性岩浆活动直接提供成矿所需的矿化剂ΣCO_(2)的可能性较小。辉绿岩在鹿井矿田“交点”型矿化的形成过程中,不仅提供了有利的氧化—还原界面,而且基性岩浆侵位时所形成的次级构造裂隙还为成矿提供了有利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液铀矿 辉绿岩 磷灰石U-Pb 岩石圈伸展 鹿井矿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东南曼龙沟卡林型金矿床磷灰石LA-ICP-MS U-Pb成矿年代学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曾礼传 杨昌毕 +1 位作者 杨飞祥 王加昇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7-156,共10页
滇东南曼龙沟金矿床是滇东南地区代表性的卡林型金矿床,为进一步确定其成矿时代,对其中发育的两类磷灰石——与含金黄铁矿密切共生、呈细脉状集合体产出和与含金黄铁矿关系不密切、在细脉旁呈斑块状集合体产出,开展了激光剥蚀电感耦合... 滇东南曼龙沟金矿床是滇东南地区代表性的卡林型金矿床,为进一步确定其成矿时代,对其中发育的两类磷灰石——与含金黄铁矿密切共生、呈细脉状集合体产出和与含金黄铁矿关系不密切、在细脉旁呈斑块状集合体产出,开展了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LA-ICP-MS)原位U-Pb定年。结果显示,与黄铁矿关系密切共生的磷灰石形成时代为(148±25)Ma(MSWD=0.64),与黄铁矿关系不密切的磷灰石形成时代为(142±69) Ma(MSWD=11.8),两组磷灰石测年结果在误差范围内基本一致,说明两者形成于相同的成矿作用过程。总体上看,曼龙沟金矿床成矿时代为~145 Ma,属于燕山早期,矿床的形成与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华南陆块岩石圈自东而西伸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林型金矿床 磷灰石 LA-ICP-MS U-Pb 成矿时代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锆石(U-Th)/He定年技术研究 被引量:16
17
作者 孙敬博 陈文 +2 位作者 喻顺 沈泽 田云涛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947-1956,共10页
锆石(U-Th)/He定年是同位素热年代学体系中重要的定年手段,是记录地质体完整热历史重要的实验方法之一,在火山岩定年、造山带演化、地貌演化、沉积盆地热演化及限定矿床热液活动时代等应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 锆石(U-Th)/He定年是同位素热年代学体系中重要的定年手段,是记录地质体完整热历史重要的实验方法之一,在火山岩定年、造山带演化、地貌演化、沉积盆地热演化及限定矿床热液活动时代等应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同位素热年代学实验室成功建立了锆石(U-Th)/He定年的实验方法,实验主要包括三个独立的过程:样品前处理、He含量分析和U、Th含量分析。氦同位素质谱仪对锆石样品的氦同位素比值分析精度约为0.1%左右;ICP-MS对锆石的U、Th同位素比值分析精度通常情况下优于1%。对国际上普遍使用的FCT锆石和斯里兰卡锆石标样进行(U-Th)/He年龄测定。测试结果显示27粒FCT锆石(U-Th)/He年龄分布在25.81~30.72Ma之间,加权平均年龄为28.18±0.51Ma(1σ)(参考值为28.3±2.6Ma);20粒斯里兰卡锆石碎片(U-Th)/He年龄分布在445.5~489.5Ma之间,排除异常值后加权平均值为479.0±8.0Ma(1σ)(参考值为470±11Ma)。所测两个标准物质的年龄均与参考值一致,表明本实验室的实验流程准确可靠。本实验方法的建立填补了我国锆石(U-Th)/He定年实验方法的空白,为我国热年代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 (u-th)/he定 实验流程研究 国际标准样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纯碳酸盐U-Th等时线定年及同位素分馏对年龄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马志邦 郑绵平 +1 位作者 吴中海 马尼娜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146-1154,共9页
应用U-系L/R等时线模式测定了用天然碎屑沉积物与已知年龄的纯CaCO3按不同比例混合而成的不纯碳酸盐样品的年龄。实验分两个序列进行:其一研究碎屑沉积物化学前处理过程中U、Th同位素的萃取行为及其分馏效应。另一序列用不同浓度的溶剂... 应用U-系L/R等时线模式测定了用天然碎屑沉积物与已知年龄的纯CaCO3按不同比例混合而成的不纯碳酸盐样品的年龄。实验分两个序列进行:其一研究碎屑沉积物化学前处理过程中U、Th同位素的萃取行为及其分馏效应。另一序列用不同浓度的溶剂对均匀混合的不纯碳酸盐样品进行溶解,确定稀酸淋滤碳酸盐的效率。各组分的238U、234U、230Th和232Th含量分析数据表明,稀酸溶解碎屑沉积物样品将U和Th同位素等比例的提取出来,不会发生U和Th同位素分馏现象。对于不纯碳酸盐样品,所有数据点落在一条直线上,良好的线性关系反映真实年龄含意。3个不纯碳酸盐样品的等时线年龄与纯碳酸盐年龄一致表明实验技术是可信的。同时,也证明对于碎屑含量较高的不纯碳酸盐U-Th定年,L/R等时线技术是适应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纯碳酸盐 等时线技术 L/R模式 u-t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U-Th/He同位素定年技术研究进展及其低温矿床学应用前景 被引量:7
19
作者 付山岭 赵成海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3,共13页
应用传统单颗粒方法对目标矿物进行定年具有较高要求(如U、Th等母体同位素均匀分布),需要耗时的酸溶过程,同时还需进行α粒子射出效应校正。原位U-Th/He同位素定年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定年技术,其主要原理是采用激光加热目标矿物,... 应用传统单颗粒方法对目标矿物进行定年具有较高要求(如U、Th等母体同位素均匀分布),需要耗时的酸溶过程,同时还需进行α粒子射出效应校正。原位U-Th/He同位素定年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定年技术,其主要原理是采用激光加热目标矿物,并通过与激光系统连接的稀有气体质谱(Alphachron)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分别完成 ~4He和U、Th等母体同位素分析,将 ~4He和U、Th分析结果代入年龄公式计算即可获得目标矿物的U-Th/He年龄。本文阐述了原位U-Th/He同位素定年技术的主要原理、实验测试流程、适用矿物等,重点对原位U-Th/He同位素定年的技术难点和低温矿床学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相对于传统单颗粒方法,原位测试方法解决了两个关键问题:1无需进行α粒子射出效应的校正,提高了定年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度;2能完成母体同位素分布不均匀样品的测试,扩展了U-Th/He同位素定年的应用范围。尽管原位U-Th/He同位素定年技术在侧向加热效应、剥蚀坑体积测定以及标准矿物等方面尚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但已在硅酸盐、磷酸盐、钛铁氧化物等矿物的年代学研究方面展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随着原位U-Th/He同位素定年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尤其是硫化物的U-Th/He同位素定年的发展,将为解决低温矿床的年代学问题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u-th/he 单颗粒u-th/he 原位分析 低温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标样Fish Canyon Tuff锆石的(U-Th)/He年龄测定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英 郑德文 +1 位作者 李又娟 武颖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302-1315,共14页
锆石是(U-Th)/He测年体系中最常用的富含U、Th的副矿物之一。相对于磷灰石而言,锆石的He封闭温度较高(约190℃),在解决沉积盆地物源和热史恢复方面更具优势。但锆石晶体内的U、Th分带普遍发育,浓度差异明显,即使是国际普遍使用的(U-Th)... 锆石是(U-Th)/He测年体系中最常用的富含U、Th的副矿物之一。相对于磷灰石而言,锆石的He封闭温度较高(约190℃),在解决沉积盆地物源和热史恢复方面更具优势。但锆石晶体内的U、Th分带普遍发育,浓度差异明显,即使是国际普遍使用的(U-Th)/He测年标样FCT(Fish Canyon Tuff)的年龄值分散度也可约达10%。文中依托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新建立的(U-Th)/He年代学实验室,利用配备的Alphachron He同位素质谱仪对一批FCT锆石单颗粒采用激光加热萃取后进行4He含量测定,并应用自动进样的安捷伦7900 ICP-MS和同位素稀释剂法测定母体同位素U、Th的含量,得到FCT锆石的年龄范围为26. 61~31. 91Ma,加权平均年龄为(28. 8±3. 1) Ma(2SD,n=10),该年龄值与国际上多个实验室所获得的平均年龄((28. 3±3. 1) Ma,2σ,n=127;(28. 29±2. 6)Ma,2σ外部误差,9. 3%,n=114)在误差范围内一致;Th/U比值范围是0. 52~0. 67,与国际报道值一致,说明本实验室所建立的锆石单颗粒(U-Th)/He测年实验流程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th)/he定 FCT锆石 激光熔融法 同位素稀释剂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