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松辽外围南部秀水盆地构造-热演化史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 |
陈树旺
孙守亮
张涛
Kohn Barry P
Gleadow Andrew
刘岩
Chung Ling
李永飞
丁秋红
|
《中国地质》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安徽藕塘—滁县—上腰铺一带构造演化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年代学约束 |
田朋飞
何姿霏
吕金梁
和雅杰
袁万明
杨晓勇
段留安
|
《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3
|
浙东南火山岩区磷灰石裂变径迹研究及地质意义 |
冯杭建
邱尔康
金宠
林丹
徐兴华
蔡遥
|
《地质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4
|
北山东南部早白垩世伸展构造变形:二维反射地震剖面解释与磷灰石裂变径迹测年的制约 |
刘奎
陈宣华
王德润
顾文沛
邵兆刚
张义平
|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5
|
郯庐断裂带对鲁西隆升过程的影响:磷灰石裂变径迹证据 |
许立青
李三忠
郭玲莉
索艳慧
曹现志
戴黎明
王鹏程
惠格格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25
|
|
6
|
天山北缘侏罗系地层热历史演化及其地质意义:磷灰石裂变径迹和镜质体反射率证据 |
张志诚
郭召杰
吴朝东
方世虎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38
|
|
7
|
江西相山铀矿田地貌剥蚀特征及其控矿意义——磷灰石裂变径迹证据 |
陈正乐
韩凤彬
杨农
王平安
宫红良
邵飞
唐湘生
徐金山
周永贵
王永
|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26
|
|
8
|
伊犁盆地南缘隆升剥蚀及其盆地南部的沉积响应——利用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 |
韩效忠
李胜祥
蔡煜琦
郑恩玖
陈正乐
张字龙
刘权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25
|
|
9
|
贡嘎山快速隆升的磷灰石裂变径迹证据及其隆升机制讨论 |
谭锡斌
徐锡伟
李元希
陈桂华
万景林
|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18
|
|
10
|
秦岭太白山新生代隆升冷却历史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 |
刘建辉
张培震
郑德文
万景林
王伟涛
|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24
|
|
11
|
北大巴山凤凰山基底隆起晚中生代构造隆升历史--磷灰石裂变径迹测年约束 |
李建华
张岳桥
董树文
施炜
李海龙
|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21
|
|
12
|
内蒙古银额盆地尚丹凹陷中生代构造活动的磷灰石裂变径迹约束 |
韩伟
卢进才
魏建设
张云鹏
李玉宏
李岩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17
|
|
13
|
天山、西昆仑山中、新生代幕式活动的磷灰石裂变径迹记录 |
王彦斌
王永
刘训
傅德荣
王军
王世成
|
《中国区域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67
|
|
14
|
南太行山中新生代隆升过程:磷灰石裂变径迹证据 |
李庶波
王岳军
张玉芝
张立敏
梁浩
邱惟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28
|
|
15
|
四川盆地东部构造-热演化:来自镜质体反射率和磷灰石裂变径迹的约束 |
朱传庆
邱楠生
曹环宇
刘一锋
江强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26
|
|
16
|
西南天山隆起时代的河床砂岩屑磷灰石裂变径迹证据 |
王丽宁
季建清
孙东霞
徐芹芹
涂继耀
张志诚
韩宝福
|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13
|
|
17
|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构造热演化史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 |
丁超
陈刚
李振华
毛小妮
杨甫
|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21
|
|
18
|
青藏高原东北缘西秦岭新生代抬升——天水盆地碎屑颗粒磷灰石裂变径迹记录 |
王修喜
李吉均
宋春晖
张军
赵志军
高军平
潘美慧
|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19
|
|
19
|
柴西新生代沉积源区及盆地热历史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 |
王世明
马昌前
佘振兵
陈志勇
杨颖
|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14
|
|
20
|
新疆阿尔泰造山带构造活动的磷灰石裂变径迹证据 |
袁万明
董金泉
保增宽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
2004 |
2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