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供磷水平对不同磷效率玉米氮、钾素吸收和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58
1
作者 李绍长 胡昌浩 +1 位作者 龚江 杨管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37-240,共4页
在砂培条件下,以磷高效利用型玉米(KH5)和磷低效利用型玉米(西502)为材料,研究了低磷(Pi25μmol/L,LP)和正常供磷(Pi2mmol/L,NP)2个供磷水平对其氮、钾素吸收和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磷高效利用型玉米氮钾素吸收和干物质积累受低磷处理... 在砂培条件下,以磷高效利用型玉米(KH5)和磷低效利用型玉米(西502)为材料,研究了低磷(Pi25μmol/L,LP)和正常供磷(Pi2mmol/L,NP)2个供磷水平对其氮、钾素吸收和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磷高效利用型玉米氮钾素吸收和干物质积累受低磷处理的影响较小,表现出对氮、钾的高效吸收。正常供磷水平下,磷低效利用型玉米氮、钾素吸收量和干物质积累量显著高于磷高效利用型,但其氮、钾吸收和干物质生产能力远低于后者。低磷处理使玉米干物质和氮钾营养向根系分配的比例增加,磷低效利用型玉米这种趋势更为明显,反映其耐低磷能力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磷效率 吸收 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磷效率基因型油菜对低磷胁迫的生理响应 被引量:26
2
作者 李俊 张春雷 +2 位作者 秦岭 马霓 李锋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22-228,234,共8页
磷高效油菜品种(中油821,Z821)和磷低效品系(W182)在低磷胁迫条件下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脯氨酸、丙二醛(MDA)、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以及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等... 磷高效油菜品种(中油821,Z821)和磷低效品系(W182)在低磷胁迫条件下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脯氨酸、丙二醛(MDA)、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以及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等的变化趋势均表现一致,Z821和W182对低磷响应差异主要表现在变化幅度上。Z821植株组织中的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增加,显示体内氧清除系统活性提高,有利于减少膜脂化程度,降低磷胁迫损伤,但SOD、POD、CAT、可溶性蛋白和光合指标(Pn、Tr和Gs)变化不显著,产量和其它农艺性状也无显著变化;相反,磷低效品系W182在低磷胁迫下测定的各指标均变化显著。此外,磷低效和磷高效油菜品种(系)的类胡萝卜素、脯氨酸含量、SOD活性、Tr、Gs等以及它们的耐低磷指数差(DTLP)较大,分别达到27.7%、69.4%、45.0%、27.0%和26.0%。表明DTLP可以作为磷高效基因型油菜的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磷效率 光合作用 生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大豆地方种质磷效率特性研究 Ⅰ.大豆基因型磷效率特性差异及其与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关系 被引量:21
3
作者 童学军 严小龙 +2 位作者 卢永根 年海 郑少玲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404-412,共9页
在低磷红壤上,对原产广东省的大豆(Glycinemax(L.)Merrill)基因型磷效率与其来源地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植株磷素吸收量相对值(RVPPU)不仅可以反映大豆对低磷红壤生长适应性,而且可以反映大豆基因型磷效... 在低磷红壤上,对原产广东省的大豆(Glycinemax(L.)Merrill)基因型磷效率与其来源地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植株磷素吸收量相对值(RVPPU)不仅可以反映大豆对低磷红壤生长适应性,而且可以反映大豆基因型磷效率特性,RVPPU是衡量田间生长适应性和磷效率特性的较好指标。RVPPU较大的大豆基因型,其对低有效磷红壤环境适应性较好,磷效率特性较佳;反之,亦然。不同大豆基因型,具有不同的磷效率特性。磷效率特性的形成与土壤有效磷含量有关。土壤中低有效磷含量与较佳的磷效率特性形成有关,长期生长在有效磷含量较低的砖红壤、赤红壤、红壤和紫色土上的大豆基因型具有较佳的磷效率特性;而长期生长在有效磷含量较高的水稻上、潮土上的大豆基因型其磷效率特性较差。大豆基因型较佳的磷效率特性是其长期在低有效磷土壤环境下进化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磷效率特性 红壤 土壤 有效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磷胁迫下溶液培养大豆生长和磷素营养特性及其与土培下磷效率特性的关系 被引量:23
4
作者 童学军 李惠珍 +3 位作者 曾焕泰 章文贤 严小龙 卢永根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98-304,共7页
采用无磷 (P0 )和低磷 (P1 )溶液培养方法 ,对 1 9份经田间和盆栽土培试验中磷效率特性表现不同的大豆基因型进行研究 ,探讨低磷溶液培养条件下大豆基因型生长和磷素营养特性及其与土培条件下磷效率特性的关系。结果表明 ,在低磷溶液培... 采用无磷 (P0 )和低磷 (P1 )溶液培养方法 ,对 1 9份经田间和盆栽土培试验中磷效率特性表现不同的大豆基因型进行研究 ,探讨低磷溶液培养条件下大豆基因型生长和磷素营养特性及其与土培条件下磷效率特性的关系。结果表明 ,在低磷溶液培养下 ,不同大豆基因型吸收溶液中可溶性磷的能力存在差异 ,吸收的磷量可达到自身固有磷量的 5 %~ 80 %左右。土培条件下磷效率比值相对值较小 (即在酸性红壤耕地上适应性较好 )的基因型 ,在低磷溶液培养下 ,不同基因型吸收溶液中可溶性磷的能力有强有弱 ;而磷效率比值相对值较大 (即在酸性红壤耕地上适应性较差 )的基因型 ,亦有相似的表现。低磷处理的不同大豆基因型植株鲜重净增量为无磷处理的 1 7 79%~ 99 0 9% ,植株干重净增量为 1 5 64 %~1 1 6 67%。无磷处理的植株干、鲜生物量 ,地上部干、鲜量 ,磷效率比值和低磷处理的磷效率比值以及种子重与土培条件下大豆基因型磷效率比值相对值呈显著、极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基因型 胁迫 磷效率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不同类型品种磷效率特性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李志玉 郭庆元 +3 位作者 伍晓明 王汉中 廖星 涂学文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7-61,共5页
在鄂东南有效磷缺乏的红黄壤稻田土壤条件下 ,以我国 15 0 8份油菜品种资源预选核心品为材料 ,研究磷营养水平对不同类型油菜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低磷条件下不同类型油菜品种苗期植株生长量和籽粒产量差异较大 ,甘蓝... 在鄂东南有效磷缺乏的红黄壤稻田土壤条件下 ,以我国 15 0 8份油菜品种资源预选核心品为材料 ,研究磷营养水平对不同类型油菜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低磷条件下不同类型油菜品种苗期植株生长量和籽粒产量差异较大 ,甘蓝型、白菜型和芥菜型油菜分别只有 4 8%、4 3%和 15 %的品种能正常生育获得种籽 ,5 0 %以上的品种于苗期和生长期死亡或不能正常开花结实。施磷处理的油菜能正常生长收获种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磷效率 特性 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磷效率油菜根际土壤磷活化机理研究 被引量:25
6
作者 王文华 周鑫斌 +1 位作者 周永祥 常红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379-1387,共9页
筛选和培育耐低磷植物是缓解磷矿资源缺乏和提高磷肥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本研究在前期材料筛选的基础上,通过根箱试验研究不同磷效率油菜根际土壤磷活化机理,结果表明,在施磷和不施磷处理条件下,磷高效油菜品种B56(HG)的吸磷量和... 筛选和培育耐低磷植物是缓解磷矿资源缺乏和提高磷肥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本研究在前期材料筛选的基础上,通过根箱试验研究不同磷效率油菜根际土壤磷活化机理,结果表明,在施磷和不施磷处理条件下,磷高效油菜品种B56(HG)的吸磷量和生物量均高于磷低效品种B10(LG);两油菜品种根际土壤中的NaHCO3-Pi、NaHCO3-Po、NaOH-Pi和NaOH-Po四种磷素形态均有显著的亏缺现象;磷高效品种(HG)根际土壤上述四种磷素形态亏缺程度大于磷低效品种(LG),但Resin-P则出现富集,并且HG的富集程度大于LG,这可能与HG具有较高吸磷能力有关。两油菜品种根际土壤HCl-Pi和残渣态磷(Residual-P)没有发生明显的亏缺现象。相比较而言,HG能分泌更多的酸性磷酸酶,该酶活性与NaHCO3-Po含量呈显著的负相关,说明酸性磷酸酶对有机磷矿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磷效率 根际 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胁迫下磷对水稻苗期生长的影响及水稻耐铝性与磷效率的关系 被引量:14
7
作者 张启明 陈荣府 +2 位作者 赵学强 董晓英 沈仁芳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3-111,共9页
选用两个耐铝性差异较大的水稻品种武运粳7号(耐铝品种)和扬稻6号(铝敏感品种)作为实验材料,利用水培铝-磷交替处理试验研究了磷对水稻铝胁迫下苗期生长的影响及水稻耐铝性与磷效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从水稻铝-磷交替处理下的生物量... 选用两个耐铝性差异较大的水稻品种武运粳7号(耐铝品种)和扬稻6号(铝敏感品种)作为实验材料,利用水培铝-磷交替处理试验研究了磷对水稻铝胁迫下苗期生长的影响及水稻耐铝性与磷效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从水稻铝-磷交替处理下的生物量和根系形态等指标来看,P缓解了Al对两个水稻品种的毒害作用,且对敏感品种扬稻6号的缓解作用更加明显。铝-磷交替处理下,武运粳7号的体内磷含量显著高于扬稻6号的,而根部铝含量显著低于扬稻6号,因此武运粳7号体内的P/Al显著高于扬稻6号;同时,虽然两个品种间根表及根自由空间中Al浓度没有差别,而武运粳7号根表及根自由空间中P浓度显著高于扬稻6号,表现出耐铝品种更强的质外体解铝毒能力,这可能与武运粳7号较强的磷吸收效率有关。此外,与耐铝品种武运粳7号相比,铝敏感品种扬稻6号虽然磷吸收效率低,但利用效率高,即两个水稻品种的耐铝性与水稻的磷吸收效率和利用效率不一致,这为酸性土壤水稻育种提供了理论基础,即选育适应酸性土壤的水稻基因型不仅要关注其耐铝性还要关注其磷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铝胁迫 苗期生长 耐铝性 磷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松种源磷效率研究 被引量:46
8
作者 周志春 谢钰容 +2 位作者 金国庆 陈跃 宋振英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5-30,共6页
选用5个对磷肥反应差异显著的马尾松种源,设计3种磷素水平的盆栽试验以研究马尾松磷效率的种源差异,确立种源磷效率的特异性指标。结果表明:马尾松磷效率的种源差异很大,尤以地处武夷山脉南端的福建武平种源最高,其磷效率高于70%,为最... 选用5个对磷肥反应差异显著的马尾松种源,设计3种磷素水平的盆栽试验以研究马尾松磷效率的种源差异,确立种源磷效率的特异性指标。结果表明:马尾松磷效率的种源差异很大,尤以地处武夷山脉南端的福建武平种源最高,其磷效率高于70%,为最低磷效率种源的2倍左右,该种源在低磷胁迫下具有最大的磷素吸收和利用效率及最高的干物质积累量。在参试的3个南方种源中,广东信宜种源也具有相对较高的磷效率。低磷水平下马尾松种源磷效率与磷素利用效率有关,而与磷素吸收效率相关性较小,磷效率和磷素利用效率高的种源其干物质积累量较高。相关分析表明,低磷胁迫下马尾松种源磷效率与其根体积、侧根数、侧根总长和须根总数等呈显著正相关。结合已有水培和土培试验结果,初步认为侧根总长、侧根数、根体积等根系参数以及根系有机酸分泌物含量、酸性磷酸酶活性等可作为低磷胁迫下马尾松种源磷效率的特异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种源 胁迫 磷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不同磷效率品种苗期根系生长及磷营养的差异 被引量:32
9
作者 段海燕 徐芳森 王运华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5-69,共5页
对甘蓝型油菜磷高效品种 970 81和磷低效品种 970 2 9苗期根系生长状况和体内无机磷含量及酸性磷酸酯酶活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磷高效品种的主根长 ,根体积、根 /冠比及根系活力受缺磷影响均比低效品种降低9 3、2 1.9、10 .9、7.8... 对甘蓝型油菜磷高效品种 970 81和磷低效品种 970 2 9苗期根系生长状况和体内无机磷含量及酸性磷酸酯酶活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磷高效品种的主根长 ,根体积、根 /冠比及根系活力受缺磷影响均比低效品种降低9 3、2 1.9、10 .9、7.8个百分点 ,表现出根系良好的适应性。在缺磷条件下 ,2个品种各部位无机磷含量都有所降低 ,而酸性磷酸酯酶活性则增加。其中磷低效品种 970 2 9各部位无机磷含量降低幅度较大 ,酶活性增长较快 ,表明其根系吸收能力较差 ,体内有机磷分解的程度高 ,苗期即需通过再利用来维持其基本生长 ,使后期的生长失去保障。磷高效品种 970 81各部位无机磷所受影响较小 ,酶活性增长较少 ,根系衰老较慢 ,再利用程度小 ,后期生长潜力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根系 营养 苗期 生长 磷效率 品种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玉米基因型的磷效率和相对生物性状的差异及其回归模型研究 被引量:16
10
作者 陈俊意 蔡一林 +2 位作者 徐德林 吕学高 陈天青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68-1073,共6页
以32个不同玉米基因型为材料,在低磷和高磷两个供磷水平下,分析不同玉米基因型生物学性状和磷效率的基因型差异,根据相对生物学性状与磷效率,磷吸收效率和磷利用效率与磷效率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分别建立它们的最优回归方程,同... 以32个不同玉米基因型为材料,在低磷和高磷两个供磷水平下,分析不同玉米基因型生物学性状和磷效率的基因型差异,根据相对生物学性状与磷效率,磷吸收效率和磷利用效率与磷效率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分别建立它们的最优回归方程,同时进行耐低磷基因型的筛选。结果表明,相对株高、相对地上部干重、相对地下部干重和相对叶龄基因型间变异范围分别为0.309~0.978、0.314~0.947、0.367~1.400和0.455~0.790;磷效率、磷吸收效率和磷利用效率基因型间变异范围分别为0.196~0.935、0.879~4.235和0.621~1.764。相对地下部干重对磷效率的回归系数显著,建立磷效率与相对地下部干重的最优回归模型为:Y=-0.087+0.702X3,(P〈0.05;R^2=0.6549);磷吸收效率和磷利用效率对磷效率的偏回归系数均显著,建立磷效率与磷吸收效率和磷利用效率二者的最优回归模型为:Y=-0.379+0.274X1+0.301X2,(P〈0.05;R^2=0.7390)。耐低磷基因型的筛选结果表明,待选材料中,磷效率和相对生物性状都优良的只有178和082两个基因型,其他大部分基因型的磷效率和相对生物性状都是中低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基因型 生物学性状 磷效率 最优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基因型柱花草的根系构型差异及其磷效率 被引量:13
11
作者 崔航 李立颖 +2 位作者 谢小林 朱红惠 姚青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65-271,共7页
柱花草是华南坡地果园生草栽培的重要草种,为减轻柱花草与果树的根系养分竞争,有必要筛选根系构型适宜的基因型柱花草。本试验在正常供磷条件下研究了7个基因型柱花草的根系构型特征,发现存在显著的差异,且总根长、主根长和根系表面积... 柱花草是华南坡地果园生草栽培的重要草种,为减轻柱花草与果树的根系养分竞争,有必要筛选根系构型适宜的基因型柱花草。本试验在正常供磷条件下研究了7个基因型柱花草的根系构型特征,发现存在显著的差异,且总根长、主根长和根系表面积与生物量存在显著正相关。根据生物量和根系构型将其分为3类,选择生物量高但基根角度差异大的2个基因型(‘格拉姆’和‘184号’)进行进一步的磷效率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基根角度小的‘184号’在高磷条件下具有较高的磷吸收效率,但在低磷条件下的磷吸收效率较低,从而导致其磷效率较低。本研究表明,基根角度是影响磷吸收效率的重要因子,但是磷效率还取决于低磷条件下的生长表现;‘格拉姆’可能比‘184号’更适于用作果园间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型柱花草 根系构型 磷效率 吸收效率 果园间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磷效率水稻基因型根系形态和生理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20
12
作者 李永夫 罗安程 +1 位作者 黄继德 魏兴华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58-664,共7页
以磷高效水稻基因型连珍11和磷低效水稻基因型嘉948为材料,通过溶液培养试验研究了正常供磷(10 mg P?L-1)和低磷胁迫(0.5 mg P?L-1)条件下的根系形态,根系磷吸收动力学参数和根系分泌酸性磷酸酶特性.结果表明,在两种供磷条件下,连珍11... 以磷高效水稻基因型连珍11和磷低效水稻基因型嘉948为材料,通过溶液培养试验研究了正常供磷(10 mg P?L-1)和低磷胁迫(0.5 mg P?L-1)条件下的根系形态,根系磷吸收动力学参数和根系分泌酸性磷酸酶特性.结果表明,在两种供磷条件下,连珍11的吸磷量均显著高于嘉948.与嘉948相比,连珍11具有较大的根干重,根长,根表面积和侧根数量.低磷胁迫下连珍11的根系磷吸收动力学参数Imax,Km和Cmin均显著低于嘉948;而在正常供磷条件下两个水稻基因型的Imax和Km没有显著差异.低磷处理显著增加两个水稻基因型的Imax,却显著降低Km.正常供磷条件下两个基因型根系分泌酸性磷酸酶活性没有显著差异,而在低磷处理条件下连珍11的根系分泌酸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嘉948.研究表明连珍11的磷效率显著高于嘉948的原因是其具有较庞大的根系以及在磷缺乏条件下具有较高的根系分泌酸性磷酸酶活性和较低的Km和Cmin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基因型 磷效率 根系形态 吸收动力学 酸性酸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磷胁迫下马尾松无性系磷效率性状对氮沉降的响应 被引量:10
13
作者 宋平 张一 +2 位作者 张蕊 周志春 丰忠平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02-511,共10页
【目的】剖析不同类型低磷胁迫下马尾松应对大气氮沉降的生长表现和适应机制,为在大气氮沉降背景下选育营养高效利用的马尾松速生优质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来自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全同胞子代的5个优良无性系1年生扦插... 【目的】剖析不同类型低磷胁迫下马尾松应对大气氮沉降的生长表现和适应机制,为在大气氮沉降背景下选育营养高效利用的马尾松速生优质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来自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全同胞子代的5个优良无性系1年生扦插幼苗为材料,分别在同质低磷(介质表层与深层均缺磷)和异质低磷(介质表层磷丰富、深层缺磷)两种土壤磷素环境下设置两种浓度梯度的模拟氮沉降试验,以研究低磷胁迫下马尾松无性系苗木生长、根系发育及氮、磷效率对模拟氮沉降的响应差异和规律。【结果】1)不同类型低磷胁迫下马尾松苗高和干物质积累量均表现出显著的无性系变异,且在同质低磷下存在明显的无性系×氮交互效应(P<0.05)。2)马尾松无性系在不同类型低磷胁迫下应对氮沉降的适应机制有所差异。同质低磷、高氮环境下,33-4和19-5等生长势较强的无性系,其根系长度、根表面积以及根分泌的酸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生长势较弱的无性系,干物质积累量与酸性磷酸酶活性之间的相关性增强,表明根系可通过增加在土壤中的分布面积和提高酸性磷酸酶活性来应对高氮、低磷的外界环境;异质低磷下,生长势较强的无性系,其根系长度和表面积在高氮沉降下显著增加,但比根长反而显著下降,意味着根系在高氮下增加吸收面积的同时,降低自身内部消耗可能是马尾松高磷效率的重要生物学基础之一。3)马尾松无性系的磷吸收效率受氮沉降影响较大,在不同氮、磷水平下,其磷吸收效率与氮吸收效率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表明模拟氮沉降有利于马尾松无性系对土壤中磷素的活化吸收,但磷利用效率无显著差异。4)马尾松无性系的干物质积累量、根系长度、根表面积以及根分泌的酸性磷酸酶活性等指标的变幅较大,且无性系重复力均达到0.75(P<0.05)以上,这为高氮、低磷环境下马尾松耐受型植株的选择提供了可能。【结论】以马尾松根系形态和根分泌的酸性磷酸酶活性变异为突破口,选育氮沉降下具有高磷效率的马尾松无性系将有利于遗传效益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无性系 胁迫 氮沉降 磷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磷胁迫对太空诱变耐低磷柱花草酸性磷酸酶活性和磷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0
14
作者 刘攀道 郇恒福 +3 位作者 刘一明 刘国道 白昌军 陈志坚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78-85,共8页
低磷胁迫是酸性土壤限制牧草生产的主要障碍因子之一。本课题组前期的研究中,通过太空诱变获得了一个耐低磷柱花草突变体TPRC2001-84,但其适应低磷胁迫的机制仍不清楚。以TPRC2001-84及其亲本热研2号(RY2)为试验材料,通过水培方法,比较... 低磷胁迫是酸性土壤限制牧草生产的主要障碍因子之一。本课题组前期的研究中,通过太空诱变获得了一个耐低磷柱花草突变体TPRC2001-84,但其适应低磷胁迫的机制仍不清楚。以TPRC2001-84及其亲本热研2号(RY2)为试验材料,通过水培方法,比较正常供磷(+P,250μmol·L-1 KH2PO4)和低磷(-P,5μmol·L-1KH2PO4)处理对TPRC2001-84和RY2生物量、磷吸收效率、磷利用效率、可溶性磷浓度、细胞壁磷含量和酸性磷酸酶(ACP)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正常供磷处理,低磷处理显著降低了两份柱花草材料的植株干重和磷吸收效率(P<0.05),但显著提高了两份柱花草材料的磷利用效率(P<0.05)。并且,TPRC2001-84在低磷处理下的植株干重和磷利用效率分别是RY2的1.6和1.4倍。在低磷胁迫下,虽然TPRC2001-84叶片和根系的细胞壁磷含量只有RY2的70%左右,但是,TPRC2001-84叶片和根系的可溶性磷浓度分别比RY2高36.8%~42.6%,细胞壁ACP活性分别比RY2高46.6%~53.6%。以上结果说明,柱花草TPRC2001-84在低磷胁迫下具有较高的细胞壁ACP活性,有利于其对细胞壁中贮存磷的活化利用,从而获得较高的磷利用效率。这将为选育磷高效柱花草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和种质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花草 胁迫 酸性酸酶 磷效率 太空诱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氮沉降提高低磷土壤条件下马尾松菌根共生和磷效率的原因 被引量:11
15
作者 庞丽 周志春 +1 位作者 张一 丰忠平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25-235,共11页
【目的】菌根共生是提高植物磷(P)营养高效利用的重要机制之一。近年来大气氮(N)沉降的增加,导致森林土壤有效氮含量增加、N/P比发生改变,将影响菌根共生植物的生长和磷效率。【方法】以马尾松优良家系作为试验材料,NH4NO3作为外加氮源... 【目的】菌根共生是提高植物磷(P)营养高效利用的重要机制之一。近年来大气氮(N)沉降的增加,导致森林土壤有效氮含量增加、N/P比发生改变,将影响菌根共生植物的生长和磷效率。【方法】以马尾松优良家系作为试验材料,NH4NO3作为外加氮源,设置模拟氮沉降与同质低磷(介质表层与深层均缺磷)、异质低磷(介质表层磷丰富、深层缺磷)耦合条件下马尾松外生菌根共生的盆栽实验,系统研究模拟氮沉降对低磷胁迫下马尾松家系菌根化苗生长和磷效率的影响。【结果】1)模拟氮沉降对马尾松菌根共生的影响与土壤磷素环境有关。在表层和深层磷素均极为匮乏的同质低磷条件下,氮沉降降低了苗木菌根侵染率和侵染程度,然而提高了菌根共生对马尾松生长和磷效率作用的有效性,马尾松的生长量和生物量均显著增加。在表层磷丰富、深层缺磷的异质低磷条件下,菌根共生对马尾松苗木生长有抑制作用,然而氮沉降降低了其抑制程度,高氮较低氮处理对菌根侵染苗木和菌根化苗生物量积累的抑制程度小;2)同质低磷下,模拟氮沉降显著降低了菌根化苗的根系生长,但增加了根系APase活性和有机酸分泌量,尤其是有机酸分泌量增加了近3倍。相关性分析表明,有机酸分泌对菌根化苗生长的贡献显著高于APase,这是氮沉降促进马尾松生长的主要原因之一。异质低磷下,模拟氮沉降处理后苗木深层菌根的生长发育程度较表层好,深层根的根尖数显著增加。有机酸分泌的增加提高了苗木的磷效率,促进了菌根化苗木的生长;3)不同低磷环境下,氮沉降的增加均降低了土壤磷的相对有效性,菌根通过增加马尾松苗木对土壤磷的吸收和利用,从而改善磷素营养促进马尾松生长发育。两种磷素环境下,马尾松菌根化苗生长对模拟氮沉降均较敏感;4)马尾松菌根化苗生长对模拟氮沉降的响应存在显著的家系差异。【结论】大气氮沉降可改善马尾松的氮素营养,增加菌根作用的有效性,从而促进马尾松对磷的吸收,进而促进了林木的生长。不同马尾松品种对氮沉降的反应有差异,筛选高氮-低磷环境下菌根共生能力强的马尾松基因型,将成为提高土壤磷素生物学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家系 胁迫 氮沉降 菌根共生 磷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磷土壤条件下菜豆根构型的适应性变化与磷效率 被引量:26
16
作者 曹爱琴 廖红 严小龙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76-282,共7页
利用分层隔网式土壤盆栽系统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 ,以基根根长、根表面积等在生长介质各层中的相对分布量为指标 ,定量测定菜豆 (PhaseolusvulgarisL .)根构型在低磷胁迫下的适应性变化及其与磷效率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在低磷条件... 利用分层隔网式土壤盆栽系统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 ,以基根根长、根表面积等在生长介质各层中的相对分布量为指标 ,定量测定菜豆 (PhaseolusvulgarisL .)根构型在低磷胁迫下的适应性变化及其与磷效率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在低磷条件下 ,菜豆根部生物量减少 ,根系总长度变短 ,根总表面积减少 ,磷高效基因型G1 9833、G1 9839的基根根长、根表面积降低较少且在介质表层的相对分布量增加 ;而磷低效品种DOR364的根长、根表面积降低较多而在表层的相对分布量减少 ,说明菜豆根构型特征对低磷胁迫具有适应性变化 ,磷高效基因型在低磷条件下能保持一定的根长、根表面积 ,且根系向地性减弱而形成浅根式的根构型 ,使根系内竞争减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豆 根构型 胁迫 基因型差异 土壤 适应性变化 土壤条件 磷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高效马尾松种源磷效率的家系变异及苗期-大田回溯相关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杨青 张一 +2 位作者 周志春 刘伟宏 储德裕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38-348,共11页
从高磷效率的马尾松广东信宜种源中选择9个优良自由授粉家系,设置低磷和高磷两种养分环境,通过分析不同养分环境下植物生长量、干物质积累量和分配及磷效率(包括磷素吸收效率和利用效率)等指标,并结合5年生子代测定林生长状况的分析,研... 从高磷效率的马尾松广东信宜种源中选择9个优良自由授粉家系,设置低磷和高磷两种养分环境,通过分析不同养分环境下植物生长量、干物质积累量和分配及磷效率(包括磷素吸收效率和利用效率)等指标,并结合5年生子代测定林生长状况的分析,研究马尾松广东家系对低磷胁迫的适应能力。结果表明:与一代种子园优良自由授粉家系相比,广东产地马尾松各家系总体上具有较好的适应低磷胁迫的能力,同时也存在着显著的家系变异。在参试的9个马尾松家系中,185,337,33和67家系表现较好,在苗高、地径和干物质量积累,以及根系参数和主要磷效率指标等方面都明显优于其他家系。在低磷胁迫环境下,337、185、67、336和33等高磷效率家系的根系主要参数也明显高于其他家系,表明整体根系参数的适应性变化是磷效率和生物量形成的决定因素。相关分析发现,这些性状之间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相关系数达到了0.700~0.999之间。通过苗期-大田生长回溯相关分析发现,最重要的苗期磷效率指标—干物质积累量,与大田条件下的树高性状均呈显著(P<0.05)相关,而与材积性状仅达到0.10水平的相关(P<0.1)。这一结果表明,通过马尾松家系的苗期磷效率指标,能预测大田生长条件下马尾松的部分生长性状,但尚不能较好地预测全部生长性状。本试验结果揭示,可以通过开展磷效率苗期盆栽试验来鉴定和筛选高磷效率马尾松家系,缩短林木遗传改良的选育周期,提高育种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家系变异 磷效率 根构型 早期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大豆地方种质磷效率特性研究不同大豆基因型冠部、根部磷效率特性差异及其与植株磷效率特性的关系 被引量:14
18
作者 童学军 卢永根 严小龙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8-53,共6页
采用低磷红壤盆栽试验方法 ,对原产广东省大豆基因型的冠部、根部磷效率特性及其与植株磷效率特性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与常磷水平相比 ,在低磷胁迫下 ,大豆基因型根部干重占植株干重的百分率相对提高 ,即具有较大的根 /冠比 ;大... 采用低磷红壤盆栽试验方法 ,对原产广东省大豆基因型的冠部、根部磷效率特性及其与植株磷效率特性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与常磷水平相比 ,在低磷胁迫下 ,大豆基因型根部干重占植株干重的百分率相对提高 ,即具有较大的根 /冠比 ;大多数大豆基因型冠部的磷素积累相对较多 ;RVPPER(植株磷效率比值相对值 [1 ] )越大的基因型 ,其冠部磷素吸收率就越大 ,反之亦然。另外 ,大豆基因型根部磷素积累特性与冠部磷素积累特性有所不同。在低磷胁迫下 ,随着 RVPPER增大 ,除了 HND39外 ,其他大豆基因型的冠部磷效率比值( SPER)和根部磷效率比值 ( RPER)均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 ;除了 HND 0 8、33、39、57、93、94大豆基因型外 ,其他大豆基因型的根部磷效率比值大于冠部磷效率比值。相关分析表明 :低磷水平下的冠部磷素吸收量可以简便有效地衡量大豆基因型植株磷效率特性 ,是育种实践中可采用的理想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冠部 磷效率特性 根部地方种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丛枝菌根真菌对西藏高原固沙植物吸磷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钱成 蔡晓布 +4 位作者 盖京苹 彭岳林 薛会英 范洁群 冯固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37-543,共7页
采用盆栽方法,就外源菌种、土著菌种(含混合菌种)对固沙植物白草(Pennisetum flaccidum)生长和吸磷效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白草具有较高的菌根依赖性(平均达166.4%);不同AM真菌(或真菌组合)对白草根系均具显著的... 采用盆栽方法,就外源菌种、土著菌种(含混合菌种)对固沙植物白草(Pennisetum flaccidum)生长和吸磷效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白草具有较高的菌根依赖性(平均达166.4%);不同AM真菌(或真菌组合)对白草根系均具显著的侵染效应。随菌根侵染率的提高,植株生物量、吸磷量均呈显著增加(相关系数分别为0.7465^*、0.6000^*);菌根菌丝对白草吸收土壤磷素的贡献十分明显,各接种处理菌根菌丝对植物吸收土壤磷素的贡献量、贡献率分别在3.2~11.6mg/pot和61.5%~85.3%之间;接种菌根处理植株吸磷量呈Glomus intraradices〉G.mosseae+G.etunicatum+G.intraradices+Scutellospora erythropa〉G.mosseae(外源菌种)〉G.mosseae+G.intraradices+Scutellospora calospora〉G.mosseae-I,(土著菌种)〉G.etunicatum的趋势。此外,不同AM真菌对寄主植物地上部、根部生物量和吸磷量的影响程度明显不同,一般呈地上部〉根系的趋势,但寄主植物根系的生长速率相对较快;土著菌种中,多菌混合接种对寄主植物的侵染效应明显高于单一接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真菌 菌根效应 植物生物量 磷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水平对不同磷效率小麦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35
20
作者 王菲 曹翠玲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58-762,共5页
采用溶液培养方法,研究了磷水平(0、10、100、500和1000μmol/L)对不同磷效率小麦(西农979和小偃6号)幼苗基部第1叶叶绿素荧光参数与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磷水平的增加,两小麦幼苗基部第1叶的叶绿素a荧光参数均表现出先升高... 采用溶液培养方法,研究了磷水平(0、10、100、500和1000μmol/L)对不同磷效率小麦(西农979和小偃6号)幼苗基部第1叶叶绿素荧光参数与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磷水平的增加,两小麦幼苗基部第1叶的叶绿素a荧光参数均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不同的是小偃6号在磷水平为100μmol/L时就达到了峰值,而西农979的最大值则出现在500μmol/L磷水平下。说明小偃6号(磷高效)的光能转换效率和电子传递效率高于西农979,且受低磷胁迫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 叶绿素荧光参数 叶绿素 磷效率 小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