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然粒度酸化紫色土磷形态分级及其流失解析度评价
1
作者 张洋 雷平 +1 位作者 谢德体 倪九派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2-34,共13页
土壤磷分级方法可用于土壤磷赋存形态转化的定量化研究及磷流失的解析度评价。为探讨施磷肥对酸化紫色土磷赋存形态及土壤磷流失解析度的影响,以酸化紫色土为研究对象,在榨菜生长区,设计3种磷肥处理(T1,不施磷肥;T2,常规施磷,60kg P_2O_... 土壤磷分级方法可用于土壤磷赋存形态转化的定量化研究及磷流失的解析度评价。为探讨施磷肥对酸化紫色土磷赋存形态及土壤磷流失解析度的影响,以酸化紫色土为研究对象,在榨菜生长区,设计3种磷肥处理(T1,不施磷肥;T2,常规施磷,60kg P_2O_5/hm^2;T_3,磷肥增倍,120kg P_2O_5/hm^2),采用一种新的磷形态分级法,开展不同磷肥处理下径流小区土壤磷赋存形态及其流失的解析度评价。结果表明,新分级方法对土壤磷形态的提取率与Hedley分级法无显著性差异,但其对磷流失指数具有更好的表征;磷流失指数与施肥量呈正相关,且NH_4F溶性磷和NaOH溶性磷对磷流失的解析度最强;增施磷肥(120kg P_2O_5/hm^2)显著提升土壤中游离态磷、树脂有效态磷、磷酸二钙型及磷酸八钙型等磷组分;不施磷肥显著降低磷酸二钙型、磷酸八钙型及铁(铝)结合态磷等磷形态。综上可知,自然粒度酸化土壤磷形态分级法具有可行性,其对面源污染磷流失定量化研究具有更好表征。同时,本研究证实土壤磷流失主要源于NH4F溶性磷和NaOH溶性磷,且施肥显著影响活性磷库和慢性磷库中磷形态的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形态分级 自然粒度 酸化紫色土 流失指数 流失解析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水植物苦草(Vallisneria natans)对沉积物中磷赋存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18
2
作者 吴强亮 谢从新 +2 位作者 赵峰 张念 刘丰雷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28-234,共7页
湖泊富营养化是世界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磷在沉积物-水界面的循环在富营养化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因此,研究沉水植物对沉积物-水界面磷循环的作用及其机理具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实验通过在水泥池中(4.0 m×7.0 m×1.5 m)种植苦... 湖泊富营养化是世界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磷在沉积物-水界面的循环在富营养化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因此,研究沉水植物对沉积物-水界面磷循环的作用及其机理具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实验通过在水泥池中(4.0 m×7.0 m×1.5 m)种植苦草(Vallisneria natans),并采用定期更换原位上覆水的方式模拟自然状态下的水体交换,研究了沉水植物苦草从定植到生长末期沉积物中不同形态磷含量的变化,以期揭示期间苦草对沉积物中磷赋存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本实验条件下苦草经历了两个生长阶段,在约1个月的快速生长期内能显著降低沉积物中的总磷(TP)含量,TP含量降低了78.79 mg/kg,其中有机磷(Org-P)含量降低49.99 mg/kg,对TP降低的贡献度为62.67%,而钙结合态磷(Ca-P)比对照组减少2.20%,因此,苦草可能主要通过促进Org-P的矿化向水柱和间隙水中释放磷的方式降低沉积物中TP含量,其次苦草可促进Ca-P的分解;此外,苦草为满足植株生长,所吸收的沉积物铁结合态磷(Fe-P)和铝结合态磷(Al-P)分别为2.99和4.10 mg/kg,但苦草对沉积物中闭蓄态磷(Oc-P)含量没有显著影响.在缓慢生长阶段,苦草促进有机物的沉降以及Fe-P和Oc-P的形成,Fe-P和Oc-P含量分别增加14.82和101.53 mg/kg.苦草对Al-P的形成也略有促进作用,其含量升高7.39%.研究结果表明,苦草在不同生长阶段对沉积物中磷形态的转化以及各形态磷的迁移方向具有不同的影响.在快速生长期苦草转化吸收高活性磷,将其固定到植株体内;缓慢生长阶段则促进水体中的磷转化成沉积物中难分解态的磷,对磷的沉降表现出积极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草 沉水植物 沉积物 磷形态分级 有机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复混磷肥对石灰性土壤无机磷形态组成及其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20
3
作者 杜伟 赵秉强 +2 位作者 林治安 袁亮 李燕婷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388-1394,共7页
在实验室培养条件下,研究了有机复混磷肥对石灰性土壤无机磷组成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单独施用有机物料对提高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影响不大,但施用磷肥,无论是磷酸一铵化肥还是有机复混磷肥,均显著提高了土壤速效磷含量;施用有机复混磷... 在实验室培养条件下,研究了有机复混磷肥对石灰性土壤无机磷组成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单独施用有机物料对提高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影响不大,但施用磷肥,无论是磷酸一铵化肥还是有机复混磷肥,均显著提高了土壤速效磷含量;施用有机复混磷肥提高土壤速效磷的幅度(67.5 mg/kg~80.4 mg/kg)高于施用磷酸一铵化肥处理(62.3 mg/kg);有机复混磷肥中有机物料的含量高低对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影响不大。2)单独施用有机物料具有提高土壤Ca2-P含量的作用,且明显提高了Ca8-P含量,但对Al-P、Fe-P、O-P、Ca10-P含量影响不大;施用无机磷肥和有机复混磷肥,显著提高了土壤Ca2-P、Ca8-P、Al-P含量,而对Fe-P、O-P、Ca10-P含量的影响很小;与磷酸一铵化学磷肥处理相比,施用有机复混磷肥对Ca2-P含量影响较小,但明显提高了Ca8-P含量,Fe-P含量也表现增加的趋势,而Al-P含量明显降低,O-P和Ca10-P含量的变化则没有明显规律;有机复混磷肥中有机物料的比例高低对土壤无机磷组成变化的影响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3)施用磷肥引起速效态Ca2-P和缓效态Ca8-P的变化最大,其它形态无机磷的变化相对较小。与磷酸一铵化肥处理相比,有机复混磷肥处理Ca8-P的变异提高幅度增加,而Al-P的变异提高幅度减小,其它指标库容的变异幅度与之相近。4)施磷处理土壤速效磷含量与土壤Ca2-P、Ca8-P含量呈线性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9888、0.9867,而Al-P、Fe-P、O-P、Ca10-P与土壤速效磷相关性不显著,磷肥施入土壤后,土壤无机磷库中Ca2-P、Ca8-P的变化对土壤速效磷含量的贡献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复混 土壤无机磷形态分级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硫酸盐对武汉南湖表层沉积物磷形态的作用 被引量:9
4
作者 袁探 华玉妹 +2 位作者 朱端卫 丁敏 蔡建波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66-673,共8页
采用室内模拟实验,选取武汉市南湖表层沉积物及相应上覆水,研究了硫酸盐的输入对沉积物磷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硫酸盐输入水体后提高了沉积物磷的迁移活性,导致上覆水中总磷(TP)、溶解性正磷酸盐(SRP)含量升高,上升幅度随硫酸盐输入量... 采用室内模拟实验,选取武汉市南湖表层沉积物及相应上覆水,研究了硫酸盐的输入对沉积物磷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硫酸盐输入水体后提高了沉积物磷的迁移活性,导致上覆水中总磷(TP)、溶解性正磷酸盐(SRP)含量升高,上升幅度随硫酸盐输入量的增加而增加.硫酸盐扩散到沉积物后,先是生成酸可挥发性硫(AVS),进而转变成铬还原硫.硫酸盐输入提高了沉积物pH值,而使Eh降低.沉积物不同磷形态对外源硫酸盐的响应有所差异,二钙磷(Ca2-P)含量随输入硫酸盐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含量最高的铁磷(Fe-P)为800mg/kg左右,占总磷的51.4%~56.6%,受硫酸盐的影响极显著(P<0.01),在沉积物中含量降低而向上覆水中释放.上覆水中溶解性铁和TP、SRP均呈显著正相关.硫酸盐对沉积物中闭蓄态铁磷(O-Fe-P)也产生显著影响(P<0.05),总体而言是促进其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硫酸盐还原 酸可挥发性硫(AVS) 铬还原硫 磷形态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粪对黑土土壤无机磷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史喜林 李鹤 +3 位作者 秦治家 高云航 娄玉杰 刘淑霞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2-77,共6页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牛粪对黑土土壤无机磷形态的影响,探讨黑土土壤无机磷形态的变化规律和供磷能力的变化,明确牛粪在提高土壤磷利用效率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施用牛粪可增加土壤中不同形态磷的含量,随着牛粪用量的增加,土壤中不同形态磷...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牛粪对黑土土壤无机磷形态的影响,探讨黑土土壤无机磷形态的变化规律和供磷能力的变化,明确牛粪在提高土壤磷利用效率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施用牛粪可增加土壤中不同形态磷的含量,随着牛粪用量的增加,土壤中不同形态磷的含量均有所增加。铝结合态磷酸盐(Al-P)和铁结合态磷酸盐(Fe-P)的增加幅度最大,闭蓄态磷酸盐(O-P)的增加幅度最小。施用牛粪可以改变各种无机磷占无机磷总量的比例顺序,由未施牛粪的Fe-P>钙结合态磷酸盐(Ca-p)>AL-P>O-P,到施用牛粪的Fe-P>AL-P>Ca-P>O-P;表层土壤各种形态磷的含量高于下层土壤,而相对含量是除了AL-P外,其余各形态磷的含量均是下层土壤的高。试验结果说明,施用牛粪可以使土壤中无机磷的形态向AL-P转化,增加黑土中对植物有效性高的无机磷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粪 黑土 无机磷形态分级 素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