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黄磷尾气中硫化氢(H_2S)和磷化氢(PH_3)干法同时脱除研究进展
1
作者
冯嘉予
宁平
+3 位作者
李凯
王驰
孙鑫
宋辛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4-28,30,共6页
综述了黄磷尾气中H_2S、PH_3干法同时脱除技术的研究进展,分别介绍了各种干法工艺的具体方法以及存在的优缺点,同时也总结了相关的理论计算基础,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黄磷尾气
硫
化氢
(H2S)
磷化氢
(
ph
3
)
同时脱除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太湖沉积物中微生物和磷化氢的时空分布及关系
被引量:
13
2
作者
王强
耿金菊
+2 位作者
金红梅
施华宏
王晓蓉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50-354,共5页
对2004年春、夏、秋、冬季太湖表层沉积物中微生物群落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好氧细菌夏季生长较好;放线菌春、秋季生长较好;有机磷细菌夏季分布数最大;无机磷细菌各季节间差异不显著(P>0.05);厌氧细菌春、夏季节分布要略高于秋、冬季...
对2004年春、夏、秋、冬季太湖表层沉积物中微生物群落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好氧细菌夏季生长较好;放线菌春、秋季生长较好;有机磷细菌夏季分布数最大;无机磷细菌各季节间差异不显著(P>0.05);厌氧细菌春、夏季节分布要略高于秋、冬季节.在空间分布上,好氧细菌在鼋头渚分布最多,贡湖最少;厌氧细菌与好氧细菌分布规律类似;放线菌则与此相反;有机磷细菌为小丁湾>梅园>贡湖>东太湖>鼋头渚;无机磷细菌为东太湖>梅园>鼋头渚>小丁湾,贡湖.磷化氢(PH3)在太湖表层沉积物中含量在(1.71±0.74)^(176.47±0.98)ng/kg之间,最大值出现在冬季东太湖点,最小值出现在春季贡湖点.PH3与微生物的相关性分析表明,PH3与无机磷细菌显著正相关,与厌氧细菌的相关程度次之,与有机磷细菌则无明显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化氢
(
ph
3
)
微生物
太湖
时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CO铜基变换催化剂PH_3中毒热力学研究
被引量:
5
3
作者
张乐
刘曌
+2 位作者
田森林
宁平
张骄佼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8-33,共6页
采用热力学非均相反应体系中的Gibbs自由能最小原理,从理论上分析一氧化碳变换催化剂在高炉煤气气氛下,PH3对铜基催化剂的毒害过程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及产物,并对各个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及化学反应平衡常数进行了对比分析,从而进一步了...
采用热力学非均相反应体系中的Gibbs自由能最小原理,从理论上分析一氧化碳变换催化剂在高炉煤气气氛下,PH3对铜基催化剂的毒害过程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及产物,并对各个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及化学反应平衡常数进行了对比分析,从而进一步了解CO变换催化剂在高炉煤气气氛下的中毒机理,经过分析可得出:PH3对铜基低温变换催化剂在100—300℃的活性温度下,可使催化剂造成暂时或永久性的失活,主要的中毒产物为CuP2,CuO,Cu2O,Cu3(PO4)2,C,且高炉煤气自身的主要气体混合也可造成催化剂中毒。其中氧气的存在极易造成铜基催化剂的中毒,其中低温变换催化剂的活性物质Cu微晶与O2反应生成Cu2P2O7的吉布斯自由能小于零且绝对值最大,热力学平衡常数最大,该反应是竞争能力最强的主导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换催化剂
磷化氢
(
ph
3
)
中毒
热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磷尾气中硫化氢(H_2S)和磷化氢(PH_3)干法同时脱除研究进展
1
作者
冯嘉予
宁平
李凯
王驰
孙鑫
宋辛
机构
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昆明理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出处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4-28,30,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项目(21667015)
文摘
综述了黄磷尾气中H_2S、PH_3干法同时脱除技术的研究进展,分别介绍了各种干法工艺的具体方法以及存在的优缺点,同时也总结了相关的理论计算基础,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黄磷尾气
硫
化氢
(H2S)
磷化氢
(
ph
3
)
同时脱除技术
Keywords
tail gas from yellow
ph
os
ph
orus production
hydrogen sulfide
ph
os
ph
ine
simultaneous removal technologies
分类号
X51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太湖沉积物中微生物和磷化氢的时空分布及关系
被引量:
13
2
作者
王强
耿金菊
金红梅
施华宏
王晓蓉
机构
南京大学环境学院
出处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50-354,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278041)
国家"973"项目(2002CB412307)
文摘
对2004年春、夏、秋、冬季太湖表层沉积物中微生物群落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好氧细菌夏季生长较好;放线菌春、秋季生长较好;有机磷细菌夏季分布数最大;无机磷细菌各季节间差异不显著(P>0.05);厌氧细菌春、夏季节分布要略高于秋、冬季节.在空间分布上,好氧细菌在鼋头渚分布最多,贡湖最少;厌氧细菌与好氧细菌分布规律类似;放线菌则与此相反;有机磷细菌为小丁湾>梅园>贡湖>东太湖>鼋头渚;无机磷细菌为东太湖>梅园>鼋头渚>小丁湾,贡湖.磷化氢(PH3)在太湖表层沉积物中含量在(1.71±0.74)^(176.47±0.98)ng/kg之间,最大值出现在冬季东太湖点,最小值出现在春季贡湖点.PH3与微生物的相关性分析表明,PH3与无机磷细菌显著正相关,与厌氧细菌的相关程度次之,与有机磷细菌则无明显的相关性.
关键词
磷化氢
(
ph
3
)
微生物
太湖
时空分布
Keywords
ph
os
ph
ine(
ph
3
)., microbe: Lake Tahihu
temporal andspatialdistribution
分类号
X703.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CO铜基变换催化剂PH_3中毒热力学研究
被引量:
5
3
作者
张乐
刘曌
田森林
宁平
张骄佼
机构
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8-33,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768006
50878101
+1 种基金
U1137603
21277064)
文摘
采用热力学非均相反应体系中的Gibbs自由能最小原理,从理论上分析一氧化碳变换催化剂在高炉煤气气氛下,PH3对铜基催化剂的毒害过程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及产物,并对各个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及化学反应平衡常数进行了对比分析,从而进一步了解CO变换催化剂在高炉煤气气氛下的中毒机理,经过分析可得出:PH3对铜基低温变换催化剂在100—300℃的活性温度下,可使催化剂造成暂时或永久性的失活,主要的中毒产物为CuP2,CuO,Cu2O,Cu3(PO4)2,C,且高炉煤气自身的主要气体混合也可造成催化剂中毒。其中氧气的存在极易造成铜基催化剂的中毒,其中低温变换催化剂的活性物质Cu微晶与O2反应生成Cu2P2O7的吉布斯自由能小于零且绝对值最大,热力学平衡常数最大,该反应是竞争能力最强的主导反应。
关键词
变换催化剂
磷化氢
(
ph
3
)
中毒
热力学
Keywords
shift catalyst
hydrogen
ph
os
ph
ide
poisoning
thermodynamics
分类号
O643.362 [理学—物理化学]
O642.1 [理学—物理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黄磷尾气中硫化氢(H_2S)和磷化氢(PH_3)干法同时脱除研究进展
冯嘉予
宁平
李凯
王驰
孙鑫
宋辛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太湖沉积物中微生物和磷化氢的时空分布及关系
王强
耿金菊
金红梅
施华宏
王晓蓉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CO铜基变换催化剂PH_3中毒热力学研究
张乐
刘曌
田森林
宁平
张骄佼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