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柿竹园钨多金属矿优化磨矿系统实验室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石贵明 吴彩斌 +1 位作者 肖良 刘瑜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13年第5期79-84,共6页
针对易碎、性脆的某钨多金属矿,通过实验室的磨矿优化条件试验,确定了实验室磨矿条件为充填率45%、磨矿时间4 min、磨矿浓度67%、磨机转速200 r/min、精确化球径的配比为:Φ50∶Φ40∶Φ30=25%∶25%∶50%.然后通过精确化实验验证了在上... 针对易碎、性脆的某钨多金属矿,通过实验室的磨矿优化条件试验,确定了实验室磨矿条件为充填率45%、磨矿时间4 min、磨矿浓度67%、磨机转速200 r/min、精确化球径的配比为:Φ50∶Φ40∶Φ30=25%∶25%∶50%.然后通过精确化实验验证了在上述条件下,19~74μm范围内的品位最高,符合钨矿的嵌布粒度区间和解离区间,小于10μm的金属分布比现场有所降低,磨矿产品的粒度特性和金属分布特性全面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多金属矿 磨矿优化 粒度特性 精确化装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易门铜业Φ2.4×3.6 m球磨机磨矿介质配比优化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杨应宝 伏彦雄 +2 位作者 裴英杰 周强 肖庆飞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23年第1期163-170,共8页
针对易门铜业Φ2.4×3.6 m球磨机装补球制度不合理、磨矿产品细度低、分级机效率偏低及循环负荷偏高等问题,基于矿石的力学性质及粒度组成分布情况,采用段氏球径半理论公式对推荐初装介质配比进行计算,最终确定初装球方案为Φ80 mm... 针对易门铜业Φ2.4×3.6 m球磨机装补球制度不合理、磨矿产品细度低、分级机效率偏低及循环负荷偏高等问题,基于矿石的力学性质及粒度组成分布情况,采用段氏球径半理论公式对推荐初装介质配比进行计算,最终确定初装球方案为Φ80 mm∶Φ60 mm∶Φ50 mm∶Φ40 mm=30%∶25%∶25%∶20%。将推荐钢球配比方案与现场方案进行实验室磨矿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与现场方案相比,推荐方案的过粗级别+0.150 mm产率降低了2.38个百分点,磨矿细度(-0.074 mm占比)提高了5.14个百分点,中间级别-0.150+0.010 mm产率提高了1.08个百分点,磨矿技术效率增长了3.39个百分点。由此可见,采用推荐初装钢球配比作为易门铜业Φ2.4×3.6 m球磨机磨矿介质,其优化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磨机 介质配比 磨矿产品 磨矿优化 中间级别 推荐钢球配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家金矿磨矿介质配比优化试验研究与应用
3
作者 衣成玉 裴英杰 马帅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22年第1期122-130,共9页
针对焦家金矿选矿厂球磨机单位球耗高、磨机效率偏低和磨矿产品粒度组成不均匀等问题,基于矿石力学性质和磨矿循环产品粒度分布,采用段氏球径半理论公式计算得到推荐方案介质配比,并建立对照方案进行实验室磨矿对比试验,最终确定初装球... 针对焦家金矿选矿厂球磨机单位球耗高、磨机效率偏低和磨矿产品粒度组成不均匀等问题,基于矿石力学性质和磨矿循环产品粒度分布,采用段氏球径半理论公式计算得到推荐方案介质配比,并建立对照方案进行实验室磨矿对比试验,最终确定初装球方案为:Φ90∶Φ70∶Φ50∶Φ40∶Φ30=15∶25∶20∶15∶25。2016年10月26日开始对焦家金矿3#球磨机(MQG2736)进行工业试验,工业试验后磨机排矿磨矿细度-0.074 mm产率较试验前提高了4.06%,粗粒级+0.30 mm产率降低了5.64%,磨机处理量提高了6.42%,表明推荐球比方案更适合现场球磨作业,有利于提高磨矿产品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配比 磨机处理量 磨矿产品质量 磨矿优化 选矿厂 焦家金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tlab和粒子群算法的磨矿技术效率预测模型 被引量:8
4
作者 周文涛 韩跃新 +1 位作者 李艳军 杨金林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48-551,556,共5页
研究了磨矿时间、干矿质量分数和充填率对锡石多金属硫化矿磨矿技术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优的磨矿参数条件下,即磨矿时间为8 min、干矿质量分数为65%、充填率为42%时,锡石和硫化矿二元结构所对应的磨矿技术效率最佳.通过Matlab的广... 研究了磨矿时间、干矿质量分数和充填率对锡石多金属硫化矿磨矿技术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优的磨矿参数条件下,即磨矿时间为8 min、干矿质量分数为65%、充填率为42%时,锡石和硫化矿二元结构所对应的磨矿技术效率最佳.通过Matlab的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计算程序建立了一种磨矿技术效率预测模型,利用粒子群算法对模型参数进行优化,并通过试验验证了模型的适用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石多金属硫化矿 磨矿优化 磨矿技术效率 粒子群算法 GRNN模型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规则与CBR的磨矿专家控制方法 被引量:6
5
作者 杨佳伟 余刚 刘道喜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2-48,共7页
为了解决磨矿过程这一典型的复杂工业过程的优化控制问题,基于某选矿厂的两段全闭路磨矿流程展开研究,提出了基于模糊规则和案例推理相结合的磨矿专家系统控制方法,解决了实际应用中案例检索相似度较低,无法求解的问题。同时,为了进一... 为了解决磨矿过程这一典型的复杂工业过程的优化控制问题,基于某选矿厂的两段全闭路磨矿流程展开研究,提出了基于模糊规则和案例推理相结合的磨矿专家系统控制方法,解决了实际应用中案例检索相似度较低,无法求解的问题。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模型的准确性,解决由于检索到的案例与当前工况之间的差异导致的案例解之间存在差别的问题,采用RBF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增量补偿模型对检索到的案例解进行补偿。并最终将这一方法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实现了实际磨矿过程中生产关键控制参数的实时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矿优化 案例推理 产生式规则 专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梅山铁矿磨矿产品粒度均匀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严刘学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61-64,共4页
梅山铁矿选矿厂针对其磨矿产品粒度分布存在的"两头多、中间少"现象,联合江西理工大学开展了优化磨矿参数,提高磨矿产品粒度均匀性的实验室试验和工业试验。工业试验在梅山铁矿选矿厂4^#系列进行,历时6个月。其间根据实验室试验和流... 梅山铁矿选矿厂针对其磨矿产品粒度分布存在的"两头多、中间少"现象,联合江西理工大学开展了优化磨矿参数,提高磨矿产品粒度均匀性的实验室试验和工业试验。工业试验在梅山铁矿选矿厂4^#系列进行,历时6个月。其间根据实验室试验和流程考察结果,结合现场生产经验,对钢球大小和配比、介质充填率、磨矿浓度、返砂比、分级溢流浓度等磨矿参数进行了全面优化。磨矿参数优化后,4^#系列最终磨矿产品(二段分级溢流)在保证细度为-0.076 mm占70%左右的情况下,300~10μm合格粒级的产率增加了18.05个百分点,-10μm过粉碎粒级的产率减少了1.60个百分点。进一步在实验室条件下对优化后4^#系列的二段分级溢流和未优化3^#系列的二段分级溢流进行分选效果对比,结果表明,前者所获铁精矿的产率和铁回收率分别高出9.54和6.60个百分点。此外,磨矿参数优化后,4^#系列的钢球消耗、磨矿能耗、磨机中矿浆温度以及磨机噪音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降低。综上所述,4^#系列的磨矿参数优化成果应在梅山铁矿选矿厂全面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矿产品粒度均匀性 磨矿参数优化 分选效果 磨矿能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瓷介质搅拌磨对炼焦中煤解离特性与分选潜势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郭克奇 寇宗洋 +3 位作者 郭旺 李永改 邢耀文 桂夏辉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1-120,共10页
为研究炼焦中煤在搅拌磨机中的选择性解离特性,以涡北选煤厂的炼焦中煤为对象,进行了样品性质、磨矿条件优化、磨矿产品解离特性及颗粒形状特性等研究,对比了相同磨矿细度下搅拌磨机和棒磨机磨矿产品的浮选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搅拌磨... 为研究炼焦中煤在搅拌磨机中的选择性解离特性,以涡北选煤厂的炼焦中煤为对象,进行了样品性质、磨矿条件优化、磨矿产品解离特性及颗粒形状特性等研究,对比了相同磨矿细度下搅拌磨机和棒磨机磨矿产品的浮选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搅拌磨机磨矿时间4min、陶瓷球直径6mm、介质填充率60%、磨矿浓度55%的最优磨矿条件下,-0.074mm含量79.39%的磨矿产品经过浮选,可得到产率61.49%的精煤(A_(d)=11.50%)产品;在相同的磨矿细度下,搅拌磨机所需的磨矿时间更短,产生的高灰细泥产率低,磨矿产品浮选精煤(A_(d)=11.50%)产率较棒磨机高9.82个百分点,说明搅拌磨机解离效果更好;SEM分析进一步证实,搅拌磨机磨矿产品表面微细粒脉石矿物较少,颗粒球形度(R0)低,伸长率(EW)高,有利于颗粒与气泡的黏附;研究结果可为炼焦中煤选择性解离提供工艺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炼焦中煤 磨矿条件优化 解离特性 颗粒形状系数 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rengthening pelletization of manganese ore fines containing high combined water by high pressure roll grinding and optimized temperature elevation system 被引量:5
8
作者 朱德庆 余为 +1 位作者 周仙霖 潘建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9期3485-3491,共7页
Pelletization is one of useful processes for the agglomeration of iron ore or concentrates. However, manganese ore fines are mainly agglomerated by sintering due to its high combined water which adversely affects the ... Pelletization is one of useful processes for the agglomeration of iron ore or concentrates. However, manganese ore fines are mainly agglomerated by sintering due to its high combined water which adversely affects the roasting performance of pellets. In this work, high pressure roll grinding(HPRG) process and optimization of temperature elevation system were investigated to improve the strength of fired manganese ore pellets. It is shown that the manganese ore possesses good ballability after being pretreated by HPRG twice, and good green balls were produced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blending 2.0% bentonite in the feed, balling for 7 min at 16.00% moisture. High quality roasted pellets with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2711 N per pellet were manufactured through preheating at 1050 °C for 10 min and firing at 1335 °C for 15 min by controlling the cracks formation. The fired manganese pellets keep the strength by the solid interconnection of recrystallized pyrolusite grains and the binding of manganite liquid phase which filled the pores and clearance among minerals. The product pellets contain high Mn grade and low impurities, and can be used to smelt ferromanganese, which provides a possible way to use imported manganese ore fines containing high combined water to produce high value ferromangane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nganese ore fines containing high combined water PELLETIZATION high pressure roll grinding optimized temperatureelevation system consolidation mechanis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