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非武汉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初诊CT征象与发病时间的相关性
被引量:
2
1
作者
刘哲
梁挺
+11 位作者
金超
赵慧芳
王艳
王泽坤
李芬
周婕
蔡曙波
梁煜坤
周和平
王西宾
任转琴
杨健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27-930,935,共5页
目的探讨非武汉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初诊CT征象与发病时间的相关性,识别其早期的变化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陕西省2020年1月22日至2020年2月10日COVID-19核酸确诊病例的首次胸部CT征象,主要包...
目的探讨非武汉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初诊CT征象与发病时间的相关性,识别其早期的变化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陕西省2020年1月22日至2020年2月10日COVID-19核酸确诊病例的首次胸部CT征象,主要包括肺内磨玻璃样密度(ground glass opacities,GGO)、实变以及GGO合并实变,并对每一位患者肺损伤程度进行评分。随后将CT征象及肺损伤评分与患者发病时间进行相关分析,对数据进行非线性拟合(二次拟合曲线),判断CT征象和评分随发病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91例确诊COVID-19患者共获取293个病灶,其中单纯GGO 143(48.8%)个,GGO合并实变116(39.6%)个,单纯实变34(11.6%)个。非线性拟合分析结果提示,GGO随发病时间有下降趋势,GGO合并实变二次拟合曲线呈正“U”型,实变呈倒“U”型改变,三者约在第7天存在转折点。同时,患者肺损伤评分约在第7天存在峰值。结论非武汉地区COVID-19患者初诊CT表现以GGO和GGO合并实变为主,发病约1周左右可能是CT征象变化的关键时间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
体层摄影术
发病时间
磨玻璃样密度
实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及胸部CT表现
被引量:
10
2
作者
向颖
于德新
+2 位作者
秦幸茹
李晓会
张秋娟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92-496,共5页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的临床及胸部CT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20年1月24日至2020年2月9日收治的11例确诊COVID-19患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及胸部CT表现。其...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的临床及胸部CT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20年1月24日至2020年2月9日收治的11例确诊COVID-19患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及胸部CT表现。其中,男6例,女5例,年龄17~64岁,平均(42.27±15.67)岁。结果11例确诊患者临床分型以普通型居多,重型1例,临床表现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实验室检查显示,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减少,C反应蛋白浓度升高;胸部CT表现为病变累及双侧肺叶(7例)、中上叶(5例)、多分布在下叶及胸膜下(11例)、邻近胸膜可有局限性增厚(7例)。无论是病变初期还是病变进展过程中,磨玻璃样密度(GGO)均为最常见的表现,病灶内可见支气管充气征、铺路石征及周边晕征。病灶进展期的GGO可合并肺节段性实变。11例患者均未出现胸腔积液及纵隔淋巴结肿大。结论可结合患者胸部CT影像学表现和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计数降低的特征,作为COVID-19核酸检测前的重要筛检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磨玻璃样密度
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X线诊断的几个新问题
3
作者
柳祥庭
王怀泉
+3 位作者
刘银善
王爱真
王新英
潘得廷
《医学影像学杂志》
1990年第1期70-71,共2页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骨纤)是一个古老的病,也是研究较多的一种病,但下述问题尚未受到重视,值得进一步研究。一、佯似恶变的骨纤囊性变既往认为骨纤生长增速和疼痛加重是恶变的征象。但,骨性囊性变后所形成的X线改变,既似恶变,又像其他肿瘤...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骨纤)是一个古老的病,也是研究较多的一种病,但下述问题尚未受到重视,值得进一步研究。一、佯似恶变的骨纤囊性变既往认为骨纤生长增速和疼痛加重是恶变的征象。但,骨性囊性变后所形成的X线改变,既似恶变,又像其他肿瘤,甚至有误为恶性肿瘤而作不必要的手术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诊断
囊性变
骨巨细胞瘤
后所
骨肉瘤
骨性关节面
病理检查
磨玻璃样密度
囊变
生长加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非武汉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初诊CT征象与发病时间的相关性
被引量:
2
1
作者
刘哲
梁挺
金超
赵慧芳
王艳
王泽坤
李芬
周婕
蔡曙波
梁煜坤
周和平
王西宾
任转琴
杨健
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
西安市八院放射科
西安胸科医院放射科
安康中心医院放射科
汉中市中心医院放射科
宝鸡中心医院放射科
出处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27-930,935,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81771810,81971581,51706178)
陕西省创新团队资助项目(No.2019TD-018)
+1 种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No.2016YFC0100300)
2011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项目(No.NCET-11-0438).
文摘
目的探讨非武汉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初诊CT征象与发病时间的相关性,识别其早期的变化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陕西省2020年1月22日至2020年2月10日COVID-19核酸确诊病例的首次胸部CT征象,主要包括肺内磨玻璃样密度(ground glass opacities,GGO)、实变以及GGO合并实变,并对每一位患者肺损伤程度进行评分。随后将CT征象及肺损伤评分与患者发病时间进行相关分析,对数据进行非线性拟合(二次拟合曲线),判断CT征象和评分随发病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91例确诊COVID-19患者共获取293个病灶,其中单纯GGO 143(48.8%)个,GGO合并实变116(39.6%)个,单纯实变34(11.6%)个。非线性拟合分析结果提示,GGO随发病时间有下降趋势,GGO合并实变二次拟合曲线呈正“U”型,实变呈倒“U”型改变,三者约在第7天存在转折点。同时,患者肺损伤评分约在第7天存在峰值。结论非武汉地区COVID-19患者初诊CT表现以GGO和GGO合并实变为主,发病约1周左右可能是CT征象变化的关键时间点。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
体层摄影术
发病时间
磨玻璃样密度
实变
Keywords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
tomography
onset time
ground glass opacity
consolidation
分类号
R445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及胸部CT表现
被引量:
10
2
作者
向颖
于德新
秦幸茹
李晓会
张秋娟
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医学影像科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放射科
出处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92-496,共5页
文摘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的临床及胸部CT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20年1月24日至2020年2月9日收治的11例确诊COVID-19患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及胸部CT表现。其中,男6例,女5例,年龄17~64岁,平均(42.27±15.67)岁。结果11例确诊患者临床分型以普通型居多,重型1例,临床表现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实验室检查显示,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减少,C反应蛋白浓度升高;胸部CT表现为病变累及双侧肺叶(7例)、中上叶(5例)、多分布在下叶及胸膜下(11例)、邻近胸膜可有局限性增厚(7例)。无论是病变初期还是病变进展过程中,磨玻璃样密度(GGO)均为最常见的表现,病灶内可见支气管充气征、铺路石征及周边晕征。病灶进展期的GGO可合并肺节段性实变。11例患者均未出现胸腔积液及纵隔淋巴结肿大。结论可结合患者胸部CT影像学表现和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计数降低的特征,作为COVID-19核酸检测前的重要筛检参考。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磨玻璃样密度
C反应蛋白
Keywords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
tomography
X-ray computing
ground glass opacity(GGO)
C-reactive protein(CRP)
分类号
R455.3 [医药卫生—运动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X线诊断的几个新问题
3
作者
柳祥庭
王怀泉
刘银善
王爱真
王新英
潘得廷
机构
淄博市中心医院放射科
淄博市中心医院病理科
淄博市张钢医院放射科
出处
《医学影像学杂志》
1990年第1期70-71,共2页
文摘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骨纤)是一个古老的病,也是研究较多的一种病,但下述问题尚未受到重视,值得进一步研究。一、佯似恶变的骨纤囊性变既往认为骨纤生长增速和疼痛加重是恶变的征象。但,骨性囊性变后所形成的X线改变,既似恶变,又像其他肿瘤,甚至有误为恶性肿瘤而作不必要的手术者。
关键词
X线诊断
囊性变
骨巨细胞瘤
后所
骨肉瘤
骨性关节面
病理检查
磨玻璃样密度
囊变
生长加速
分类号
R8 [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R445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非武汉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初诊CT征象与发病时间的相关性
刘哲
梁挺
金超
赵慧芳
王艳
王泽坤
李芬
周婕
蔡曙波
梁煜坤
周和平
王西宾
任转琴
杨健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及胸部CT表现
向颖
于德新
秦幸茹
李晓会
张秋娟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X线诊断的几个新问题
柳祥庭
王怀泉
刘银善
王爱真
王新英
潘得廷
《医学影像学杂志》
199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