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局灶性磨玻璃密度结节的多层螺旋CT诊断 被引量:51
1
作者 何慧 孙鹏飞 +2 位作者 曹向荣 叶斌强 董永兴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1-123,126,共4页
目的探讨肺局灶性磨玻璃密度结节(fGGO)的多层螺旋CT(MSCT)特征与病灶良恶性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fGGO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包括8例炎症,18例肺泡癌,8例腺癌,2例非典型腺瘤样增生,评价病灶形态学特征及内部结构与良恶性的相... 目的探讨肺局灶性磨玻璃密度结节(fGGO)的多层螺旋CT(MSCT)特征与病灶良恶性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fGGO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包括8例炎症,18例肺泡癌,8例腺癌,2例非典型腺瘤样增生,评价病灶形态学特征及内部结构与良恶性的相关性。结果 8例炎症中7例呈斑片状;肺不典型腺瘤样增生(AAH)均为圆形或类圆形;细支气管肺泡癌(BAC)和腺癌主要呈圆形、不规则形及分叶征。11例BAC和腺癌边缘毛糙或伴毛刺征,16例边缘清晰、光整。15例胸膜凹陷征,均见于BAC和腺癌;16例胸膜增厚,3例见于炎症,13例见于BAC和腺癌。6例炎症和2例AAH为纯GGO,18例BAC和8例腺癌为混杂GGO。结论 fGGO的CT征象与病灶病理类型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对于提高其诊断准确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肺肿瘤 磨玻璃密度灶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不同实性成分比例磨玻璃密度病灶肺腺癌侵袭性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齐丽萍 张晓鹏 +5 位作者 孙应实 李晓婷 孙宇 唐磊 曹崑 高顺禹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519-1522,共4页
目的探讨含不同实性成分比例磨玻璃密度病灶(GGO)肺腺癌的侵袭性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59例含GGO、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肺腺癌患者的CT及病理资料。分析病灶薄层CT影像征象.根据肿瘤内实性成分最大径与肿瘤最大径比值将患者分为GGO为主组即... 目的探讨含不同实性成分比例磨玻璃密度病灶(GGO)肺腺癌的侵袭性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59例含GGO、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肺腺癌患者的CT及病理资料。分析病灶薄层CT影像征象.根据肿瘤内实性成分最大径与肿瘤最大径比值将患者分为GGO为主组即G_G组和实性成分为主组即G_C组,比较两组肿瘤CT征象和侵袭性差异。结果病灶平均直径(2.71±1.08)cm;纯GGO 8例,混杂GGO 51例;43例病灶内见空泡征及含气支气管征(43/51,72.9%),53例病灶边界清晰(53/59,89.83%)。G_C组19例、G_C组40例。CT征象:两组病灶直径、部位、形状及边界是否清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G_C组边缘分叶和(或)毛刺比例、空泡征及胸膜凹陷征比例均明显高于G_G组(P均<0.05)。病理结果:G_C组与G_G组淋巴结转移、脉管癌栓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G_C组胸膜侵犯率和病理分期高于G_G组(P均<0.05)。结论表现为GGO的肺腺癌随肿瘤实性成分比例增高,出现恶性CT征象比例和肿瘤侵袭性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玻璃密度灶 腺癌 肺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cm以下磨玻璃密度肺腺癌的CT征象与病理亚型及免疫组织化学的相关性 被引量:43
3
作者 吴芳 蔡祖龙 +5 位作者 田树平 金鑫 景瑞 杨越清 李颖娜 赵绍宏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3-170,共8页
目的探讨1 cm以下局灶性磨玻璃密度(f GGO)肺腺癌的CT征象与病理亚型及免疫组织化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5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肺腺癌的最大直径≤1 cm的f GGO患者的CT、病理以及免疫组织化学资料,将CT征象(包括位置、大小、密... 目的探讨1 cm以下局灶性磨玻璃密度(f GGO)肺腺癌的CT征象与病理亚型及免疫组织化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5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肺腺癌的最大直径≤1 cm的f GGO患者的CT、病理以及免疫组织化学资料,将CT征象(包括位置、大小、密度、形状、空泡征、空气支气管征、病灶边缘、胸膜凹陷征、瘤肺界面)与病理亚型[不典型腺瘤样增生(AAH)、原位腺癌(AIS)、微浸润性腺癌(MIA)及浸润性腺癌(IPA)]和免疫组织化学结果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1、HER-2、Ki-67、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拓扑异构酶Ⅱα(Top-Ⅱα)]对照,患者年龄、病变大小、密度与病理亚型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秩和检验;患者性别、病变位置、形状、空泡征、空气支气管征、病灶边缘、胸膜凹陷征、瘤肺界面与病理亚型和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对照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结果 CT表现为1 cm以下f GGO的肺腺癌各病理亚型间,性别分布、年龄大小、病变位置、形状、空气支气管征、胸膜凹陷征、瘤肺界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194、0.126、0.609、0.678、0.091、0.374、0.339),各病理亚型间病变大小、密度、空泡征的有无以及边缘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28、0.002、0.003、0.046),Ki-67在不同形状结节间表达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HER-1在瘤肺界面是否清晰的结节间表达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HER-2在是否有空泡征的结节间表达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9),而CT征象与VEGF和Top-Ⅱα的表达无相关性(P均>0.05)。结论表现为1 cm以下f GGO的肺腺癌中,IPA的空泡征出现率最高,而AAH最低,且浸润前病变(AAH+AIS)多表现为边缘光滑,MIA和IPA则多表现为分叶征+毛刺征;且一些CT征象在特定免疫组织化学结果之间也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密度 肺腺癌 免疫组织化学 病理亚型 计算机断层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