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极压润滑仪磨块与磨环的抛光校正 被引量:3
1
作者 孙明卫 魏秋菊 +1 位作者 曾庆林 史慧宁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8-8,共1页
极压润滑仪是通过模拟钻具转速和钻具所承受的井眼压力,来测实钻井液润滑性能的专用润滑性分析仪,是目前对钻井液润滑性评价可靠性较高的分析仪器。影响润滑系数测量准确性的最关键因素就是磨块与磨环之间的磨合抛光程度,最佳的磨合... 极压润滑仪是通过模拟钻具转速和钻具所承受的井眼压力,来测实钻井液润滑性能的专用润滑性分析仪,是目前对钻井液润滑性评价可靠性较高的分析仪器。影响润滑系数测量准确性的最关键因素就是磨块与磨环之间的磨合抛光程度,最佳的磨合状态是在转速为60r/min、侧压在1MPa的情况下,磨块与磨环在蒸馏水中的润滑系数控制在0.32~0.36之间。以美国白劳德公司生产的EP型极压润滑仪为例,成功地将其磨合到最佳状态是极其不容易的,一般情况下其在蒸馏水中的润滑系数均在0.40以上,润滑系数为0.38已经很难得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压润滑 磨环 润滑系数 校正 抛光 润滑性能 分析仪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修磨环厚实现并控制两面约束夹持状态的工具系统
2
作者 谢华锟 巫兴胜 +2 位作者 朱洪 许刚 张永平 《工具技术》 2012年第8期46-48,共3页
锥—端双面约束夹持工具系统更好地适应了当今切削技术的需求,得到迅速发展。如何将现今应用广泛的7:24锥单面约束定位夹持的工具系统改造成为锥—端两面约束定位夹持方式,以提高机床主轴—工具系统—刀具系统的连接刚度;以及如何降低... 锥—端双面约束夹持工具系统更好地适应了当今切削技术的需求,得到迅速发展。如何将现今应用广泛的7:24锥单面约束定位夹持的工具系统改造成为锥—端两面约束定位夹持方式,以提高机床主轴—工具系统—刀具系统的连接刚度;以及如何降低锥—端双面约束夹持方式对机床主轴锥孔和工具系统刀柄的机械加工精度要求,以提高产品性价比,这两个问题的解决将可能为先进的双面约束夹持工具系统的推广应用,起到促进作用。笔者提出的修磨环厚可控式两面约束工具系统,是一个值得尝试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端双面约束夹持 磨环厚可控式两面约束工具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缝磨的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6
3
作者 夏绪辉 邵俊华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1期51-54,共4页
为了使环缝磨稳定运行在最佳工作状态 ,提高运行的稳定性和经济性 ,以环缝磨机的出力数学模型为依据 ,提出将具有自学习功能的动态自寻最优控制与常规控制相结合的控制策略 ,设计了应用可编程序控制器与工业微机相结合的控制系统。
关键词 控制系统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缝磨莫来石泥浆流变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友胜 李楠 《陶瓷学报》 CAS 1998年第3期172-175,共4页
采用环缝磨制备了莫来石微粉。研究了固体浓度、研磨时间、温度和分散剂对莫来石泥浆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上述因素对莫来石泥浆流变性能有显著的影响。
关键词 莫来石 混浆 流变性 陶瓷 泥料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缝磨的锥角探讨 被引量:4
5
作者 夏绪辉 谷士强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4期388-390,412,共4页
通过分析环缝磨定子锥角与被研磨物料强度之间的关系 ,揭示出设定锥角的意义 ;建立了磨料介质的简化运动模型和力学模型 ,求解出定子锥角。
关键词 物料强度 定子锥角 简化运动模型 力学模型 结构设计 超细粉 陶瓷材料 耐火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缝磨内颗粒的流动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夏绪辉 谷士强 《武汉冶金科技大学学报》 1999年第3期245-260,共16页
环缝磨是一种用来生产微米级的超细粉的新型设备。揭示了环缝磨内颗粒的流动机理;应用颗粒流的基础理论建立了颗粒的运动微分方程,并作适当的假设,给出边界条件,求解出环缝磨内颗粒的速度分布。
关键词 颗粒流 速度分布 超细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缝磨工艺的资源消耗特性及其应用
7
作者 夏绪辉 刘飞 +1 位作者 高全杰 周康渠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3期1985-1988,共4页
研究了环缝磨的资源消耗特性,主要是磨料介质消耗特性及环缝磨能量消耗特性。根据磨料介质的消耗特性及粉碎过程中不断变化的物料性质,优化了介质条件;根据能量消耗特性,把粉碎区制作成上大下小的锥形体,随着物料被磨细,转子周边线速度... 研究了环缝磨的资源消耗特性,主要是磨料介质消耗特性及环缝磨能量消耗特性。根据磨料介质的消耗特性及粉碎过程中不断变化的物料性质,优化了介质条件;根据能量消耗特性,把粉碎区制作成上大下小的锥形体,随着物料被磨细,转子周边线速度逐渐提高,颗粒脉动速度逐渐增加,在一次粉碎过程中粉碎能量逐渐递增,从而改进了磨料区能量的分布。实际应用表明,改进后的环缝磨可以缩短研磨时间,降低磨料介质和粉碎能量消耗,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料介质 资源消耗特性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缝磨的结构特点及分离区和研磨区的探讨
8
作者 夏军勇 孔建益 +3 位作者 周宁 朱华蓓 黄青 祝述梅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150-152,共3页
着重介绍一种用来制造超细粉体的环缝磨的结构特点,并对其磨腔中处于分离区和研磨区的介质球的分布和受力情况进行了计算和分析。
关键词 结构特点 分离区 受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缝磨研磨介质的配比对研磨效果的影响
9
作者 夏军勇 孔建益 蒋桂堂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38-239,共2页
关键词 效果 介质 20世纪80年代 体积配比 介质球 90年代 基本原理 能量密度 GAP 噪音低 物料 大幅度 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装饰性环氧磨石地坪制造方法 被引量:7
10
作者 孙再武 王秋娣 +1 位作者 叶亮 周子鹄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8年第8期24-26,共3页
以低黏度液态环氧树脂和自制固化剂为主要成膜物质,研制了一种由环氧底漆、环氧砂浆漆、环氧磨石浆料、环氧透明漆料及养护蜡等构成的含镶嵌式图案的环保型高装饰性环氧磨石地坪,并对磨石集料、颜基比、图案制作方法等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地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心泵轴油封处失效分析与密封设计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波 王茁 李晓光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71-173,共3页
通过对离心泵轴油封处密封面损坏漏油失效的分析,设计了在轴上开沟槽镶嵌承磨环的密封结构,介绍了承磨环的密封原理,确定了轴沟槽、承磨环的主要参数,并设计了专用工具进行安装,最后,经试验验证了该密封能够提高油封的耐磨性、密封性,同... 通过对离心泵轴油封处密封面损坏漏油失效的分析,设计了在轴上开沟槽镶嵌承磨环的密封结构,介绍了承磨环的密封原理,确定了轴沟槽、承磨环的主要参数,并设计了专用工具进行安装,最后,经试验验证了该密封能够提高油封的耐磨性、密封性,同时,延长了轴的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泵 泵轴 油封 磨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壁零件加工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高宏亮 《河北农机》 2022年第5期46-48,共3页
薄壁零件由于具有重量较低、结构紧凑等优势而得到普遍的应用,但是薄壁零件也具有较差的刚性以及容易出现变形等特性,使得加工精度难以得到保证。为了更好地解决薄壁零件加工的难题,此文当中,以减磨环的加工作为例子,分析了薄壁零件加... 薄壁零件由于具有重量较低、结构紧凑等优势而得到普遍的应用,但是薄壁零件也具有较差的刚性以及容易出现变形等特性,使得加工精度难以得到保证。为了更好地解决薄壁零件加工的难题,此文当中,以减磨环的加工作为例子,分析了薄壁零件加工产生变形的原因,同时提出了对应的预防变形的工艺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壁零件 磨环 加工工艺 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钙专用制粉机
13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4-44,共1页
食品钙专用制粉机。包括粉碎室下端盖中间通过轴承连接一纵向传动轴,其外端接皮带轮,其下部接磨辊,磨环安在磨辊外周围,磨环外层是进风蜗壳,粉碎室上部出料口连接风筒进入成品旋风分离器,其下部接闭风卸料器至成品出口。其上部接... 食品钙专用制粉机。包括粉碎室下端盖中间通过轴承连接一纵向传动轴,其外端接皮带轮,其下部接磨辊,磨环安在磨辊外周围,磨环外层是进风蜗壳,粉碎室上部出料口连接风筒进入成品旋风分离器,其下部接闭风卸料器至成品出口。其上部接风筒通过风量控制阀接风机,经风机一面接粉碎室进风口,另一面通过风筒和调节阀接微粉旋风分离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粉机 专用 食品 旋风分离器 粉碎室 传动轴 皮带轮 风筒 出料口 卸料器 控制阀 进风口 调节阀 连接 下部 磨环 成品 风机 外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icient and accurate worm grinding of spur face gears according to an advanced geometrical analysis and a closed-loop manufacturing process 被引量:7
14
作者 ZHOU Yuan-sheng TANG Zhong-wei +2 位作者 SHI Xian-lin TANG Jin-yuan LI Zheng-min-qi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1期1-13,共13页
Worm grinding has been applied to manufacture gears to pursue high accuracy and fine surface finish.When the worm used to grind face gears is manufactured with multi-axis 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CNC)machining,the m... Worm grinding has been applied to manufacture gears to pursue high accuracy and fine surface finish.When the worm used to grind face gears is manufactured with multi-axis 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CNC)machining,the machining accuracy is usually improved by increasing the number of tool paths with more time cost.Differently,this work proposes a generated method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by dressing the worm surface with only one path,and a closed-loop manufacturing process is applied to ensure the machining accuracy.According to an advanced geometric analysis,the worm surface is practically approximated as a swept surface generated by a planar curve.Meanwhile,this curve is applied as the profile of a dressing wheel,which is used to dress the worm surface.The practical machining is carried out in a CNC machine tool,which was originally used to grind helical gears.Finally,a closed-loop manufacturing process including machining,measurement,and modification is proposed to compensate the machining errors.The proposed method is validated with simulations and practical experi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ce gears worm grinding worm dressing geometrical analysis closed-loop manufactur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