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直线滚动导轨磨损退化对导轨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3
- 1
-
-
作者
张巍
王民
孔德顺
-
机构
北京工业大学机械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学院先进制造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内蒙古科技大学工程训练中心
-
出处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148-1154,共7页
-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资助项目(2012ZX04010-021-04)
-
文摘
为了研究直线滚动导轨磨损退化对导轨各参数的影响,考虑了每个滚珠的受力、变形和初始预紧力,推导和计算了与磨损退化有关的刚度退化模型、预紧力退化模型、接触角变化模型、摩擦力和摩擦因数模型、最大蠕滑率和临界载荷模型.直线滚动导轨滚珠与滚道的磨损伴随着直线导轨的刚度和预紧力产生退化.同时,上排和下排的滚珠接触角、临界载荷、摩擦因数、摩擦力、最大蠕滑率等参数也发生变化.以上参数对滚动导轨的性能具有重要意义,但这些参数很难直接通过试验测量得到.以国产某型号滚珠直线导轨为研究对象,对所建立的各模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直线滚动导轨磨损退化对导轨各参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通过测量直线滚动导轨轨道的磨损可以有效预测导轨各参数的变化规律.
-
关键词
直线滚动导轨
磨损退化
接触角
刚度
临界载荷
摩擦
蠕滑
-
Keywords
linear ball guides
wear degradation
contact angle
contact stiffness
critical load
friction
creepage
-
分类号
TH115
[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
-
-
题名机床滑动导轨副加速磨损退化试验建模与分析
被引量:1
- 2
-
-
作者
王民
范晓慧
胡建忠
昝涛
-
机构
北京工业大学先进制造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
出处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01-506,共6页
-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资助项目(2012ZX04010021-001-004)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KZ20140005010)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22005)
-
文摘
为了分析机床滑动导轨副加速退化试验中的磨损机理,建立了滑动导轨副在实际工况下的受力变形模型并计算得到导轨接触面间的接触力.设计了加速磨损退化试验,并基于Archard模型建立了机床滑动导轨副实际工况下磨损计算模型,主要建立了床身导轨接触面磨损模型.基于理论模型,采用加大滑动导轨负载力水平的方法,对加速磨损退化试验中的滑动导轨床身导轨接触面的磨损量和磨损曲线进行预测.结果表明:该模型可较好地指导实际的加速磨损退化试验参数设计和根据高负载下试验获得的床身导轨磨损量预测工作负载下的磨损.
-
关键词
Archard模型
接触变形
磨损
滑动导轨
加速磨损退化试验
-
Keywords
Archard equation
contact deformation
wear
slide-guideway
accelerated wear degradation test
-
分类号
TH117
[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
-
-
题名混合润滑状态下旋转唇形密封的失效机制模型
被引量:2
- 3
-
-
作者
王少萍
张超
高宝旭
刘迪
朱赟
-
机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前沿科学技术创新研究院
中国航发控制系统研究所
-
出处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78-184,共7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875015,52105045)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YFB2004504)
宁波市重大科技任务攻关项目(2022Z005)。
-
文摘
为探究旋转唇形密封的失效机制,综合考虑流体、微凸体、弹性变形和温度对旋转唇形密封的影响,构建旋转唇形密封多场耦合模型,并基于多场耦合模型与关键点更新策略提出混合润滑状态下旋转唇形密封的磨损退化模型仿真方法。通过设计故障模拟试验,将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仿真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唇形密封件在初期磨损速率较大,之后趋于平缓;唇尖处接触压力最大,磨损速率最大。
-
关键词
混合润滑
旋转唇形密封
磨损退化
失效机制
多场耦合模型
-
Keywords
mixed lubrication
rotating lip seal
wear degradation
failure mechanism
multi-field coupling model
-
分类号
TH117.2
[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
-
-
题名随机载荷冲击下采掘机械截齿竞争失效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9
- 4
-
-
作者
秦彦凯
张晓红
曾建潮
梁好
石冠男
-
机构
太原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太原科技大学工业与系统工程研究所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太原研究院有限公司
太原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中北大学大数据与视觉计算研究所
-
出处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3175-3188,共14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207118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资助项目(71701140)
山西省基础研究计划资助项目(20210302124680)。
-
文摘
采掘机械的高效运行是煤矿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实现利润最大化的主要途径之一。截齿作为采掘机械的关键消耗部件,其可靠性直接决定了采掘机械的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在采掘过程中,将煤岩视为正常工作载荷,将矸石和断层视为随机冲击载荷。截齿受煤岩引起的自然磨损及矸石和断层引起的载荷冲击的影响,其失效是磨损退化导致的软失效和随机载荷冲击导致的硬失效相互竞争的结果。由于矸石和断层具有一定的体积和硬度,随机载荷冲击会持续一定的时间,并在不同硬度下对截齿的磨损产生不同的加速作用。同时,截齿抵御致命性冲击的能力会随着磨损程度的增加而减弱。通过考虑持续冲击、变速率加速退化和硬失效阈值变化对截齿磨损的影响,研究了随机载荷冲击下截齿竞争失效的可靠性建模。首先,通过同时考虑自然磨损退化、冲击瞬时退化以及冲击持续时间内的变速率加速退化,构建了随机载荷冲击下截齿的退化模型。其次,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竞争失效模式下截齿的可靠性模型。最后,基于工程数据对截齿的可靠性模型进行了数值实验和有效性分析。结果表明考虑持续冲击、变速率加速退化和硬失效阈值变化的截齿竞争失效可靠性模型符合工程实际,为截齿的设计优化、维修决策和备件管理提供了理论基础。
-
关键词
采掘机械截齿
竞争失效
自然磨损退化
冲击加速退化
可靠性模型
冲击持续时间
-
Keywords
mining machinery pick
competing failure
natural wear degradation
shock accelerated degradation
reliability model
shock duration
-
分类号
TD421.5
[矿业工程—矿山机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