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磨损区域静电监测的滚动轴承故障信号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顾双双 刘若晨 +2 位作者 严旭 孙见忠 贝绍轶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5-152,共8页
针对滚动轴承振动监测信号耦合多部件激励干扰问题,引入静电监测技术,对轴承磨损区域的荷电水平进行监测研究。设计并搭建滚动轴承静电监测实验平台,通过不同转速下的故障模拟实验,完成滚动轴承静电监测;对多组监测信号进行时频域分析,... 针对滚动轴承振动监测信号耦合多部件激励干扰问题,引入静电监测技术,对轴承磨损区域的荷电水平进行监测研究。设计并搭建滚动轴承静电监测实验平台,通过不同转速下的故障模拟实验,完成滚动轴承静电监测;对多组监测信号进行时频域分析,并与振动监测结果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静电信号在各不同转速下均能监测到各对应故障位置的特征频率,且与理论特征值相匹配;实测同组静电信号与振动信号相比,静电信号所含干扰较小,故障特征信号更为明显。研究方法和结果证明静电监测技术可避免多激励源,对滚动轴承磨损区域监测具备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监测 滚动轴承 磨损区域 故障特征 信号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磨损区域静电传感器特性参数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刘若晨 徐成 +2 位作者 王奎洋 王益民 孙见忠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45-653,共9页
磨损区域静电传感器常用于航空器关键部件磨损的在线监测。为了对该新型传感器的监测性能进行研究,建立了棒状磨损区域静电传感器的数学模型及其性能测试平台,对传感器的空间灵敏度、工作效率、有效视场等特性参数进行了仿真计算和测试... 磨损区域静电传感器常用于航空器关键部件磨损的在线监测。为了对该新型传感器的监测性能进行研究,建立了棒状磨损区域静电传感器的数学模型及其性能测试平台,对传感器的空间灵敏度、工作效率、有效视场等特性参数进行了仿真计算和测试。结果表明:空间灵敏度随着探极感应面半径的增大而增大;工作效率随着径距比的增大而增大;工作效率的仿真值与测试值的变化趋势一致,证明了所建磨损区域静电传感器数学模型的正确性;有效视场随着探极感应面半径的增大而增大。研究结果对新型磨损区域静电传感器的设计优化及其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损区域静电传感器 数学模型 空间灵敏度 工作效率 有效视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型脉冲耦合神经网络的刀具磨损图像检测 被引量:7
3
作者 李鹏阳 祝双武 +2 位作者 郝重阳 王毅 陈世浩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94-199,共6页
脉冲耦合神经网络(Pulse Coupled Neural Networks,PCNN)图像分割法能很好将机械加工中的刀具磨损区域分割出来,但分割出来的图像是二值图像,很难将刀体和背景区分开来,这样就难于达到对刀具及其磨损状态进行精确监测的目的,为了解决这... 脉冲耦合神经网络(Pulse Coupled Neural Networks,PCNN)图像分割法能很好将机械加工中的刀具磨损区域分割出来,但分割出来的图像是二值图像,很难将刀体和背景区分开来,这样就难于达到对刀具及其磨损状态进行精确监测的目的,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文中提出了改进的脉冲耦合神经网络分割算法,可成功分割出刀具磨损区、刀体和背景区域,通过对分割后图像的分析与识别,可以实现对刀具磨损状态的检测。对车削加工中刀具不同磨损阶段的磨损图像进行分割的实验,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的PCNN 刀具磨损图像分割 磨损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摩擦磨损条件下金属磁记忆检测实验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石常亮 董世运 +1 位作者 徐滨士 何鹏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5-38,44,共5页
采用金属磁记忆方法对摩擦磨损实验前后的45钢试样进行检测,研究了磨损前后试样表面磁信号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摩擦磨损实验前后,试样表面磁信号发生显著变化;磁信号在试样表面磨损区域产生磁异变峰,磁异变峰宽度能定量表征试样表面... 采用金属磁记忆方法对摩擦磨损实验前后的45钢试样进行检测,研究了磨损前后试样表面磁信号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摩擦磨损实验前后,试样表面磁信号发生显著变化;磁信号在试样表面磨损区域产生磁异变峰,磁异变峰宽度能定量表征试样表面磨损区域大小,通过对磁异变峰形态的分析,能定性判断试样表面磨损程度。最后,采用经典带磁偶极子模型理论对实验现象加以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磨损 金属磁记忆 磨损区域 磨损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链轮参数对刮板输送机中部槽冲击磨损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姚艳萍 高志鹏 张善震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0-134,共5页
刮板输送机是煤矿开采系统的重要设备,承担着煤炭运输的重要任务。在输送过程中,刮板输送机的中部槽工况条件恶劣,磨损严重。通过离散元(Engineering Discrete Element Method,EDEM)软件建立刮板输送机物料输送的动态过程,分析刮板输送... 刮板输送机是煤矿开采系统的重要设备,承担着煤炭运输的重要任务。在输送过程中,刮板输送机的中部槽工况条件恶劣,磨损严重。通过离散元(Engineering Discrete Element Method,EDEM)软件建立刮板输送机物料输送的动态过程,分析刮板输送机链轮改进前后中部槽的磨损情况,得出中部槽冲击磨损特性曲线。仿真结果表明,刮板输送机中部槽链条下部区域冲击磨损较大,链轮改进后可有效提高刮板输送机的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刮板输送机 离散元 冲击磨损 中部槽 磨损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元方法的TBM刀盘磨损研究及优化设计 被引量:3
6
作者 刘建琴 魏琛 郭伟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85-90,共6页
研究目的:刀盘位于全断面隧道掘进机的最前端,工况恶劣,刀盘刀具磨损严重,是刀盘失效的主要原因。本文应用离散元分析方法对刀盘面板的磨损进行模拟仿真,并对磨损大小进行定量分析;通过对刀盘面板进行分区,研究面板的磨损规律;开展刀盘... 研究目的:刀盘位于全断面隧道掘进机的最前端,工况恶劣,刀盘刀具磨损严重,是刀盘失效的主要原因。本文应用离散元分析方法对刀盘面板的磨损进行模拟仿真,并对磨损大小进行定量分析;通过对刀盘面板进行分区,研究面板的磨损规律;开展刀盘面板的堆焊结构优化设计,提出米字形堆焊的面板结构。研究结论:(1)刀盘面板滚刀分布密集区及出渣槽区域附近的面板磨损较为严重,易发生磨损激增;(2)优化后的新刀盘面板结构平均磨损量较原刀盘面板下降了近25%,优化后的刀盘面板耐磨特性得到明显提升,新刀盘面板结构固有频率较原刀盘面板更远离其工作频率,工作更加安全;(3)本文研究可为刀盘磨损的计算提供方法指导,优化的耐磨结构可应用于修复磨损严重的刀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BM刀盘面板 离散元方法 磨损区域划分 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FD-DPM的射流泵中90°弯曲流道冲蚀仿真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王志亮 伍振华 +2 位作者 王振松 张慢来 廖锐全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174-181,232,共9页
随着国内钻井深度的不断增大以及井内低产层的逐渐增多,使得井内油液的开采难度进一步增大。虽然现有的深井射流泵可利用高压流体(人工从地面打压进井内的高压流体)来实现对油液的举升,但是该方法的生产成本较高,并且当被举升的油液中... 随着国内钻井深度的不断增大以及井内低产层的逐渐增多,使得井内油液的开采难度进一步增大。虽然现有的深井射流泵可利用高压流体(人工从地面打压进井内的高压流体)来实现对油液的举升,但是该方法的生产成本较高,并且当被举升的油液中混有细小砂粒时,油液中的砂粒将会对射流泵造成一定冲蚀影响。为了降低射流泵的冲蚀磨损程度,并且提高采油效率与减少生产成本,根据油田层系(高低压油层)较多的特点,设计一种射流泵,该射流泵可以转化现有层间矛盾,把高压油液作为动力液来实现对低压油层的开采。通过对射流泵的整体结构进行分析后,发现该射流泵中存在一处90°弯曲流道,该流道内壁面为吸入液入口处的正对迎流壁面,所受砂粒的冲蚀磨损较大。为了得出砂粒对壁面的冲蚀磨损程度与影响因素,利用CFD与DPM模型对该冲蚀过程进行精确仿真,通过改变网格尺寸大小验证了仿真模型的网格无关性与仿真结果的收敛性后,利用控制变量法与数值模拟进一步分析流体速度、砂粒直径等对该流道的冲蚀影响规律。最终发现流速大于4 m/s或者砂粒直径大于0.7 mm时,最大冲蚀速率与每天的最大冲蚀厚度的增大幅度变得更加明显。就冲蚀区域而言,流道上所形成的冲蚀磨损区域成椭圆状,该冲蚀区域的中心位置所受到的冲蚀磨损相对较少,并且该区域大小并没有随着流体速度等影响因素的变化而发生较大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0°弯曲流道 CFD与DPM数值模拟 冲蚀磨损区域 射流泵 冲蚀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