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磁耦合共振的无源无线路桥应变监测系统研究
1
作者 李志海 刘斌 +2 位作者 陈刚 袁浩 张泽建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5年第3期58-62,共5页
针对传统混凝土构件应变监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磁耦合共振的无源无线路桥安全智能监测系统。该系统整合磁耦合共振取电、应变传感器及无线通信技术,实现构件应变的非接触式无线采集传输,克服传统监测方法依赖外接电源或电池供... 针对传统混凝土构件应变监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磁耦合共振的无源无线路桥安全智能监测系统。该系统整合磁耦合共振取电、应变传感器及无线通信技术,实现构件应变的非接触式无线采集传输,克服传统监测方法依赖外接电源或电池供电的局限性,确保传感器在构件内部的长期无源工作能力,提高应变监测的持续性和可靠性。实验测试系统的电能传输距离、效率及障碍物穿透能力等,表明该系统能及时准确采集构建内部应变数据,为路桥结构安全监测提供一种高效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构件 磁耦合共振 无线输电 应变监测 LoR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耦合共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空间能量的分布规律研究
2
作者 刘欣 刘晓倩 国安邦 《大学物理实验》 2024年第1期45-48,共4页
无线电能传输是一种在电源和负载之间不需要任何物理接触就可以传输电能的技术。随着该技术的逐渐普及,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因其特有的中短距离传输的高效性进入人们的视野。文章基于磁耦合共振原理设计制作了研究装置,首先分析了... 无线电能传输是一种在电源和负载之间不需要任何物理接触就可以传输电能的技术。随着该技术的逐渐普及,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因其特有的中短距离传输的高效性进入人们的视野。文章基于磁耦合共振原理设计制作了研究装置,首先分析了在磁耦合共振条件下能量分布随线圈距离以及角度的关系,并基于以上关系得出能量在空间中的分布规律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耦合共振 无线输电 能量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耦合共振引信装定信息的双向传输技术 被引量:1
3
作者 李炜昕 张合 +1 位作者 丁立波 李长生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89-92,96,共5页
针对目前电磁感应装定方式有效传输距离近、传输效率低等问题,基于电磁耦合谐振理论,提出了一种三线圈磁耦合共振装定信息传输系统,实现装定器和引信之间信息的快速、高效传输。利用互感耦合模型,分析得出了整个系统的接收电压比率与线... 针对目前电磁感应装定方式有效传输距离近、传输效率低等问题,基于电磁耦合谐振理论,提出了一种三线圈磁耦合共振装定信息传输系统,实现装定器和引信之间信息的快速、高效传输。利用互感耦合模型,分析得出了整个系统的接收电压比率与线圈谐振频率、耦合系数之间的关系,并根据该特点分析了基于频率调制的信息传输技术。实验结果表明,磁耦合共振装定系统可实现稳定、可靠的信息传递,性能可以满足大多数引信的设计要求,这种新颖的装定系统信息传输的实现,可为新一代武器系统的信息交联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耦合共振 引信 装定系统 信息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磁耦合共振无线电能传输的散热方法
4
作者 阎毓杰 付强 +2 位作者 李巍 王楠 王宠 《通信电源技术》 2023年第15期222-224,共3页
磁耦合共振无线电能传输装置由供电单元、主控单元、输入功率调节单元、发射线圈、接收线圈以及负载组成。由于部分电子元件发热量大、结构紧凑使得装置热功耗增加。该背景下,提出一种用于磁耦合共振无线电能传输装置的散热方法,通过组... 磁耦合共振无线电能传输装置由供电单元、主控单元、输入功率调节单元、发射线圈、接收线圈以及负载组成。由于部分电子元件发热量大、结构紧凑使得装置热功耗增加。该背景下,提出一种用于磁耦合共振无线电能传输装置的散热方法,通过组合流散热和温差传导散热,自适应地将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内部产生的热量有效转移至外部,以改善整体散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耦合共振 对流散热 传导散热 温差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磁耦合共振式的无线取能电流互感器电源设计 被引量:2
5
作者 刘娜 王玮 +1 位作者 贾明娜 南雪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82-185,160,共5页
针对现有电子式电流互感器高压侧取能电源设计中存在的电源复杂、寿命短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磁耦合共振式的无线取能电源设计方法。建立了能量传输模型,推导出了输出功率表达式,通过分析电压、频率、互感对功率的影响,为硬件电路的参... 针对现有电子式电流互感器高压侧取能电源设计中存在的电源复杂、寿命短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磁耦合共振式的无线取能电源设计方法。建立了能量传输模型,推导出了输出功率表达式,通过分析电压、频率、互感对功率的影响,为硬件电路的参数设计提供了理论参考。通过对供电装置和绝缘子采用一体化设计并采用环氧树脂填充完成了系统的样机制作。结果表明,该取能电源在保证有效绝缘距离的前提下,可实现长时间的稳定供能,验证了本设计的有效性。研究成果可为磁耦合共振式的无线取能电流互感器的电源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式电流互感器 磁耦合共振 传输功率 传输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耦合共振传输技术的手机无线充电系统设计与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杨军 闫德鑫 彭云喆 《无线互联科技》 2021年第1期51-52,共2页
在社会经济与科技飞速进步的背景下,手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无线充电系统能够较好地提升电能转化的效率,实现更加高效便捷的充电模式,应用磁耦合技术较好的摆脱充电线和充电接口的限制影响。文章系统性... 在社会经济与科技飞速进步的背景下,手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无线充电系统能够较好地提升电能转化的效率,实现更加高效便捷的充电模式,应用磁耦合技术较好的摆脱充电线和充电接口的限制影响。文章系统性地介绍了磁耦合共振的工作原理和基本模型,结合手机无线充电的优势和现状,详细分析了该技术在充电系统中的设计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耦合共振 无线充电 设计与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磁耦合共振式的无线电力传输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邓鑫 关静 +2 位作者 王冲 温哥华 陈致允 《现代信息科技》 2020年第18期40-43,共4页
现今市场上的大部分无线充电设备,造价都较为昂贵,且仅针对某些价格比较高的电器如手机、蓝牙耳机、汽车等高端设备进行充电。同时考虑到充电协议不兼容等相关难题,设计一种低功率的充电设备,其中距离以及功耗问题则是文章研究的重点;... 现今市场上的大部分无线充电设备,造价都较为昂贵,且仅针对某些价格比较高的电器如手机、蓝牙耳机、汽车等高端设备进行充电。同时考虑到充电协议不兼容等相关难题,设计一种低功率的充电设备,其中距离以及功耗问题则是文章研究的重点;该研究还利用语音控制模块对电力传输进行控制,实现智能化管理。设计的无线传输系统能够实现智能化电力传输控制,将无线输电应用到低端低功耗的电子产品中,提升用户对生活电器的使用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力传输 磁耦合共振 感应耦合 语音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载和弹性支承作用面内运动薄板磁固耦合双重共振 被引量:3
8
作者 胡宇达 刘超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13-722,共10页
针对磁场环境中具有线载荷和弹性支承作用的面内运动薄板,给出了系统的势能、动能及电磁力表达式,应用Hamilton变分原理,推得面内运动条形板的磁固耦合非线性振动方程.考虑边界为夹支-铰支的约束条件,利用变量分离法和Galerkin积分法,... 针对磁场环境中具有线载荷和弹性支承作用的面内运动薄板,给出了系统的势能、动能及电磁力表达式,应用Hamilton变分原理,推得面内运动条形板的磁固耦合非线性振动方程.考虑边界为夹支-铰支的约束条件,利用变量分离法和Galerkin积分法,得到了含简谐线载力和电磁阻尼力项的两自由度非线性振动微分方程组.应用多尺度法对主-内联合共振问题进行解析求解,得到了双重联合共振下系统的一阶状态方程和共振响应特征方程.通过算例,得到了面内运动薄板的一阶和二阶共振幅值变化规律曲线图,分析了不同作用量和载荷位置对系统振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系统发生主-内双重共振时,解的多值性和跳跃现象明显,弹性支承和线载荷位置对共振现象影响显著;一阶和二阶的共振多值解区域同时出现同时消失,体现了明显的内共振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板 耦合共振 面内运动 线载荷 弹性支承 多尺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振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参数与电磁分布特性仿真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杨传凯 吴经锋 +5 位作者 王森 丁彬 毛辰 高峰 李文慧 覃兆宇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85-188,201,共5页
为进一步改进共振磁耦合式无线充电系统的低频化问题,利用二端口网络参数理论对共振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进行建模,分析了系统传输效率与功率和S参数的关系,指出传输效率最大化的条件,提出了降低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工作频率的必要性,并... 为进一步改进共振磁耦合式无线充电系统的低频化问题,利用二端口网络参数理论对共振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进行建模,分析了系统传输效率与功率和S参数的关系,指出传输效率最大化的条件,提出了降低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工作频率的必要性,并结合低频化设计思路,针对铜贴片改变进行HFSS本征频率仿真,得到系统共振频率和贴片厚度、距离、摆放位置等之间的关联,基于仿真结果为共振线圈选择合适的品质因数和共振频率。最后针对典型的共振磁耦合传输系统传输通道上的电磁场分布特性进行计算,得到磁场强度分布,比较了加入屏蔽体之后对传输系统的性能影响和屏蔽体效果,提高了系统传输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能传输 共振耦合 低频化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充电耦合共振线圈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徐帆 《电子科技》 2017年第2期142-144,共3页
针对磁耦合共振型无线充电系统中耦合线圈,对传统的两线圈耦合进行分析并设计出三线圈的耦合模型。利用Maxwell有限元仿真软件对两线圈耦合模型以及三线圈耦合模型进行有限元仿真。利用Multisim仿真软件设计出整体无线充电电路对电路进... 针对磁耦合共振型无线充电系统中耦合线圈,对传统的两线圈耦合进行分析并设计出三线圈的耦合模型。利用Maxwell有限元仿真软件对两线圈耦合模型以及三线圈耦合模型进行有限元仿真。利用Multisim仿真软件设计出整体无线充电电路对电路进行仿真。验证三线圈与两线圈耦合模型的传输效率,并得出在距离相等的条件下三线圈每个接收线圈与两线圈的接收线圈的传输效率接近,但由于三线圈有两个接收线圈可以同时工作,更具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充电 磁耦合共振 MAXWEL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T无线输电系统电磁辐射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田子建 林越 +2 位作者 王文清 陈健 李玮祥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9-64,共6页
采用全波矩量法及两步准静态算法研究了MIT无线输电系统取得最大传输效率时谐振线圈的磁场和电场分布,并通过HFSS有限元仿真软件定量分析了人脑对该系统电磁辐射的吸收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系统输入功率为400 W时,谐振线圈的最大磁场和... 采用全波矩量法及两步准静态算法研究了MIT无线输电系统取得最大传输效率时谐振线圈的磁场和电场分布,并通过HFSS有限元仿真软件定量分析了人脑对该系统电磁辐射的吸收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系统输入功率为400 W时,谐振线圈的最大磁场和最大电场分别为9.376 3×10-3 A/m,1.52×102 V/m,磁场强度符合国际非电离辐射保护委员会规定的标准值,电场强度则大于规定标准值;在距发射线圈100mm处,人脑局部吸收辐射率最大值为7.038 9×10-6 W/kg,小于国际非电离辐射保护委员会规定的标准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输电 磁耦合共振 辐射 最大传输效率 吸收辐射率 全波矩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线供电的旋转式LED点阵显示演示仪 被引量:7
12
作者 陈文娟 张旭 +1 位作者 薛德宽 刘雪林 《大学物理实验》 2015年第3期45-48,共4页
本文通过磁耦合共振的无线输电技术实现了对旋转LED主板的供电,并研制出一套旋转式LED点阵显示演示仪;通过STC12C5A32S2单片机实现对LED的控制和显示;通过红外通信实现对显示字符的红外操作;通过电机驱动实现LED的旋转显示。通过对旋转... 本文通过磁耦合共振的无线输电技术实现了对旋转LED主板的供电,并研制出一套旋转式LED点阵显示演示仪;通过STC12C5A32S2单片机实现对LED的控制和显示;通过红外通信实现对显示字符的红外操作;通过电机驱动实现LED的旋转显示。通过对旋转主板和底座主板的设计,实现了LED旋转显示的功能。该演示仪在实验和教学中起到了良好的演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耦合共振 无线输电 旋转LED 单片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谐振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装置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相雯 汝玉星 +3 位作者 吴戈 林世坤 田小建 蔡振龙 《时代汽车》 2021年第1期81-83,共3页
目前电动汽车充电方式多通过有线充电方式,极其限制电动汽车的普及。而无线充电技术多以电路较简单的较成熟的感应式无线充电技术为主,电磁感应的磁场发散性较强,对距离及放电受电线圈要求位置要求较高。现电动汽车充电装置的磁耦合共... 目前电动汽车充电方式多通过有线充电方式,极其限制电动汽车的普及。而无线充电技术多以电路较简单的较成熟的感应式无线充电技术为主,电磁感应的磁场发散性较强,对距离及放电受电线圈要求位置要求较高。现电动汽车充电装置的磁耦合共振无线传输系统多针对固定汽车型号。本文主要研究通过接收次级回路的参数,从而控制主回路电容调制,以自动谐振的磁耦合共振无线传输系统来实现对不同接收回路的充电,从而满足对不同型号电动汽车的充电兼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耦合共振 无线充电 自动谐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引信无线装定技术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明跃 房立清 +2 位作者 郭德卿 石永雷 刘炳男 《电子科技》 2023年第6期57-63,共7页
现代化战争要求武器具有更高程度的环境适应能力以及更精确的制导能力。电子引信作为制导武器的核心控制部件,其快速反应能力和精准控制能力不仅与武器的性能紧密相关,更是影响武器打击能力的重要因素。无线装定技术是精确制导武器的核... 现代化战争要求武器具有更高程度的环境适应能力以及更精确的制导能力。电子引信作为制导武器的核心控制部件,其快速反应能力和精准控制能力不仅与武器的性能紧密相关,更是影响武器打击能力的重要因素。无线装定技术是精确制导武器的核心技术之一。与传统的有线装定技术相比较,无线装定技术具有非接触式、装定速度快以及适应能力强等特点。通过无线装定技术快速稳定地将控制信息传输至电子引信是未来智能化弹药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文中针对不同无线装定技术的原理,分析了无线装定技术产生的原因,得出无线装定技术研究的必要性,对目前研究最广泛的3种无线装定方式:电磁感应装定、射频装定、磁耦合共振装定的关键技术及特点进行了综述,并且展望了无线装定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装定 电子引信 时间引信 感应 射频 磁耦合共振 炸点控制 通信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充电技术及其在电动汽车方面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阎江 《时代汽车》 2018年第8期50-51,共2页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无线充电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电力传输技术,其被电动汽车中的应用中,不仅有效的转变了传统电动汽车有线式充电,还为电动汽车能源供给提供了一种新型途径。因此,本文对无线充电技术及其在电动汽车方面的应...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无线充电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电力传输技术,其被电动汽车中的应用中,不仅有效的转变了传统电动汽车有线式充电,还为电动汽车能源供给提供了一种新型途径。因此,本文对无线充电技术及其在电动汽车方面的应用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充电技术 电动汽车 感应式 磁耦合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线输电的移动设备充电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16
作者 李军蒙 田鑫宇 范旭权 《科学技术创新》 2019年第13期165-166,共2页
无线输电的出现,给传统的接触式输电、供电中出现的种种不便和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本文基于磁耦合无线输电系统的基本原理,设计简单的无线充电系统模型,并进行实物焊接,根据实物模型,进行性能测试和分析。
关键词 磁耦合共振 无线输电系统 性能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