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9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隧道磁电阻电流传感器技术综述
1
作者 柴正豪 周峰 +1 位作者 龙兆芝 解进军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0-192,共13页
现代电力行业测量电流的方法主要依靠电流传感器,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电力系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的电流传感技术难以适应时代的脚步,而新一代的电流传感技术也在不断演进,越来越受到各行各业的重视,并得到广泛的应用。隧道磁... 现代电力行业测量电流的方法主要依靠电流传感器,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电力系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的电流传感技术难以适应时代的脚步,而新一代的电流传感技术也在不断演进,越来越受到各行各业的重视,并得到广泛的应用。隧道磁电阻电流传感器具有高线性度、高灵敏度、成本低、结构简单等特点,成为极具潜力的传感器产品。以隧道磁阻技术研发的电流传感器为核心,介绍了隧道磁阻电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各种结构的优缺点及适用领域、不同缺陷的改进方法,还进一步对传感阵列研究现状以及未来展望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传感器 隧道电阻 温度漂移 噪声削弱 环形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_(1-x)Ni_(x))_(5+δ)GeTe_(2)单晶室温磁电阻效应的机制研究及应用展望
2
作者 龙秀敏 潘豪杰 曹桂新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57-665,共9页
据报道,Ni掺杂的Fe_(5)GeTe_(2)单晶居里温度(TC)可达478 K,由于室温铁磁范德瓦尔斯(van der Waals,vdW)材料在自旋电子学应用中具有较大潜力,故为了探究Ni掺杂对Fe_(5)GeTe_(2)单晶室温磁电阻(magnetoresistance,MR)效应的影响,采用化... 据报道,Ni掺杂的Fe_(5)GeTe_(2)单晶居里温度(TC)可达478 K,由于室温铁磁范德瓦尔斯(van der Waals,vdW)材料在自旋电子学应用中具有较大潜力,故为了探究Ni掺杂对Fe_(5)GeTe_(2)单晶室温磁电阻(magnetoresistance,MR)效应的影响,采用化学气相输运(chemical vapor transport,CVT)法生长了一系列(Fe_(1-x)Ni_(x))_(5+δ)GeTe_(2)单晶样品,并采用综合物性测量系统(physical property measurement system,PPMS)和磁性能测量系统(magnetic property measurement system,MPMS)分别对其磁性以及室温MR随着Ni掺杂含量的变化进行了测量.研究结果表明,室温MR随着Ni掺杂含量的变化出现了从线性负磁电阻(negative magnetoresistance,NMR)转变为2种不同类型的非线性NMR、再转变为线性正磁电阻(positive magnetoresistance,PMR)的变化趋势.详细分析了不同MR行为的微观机制并阐述了其在自旋电子学器件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德瓦尔斯铁材料 居里温度 电阻效应 自旋电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隧道磁电阻的高速火箭橇速度测试技术研究
3
作者 马溯 钱礼华 +3 位作者 申晓敏 段晨 赵轶男 陈亚奇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72-278,共7页
目前火箭橇测速用断靶、遮光板和测速雷达存在布设量大、易受油污和发动机火焰干扰等问题,开展基于高频响、长探测距离的非接触式磁区截测速技术研究,包括永磁体空间磁场分布仿真、磁电阻传感器选型、增益放大和整形电路和信号展宽电路... 目前火箭橇测速用断靶、遮光板和测速雷达存在布设量大、易受油污和发动机火焰干扰等问题,开展基于高频响、长探测距离的非接触式磁区截测速技术研究,包括永磁体空间磁场分布仿真、磁电阻传感器选型、增益放大和整形电路和信号展宽电路设计。仿真和试验测试结果表明,电磁测速模块能够在探测距离大于20 cm,速度大于2 Ma的超高速火箭撬试验中稳定触发,突破了常规电磁探测距离短、频率响应低的技术瓶颈,速度测量值与实际值的均方根误差为0.57%,满足优于1%的精度需求,验证了该电磁测速技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可以推动火箭橇试验技术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探测距离 高频响 隧道电阻 信号调理 火箭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隧道磁电阻电流传感器的旁路自校准技术 被引量:5
4
作者 王克蔚 喻锟 +2 位作者 曾祥君 毕岚溪 刘丰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3-30,共8页
应用于智能电网的隧道磁电阻(tunnel magnetoresistance,TMR)电流传感器的灵敏度易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发生变化,从而严重影响TMR电流传感器的测量精度。从TMR电流传感器基本测量原理出发,对传感器芯片的灵敏度进行了理论分析。在传感器下... 应用于智能电网的隧道磁电阻(tunnel magnetoresistance,TMR)电流传感器的灵敏度易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发生变化,从而严重影响TMR电流传感器的测量精度。从TMR电流传感器基本测量原理出发,对传感器芯片的灵敏度进行了理论分析。在传感器下方增设了周期注入式直流自校准回路,计算注入前后传感器输出电压的差值平均值,实时追踪校准当前环境温度下灵敏度的真实值,并设计闭环运算控制电路对传感器进行实时调整。最后搭建实验测试平台进行了直流注入实验、温控实验和线性度实验,测试结果证明了旁路自校准技术可以提高开环式TMR电流传感器测量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电网 电流传感器 隧道电阻 自校准 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隧道磁电阻效应的宽频带电流无线测量装置 被引量:2
5
作者 毕岚溪 曾祥君 +2 位作者 喻锟 刘丰 吴湘君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4-210,共7页
宽频带电气量数据包含大量故障暂态信息,传统互感器带宽受限难以精确全面地测量宽频暂态信号。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含精确时标的非侵入式电流测量方法并设计原理样机。通过隧道磁电阻(TMR)芯片测量线路电流感生磁场,根据被测导体与TMR... 宽频带电气量数据包含大量故障暂态信息,传统互感器带宽受限难以精确全面地测量宽频暂态信号。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含精确时标的非侵入式电流测量方法并设计原理样机。通过隧道磁电阻(TMR)芯片测量线路电流感生磁场,根据被测导体与TMR传感器的相对位置计算变比并通过微处理器进行录波和读数。设计低噪声、可变增益的传感器模组电路和暂态录波无线测量传输模组电路,精确感知宽频信号;根据传感器实际安装位置推导传变关系式,实现对一次电流的精确计算。搭建测试平台对测量装置直流、交流及暂态信号传变能力开展测试,在10 kV配电网进行接地故障电流测量对比实验。分析了影响磁阻传感器测量精度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其直流和工频信号测量误差小于1%,高频信号测量误差小于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电阻 传感器 宽频带 暂态 非侵入式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流变胶泥磁电阻效应的转速检测实验研究
6
作者 居本祥 吕冰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041-2047,共7页
转速是评估旋转机械运行状态的一个重要参数,针对转速检测,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磁流变胶泥磁电阻效应的转速传感器。由旋转磁场单元与敏感单元组成转速传感器的主体结构,利用静态及动态磁电阻实验研究敏感单元的磁电阻特性,从微观结构层面... 转速是评估旋转机械运行状态的一个重要参数,针对转速检测,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磁流变胶泥磁电阻效应的转速传感器。由旋转磁场单元与敏感单元组成转速传感器的主体结构,利用静态及动态磁电阻实验研究敏感单元的磁电阻特性,从微观结构层面分析了磁电阻效应机理,推出了敏感单元电阻与激励磁场之间的关系;针对传感器的结构特点建立转速实验测试系统,通过直流电桥的输出电压信号表征被测转速;研究表明:软磁颗粒含量及激励磁场的强度都对敏感单元磁电阻效应有显著影响,随着被测转速的增大,传感器输出电压信号峰峰值具有较好的线性衰减特性,以磁流变胶泥为核心敏感材料的转速传感器可实现对中低转速的有效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速检测 流变胶泥 电阻效应 阶跃 冲激脉冲 微观结构 颗粒 敏感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旋转磁场作用的磁流变脂磁致电阻特性研究
7
作者 居本祥 付本元 吕冰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8-22,共5页
磁流变脂是一种兼具快速磁响应特性和弱流动性的新型磁敏材料,在传感及阻尼减振等领域有着潜在应用价值。本工作利用羰基铁粉作为软磁填充颗粒与脂类基体混合制备了磁流变脂样品,依托所设计的电阻试验单元,并通过自建的旋转磁场试验表... 磁流变脂是一种兼具快速磁响应特性和弱流动性的新型磁敏材料,在传感及阻尼减振等领域有着潜在应用价值。本工作利用羰基铁粉作为软磁填充颗粒与脂类基体混合制备了磁流变脂样品,依托所设计的电阻试验单元,并通过自建的旋转磁场试验表征系统,研究了旋转磁场的偏转角度与旋转速度对磁流变脂磁致电阻特性的影响,并在微观层面对影响磁致电阻特性的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增加软磁填充颗粒的含量,可有效提升磁流变脂磁致电阻的相对变化量;在单周期的磁场偏转角度试验中,磁流变脂电阻试验单元的阻值变化形成对称的上升段与下降段,在偏转周期范围内阻值的绝对变化量为2.4 MΩ;试验单元的阻值在不同磁场偏转速度下呈现了与转速相匹配的周期性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变脂 旋转 羰基铁粉 电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RG/CNT复合材料的磁电阻效应研究
8
作者 居本祥 周光银 杨波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14,51,共6页
通过在磁流变胶泥(MRG)中加入碳纳米管(CNT)组成复合材料,结合MRG的优良磁响应特性与CNT的电导特性,以复合材料作为填充材料设计实验敏感元件,建立实验表征系统对复合材料磁电阻效应的静态与动态特性开展了实验研究,并从微观层面分析了... 通过在磁流变胶泥(MRG)中加入碳纳米管(CNT)组成复合材料,结合MRG的优良磁响应特性与CNT的电导特性,以复合材料作为填充材料设计实验敏感元件,建立实验表征系统对复合材料磁电阻效应的静态与动态特性开展了实验研究,并从微观层面分析了磁电阻效应机理,揭示了激励磁场影响复合材料电阻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处在磁工作区范围内,敏感元件的电阻值随磁场的增强而衰减,相对变化量达到了62.2%,同时表现出良好的时间稳定性;实验的动态响应输出与激励磁场的变化趋势高度一致,证明了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动态磁电阻响应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变胶泥 碳纳米管 复合材料 敏感元件 电阻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温度灵敏度ZrN_(x)O_(y)薄膜温度传感器的磁感应强度及角度依赖性
9
作者 耿镇 姜迪 +6 位作者 谢连城 龚冬良 刘辉明 缪志聪 韩叶茂 黄荣进 李来风 《低温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21,共7页
利用综合物性测量系统(PPMS)测试研究了两个不同测温范围和不同温度灵敏度的ZrN_(x)O_(y)薄膜温度传感器在低温强磁场下磁阻随磁感应强度和角度的变化规律。通过等温磁场扫描,发现两温度传感器在不同温度下本征磁阻随磁感应强度的非单... 利用综合物性测量系统(PPMS)测试研究了两个不同测温范围和不同温度灵敏度的ZrN_(x)O_(y)薄膜温度传感器在低温强磁场下磁阻随磁感应强度和角度的变化规律。通过等温磁场扫描,发现两温度传感器在不同温度下本征磁阻随磁感应强度的非单调变化和高磁场下的正负磁阻转变行为。在14 T固定磁场下,测试并分析了两种温度传感器电阻在0-360°磁场角度范围内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其电阻与磁场角度的关系均呈现出独特的“蝴蝶结”状依赖性,且其形状和幅度随温度及传感器类型呈现规律性变化。此外,还进一步分析了磁场引起的温度测量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温度传感器 电阻 角度依赖 测温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外磁场干扰的双气隙TMR电流传感器研究
10
作者 曹岚溪 梁先锋 +3 位作者 关蒙萌 鞠登峰 胡忠强 刘明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20,共5页
电流传感器作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强电磁干扰环境下的精度和稳定性面临极大挑战。本文提出了一种能够有效抵抗外部磁场干扰的隧穿磁电阻(TMR)磁敏直流电流传感器设计方案,利用聚磁环的双气隙结构,有效降低了外部共模信号干... 电流传感器作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强电磁干扰环境下的精度和稳定性面临极大挑战。本文提出了一种能够有效抵抗外部磁场干扰的隧穿磁电阻(TMR)磁敏直流电流传感器设计方案,利用聚磁环的双气隙结构,有效降低了外部共模信号干扰,并结合外部屏蔽设计,进一步减弱了外部磁场对测量精度的影响。在±20 Ap量程范围内,该传感器的线性度误差优于0.5%,且在外部磁场干扰下的输出变化量小于0.014%,为复杂工况下的高精度直流电流信号感知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穿电阻 电流传感器 双气隙 屏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弱磁性涂层的航空发动机主轴承保持架转速测量方法
11
作者 叶本远 林建军 +1 位作者 张晓康 杨坤山 《轴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6-52,共7页
针对传统轴承保持架转速测量需要破坏轴承结构的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弱磁性编码与非接触传感的转速检测方法,通过在保持架端面安装轻质、弱磁性涂层构建N/S极交替排列的磁编码结构,结合高灵敏度隧道磁阻(TMR)传感器实时捕获磁极交变信号... 针对传统轴承保持架转速测量需要破坏轴承结构的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弱磁性编码与非接触传感的转速检测方法,通过在保持架端面安装轻质、弱磁性涂层构建N/S极交替排列的磁编码结构,结合高灵敏度隧道磁阻(TMR)传感器实时捕获磁极交变信号,经脉冲计数解码实现保持架转速的精准解析。试制了保持架转速测量装置并进行了各项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在250℃高温、油雾污染等严苛工况下准确测量保持架转速,测量相对误差≤1.0‰,而且无需安装嵌入式传感器或对保持架进行钻孔,完整保留了轴承结构,可用于实际工况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航空发动机 保持架 转速 涂层 隧道电阻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巨磁电阻效应的电流传感器技术及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40
12
作者 何金良 嵇士杰 +2 位作者 刘俊 胡军 王善祥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14,共7页
介绍智能电网中电流的传感和量测技术发展的要求和新趋势,阐述智能电网中各种电流传感器的原理和特点,比较了传统电磁式电流传感器(如CT,罗氏线圈,霍尔)和几种新型的电流传感器(如光纤,巨磁电阻)的优缺点。在分析智能电网的电流测量需... 介绍智能电网中电流的传感和量测技术发展的要求和新趋势,阐述智能电网中各种电流传感器的原理和特点,比较了传统电磁式电流传感器(如CT,罗氏线圈,霍尔)和几种新型的电流传感器(如光纤,巨磁电阻)的优缺点。在分析智能电网的电流测量需求的基础上,结合巨磁电阻(giant magneto resistive,GMR)电流传感器的研究内容着重展望了GMR电流传感器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前景。最后总结了GMR传感器在智能电网测量应用中的优势和不足,并针对这些不足,指出了后续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传感器 分布式测量 电阻效应 智能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磁性隧道结材料及其隧穿磁电阻效应 被引量:15
13
作者 韩秀峰 刘厚方 +6 位作者 张佳 师大伟 刘东屏 丰家峰 魏红祥 王守国 詹文山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2013年第6期339-353,共15页
典型的磁性隧道结是"三明治"结构,即由上下两个铁磁电极以及中间厚度为1 nm量级的绝缘势垒层构成。当外加磁场使两铁磁电极的磁矩由平行态向反平行态翻转时,隧穿电阻会发生低电阻态向高电阻态的转变。自从1995年发现室温隧穿... 典型的磁性隧道结是"三明治"结构,即由上下两个铁磁电极以及中间厚度为1 nm量级的绝缘势垒层构成。当外加磁场使两铁磁电极的磁矩由平行态向反平行态翻转时,隧穿电阻会发生低电阻态向高电阻态的转变。自从1995年发现室温隧穿磁电阻(TMR)以来,非晶势垒的AlOx磁性隧道结在磁性随机存储器(MRAM)和磁硬盘磁读头(Read Head)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2007年室温下其磁电阻比值可达到80%。下一代高速、低功耗、高性能的自旋电子学器件的发展,迫切需要更高的室温TMR比值和新型的调制结构。2001年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发现:由于MgO(001)势垒对不同对称性的自旋极化电子具有自旋过滤(Spin Filter)效应,单晶外延的Fe(001)/MgO(001)/Fe(001)磁性隧道结的TMR比值可超过1 000%,随后2004年在单晶或多晶的MgO磁性隧道结中获得室温约200%的TMR比值,2008年更是在赝自旋阀结构CoFeB/MgO/CoFeB磁性隧道结中获得高达604%的室温TMR比值。伴随着新势垒材料的不断发现和各种磁性隧道结结构的优化,共振隧穿和自旋依赖的库仑阻塞磁电阻等新效应以及磁性传感器、磁性随机存储器和自旋纳米振荡器及微波检测器等新器件逐渐成为科学和工业界所关注的研究与应用热点。对磁性隧道结(MTJ)材料及其器件应用研究和进展进行了简要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阻效应 隧穿电阻效应 性隧道结 第一性原理计算 自旋转移力矩效应 库仑阻塞电阻 随机存储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l-gel法制备La_(1-x)Sr_xMnO_3巨磁电阻薄膜材料 被引量:15
14
作者 张志力 王哲明 +4 位作者 黄云辉 程福祥 廖春生 高松 严纯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665-669,共5页
利用sol-gel法在单晶硅Si(100)衬底上,制备了钙钛矿La1-xSrxMnO3(LSMO)低织构纳米晶薄膜.考察了制备条件对LSMO成相、晶粒的粒度和表面形貌的影响,研究了其磁特性和磁电阻性能.结果表明,La... 利用sol-gel法在单晶硅Si(100)衬底上,制备了钙钛矿La1-xSrxMnO3(LSMO)低织构纳米晶薄膜.考察了制备条件对LSMO成相、晶粒的粒度和表面形貌的影响,研究了其磁特性和磁电阻性能.结果表明,La0.7Sr0.3MnO3薄膜磁电阻效应在相当宽的温度范围内不随温度改变,在6T磁场中室温下磁电阻比MR值可达-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 纳米晶 薄膜 电阻材料 LSM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表面覆Cu的La_(2/3)Ca_(1/3)MnO_3复合颗粒系统中的低场高磁电阻效应 被引量:12
15
作者 袁松柳 方重华 +2 位作者 缪菊红 刘胜 夏正才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23-628,共6页
用化学方法将Cu有关的材料引入到La2/3Ca1/3MnO3颗粒表面以形成复合颗粒系统.低磁场(0.3T)下磁电阻与温度关系测量表明,伴随着Cu有关材料的引入,磁电阻图像发生了明显变化.对纯La2/3Cal/3MnO3颗粒系统,磁电阻随温度降低而单调增加;而对... 用化学方法将Cu有关的材料引入到La2/3Ca1/3MnO3颗粒表面以形成复合颗粒系统.低磁场(0.3T)下磁电阻与温度关系测量表明,伴随着Cu有关材料的引入,磁电阻图像发生了明显变化.对纯La2/3Cal/3MnO3颗粒系统,磁电阻随温度降低而单调增加;而对复合颗粒系统,磁电阻最明显的特征是绝缘体-金属转变温度附近表现出尖的磁电阻峰,且有较高的磁电阻值.结合低场磁化实验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颗粒 自旋极化隧穿 低场电阻 电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_(1-x)T_xMnO_3氧化物的结构,电磁特性和巨磁电阻 被引量:79
16
作者 戴道生 熊光成 吴思诚 《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201-222,共22页
REMnO3(RE=La,Pr,Nd,Cd等)具有钙钛矿结构。如用二价碱土金属部分替代稀土元素,可形成掺杂锰氧化物RE1-xTxMnO3(T=Ca,Sr,Ba,Pb)。随掺杂量的增加,样品的结构和电磁性能都有很大变化... REMnO3(RE=La,Pr,Nd,Cd等)具有钙钛矿结构。如用二价碱土金属部分替代稀土元素,可形成掺杂锰氧化物RE1-xTxMnO3(T=Ca,Sr,Ba,Pb)。随掺杂量的增加,样品的结构和电磁性能都有很大变化。近年来在这类氧化物中还发现巨大的负磁电阻效应,其值可达106%。这类材料显示的复杂物理现象和可能的应用前景引起人们很大的兴趣。本文将概括的介绍这类氧化物的晶格结构,电子结构,电磁性能及其巨磁电阻随掺杂变化的实验结果,并对其可能的机理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锰氧化物 特性 电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场下电沉积制备CuCo颗粒膜的巨磁电阻效应 被引量:7
17
作者 赵林 樊占国 +2 位作者 杨中东 高鹏 秦高梧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24-929,共6页
在磁场下电沉积制备CuCo功能膜材料,研究膜层的巨磁电阻效应及磁性能。应用X射线衍射仪(XRD)对镀层微观结构随热处理温度的变化进行分析,采用四引线法及振动样品磁强计(VSM)测量膜层的磁性能。磁阻测试发现:磁感应强度为0.6T下制备的CuC... 在磁场下电沉积制备CuCo功能膜材料,研究膜层的巨磁电阻效应及磁性能。应用X射线衍射仪(XRD)对镀层微观结构随热处理温度的变化进行分析,采用四引线法及振动样品磁强计(VSM)测量膜层的磁性能。磁阻测试发现:磁感应强度为0.6T下制备的CuCo颗粒膜经500℃真空退火处理1h后,其巨磁电阻值较无磁场下制备的提高约25%,这是由于0.6T下制备的颗粒膜晶粒较致密,同时磁场减少了膜层内部缺陷,如杂质、夹杂等。样品磁滞回线表明:500℃真空退火处理1h后膜层具有最佳的磁性能,此时膜层中的单磁畴磁性粒子有助于提高巨磁电阻值。CuCo颗粒膜电沉积制备过程中施加磁场可以改善膜层的微观结构,使其具有更高的巨磁电阻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Co颗粒膜 电阻效应 电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电阻效应的原理及其应用 被引量:24
18
作者 张海峰 刘晓为 +1 位作者 王喜莲 霍明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62-366,共5页
对几种磁阻效应作用机理和磁阻元件在传感器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详细介绍了几种磁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对几类常用的磁阻传感器的性能进行了比较,并对磁阻传感器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阻效应 电阻 电阻 阻传感器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磁电阻直流电子式电流互感器智能化方法 被引量:10
19
作者 钱政 王争 +1 位作者 李玉凌 刘少宇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73-77,共5页
巨磁电阻电流互感器作为一种新型有源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在实用化过程中所面临的关键问题是长期稳定与可靠运行水平的提高。文中提出了一种智能化巨磁电阻直流电流互感器的实现方法,首先在高压侧电路中嵌入自校准模块,实现巨磁电阻传感... 巨磁电阻电流互感器作为一种新型有源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在实用化过程中所面临的关键问题是长期稳定与可靠运行水平的提高。文中提出了一种智能化巨磁电阻直流电流互感器的实现方法,首先在高压侧电路中嵌入自校准模块,实现巨磁电阻传感器输入输出特性的在线校准;针对输入输出特性中表现出的非线性问题,提出了自校正算法;最后提出了高压侧电路的自诊断方法,通过备用单片机的嵌入改善了高压侧电路的可靠运行水平。测试结果表明,自校准、自校正及自诊断等智能化方法的性能达到了设计要求,有助于改善巨磁电阻直流电流互感器的长期可靠运行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阻效应 直流电子式电流互感器 自校准 自校正 自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导体Si上电沉积Cu-Co颗粒膜及其巨磁电阻效应 被引量:7
20
作者 姚素薇 吴海霞 +1 位作者 王宏智 张卫国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915-919,共5页
采用电化学沉积方法在半导体Si上制备Cu-Co金属颗粒膜.XRD测试结果表明制备态的薄膜形成了单相亚稳态面心合金结构,薄膜经退火后,XRD谱图中出现了析出的纯金属Co的衍射峰,这表明薄膜在退火过程中发生了相分离.TEM测试结果也进一步证实... 采用电化学沉积方法在半导体Si上制备Cu-Co金属颗粒膜.XRD测试结果表明制备态的薄膜形成了单相亚稳态面心合金结构,薄膜经退火后,XRD谱图中出现了析出的纯金属Co的衍射峰,这表明薄膜在退火过程中发生了相分离.TEM测试结果也进一步证实了磁性的Co颗粒从非磁性的铜基体中析出.随着退火温度的增加,颗粒膜巨磁电阻(GMR)效应不断增大,当退火温度为450℃时,Co0.20Cu0.80薄膜的巨磁电阻效应达到最大,磁阻率为8.21%.之后,磁阻率又随退火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退火前后样品磁滞回线的变化表明薄膜中发生了从超顺磁性到铁磁性的转变,矫顽力、剩余磁化强度和饱和磁化强度均随退火温度的增高而逐渐增大.超顺磁性颗粒的作用导致了GMR-H与M-H曲线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膜 电沉积 相分离 电阻 超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