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流控芯片中磁珠捕获的数值仿真 被引量:1
1
作者 郭瑞 胡志刚 +2 位作者 杜喆 祖向阳 黄磊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15-20,共6页
在微流控芯片中,利用磁场力操控技术实现磁珠的有效捕获在生物检测和生化分离等方面应用广泛,其在微尺度下的运动特性与磁场力和黏滞阻力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根据磁珠在微通道中的受力和运动方程,建立磁场和流场共同作用下磁珠的二维... 在微流控芯片中,利用磁场力操控技术实现磁珠的有效捕获在生物检测和生化分离等方面应用广泛,其在微尺度下的运动特性与磁场力和黏滞阻力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根据磁珠在微通道中的受力和运动方程,建立磁场和流场共同作用下磁珠的二维动力学数值模型,对三种磁场分布下磁珠的运动特性以及不同入口速度和磁场强度对磁珠捕获率的影响进行数值仿真。研究表明:磁体高宽比(h/w)越大,磁体内部的磁通密度越大且分布越均匀。当磁体高宽比从0.5增至6时,极性相同磁体的捕获率范围为26.7%~100%;极性相反和单磁体的磁珠捕获率最大值分别为63.3%和53.3%。双磁体的磁化方向对捕获率的影响为:h/w<2时,极性相反的磁珠捕获率较大;反之则小于极性相同的捕获率。通过仿真计算,入口流速介于1mm/s^2cm/s时,磁珠捕获率随流速的增加而减小。结果可用于实验指导流体流速进而优化磁珠使用量;并对微流控芯片的设计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控芯片 磁珠捕获 数值仿真 磁珠运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快速检测生肉中单核增生李斯特菌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郭惠 杨晋川 +2 位作者 王路梅 许静静 张雷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6-108,共3页
目的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Real-time PCR)和磁免疫分离技术(Immunomagnetic separation,IMS)及显色培养技术优化组合,建立对生肉中单增李斯特菌的快速检测方法。方法应用3种快速检测方法检测模拟样品和423份肉制品中的目标菌,比... 目的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Real-time PCR)和磁免疫分离技术(Immunomagnetic separation,IMS)及显色培养技术优化组合,建立对生肉中单增李斯特菌的快速检测方法。方法应用3种快速检测方法检测模拟样品和423份肉制品中的目标菌,比较不同方法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用PCR—IMS法48h可达检出限为10~20CFU/10g,实际检测效果显著优于其他两种方法。结论PCR-IMS是检测单增李斯特菌可靠、灵敏、快速的确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增生李斯特菌 免疫磁珠捕获 荧光定量PCR 显色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麻微卫星DNA的分离 被引量:1
3
作者 周建林 揭雨成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8-82,共5页
分别采用RAPD、锚定PCR和磁珠捕获等3种方法富集含微卫星序列的红麻基因组DNA片段,并连接到pMD18-T载体,构建基因组文库.然后以通用引物M13F,M13R和根据微卫星核心序列所设计的引物[VRV(CT)12或VRV(TG)12],用PCR方法直接对文库筛选,并... 分别采用RAPD、锚定PCR和磁珠捕获等3种方法富集含微卫星序列的红麻基因组DNA片段,并连接到pMD18-T载体,构建基因组文库.然后以通用引物M13F,M13R和根据微卫星核心序列所设计的引物[VRV(CT)12或VRV(TG)12],用PCR方法直接对文库筛选,并将获得的阳性克隆进行测序.分别从RAPD,锚定PCR和磁珠捕获3种富集方法构建的基因组文库中获得6,23,19个微卫星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麻 微卫星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锚定PCR 磁珠捕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