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流变环形调液阻尼器(MR-CTLCD)对结构扭转振动控制的参数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韦树英 蒙文流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05-210,共6页
研究在地震激励下,磁流变环形调液阻尼器对结构扭转反应的控制.首先建立磁流变环形调液阻尼器在地震作用下的运动方程,根据随机振动虚拟激励法一般原理,推导地震作用下磁流变环形调液阻尼器振动控制最优控制参数的表达式,对结构纯扭转... 研究在地震激励下,磁流变环形调液阻尼器对结构扭转反应的控制.首先建立磁流变环形调液阻尼器在地震作用下的运动方程,根据随机振动虚拟激励法一般原理,推导地震作用下磁流变环形调液阻尼器振动控制最优控制参数的表达式,对结构纯扭转的振动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各参数对最优等效阻尼比和最优频率比的影响,以及各参数对磁流变环形调液阻尼器减振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磁流变环形调液阻尼器能有效较小结构扭转振动,是一种有效的结构扭转振动控制装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变环形调液阻尼器 扭转振动 振动控制 随机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弯折型磁流变阻尼器结构设计及仿真分析
2
作者 吴云杰 夏鹏 +1 位作者 崔心阳 吴立国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25年第4期56-62,69,共8页
磁流变液阻尼器具有结构简单、响应速度快、阻尼可调等特点,在工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设计了一种弯折流道型的磁流变液阻尼器,提高了磁场利用率,能够在体积尺寸较小的情况下,展现较好的阻尼性能。阐述了阻尼器三维建模及结构设计和工... 磁流变液阻尼器具有结构简单、响应速度快、阻尼可调等特点,在工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设计了一种弯折流道型的磁流变液阻尼器,提高了磁场利用率,能够在体积尺寸较小的情况下,展现较好的阻尼性能。阐述了阻尼器三维建模及结构设计和工作原理,通过Maxwell进行磁场建模分析磁路,结合磁场数据与磁流变液本构方程,构建磁流变液阻尼器单向耦合数值仿真,编入UDF进行Fluent瞬态动网格数值计算。对磁流变阻尼器的各项性能进行研究,包括阻尼力峰值、力速图、阻尼力可调范围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电流由0 A增加到2.0 A的过程中,输出最大阻尼力为12.8 kN,动态可调范围为1~69,为优化磁流变液阻尼性能提供了有价值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尼 结构设计 数值模拟 阻尼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流变式调谐液柱阻尼器对地震作用的控制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王修勇 孙洪鑫 陈政清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9-23,共5页
磁流变式调谐液柱阻尼器(MR-TLCD)是在调谐液柱阻尼器(TLCD)基础上发展的一种新型减振装置。建立了MR-TLCD数学模型,采用了等效阻尼线性化处理方法,分析了地震作用下对不同质量比、频率比以及可调控制剪切力等参数变化下对减振效果的影... 磁流变式调谐液柱阻尼器(MR-TLCD)是在调谐液柱阻尼器(TLCD)基础上发展的一种新型减振装置。建立了MR-TLCD数学模型,采用了等效阻尼线性化处理方法,分析了地震作用下对不同质量比、频率比以及可调控制剪切力等参数变化下对减振效果的影响。结果证明,磁流变式调谐液柱阻尼器对地震作用下单自由振动控制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尼 动力模型 地震分析 谱分析 振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流变式调谐液柱阻尼器对结构风致抖振控制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孙洪鑫 陈政清 王修勇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55-260,共6页
磁流变式调谐液柱阻尼器(MR-TLCD)是由调谐液柱阻尼器(TLCD)和磁流变液阻尼器(MRD)组成的新型半主动控制装置。建立了含有半主动控制力项的MR-TLCD力学模型以及MR-TLCD与单自由结构耦合运动方程,等效线性化处理了MR-TLCD力学方程中的非... 磁流变式调谐液柱阻尼器(MR-TLCD)是由调谐液柱阻尼器(TLCD)和磁流变液阻尼器(MRD)组成的新型半主动控制装置。建立了含有半主动控制力项的MR-TLCD力学模型以及MR-TLCD与单自由结构耦合运动方程,等效线性化处理了MR-TLCD力学方程中的非线性阻尼项。采用谱分析方法研究了MR-TLCD对单自由结构风致抖振情况下控制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质量比和频率比一定的情况下,MR-TLCD能够通过只改变外接电源进而改变MR-TLCD阻尼力即可实现良好的优化减振性能。且加速度控制效果优于位移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尼 动力模型 风致抖振 谱分析 振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对称环形通道对磁流变液减振器阻尼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廖昌荣 骆静 +1 位作者 李兴 富丽娟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9-23,共5页
将磁流变液减振器的非对称环形阻尼通道分解为有限平行板微通道,按照磁路原理,研究各微通道中的磁感应强度与微通道间隙的理论关系;按照流体力学平板流动模型,建立微通道中磁流变液的准稳态流动微分方程并将其简化,利用双黏本构关系来... 将磁流变液减振器的非对称环形阻尼通道分解为有限平行板微通道,按照磁路原理,研究各微通道中的磁感应强度与微通道间隙的理论关系;按照流体力学平板流动模型,建立微通道中磁流变液的准稳态流动微分方程并将其简化,利用双黏本构关系来描述磁流变液的流变学特性;依据非牛顿流体力学,得出微通道中流动磁流变液不滑动边界条件和流动相容条件;通过求解准稳态流动微分方程得出磁流变液在微通道中的流动速度分布;利用有限微通道叠加方法,导出磁流变液减振器阻尼力近似算法。制作具有20%偏心率的磁流变液减振器进行示功测试,实验数据与分析所得阻尼力吻合较好。结果表明,相同励磁条件下环形阻尼通道偏心距使磁流变液减振器阻尼力调节范围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振 非对称环形阻尼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流变式调谐液柱阻尼器抑制结构地震作用半主动控制 被引量:1
6
作者 孙洪鑫 王修勇 陈政清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2-28,共7页
磁流变式调谐液柱阻尼器(MR-TLCD)是由调谐液柱阻尼器(TLCD)和磁流变液阻尼器(MRD)组成的新型半主动控制装置。依据Lagrange方程建立了MR-TLCD与单自由结构耦合运动方程,基于线性二次型经典控制计算出最优主动控制力,采用Bang-Bang、离... 磁流变式调谐液柱阻尼器(MR-TLCD)是由调谐液柱阻尼器(TLCD)和磁流变液阻尼器(MRD)组成的新型半主动控制装置。依据Lagrange方程建立了MR-TLCD与单自由结构耦合运动方程,基于线性二次型经典控制计算出最优主动控制力,采用Bang-Bang、离复位以及限界Hrovat最优控制三种算法来实现半主动控制策略,以Northridge地震动为例在Matlab/Simulink模块下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三种半主动控制策略中离复位控制最优,限界Harvot,Bang-Bang次之,且都优于被动控制效果。相对位移控制效果好于相对加速度,均方根值效果好于峰值效果。但MR-TLCD抑制结构受到此类特征周期地震作用时有放大加速度峰值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尼 动力方程 半主动控制 地震控制 减震效果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流变式调谐液柱阻尼器的两级双态半主动控制 被引量:1
7
作者 孙洪鑫 王修勇 陈政清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60-165,共6页
磁流变式调谐液柱阻尼器(MR-TLCD)是由调谐液柱阻尼器(TLCD)和磁流变液阻尼器(MRD)组成的新型半主动控制装置。依据Lagrange方程建立MR-TLCD与单自由度结构耦合动力方程,从耗能受力角度详细阐述MR阻尼力、TLCD液体恢复力是阻尼力还是负... 磁流变式调谐液柱阻尼器(MR-TLCD)是由调谐液柱阻尼器(TLCD)和磁流变液阻尼器(MRD)组成的新型半主动控制装置。依据Lagrange方程建立MR-TLCD与单自由度结构耦合动力方程,从耗能受力角度详细阐述MR阻尼力、TLCD液体恢复力是阻尼力还是负阻尼力。基于MTALAB/Simulink工具箱,仿真分析单自由度被控结构受风致振动时简单双态控制、离复位控制和两级双态控制三种半主动算法下的减振效果。结果表明提出的两级双态控制算法效果最优,离复位控制次之,简单双态控制远好于被动控制效果。综合考虑MR-TLCD与被控结构组成的动力系统,两级双态控制最趋于稳定。三种控制算法均显示良好控制效果,且结构位移控制效果略好于结构加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尼 两级双态控制 半主动控制 风振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流变液阻尼器的压力脉动自调控喷雾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贾卫东 陈飞 +1 位作者 薛新宇 王蕾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80-183,187,共5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磁流变液阻尼器的压力脉动自调控喷雾系统,通过PLC实时地反馈系统的工作状态,实现对压力脉动闭环控制。本文建立了该系统的数学模型,理论分析表明,该系统可以调节喷雾机液泵出口处液体的压力脉动;实验结果表明,当系...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磁流变液阻尼器的压力脉动自调控喷雾系统,通过PLC实时地反馈系统的工作状态,实现对压力脉动闭环控制。本文建立了该系统的数学模型,理论分析表明,该系统可以调节喷雾机液泵出口处液体的压力脉动;实验结果表明,当系统状况发生改变的时候,该系统能够通过改变阻尼器的工作参数,使得喷雾管路始终保持调节压力脉动的最佳效果。由于磁流变液的响应时间是毫秒级的,此系统对于高频的压力脉动也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脉动 阻尼 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小二乘法和BP神经网络的磁流变阻尼器H-B模型参数辨识方法 被引量:3
9
作者 张忠奎 张晗 闫洋洋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6-131,共6页
针对Bingham模型磁流变阻尼器由于剪切稀化效应带来的阻尼力计算误差,在理论和仿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最小二乘法和BP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方法,对磁流变阻尼器H-B模型进行参数辨识,获得各参数与电流的关系,从而对磁流变阻尼器的阻尼力... 针对Bingham模型磁流变阻尼器由于剪切稀化效应带来的阻尼力计算误差,在理论和仿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最小二乘法和BP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方法,对磁流变阻尼器H-B模型进行参数辨识,获得各参数与电流的关系,从而对磁流变阻尼器的阻尼力进行准确计算。最后通过磁流变阻尼器实验对理论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借助于磁流变阻尼器的仿真分析,最小二乘法和BP神经网络相结合的磁流变阻尼器H-B模型参数辨识方法精确度高、吻合性好,验证了参数辨识结果的通用性及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尼 H-B模型 最小二乘法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引磁式磁流变阻尼器研究
10
作者 王成龙 吴鲁杰 +1 位作者 魏学谦 曾庆良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48-259,共12页
针对特定结构限制下磁流变阻尼器工作性能的优化问题,在传统磁流变阻尼器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新型引磁式磁流变阻尼器,建立了磁场与流场耦合动力学模型;以输出阻尼力和动态可调系数为优目标函数,基于多目标遗传算法对该型磁流变阻尼器内... 针对特定结构限制下磁流变阻尼器工作性能的优化问题,在传统磁流变阻尼器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新型引磁式磁流变阻尼器,建立了磁场与流场耦合动力学模型;以输出阻尼力和动态可调系数为优目标函数,基于多目标遗传算法对该型磁流变阻尼器内部活塞进行了优化;建立了多物理场耦合模型并进行了仿真和冲击试验。仿真结果表明:在相同外形尺寸条件下,新型磁流变阻尼器的有效阻尼通道长度为64 mm,相比普通磁流变阻尼器提高了60%;新型磁流变阻尼器的力学特性与动态可调性更加优越,当施加2.0 A电流、活塞运动速度为0.09 m/s时,新型磁流变阻尼器的输出阻尼力为55.9 kN,相比普通磁流变阻尼器(32.4 kN)提高了72.5%;施加不同大小电流时新型磁流变阻尼器的峰值压力与吸能容量均明显高于普通磁流变阻尼器。冲击试验结果表明:当施加2.0 A的电流、冲击速度为2.45 m/s时,相比普通磁流变阻尼器,其峰值压力达到11.64 MPa、峰值压力提高约41%。峰值压力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对比表明:仿真结果和试验结果的趋势是一致的,其相对误差在0.1之内,表明了仿真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尼 多物理场耦合 冲击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DOF-磁流变式调谐液柱阻尼器系统半主动控制试验研究
11
作者 孙洪鑫 王修勇 +1 位作者 陈政清 禹见达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62-68,共7页
结合磁流变(MR)阻尼器与调谐液柱阻尼器(TLCD)特点,研制具有半主动控制性能的磁流变式调谐液柱阻尼器(MR-TLCD)。基于Bingham模型,设计旋转剪切式MR阻尼器;依据Langrage方程,建立带有阻尼比修正系数的MR-TLCD、MR-TLCD与单自由度(SDOF)... 结合磁流变(MR)阻尼器与调谐液柱阻尼器(TLCD)特点,研制具有半主动控制性能的磁流变式调谐液柱阻尼器(MR-TLCD)。基于Bingham模型,设计旋转剪切式MR阻尼器;依据Langrage方程,建立带有阻尼比修正系数的MR-TLCD、MR-TLCD与单自由度(SDOF)结构耦合动力方程。从耗能受力角度,分析该系统的简单双态控制算法。制作SDOF结构与MR-TLCD系统的半主动控制试验装置,实现系统的简单双态控制的半主动控制试验。从SDOF结构的位移峰值、MR-TLCD峰值响应、结构时程曲线对比、MR-TLCD半主动控制实时阻尼力方面,分析半主动控制算法的实时试验效果。结果表明MR-TLCD半主动控制装置具有明显的减振效果,在简谐荷载作用下,结构位移峰值和加速度峰值减振百分比达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尼 旋转剪切式MR阻尼 半主动控制 简单双态控制 实时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流变调谐液柱阻尼器半主动地震反应控制研究
12
作者 宋璨 王修勇 陈政清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9-54,共6页
结构的半主动控制装置是国际上研究的一个热点。磁流变式调谐液柱阻尼器(MR-TLCD)是一种新型的减振驱动器。文中提出了抑制结构水平振动的MR-TLCD模型,建立了MR-TLCD与结构相互作用的运动方程。在经典线性最优控制(COC)和瞬时最优控制(I... 结构的半主动控制装置是国际上研究的一个热点。磁流变式调谐液柱阻尼器(MR-TLCD)是一种新型的减振驱动器。文中提出了抑制结构水平振动的MR-TLCD模型,建立了MR-TLCD与结构相互作用的运动方程。在经典线性最优控制(COC)和瞬时最优控制(IOC)算法的基础上,研究了Clipped-optimal半主动控制策略的减振效果,并与被动控制的减振效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磁流变式调谐液柱阻尼器的半主动控制能够有效地减小结构的地震反应,且优于被动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尼 理论模型 地震反应 最优控制算法 半主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流变式调谐液柱阻尼器的离复位控制 被引量:2
13
作者 宋璨 王修勇 陈政清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6-30,共5页
提出了抑制水平振动的磁流变式调谐液柱阻尼器(MR-TLCD)模型,建立了单自由度结构——MR-TLCD的耦合运动方程。从系统动力方程出发,根据离复位控制策略,确定了MR-TLCD与单自由度结构相互作用过程中的合理阻尼大小。数值计算中,利用谐波... 提出了抑制水平振动的磁流变式调谐液柱阻尼器(MR-TLCD)模型,建立了单自由度结构——MR-TLCD的耦合运动方程。从系统动力方程出发,根据离复位控制策略,确定了MR-TLCD与单自由度结构相互作用过程中的合理阻尼大小。数值计算中,利用谐波叠加法模拟风荷载作用于该系统,并通过调节MR-TLCD的电压进行实时控制。仿真结果说明了在离复位控制策略下,MR-TLCD用于结构风振控制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是理想的半主动控制装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尼 系统动力方程 离复位控制策略 风振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拉索磁流变液阻尼器半主动振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14
14
作者 李金海 关新春 +1 位作者 刘敏 欧进萍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27-830,共4页
桥梁斜拉索是一种小阻尼、大柔度结构,在各种环境荷载作用下极易发生剧烈振动,因此迫切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提高斜拉索的耐久性和安全性。本文针对山东滨州黄河公路大桥的减振需要,研究了基于磁流变液阻尼器的半主动振动控制系统的设... 桥梁斜拉索是一种小阻尼、大柔度结构,在各种环境荷载作用下极易发生剧烈振动,因此迫切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提高斜拉索的耐久性和安全性。本文针对山东滨州黄河公路大桥的减振需要,研究了基于磁流变液阻尼器的半主动振动控制系统的设计、材料与器件的性能实验以及现场振动控制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索 阻尼 半主动振动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流变液阻尼器试验与建模研究 被引量:17
15
作者 潘公宇 杨海 +2 位作者 徐腾跃 张树 杨欣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6-40,共5页
针对参数化模型不能直接反映阻尼器逆向动态特性、非参数化建模需大量试验数据问题,提出两者结合模型。该模型用自适应神经模糊系统建立位移、速度对阻尼力的非线性表达模型,用参数化方法描述阻尼力随电压及速度的变化输出模型。研究表... 针对参数化模型不能直接反映阻尼器逆向动态特性、非参数化建模需大量试验数据问题,提出两者结合模型。该模型用自适应神经模糊系统建立位移、速度对阻尼力的非线性表达模型,用参数化方法描述阻尼力随电压及速度的变化输出模型。研究表明,此建模方法能较好逼近磁流变液阻尼器试验结果并反映其非线性特性,便于实际控制,且可减少计算工作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尼 非参数化模型 参数化模型 自适应神经模糊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塞式磁流变液阻尼器磁场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8
16
作者 兰文奎 郑玲 +1 位作者 李以农 胡勇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42-145,共4页
针对磁流变液阻尼器的磁路结构,利用ANSYS软件进行电磁场有限元分析。分析不同结构模型的磁流变液阻尼器的磁场分布,研究了单级磁路与双级磁路在相同激励状况下,所产生的不同的响应。分析活塞结构的变化对磁流变液阻尼器磁场分布的影响... 针对磁流变液阻尼器的磁路结构,利用ANSYS软件进行电磁场有限元分析。分析不同结构模型的磁流变液阻尼器的磁场分布,研究了单级磁路与双级磁路在相同激励状况下,所产生的不同的响应。分析活塞结构的变化对磁流变液阻尼器磁场分布的影响,为磁流变液阻尼器的结构设计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尼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流变液阻尼器响应时间的试验研究及其动态磁场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24
17
作者 郭鹏飞 关新春 欧进萍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5,16,共6页
首先,试验测试了不同速度和电流变化下,大吨位磁流变液阻尼器的响应时间;然后,对激励电流变化时阻尼器的磁场变化进行了有限元模拟,基于阻尼器间隙内磁流变液剪切屈服强度的变化考察了阻尼器的响应时间,并与试验数据做了比较。最后,研... 首先,试验测试了不同速度和电流变化下,大吨位磁流变液阻尼器的响应时间;然后,对激励电流变化时阻尼器的磁场变化进行了有限元模拟,基于阻尼器间隙内磁流变液剪切屈服强度的变化考察了阻尼器的响应时间,并与试验数据做了比较。最后,研究了涡流和阻尼器电磁回路中电流响应时间对阻尼力响应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可以用有限元模拟得到的间隙内磁流变液的平均有效剪切屈服强度的时程曲线来研究磁流变液阻尼器的响应时间;电磁响应时间是阻尼力响应时间的决定因素,减小阻尼器中的涡流是缩短磁流变液阻尼器响应时间的重要途径;电流下降时涡流对阻尼器磁路的影响要大于电流上升的情况;无论是上升还是下降,电流初值越小,涡流对阻尼器磁路的影响越大,阻尼力响应时间也越长。研究还表明,缩短电流的响应时间,会带来更大的涡流,并不一定能缩短阻尼力的响应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尼 响应时间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蛇形磁路多片式磁流变液阻尼器设计 被引量:11
18
作者 高瞻 宋爱国 +3 位作者 秦欢欢 陈大鹏 刘玉庆 姜国华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21-829,共9页
提出了一种大输出阻尼力矩,低初始阻尼力的小体积多片式磁流变液阻尼器的设计方法。阻尼器内部的导磁元件、隔磁元件和间隙中磁流变液构成闭合的蛇形磁路。针对漏液的问题采用铁磁密封的设计思想,显著减小了转轴处的摩擦力。基于Bingha... 提出了一种大输出阻尼力矩,低初始阻尼力的小体积多片式磁流变液阻尼器的设计方法。阻尼器内部的导磁元件、隔磁元件和间隙中磁流变液构成闭合的蛇形磁路。针对漏液的问题采用铁磁密封的设计思想,显著减小了转轴处的摩擦力。基于Bingham塑性模型分析了磁流变液的力学特性,导出了阻尼器的力矩模型,采用ANSYS Maxwell软件对阻尼器进行了有限元分析,验证了磁路的准确性,并在原始设计的基础上对阻尼器的结构进行了优化,研制出了一种小体积磁流变液阻尼器。在自主搭建的实验平台上进行力矩测量实验和响应时间测量实验,实验结果验证了该阻尼器具有大输出力矩,低初始阻尼力和低响应时间的特点。阻尼器的直径为33.6 mm,高度为21.6 mm,重约200 g,当输入电流为1.2 A时,产生的力矩为350 N·mm,达到了操作者抓取虚拟物体所需的力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尼 蛇形 密封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流变液阻尼器用于振动控制的理论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74
19
作者 汪建晓 孟光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39-45,共7页
磁流变液阻尼器作为一种可调阻尼元件 ,具有控制方便、响应迅速、能耗小、结构简单等特点 ,在振动控制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分析了磁流变液阻尼器的四种非线性模型 ,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研究了磁流变液阻尼器在一种振动控制装置中... 磁流变液阻尼器作为一种可调阻尼元件 ,具有控制方便、响应迅速、能耗小、结构简单等特点 ,在振动控制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分析了磁流变液阻尼器的四种非线性模型 ,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研究了磁流变液阻尼器在一种振动控制装置中的应用。理论分析和实验表明 :磁流变液阻尼器随着控制电流的加大 ,施加于磁流变液的磁场加强 ,而控制效果更加明显 ;磁流变液阻尼器在施加控制电流时反应迅速 ,且在低频时具有显著的振动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尼 振动控制 力学模型 减振系统 减振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调滞回模型的磁流变阻尼器及其试验 被引量:7
20
作者 杨飏 关新春 欧进萍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5-120,共6页
本文在现有磁流变阻尼器性能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了可调滞回模型的磁流变阻尼器及其试验方法 ,并进行理论、试验及算例分析。首先 ,根据恒定电流下磁流变阻尼器的阻尼力滞回特性 ,利用磁流变材料特性的电流 (即磁场 )可控特点 ,建立了变... 本文在现有磁流变阻尼器性能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了可调滞回模型的磁流变阻尼器及其试验方法 ,并进行理论、试验及算例分析。首先 ,根据恒定电流下磁流变阻尼器的阻尼力滞回特性 ,利用磁流变材料特性的电流 (即磁场 )可控特点 ,建立了变电流下的阻尼力滞回模型 ;其次 ,在试验中通过电路板控制外加电流与装置变形间的函数关系 ,实现了变电流调节的阻尼力滞回模型 ;最后 ,将磁流变阻尼器与橡胶隔震装置结合 ,形成智能磁流变隔震装置 ,并对一个单自由度隔震结构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效应 阻尼 恢复力模型 限位装置 基础隔震 滞回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