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磁流变弹性体动力吸振器的掘进装备振动控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昂 郭治富 +1 位作者 王腾 王步康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01-912,共12页
针对掘进装备在自适应截割控制下的截割部宽减振问题,基于磁流变弹性体的动力吸振技术,提出了一种掘进装备截割部的振动控制方法。首先,以连续采煤机为研究对象,根据动量矩定理,建立了截割部-磁流变弹性体动力吸振器(MREDVA)耦合动力学... 针对掘进装备在自适应截割控制下的截割部宽减振问题,基于磁流变弹性体的动力吸振技术,提出了一种掘进装备截割部的振动控制方法。首先,以连续采煤机为研究对象,根据动量矩定理,建立了截割部-磁流变弹性体动力吸振器(MREDVA)耦合动力学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MREDVA的减振机理;然后,为保证MREDVA的磁路以及移频特性满足需求,详细阐述了MREDVA的设计流程,提出了一种新的MREDVA结构,对其磁场和移频特性进行了仿真验证;最后,计算了不同截割状态下MREDVA对截割部的振动抑制能力,并建立了半主动控制方法,比较了被动和半主动振动控制方法下MREDVA的振动抑制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所选煤层1和煤层2,截割部的振幅衰减分别达到41.53%和49.80%;对于所选煤层3,半主动控制下截割部振幅衰减可以达到45.10%。该方法可以有效降低掘进装备在宽频激励下的振动幅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采掘机械 掘进装备 动控制 自适应截割 磁流变弹性体动力吸振器 半主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用磁流变弹性体动力吸振器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杨志荣 李清云 +2 位作者 戴乐阳 饶柱石 于洪亮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09-515,共7页
文章针对船舶推进轴系纵振的振动控制进行了研究,结合磁流变弹性体结构特点,通过利用磁流变弹性体的剪切模量可调特性提出一种新型船用磁流变弹性体动力吸振器的思想,实现变转速工况下对船舶轴系纵向振动的有效控制。加工装配出相应的... 文章针对船舶推进轴系纵振的振动控制进行了研究,结合磁流变弹性体结构特点,通过利用磁流变弹性体的剪切模量可调特性提出一种新型船用磁流变弹性体动力吸振器的思想,实现变转速工况下对船舶轴系纵向振动的有效控制。加工装配出相应的动力吸振器,对其进行移频特性试验测试,并对磁流变弹性体动力吸振器固有频率的影响规律进行了研究,可为船舶轴系振动控制提供理论和工程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轴系 弹性体 动力 动控制 移频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流变弹性体动力吸振器的实验 被引量:4
3
作者 李清云 解忠良 +2 位作者 杨志荣 塔娜 饶柱石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5年第4期138-142,共5页
针对船舶轴系纵向振动控制展开研究。结合智能材料磁流变弹性体结构特点,提出一种新型动力吸振器结构--磁流变弹性体动力吸振器(MRE-DVA)—的思想,通过利用磁流变弹性体的刚度可调特性设计一种新型的宽频吸振器,实现变转速工况下对船舶... 针对船舶轴系纵向振动控制展开研究。结合智能材料磁流变弹性体结构特点,提出一种新型动力吸振器结构--磁流变弹性体动力吸振器(MRE-DVA)—的思想,通过利用磁流变弹性体的刚度可调特性设计一种新型的宽频吸振器,实现变转速工况下对船舶轴系纵向振动的有效控制。加工相应的轴系半主动控制吸振器,并进行移频效应测试试验,验证利用磁流变弹性体流变特性设计动力吸振器的构想,从而为推进轴系的纵向振动控制提供理论和工程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与波 船舶推进轴系 弹性体 动力 移频效应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流变弹性体隔振器设计及其变刚度减振特性研究
4
作者 张宇 冷鼎鑫 +2 位作者 金俊龙 孙松磊 秦彤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66-973,1012,共9页
近年来,磁流变弹性体(MRE)隔振器在减振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为进一步探究该隔振器的系统性能,开展了智能叠层MRE隔振器设计,以及MRE隔振器的变刚度减振特性(振动控制)研究。首先,制备了MRE材料,并将制备好的MRE材料置于流变仪中,进行... 近年来,磁流变弹性体(MRE)隔振器在减振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为进一步探究该隔振器的系统性能,开展了智能叠层MRE隔振器设计,以及MRE隔振器的变刚度减振特性(振动控制)研究。首先,制备了MRE材料,并将制备好的MRE材料置于流变仪中,进行了不同磁场强度下的磁致弹性模量测试;然后,开发了智能叠层MRE隔振器,使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叠层MRE隔振器进行了磁场数值模拟,并对其进行了动力学测试及非线性力学建模;最后,搭建了基于叠层MRE隔振器的变刚度半主动隔振系统,设计了基于模糊控制算法的控制器,并分别仿真分析了近场地震波和远场地震波激励下,基于叠层MRE隔振器对被控系统的减振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从零场升至饱和磁感应强度,MRE的最大磁流变效应可增至220%;当线圈电流从0 A变化为3 A时,设计的叠层MRE隔振器的等效刚度从11.84 kN/m增加至37.15 kN/m,增量达214%;采用设计模糊控制器,叠层MRE隔振器能够显著衰减被控结构在外界随机激励下的动态响应,被控结构位移减振效果超过80.6%。由此可见,叠层MRE隔振器可有效应用于变刚度半主动振动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隔 弹性体 刚度 动控制 动力学建模 致力学特性 半主动隔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流变弹性体变刚度动力吸振器的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宋伟志 周辉 +2 位作者 赵艳青 赵海军 姚永玉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64-68,共5页
动力吸振器由于结构简单、性能稳定、经济性好而得到了广泛研究,传统动力吸振器受自身结构限制,工作频带狭窄,对于变频激振,减振性能会大幅降低,严重制约了吸振器的使用范围。磁流变弹性体作为一种新型智能材料,其刚度可通过外加磁场控... 动力吸振器由于结构简单、性能稳定、经济性好而得到了广泛研究,传统动力吸振器受自身结构限制,工作频带狭窄,对于变频激振,减振性能会大幅降低,严重制约了吸振器的使用范围。磁流变弹性体作为一种新型智能材料,其刚度可通过外加磁场控制。基于磁流变弹性体的动力吸振器可通过调节外加磁场控制自身刚度,进而拓宽吸振器工作频带,提高其减振性能,这对工程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设计并研究了基于磁流变弹性体的变刚度动力吸振器,通过仿真及实验证明,其明显拓宽了吸振器的减振频带,达到了设计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 弹性体 刚度 工作频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流变弹性体扭转吸振器设计与动力学仿真 被引量:3
6
作者 刘辉 周晗 +1 位作者 高普 项昌乐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10-515,共6页
研制了一种以磁流变弹性体为核心智能控制元件的半主动扭转动力吸振器,基于扭转方向上的动力吸振器消振原理,设计了扭转动力吸振器的基本结构.对吸振器进行磁路仿真分析,保证强闭合磁场能够有效控制磁流变弹性体刚度;利用有限元软件进... 研制了一种以磁流变弹性体为核心智能控制元件的半主动扭转动力吸振器,基于扭转方向上的动力吸振器消振原理,设计了扭转动力吸振器的基本结构.对吸振器进行磁路仿真分析,保证强闭合磁场能够有效控制磁流变弹性体刚度;利用有限元软件进行吸振器动力学仿真,保证了吸振器固有频率对外界激励频率的有效跟随,以实现吸振效果.将吸振器安装在传动系统对应位置,进行传动系统振动响应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动力吸振器能够有效削减传动系统的瞬态波动转矩.提出的磁流变弹性体半主动扭转动力吸振器为旋转机械系统减振应用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体 半主动 动力 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流变弹性体的船舶轴系纵振动力吸振器的实验研究(英文) 被引量:2
7
作者 杨志荣 卢坤 +1 位作者 饶柱石 于洪亮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50-760,共11页
磁流变弹性体是一种新型的智能材料,由微米级的羰基铁粉和聚合物合成。由于它具有弹性模量可调、无需封装、稳定性好、响应快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机械振动控制等领域。文中针对船舶推进轴系纵振动力学特性,提出一种固有频率可调的磁... 磁流变弹性体是一种新型的智能材料,由微米级的羰基铁粉和聚合物合成。由于它具有弹性模量可调、无需封装、稳定性好、响应快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机械振动控制等领域。文中针对船舶推进轴系纵振动力学特性,提出一种固有频率可调的磁流变弹性体动力吸振器用于轴系纵振控制。首先理论分析了安装动力吸振器的推进轴系的动力学模型,其次对动力吸振器进行了移频特性试验,并在1:4的船舶轴系缩比模型上进行了变转速工况下吸振效果试验。实验结果表明,该吸振器具有12.3 Hz的移频范围,并且在不同轴系工作转速下相比于被动式吸振器均有更好的吸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体 智能材料 半主动式动力 纵向 船舶轴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流变弹性体调频吸振器的研制 被引量:32
8
作者 邓华夏 龚兴龙 张培强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90-792,共3页
传统的动力吸振器吸振频带较窄,限制了稳定性和吸振效果的提高,影响了其应用范围。而磁流变弹性体是一种剪切模量可由外加磁场可控的智能材料。本文利用磁流变弹性体作为动力吸振器的弹性元件和阻尼元件,并采用移频调谐的控制方法,设计... 传统的动力吸振器吸振频带较窄,限制了稳定性和吸振效果的提高,影响了其应用范围。而磁流变弹性体是一种剪切模量可由外加磁场可控的智能材料。本文利用磁流变弹性体作为动力吸振器的弹性元件和阻尼元件,并采用移频调谐的控制方法,设计了一种可调频的动力吸振器。对其进行的动力特性的研究表明,该吸振器移频范围较宽,在较宽的吸振带宽内具有较好的吸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体 智能材料 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流变弹性体的推进轴系半主动式吸振器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卢坤 刘翎 +3 位作者 杨志荣 龚兴龙 饶柱石 解忠良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36-42,共7页
根据船舶推进轴系纵振动力学特性,针对动力吸振器的减振机理进行研究,并对半主动式吸振器的设计参数影响规律进行理论分析。基于磁流变弹性体的剪切模量可由外加磁场控制的特性,设计了一种剪切刚度可调的半主动式吸振器,对其移频特性进... 根据船舶推进轴系纵振动力学特性,针对动力吸振器的减振机理进行研究,并对半主动式吸振器的设计参数影响规律进行理论分析。基于磁流变弹性体的剪切模量可由外加磁场控制的特性,设计了一种剪切刚度可调的半主动式吸振器,对其移频特性进行了试验测试,并在1∶4的船舶轴系缩比模型上进行了变转速工况下吸振效果试验。实验结果表明,该吸振器具有12.3 Hz的移频范围,移频特性曲线线性度良好;并且在不同转速下相比被动式吸振器均有更好的吸振效果,进一步验证了利用磁流变弹性体设计推进轴系半主动式吸振器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体 推进轴系纵控制 半主动 移频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流变弹性体吸振器的拓频控制设计与simulink模拟优化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绿洲 丁建宁 田煜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171-176,共6页
磁流变弹性体因其剪切模量可控、稳定性好且响应速度快,逐渐被应用于动力吸振器,而以定点理论推算的最优阻尼比和调谐比不适用于主系统含阻尼、振子固有频率变化的吸振系统。根据磁流变弹性剪切模量随磁场强度变化而变化,子系统振子固... 磁流变弹性体因其剪切模量可控、稳定性好且响应速度快,逐渐被应用于动力吸振器,而以定点理论推算的最优阻尼比和调谐比不适用于主系统含阻尼、振子固有频率变化的吸振系统。根据磁流变弹性剪切模量随磁场强度变化而变化,子系统振子固有频率随之变化的原理,设计优化了双自由度主系统含阻尼的磁流变弹性体吸振器数学模型,通过磁场强度的改变可实现吸振的目的。基于Matlab simulinkd模块,为实际应用构造了时域、频域模型,模拟分析了吸振器的工作原理和拓频设计,为磁流变弹性体的半主动吸振器的应用提供了设计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体 半主动动力 MATLAB/SIMULINK 动控制 频率跟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日镜电磁变刚度动力吸振器优化设计与试验研究
11
作者 李若冰 马山刚 +2 位作者 金福宝 赵瑞婷 周登涛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326-334,共9页
由于光热发电定日镜所处环境恶劣风速较大,强风不仅影响定日镜聚光效率,还会对定日镜造成破坏。为此,设计了一款用于定日镜的动力吸振器。从磁场强度、质量比、结构尺寸三个方面对其进行优化设计,提高其移频范围与吸振效果。首先,建立... 由于光热发电定日镜所处环境恶劣风速较大,强风不仅影响定日镜聚光效率,还会对定日镜造成破坏。为此,设计了一款用于定日镜的动力吸振器。从磁场强度、质量比、结构尺寸三个方面对其进行优化设计,提高其移频范围与吸振效果。首先,建立吸振器-定日镜系统数学模型,确定吸振器最优参数进行结构设计;然后,对吸振器模型进行磁路、热力学以及动力学仿真,分析其参数合理性;最后,通过试验检验结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优化后吸振器磁场强度、温度满足实际使用需求,系统预期移频范围为3.970 Hz,吸振效果为29.38%。试验结果表明,结构优化有效,试验与仿真结果基本一致。当励磁电流增大至6 A,系统移频范围为3.813 Hz,相比优化前提高了240.45%;在8.670 Hz激励下,随着电流增加,定日镜振幅逐步下降,在1.8~2.4 A内,吸振效果可达到15.90%,相比优化前提高了32.50%。该研究结果可为定日镜风致振动吸振器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日镜 动力 弹性体 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流变弹性体及其半主动吸振技术 被引量:25
12
作者 龚兴龙 邓华夏 +2 位作者 李剑锋 陈琳 张培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192-1203,共12页
磁流变材料是一类智能材料的总称,它们的流变特性能够用外加的磁场来控制.磁流变弹性体是这类材料中的新成员,它是将微米尺度的软磁性颗粒混合于液态或粘塑性体高分子聚合物中,形成特殊有序结构后固化而成.其典型特征是弹性剪切模量可... 磁流变材料是一类智能材料的总称,它们的流变特性能够用外加的磁场来控制.磁流变弹性体是这类材料中的新成员,它是将微米尺度的软磁性颗粒混合于液态或粘塑性体高分子聚合物中,形成特殊有序结构后固化而成.其典型特征是弹性剪切模量可由外场控制,此外它还具备其他磁控性能如磁控电阻等.这些独特的优点使其在调谐吸振器、可调刚度的悬挂系统和可调阻抗表面等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论文介绍我们课题组近年来在磁流变弹性体的研制、力学性能的实验和理论表征,及其在半主动吸振技术中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体 敏高弹体 半主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流变的推进轴系全工况变刚度变阻尼减振控制
13
作者 吴源良 李雨铮 +1 位作者 黄惠 陈淑梅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90-199,共10页
针对磁流变液吸振器在推进轴系纵振控制应用时面临的单频、多频及刚度阻尼超范围等问题,该研究基于变刚度变阻尼磁流变液吸振器提出了一种能够实现频率同调且阻尼寻优的半主动控制方法,以拓宽推进轴系减振频宽。首先,构建推进轴系-磁流... 针对磁流变液吸振器在推进轴系纵振控制应用时面临的单频、多频及刚度阻尼超范围等问题,该研究基于变刚度变阻尼磁流变液吸振器提出了一种能够实现频率同调且阻尼寻优的半主动控制方法,以拓宽推进轴系减振频宽。首先,构建推进轴系-磁流变吸振器耦合模型并建立动力学方程,分析推进轴的纵振特性;其次,以刚度阻尼最优控制准则为约束和被控对象位移零追踪为控制目标,设计积分滑模控制器,并进行Lyapunov稳定性分析;然后,对推进轴系进行振动控制仿真,分析半主动吸振效果,验证积分滑模控制的有效性;最后,搭建试验平台进行缩比吸振试验。试验表明,该吸振方法能使不同工况下的推进轴系快速达到稳态,并且有效降低推进轴系激振频率6.0~30.0 Hz内传递至推力轴承基座的振动加速度级。该吸振新方法不仅有望突破变工况下推进轴系减振瓶颈,也将丰富振动控制领域理论基础,为同类吸振问题提供共性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进轴系 控制 刚度阻尼 半主动控制 积分滑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壁零件铣削的磁流变弹性体吸振器的理论分析及试验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清艳 LI Weihua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63-269,共7页
薄壁件由于刚性差,在铣削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扰动,从而容易发生颤振,严重影响了加工零件的精度和表面质量。为了解决该问题,考虑到同种材料不同尺寸的工件,或者不同材料的工件其固有频率不同,提出了在加工过程采用变频率的磁流变吸振... 薄壁件由于刚性差,在铣削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扰动,从而容易发生颤振,严重影响了加工零件的精度和表面质量。为了解决该问题,考虑到同种材料不同尺寸的工件,或者不同材料的工件其固有频率不同,提出了在加工过程采用变频率的磁流变吸振器(Magneto rheological elastomer(MRE)absorber)的方法。文中详细介绍了磁流变吸振器的设计过程,并对吸振器的在不同电流下的频率进行测试,分析了磁流变吸振器在铣削加工中使用性能,对比铣削系统的稳定性叶瓣图及抗干扰的能力。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变频率磁流变吸振器对于防止切削颤振是可行的,并且可以通过改变通电电流将其应用于不同材料的工件,不同尺寸的工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铣削 弹性体 薄壁零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流变阻尼器的火箭橇半主动动力吸振器 被引量:2
15
作者 郝芬芬 王小龙 +1 位作者 周学文 胡兵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5-59,共5页
针对超声速火箭橇动态试验时大强度、宽频带恶劣振动环境,提出了一种基于磁流变阻尼器的半主动开关控制动力吸振器(DVA)。建立了火箭橇DVA力学模型,设计了开关地棚控制和开关混合控制策略。仿真结果表明:0 A与2.5 A固定电流、开关地棚... 针对超声速火箭橇动态试验时大强度、宽频带恶劣振动环境,提出了一种基于磁流变阻尼器的半主动开关控制动力吸振器(DVA)。建立了火箭橇DVA力学模型,设计了开关地棚控制和开关混合控制策略。仿真结果表明:0 A与2.5 A固定电流、开关地棚控制和开关混合控制的动力吸振火箭橇主系统的加速度和位移响应峰值均低于对应的Kelvin模型减振系统;相比较开关混合控制DVA具有最优异的振动抑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箭橇 阻尼 动力 开关地棚控制 开关混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车辆车体半主动式磁流变吸振器的减振特性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周伟浩 文永蓬 +2 位作者 尚慧琳 宗志祥 郭林生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124-134,共11页
以降低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车体的垂向振动、提高乘客舒适度为目的,根据磁流变弹性体材料刚度可调、固有频率可变的特点,建立了包含磁流变弹性体的半主动吸振器的车轨垂向振动模型,提出了适用于城轨车辆的利用磁流变弹性体的动力吸振器设... 以降低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车体的垂向振动、提高乘客舒适度为目的,根据磁流变弹性体材料刚度可调、固有频率可变的特点,建立了包含磁流变弹性体的半主动吸振器的车轨垂向振动模型,提出了适用于城轨车辆的利用磁流变弹性体的动力吸振器设计方法。针对城市轨道车辆的客流量及车速变化频繁的特点,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法拟合了半主动式磁流变吸振器的最佳设计频率表达式,研究刚度优化后的半主动式磁流变吸振器对车体垂向减振特性,并进一步指出了磁流变吸振器的优点。结果表明:在磁流变吸振器的有效工作频段内,半主动式磁流变吸振器在车体的各振动频率点的吸振能力都优于被动式吸振器,其宽频减振优势明显;经过最佳设计频率表达式修正的磁流变吸振器可与车体始终处于谐振状态,使车辆的运行品质时刻保持在优级。该项工作为利用磁流变弹性体的轨道车辆车体半主动式吸振器的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体 垂向 弹性体 Sperling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升机主减磁流变隔振系统自适应控制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运志 周瑾 +1 位作者 曹晓彦 徐园平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6-103,254,共9页
为了有效减小直升机旋翼通过主减速器向机身传递的多方向、宽频带振动,提出一种基于全系数自适应控制的新型直升机主减磁流变隔振系统。首先,对剪切阀式磁流变阻尼器进行力学特性测试,并采用Bouc-Wen模型建立磁流变阻尼器动力学模型。其... 为了有效减小直升机旋翼通过主减速器向机身传递的多方向、宽频带振动,提出一种基于全系数自适应控制的新型直升机主减磁流变隔振系统。首先,对剪切阀式磁流变阻尼器进行力学特性测试,并采用Bouc-Wen模型建立磁流变阻尼器动力学模型。其次,介绍主减磁流变隔振系统的结构方案及其工作原理,并采用拉格朗日能量法推导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对其动力学特性进行仿真分析。随后,针对主减磁流变隔振系统的振动特性,设计基于特征模型的全系数自适应控制器,在扫频激励下进行数值仿真。最后,搭建磁流变隔振实验台,进行垂向振动控制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与被动隔振及天棚控制相比,基于特征模型的全系数自适应控制器具有更好的隔振性能,能有效减小直升机旋翼向机身传递的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与波 阻尼 直升机隔 动力学特性 自适应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功率流的宽带复式动力吸振器优化设计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彦琴 盛美萍 孙进才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37-440,共4页
以简支薄板为主振系 ,对其附加复式动力吸振器 ,提出以输入系统的净功率流在整个激励频带内的总声功率级为控制量的优化设计方法。通过算例 ,将普通动力吸振器与复式动力吸振器的吸振效果进行对比 ,揭示了复式动力吸振器适合于弹性体振... 以简支薄板为主振系 ,对其附加复式动力吸振器 ,提出以输入系统的净功率流在整个激励频带内的总声功率级为控制量的优化设计方法。通过算例 ,将普通动力吸振器与复式动力吸振器的吸振效果进行对比 ,揭示了复式动力吸振器适合于弹性体振动控制的宽带吸振性能 ;对复式动力吸振器结构参数优化以及结构参数与安装位置的联合优化设计的研究 ,表明吸振器的安装位置对其吸振效果影响很大 ;另外还研究了质量比与吸振效果的关系 ,为复式动力吸振器在弹性振动控制中的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体 复式动力 功率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流变式调谐液柱阻尼器对结构风致抖振控制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孙洪鑫 陈政清 王修勇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55-260,共6页
磁流变式调谐液柱阻尼器(MR-TLCD)是由调谐液柱阻尼器(TLCD)和磁流变液阻尼器(MRD)组成的新型半主动控制装置。建立了含有半主动控制力项的MR-TLCD力学模型以及MR-TLCD与单自由结构耦合运动方程,等效线性化处理了MR-TLCD力学方程中的非... 磁流变式调谐液柱阻尼器(MR-TLCD)是由调谐液柱阻尼器(TLCD)和磁流变液阻尼器(MRD)组成的新型半主动控制装置。建立了含有半主动控制力项的MR-TLCD力学模型以及MR-TLCD与单自由结构耦合运动方程,等效线性化处理了MR-TLCD力学方程中的非线性阻尼项。采用谱分析方法研究了MR-TLCD对单自由结构风致抖振情况下控制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质量比和频率比一定的情况下,MR-TLCD能够通过只改变外接电源进而改变MR-TLCD阻尼力即可实现良好的优化减振性能。且加速度控制效果优于位移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式调谐液柱阻尼 动力模型 风致抖 谱分析 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功率流的宽带复式动力吸振器优化设计(英文) 被引量:2
20
作者 闫孝伟 王彦琴 +1 位作者 盛美萍 孙进才 《船舶力学》 EI 2003年第6期130-138,共9页
本文以简支薄板为主振系统,对其附加复式动力吸振器,提出以输入系统的净功率流在整个激励频带内的总声功率级为控制量的优化设计方法。通过算例,将普通动力吸振器与复式动力吸振器的吸振效果进行对比,揭示了复式动力吸振器适合于弹性体... 本文以简支薄板为主振系统,对其附加复式动力吸振器,提出以输入系统的净功率流在整个激励频带内的总声功率级为控制量的优化设计方法。通过算例,将普通动力吸振器与复式动力吸振器的吸振效果进行对比,揭示了复式动力吸振器适合于弹性体振动控制的宽带吸振性能;对复式动力吸振器结构参数优化以及结构参数与安装位置的联合优化设计的研究,表明吸振器的安装位置对其吸振效果影响很大;另外还研究了质量比与吸振效果的关系,为复式动力吸振器在弹性振动控制中的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 宽带复式动力 优化设计 弹性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