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0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通道有效磁流变减振器的自适应分段准静态建模 被引量:1
1
作者 顾三宝 李以农 +1 位作者 吴欢 郑玲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12-220,259,共10页
全通道有效磁流变减振器(magnetorheological damper,MRD)阻尼通道中磁流变液的剪切屈服应力会随位置的变化而变化,在MRD结构设计阶段,常采用准静态模型来表示MRD结构尺寸与阻尼力的关系,并预测减振器的输出阻尼力。传统准静态模型通常... 全通道有效磁流变减振器(magnetorheological damper,MRD)阻尼通道中磁流变液的剪切屈服应力会随位置的变化而变化,在MRD结构设计阶段,常采用准静态模型来表示MRD结构尺寸与阻尼力的关系,并预测减振器的输出阻尼力。传统准静态模型通常假设磁流变液在阻尼通道内的剪切屈服应力处处相等,模型精度低且不符合全通道有效MRD磁路特点。基于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自适应分段准静态建模方法,考虑了磁流变液剪切屈服应力随阻尼通道位置的变化关系,对阻尼通道的磁场强度先采用整体低阶拟合,根据设置的误差阈值对低阶拟合结果进行0/1状态划分,再完成分段拟合。以两款不同结构的全通道有效MRD为研究对象,通过电磁有限元仿真分析了全通道有效MRD的磁路特点并建立新型准静态模型,最后通过阻尼特性测试试验,验证了该新型准静态模型的合理性与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振器(mrd) 全通道有效 准静态模型 自适应分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流变半主动悬架史密斯-区间二型模糊时滞补偿控制
2
作者 王骏骋 周明垚 章世伟 《汽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55-763,723,共10页
针对传统史密斯-一型模糊控制在变参数工况下的时滞补偿不足与鲁棒性欠佳等问题,提出一种磁流变半主动悬架史密斯-区间二型模糊时滞补偿控制方法。该方法将车身垂直加速度、悬架动挠度和轮胎动位移作为控制系统的状态输入,全面捕捉并响... 针对传统史密斯-一型模糊控制在变参数工况下的时滞补偿不足与鲁棒性欠佳等问题,提出一种磁流变半主动悬架史密斯-区间二型模糊时滞补偿控制方法。该方法将车身垂直加速度、悬架动挠度和轮胎动位移作为控制系统的状态输入,全面捕捉并响应车辆动态变化;通过引入上下隶属度函数,明确了模糊变量隶属度区间,进而计算出不同模糊规则下的激活度区间,显著提升了系统抗干扰能力;创新性地引入Center-of-sets算法优化模糊降阶过程,避免归一化重复计算,提升系统执行速度与实时性。仿真结果显示,该控制策略在提升磁流变半主动悬架控制效果与鲁棒性方面表现优异,有效应对复杂多变行驶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主动悬架 减振器 时滞补偿 史密斯 区间二型模糊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流变减振器磁场特性分析
3
作者 马胜楠 梁冠群 +1 位作者 周福强 危银涛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60-266,共7页
磁流变减振器由于能耗低、体积小、响应迅速且阻尼力连续可调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由于现有的磁流变减振器仿真中通常以静态磁场模拟阻尼器的实际磁场,造成仿真与实际减振器工作状态的偏差,因此针对某型磁流变减振器的磁路结构,对瞬... 磁流变减振器由于能耗低、体积小、响应迅速且阻尼力连续可调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由于现有的磁流变减振器仿真中通常以静态磁场模拟阻尼器的实际磁场,造成仿真与实际减振器工作状态的偏差,因此针对某型磁流变减振器的磁路结构,对瞬态电磁场进行分析;通过对磁流变减振器磁场的模拟,得到减振器内部磁场随活塞及线圈的运动的动态变化,并分析了磁感应强度在不同的条件下的动态分布以及磁场稳定时间,为磁流变减振器结构优化设计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振器 性能分析 有限元分析 动态分布 稳定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流变减振器高频硬化特性建模及优化 被引量:5
4
作者 左曙光 毛钰 +2 位作者 吴旭东 蒋维旭 韦锡晋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20-125,150,共7页
为准确反映磁流变减振器(MRD)的高频输出特性,基于考虑液体流动惯性和可压缩性的基本磁流变减振器模型,结合高频情况下的MRD内部流动特征,引入流动局部损失成分并考虑磁流变减振器液室内压力分布规律提出了修正的高频模型。为验证模型... 为准确反映磁流变减振器(MRD)的高频输出特性,基于考虑液体流动惯性和可压缩性的基本磁流变减振器模型,结合高频情况下的MRD内部流动特征,引入流动局部损失成分并考虑磁流变减振器液室内压力分布规律提出了修正的高频模型。为验证模型的准确性,采用动态分层的动网格方法进行了在活塞高频往复运动下磁流变液室内流动情况的计算流体力学(CFD)仿真并获得阻尼力输出。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模型能够反映磁流变减振器的高频动态硬化情况并准确地预测高频特性曲线中峰值对应频率和峰值大小。最后基于修正的理论模型在保证低频使用性能的前提下以改善高频动态硬化为目标对MRD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改善了其高频硬化特性,为MRD的应用和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振器(mrd) 高频硬化 压力分布 CFD 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磁流变减振器设计准则探讨 被引量:24
5
作者 廖昌荣 陈伟民 +1 位作者 余淼 黄尚廉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723-726,共4页
提出了微型汽车磁流变减振器的设计准则 ,建立了磁流变减振器的理论分析模型来预估减振器阻尼力的大小。测试结果表明 ,减振器的阻尼力由粘性阻尼力和磁场阻尼力组成 ,随着磁场强度的增加 ,减振器的阻尼力也增大 ,基本上符合理论预估值 ... 提出了微型汽车磁流变减振器的设计准则 ,建立了磁流变减振器的理论分析模型来预估减振器阻尼力的大小。测试结果表明 ,减振器的阻尼力由粘性阻尼力和磁场阻尼力组成 ,随着磁场强度的增加 ,减振器的阻尼力也增大 ,基本上符合理论预估值 ,说明所建立的理论分析模型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尼器 减振器 悬挂系统 汽车 减振器 设计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磁流变减振器设计原理与实验测试 被引量:46
6
作者 廖昌荣 余淼 +2 位作者 陈伟民 梁锡昌 黄尚廉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6期1391-1394,共4页
根据磁流变体的滨汉塑性模型描述 ,提出了混合工作模式的汽车磁流变减振器的设计原理 ,按照长安微型汽车的技术和磁流变体的性能设计和制作了微型汽车磁流变减振器 ,并根据长安微型汽车前悬架减振器的技术条件对此进行了实验测试。实验... 根据磁流变体的滨汉塑性模型描述 ,提出了混合工作模式的汽车磁流变减振器的设计原理 ,按照长安微型汽车的技术和磁流变体的性能设计和制作了微型汽车磁流变减振器 ,并根据长安微型汽车前悬架减振器的技术条件对此进行了实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 ,提出的设计原理是可行的 ,对设计特殊阻尼特性的磁流变减振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原理 实验测试 减振器 阻尼器 汽车悬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车磁流变减振器半主动悬架变论域模糊控制策略 被引量:32
7
作者 陈杰平 冯武堂 +2 位作者 郭万山 乔印虎 陈皓云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13,19,共8页
在建立整车磁流变减振器(MRD)半主动悬架模型基础上,利用八板块方法设计了整车的变论域控制策略。基于重构的标准B级和C级路面激励信号,分别在10、20和30 m/s 3个车速下进行了整车在直线和转向行驶工况下的仿真研究。在完成试验车辆... 在建立整车磁流变减振器(MRD)半主动悬架模型基础上,利用八板块方法设计了整车的变论域控制策略。基于重构的标准B级和C级路面激励信号,分别在10、20和30 m/s 3个车速下进行了整车在直线和转向行驶工况下的仿真研究。在完成试验车辆改装基础上,进行了大量台架和道路工况下的试验。仿真和试验结果显示,所设计的半主动悬架和控制策略可以有效地提高车辆行驶的平顺性,磁流变半主动悬架与被动悬架相比振动强度可降低9%~22%,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和控制策略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减振器 半主动悬架 论域模糊控制 仿真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出杆汽车磁流变减振器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19
8
作者 陈杰平 陈无畏 +1 位作者 祝辉 朱茂飞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10,共6页
在分析磁流变减振器工作模式基础上,结合汽车减振器的工作要求,分别完成了混合模式和流动模式磁流变减振器的结构设计,建立了两种模式下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相关的仿真研究,设计出了产品并进行了试验研究。比较分析发现,二者阻尼力在低... 在分析磁流变减振器工作模式基础上,结合汽车减振器的工作要求,分别完成了混合模式和流动模式磁流变减振器的结构设计,建立了两种模式下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相关的仿真研究,设计出了产品并进行了试验研究。比较分析发现,二者阻尼力在低速时差异不大,但是在高速时差异较大。从工程实现和控制角度看,混合工作模式可以减少阻尼孔的堵塞并具有较大的可控倍数,其性能要明显优于流动模式减振器。通过试验证明,建立的模型、提出的设计思路和方法符合工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减振器 设计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筒充气型轿车磁流变液减振器研究 被引量:22
9
作者 鞠锐 廖昌荣 +2 位作者 周治江 唐锐 张登友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86-92,共7页
针对传统的双筒型磁流变液减振器底阀容易堵塞和单筒浮动活塞密封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单筒复合节流充气气囊补偿的磁流变液减振器。利用实验数据辨识了磁流变液的Herschel-Bulkley本构模型参数;建立了环形阻尼通道内磁流变液准稳态流... 针对传统的双筒型磁流变液减振器底阀容易堵塞和单筒浮动活塞密封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单筒复合节流充气气囊补偿的磁流变液减振器。利用实验数据辨识了磁流变液的Herschel-Bulkley本构模型参数;建立了环形阻尼通道内磁流变液准稳态流动微分方程,利用Herschel-Bulkley本构模型得出了磁流变液速度分布表达式;研究了非牛顿流体环形通道节流、牛顿流体小孔节流和气囊补偿共同作用下的阻尼力计算方法。根据某轿车悬架参数要求,设计制作了磁流变液减振器样机;利用WDTS型油压减振器实验台对其进行了示功特性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在不同电流激励作用下,磁流变液减振器的理论阻尼力值和测试值吻合较好,所提出的分析方法是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振器 小孔节 Herschel—Bulkle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流变减振器磁路设计与结构优化 被引量:22
10
作者 郑玲 李以农 +1 位作者 胡勇 谭序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73-178,共6页
设计了基于混合工作模式的微型汽车磁流变减振器,讨论了结构参数对磁流变减振器阻尼力和可调系数的影响。提出了基于磁路设计的结构优化方法,对磁流变减振器的一些关键尺寸进行优化、计算,以确保各部分磁化工作点接近于饱和工作点,阻尼... 设计了基于混合工作模式的微型汽车磁流变减振器,讨论了结构参数对磁流变减振器阻尼力和可调系数的影响。提出了基于磁路设计的结构优化方法,对磁流变减振器的一些关键尺寸进行优化、计算,以确保各部分磁化工作点接近于饱和工作点,阻尼通道处的磁场强度达到设计要求,且磁响应时间最短。电磁有限元计算结果验证了磁流变减振器的磁路设计。应用磁路优化设计方法设计、制造了3个原型磁流变减振器,并完成了台架试验。试验验证了理论模型的预测,表明磁路优化设计方法是正确和有效的。磁路优化设计方法能够使磁流变减振器的结构更加紧凑,能量利用率更高,调节范围增大,响应速度加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振器 设计 优化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流变减振器滞回特性的改进Bouc-Wen模型 被引量:17
11
作者 王维锐 吴参 +1 位作者 陈颖 王芳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8-53,共6页
由于现有的磁流变减振器数学模型不能准确描述其特性,因此对大行程磁流变阻尼器进行了动态特性试验。根据测试结果分析激励位移、激励频率和电流变化时,磁流变减振器的弹性、阻尼、电流饱和等基本特征的动态非线性特性。已有的Bouc-Wen... 由于现有的磁流变减振器数学模型不能准确描述其特性,因此对大行程磁流变阻尼器进行了动态特性试验。根据测试结果分析激励位移、激励频率和电流变化时,磁流变减振器的弹性、阻尼、电流饱和等基本特征的动态非线性特性。已有的Bouc-Wen模型在低速下滞回环描述不准确,在高速下缺少滞回特性,并且无法表述单出杆减振器中蓄能器造成阻尼力偏置的现象,因此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一种改进的Bouc-Wen模型,通过试验数据对改进的Bouc-Wen模型进行参数辨识,并重点分析速度-力特性曲线在低速与高速情况下所形成滞环的斜率及宽度,试验数据验证了改进Bouc-Wen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振器 滞回特性 BOUC-WEN模型 参数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主动悬挂系统磁流变减振器的阻尼力实验与分析 被引量:17
12
作者 张进秋 欧进萍 +1 位作者 李猛 狄方社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22-127,共6页
采用磁流变减振器的履带车辆半主动悬挂系统,由于磁流变液体阻尼器结构简单、体积小、能耗低、反应迅速且阻尼力可调,正在成为新型履带车辆悬挂系统的发展方向。本文基于磁流变可控流体本构关系的Bingham模型,对影响车用磁流变减振器的... 采用磁流变减振器的履带车辆半主动悬挂系统,由于磁流变液体阻尼器结构简单、体积小、能耗低、反应迅速且阻尼力可调,正在成为新型履带车辆悬挂系统的发展方向。本文基于磁流变可控流体本构关系的Bingham模型,对影响车用磁流变减振器的阻尼力的各种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对自行研制的双出杆剪切阀式磁流变减振器进行了实验研究,用实验与数值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粘滞阻尼力与液体动力粘度的关系、粘滞阻尼力与活塞间隙的关系、总阻尼力与活塞间隙的关系以及活塞间隙与可调系数K的关系。讨论了活塞间隙对磁流变减振器工作性能的影响规律,得到了活塞间隙的取值范围及依据。文中的数值计算是建立在已成型的试验器材基础上的,所以得到的关系曲线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尼力 半主动控制 减振器 宾汉姆模型 活塞间隙 车辆 悬挂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片式磁流变液减振器结构设计与优化 被引量:12
13
作者 张进秋 彭志召 +1 位作者 张建 岳杰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2-137,170-171,共6页
基于传统叶片式减振器设计了符合"失效-安全"特性的磁流变减振器(magneto-rheological fluid damper,简称MRFD),并建立MRFD的阻尼力矩计算模型,分析可调系数的影响因素,为其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受结构和空间的限制,磁路设计和... 基于传统叶片式减振器设计了符合"失效-安全"特性的磁流变减振器(magneto-rheological fluid damper,简称MRFD),并建立MRFD的阻尼力矩计算模型,分析可调系数的影响因素,为其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受结构和空间的限制,磁路设计和优化是保证MRFD性能的关键。利用有限元软件对设计的MRFD进行三维非线性磁场仿真,发现铁芯容易成为整个磁路的瓶颈。经过对一定安装空间内绕组的优化,大幅度提高了阻尼通道内的磁感应强度。仿真结果表明,该MRFD设计方案能控制从非预设缝隙泄露的磁流变液(magneto-rheological fluid,简称MRF),增大了MRFD阻尼力矩的可调范围,保证了减振器的可靠性。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MRFD工作稳定,耗功能力好,满足实车应用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振器 力学模型 场仿真 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磁流变减振器流变力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谢俊 刘军 马履中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2002年第6期26-29,共4页
磁流变液是一种新型的功能材料 ,属于可控流体 它能在强磁场作用下从牛顿流体变为有较高屈服应力的粘塑流体 ,这种变化连续可逆且迅速 ,用其制成的阻尼器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能耗低和阻尼可连续调节等优点 利用非牛顿粘性流体模型... 磁流变液是一种新型的功能材料 ,属于可控流体 它能在强磁场作用下从牛顿流体变为有较高屈服应力的粘塑流体 ,这种变化连续可逆且迅速 ,用其制成的阻尼器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能耗低和阻尼可连续调节等优点 利用非牛顿粘性流体模型和宾汉流体模型 ,设计基于流动模式的汽车用磁流变减振器 ,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计算其力学性能并进行试验验证 结果表明磁流变减振器可实现阻尼无级可调 ,将其用于汽车悬架系统 ,可改善行驶的平顺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振器 力学特性 汽车 悬架 减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磁流变减振器设计中值得注意的若干技术问题 被引量:12
15
作者 廖昌荣 余淼 +2 位作者 杨建春 陈伟民 黄尚廉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1-14,共4页
汽车磁流变减振器利用磁流变液的流变特性可受外加磁场控制的特性,实现 减振器的阻尼系数的可控,从而实现阻尼力的控制。基于磁流变换的磁流变减振器件的特性 是由多种因素所决定的,如磁流变液、工作模式、磁路结构、导磁材料、线圈... 汽车磁流变减振器利用磁流变液的流变特性可受外加磁场控制的特性,实现 减振器的阻尼系数的可控,从而实现阻尼力的控制。基于磁流变换的磁流变减振器件的特性 是由多种因素所决定的,如磁流变液、工作模式、磁路结构、导磁材料、线圈和机械结构等 。对磁流变液的性能、阻尼通道的设计、磁路中磁芯材料的选用以及磁流变减振器的体积补 偿等在磁流变减振器设计中值得注意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架 设计技术 汽车 减振器 工作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剪切式磁流变车削减振器的设计与减振试验 被引量:14
16
作者 周渊 张永亮 +1 位作者 刘军 林锐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67-172,共6页
将智能材料——磁流变液应用于外圆车削振动控制的研究中。针对普通CA6140车床的结构,通过结构设计、磁路设计研制了一种剪切模式的磁流变车削减振器。建立了基于磁流变减振器的车削系统动力学模型,并通过仿真验证了减振效果。利用有限... 将智能材料——磁流变液应用于外圆车削振动控制的研究中。针对普通CA6140车床的结构,通过结构设计、磁路设计研制了一种剪切模式的磁流变车削减振器。建立了基于磁流变减振器的车削系统动力学模型,并通过仿真验证了减振效果。利用有限元法对减振器的磁路进行了优化,优化后磁路面积相对初始设计减小24%,使减振器结构更紧凑,且磁场在非磁流变区域的损耗减小,从而提高了减振器的工作效率。建立外圆车削减振试验系统来对磁流变减振器的减振效果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减振器可以对车削振动进行有效地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削振动 减振器 路优化 有限元法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流变减振器多场耦合仿真分析 被引量:13
17
作者 于振环 刘顺安 +1 位作者 张娜 李万林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7,共7页
研究了磁流变减振器电磁-流和流-固耦合的建模方法及求解方法。基于电磁-流和流-固耦合有限元方法,利用Adina软件建立高精度的流-电磁有限元网格模型和固体有限元网格模型,并在Adina软件后处理中进行求解分析,分别得到了磁流变减振器非... 研究了磁流变减振器电磁-流和流-固耦合的建模方法及求解方法。基于电磁-流和流-固耦合有限元方法,利用Adina软件建立高精度的流-电磁有限元网格模型和固体有限元网格模型,并在Adina软件后处理中进行求解分析,分别得到了磁流变减振器非控状态和通电状态的阻尼力-速度特性、示功特性、磁场分布特性、核心区域流场压力场和速度场特性。仿真结果表明:在高速磁流变液的冲击下,核心区域流场压力场变化明显;根据磁场分布特性,说明设计的单筒磁流变减振器结构能增大阻尼力调节范围。在电磁-流和流-固耦合计算中考虑了流体湍流流动,尽量使仿真模型与物理模型保持一致,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振器 多场耦合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流变减振器的汽车前悬架半主动控制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余淼 李锐 +1 位作者 廖昌荣 陈伟民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45-549,共5页
在磁流变减振器外特性分析基础上,设计了1/4车辆的自适应模糊控制器,提出了把1/4车辆模型的半主动控制算法应用于汽车左右前悬架独立控制的策略,并在Matlab平台上进行了仿真。选用国产某型号微型车作为试验车辆,将其被动的左右前悬架改... 在磁流变减振器外特性分析基础上,设计了1/4车辆的自适应模糊控制器,提出了把1/4车辆模型的半主动控制算法应用于汽车左右前悬架独立控制的策略,并在Matlab平台上进行了仿真。选用国产某型号微型车作为试验车辆,将其被动的左右前悬架改装成磁流变半主动悬架,在多种条件下进行了实车道路试验。试验结果与仿真吻合,表明对左右前悬架进行独立半主动控制是可行的,明显提高了汽车行驶的平顺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减振器 半主动控制 自适应模糊控制 道路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合目标函数的磁流变减振器优化设计 被引量:10
19
作者 郑玲 兰晓辉 李以农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00-606,共7页
以线圈消耗功率和活塞体积为目标函数,以可调阻尼力和时间响应常数为约束条件,以几何及线圈参数为设计变量,研究使目标函数最小化的磁流变减振器结构优化设计方法。推导了流动模式磁流变减振器的阻尼力计算公式,建立了磁流变减振器时间... 以线圈消耗功率和活塞体积为目标函数,以可调阻尼力和时间响应常数为约束条件,以几何及线圈参数为设计变量,研究使目标函数最小化的磁流变减振器结构优化设计方法。推导了流动模式磁流变减振器的阻尼力计算公式,建立了磁流变减振器时间响应常数和线圈功率表达式。以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的参数化设计语言(APDL)为优化工具,对磁流变减振器进行了结构优化设计。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磁流变减振器体积明显降低,线圈功率减小,时间常数缩短,达到了优化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振器 参数化设计语言 有限元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拖拉机前悬架单出杆磁流变减振器研制 被引量:6
20
作者 马然 朱思洪 +2 位作者 伊力达尔 史俊龙 Talpur M A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28-33,共6页
针对拖拉机减振性能差的问题,在分析车辆磁流变减振器工作模式基础上,建立了基于流动模式的阻尼力理论计算模型。根据某大功率轮式拖拉机前桥悬架减振器的工作要求,研制了一种单出杆磁流变减振器。试验研究了输入电流和激励速度对减振... 针对拖拉机减振性能差的问题,在分析车辆磁流变减振器工作模式基础上,建立了基于流动模式的阻尼力理论计算模型。根据某大功率轮式拖拉机前桥悬架减振器的工作要求,研制了一种单出杆磁流变减振器。试验研究了输入电流和激励速度对减振器阻尼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低速情况下,阻尼力可控倍数达5.9;减振器饱和工作电流约1.8A,最大输出阻尼力约1370N。试验验证了所提设计思路和方法的有效性,并为阻尼可调式半主动空气悬架的控制研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拖拉机 空气悬架 设计 减振器 阻尼可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