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修正力磁模型的混凝土结构压磁疲劳模拟
1
作者 金伟良 刘振东 张军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共9页
为了通过混凝土梁内钢筋在力磁效应下的磁信号来定量分析混凝土梁的疲劳状态,整合几种力磁模型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提出了适用于铁磁性材料弹塑性阶段的力磁本构模型,并通过ANSYS定量模拟分析了混凝土梁在弹性和弹塑性阶段的磁化特征;... 为了通过混凝土梁内钢筋在力磁效应下的磁信号来定量分析混凝土梁的疲劳状态,整合几种力磁模型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提出了适用于铁磁性材料弹塑性阶段的力磁本构模型,并通过ANSYS定量模拟分析了混凝土梁在弹性和弹塑性阶段的磁化特征;对混凝土结构在拟动力和疲劳加载过程中的力磁效应进行了有限元模拟,得到了测点处磁感应强度的时变曲线,并与试验和隐式微分模型所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修正后的力磁模型在弹性阶段的应用能够准确反映试验观察到的3个阶段变化规律,即梁开裂前的平直段、开裂后的迅速磁化段和加载后期的磁化饱和段;该模型的磁场模拟结果还能反映箍筋、纵筋的相对位置和梁的受载情况;在疲劳阶段,模拟结果与试验观察的规律一致,精度较高,并与试验结果在同一数量级;该修正力磁模型不仅具有应力与磁学属性的直观映射关系,而且相较于隐式微分模型更易于应用,可作为力磁效应的定量化研究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结构 疲劳损伤 金属记忆 弹塑性力磁模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磁构件局部缺陷漏磁模型与实验验证 被引量:5
2
作者 汪滨波 廖昌荣 +2 位作者 韩亮 谢云山 石祥聪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38-242,共5页
根据矩形槽磁偶极子分析模型,结合圆柱铁磁金属构件的几何特征,建立了圆柱铁磁构件的漏磁场分析模型;针对圆柱铁磁构件表面任意探测点,从理论上给出了地磁场、构件母体磁场和局部缺陷产生的漏磁场数学解析表达式;对圆柱铁磁构件的漏磁... 根据矩形槽磁偶极子分析模型,结合圆柱铁磁金属构件的几何特征,建立了圆柱铁磁构件的漏磁场分析模型;针对圆柱铁磁构件表面任意探测点,从理论上给出了地磁场、构件母体磁场和局部缺陷产生的漏磁场数学解析表达式;对圆柱铁磁构件的漏磁模型进行软件仿真研究,并利用实验室漏磁检测装置对有明显局部缺陷区域的圆柱铁磁构件进行了测试;最后对软件仿真结果和实验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论文提出的模型和解析表达式作为金属构件局部缺陷区域的漏磁场模型和计算公式是基本适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 局部缺陷 磁模型 软件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铁心管状永磁直线电机多分辨率鲁棒性模型预测推力控制
3
作者 徐磊 陈楠 +3 位作者 朱孝勇 范志祥 张超 孟盛龙 《电机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1-112,共12页
针对无铁心管状永磁同步直线(IT-PMSL)电机电流谐波和变摩擦力等扰动引起的推力和速度脉动问题,提出一种多分辨率鲁棒性模型预测推力控制策略。首先,考虑可变摩擦力影响,推导IT-PMSL电机的数学模型,分析该电机位置-速度-反电动势畸变影... 针对无铁心管状永磁同步直线(IT-PMSL)电机电流谐波和变摩擦力等扰动引起的推力和速度脉动问题,提出一种多分辨率鲁棒性模型预测推力控制策略。首先,考虑可变摩擦力影响,推导IT-PMSL电机的数学模型,分析该电机位置-速度-反电动势畸变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引入超螺旋滑模自适应律,搭建一种多分辨率磁链预测模型,在不同速度和位置下对IT-PMSL电机永磁磁链值进行计算,提高磁链计算速度和准确性的同时有效减小控制系统的计算负担,进而实现磁链和推力的在线预测。接着,利用载荷角构造无权重系数的价值函数,避免价值函数的影响,有效提高模型预测推力控制的鲁棒性。最后,搭建IT-PMSL电机驱动控制系统,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所提多分辨率模型预测推力控制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铁心管状直线电机 电机 多分辨率 链预测模型 模型预测推力控制 超螺旋滑模自适应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多矢量选择的永磁同步电机鲁棒模型预测定子磁链控制
4
作者 何静 李宗俞 吴公平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10-620,共11页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传统模型预测磁链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FC)系统稳态误差大、参数鲁棒性较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定子磁链预测误差矢量分析的永磁同步电机多电压矢量选择方法...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传统模型预测磁链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FC)系统稳态误差大、参数鲁棒性较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定子磁链预测误差矢量分析的永磁同步电机多电压矢量选择方法。首先,在两相静止坐标系下依据轴线划分扇区,制定了判断磁链误差矢量所在区域的多电压矢量选择标准。然后,采用定子磁链预测值和两相静止坐标系定子磁链价值函数计算各电压矢量作用时间,改进了传统模型预测寻优过程。此外,设计了一种考虑电阻、电感参数失配的离散滑模定子磁链观测器,进一步提升了系统的参数鲁棒性。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本文所提预测定子磁链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系统在参数失配情况下仍具有良好的稳态性能,显著减小了定子磁链与电磁转矩脉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电机 模型预测链控制 多电压矢量 参数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态性能改善的永磁同步电机模型预测磁链控制
5
作者 高锋阳 徐昊 +2 位作者 史志龙 高智山 强雅昕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61-170,共10页
为抑制电机共模电压的同时兼顾较好的稳态性能,提出一种模型预测磁链控制方法。首先,改进H8逆变器扩展备选电压矢量,将零矢量引入备选矢量集,减小电流谐波含量;其次,根据磁链误差矢量快速选择电压矢量,保证较小的转矩脉动、较低的电流... 为抑制电机共模电压的同时兼顾较好的稳态性能,提出一种模型预测磁链控制方法。首先,改进H8逆变器扩展备选电压矢量,将零矢量引入备选矢量集,减小电流谐波含量;其次,根据磁链误差矢量快速选择电压矢量,保证较小的转矩脉动、较低的电流谐波含量,并且考虑死区时间(dead-time,DT)对共模电压的影响,规定所选电压矢量的作用顺序,避免可能产生的等效零矢量;然后,基于磁链无差拍控制原则,设计新的电压矢量占空比的计算方法以减小磁链脉动;最后,将所提控制方法与3矢量法、5矢量法、8矢量法3种抑制共模电压控制方法进行仿真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所提控制方法可以避免死区共模电压尖峰的产生,相较于3矢量法和8矢量法,其共模电压幅值分别降低了66.67%和33.33%;同时,有效减少了电机的转矩脉动、磁链脉动以及电流谐波含量。所提控制方法可以在抑制共模电压的同时改善电机的稳态性能,并且降低了计算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电机 模型预测链控制 共模电压 转矩脉动 电流谐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相PMSM单相开路故障下简化有限控制集模型预测转矩和磁链控制
6
作者 周华伟 李龙彪 +2 位作者 胡越 陶涛 颜黎浩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58-1967,I0029,共11页
单相开路故障的五相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采用有限集模型预测转矩和磁链控制(finite-control-set model predictive torque and flux control,FCS-MPTFC)策略,存在转矩脉动大、价值函数的权重系数整... 单相开路故障的五相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采用有限集模型预测转矩和磁链控制(finite-control-set model predictive torque and flux control,FCS-MPTFC)策略,存在转矩脉动大、价值函数的权重系数整定困难、迭代计算量大以及共模电压(commonmode voltage,CMV)高等问题。为此,该文提出一种简化FCS-MPTFC策略。首先,建立五相PMSM在单相开路故障情况下的数学模型,并分析CMV产生的机理。其次,以抑制3次谐波电流的原则合成等幅值虚拟电压矢量(virtual voltage vector,V^(3)),并将转矩和磁链价值函数等效转化为电压价值函数,同时采用无差拍控制思想计算出参考电压矢量,进而通过合理划分扇区,直接获得最优V^(3)。最后,选择方向相反的两个基电压矢量代替零矢量,以减小开路故障下的CMV。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不仅能抑制单相开路故障导致的转矩脉动、降低计算负荷和CMV、抑制电流谐波,而且具有优良的稳态和动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电机 模型预测转矩和链控制 虚拟电压矢量 开路故障 共模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高速定子爪极式永磁电机的三维等效磁网络模型 被引量:1
7
作者 褚帅君 梁得亮 +1 位作者 贾少锋 梁阳 《电机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1,共11页
为了解决高速电机绕组端部长度冗长、绕组利用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高速定子爪极式永磁电机。该电机的定子拓扑结构由全局环形集中绕组和爪极单元模块构成;此外,通过利用粉末冶金技术制作的定子铁心可以显著降低加工难度和成本。... 为了解决高速电机绕组端部长度冗长、绕组利用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高速定子爪极式永磁电机。该电机的定子拓扑结构由全局环形集中绕组和爪极单元模块构成;此外,通过利用粉末冶金技术制作的定子铁心可以显著降低加工难度和成本。针对电机结构的独特性和三维磁场分布的复杂性,首先分析电机的结构特点及其工作原理;其次,通过分析电机定子和转子在不同位置时的磁场分布,依次构建定子和转子的等效磁路模型、气隙磁导等效模型以及完整的三维等效磁网络模型;最后,分别利用该模型和三维有限元方法对电机的气隙磁通密度分布、磁链、电动势和转矩等电磁性能进行对比分析。为了验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设计并制造试验样机,搭建测试平台对电机进行相关试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永电机 定子爪极 环形集中绕组 三维等效网络模型 有限元模型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压应力对磁场强度各分量影响的无取向硅钢磁弹性耦合动态磁滞模型
8
作者 付裕恒 李琳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832-2844,I0034,共14页
无取向硅钢片广泛用于电机等各类电工装备中,其磁化与损耗特性受压应力影响显著。现有考虑压应力的磁滞模型存在模拟精度低、参数依赖应力关系不明确等问题。该文基于损耗统计理论与场分离法,分析压应力对于无取向硅钢磁滞损耗、涡流损... 无取向硅钢片广泛用于电机等各类电工装备中,其磁化与损耗特性受压应力影响显著。现有考虑压应力的磁滞模型存在模拟精度低、参数依赖应力关系不明确等问题。该文基于损耗统计理论与场分离法,分析压应力对于无取向硅钢磁滞损耗、涡流损耗以及剩余损耗对应磁场强度分量的影响。在原始Energetic模型中,引入了压应力引起的能量密度项,推导得到压应力引起静态磁场强度变化表达式,用以计算静态磁场强度;明确弹性限度内宏观涡流损耗对应的磁场强度不受压应力影响;基于实验与磁畴理论定义等效应力,并推导剩余损耗参数V0表达式,计算剩余损耗对应的磁场强度,最终计算得到动态磁场强度并建立动态磁滞模型。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动态模型参数与压应力关系明确,且具有较高的模拟精度与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取向硅钢 压应力 应力依赖 弹性耦合动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热磁弹流动压模型的电枢熔化特性分析
9
作者 杨科蜂 冯刚 +1 位作者 卢晓全 郑天佑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7-124,共8页
轨道式电磁发射器电枢在高速滑动受到摩擦热的影响熔化产生金属液化层,从而发生转捩。因此研究电枢熔化特性对避免转捩十分重要。针对枢轨接触界面不同粗糙度对电枢熔化特性的影响,建立了传热模型和流体模型,并结合磁扩散模型和电枢弹... 轨道式电磁发射器电枢在高速滑动受到摩擦热的影响熔化产生金属液化层,从而发生转捩。因此研究电枢熔化特性对避免转捩十分重要。针对枢轨接触界面不同粗糙度对电枢熔化特性的影响,建立了传热模型和流体模型,并结合磁扩散模型和电枢弹性形变模型,耦合构建了热磁弹流动压模型,采用COMSOL Multiphysics with MATLAB联合仿真软件,迭代求解电枢形变、传热量等参数,分析了枢轨相对速度、粗糙度量级以及粗糙表面纹理分布对枢轨接触界面液化层厚度分布和电枢熔化速度分布的影响。仿真表明,在设定粗糙度不变的发射过程中,枢轨相对速度越大,电枢熔化速度越大,液化层膜厚也越厚;在设定枢轨相对速度不变的发射过程中,枢轨间越粗糙,电枢熔化速度越大且变化趋势不断增大,液化层膜厚也越厚。分析结果对研究转捩发生机理,提高发射效率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化层 熔化特性 弹流动压模型 粗糙度 转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梁疲劳致力磁效应及数值模拟方法
10
作者 金伟良 刘振东 张军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1-209,共9页
根据铁磁材料的力磁效应机制,分析了四种典型力磁模型的特点。通过对比受弯混凝土梁在静力加载阶段的力磁效应数值模拟结果,发现使用表征宏观磁学属性的应力-矫顽力关系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基于高应力阶段磁效应衰减机理,建立了混凝土梁... 根据铁磁材料的力磁效应机制,分析了四种典型力磁模型的特点。通过对比受弯混凝土梁在静力加载阶段的力磁效应数值模拟结果,发现使用表征宏观磁学属性的应力-矫顽力关系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基于高应力阶段磁效应衰减机理,建立了混凝土梁疲劳阶段的力磁模型,并进行了受弯混凝土梁疲劳致力磁效应的数值模拟,探究特征磁信号与疲劳寿命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修正后的力磁模型在静力加载阶段呈三阶段变化规律,与试验结果一致,且模拟误差在8%左右;疲劳阶段模拟力磁的时变曲线与试验结果变化规律相一致,误差在15%以内;建立了混凝土梁疲劳寿命与特征磁信号的映射关系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可以作为受弯混凝土梁疲劳寿命的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梁 疲劳损伤 效应 磁模型 疲劳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目标差分进化算法改进与电工钢片磁致伸缩模型参数辨识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昊 李琳 +1 位作者 王亚琦 刘洋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47-2057,I0033,共12页
准确且高效地辨识电工钢片磁致伸缩模型参数是模型在变压器铁心振动分析中的应用前提。针对现有单目标优化算法不能兼顾参数辨识精度和速度的问题,该文基于改进Jiles-Atherton-Sablik和Energetic模型相结合的磁致伸缩模型,将该模型的参... 准确且高效地辨识电工钢片磁致伸缩模型参数是模型在变压器铁心振动分析中的应用前提。针对现有单目标优化算法不能兼顾参数辨识精度和速度的问题,该文基于改进Jiles-Atherton-Sablik和Energetic模型相结合的磁致伸缩模型,将该模型的参数辨识转换为多目标优化问题。以磁滞回线和磁致伸缩曲线的均方根误差作为待优化的2个目标,建立参数辨识的多目标优化数学模型。基于该模型,从控制参数自适应技术、变异算子改进策略以及选择算子改进策略3个方面对多目标差分进化算法进行改进,从而提出一种采用改进多目标差分进化算法的磁致伸缩模型参数辨识方法。通过与现有方法对比,该文方法的磁滞回线求解精度提升17.84%,磁致伸缩曲线求解精度提升13.60%,辨识速度提升41.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工钢片 致伸缩模型 参数辨识 多目标差分进化算法 Jiles-Atherton-Sablik模型 Energetic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混合模型转子磁链观测器的异步电机无速度传感器控制 被引量:2
12
作者 郭磊磊 靳雪妍 +3 位作者 朱虹 李琰琰 王帅 金楠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8-187,共10页
针对异步电机无速度传感器控制由于估计转子磁链不准确导致控制精度不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混合模型转子磁链观测器设计方法。首先,介绍了常规的异步电机磁链观测方法,并借助异步电机的复矢量模型和特征函数详细分析了常规Gopinat... 针对异步电机无速度传感器控制由于估计转子磁链不准确导致控制精度不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混合模型转子磁链观测器设计方法。首先,介绍了常规的异步电机磁链观测方法,并借助异步电机的复矢量模型和特征函数详细分析了常规Gopinath型转子磁链观测器存在的主要问题。其次,为了解决常规磁链观测器存在的缺点,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特征函数设计方法,进而得到了一种改进的混合模型转子磁链观测器。再次,基于特征函数和频率响应函数,进一步对比研究了常规Gopinath型转子磁链观测器和所提改进的混合模型转子磁链观测器的参数灵敏性。最后,利用所提混合模型转子磁链观测器的磁链观测结果和锁相环,实现了异步电机的无速度传感器控制。基于StarSim和YXSPACE-SP2000平台的对比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混合模型转子磁链观测器的参数鲁棒性,同时也验证了所提无速度传感器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步电机 混合模型链观测器 特征函数 参数灵敏性 无速度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磁材料组合型裂纹的漏磁数学模型 被引量:6
13
作者 徐章遂 靳英卫 +1 位作者 张政保 王瑾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2001年第2期3-6,共4页
实际的裂纹几何形状千差万别 ,使得漏磁场的分布与标准裂纹理论分析结果产生误差 ,造成定量检测的困难。本文对宽度在 5 0微米以下的 12 8条裂纹形状进行了统计分析 ,模拟了一种组合型裂纹 ,建立了裂纹漏磁数学模型。实验结果表明 ,组... 实际的裂纹几何形状千差万别 ,使得漏磁场的分布与标准裂纹理论分析结果产生误差 ,造成定量检测的困难。本文对宽度在 5 0微米以下的 12 8条裂纹形状进行了统计分析 ,模拟了一种组合型裂纹 ,建立了裂纹漏磁数学模型。实验结果表明 ,组合雷丸漏磁模型较好地反映了漏磁与裂纹几何形状之间的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分析 信号 无损探伤 火炮裂纹 组合雷丸漏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割和过盈配合对双绕组双聚磁式磁场调制无刷复合结构电机性能影响的研究
14
作者 刘国鹏 白金刚 +3 位作者 郎杰文 王于涛 隋义 郑萍 《电机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3,共13页
针对切割和过盈配合导致硅钢片电磁性能下降和电机实测性能与仿真结果不一致的问题,以一台双绕组双聚磁式磁场调制无刷复合结构电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切割和过盈配合对硅钢片和电机性能的影响。首先,根据硅钢片切割后切割边缘附近区域... 针对切割和过盈配合导致硅钢片电磁性能下降和电机实测性能与仿真结果不一致的问题,以一台双绕组双聚磁式磁场调制无刷复合结构电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切割和过盈配合对硅钢片和电机性能的影响。首先,根据硅钢片切割后切割边缘附近区域电磁性能受损更严重的特性,研究基于受损区域与未受损区域划分的电机模型,分析切割单独作用时对硅钢片和电机性能的影响。其次,通过基于亥姆霍兹自由能密度的磁应力耦合模型,实现考虑过盈配合应力影响的电机性能计算,分析过盈配合单独作用时对硅钢片和电机性能的影响。再次,通过不同因素作用区域划分和拟合硅钢片磁化曲线,分析两种因素共同作用时的影响。最后,样机实验结果表明,在考虑切割和过盈配合的影响能够降低实测性能与仿真结果间的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割 过盈配合 复合结构电机 -应力耦合模型 拟合化曲线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材料磁致伸缩特性的铁芯电抗器振动特性分析及分层优化策略
15
作者 袁发庭 张仁杰 +3 位作者 颜智威 胡琛 唐波 丁璨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64-1475,I0018,共13页
为了有效降低铁芯电抗器的振动,提出了一种考虑材料磁致伸缩特性的铁芯电抗器振动优化方法。首先,基于经典J-A模型和二次畴转理论,建立考虑应力的磁致伸缩改进模型,并采用粒子群优化-模拟退火(particle swarmoptimization-simulatedanne... 为了有效降低铁芯电抗器的振动,提出了一种考虑材料磁致伸缩特性的铁芯电抗器振动优化方法。首先,基于经典J-A模型和二次畴转理论,建立考虑应力的磁致伸缩改进模型,并采用粒子群优化-模拟退火(particle swarmoptimization-simulatedannealing,PSO-SA)算法对改进模型特征参数进行辨识,辨识后的均方根误差不超过3.5,验证了其准确性;然后,建立铁芯电抗器电磁场-结构力场仿真模型,计算得到铁芯电抗器磁场和振动分布;基于多物理场计算和拉丁超立方抽样试验方法,结合灵敏度分析技术,获得各参数对振动的影响规律,并对优化目标和变量进行分层;最后,采用响应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RSM)法和Kriging法对铁芯电抗器的参数进行优化设计,获得不同方法下的铁芯电抗器最佳结构参数。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初始参数,采用RSM和Kriging优化方法下铁芯最大振动位移分别降低了13.93%和24.64%;且损耗和金属导体用量也明显减小。因此,在保证铁芯电抗器性能参数满足要求的前提下,采用Kriging优化方法能够显著降低铁芯电抗器的振动位移,为铁芯电抗器的减振优化提供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芯电抗器 致伸缩模型 RSM模型 KRIGING模型 分层优化设计 振动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AN-LSTM改进T-L磁补偿方法
16
作者 王劲楠 张晓明 +1 位作者 张鸽 赵晨阳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0-56,共7页
针对无人机磁反潜任务中因机载设备、运动特性等引入的磁干扰问题,开展基于改进磁补偿模型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GAN和LSTM的改进T-L磁补偿模型,该模型融合了传统T-L模型在姿态相关噪声建模方面的优势、LSTM对长时间间隔依赖关系的捕... 针对无人机磁反潜任务中因机载设备、运动特性等引入的磁干扰问题,开展基于改进磁补偿模型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GAN和LSTM的改进T-L磁补偿模型,该模型融合了传统T-L模型在姿态相关噪声建模方面的优势、LSTM对长时间间隔依赖关系的捕获能力以及GAN对数据分布特性的学习能力,从而显著提升了噪声识别精度,进一步提高了磁数据的测量准确性。仿真结果表明,补偿精度较T-L模型提高了67%,改善比达到43.67;无人机机载试验中,补偿精度提高了64%,改善比达到26.93。研究表明,该方法显著提升磁测数据的质量,为基于磁场变化的水下反潜任务提供准确的磁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潜 补偿 T-L补偿模型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计算三维不规则缺陷磁荷分布的方法
17
作者 茹黎爽 韩文花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4-200,共7页
漏磁检测技术在铁磁性材料缺陷检测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中磁偶极子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从结构缺陷中预测漏磁的数学方法。磁偶极子法多用于规则缺陷的漏磁信号预测,对于复杂缺陷,已有的单元磁偶极带叠加模型可以预测其漏磁信号,但... 漏磁检测技术在铁磁性材料缺陷检测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中磁偶极子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从结构缺陷中预测漏磁的数学方法。磁偶极子法多用于规则缺陷的漏磁信号预测,对于复杂缺陷,已有的单元磁偶极带叠加模型可以预测其漏磁信号,但是由于模型计算所需的复杂缺陷磁荷密度未知,且其分布不均匀,计算复杂。因此,提出了离散化磁荷密度场的计算方法,该方法可以快速计算三维不规则缺陷的磁荷密度,结合单元磁偶极带叠加模型直接进行漏磁信号预测,以降低计算复杂度,迅速而准确地获取三维不规则缺陷的漏磁信号。将该方法用于单元磁偶极带叠加模型得到的预测信号与COMSOL软件仿真信号比较,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使用该方法的单元磁偶极带叠加模型相比于原模型预测性能明显提升,预测误差最大减少90.08%,计算时间减少97.43%,为三维不规则缺陷的磁荷分布计算提供了快速有效的解决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测 单元偶极带叠加模型 离散化荷密度场 三维不规则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硅钢片二维矢量磁特性的复数E&S模型 被引量:16
18
作者 刘洋 张艳丽 +2 位作者 谢德馨 白保东 KOH Chang Seop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44-149,3,共6页
电工材料电磁特性的精细模拟是决定电工装备电磁场分析与损耗计算正确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提出了一种能够描述硅钢片二维矢量磁特性的复数E&S模型,该模型既能够考虑交变磁化,又能够考虑旋转磁化的影响。基于硅钢片二维磁特性测量实... 电工材料电磁特性的精细模拟是决定电工装备电磁场分析与损耗计算正确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提出了一种能够描述硅钢片二维矢量磁特性的复数E&S模型,该模型既能够考虑交变磁化,又能够考虑旋转磁化的影响。基于硅钢片二维磁特性测量实验,提出了利用1个周期内磁能密度平均值计算模型中有效磁阻系数,利用磁滞损耗密度计算有效磁滞系数的方法。推导了结合复数E&S模型的磁场有限元分析公式,并以环形铁心模型为例,将复数E&S模型与传统E&S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指出复数E&S模型与有限元结合时既能够节省计算时间又能够保证材料特性模拟的准确性,是一种更适用于工程应用的矢量磁特性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数特性模型 有效阻系数 有效滞系数 场能量密度 铁心损耗 硅钢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链模型的双开关磁阻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 被引量:9
19
作者 张旭隆 谭国俊 +1 位作者 蒯松岩 王其虎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55-60,共6页
针对开关磁阻电机(SRM)转子位置传感器带来的成本提高、可靠性降低的问题,研究双SRM无传感器控制。利用SRM两个特殊位置的磁链特性,建立非线性磁链解析模型,给出磁链模型中的参数计算方法,提出双开关磁阻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策略。以TM... 针对开关磁阻电机(SRM)转子位置传感器带来的成本提高、可靠性降低的问题,研究双SRM无传感器控制。利用SRM两个特殊位置的磁链特性,建立非线性磁链解析模型,给出磁链模型中的参数计算方法,提出双开关磁阻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策略。以TMS320F2812 DSP为控制核心,搭建两台18.5 kW SRM控制器,并实现双机无传感器同步运行。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下电机静止启动无反转或抖振,相切换可靠、主从机转矩输出功率平衡、转子位置估计误差小于2°,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和静态性能,为双电机无传感器控制提供了一种易于实现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关阻电机 模型 无位置传感器 初始位置估计 双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VM混合磁链模型感应电机直接转矩控制 被引量:10
20
作者 张兴 魏冬冬 +1 位作者 杨淑英 谢震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62-67,共6页
在感应电机的直接转矩控制中,为了提高定子磁链观测的准确性,引入一种混合定子磁链观测模型解决电压-电流磁链模型与电流-转速磁链模型之间平滑切换的问题;同时,针对传统滞环直接转矩控制开关表中可选电压矢量数量少,且固定采样周期内... 在感应电机的直接转矩控制中,为了提高定子磁链观测的准确性,引入一种混合定子磁链观测模型解决电压-电流磁链模型与电流-转速磁链模型之间平滑切换的问题;同时,针对传统滞环直接转矩控制开关表中可选电压矢量数量少,且固定采样周期内作用时间不合理的缺点,运用离散空间电压矢量调制技术(DSVM),在改进原有电压矢量开关表的基础上获得了更多的有效电压矢量。利用Matlab仿真工具对系统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滞环直接转矩控制相比,转矩脉动有所降低。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转矩控制 感应电机 混合定子模型 离散空间电压矢量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