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滤波x-LMS算法的磁悬浮隔振器控制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梁青 段小帅 +2 位作者 陈绍青 孟令雷 王永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201-203,共3页
针对自行研制的磁悬浮隔振器进行自适应前馈控制,设计了基于滤波x最小均方(Filtered x Least Mean Square——滤波x-LMS)算法的控制律。为了将滤波x-LMS算法应用于带有非线性特性的磁悬浮隔振系统,对滤波x-LMS算法进行了改进。在磁悬浮... 针对自行研制的磁悬浮隔振器进行自适应前馈控制,设计了基于滤波x最小均方(Filtered x Least Mean Square——滤波x-LMS)算法的控制律。为了将滤波x-LMS算法应用于带有非线性特性的磁悬浮隔振系统,对滤波x-LMS算法进行了改进。在磁悬浮隔振系统上进行振动主动控制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算法取得了良好的减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悬浮隔振器 自适应前馈控制 滤波x-LMS算法 振动主动控制 非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悬浮隔振器的自寻优前馈控制 被引量:7
2
作者 段小帅 梁青 王永 《船舶力学》 E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95-799,共5页
以船舶的振动主动控制为背景,基于自行研制的磁悬浮隔振器,提出了前馈控制的主动隔振方案,设计了对控制器参数在线自寻优的算法。该算法能够用于具有非线性特性的磁悬浮隔振器,并且不需要建立主动力到控制目标点的通道模型。在磁悬浮隔... 以船舶的振动主动控制为背景,基于自行研制的磁悬浮隔振器,提出了前馈控制的主动隔振方案,设计了对控制器参数在线自寻优的算法。该算法能够用于具有非线性特性的磁悬浮隔振器,并且不需要建立主动力到控制目标点的通道模型。在磁悬浮隔振系统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算法取得了良好的减振效果,并且当系统受到扰动后,能够实现寻优过程的自动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悬浮隔振器 主动隔振 前馈控制 自寻优算法 非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悬浮隔振器分块归一化LMS算法控制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魏璀璨 王永 +1 位作者 陈绍青 梁青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100-103,共4页
针对自行研制的磁悬浮隔振器,设计了基于分块归一化LMS(Block Normalized Least Mean Square)算法的控制律。该算法不需要对次级通道进行建模,且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把该算法应用于带有非线性特性的磁悬浮隔振实验平台,并对其进行振动... 针对自行研制的磁悬浮隔振器,设计了基于分块归一化LMS(Block Normalized Least Mean Square)算法的控制律。该算法不需要对次级通道进行建模,且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把该算法应用于带有非线性特性的磁悬浮隔振实验平台,并对其进行振动主动控制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算法收敛速度较快,取得了良好的隔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悬浮隔振器 分块归一化LMS算法 振动主动控制 收敛速度 隔振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悬浮隔振器的主动隔振控制实验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陈绍青 王永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61-66,共6页
研究了一类新型磁悬浮隔振系统的主动控制问题.以研制的一种大承载能力、大工作行程的磁悬浮隔振器为作动器,构建了隔振实验平台.采用最小二乘法辨识得到了磁悬浮隔振器的静态电磁力模型.基于此模型和提出的一种改进的归一化变步长的LM... 研究了一类新型磁悬浮隔振系统的主动控制问题.以研制的一种大承载能力、大工作行程的磁悬浮隔振器为作动器,构建了隔振实验平台.采用最小二乘法辨识得到了磁悬浮隔振器的静态电磁力模型.基于此模型和提出的一种改进的归一化变步长的LMS算法,设计了自适应前馈主动隔振控制律,并在实验平台上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与广泛采用的滤波x-LMS算法相比,新算法不仅无需精确的次级通道模型信息,还能够保证收敛速度;在所设计的自适应前馈控制律的作用下,磁悬浮隔振器的基频主动隔振效果显著,在考虑了由于隔振器非线性等因素引入的非基频分量后,其整体的主动隔振效果仍然十分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悬浮隔振器 无次级通道信息 自适应前馈控制 主动隔振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算法的磁悬浮隔振器模型辨识与验证 被引量:2
5
作者 宋春生 张锦光 张建国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1929-1934,共6页
针对磁悬浮隔振器动态电磁力模型存在非线性及磁滞且很难建立其精确模型的问题,提出了基于BP算法、改进遗传(MGA)算法的混合算法的BP神经网络的模型辨识方法,建立了磁悬浮隔振器动态电磁力-气隙-电流关系的模型。结果表明,基于混合训练... 针对磁悬浮隔振器动态电磁力模型存在非线性及磁滞且很难建立其精确模型的问题,提出了基于BP算法、改进遗传(MGA)算法的混合算法的BP神经网络的模型辨识方法,建立了磁悬浮隔振器动态电磁力-气隙-电流关系的模型。结果表明,基于混合训练算法辨识得到的模型具有更高的精度,能够满足磁悬浮隔振器动态电磁力模型辨识需求。最后,搭建了磁悬浮隔振实验平台,建立控制模型,并验证了辨识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混合算法 磁悬浮隔振器 改进遗传算法 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次级通道力反馈下磁悬浮隔振器控制研究
6
作者 王永 魏璀璨 +2 位作者 李嘉全 陈绍青 梁青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65-1069,1099-1100,共5页
针对自行研制的磁悬浮隔振器,研究了其次级通道受力反馈影响情况下的振动主动控制问题。首先,对滤波x最小均方(filtered xleast mean square,简称x-LMS)算法进行了几何分析,并指出其在次级通道力反馈下的不适用性;其次,在滤波x-LMS算法... 针对自行研制的磁悬浮隔振器,研究了其次级通道受力反馈影响情况下的振动主动控制问题。首先,对滤波x最小均方(filtered xleast mean square,简称x-LMS)算法进行了几何分析,并指出其在次级通道力反馈下的不适用性;其次,在滤波x-LMS算法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自约束前馈控制算法,该算法基于无限脉冲响应(infinite impulse response,简称IIR)滤波器结构,能够有效地克服次级通道力反馈带来的不利影响,且该算法不需要次级通道模型信息,具有结构简单、鲁棒性强的优点;最后,在磁悬浮隔振系统上进行振动主动控制实验。实验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悬浮隔振器 次级通道力反馈 自约束前馈控制 振动主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模控制在磁悬浮隔振器中的隔振特性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瀚轩 闫兵 +1 位作者 宋世哲 黄燕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51-154,159,共5页
针对磁悬浮准零刚度隔振器刚度非线性强的特点,设计了滑模控制器控制磁悬浮隔振器的电磁力输出。首先基于简化的2自由度系统的仿真动力学模型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验证了滑模控制算法对磁悬浮隔振器与常规型隔振器并联后在扫频激励... 针对磁悬浮准零刚度隔振器刚度非线性强的特点,设计了滑模控制器控制磁悬浮隔振器的电磁力输出。首先基于简化的2自由度系统的仿真动力学模型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验证了滑模控制算法对磁悬浮隔振器与常规型隔振器并联后在扫频激励工况下的有效性,对比分析了磁悬浮隔振器在一级以及二级隔振位置对于隔振系统的影响,并与传统的常规隔振系统进行了隔振效果对比。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滑模控制算法控制磁悬浮隔振器同一级橡胶隔振器并联,增加了低频机组振动烈度,大幅度减小全频域范围构架的动反力和振动烈度,降低隔振系统传递率,对于工程实践有很好的借鉴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机组 磁悬浮隔振器 滑模变结构控制器 隔振器安装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悬浮精密隔振器结构设计及控制算法研究
8
作者 朱伟 王传伟 +1 位作者 许兆棠 陈宁宇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43-450,共8页
针对半主动隔振器存在精度不高、频带较窄等问题,设计了一种由永磁铁和电磁铁组成的混合磁悬浮隔振器结构,建立了动力学数学模型。根据控制精度和要求,提出一种改进型的双闭环控制策略,即采用改进型遗传算法对外环的自抗扰控制器(ADRC)... 针对半主动隔振器存在精度不高、频带较窄等问题,设计了一种由永磁铁和电磁铁组成的混合磁悬浮隔振器结构,建立了动力学数学模型。根据控制精度和要求,提出一种改进型的双闭环控制策略,即采用改进型遗传算法对外环的自抗扰控制器(ADRC)参数进行优化,采用模糊神经网络对内环的PID控制器参数进行实时整定。通过MATLAB仿真比较,结果表明,采用优化控制算法后,系统超调量将小于1%,隔振器各参数稳定时间缩短了1.5 s左右。可见,改进后的控制算法具有较快的收敛速度,从而使混合磁悬浮隔振器具有更好的隔振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悬浮隔振器 改进型遗传算法 模糊神经网络 双闭环控制 MATL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复杂双层磁悬浮精密隔振系统LQR控制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宋春生 于传超 +1 位作者 张锦光 陈金亮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99-105,共7页
主被动结合混合隔振技术能充分利用主被动隔振的各自优势,是精密隔振的研究热点。磁悬浮隔振技术具有无接触、无摩擦、寿命长、支承参数可控可调等特点,在主动精密隔振领域内得到广泛研究。设计磁悬浮主动隔振器并将其应用到被动精密隔... 主被动结合混合隔振技术能充分利用主被动隔振的各自优势,是精密隔振的研究热点。磁悬浮隔振技术具有无接触、无摩擦、寿命长、支承参数可控可调等特点,在主动精密隔振领域内得到广泛研究。设计磁悬浮主动隔振器并将其应用到被动精密隔振系统组成复杂双层磁悬浮精密隔振系统,建立了其动力学方程,推导出了相应系统的状态方程,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加速度响应的LQR主动隔振控制策略,并采用遗传算法进行优化,得到Q与R矩阵的值,并进行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激励下,复杂双层磁悬浮精密隔振系统较被动隔振系统,隔振效果都有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悬浮隔振器 复杂双层 精密隔振系统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差动式磁悬浮主动隔振系统的控制机理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宋春生 胡业发 周祖德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24-27,104,共5页
在对磁悬浮主动隔振系统的核心部件——差动磁悬浮主动隔振器的电磁力进行实验测量的基础上,利用最小二乘法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得到主动隔振器的电磁力-电流-气隙之间关系的实际表达式。提出了一种基于力传递率的主动隔振控制机理,给... 在对磁悬浮主动隔振系统的核心部件——差动磁悬浮主动隔振器的电磁力进行实验测量的基础上,利用最小二乘法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得到主动隔振器的电磁力-电流-气隙之间关系的实际表达式。提出了一种基于力传递率的主动隔振控制机理,给出了价值函数的表达式。考虑主动隔振器的实际能力,对此价值函数进行修正,得到修正的价值函数,推导出最优反馈矩阵。基于此主动控制机理,建立控制模型,在扫频信号激励下,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差动式磁悬浮主动隔振系统具有良好的隔振特性,与传统的被动系统相比,对低频干扰的隔振效果提高(即:力传递率降低)了2dB-3dB,尤其对谐振频率下的干扰,隔振效果提高了8dB-10dB。为了进一步验证方法的可靠性,搭建实验平台,通过实验方法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在低频段有较好的隔振效果,尤其在谐振区附近隔振效果更为明显,提高了6dB-8dB,与仿真结果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动式磁悬浮主动隔振器 电磁力测量 主动隔振 控制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多频线谱激励下的主动隔振控制方法 被引量:6
11
作者 陈绍青 王永 +1 位作者 魏璀璨 姚太克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128-131,190,共5页
研究了多频离散线谱激励下的主动隔振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多通道解耦的自适应前馈控制方法;采用窄带带通滤波器对多频振动信号进行解耦,通过多个并行的自收敛变步长归一化的LMS自适应滤波器构成前馈控制器,驱动一个单自由度的作动器对多... 研究了多频离散线谱激励下的主动隔振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多通道解耦的自适应前馈控制方法;采用窄带带通滤波器对多频振动信号进行解耦,通过多个并行的自收敛变步长归一化的LMS自适应滤波器构成前馈控制器,驱动一个单自由度的作动器对多频线谱振动进行隔离;该方法无需次级通道模型信息,具有结构简单、鲁棒性强的优点。在某型磁悬浮隔振器的隔振系统上进行了多频主动隔振实验,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控制 主动隔振 多频线谱 磁悬浮隔振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