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悬浮轨道交通用特殊电缆热老化性能研究
1
作者 高磊 吴仲孝 洪宁宁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494-498,共5页
本研究深入探讨了磁悬浮轨道交通中特殊电缆的热老化特性,旨在保障列车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通过实施一系列热老化试验,包括在125℃至165℃温度梯度下对乙丙橡胶绝缘材料的老化行为分析,以及在90℃条件下对电缆进行长达30年等效老化... 本研究深入探讨了磁悬浮轨道交通中特殊电缆的热老化特性,旨在保障列车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通过实施一系列热老化试验,包括在125℃至165℃温度梯度下对乙丙橡胶绝缘材料的老化行为分析,以及在90℃条件下对电缆进行长达30年等效老化的性能劣化趋势研究,揭示了电缆绝缘老化的阶段性特征。利用快速分析法和线性拟合技术,本研究进一步剖析了活化能随等效老化时间的动态变化,发现其经历了先升后降再升的复杂过程,这一现象可能归因于抗氧化剂的消耗、二次交联作用及自由基的生成等多重因素的交互作用。研究表明,电缆绝缘老化的第二阶段是性能急剧下降的关键时期,此时材料内部羰基含量的显著升高可作为老化程度的重要指标。通过监测羰基含量和活化能的变化,可以有效地评估电缆绝缘的老化状态,为磁悬浮轨道交通系统的维护和电缆寿命的预测提供科学依据。此外,对制定电缆寿命延长策略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悬浮轨道交通 特殊电缆 热老化性能 活化能 状态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悬浮轨道交通中的磁悬浮导向方式研究综述 被引量:12
2
作者 唐文冰 肖立业 +1 位作者 王粟 张京业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5-60,共16页
更快速、安全、舒适和环保的出行方式一直是人类所追求的。在这一大背景下,磁悬浮轨道交通引起了大众广泛关注和学界的深入研究。本文试图对磁悬浮轨道交通技术中磁悬浮导向方式及其对应车轨结构的研究现状做一个全面的总结,提出两种新... 更快速、安全、舒适和环保的出行方式一直是人类所追求的。在这一大背景下,磁悬浮轨道交通引起了大众广泛关注和学界的深入研究。本文试图对磁悬浮轨道交通技术中磁悬浮导向方式及其对应车轨结构的研究现状做一个全面的总结,提出两种新型混合式磁悬浮导向车轨结构,并对磁悬浮导向方式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首先,本文概述了现有各类磁悬浮轨道交通技术的研究现状。然后,对磁悬浮轨道交通技术中各种磁悬浮导向方式进行了归纳总结,分析了各种磁悬浮导向方式的原理结构和特点;在此基础之上,以七条磁悬浮线(两条商业运营线,五条实验/示范线)为例,对各种磁悬浮导向方式进行了技术特征总结和对比。接着,提出了基于永磁斥力式和电磁吸力式混合磁悬浮导向的新型车轨结构、基于永磁斥力式和超导钉扎力式混合磁悬浮导向的新型车轨结构,并分析论述了两种新型车轨结构的原理和优势。最后,展望了磁悬浮轨道交通技术中磁悬浮导向方式的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悬浮轨道交通 磁悬浮导向方式 磁悬浮 磁悬浮 车轨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悬浮轨道道岔线形设计及计算方法研究
3
作者 邵壮 张东风 马佳骏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1-38,共8页
为得到一种磁悬浮轨道道岔线形合理的设计方法,提出道岔侧线应尽量采用“缓和曲线—圆曲线—缓和曲线”的线形构成,通过对比Fresnel积分曲线、Clothoid曲线及其他类型的曲线,最终认为选择Clothoid曲线线形作为道岔缓和曲线能在满足舒适... 为得到一种磁悬浮轨道道岔线形合理的设计方法,提出道岔侧线应尽量采用“缓和曲线—圆曲线—缓和曲线”的线形构成,通过对比Fresnel积分曲线、Clothoid曲线及其他类型的曲线,最终认为选择Clothoid曲线线形作为道岔缓和曲线能在满足舒适性和安全性的条件下,大幅缩短道岔总长,有利于降低工程造价。采用基于Clothoid曲线作为缓和曲线的道岔线形,在输入最小转辙距、行车速度、行车指标要求等条件下,提出圆曲线和缓和曲线参数的求解方法,继而得到整个道岔的曲线要素。利用该方法,以1000 km/h的道岔侧向通过速度为算例,在设定的输入条件下,满足安全性和舒适性指标时,计算得到的道岔线形全长为1317.2 m。进一步地,基于实际设计中的某些特殊情况,提出可能存在的两种情况下的道岔线形设计及计算方法:特殊情况之一是当圆曲线段的最小曲率半径受限,侧向通过速度未能达到临界速度时,应选取最小曲率半径为圆曲线半径进行求解和设计计算;特殊情况之二是当求解圆曲线弧度不大于零,即道岔线形仅由两段缓和曲线构成时,应首先求解缓和曲线对接点的曲率半径R,进一步求解整个道岔的线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悬浮轨道交通 磁悬浮轨道 道岔 道岔线形 Clothoid曲线 侧向通过 缓和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