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常导吸引式低速磁悬浮车辆动态曲线通过性能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卜继玲 傅茂海 +1 位作者 严隽耄 万庸宝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9-32,共4页
通过对磁悬浮车辆基本结构的分析 ,建立了低速常导磁吸式 (EMS)磁悬浮车辆动态通过曲线的动力学模型 ,编制了磁悬浮车辆系统动力学仿真程序 ,并对青城山磁悬浮试验车辆的动态曲线通过性能进行了系统仿真。
关键词 磁悬浮车辆 曲线通过 转向架 仿真 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悬浮车辆结构动力学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12
2
作者 缪炳荣 肖守讷 +2 位作者 罗世辉 金鼎昌 雷成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4-108,共5页
为了准确获得磁悬浮车辆结构的动力学特性,结合上海磁悬浮示范线车辆,对磁悬浮车辆结构建模和仿真方法展开研究。通过分析整体结构受力载荷工况,给出夹层和车体结构的受力公式。采用参数化和子结构建模技术,利用多体系统软件SIMPACK建... 为了准确获得磁悬浮车辆结构的动力学特性,结合上海磁悬浮示范线车辆,对磁悬浮车辆结构建模和仿真方法展开研究。通过分析整体结构受力载荷工况,给出夹层和车体结构的受力公式。采用参数化和子结构建模技术,利用多体系统软件SIMPACK建立磁悬浮车辆首车动力学模型。为简化整个磁悬浮车辆系统多体模型和提高计算效率,将车辆受到的作用力和部分刚体简化为力元或力矩。仿真结果表明,多体动力学建模可以作为磁悬浮车辆结构设计方案优劣的有效评估工具,有益于磁悬浮结构国产化设计和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悬浮车辆 多体动力学 建模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悬浮车辆随机振动响应分析及其平稳性研究 被引量:22
3
作者 赵春发 翟婉明 王开云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6期1402-1407,共6页
以德国 Transrapid磁悬浮系统为原型 ,建立了磁悬浮车辆 /线路相互作用模型 ,高速磁悬浮线路随机不平顺则引入了分段功率谱表述模型。运用数值积分法和时频转换法对磁悬浮车 /线、车 /桥系统随机响应进行了仿真分析 ,并以先进地面交通... 以德国 Transrapid磁悬浮系统为原型 ,建立了磁悬浮车辆 /线路相互作用模型 ,高速磁悬浮线路随机不平顺则引入了分段功率谱表述模型。运用数值积分法和时频转换法对磁悬浮车 /线、车 /桥系统随机响应进行了仿真分析 ,并以先进地面交通车辆走行品质 UTACV规范和铁道车辆 Sper-ling平稳性指标对磁悬浮车辆运行平稳性进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悬浮车辆 线路不平顺 随机振动 功率谱密度 平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悬浮车辆中人员紧急疏散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李伏京 方卫宁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8期17-20,共4页
为了对研制的八达岭低速磁浮试验列车人员疏散安全性进行评估,考虑从磁浮车辆的空间布局和人员紧急疏散的特点,在现有的元胞自动机模型和行人流模型基础上,通过人员动态调整自身速度、动态修正人员行为等技术,建立了一种基于车辆环境约... 为了对研制的八达岭低速磁浮试验列车人员疏散安全性进行评估,考虑从磁浮车辆的空间布局和人员紧急疏散的特点,在现有的元胞自动机模型和行人流模型基础上,通过人员动态调整自身速度、动态修正人员行为等技术,建立了一种基于车辆环境约束以及人员行为特性的元胞自动机模型。该模型具有人员速度可变、能以自组织现象修正人员行为的特点,经过比较验证,模型的仿真过程更加接近真实情况,仿真结果与一般经验公式得到结果相吻合。以我国正在研制的八达岭低速磁浮试验列车为仿真对象,对车辆布局对其人员的安全疏散的影响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和分析,找出了影响人员疏散效率和时间的关键因素,为设计改进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疏散 磁浮列车 元胞自动机 磁悬浮车辆 紧急疏散 仿真研究 元胞自动机模型 人员疏散 试验列车 空间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悬浮车辆系统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赵春发 翟婉明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39-141,共3页
In the past thirty years,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R&D) in maglev technology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Nowadays, German electromagnetic suspension (EMS) maglev train TR08, Japanese electrodynamic suspension ma... In the past thirty years,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R&D) in maglev technology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Nowadays, German electromagnetic suspension (EMS) maglev train TR08, Japanese electrodynamic suspension maglev train MLX01 and HSST100 (EMS) are ready for revenue operation. In China the key technology of electromagnetic suspension and guidance was already in shape as a result of the R&D on low speed EMS maglev vehicle as early as the 1980s, and a few low speed EMS maglev demonstration lines have been constructed in the last few years. The dynamic performance of the surface transport vehicl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system technological economic and application prospects. So the investigation on maglev vehicle system dynamics in this dissertation is just in time and important for the theoretical study and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of the maglev transport technology in China. [WT5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悬浮车辆 高架线路 耦合动力学 主动控制 随机振动 平稳性 曲线通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轮胎及摩擦力对永磁悬浮车辆动力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文 邓斌 +2 位作者 邓自刚 霍文彪 尹智慧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6-79,84,共5页
针对永磁悬浮车辆,考虑永磁悬浮力、横向力、柔性轮胎及摩擦力特性对整车的影响,通过A级路面不平顺谱建立了车辆-轮胎-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利用仿真软件分析了几种不同特性的轮胎对车辆振动的影响。结果表明:永磁悬浮车辆整车的振动是... 针对永磁悬浮车辆,考虑永磁悬浮力、横向力、柔性轮胎及摩擦力特性对整车的影响,通过A级路面不平顺谱建立了车辆-轮胎-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利用仿真软件分析了几种不同特性的轮胎对车辆振动的影响。结果表明:永磁悬浮车辆整车的振动是一个复杂的运动,柔性轮胎及摩擦力能有效减小振动,轮胎的弹性模量对垂直浮沉振动影响小,对横向偏移振动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悬浮车辆 耦合动力学模型 仿真分析 轨道不平顺 柔性轮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常导磁悬浮车辆对轨道平顺性要求的探讨 被引量:11
7
作者 范钦海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3-76,共4页
该文从常导磁悬浮车辆转向架在轨道不平顺激扰下的振动分析入手 ,分析了悬浮电磁铁悬浮气隙的变化特征。分析结果认为 ,常导磁悬浮车辆悬浮电磁铁吸力的调整范围有限 ,对轨道状态的跟随性较差 ,因此 ,必须对轨道梁的不平顺幅度和动态挠... 该文从常导磁悬浮车辆转向架在轨道不平顺激扰下的振动分析入手 ,分析了悬浮电磁铁悬浮气隙的变化特征。分析结果认为 ,常导磁悬浮车辆悬浮电磁铁吸力的调整范围有限 ,对轨道状态的跟随性较差 ,因此 ,必须对轨道梁的不平顺幅度和动态挠度进行非常严格的限制 ,才能保证高速运行状态下悬浮电磁铁不与长定子铁芯相撞 ,实现车辆的安全运行。迭加的综合轨道不平顺的最大限值就是名义悬浮气隙 (即 8mm~ 10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常异磁悬浮车辆 悬浮电磁铁 铁道平顺性 悬浮气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轨道梁模型对磁悬浮车/桥垂向耦合动力响应的影响探讨 被引量:1
8
作者 姜卫利 高芒芒 俞翰斌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1期48-51,共4页
磁悬浮铁路大量采用了封闭式高架桥。目前国内的磁悬浮车 /桥动力响应研究的模型中 ,轨道梁大多假设为梁单元。笔者将分别建立梁单元和板壳元的轨道梁模型 ,通过自编车 /桥垂向耦合程序 ,探讨这两种模型在不同车速和轨道状态下对磁悬浮... 磁悬浮铁路大量采用了封闭式高架桥。目前国内的磁悬浮车 /桥动力响应研究的模型中 ,轨道梁大多假设为梁单元。笔者将分别建立梁单元和板壳元的轨道梁模型 ,通过自编车 /桥垂向耦合程序 ,探讨这两种模型在不同车速和轨道状态下对磁悬浮车辆 /桥垂向耦合动力响应的影响。笔者得出在一定车速以下梁单元轨道梁模型梁跨中挠度将稍小于板壳元轨道梁模型的梁跨中挠度 ,而车体加速度相差不大 ,说明轨道梁假设为梁单元是简单合理的 ;不同轨道状态时 ,板壳元轨道梁模型和梁单元轨道梁模型的梁跨中挠度相差不很大 ,但车体垂向加速度相差较大 ,因此 ,在不同轨道状态下轨道梁模型的选取对磁悬浮车辆 /桥动力响应的影响较大。这些研究将对磁悬浮高架线路设计和磁悬浮列车安全运行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悬浮车辆 轨道梁 板壳元 梁单元 高架线路 交通工具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力学仿真分析的磁悬浮列车悬浮架载荷特征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李岑 姚毓瑾 +2 位作者 虞大联 袁雨青 孙守光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18-125,共8页
针对中低速磁悬浮列车建立动力学模型,计算磁悬浮车模态,根据频率和振型得出磁悬浮车的振动特点.依据青城山曲线段线路,得出前三个悬浮模块在四种速度下的横向位移、垂向位移、电磁铁所受横向力与垂向力比值以及空气弹簧处横向力等动态... 针对中低速磁悬浮列车建立动力学模型,计算磁悬浮车模态,根据频率和振型得出磁悬浮车的振动特点.依据青城山曲线段线路,得出前三个悬浮模块在四种速度下的横向位移、垂向位移、电磁铁所受横向力与垂向力比值以及空气弹簧处横向力等动态响应.选取受载严重的悬浮模块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实际受力情况,获得关键位置的载荷时间历程,为之后准静态应力分析法计算寿命做准备.结果表明:三个悬浮模块均随着运行速度增加,各项指标参数增大,第一个和第二个悬浮模块受力情况相似且受力明显大于第三个悬浮模块,可选第一个或第二个悬浮架作为疲劳评估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悬浮车辆 悬浮 动力学 模态 载荷时间历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基础激励输入的柔性磁悬浮控制系统 被引量:1
10
作者 沈钢 李钦 陈浩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364-1370,共7页
设计了基于全状态反馈的考虑轨道板振动的柔性磁悬浮控制算法,并与传统的不考虑轨道板振动的刚性控制算法进行比较。分析了轨道板刚度对磁悬浮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探究了存在轨道基础激励时不同控制算法下的磁悬浮系统响应。结果表明:不... 设计了基于全状态反馈的考虑轨道板振动的柔性磁悬浮控制算法,并与传统的不考虑轨道板振动的刚性控制算法进行比较。分析了轨道板刚度对磁悬浮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探究了存在轨道基础激励时不同控制算法下的磁悬浮系统响应。结果表明:不考虑轨道板振动的刚性控制器对轨道板刚度的要求很高,并且对轨道基础激励敏感,极易造成振荡和失稳;考虑轨道板振动的柔性控制算法对轨道板刚度要求低,在基础激励作用下稳定性仍旧能够满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悬浮车辆 轨道 不平顺输入 悬浮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磁铁悬浮系统自激振动的稳定性分析及抑制 被引量:9
11
作者 黎松奇 张昆仑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10-416,共7页
为了研究EMS型磁浮列车起浮后与轨道相互耦合发生的自激振动对车辆安全性、舒适性造成的影响,建立了单磁铁悬浮系统的车体-悬浮架-轨道的动力学模型.分析了车-轨系统的稳定性及悬浮控制器和系统各主要参数对振动的影响,提出了系统各参... 为了研究EMS型磁浮列车起浮后与轨道相互耦合发生的自激振动对车辆安全性、舒适性造成的影响,建立了单磁铁悬浮系统的车体-悬浮架-轨道的动力学模型.分析了车-轨系统的稳定性及悬浮控制器和系统各主要参数对振动的影响,提出了系统各参数和稳定性关系的表达式,讨论了运用瞬时最优控制算法抑制车-轨自激振动的具体方法.数值仿真了在3组不同系统参数条件下瞬时最优控制对于自激振动的抑制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车辆结构、悬浮控制器、轨道各主要参数在车-轨自激振动中相互影响;当仿真系统起浮10 s时,悬浮气隙振幅分别减少了59%、62%、5%,轨道振幅分别减少48%、94%、73%,表明了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悬浮车辆 系统动力学 自激振动 瞬时最优控制 振动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低速磁浮列车速度对悬浮力影响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滢 刘方麟 +2 位作者 刘世杰 罗成 吴谦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92-798,共7页
电磁铁为中低速磁浮列车提供悬浮力,其与轨道发生相对运动时,在轨道上产生涡流,同时,轨道涡流产生的外加磁场抵消了部分电磁铁产生的原磁场,进而使得电磁铁提供的悬浮力下降.为此,首先分析轨道涡流的形成规律,以及列车不同速度时涡流对... 电磁铁为中低速磁浮列车提供悬浮力,其与轨道发生相对运动时,在轨道上产生涡流,同时,轨道涡流产生的外加磁场抵消了部分电磁铁产生的原磁场,进而使得电磁铁提供的悬浮力下降.为此,首先分析轨道涡流的形成规律,以及列车不同速度时涡流对气隙磁场的影响,进一步研究了列车速度对悬浮力的影响;其次,采用叠片F轨的方法来抑制涡流效应,结合叠片F轨提升悬浮力的机理,分析F轨不同叠片层数结构下轨道涡流对悬浮力的影响;最后,以长沙磁浮快线电磁铁结构为例,使用有限元软件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使用叠片F轨后可以降低轨道中的涡流,随着叠片数量的增加,气隙磁场逐渐逼近静态条件下的气隙磁场;悬浮电磁铁模块的端部线圈以120 km/h的速度运动时,得到轨道为无叠片F轨时悬浮力为5.7 kN,轨道为两层叠片F轨时悬浮力为7.5 kN,相比较无叠片F轨悬浮力增长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悬浮车辆 电磁铁 电磁力 涡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