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平行构型双框架磁悬浮变速控制力矩陀螺操纵律设计 被引量:1
1
作者 孙宏丽 项飞 +2 位作者 李结冻 曹震宇 谭天乐 《上海航天》 2015年第3期7-11,共5页
设计了一种平行构型双框架磁悬浮变速控制力矩陀螺(VSDGCMG)操纵律。建立了VSDGCMG动力学模型,提出奇异测度函数,由框架控制目标函数获得框架角速率指令,内转子控制目标函数获得内转子角加速度指令,设计了避开VSDGCMG奇异构型的操纵律... 设计了一种平行构型双框架磁悬浮变速控制力矩陀螺(VSDGCMG)操纵律。建立了VSDGCMG动力学模型,提出奇异测度函数,由框架控制目标函数获得框架角速率指令,内转子控制目标函数获得内转子角加速度指令,设计了避开VSDGCMG奇异构型的操纵律。仿真结果验证了两VSDGCMS采用该操纵律能有效跟踪姿态控制指令力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悬浮变速控制力矩陀螺 操纵律 平行构型 框架角速率 内转子角加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悬浮控制力矩陀螺的动框架效应及其角速率前馈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33
2
作者 魏彤 房建成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9-23,38,共6页
在磁悬浮控制力矩陀螺中,局限于磁悬浮轴承系统的动态响应速度,框架的转动将使转子轴的角位移和轴心跳动量显著增大(动框架效应),甚至碰撞保护轴承,严重影响磁悬浮系统的稳定性。本文建立框架转动时的磁悬浮转子相对运动模型,分析了框... 在磁悬浮控制力矩陀螺中,局限于磁悬浮轴承系统的动态响应速度,框架的转动将使转子轴的角位移和轴心跳动量显著增大(动框架效应),甚至碰撞保护轴承,严重影响磁悬浮系统的稳定性。本文建立框架转动时的磁悬浮转子相对运动模型,分析了框架转动对磁悬浮转子的单方向作用,在Simulink仿真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抑制动框架效应的角速率前馈控制方法。实验结果表明,磁悬浮轴承采用角速率前馈控制后,转子跳动量被抑制到原来的18%,大大提高了控制力矩陀螺磁悬浮系统的稳定性,同时还改善了控制力矩陀螺的力矩输出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力矩陀螺 磁悬浮 稳定性 前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变速控制力矩陀螺的航天器姿态自适应控制
3
作者 林子杰 陆国平 +2 位作者 吕旺 吴宝林 李化义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1,共11页
为提高敏捷挠性航天器在轨连续机动的快速性和高稳定性,应用变速控制力矩陀螺(variable speed control moment gyroscopes,VSCMGs)作为姿态控制执行机构,提出了一种将观测器与自适应控制结合的姿态控制律与VSCMGs复合操纵律。考虑到机... 为提高敏捷挠性航天器在轨连续机动的快速性和高稳定性,应用变速控制力矩陀螺(variable speed control moment gyroscopes,VSCMGs)作为姿态控制执行机构,提出了一种将观测器与自适应控制结合的姿态控制律与VSCMGs复合操纵律。考虑到机动过程中挠性模态及精确惯量不可知,采用模态观测器和转动惯量估计器对不可测的状态或参数进行辨识,辨识结果用于精确估计前馈补偿力矩,利用Lyapunov分析方法证明了闭环控制系统的稳定性。鉴于VSCMGs实际使用的力矩分配能力、避奇异能力、轮速平衡能力与末态框架角定位能力,分别设计了加权伪逆操纵律与3种对应的零运动。基于雅可比矩阵条件数提出了末态框架角的优选方法,给出了VSCMGs零运动在机动过程不同阶段的部署方案。结果表明:通过连续姿态机动数值仿真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VSCMGs在连续机动过程中平滑切换模式,在不同的机动阶段实现了相应功能。模态观测值和惯量估计值在多次机动后收敛至真值附近,经过参数辨识后的控制器使航天器在机动末端更快更稳地达到指向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速控制力矩陀螺 姿态机动 挠性航天器 自适应控制 模态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悬浮控制力矩陀螺框架伺服系统扰动力矩分析与抑制 被引量:8
4
作者 于灵慧 房建成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87-291,共5页
对磁悬浮控制力矩陀螺框架伺服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逆扰动消除控制的设计方法。该控制器采用将被控对象动态控制和对象扰动控制分离处理的方法研究了控制力矩陀螺框架伺服系统的非线性摩擦干扰力矩、陀螺房内部高速磁悬浮转子系... 对磁悬浮控制力矩陀螺框架伺服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逆扰动消除控制的设计方法。该控制器采用将被控对象动态控制和对象扰动控制分离处理的方法研究了控制力矩陀螺框架伺服系统的非线性摩擦干扰力矩、陀螺房内部高速磁悬浮转子系统因框架变速转动对框架伺服系统产生的耦合力矩以及航天器姿态改变导致框架伺服系统本身的参数大范围变化等问题。设计的自适应逆扰动消除器大大改善了框架伺服系统的控制性能、提高了系统的速率输出精度。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扰动力矩抑制方法是可行的,具有很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悬浮控制力矩陀螺 自适应逆控制 扰动力矩 耦合力矩 摩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中型磁悬浮控制力矩陀螺的框架优化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宋玉旺 韩邦成 +1 位作者 魏学敏 房建成 《载人航天》 CSCD 2012年第4期1-7,共7页
针对大中型磁悬浮控制力矩陀螺的框架,进行频率、重量和体积的设计优化。针对单框架磁悬浮控制力矩陀螺框架伺服系统中的工程化问题,设计了三种方案:单体带式、两体球壳和三体球壳等框架;经过频率、质量和工艺性的综合分析,选用了两体... 针对大中型磁悬浮控制力矩陀螺的框架,进行频率、重量和体积的设计优化。针对单框架磁悬浮控制力矩陀螺框架伺服系统中的工程化问题,设计了三种方案:单体带式、两体球壳和三体球壳等框架;经过频率、质量和工艺性的综合分析,选用了两体球壳框架的方案。采用先延长再剪切的求交点方法,建立框架体参数化模型的封闭截面线;引入正交试验设计,分析几何参数对框架频率和重量的影响,取其中的主要影响因素为设计变量;以框架的频率为约束条件,以重量最小为目标进行设计优化。优化后质量较优化前减少了0.54kg,频率达到1000Hz以上,满足磁悬浮控制力矩陀螺系统的控制稳定性要求。最后,给出了产品实例和额定转速的磁轴承位移波形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悬浮控制力矩陀螺 设计优化 正交试验 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磁悬浮控制力矩陀螺的系统仿真 被引量:2
6
作者 俞文伯 栾胜 房建成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2003年第4期27-31,共5页
以刚体动力学为基础,考虑功放延时、转子不平衡、磁轴承非线性等因素,建立了磁轴承反馈控制控制系统模型,对不同的控制律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应用状态反馈进行解耦控制能够有效抑制转子系统的陀螺效应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且... 以刚体动力学为基础,考虑功放延时、转子不平衡、磁轴承非线性等因素,建立了磁轴承反馈控制控制系统模型,对不同的控制律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应用状态反馈进行解耦控制能够有效抑制转子系统的陀螺效应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且在初始偏差下可以快速线性收敛,稳定性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力矩陀螺 系统仿真 分散控制 磁轴承 状态反馈解耦控制 主动磁悬浮控制 转子系统 姿态控制 航天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磁悬浮转子稳定性研究及其在控制力矩陀螺中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张鹏波 张庆荣 房建成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2006年第3期47-53,共7页
磁悬浮支承应用于控制力矩陀螺具有高精度,长寿命的优点。高速转子的陀螺效应导致的失稳制约了其在CMG中的应用,尤其是章动造成的磁悬浮转子高速失稳问题。该文分析了由于陀螺效应产生的章动造成系统失稳的根本原因,提出了控制系统的解... 磁悬浮支承应用于控制力矩陀螺具有高精度,长寿命的优点。高速转子的陀螺效应导致的失稳制约了其在CMG中的应用,尤其是章动造成的磁悬浮转子高速失稳问题。该文分析了由于陀螺效应产生的章动造成系统失稳的根本原因,提出了控制系统的解决方案。研究结果表明,章动失稳的主要原因是系统的相位延迟造成的,尤其对数字控制系统,相位延迟更为严重,使用简单交叉解耦控制不能解决问题,需要对现有的控制器进行优化才能保证系统在高速下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陀螺效应 章动 磁悬浮支承 稳定性 控制力矩陀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悬浮控制力矩陀螺的航天器姿态高精度高带宽测量方法 被引量:4
8
作者 王华 王平 +1 位作者 任元 陈晓岑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51-460,共10页
针对航天器姿态测量精度和带宽之间相互制约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磁悬浮陀螺的航天器姿态高精度、高带宽测量方法。根据刚体动力学和坐标变换原理建立磁悬浮转子径向转动合外力矩模型。在框架静止条件下,通过实时检测磁悬浮控制力矩陀螺(MS... 针对航天器姿态测量精度和带宽之间相互制约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磁悬浮陀螺的航天器姿态高精度、高带宽测量方法。根据刚体动力学和坐标变换原理建立磁悬浮转子径向转动合外力矩模型。在框架静止条件下,通过实时检测磁悬浮控制力矩陀螺(MSCMG)中的磁轴承电流、磁悬浮转子位移,计算出磁悬浮转子径向转动所受合外力矩以及磁悬浮转子径向偏转信息,间接得到航天器运动对磁悬浮转子径向转动作用力矩,进而求出航天器单轴姿态角速度和姿态角加速度。不同带宽下的仿真结果表明,本测量方法能同时检测出航天器单方向的姿态角速度和角加速度,并且满足高精度高带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悬浮控制力矩陀螺 磁悬浮转子径向力矩模型 姿态测量 高精度 高带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悬浮控制力矩陀螺的高速转子模态分析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冯洪伟 房建成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2005年第1期72-76,共5页
采用通用有限元软件包ANSYS7.0,建立了控制力矩陀螺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对磁悬浮飞轮转子组件以及陀螺整体组合结构进行了模态分析。通过与实验结果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和精确性,指出了盘轴相对弯曲模态是系统工作带宽内的主要模态,... 采用通用有限元软件包ANSYS7.0,建立了控制力矩陀螺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对磁悬浮飞轮转子组件以及陀螺整体组合结构进行了模态分析。通过与实验结果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和精确性,指出了盘轴相对弯曲模态是系统工作带宽内的主要模态,也是影响飞轮转子系统稳定性的主要原因之一,必须进行有效陷波处理。分析结果为电磁轴承控制器参数的选取以及陀螺框架的设计提供了依据;采用ANSYS参数设计语言APDL建立的有限元模型也为下一步的优化设计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转子 电磁轴承 飞轮 APDL 磁悬浮 转子系统 模态分析 控制力矩陀螺 有限元模型 有限元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悬浮控制力矩陀螺的航天器姿态角速率测量方法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平 王华 任元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907-1915,共9页
针对现有姿态控制系统检控分离导致姿控系统存在异位控制等突出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磁悬浮控制力矩陀螺的航天器姿态角速率测量方法。建立了基于磁悬浮控制力矩陀螺金字塔构型的动力学模型,根据惯量矩定理分析了基于磁悬浮控制力矩陀螺... 针对现有姿态控制系统检控分离导致姿控系统存在异位控制等突出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磁悬浮控制力矩陀螺的航天器姿态角速率测量方法。建立了基于磁悬浮控制力矩陀螺金字塔构型的动力学模型,根据惯量矩定理分析了基于磁悬浮控制力矩陀螺的航天器测控一体化机理,并通过金字塔构型中3个磁悬浮控制力矩陀螺的联合求解,得到了航天器姿态角速率的解析表达式。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科学与技术 姿态角速率测量 磁悬浮控制力矩陀螺 惯量矩定理 解析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变速控制力矩陀螺的一种姿态/能量一体化控制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贾英宏 徐世杰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2-37,共6页
本文研究采用变速控制力矩陀螺 (VSCMG)的航天器姿态 /能量一体化控制技术。首先建立了以变速控制力矩陀螺为执行机构的航天器姿态动力学模型 ,并给出了全局稳定的姿态反馈控制律。以控制力矩陀螺群的构型奇异量度为依据 ,分别考虑了 VS... 本文研究采用变速控制力矩陀螺 (VSCMG)的航天器姿态 /能量一体化控制技术。首先建立了以变速控制力矩陀螺为执行机构的航天器姿态动力学模型 ,并给出了全局稳定的姿态反馈控制律。以控制力矩陀螺群的构型奇异量度为依据 ,分别考虑了 VSCMG的控制力矩陀螺 (CMG)工作模式和反作用飞轮 (RW)工作模式。在陀螺群接近奇异时启用转子的反作用飞轮工作模式来补偿控制力矩陀螺采用鲁棒伪逆操纵律时所引起的力矩误差 ;在陀螺群远离奇异状态时 ,用控制力矩陀螺来补偿转子储能带来的干扰力矩。在姿态控制的同时利用转子的变速特性 ,完成按照给定的功率存储 /释放能量 ,并在陀螺群远离奇异状态时对储能过程中转子的转速进行调节 ,以保持良好的动量包络外形。最后以某航天器的姿态控制为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速控制力矩陀螺 储能 姿态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平行构型变速控制力矩陀螺群的航天器姿态控制 被引量:6
12
作者 贾英宏 徐世杰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90-495,共6页
研究了平行构型变速控制力矩陀螺群的控制律及其在航天器姿态控制中的应用。首先建立了以变速控制力矩陀螺为执行机构的航天器姿态动力学模型,并给出了全局渐近稳定的姿态反馈控制律。将每一对框架平行的陀螺作为独立的单元控制,引入了... 研究了平行构型变速控制力矩陀螺群的控制律及其在航天器姿态控制中的应用。首先建立了以变速控制力矩陀螺为执行机构的航天器姿态动力学模型,并给出了全局渐近稳定的姿态反馈控制律。将每一对框架平行的陀螺作为独立的单元控制,引入了与控制力矩陀螺的框架运动相关的动坐标系,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控制力矩陀螺的一种控制律。此控制律使陀螺群在奇异状态下仍具有可控性,并且力矩误差在动坐标系的某一方向始终为零,从而利用共轴的构型特点和陀螺转子的可变速性补偿控制力矩陀螺的力矩误差,使变速控制力矩陀螺群的输出力矩与期望的力矩相等。最后以双平行构型为例,对航天器的姿态稳定控制进行了数值仿真,并给出了一种控制力矩的分配方案。仿真结果证明了控制律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速控制力矩陀螺 姿态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变速控制力矩陀螺的微小卫星大角度姿态机动控制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军 韩潮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36-341,共6页
研究了变速控制力矩陀螺(VSCMG)作为执行机构的微小卫星多目标快速姿态机动的控制问题.控制力矩陀螺(CMG)可以在不增加功耗、质量和体积的条件下为微小卫星提供独特的控制力矩、角动量和姿态机动能力,这有助于微小卫星变得更加机动灵活... 研究了变速控制力矩陀螺(VSCMG)作为执行机构的微小卫星多目标快速姿态机动的控制问题.控制力矩陀螺(CMG)可以在不增加功耗、质量和体积的条件下为微小卫星提供独特的控制力矩、角动量和姿态机动能力,这有助于微小卫星变得更加机动灵活.首先建立了以变速控制力矩为执行机构的航天器姿态动力学模型,采用修正Rodrigues参数描述姿态.在考虑执行机构饱和、机动速率限制、控制带宽限制等情况下,设计了基于Lyapunov理论的非线性姿态反馈控制器.以采用VSCMG为执行机构的某微小卫星为例进行了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卫星在机动中达到了快速和稳定的要求,提出的非线性姿态反馈控制器有很好的鲁棒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卫星 变速控制力矩陀螺 姿态机动 修正的Rodrigues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变速控制力矩陀螺的航天器姿态跟踪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贾飞蕾 徐伟 +2 位作者 李恒年 侯黎强 张智斌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6-112,共7页
研究了以变速控制力矩陀螺(VSCMG)作为执行机构的航天器姿态跟踪问题.建立了以VSCMG为执行机构的航天器姿态动力学模型,引入一阶稳定的线性角速度滤波方程,同时,根据Lyapunov稳定性定理,设计了闭环系统的控制律.利用加权的最小范数解得... 研究了以变速控制力矩陀螺(VSCMG)作为执行机构的航天器姿态跟踪问题.建立了以VSCMG为执行机构的航天器姿态动力学模型,引入一阶稳定的线性角速度滤波方程,同时,根据Lyapunov稳定性定理,设计了闭环系统的控制律.利用加权的最小范数解得到VSCMG的姿态控制输入矢量.提出了表征VSCMG构型的新奇异度量,在其基础上利用梯度法构建了VSCMG的零运动,以回避VSCMG的构型奇异,并使转子转速趋于期望值.以四陀螺金字塔构型为例进行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速控制力矩陀螺 姿态跟踪 奇异度量 构型奇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变速控制力矩陀螺的卫星姿态机动的非线性控制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军 韩潮 《航天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3-38,共6页
研究了以变速控制力矩陀螺(VSCMG)作为执行机构的卫星多目标快速机动的控制问题。首先建立了带有多个变速控制力矩陀螺的航天器姿态动力学模型,采用修正的罗德里格斯参数(MRP)描述姿态运动。在考虑执行机构饱和、机动速率限制、控制带... 研究了以变速控制力矩陀螺(VSCMG)作为执行机构的卫星多目标快速机动的控制问题。首先建立了带有多个变速控制力矩陀螺的航天器姿态动力学模型,采用修正的罗德里格斯参数(MRP)描述姿态运动。在考虑执行机构饱和、机动速率限制、控制带宽限制等情况下,设计了基于Lyapunov理论的非线性姿态反馈控制器。针对外部干扰会使控制力矩陀螺的框架角偏移其标称值的情况,采取磁补偿控制来保持框架角在一定范围变化。以采用VSCMG为执行机构的某卫星为例进行了数值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提出的非线性姿态反馈控制器的有效性,采取的磁补偿控制也很好地抑制了变速控制力矩陀螺框架角的偏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器 变速控制力矩陀螺 姿态机动 磁控 修正的罗德里格斯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变速控制力矩陀螺的航天器自适应姿态控制 被引量:1
16
作者 田林 徐世杰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16,共8页
航天器高精度姿态控制容易受到参数误差的影响,自适应控制能够合理地估计参数,使基于模型的控制器设计易于实现。自适应参数分为主星体惯量、变速控制力矩陀螺框架转子惯量及动摩擦系数3组,按参数分组对带变速控制力矩陀螺的航天器详细... 航天器高精度姿态控制容易受到参数误差的影响,自适应控制能够合理地估计参数,使基于模型的控制器设计易于实现。自适应参数分为主星体惯量、变速控制力矩陀螺框架转子惯量及动摩擦系数3组,按参数分组对带变速控制力矩陀螺的航天器详细动力学模型进行变换,采用Lyapunov方法设计出姿态控制器、变速控制力矩陀螺群操纵律及参数自适应更新律,操纵律中引入加权矩阵以缓解陀螺奇异问题。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表明闭环姿态控制系统全局一致最终有界稳定,参数自适应更新能有效减小角速度跟踪误差,使姿态四元数误差收敛更快。参数估计虽然不能准确收敛到其真值上,但均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速控制力矩陀螺 摩擦力矩 自适应控制 姿态控制 航天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奇异值分解的单框架变速控制力矩陀螺角动量管理方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焕 党庆庆 徐世杰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1-29,共9页
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变速控制力矩陀螺(VSCMGs)的角动量管理方法.将VSCMGs的控制力矩(CMGs)模式和飞轮模式分开求解同步输出,对CMGs模式力矩输出进行奇异值分解,只有CMGs模式接近奇异的时候,在奇异方向上的指令力矩才会分配一部分给RWs模式... 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变速控制力矩陀螺(VSCMGs)的角动量管理方法.将VSCMGs的控制力矩(CMGs)模式和飞轮模式分开求解同步输出,对CMGs模式力矩输出进行奇异值分解,只有CMGs模式接近奇异的时候,在奇异方向上的指令力矩才会分配一部分给RWs模式,从而在保证VSCMGs输出精度的情况下尽量充分的利用VSCMGs的执行能力.同时角动量管理算法中还引入零运动来实现转子轮速平衡以及框架构型避奇异,并且考虑了框架角速度死区非线性以及忽略项的补偿问题.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操纵律在航天器大角度快速姿态机动时,可以实现高精度的大力矩输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速控制力矩陀螺 零运动 力矩分配 误差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变速控制力矩陀螺的航天器姿态机动最优路径规划 被引量:3
18
作者 程朝阳 绳涛 +2 位作者 秦捷 钟超 何亮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331-1340,共10页
针对应用变速控制力矩陀螺VSCMG为姿态控制执行机构的微小卫星,提出了一种姿态机动最优路径规划方法。从冗余金字塔构型VSCMGs系统的姿态机动任务和考虑VSCMGs系统故障失效的姿态机动任务两类问题出发,综合考虑VSCMG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 针对应用变速控制力矩陀螺VSCMG为姿态控制执行机构的微小卫星,提出了一种姿态机动最优路径规划方法。从冗余金字塔构型VSCMGs系统的姿态机动任务和考虑VSCMGs系统故障失效的姿态机动任务两类问题出发,综合考虑VSCMG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各种约束条件(框架角约束、框架角速度约束、转子转速约束和奇异度量约束等)以及充分发挥VSCMG的力矩输出优势,采用Gauss伪谱法规划了相应性能指标最优的姿态机动最优路径。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应用VSCMG的航天器姿态机动最优路径规划算法能够满足提出的约束条件和最优路径规划策略,可以顺利完成航天器姿态机动任务。而且相比于传统的VSCMGs系统操纵律,设计的算法具有更高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姿态机动 变速控制力矩陀螺 GAUSS伪谱法 奇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框架变速控制力矩陀螺的航天器姿态控制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陈璐 袁建平 《电子设计工程》 2014年第23期114-117,122,共5页
针对航天器的三维姿态控制问题,研究了一种新型的航天器姿态控制执行机构—双框架变速控制力矩陀螺(DGV),得到基于DGV的精确的航天器姿态动力学方程,分析其力矩放大效应和奇异性。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设计了航天器姿态跟踪的非线性... 针对航天器的三维姿态控制问题,研究了一种新型的航天器姿态控制执行机构—双框架变速控制力矩陀螺(DGV),得到基于DGV的精确的航天器姿态动力学方程,分析其力矩放大效应和奇异性。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设计了航天器姿态跟踪的非线性反馈控制律及基于速度和加速度的操纵律。仿真结果表明,一个DGV即能有效地完成航天器三维的姿态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器姿态控制 双框架变速控制力矩陀螺 非线性反馈 操纵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悬浮控制敏感陀螺角动量包络分析
20
作者 杨洋 王卫杰 +2 位作者 汪洲 樊亚洪 薛乐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061-2069,共9页
针对磁悬浮控制敏感陀螺(MSCSG)空间应用问题,研究其多自由度角动量包络模型。依据MSCSG的机械结构,分析磁悬浮转子径向万向偏转特性,明晰MSCSG轴向一个自由度转子转速变化飞轮力矩和径向两自由度转子万向偏转陀螺力矩输出机理。基于洛... 针对磁悬浮控制敏感陀螺(MSCSG)空间应用问题,研究其多自由度角动量包络模型。依据MSCSG的机械结构,分析磁悬浮转子径向万向偏转特性,明晰MSCSG轴向一个自由度转子转速变化飞轮力矩和径向两自由度转子万向偏转陀螺力矩输出机理。基于洛伦兹力磁轴承(LFMB)原理,分析径向偏转力矩与控制电流的线性关系,揭示MSCSG陀螺力矩高精度高带宽的优势。考虑转子径向偏角和轴向转速饱和问题,基于重构偏角和旋转矩阵构建MSCSG角动量包络模型。仿真分析了MSCSG径向偏转力矩高精度高带宽、轴向飞轮力矩高精度的特性。开展MSCSG偏转力矩高带宽性能测试,实验验证MSCSG能够输出大于100 Hz的径向偏转力矩。研究结果表明,MSCSG具有航天器高动态微振动抑制和高精度姿态控制的空间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悬浮控制敏感陀螺(MSCSG) 洛伦兹力磁轴承(LFMB) 角动量包络 力矩包络 高精度高带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