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性MnO_(2)-Fe_(3)O_(4)复合氧化物催化5-羟甲基糠醛氧化合成2,5-呋喃二甲酸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卢虹竹 白继峰 +5 位作者 闫飞 张新月 金颖 王景芸 陈平 周明东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11-320,共10页
以不同晶型的MnO_(2)为催化剂进行5-羟甲基糠醛(HMF)氧化反应,并将催化活性较高的α-MnO_(2)与Fe_(3)O_(4)复合制备磁性MnO_(2)-Fe_(3)O_(4)复合氧化物,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NH3/CO2程序升温脱附(... 以不同晶型的MnO_(2)为催化剂进行5-羟甲基糠醛(HMF)氧化反应,并将催化活性较高的α-MnO_(2)与Fe_(3)O_(4)复合制备磁性MnO_(2)-Fe_(3)O_(4)复合氧化物,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NH3/CO2程序升温脱附(NH3/CO2-TPD)及吡啶吸附红外光谱(Py-FTIR)对催化剂的结构和性质进行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复合后的催化剂仍保持α-MnO_(2)和Fe_(3)O_(4)基本结构,但催化剂中活性中心Mn4+·O2−离子对数量增加,使其对HMF氧化反应的催化活性相对α-MnO_(2)和Fe_(3)O_(4)显著提升。对HMF氧化制备2,5-呋喃二甲酸(FDCA)的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复合催化剂Mn8Fe3Ox对HMF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在最优化条件下,HMF可完全转化,FDCA收率为7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羟甲基糠醛 氧化 磁性mn-fe复合氧化物 2 5-呋喃二甲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电炭黑/磁性氧化物复合吸波剂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7
2
作者 胡书春 黄真浩 +4 位作者 金佥 陈晓浪 王良辉 陈海路 张楠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5-138,共4页
分别选用Fe3O4、Co2O3和NiO粉末与导电炭黑(V7-CB)复配,制得了3类复合吸波剂。对3类产物的吸波性能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表明,在所选用的3种磁性氧化物中,Fe3O4是改善V7-CB吸波性能的最佳材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复合工艺对V7-CB/F... 分别选用Fe3O4、Co2O3和NiO粉末与导电炭黑(V7-CB)复配,制得了3类复合吸波剂。对3类产物的吸波性能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表明,在所选用的3种磁性氧化物中,Fe3O4是改善V7-CB吸波性能的最佳材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复合工艺对V7-CB/Fe3O4复合吸波剂的物相组成、微观形貌和吸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手工复合工艺相比,球磨复合工艺可显著提升Fe3O4与V7-CB的复合均匀性及复合产物的吸波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电炭黑 磁性氧化物 V7-CB/Fe3O4复合吸波剂 手工复合 球磨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尿嘧啶与磁性层状复合氢氧化物的离子交换反应动力学 被引量:2
3
作者 苟国敬 刘彦红 +2 位作者 孙岳 黄洁 薛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9-127,共9页
以共沉淀法合成的磁性层状复合氢氧化物(Magnetic layered double hydroxide,MLDH)为前驱体,通过对原位反应系统液相数据的拟合与固相样品的表征,研究了0~50℃条件下MLDH与氟尿嘧啶(5-FU)的离子交换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MLDH及离子交... 以共沉淀法合成的磁性层状复合氢氧化物(Magnetic layered double hydroxide,MLDH)为前驱体,通过对原位反应系统液相数据的拟合与固相样品的表征,研究了0~50℃条件下MLDH与氟尿嘧啶(5-FU)的离子交换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MLDH及离子交换产物MLDH-FU为以六方晶系为主并混杂微量氧化铁的复合磁性晶相;MLDH-FU离子交换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加快,FU,OH-和Cl-3种客体的浓度变化分别服从二级、零级及一级反应速率模型,反应活化能依次为12.69,27.88和3.580 kJ/mol.固相表征参数的变化与液相动力学过程、主-客体结构调整及MLDH-FU粒子陈化过程相符;离子交换限定在LDH层间,不涉及层板内部秩序,不改变前驱体的结构与形貌特征,具有侧向非断层反应习性,是交换剂在MLDH外周经吸附亲和、侧向进攻、层间置换及柱撑模型转换再到新的插层客体主导调整及晶粒发育陈化的有序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层状复合氧化物 离子交换 插层组装 反应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壳结构磁性镁铝复合氧化物亚微米粒子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4
4
作者 盘登科 张慧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341-1347,共7页
首先采用溶剂热法制备粒径均匀分散性良好的Fe3O4亚微米粒子,在对其包覆上一层碳膜进行表面修饰后,采用共沉淀法将硝酸根插层LDHs包覆到磁性粒子的表面,然后500℃焙烧2 h得到磁性镁铝复合氧化物亚微米粒子。这种磁性镁铝复合氧化物亚微... 首先采用溶剂热法制备粒径均匀分散性良好的Fe3O4亚微米粒子,在对其包覆上一层碳膜进行表面修饰后,采用共沉淀法将硝酸根插层LDHs包覆到磁性粒子的表面,然后500℃焙烧2 h得到磁性镁铝复合氧化物亚微米粒子。这种磁性镁铝复合氧化物亚微米粒子具有以镁铝复合氧化物为壳层,Fe3O4为核的核壳结构,其中壳层厚度为20 nm左右,对其进行二次包覆后壳层厚度可达到50 nm左右,并可以方便的通过重复包覆焙烧过程进行调节,从而实现磁性镁铝复合氧化物亚微米粒子的控制制备。同时,磁性镁铝复合氧化物亚微米粒子具有较强的磁性,其比饱和磁化强度为23.3 emu·g-1,对其进行二次包覆并焙烧后为20.1 emu·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复合氧化物 核壳结构 亚微米粒子 FE3O4 水滑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棒状超顺磁性铁锰复合氧化物制备及对Pb^(2+)吸附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陈文龙 宋伟明 +2 位作者 邓启刚 孙立 李颖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08-814 845,共8页
采用水热-共沉淀法,以N,N-二甲基十二烷基氧化胺(DDAO)与硬脂酸铁(Ⅲ)(STFE)组成的囊泡为软模板,Fe SO_4·7H_2O为二价铁源,Mn SO4·H2O为锰源,Na OH为碱源,制备铁锰复合氧化物。利用SEM、XPS和BET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并对复合氧... 采用水热-共沉淀法,以N,N-二甲基十二烷基氧化胺(DDAO)与硬脂酸铁(Ⅲ)(STFE)组成的囊泡为软模板,Fe SO_4·7H_2O为二价铁源,Mn SO4·H2O为锰源,Na OH为碱源,制备铁锰复合氧化物。利用SEM、XPS和BET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并对复合氧化物磁性及复合氧化物对Pb^(2+)的吸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样品的形貌可通过不同煅烧温度进行调控,在500℃制备出样品是直径约为40 nm,长度约为150 nm棒状结构;对Pb^(2+)吸附测试结果表明,在500℃制备的样品对Pb^(2+)表现出优异的吸附性能,饱和吸附量为618.118 mg/g,重复5次使用后饱和吸附量仍在390 mg/g。特别是这种材料很好的超顺磁性(饱和磁化率为63.9814 A·m2/kg),可以实现对吸附剂有效的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棒状 超顺磁性 铁锰复合氧化物 吸附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Fe复合氧化物脱除燃煤烟气中砷、硒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黄玉林 邢佳颖 +1 位作者 王春波 张月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517-1523,共7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Mn-Fe复合氧化物,研究了物质的量比和温度对气相砷、硒吸附的影响,考察了As_(2)O_(3)和SeO_(2)双组分气体的同时吸附特性,对吸附产物中砷、硒的稳定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As_(2)O_(3)和SeO_(2)在Mn-Fe复合氧化...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Mn-Fe复合氧化物,研究了物质的量比和温度对气相砷、硒吸附的影响,考察了As_(2)O_(3)和SeO_(2)双组分气体的同时吸附特性,对吸附产物中砷、硒的稳定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As_(2)O_(3)和SeO_(2)在Mn-Fe复合氧化物表面的吸附量随Mn含量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Mn/Fe物质的量比为1∶1时吸附量达到最大;两者的最佳吸附温度分别为750和600℃;双组分气体同时吸附时,两者存在竞争作用,Mn-Fe复合氧化物会优先吸附As_(2)O_(3),SeO_(2)的吸附受到抑制;此外,预吸附的SeO_(2)会增强临近原子吸附活性,促进As_(2)O_(3)的吸附;吸附后的Mn-Fe复合氧化物浸出液中砷和硒的质量浓度均低于控制限值,在随粉煤灰进行资源化利用(如作为混凝土成分、水泥原料等)过程中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fe复合氧化物 吸附剂 同时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铈钴复合氧化物的制备及表征
7
作者 王宝罗 方卫民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3-56,共4页
以硝酸钴和硝酸铈、EDTA等为基本原料,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出前驱体,前驱体经高温煅烧获得铈钴复合氧化物粉体.然后运用TG-DTA、XRD、SEM、FT-IR等检测手段对前驱体及产物的物性和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前驱体具有一定... 以硝酸钴和硝酸铈、EDTA等为基本原料,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出前驱体,前驱体经高温煅烧获得铈钴复合氧化物粉体.然后运用TG-DTA、XRD、SEM、FT-IR等检测手段对前驱体及产物的物性和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前驱体具有一定的抗烧结能力;高温时CeO2的XRD衍射峰峰位向小角度移动,钴元素已掺入到CeO2的晶格之中,形成了铈钴复合氧化物,是一种优良的软磁性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合成 铈钴复合 氧化物 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锆铁比对其复合氧化物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杨盛英 赵建玲 +2 位作者 王西新 郭美 徐幸如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328-3332,3339,共6页
本文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不同锆铁摩尔比的纳米复合锆铁氧化物粉体,研究了锆铁比对复合氧化物的结构、磁学性能及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一的氧化锆与氧化铁相比,锆铁复合氧化物的晶化温度提高,晶粒粒径变小。随铁含量增加,复合氧... 本文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不同锆铁摩尔比的纳米复合锆铁氧化物粉体,研究了锆铁比对复合氧化物的结构、磁学性能及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一的氧化锆与氧化铁相比,锆铁复合氧化物的晶化温度提高,晶粒粒径变小。随铁含量增加,复合氧化物磁性增强,当锆铁原子比为1∶2和1∶3时,复合氧化物的矫顽力与氧化铁相近,剩磁和饱和磁化强度明显大于氧化铁。复合氧化物对Cr^(6+)的吸附性能随锆铁比而改变,均优于氧化锆和氧化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铁复合氧化物 氧化 Α-FE2O3 磁性 吸附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磁性纳米NiFe_2O_4的制备及光谱特性 被引量:4
9
作者 朱淮武 张朝平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5-28,共4页
用微乳液化学剪裁方法制备了明胶包裹的复合纳米NiFe2 O4 。将明胶和亚铁盐以及镍盐制成凝胶 ,使该凝胶状反应物在微乳液的胶束中剪裁成微粒 ,再被还原 化合 成核长大。生成的微粒处于明胶蛋白分子的包裹之中。用XRD ,TEM ,EDS ,IR等... 用微乳液化学剪裁方法制备了明胶包裹的复合纳米NiFe2 O4 。将明胶和亚铁盐以及镍盐制成凝胶 ,使该凝胶状反应物在微乳液的胶束中剪裁成微粒 ,再被还原 化合 成核长大。生成的微粒处于明胶蛋白分子的包裹之中。用XRD ,TEM ,EDS ,IR等测试表明 :微粒为明胶包裹球形纳米微粒。微球的平均粒径为 10~10 0nm ,单个微粒的粒径 3 3~ 4 6nm。每个复合微球中约有 3~ 2 2个NiFe2 O4 粒子。NiFe2 O4 复合微粉的比饱和磁化强度σs=36 31× 10 3 4π(A·m- 1 ·g- 1 ) ,矫顽力Hc=6 75 0A·m- 1 ,剩磁Br=4 39× 10 3 4π(A·m- 1 ·g- 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磁性纳米微粒 镍铁复合氧化物 制备 光谱特性 微乳液化学剪裁法 明胶 磁记录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LDHs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可见光光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卫伟 于欢 +1 位作者 姚佳良 张爱娟 《人工晶体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833-1837,共5页
材料复合过程组成单元间的相互作用有利于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分离,是提高材料光催化活性的一条有效途径。以Mg-Al-LDHs为主,利用直接包覆法在Fe_3O_4表面垂直生长生长LDHs,并引入Cu元素,得到了可见光光催化性能良好的Fe_3O_4/Cu-Mg-Al-LDH... 材料复合过程组成单元间的相互作用有利于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分离,是提高材料光催化活性的一条有效途径。以Mg-Al-LDHs为主,利用直接包覆法在Fe_3O_4表面垂直生长生长LDHs,并引入Cu元素,得到了可见光光催化性能良好的Fe_3O_4/Cu-Mg-Al-LDHs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红外光谱和交变梯度磁强计等测试方法研究了样品的形貌、粒径、结晶性、磁性能和元素。对比分析了单一材料、单一材料简单混合样品和Fe_3O_4/Cu-Mg-Al-LDHs复合材料对甲基橙光催化降解效果。实验结果表明,Fe_3O_4/Cu-Mg-Al-LDHs复合材料对甲基橙表现出良好的光催化效果,同时良好的磁性能有利于吸附剂的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s) 磁性 复合材料 可见光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在萃取富集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陈冰 韩熠 +3 位作者 张承明 孟霞 蒋丽红 缪明明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0-136,共7页
本文介绍了磁性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分类以及特性,综述了磁性纳米复合材料在分离富集无机物、有机物和生物大分子等中的应用,并对磁性纳米复合材料在分析领域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引用文献85篇。
关键词 磁性纳米复合材料 萃取富集 磁性碳基材料 磁性氧化物 磁性聚合物 离子液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Mn-Fe载体制备及其在合成碳酸二苯酯中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林锋 周洁 +3 位作者 贺玉成 杨小俊 陈卫 吴元欣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0-63,共4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Mn-Fe复合氧化物前驱体,经过高温焙烧得到具有软磁特性的氧化羰基合成碳酸二苯酯的催化剂载体,并通过XRD,H2-TPR,BET,VSM等手段对载体和催化剂进行表征。XRD测试结果表明:低于500℃焙烧温度下Mn-Fe复合氧化物载体具...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Mn-Fe复合氧化物前驱体,经过高温焙烧得到具有软磁特性的氧化羰基合成碳酸二苯酯的催化剂载体,并通过XRD,H2-TPR,BET,VSM等手段对载体和催化剂进行表征。XRD测试结果表明:低于500℃焙烧温度下Mn-Fe复合氧化物载体具有完整的尖晶石型结构,高于500℃时出现杂相且随温度升高杂相峰强不断增加;H2-TPR测试结果表明:Mn-Fe复合氧化物载体具有较好的低温氧化性能,但随着焙烧温度升高还原峰温度不断向高温偏移;BET法比表面积测试结果显示:500℃下焙烧得到的载体比表面积达到29.53m2/g,VSM测试结果显示经负载后催化剂比饱和磁化强度达到43.16Am2/kg。当负载质量分数为0.5%Pd后用于苯酚氧化羰基合成碳酸二苯酯,在反应总压为5MPa、CO与O2分压比为93∶7、反应时间4h、反应温度100℃时,碳酸二苯酯单程收率可达28.33%,选择性在99.1%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锰铁复合氧化物 磁性催化剂 氧化羰基化法 碳酸二苯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BaFe_(12)O_(19)永磁铁氧体的制备、结构和磁性的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战可涛 郑俊 +2 位作者 张慧 段雪 张密林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94-298,共5页
In this paper, the nanometer permanent magnetic BaFe12O19 powder was synthesized by a novel method of independent nucleation and crystallization steps and subsequent heat treatment,during the synthesis, Ba(NO3)2, Fe(N... In this paper, the nanometer permanent magnetic BaFe12O19 powder was synthesized by a novel method of independent nucleation and crystallization steps and subsequent heat treatment,during the synthesis, Ba(NO3)2, Fe(NO3)2 and NH4HCO3·NH2COONH4 were used as starting materials. The effect of crystallization process and heat treatment conditions on the particle size, microstructure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of powder was studied by using XRD, TEM and vibration sample magnetometometer techniques.XRD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hematite, α Fe2O3, was the main phase in the powder at heat treatment temperatures below 650℃ and its amount in the powder was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temperature and small amount of α Fe2O3 was still remained after being heated at 900℃ for 8hrs. BaFe12O19 was formed about 650℃ and its amount increased in the powder as temperature raised and the higher temperature was needed to attain considerable amount of BaFe12O19 and ideal nanometer BaFe12O19 particle in the powder. The temperature between 40℃~60℃ in the crystallization process was favor to the formation of good BaFe12O19 crystal and to the good magnetic properties of the powder. TEM showed that the particle size in the powder increased with the enhancement of the temperature and the powder crystallized at 40℃ and heated at 800℃ for 8hrs afterwards had a very homogenous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and that the powder heated at 900℃ for 8hrs with the same crystalline condition as the former had a typical hexagonal shape and a chain aggregation. Specific saturation and residential magnetizations and coercive force of the powder increased monotonically with the increase of temperature, and reached 39.86A·m2·kg-1, 23.96A·m2·kg-1, 480kA·m-1 at 900℃,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磁性材料 永磁铁氧体 合成技术 热处理 结构 磁性 钡铁复合氧化物 BAFE12O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_4^(2-)/ZrO_2/Fe_3O_4/TiO_2磁性固体酸催化剂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14
14
作者 李占双 范美青 +3 位作者 刘岩峰 张艳 王君 刘琦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151-1157,共7页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SO_4^(2-)/ZrO_2/Fe_3O_4/TiO_2磁性固体酸,利用X射线衍射、示差扫描量热、M(o|¨)ssbauer谱、透射电子显微镜、NH_3-程序升温脱附、N_2吸附-脱附、磁滞回线等手段对磁性固体酸的结构与性质进行了表征。表征...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SO_4^(2-)/ZrO_2/Fe_3O_4/TiO_2磁性固体酸,利用X射线衍射、示差扫描量热、M(o|¨)ssbauer谱、透射电子显微镜、NH_3-程序升温脱附、N_2吸附-脱附、磁滞回线等手段对磁性固体酸的结构与性质进行了表征。表征结果显示,磁性基质Fe_3O_4及TiO_2的引入有利于四方晶相ZrO_2(t)的稳定;ZrO_2晶体生长取向于ZrO_2(t)的(101)方向,(101)晶面间距为0.293 nm;M(o|¨)ssbauer谱中双峰的存在表明磁性基质Fe_3O_4的存在;在室温下磁性固体酸具有超顺磁性。以乙酸乙酯的合成为探针反应,考察了SO_4^(2-)/ZrO_2/Fe_3O_4/TiO_2磁性固体酸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外加磁场使酯化反应的醋酸转化率提高到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共沉淀法 复合氧化物 磁性固体酸催化剂 酯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温度对BaFe_(12)O_(19)粉体微结构和磁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战可涛 郑俊 +2 位作者 张慧 段雪 张密林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682-686,共5页
以 Ba(NO3 ) 2 、Fe(NO3 ) 2 和 NH4HCO3 ·NH2 COONH4为反应原料 ,采用成核 /晶化隔离法和后续热处理工艺过程 ,制备了平均粒径 5 0 nm的永磁铁氧体 Ba Fe12 O19粉体 .用 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及磁测量手段分析研究了粉体的... 以 Ba(NO3 ) 2 、Fe(NO3 ) 2 和 NH4HCO3 ·NH2 COONH4为反应原料 ,采用成核 /晶化隔离法和后续热处理工艺过程 ,制备了平均粒径 5 0 nm的永磁铁氧体 Ba Fe12 O19粉体 .用 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及磁测量手段分析研究了粉体的微观结构与磁性能 .结果表明 ,热处理温度决定粉体的相组成、微观结构和磁性 .当热处理温度升高到 65 0℃时 ,粉体中出现 Ba Fe12 O19永磁相 ,随着热处理温度进一步升高 ,磁性 Ba Fe12 O19结晶进一步完善 ,晶粒长大 ,形成六角形片状粉体 ,粉体的比饱和磁化强度 σs、比剩余磁化强度 σr和矫顽力 Hc增大 .经过 90 0℃热处理后的粉体 ,矫顽力可达到 480 k A/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BAFE12O19 永磁铁氧体 热处理 微结构 磁性 钡铁复合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吡咯/无机粒子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段国晨 齐暑华 +2 位作者 吴新明 齐海元 张翼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4-19,共6页
综述了聚吡咯(PPy)与无机磁性粒子、金属氧化物、碳系无机物(炭黑、碳纳米管、纳米石墨微片)等无机粒子组成的功能性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力学、光学、电学、磁学等性能,并介绍了近年来各类PPy/无机粒子功能性纳米复合材料在电磁... 综述了聚吡咯(PPy)与无机磁性粒子、金属氧化物、碳系无机物(炭黑、碳纳米管、纳米石墨微片)等无机粒子组成的功能性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力学、光学、电学、磁学等性能,并介绍了近年来各类PPy/无机粒子功能性纳米复合材料在电磁屏蔽、隐身材料、抗静电材料、导电高分子电容器、二次电池以及传感器等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吡咯 无机粒子 无机磁性粒子 金属氧化物 炭黑 碳纳米管 纳米复合材料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锰改性桑枝生物炭的构筑及其对水体磷的吸附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秀玲 宾冰 +2 位作者 龚盈盈 武哲 曾湘楚 《工业水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5-184,共10页
含磷废水排放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为水环境生态带来了诸多危害,吸附法能有效处理含磷废水。以废弃桑枝为原料制备磁性桑枝生物炭,并负载铁锰氧化物制备铁锰改性桑枝生物炭复合材料,对复合材料进行XRD、FTIR、SEM、BET、VSM表征并研究其... 含磷废水排放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为水环境生态带来了诸多危害,吸附法能有效处理含磷废水。以废弃桑枝为原料制备磁性桑枝生物炭,并负载铁锰氧化物制备铁锰改性桑枝生物炭复合材料,对复合材料进行XRD、FTIR、SEM、BET、VSM表征并研究其吸附除磷性能及循环使用性能。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具备Fe-Mn复合氧化物结构,具有较强的磁性,吸附除磷主要通过磷酸盐与金属活性位点吸附以及与表面羟基的配位交换作用。在温度25℃、吸附剂投加量0.20 g、吸附时间260 min、废水磷质量浓度7.5 mg/L、溶液pH=6时,复合材料对磷的吸附率达到98.08%,溶液剩余磷质量浓度为0.14 mg/L,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的排放要求。共存离子Cl^(-)和NO_(3)^(-)对吸附磷酸盐干扰较小,而CO_(3)^(2-)影响较大;通过磁性回收和酸洗再生5次,复合材料对磷的吸附率仍保持在67%以上;复合材料对磷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和Langmuir等温线模型,反应自发进行且为放热反应。铁锰改性桑枝生物炭复合材料为含磷废水的净化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桑枝生物炭 复合吸附剂 除磷性能 铁锰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基吸波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在纺织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8
作者 禄倩倩 唐俊雄 +1 位作者 刘元军 赵晓明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87-193,共7页
为有效解决碳纳米管在电磁吸波领域存在磁损耗性能弱和阻抗不匹配的问题,综述了近期国内外碳纳米管和磁性金属类复合材料电磁波吸收性能的最新研究进展。首先介绍了碳纳米管的吸波机制;其次围绕碳纳米管进行分析,详细总结了碳纳米管和... 为有效解决碳纳米管在电磁吸波领域存在磁损耗性能弱和阻抗不匹配的问题,综述了近期国内外碳纳米管和磁性金属类复合材料电磁波吸收性能的最新研究进展。首先介绍了碳纳米管的吸波机制;其次围绕碳纳米管进行分析,详细总结了碳纳米管和磁性金属及其金属化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影响因素、吸波机制和吸波效果,同时阐述了其在纺织领域的制备及应用。最后指出:碳纳米管和磁性金属类复合材料可够充分发挥多组分损耗的协同作用,提高阻抗匹配,实现轻质、高强和宽频的电磁波吸收效果,与纺织材料结合制备吸波复合材料能充分发挥二者的优势,在未来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电磁吸波 纺织复合材料 磁性金属 金属氧化物 金属硫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Fe_2O_4纳米微晶的自控合成及其气敏性 被引量:8
19
作者 张元广 陈友存 周根陶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32-335,共4页
以Zn粉和FeCl3·5H2 O为主要原料 ,采用溶剂热技术在油酸和无水乙醇的混合体系中合成了ZnFe2 O4纳米微晶。通过XRD、TEM等测试技术对产物进行了表征 ,并对产物的自控合成机理进行了分析以及对产物气敏元件的气敏性进行了测试。实验... 以Zn粉和FeCl3·5H2 O为主要原料 ,采用溶剂热技术在油酸和无水乙醇的混合体系中合成了ZnFe2 O4纳米微晶。通过XRD、TEM等测试技术对产物进行了表征 ,并对产物的自控合成机理进行了分析以及对产物气敏元件的气敏性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 ,ZnFe2 O4 纳米微晶的平均尺寸约为 30nm ,其气敏元件在空气气氛中阻值较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微晶 合成 ZNFE2O4 气敏性 锌铁复合氧化物 磁性材料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MF运载5-氟尿嘧啶在大鼠体内分布浓度的定量检测 被引量:1
20
作者 苟国敬 鲍凤娟 +4 位作者 刘彦红 赵承军 黄洁 孙岳 薛冰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92-198,共7页
用溴尿嘧啶作内标,制备生物样本、沉降蛋白、酯萃法提取待测组分,建立氟尿嘧啶浓度测定方法,检测"右旋糖酐-磁性层状复合氢氧化物-氟尿嘧啶"(Dextran-Magnetic LDH-Fluorouracil,DMF)给药干预大鼠体内组织中的氟尿嘧啶浓度。... 用溴尿嘧啶作内标,制备生物样本、沉降蛋白、酯萃法提取待测组分,建立氟尿嘧啶浓度测定方法,检测"右旋糖酐-磁性层状复合氢氧化物-氟尿嘧啶"(Dextran-Magnetic LDH-Fluorouracil,DMF)给药干预大鼠体内组织中的氟尿嘧啶浓度。结果表明溴尿嘧啶内标HPLC法回收率高(>90%)、精密度好、结果重现性好(RSD<3%)、测试稳定性高;在外加磁场和多次给药干预条件下,测得不同实验组动物组织的药物浓度有统计学意义,满足验证DME磁靶向缓控释性能的分析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旋糖酐-磁性层状复合氧化物-氟尿嘧啶”转运模型 5-氟尿嘧啶定量检测 HPLC内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