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1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性金属有机复合材料的合成与应用
1
作者 韩琦琦 丁轲 +1 位作者 韩涛 陈湘宁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9,15,共5页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是一种将金属离子中心与有机配体通过配位键结合起来的一类具有网格结构的材料。由于金属离子以及有机配体的多样性,MOFs的结构也具有多样性。磁性金属有机复合材料是一种新型的复合材料,既结合了MOFs的网状结构...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是一种将金属离子中心与有机配体通过配位键结合起来的一类具有网格结构的材料。由于金属离子以及有机配体的多样性,MOFs的结构也具有多样性。磁性金属有机复合材料是一种新型的复合材料,既结合了MOFs的网状结构及结构多变性的优点,又结合了磁性材料易于分离且可重复利用的特性,使得这种材料在药物载体、多相催化、选择吸附等多种方面都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以经典的几类MOFs为分类依据,研究了它们与磁性材料结合形成新型复合材料的方法,同时概括了这些新型复合材料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最后提出了该材料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金属有机复合材料 金属有机框架磁性材料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金属-有机框架复合材料作为抗癌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付巧芳 吴瑛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4-110,共7页
金属-有机框架(MOFs)凭借其高孔隙率和大比表面积所带来的载药空间,成为药物递送领域研究的热点。近年来,兴起了一种新型磁性框架复合材料(MFCs),MFCs保留了MOFs的载药率和生物安全性较高的性能,同时增加了磁靶向和磁热疗性能。本文对M... 金属-有机框架(MOFs)凭借其高孔隙率和大比表面积所带来的载药空间,成为药物递送领域研究的热点。近年来,兴起了一种新型磁性框架复合材料(MFCs),MFCs保留了MOFs的载药率和生物安全性较高的性能,同时增加了磁靶向和磁热疗性能。本文对MFCs的制备方法、种类、作为抗癌药物载体的特点以及药物递送时的作用方式进行综述,并对MFCs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的挑战进行总结,以期为未来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金属有机框架 癌症 磁性粒子 靶向 磁热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吸附分离重金属的性能研究进展
3
作者 范晔 叶可阳 +2 位作者 鞠佳 李鹏翔 刘静静 《皮革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5-52,61,共9页
有机无机复合材料以及以此为基础的新型多元复合材料在重金属分离去除领域备受关注。壳聚糖/氧化石墨烯(CS/GO)复合材料结合了有机相壳聚糖(CS)和无机相氧化石墨烯(GO)的优势,可用于吸附重金属。冷冻干燥、超声辅助和静电纺丝等新兴技... 有机无机复合材料以及以此为基础的新型多元复合材料在重金属分离去除领域备受关注。壳聚糖/氧化石墨烯(CS/GO)复合材料结合了有机相壳聚糖(CS)和无机相氧化石墨烯(GO)的优势,可用于吸附重金属。冷冻干燥、超声辅助和静电纺丝等新兴技术促进了基于CS/GO复合材料的合成与应用。其中,CS/GO气凝胶显著提高重金属的吸附量。同时,结合不同特性的材料包括磁性铁改性材料和金属有机框架,可使CS/GO复合材料更具功能性。文章将对CS/GO复合材料的新兴制备方法进行概述,并探讨其在上述三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吸附重金属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氧化石墨烯 复合材料 合成方法 吸附重金属 气凝胶 磁性铁改性 金属有机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贵金属复合纳米材料的表面增强拉曼应用进展
4
作者 周悦 鲜胤 刘一丁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824-1827,1840,共5页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基底材料的选择对于提升SERS性能至关重要。磁性-贵金属材料因其优异的SERS活性而成为SERS基底研究的热点之一。这类材料结合了磁性纳米颗粒和金/银SERS增强材料的优势,能够在复杂溶液中实现目标分子的捕获、分...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基底材料的选择对于提升SERS性能至关重要。磁性-贵金属材料因其优异的SERS活性而成为SERS基底研究的热点之一。这类材料结合了磁性纳米颗粒和金/银SERS增强材料的优势,能够在复杂溶液中实现目标分子的捕获、分离和富集。从不同的SERS基底材料出发,综述了目前SERS基底材料的现状,对目前磁性-贵金属纳米复合材料作为SERS基底在不同领域的应用进行综述,最后总结并展望未来磁性-贵金属复合纳米材料在SERS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磁性纳米材料 金属 纳米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L-101(Cr)@SBA-15复合材料制备及其吸附金属矿山CO_(2)特性研究
5
作者 范文涛 杨思奥 +2 位作者 朱泉霖 牟宏伟 张永亮 《黄金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3-183,共11页
为实现“双碳”目标,建设低碳环保的绿色矿山体系,通过原位合成法成功地组装了一种由MIL-101和介孔二氧化硅组成的新型杂化材料,并研究其CO_(2)吸附性能和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SBA-15与MIL-101复合并未改变彼此的基本结构,如骨架构... 为实现“双碳”目标,建设低碳环保的绿色矿山体系,通过原位合成法成功地组装了一种由MIL-101和介孔二氧化硅组成的新型杂化材料,并研究其CO_(2)吸附性能和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SBA-15与MIL-101复合并未改变彼此的基本结构,如骨架构型和孔道结构等;SBA-15中均匀细长孔道的引入可以增大孔容和孔径,复合材料的孔容由MOF基材料的0.428 cm^(3)/g增加至0.54 cm^(3)/g,平均孔径由3.059 nm增加至7.817 nm;在温度为298 K和压力为100 kPa的条件下,复合材料具有1.53962 mmol/g的吸附容量,对纯CO_(2)气体具有良好的存储能力;由于复合材料表面吸附能的非均匀分布,相比Langmuir方程,Freundlich方程能够更好地描述吸附结果,其R2值为0.9997,说明材料发生的吸附行为符合非均匀表面上的多层非理想吸附行为;材料经5次循环后的吸附量最大差值小于3%,说明其可以经过温和条件处理后循环使用,且在工程应用中具有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骨架 介孔二氧化硅 协同作用 CO_(2)捕获 吸附等温线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镓基液态金属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陆奔 李安敏 +2 位作者 杨树靖 袁子豪 惠佳琪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66-180,共15页
镓基液态金属具有高导电性、高导热性、高流动性和优良的生物相容性,是一种具有很大发展和应用前景的功能材料。镓基液态金属与其他不同物理化学性质的材料组合而成的镓基液态金属复合材料为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为解... 镓基液态金属具有高导电性、高导热性、高流动性和优良的生物相容性,是一种具有很大发展和应用前景的功能材料。镓基液态金属与其他不同物理化学性质的材料组合而成的镓基液态金属复合材料为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为解决柔性电子、热调控和生物医学等各个领域的挑战性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并表现出重大潜力。磁性粒子的引入可以使镓基液态金属具有良好的磁性能。作为一种新兴的磁性功能材料或磁性智能材料,磁性镓基液态金属复合材料在柔性电子、微电机、靶向给药、热调控、屏蔽与吸波等领域已展现出初步的研究和应用价值。本文系统地总结和评述了磁性镓基液态金属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从基础研究、磁力控制、磁热控温、屏蔽与吸波四个方面综述了磁性镓基液态金属复合材料的性能和应用,说明了这种复合策略的有效性。这可为磁性镓基液态金属复合材料的进一步研究与开发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态金属 镓基合金 磁性材料 复合材料 材料 柔性电子 智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F-MOF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其在水处理领域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李洁 张佳 +1 位作者 陈连喜 李小鹏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10-1615,共6页
综述了近年来COF-MOF复合材料在污水处理方面的应用,系统介绍了COF-MOF复合材料的合成方法及其在污水处理领域的研究进展。并总结了COF-MOF复合材料在实际性能方面的战略优势,提出了COF-MOF复合材料在未来应用面临的挑战,并进行展望。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MOF) 共价有机框架(COF) 复合材料 污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F-on-MOF复合材料制备与光催化性能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马晓宇 张岩 +3 位作者 周阿武 李涵冰 杨飞华 李建荣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17-1431,共15页
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正面临着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两大挑战,因此,高效利用和转化绿色能源(太阳能)引起了广泛关注。金属-有机框架(MOF)材料凭借其高比表面积、可调孔径和丰富活性位点等特点而逐渐成为光催化领域中一种热门材料。近年来,MOF-... 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正面临着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两大挑战,因此,高效利用和转化绿色能源(太阳能)引起了广泛关注。金属-有机框架(MOF)材料凭借其高比表面积、可调孔径和丰富活性位点等特点而逐渐成为光催化领域中一种热门材料。近年来,MOF-on-MOF复合材料成为纳米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其重点是由两种或多种不同结构和形态的同质或异质MOF组装。与单一MOF相比,MOF-on-MOF复合材料表现出更加良好的可调性、更加丰富的活性位点和协同作用,在光催化领域中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因此,本文主要从光催化CO_(2)还原、光催化水分解、光催化降解污染物和光催化有机转化这四个方面简述了MOF-on-MOF复合材料光催化性能的研究进展,介绍了MOF-on-MOF复合材料的合成策略,包括外延生长、表面活性剂辅助生长、配体/金属离子交换和成核动力学引导生长等,回顾了各种策略展现出的特点;分析了MOF-on-MOF复合材料在光催化方面的优势,阐述了影响其光催化性能的关键因素。指出需进一步提升高复杂性MOF-on-MOF的精确控制和操纵,探究了明确的MOF-on-MOF光催化反应途径和机理,拓展了MOF-on-MOF光催化应用领域,为MOF-on-MOF的工业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 构效关系 复合材料 异质结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金属有机骨架复合材料Fe_3O_4-COOH@MIL-101用于燃料油中含硫化合物的脱除 被引量:2
9
作者 马丽 黄艳凤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31-34,共4页
燃料油中含硫化合物的脱除一直是人们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采用溶剂热法原位合成磁性金属有机骨架复合材料Fe_3O_4-COOH@MIL-101,并利用XRD、SEM等技术对其进行表征。基于动态吸附实验,利用GC法分析检测,考察该复合材料对模型油中两种噻... 燃料油中含硫化合物的脱除一直是人们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采用溶剂热法原位合成磁性金属有机骨架复合材料Fe_3O_4-COOH@MIL-101,并利用XRD、SEM等技术对其进行表征。基于动态吸附实验,利用GC法分析检测,考察该复合材料对模型油中两种噻吩类硫化物苯并噻吩、二苯并噻吩的吸附脱硫效果。实验结果表明,Fe_3O_4-COOH@MIL-101复合材料兼具MIL-101和磁性微球的双重优异性能,Fe_3O_4-COOH@MIL-101复合材料对苯并噻吩和二苯并噻吩的平衡吸附量可以达到7.99 mg/g和24.60mg/g,具有较快的吸附反应动力学且符合动力学二级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脱硫 磁性金属有机骨架复合材料 苯并噻吩 二苯并噻吩 燃料油 Fe3O4-COOH MIL-10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性金属有机框架纳米酶的比色适配体传感器一步法检测鱼肉中组胺
10
作者 裘奕星 刘鑫 +2 位作者 宋羽梵 丁玉庭 徐霞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18-327,共10页
本研究以Fe3O4为核材,采用原位生长铁基金属有机框架(metal organic framework,MOF)制备磁性MOF颗粒,然后将Pt纳米颗粒掺杂在其表面制备磁性纳米酶,并将组胺适配体H1修饰到纳米酶表面得到比色探针。利用该探针与不同浓度组胺结合后,适... 本研究以Fe3O4为核材,采用原位生长铁基金属有机框架(metal organic framework,MOF)制备磁性MOF颗粒,然后将Pt纳米颗粒掺杂在其表面制备磁性纳米酶,并将组胺适配体H1修饰到纳米酶表面得到比色探针。利用该探针与不同浓度组胺结合后,适配体构象变化所导致的纳米酶催化H_(2)O_(2)介导3,3,5,5-四甲基联苯胺氧化的显色反应差异,实现鱼肉中组胺的一步法比色传感检测。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对组胺的线性检测范围为0.1~70 μmol/L,检测限为0.943 μmol/L,鲭鱼样本的加标回收率为90.7%~100.5%。该方法线性检测范围宽、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可用于鱼肉等复杂食品样品中组胺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金属有机框架 纳米酶 组胺 适配体传感器 比色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金属/共价有机框架分子印迹材料的固相萃取结合色谱/质谱在海岸带新污染物筛查识别中的应用
11
作者 黄晶滢 闫敬怡 +2 位作者 齐骥 陈令新 李金花 《色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41-856,共16页
海岸带作为海陆交互作用的关键区域,承载着复杂的生态系统与高强度的人类活动。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内分泌干扰物(EDCs)、抗生素、微塑料等新污染物不断涌入海岸带。这些污染物具有浓度低、种类多、... 海岸带作为海陆交互作用的关键区域,承载着复杂的生态系统与高强度的人类活动。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内分泌干扰物(EDCs)、抗生素、微塑料等新污染物不断涌入海岸带。这些污染物具有浓度低、种类多、化学性质复杂等特点,对海岸带生物多样性及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对新污染物进行筛查识别和精准检测是研究其环境行为、健康危害及消减控制等的首要前提,相关研究将为后者提供强有力的理论和技术支撑。然而,海岸带样品基质复杂(如水体、沉积物、土壤、生物样品、大气等多类型介质;高盐度、共存的多物种干扰等),通常采用的高灵敏的色谱或色谱-质谱检测技术仍然需要结合高效的样品前处理。基于功能材料的固相萃取(SPE)已成为重要的样品前处理手段,例如具有构效预定性的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凭借其“锁钥”特异性识别机制在SPE中备受青睐。然而,MIPs仍存在模板分子残留/泄漏、吸附容量低、传质速率低及复杂基质适应性欠佳等困扰,制约其实际应用。近年来,高比表面积与可调孔径的金属/共价有机框架(MOFs/COFs)材料的引入为MIPs性能提升提供了新思路,可显著增强MIPs的吸附容量和传质速率及适用性等。因此,MOF/COF-MIPs复合材料日益引起关注,其作为SPE吸附剂在海岸带新污染物筛查识别中占据一席之地。本文综述了MOF/COF-MIPs这两类复合材料结合SPE前处理及色谱/质谱测定用于海岸带新污染物筛查识别的研究新进展,概述了MIPs的制备方法并着重讨论了分子印迹固相萃取(MISPE)中需要考虑的吸附容量、结合动力学传质速率、选择性和抗干扰能力等关键因素。同时,介绍了MOF-MIPs和COF-MIPs复合材料的制备,聚焦MOF/COFs的结构优势如可设计性等及其对MISPE性能的提升作用。本文还梳理了MOF/COF-MIPs-SPE结合色谱或色谱-质谱在海岸带POPs、EDCs、抗生素、微塑料等新污染物测定中的典型应用。最后,提出了两类复合材料在海岸带新污染物检测中面临的挑战,并展望了其制备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带 新污染物 筛查识别 固相萃取 分子印迹 金属有机框架 共价有机框架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硼酸官能化金属-有机骨架磁性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在茶叶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枫雅 冯亮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111-1117,共7页
在茶叶的农药残留检测中,茶多酚及色素具有很强的基质效应,严重影响了色谱检测结果。该文将Fe_(3)O_(4)磁性纳米粒子与硼酸官能化金属有机骨架(BA-MOF)材料相结合,制备出一种对茶多酚等基质具有高效捕获能力的吸附材料Fe_(3)O_(4)@BA-MO... 在茶叶的农药残留检测中,茶多酚及色素具有很强的基质效应,严重影响了色谱检测结果。该文将Fe_(3)O_(4)磁性纳米粒子与硼酸官能化金属有机骨架(BA-MOF)材料相结合,制备出一种对茶多酚等基质具有高效捕获能力的吸附材料Fe_(3)O_(4)@BA-MOF。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建立了一种茶叶样品中农药残留的有效分析方法。通过在金属有机骨架结构中引入硼酸配体,将其作为顺式二醇的识别位点,实现对茶多酚的高效捕获。这种新型材料具有快速磁分离,比表面积高,功能位点丰富等优点。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以及X射线粉末衍射仪对制备材料进行了表征。同时对吸附剂的固相吸附条件(溶液pH、吸附剂用量、吸附时间)进行了优化,结果显示,50 mg Fe_(3)O_(4)@BA-MOF吸附材料可在5 min内去除74.58%茶多酚,溶液pH在7.0时效果最佳。利用硼亲和与茶多酚之间的可逆化学反应,通过调节溶液pH,可使Fe_(3)O_(4)@BA-MOF具有循环利用性,经过4次循环使用后仍具有优异的吸附性能。引入Fe_(3)O_(4)磁性纳米粒子,使其在样品前处理过程中表现出快速磁响应特性,提高前处理效率。在茶叶农药残留检测的实际应用中,经过Fe_(3)O_(4)@BA-MOF前处理后,10种农药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75.8%~138.6%,RSD为0.5%~18.7%(n=3)。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Fe_(3)O_(4)@BA-MOF纳米复合材料可以特异性吸附茶多酚基质,在茶叶的农药残留检测中具有净化基质,提高检测效率的功能,适用于茶叶中农药的检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纳米粒子 硼亲和 金属有机骨架 气相色谱-质谱 农药残留 茶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有机框架包覆铁电二维纳米片增强聚醚酰亚胺复合介质高温储能性能研究
13
作者 陈东洋 刘晓旭 +2 位作者 孙家明 陈皓男 尤晓光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62-1671,共10页
聚合物基电介质中有机相与无机相间的界面层的理化性质显著影响其储能特性,然而现有研究中多利用有机或无机组分的界面层来提高有机相与无机相间的相容性。该文在高介电常数铌酸钙(CNO)纳米片表面成功地包覆了一层多孔结晶的金属有机框... 聚合物基电介质中有机相与无机相间的界面层的理化性质显著影响其储能特性,然而现有研究中多利用有机或无机组分的界面层来提高有机相与无机相间的相容性。该文在高介电常数铌酸钙(CNO)纳米片表面成功地包覆了一层多孔结晶的金属有机框架层(MOF),聚合物基体中的分子链可在MOF的多孔结构中三维穿插与化学键合,形成的界面层可缓和填料与基体间电性能的不匹配,抑制无机填料和有机基体直接接触导致的载流子聚集,有效地降低复合电介质薄膜在高温下工作时的电导损耗,提高150℃工作时的击穿场强和能量存储能力。尤其是填充质量分数为0.2%的PEI/CNO@MOF复合电介质在150℃工作时的放电能量密度可达3.5J/cm^(3),同时充电-放电效率大于90%,具有潜在的实际应用价值。该文不仅提供了一种简便有效的高温界面设计策略,同时也为设计高储能特性聚合物电介质提供了技术范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电介质 复合材料 金属有机框架 电容储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MIL-88A(Fe)/ACF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对染料的光催化脱色
14
作者 李朝晖 季青豪 《印染》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1-66,共6页
采用原位生长法在活性炭纤维(ACF)上负载铁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制备了CA-MIL-88A(Fe)/ACF复合材料,并通过SEM、XRD、FT-IR和XPS等对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研究了配体比例、光源、H_(2)O_(2)用量对复合材料光催化降解活性艳蓝KN-R性能的... 采用原位生长法在活性炭纤维(ACF)上负载铁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制备了CA-MIL-88A(Fe)/ACF复合材料,并通过SEM、XRD、FT-IR和XPS等对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研究了配体比例、光源、H_(2)O_(2)用量对复合材料光催化降解活性艳蓝KN-R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其光催化脱色机理。结果表明:配体富马酸(FA)和柠檬酸(CA)的物质的量比为7∶1,60℃原位生长6 h所制得的复合材料,对活性艳蓝KN-R染液的脱色效果最好;光照和加入0.24 mL/L H_(2)O_(2)有利于复合材料对染料的催化脱色。复合材料重复使用5次,脱色率由98.7%下降到82.4%。在光催化脱色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羟基自由基(·OH)和过氧自由基(·O_(2)^(-))。引入CA配体有利于提高复合材料的光-芬顿催化脱色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脱色 催化 铁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活性炭纤维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有机骨架及其复合材料在分离领域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7
15
作者 张晓琼 汪彤 +2 位作者 王培怡 姚伟 丁明玉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176-1185,共10页
金属有机骨架(MOFs)是一类由无机金属离子与有机配体自组装形成的新型有机-无机杂化多孔材料,因具有比表面积超高、结构多样、热稳定性良好、孔道尺寸和性质可调等优势,在分离领域表现出重要的应用价值。然而,采用传统方法制备的MOFs多... 金属有机骨架(MOFs)是一类由无机金属离子与有机配体自组装形成的新型有机-无机杂化多孔材料,因具有比表面积超高、结构多样、热稳定性良好、孔道尺寸和性质可调等优势,在分离领域表现出重要的应用价值。然而,采用传统方法制备的MOFs多为粒径在微米或亚微米尺度的晶体,且颗粒形貌不规则,因此限制了MOFs在样品前处理和色谱固定相等领域的应用和发展。构建基于MOFs的复合材料是弥补MOFs应用缺陷的一项有效措施,有望在保留MOFs优越的分离特性的同时,引入基体材料的特定性能。该文简要综述了近年来MOFs及其复合材料在吸附、样品前处理和色谱固定相等分离领域中的应用进展,并对MOFs在分离科学中的应用前景做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骨架 复合材料 分离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有机骨架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二氧化碳吸附性能 被引量:11
16
作者 朱晨明 王保登 +5 位作者 张中正 王慧 张海娇 孙楠楠 魏伟 孙予罕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875-2884,共10页
通过原位溶剂热法分别合成了HKUST-1、MIL-101、Ui O-66与羟基化介孔氧化硅泡沫(MCF-OH)的复合物,并对材料进行了PXRD、SEM、低温N2吸-脱附、XPS、TGA表征及298K下的CO_2吸附测试。结果显示:3种复合材料中都形成了对应MOFs的晶型结构... 通过原位溶剂热法分别合成了HKUST-1、MIL-101、Ui O-66与羟基化介孔氧化硅泡沫(MCF-OH)的复合物,并对材料进行了PXRD、SEM、低温N2吸-脱附、XPS、TGA表征及298K下的CO_2吸附测试。结果显示:3种复合材料中都形成了对应MOFs的晶型结构,但由于各类MOFs金属中心的不同,MCF-OH对MOFs的形貌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其中,HKUST-1~#MOF-OH复合材料中MCF-OH的加入对HKUST-1的生长起到了导向作用,在两者界面间形成了新的介孔结构,并且其微孔孔径尺寸更接近CO_2的动力学直径。另外两种复合材料中MCF-OH的加入主要对其MOFs晶型颗粒的生长起到了限制作用,使其晶型颗粒尺寸减小,从而带来了比表面积的增加。3种复合材料的CO_2吸附量都较纯MOFs材料有所提高,并且由于HKUST-1#MOF-OH复合材料中微孔孔径尺寸的减小以及新的介孔结构的引入使其对CO_2的吸附更加高效,因此其较纯MOFs材料的吸附性能提升效果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捕集 吸附(作用)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 介孔氧化硅泡沫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有机框架复合材料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合成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徐彦芹 肖俪悦 +2 位作者 曹渊 陈昌国 王丹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4473-4489,共17页
电极材料是超级电容器(SCs)的关键部件,金属有机框架(MOFs)作为一种多孔材料,由于其具有比表面积大、结构可控、孔径可调等优点在SCs电极材料领域得到诸多关注,而MOFs的低导电性和稳定性仍然是实际应用中的主要挑战。MOF复合材料是一类... 电极材料是超级电容器(SCs)的关键部件,金属有机框架(MOFs)作为一种多孔材料,由于其具有比表面积大、结构可控、孔径可调等优点在SCs电极材料领域得到诸多关注,而MOFs的低导电性和稳定性仍然是实际应用中的主要挑战。MOF复合材料是一类由MOFs与一种或多种不同材料组成的复合材料,它可以有效地结合MOFs和其他功能材料的优势,例如优良的导电性和独特的电化学性质等。因此,MOF复合材料可以实现高可逆容量和优良的循环性能,克服MOFs材料的缺点,在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根据与MOFs复合的材料维度分类,可分为0D、1D、2D和3D MOFs四类复合材料,重点综述了这四类复合材料的组成及合成方法,并系统介绍了MOF复合材料的SCs应用,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 复合材料 超级电容器 电极电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金属粒子/有机物复合材料组织结构的探讨 被引量:3
18
作者 徐斌 楼白杨 +2 位作者 楼程华 白万金 刘宣国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216-219,共4页
采用高能球磨法制备了纳米金属粒子/有机物复合材料,运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衍射仪对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特征和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探讨了球磨时间对复合材料微观形貌特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过超声振动后复合... 采用高能球磨法制备了纳米金属粒子/有机物复合材料,运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衍射仪对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特征和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探讨了球磨时间对复合材料微观形貌特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过超声振动后复合颗粒分布较均匀,100h球磨后锌粒的粒径大约为100nm左右,呈层片状分布,聚氯乙烯与锌复合后,均匀地包覆在锌粒的表面。球磨50h、80h、100h和120h铜粒的粒径分别为300nm、140nm、70nm和30nm左右,近似圆球状,石蜡可以完全包覆纳米铜粒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金属粒子 有机复合材料 组织结构 高能球磨法 超声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金属有机骨架模板制备NiCo水滑石/泡沫镍复合材料及电容性能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晓亮 张多 +7 位作者 石雪梅 乔心页 程焱 赵浩男 常雷明 于振秋 黄传辉 杨绍斌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07-616,共10页
通过两步法先在泡沫镍(nickel foam,NF)上原位生长Co金属有机骨架(Co metal-organic framework,Co-MOF)纳米片阵列,再浸入不同浓度Ni^(2+)离子溶液刻蚀Co-MOF纳米片,在NF表面得到NiCo水滑石(NiCo layered double hydroxide,NiCo-LDH)。N... 通过两步法先在泡沫镍(nickel foam,NF)上原位生长Co金属有机骨架(Co metal-organic framework,Co-MOF)纳米片阵列,再浸入不同浓度Ni^(2+)离子溶液刻蚀Co-MOF纳米片,在NF表面得到NiCo水滑石(NiCo layered double hydroxide,NiCo-LDH)。NiCo-LDH/NF继承了Co-MOF纳米片结构形成一级纳米片阵列,并在一级纳米片表面形成次级纳米片褶皱。在2 mmol Ni(NO_(3))2·6H_(2)O溶液中刻蚀得到的NiCo-LDH/NF表现出高容量、高倍率性能,在电流密度为5 mA·cm^(-2)时比电容为7 764.5 mF·cm^(-2),电流密度为20 mA·cm^(-2)时比电容为6 098.2 mF·cm^(-2),容量保持率为78.5%,在20 A·g^(-1)电流密度下经过5 000次长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85.9%。与活性炭组装的混合电容器达到38.9 Wh·kg^(-1)的最大能量密度和8 000.0 W·kg^(-1)的最大功率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 超级电容器 复合材料 原位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包覆对磁性聚乳酸复合材料力学和介电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晶 于德梅 陈炜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20-124,共5页
合成了磁性纳米Fe3O4粒子,并通过有机包覆制备了磁性复合微球,进而分别以铁粒子和微球为填充相制备了两种磁性聚乳酸复合材料,研究比较了不同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晶性能及介电性能,探讨了有机包覆对复合材料微观相态及界面特征的影响... 合成了磁性纳米Fe3O4粒子,并通过有机包覆制备了磁性复合微球,进而分别以铁粒子和微球为填充相制备了两种磁性聚乳酸复合材料,研究比较了不同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晶性能及介电性能,探讨了有机包覆对复合材料微观相态及界面特征的影响.结果发现,有机包覆可提高无机铁粒子与聚合物基体的相容性,使得复合材料的韧性大幅提高,同时有机包覆使得无机粒子与聚乳酸分子之间存在强相互作用,从而减少了界面缺陷,改善了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包覆 磁性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介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