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性荧光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
1
作者 杨子涵 刘鑫 +1 位作者 李欣儒 李苗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8-380,共23页
随着科技的发展,性能单一的纳米粒子已经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研发多功能纳米粒子对社会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目前研发出的双功能磁性荧光纳米颗粒融合了磁性与荧光性能,能够在实现荧光标记的同时通过外加磁场进行操控,满足高灵敏度及多... 随着科技的发展,性能单一的纳米粒子已经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研发多功能纳米粒子对社会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目前研发出的双功能磁性荧光纳米颗粒融合了磁性与荧光性能,能够在实现荧光标记的同时通过外加磁场进行操控,满足高灵敏度及多选择性的任务需求。因此,磁性荧光双功能纳米粒子在生物医学、环境保护、新能源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介绍了封装法、偶联法、高温裂解法等制备方法,并讨论了它们的优点和局限性;此外,根据结构的不同,将磁性荧光纳米粒子分为三类;总结了磁性荧光纳米粒子在纳米药物载体、生物的检测与分离、生物成像、食品安全检测、指纹检测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最后对双功能磁性荧光纳米粒子的合成、应用等方面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荧光纳米粒子 双功能 分类 制备方法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谱法研究Fe^(3+)/Fe^(2+)离子对CS-Fe_3O_4@ZnS:Mn/ZnS磁性荧光复合纳米粒子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影响(英文)
2
作者 彭茂民 夏虹 刘丽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6-103,共8页
采用光谱法研究了Fe^(3+)/Fe^(2+)离子对CS-Fe_3O_4@ZnS∶Mn/ZnS磁性荧光复合纳米粒子(MFNPs)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相互作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CS-Fe_3O_4@ZnS∶Mn/ZnS MFNPs对BSA具有荧光猝灭作用,在有Fe^(3+)/Fe^(2+)离子存在时,猝... 采用光谱法研究了Fe^(3+)/Fe^(2+)离子对CS-Fe_3O_4@ZnS∶Mn/ZnS磁性荧光复合纳米粒子(MFNPs)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相互作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CS-Fe_3O_4@ZnS∶Mn/ZnS MFNPs对BSA具有荧光猝灭作用,在有Fe^(3+)/Fe^(2+)离子存在时,猝灭作用进一步加强.对猝灭曲线进行分析,确定Fe^(3+)/Fe^(2+)离子对CS-Fe_3O_4@ZnS∶Mn/ZnS MFNPs的猝灭为生成复合物引起的静态猝灭,对BSA的猝灭是由碰撞引起的动态猝灭,在有Fe^(3+)/Fe^(2+)离子存在时,一方面,CS-Fe_3O_4@ZnS∶Mn/ZnS MFNPs通过静电作用与BSA结合形成CS-Fe_3O_4@ZnS∶Mn/ZnS MFNPs-BSA复合物,BSA分子结构发生改变,BSA荧光强度降低;另一方面,Fe^(3+)/Fe^(2+)离子以动态猝灭的方式作用于BSA,Fe^(3+)/Fe^(2+)离子与CSFe_3O_4@ZnS∶Mn/ZnS MFNPs共同作用于BSA,BSA分子结构遭到进一步破坏,荧光猝灭更剧烈.紫外辐射条件下,相互作用进一步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荧光纳米粒子 铁离子 牛血清白蛋白 相互作用 荧光猝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磁性纳米粒子与PSA单链抗体复合探针对前列腺癌的靶向显像和治疗 被引量:7
3
作者 韩月东 崔大祥 +7 位作者 宦怡 李智铭 刘贺亮 宋华 刘彬 杜彤 高峰 贺蓉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5期406-411,共6页
目的:研究荧光磁性纳米粒子与前列腺癌特异性抗原(prostate cancer specific antigen,PSA)单链抗体片段结合的复合纳米探针作为前列腺癌核磁共振靶向显像剂与治疗剂的可行性。方法:荧光磁性纳米粒子(FMCNPs)与前列腺癌特异性单链抗体片... 目的:研究荧光磁性纳米粒子与前列腺癌特异性抗原(prostate cancer specific antigen,PSA)单链抗体片段结合的复合纳米探针作为前列腺癌核磁共振靶向显像剂与治疗剂的可行性。方法:荧光磁性纳米粒子(FMCNPs)与前列腺癌特异性单链抗体片段(ScFv)桥联制备成复合纳米探针(FMCNPs-ScFv),应用高分辨电镜、荧光光谱仪与磁强度计进行鉴定。将FMCNPs-ScFv与前列腺癌LNCaP细胞共培养,观察其进入癌细胞的靶向性;采用MTT法评价复合纳米探针的细胞毒性。建立裸鼠前列腺癌细胞移植模型,进行免疫组化和病理学鉴定;荷前列腺癌裸鼠尾静脉注射复合纳米探针,采用荧光成像系统观察纳米探针在裸鼠体内的分布消除过程;利用核磁共振观察复合纳米探针肿瘤靶向显像效果;给予体外磁场照射(100W功率)30min,观察肿瘤体积的变化。结果:成功制备复合纳米探针FMCNPs-ScFv;细胞培养实验显示复合纳米探针能够进入前列腺癌细胞质;在显像浓度范围内复合纳米探针细胞毒性很低,不影响细胞增殖。成功制备裸鼠前列腺癌模型。荧光成像系统显示复合纳米探针快速地在裸鼠各重要器官分布,并逐渐集中于肿瘤部位;核磁共振显示纳米探针在24h内能够清晰显示前列腺癌图像;体外磁场照射4d后,注射复合纳米探针的裸鼠肿瘤组织生长显著慢于对照裸鼠的肿瘤组织(P<0.05)。结论:制备的复合纳米探针FMCNPs-ScFv能有效地靶向前列腺癌组织,可用于前列腺癌的核磁共振成像,也能用于体外磁场作用下的肿瘤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荧光磁性纳米粒子 前列腺癌特异性抗原单链抗体 纳米探针 核磁共振成像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