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1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质炭-四氧化三铁磁性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在水中银检测上的应用
1
作者 秦园 吴建兵 +4 位作者 沈怡佳 吴梅 朱楠 陈蓉 陈祝军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59-462,共4页
以柚子皮粉末、六水合三氯化铁、尿素为原料通过一步水热法制备生物质炭-四氧化三铁磁性纳米颗粒(NC/Fe_(3)O_(4)NPs)。取10.0 mL水样,加入10.0 mg NC/Fe_(3)O_(4)NPs,振荡15 min,用磁铁吸附NC/Fe_(3)O_(4)NPs,与溶液分离,弃去溶液,再加... 以柚子皮粉末、六水合三氯化铁、尿素为原料通过一步水热法制备生物质炭-四氧化三铁磁性纳米颗粒(NC/Fe_(3)O_(4)NPs)。取10.0 mL水样,加入10.0 mg NC/Fe_(3)O_(4)NPs,振荡15 min,用磁铁吸附NC/Fe_(3)O_(4)NPs,与溶液分离,弃去溶液,再加入5.0 mL水洗涤NC/Fe_(3)O_(4)NPs,弃去溶液,重复洗涤3次,加入5.0 mL 30%(体积分数)硝酸溶液,振荡15 min,磁性分离NC/Fe_(3)O_(4)NPs,收集溶液,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中银的含量。结果表明,银的质量浓度在0.20~10.0μg·L^(-1)内与对应的吸光度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为0.13μg·L^(-1)。对6.0μg·L^(-1)银标准溶液测定6次,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6%。按照标准加入法对实际样品进行回收试验,回收率为91.5%9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炭-氧化三铁磁性纳米颗粒(NC/Fe_(3)O_(4)NPs) 磁性固相萃取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四氧化三铁颗粒对嗜乙酸产甲烷八叠球菌表面特性与生物效应研究
2
作者 孙逊 王文宇 +2 位作者 李晓华 祝凡平 袁宪正 《环境污染与防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9-64,共6页
采用原子力显微镜多参数成像技术、功能化探针技术和单细胞力谱技术,研究了纳米四氧化三铁颗粒(Fe_(3)O_(4)NPs)诱导的嗜乙酸产甲烷八叠球菌的表面特性和黏附特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Fe_(3)O_(4)NPs暴露促进了细胞的甲烷产量,促进胞外... 采用原子力显微镜多参数成像技术、功能化探针技术和单细胞力谱技术,研究了纳米四氧化三铁颗粒(Fe_(3)O_(4)NPs)诱导的嗜乙酸产甲烷八叠球菌的表面特性和黏附特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Fe_(3)O_(4)NPs暴露促进了细胞的甲烷产量,促进胞外聚合物的蛋白和多糖分泌,降低了表面粗糙度和细胞刚度。Fe_(3)O_(4)NPs暴露影响细胞表面的化学性质,进而改变细胞间和细胞-气泡间界面黏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力显微镜技术 嗜乙酸产甲烷八叠球菌 纳米氧化三铁颗粒 表面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改性纳米四氧化三铁吸附水中铅离子、亚甲基蓝、结晶紫的性能研究
3
作者 彭勇涛 梁艳 +1 位作者 谢湉 黄河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81-689,共9页
合成了马来酸-丙烯酸共聚物(MA/AA)改性的纳米四氧化三铁(Fe_(3)O_(4)@MA/AA),并用于吸附水中的铅离子(Pb^(2+))、亚甲基蓝(MB)、结晶紫(CV)。研究了溶液pH、MA/AA分子量和浓度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吸附剂的吸附能力随着pH... 合成了马来酸-丙烯酸共聚物(MA/AA)改性的纳米四氧化三铁(Fe_(3)O_(4)@MA/AA),并用于吸附水中的铅离子(Pb^(2+))、亚甲基蓝(MB)、结晶紫(CV)。研究了溶液pH、MA/AA分子量和浓度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吸附剂的吸附能力随着pH的升高而升高,高分子量MA/AA改性的Fe_(3)O_(4)拥有更好的吸附效果,而Fe_(3)O_(4)@MA/AA对三种污染物的吸附随着MA/AA的改性浓度增大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其中Fe_(3)O_(4)@MA/AAmax的吸附性能最佳。围绕Fe_(3)O_(4)@MA/AAmax进行了BET、SEM、XRD、XPS、FTIR等表征和等温吸附及吸附动力学实验,并运用XPS及FTIR揭示其中的吸附机制。结果表明,三种污染物在Fe_(3)O_(4)@MA/AAmax上的吸附更符合Langmiur等温模型和准二阶动力学模型;Fe_(3)O_(4)@MA/AAmax对MB和CV的吸附以静电相互作用为主导,而对Pb^(2+)的吸附为静电相互作用及络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氧化三铁 马来酸-丙烯酸共聚物 铅离子 亚甲基蓝 结晶紫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氧化三铁磁性纳米颗粒对人角质形成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汤莹 范晓燕 +3 位作者 羊富光 林方兴 金婵 杨勇骥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03-706,共4页
目的研究四氧化三铁(磁性Fe3O4)纳米颗粒对人角质形成细胞(HaCaT)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将不同浓度的Fe3O4磁性纳米颗粒悬液加入培养的HaCaT细胞中,在37℃、5%CO2的细胞培养箱中共同孵育4h,收集细胞进行常规透射电镜制样,在透射电镜下观... 目的研究四氧化三铁(磁性Fe3O4)纳米颗粒对人角质形成细胞(HaCaT)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将不同浓度的Fe3O4磁性纳米颗粒悬液加入培养的HaCaT细胞中,在37℃、5%CO2的细胞培养箱中共同孵育4h,收集细胞进行常规透射电镜制样,在透射电镜下观察纳米Fe3O4颗粒进入细胞的方式及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 Fe3O4磁性纳米颗粒平均粒径为12nm。在不同浓度下Fe3O4磁性纳米颗粒均能以吞噬的方式进入细胞,进入细胞后再从吞噬泡中释出,主要对其附近的线粒体造成影响,线粒体出现肿胀,线粒体嵴溶解。结论 Fe3O4磁性纳米颗粒主要对HaCaT细胞中颗粒附近的线粒体结构有损伤,且存在浓度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纳米颗粒 氧化三铁 HACAT细胞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控制备磁性四氧化三铁-金纳米复合颗粒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5
作者 李永生 陈玲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21-228,共8页
随着纳米催化剂的不断发展,基于纳米金的多功能复合材料以其高效的催化性能而受到广泛关注。本研究采用简单可控的原位还原法,制备了一种粒径均一、分散性良好、可快速磁分离且具有高催化活性与催化稳定性的磁性四氧化三铁-金纳米复合... 随着纳米催化剂的不断发展,基于纳米金的多功能复合材料以其高效的催化性能而受到广泛关注。本研究采用简单可控的原位还原法,制备了一种粒径均一、分散性良好、可快速磁分离且具有高催化活性与催化稳定性的磁性四氧化三铁-金纳米复合颗粒。首先用有机硅源-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MPTES)水解得到的有机硅层来包覆粒径约100 nm的亲水四氧化三铁(Fe3O4)纳米颗粒,再通过有机硅层表面的巯基来锚定原位还原生成的尺寸可控的金纳米颗粒(2 nm或6 nm),得到内核为四氧化三铁、壳层为金纳米颗粒均匀修饰有机硅层的磁性氧化硅复合颗粒。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动态光散射仪(DLS)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等对所合成材料进行系统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磁性氧化硅复合颗粒核壳结构明显,分散性良好,粒径约为150 nm;饱和磁强度为32.1 A?m2/kg,具有良好的超顺磁特性。将其应用于4-硝基苯酚的催化还原,转化频率(TOF)值高达70 s-1,远高于文献报道值,五次循环反应后的转化率依然高达98%,证实其具备高催化活性及良好的循环催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还原 磁性氧化三铁-金纳米复合颗粒 超顺磁性 高催化活性 循环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改性的磁性纳米颗粒对重金属吸附特征
6
作者 史豪 王雅 +3 位作者 赵尉伶 罗艳丽 杨方源 周金龙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4-61,共8页
分别利用四种不同电性的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S、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AB,以及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SNC 16和NPC 16——对四氧化三铁表面进行改性,制备得到Fe_(3)O_(4)@SDS、Fe_(3)O_(4)@CTAB、Fe_(3)O_(4)@SNC 16和Fe_(3)O_(4)... 分别利用四种不同电性的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S、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AB,以及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SNC 16和NPC 16——对四氧化三铁表面进行改性,制备得到Fe_(3)O_(4)@SDS、Fe_(3)O_(4)@CTAB、Fe_(3)O_(4)@SNC 16和Fe_(3)O_(4)@NPC 16(统称为“Fe_(3)O_(4)@surfactants”)磁性纳米颗粒,并采用XRD、TEM、FTIR、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和XPS对它们进行表征分析,使用吸附动力学、吸附等温线和吸附热力学探究表面活性剂对Fe_(3)O_(4)的As(Ⅲ)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Fe_(3)O_(4)@surfactants颗粒近似为球形,平均粒径约10 nm,饱和磁化强度均大于70 emu·g-1,可有效地从溶液中分离。Fe_(3)O_(4)@surfactants对As(Ⅲ)的吸附在60 min内达到平衡,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Freundlich等温线模型,说明其机理是以化学吸附为主的多分子层吸附。在相同条件下,Fe_(3)O_(4)@CTAB对As(Ⅲ)的吸附最强(最大吸附容量为55.174 mg/g),远高于其他复合材料,并且循环使用五次后对As(Ⅲ)的去除率保持在初始值的85%。本工作的结果为开发有效去除水中As(Ⅲ)的新型功能化纳米吸附材料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三铁 表面活性剂 三价砷 纳米材料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颗粒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SP-ICP-MS)法检测水稻中不同生长阶段二氧化钛纳米颗粒
7
作者 刘立超 兰冠宇 +5 位作者 王春慧 徐妍 李雪 俞晓峰 王朝辉 毛雪飞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17-1227,共11页
作为一类新污染物,金属及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在作物中吸收、富集和毒性效应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通过对驻留时间、电压参数、反应气种类等仪器条件的优化,开发了用于水稻中二氧化钛纳米颗粒(TiO_(2)NPs)精准定量检测的碱提取-单颗粒电感... 作为一类新污染物,金属及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在作物中吸收、富集和毒性效应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通过对驻留时间、电压参数、反应气种类等仪器条件的优化,开发了用于水稻中二氧化钛纳米颗粒(TiO_(2)NPs)精准定量检测的碱提取-单颗粒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SP-ICP-MS)。实验结果表明,当仪器条件优化为驻留时间50μs、动态反应池电压参数(RPq)0.45、反应气氨气流量为0.6 mL/min时,具有良好的信背比。此外,样品前处理条件优化结果表明,超声辅助碱提法的效率更高且对颗粒粒径影响最小。因此,建立了一种SP-ICP-MS法用于检测水稻中的TiO_(2)NPs,其粒径检出限为17 nm,颗粒浓度检出限为8×10^(4) particles/L。基于所建方法发现,TiO_(2)NPs对水稻的株高无显著影响,但显著促进了根系的生长,且高浓度TiO_(2)NPs处理的根系长度增加更为明显。同时,水稻植株的根、茎、叶和籽粒部位均检测到TiO_(2)NPs的积累,且随着植株生长,积累的TiO_(2)NPs粒径显著减小,特别是在叶片和籽粒部位,这可能与TiO_(2)NPs在植物体内运输过程的机械摩擦或内部通道筛选有关。在根部,高浓度/小粒径组的TiO_(2)NPs积累增加最为显著;茎秆和叶片在孕穗期后积累浓度增加,且高浓度/大粒径组积累效应更为明显;而籽粒部位的积累程度虽随水稻生长显著上升,但不同浓度和粒径组间差异不显著。研究结果为深入理解纳米颗粒物在植物体内的吸收、运输和积累行为及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 甲基氢氧化铵提取 酶提取 水稻 氧化 纳米颗粒 新污染物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易水热法制备磁性Fe_(3)O_(4)纳米颗粒及其磁性能研究
8
作者 丁界雄 柳馨 +5 位作者 铁生年 铁健 蒋自鹏 王雅慧 王培义 汪清海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99-1910,共12页
磁性四氧化三铁(Fe_(3)O_(4))纳米材料具有高磁响应速率、超顺磁性和生物相容性等优良特性。通过对Fe_(3)O_(4)纳米材料的微观形貌进行调控,可以根据储能、催化、医药等实际应用需要,实现对其物理化学性能的有效控制。本文采用简易水热... 磁性四氧化三铁(Fe_(3)O_(4))纳米材料具有高磁响应速率、超顺磁性和生物相容性等优良特性。通过对Fe_(3)O_(4)纳米材料的微观形貌进行调控,可以根据储能、催化、医药等实际应用需要,实现对其物理化学性能的有效控制。本文采用简易水热法,通过改变前驱体中Fe3+和Fe2+的比例、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条件,在未添加形貌调控剂的情况下,制备出了粒径在10~25 nm的球形磁性Fe_(3)O_(4)纳米颗粒,最佳制备条件下材料的饱和磁化强度为73.3 emu·g^(-1)。结果表明,磁性Fe_(3)O_(4)纳米颗粒的磁性能与制备条件有着明显的关系,随着水热温度和时间增加,磁性纳米颗粒的粒径及饱和磁化强度先增加再减小。粒径越小,颗粒内部有效磁体积越小,因此饱和磁化强度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氧化三铁 水热法 磁性 饱和磁化强度 矫顽力 超顺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炭负载锰掺杂纳米四氧化三铁吸附除锑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闫敏琪 杨勇 +1 位作者 杨淳轲 史惠祥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1-46,共6页
为提升晶态铁系金属氧化物的吸附容量、提高对印染废水中高溶解度和稳定性的Sb(OH)_(6)^(-)去除效果,制备生物炭负载锰掺杂纳米四氧化三铁,探究其吸附效果与联用生物炭负载提升吸附容量的机理。吸附实验表明,在初始pH为7.0±0.5、温... 为提升晶态铁系金属氧化物的吸附容量、提高对印染废水中高溶解度和稳定性的Sb(OH)_(6)^(-)去除效果,制备生物炭负载锰掺杂纳米四氧化三铁,探究其吸附效果与联用生物炭负载提升吸附容量的机理。吸附实验表明,在初始pH为7.0±0.5、温度25℃、初始锑浓度200μg/L条件下,吸附剂除锑的最优条件为锰铁比0.3、负载比0.2、投加量0.3 g/L,此时模拟废水中锑含量可降至38μg/L,在更低投加量、更温和pH、室温条件下有更高的吸附容量。且吸附剂的循环使用性能较好,经三个吸附-脱附循环后吸附量仍达86%。吸附容量机理研究发现,生物炭负载提升吸附容量的机理为缓解团聚、提高吸附剂表面带正电强度、增强其对Sb(OH)_(6)^(-)的离子交换吸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染废水 吸附 生物炭负载锰掺杂纳米氧化三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磁性四氧化三铁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52
10
作者 秦润华 姜炜 +1 位作者 刘宏英 李凤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F09期66-68,共3页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纳米磁性Fe_3O_4粒子。选用NH_3·H_2O作为沉淀剂,加入到Fe^(2+)和Fe^(3+)的混合溶液中,制得了纳米磁性Fe_3O_4粒子。考察了Fe^(2+)和Fe^(3+)溶液浓度、沉淀剂的浓度、Fe^(3+)/Fe^(3+)/OH^-、温度及搅拌速度...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纳米磁性Fe_3O_4粒子。选用NH_3·H_2O作为沉淀剂,加入到Fe^(2+)和Fe^(3+)的混合溶液中,制得了纳米磁性Fe_3O_4粒子。考察了Fe^(2+)和Fe^(3+)溶液浓度、沉淀剂的浓度、Fe^(3+)/Fe^(3+)/OH^-、温度及搅拌速度等因素对产物粒径及性能的影响,并对其进行了初步的性能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磁性氧化三铁 制备工艺 化学共沉淀法 沉淀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氧化三铁/单壁碳纳米管磁性复合纳米粒子分散固相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牛奶中的香精添加剂 被引量:16
11
作者 李海芳 杨红云 +2 位作者 张英 王培龙 林金明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13-418,共6页
通过化学键合的方法制备单壁碳纳米管包覆的四氧化三铁(Fe3O4/C N T s)磁性复合纳米粒子。首先用水热法合成磁性Fe3O4纳米粒子,并进行硅烷氨基化处理,羧基化的单壁碳纳米管通过1-(3-二甲基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EDC)和N-羟基琥珀酰... 通过化学键合的方法制备单壁碳纳米管包覆的四氧化三铁(Fe3O4/C N T s)磁性复合纳米粒子。首先用水热法合成磁性Fe3O4纳米粒子,并进行硅烷氨基化处理,羧基化的单壁碳纳米管通过1-(3-二甲基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EDC)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交联剂反应修饰到Fe3O4纳米颗粒表面。合成的Fe3O4/C N T s复合纳米粒子具有很高的磁响应度和很好的分散能力,是一种很好的分散固相萃取剂。本研究将合成的Fe3O4/C N T s纳米粒子用于分散固相微萃取富集牛奶中的香精添加剂,并与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联用,实现了香兰素和乙基香兰素的快速高效富集和高灵敏度检测,两者的检出限达10μg/L,回收率大于92%。本研究表明,合成的Fe3O4/C N T s磁性复合粒子是一种很好的奶制品中香兰素添加剂的样品前处理富集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纳米粒子 氧化三铁 单壁碳纳米 高效液相色谱 香精添加剂 牛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四氧化三铁对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的作用效果与机理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爽 黄明 +3 位作者 崔明娟 胡鑫杭 许凯 姜启武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76-83,共8页
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MICP)是环境岩土工程领域一项新型的土体加固技术。微生物的生长及活性会受到外部磁场的影响,改变MICP中碳酸钙的晶型晶貌及沉淀方式,从而对碳酸钙的胶结性能产生影响。采用纳米四氧化三铁(Nano-Fe_(3)O_(4)),设计... 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MICP)是环境岩土工程领域一项新型的土体加固技术。微生物的生长及活性会受到外部磁场的影响,改变MICP中碳酸钙的晶型晶貌及沉淀方式,从而对碳酸钙的胶结性能产生影响。采用纳米四氧化三铁(Nano-Fe_(3)O_(4)),设计了Nano-Fe_(3)O_(4)作用下的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的水溶液及MICP砂土固化试验,对比分析了Nano-Fe_(3)O_(4)含量对微生物诱导生成的碳酸钙晶体含量(CCC)、类型、比例以及MICP固化砂土力学强度等参数的影响规律,并结合扫描电镜(SEM)试验分析了溶液环境及砂柱中碳酸钙的微观形貌特征,系统归纳了Nano-Fe_(3)O_(4)对MICP的作用效果及机制。结果表明:(1)Nano-Fe_(3)O_(4)能够有效改善细菌的新陈代谢性能,显著提高细菌OD_(600)及脲酶活性;(2)溶液环境中,MICP产生的碳酸钙晶体类型以球霰石为主,含少量方解石,且Nano-Fe_(3)O_(4)含量增加能够促进球霰石的生成及增大MICP沉淀物中稳定相碳酸钙所占的比例;(3)Nano-Fe_(3)O_(4)可以显著提高MICP固化砂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和CCC;(4)SEM分析结果表明,溶液环境中,碳酸钙晶体以球型堆积为主,MICP固化砂柱中碳酸钙晶型随Nano-Fe_(3)O_(4)含量的增加逐渐呈菱柱状堆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MICP) 纳米氧化三铁 晶体类型与形貌 细菌脲酶活性 溶液环境 MICP固化砂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酸低温水洗改性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 被引量:14
13
作者 朱春山 宋佳 +1 位作者 邱莉 张强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552-1555,共4页
通过对油酸改性四氧化三铁(Fe3O4)磁性纳米粒子的制备工艺的改进研究,成功制备了分散性好、磁响应性强的平均粒径在18 nm的改性Fe3O4磁性纳米粒子,并通过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透射电镜等对制备的磁性纳米粒子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采... 通过对油酸改性四氧化三铁(Fe3O4)磁性纳米粒子的制备工艺的改进研究,成功制备了分散性好、磁响应性强的平均粒径在18 nm的改性Fe3O4磁性纳米粒子,并通过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透射电镜等对制备的磁性纳米粒子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采用60℃的反应温度进行改性处理,以蒸馏水进行洗涤时,得到的油酸改性Fe3O4磁性纳米粒子的分散性最好、磁响应性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酸 改性 氧化三铁纳米粒子 低温 水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辅助磁性纳米四氧化三铁催化过氧化氢降解亚甲蓝染料的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赵孝梨 陈昱瑾 +1 位作者 董入源 黄玉明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2-45,共4页
建立了一种基于超声辅助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微粒催化过氧化氢降解亚甲蓝染料的方法,研究了四氧化三铁纳米微粒浓度、过氧化氢浓度、pH值、反应时间、超声时间和温度等对催化降解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浓度为600mg/L... 建立了一种基于超声辅助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微粒催化过氧化氢降解亚甲蓝染料的方法,研究了四氧化三铁纳米微粒浓度、过氧化氢浓度、pH值、反应时间、超声时间和温度等对催化降解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浓度为600mg/L,过氧化氢浓度为0.32mol/L,pH值为5,超声时间为3min,温度为30℃,反应时间为2h时,模拟染料废水中亚甲蓝的去除率最高可达到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降解 磁性纳米氧化三铁 亚甲蓝 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壁碳纳米管表面均匀沉淀包覆四氧化三铁及其磁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孙健明 肇研 +3 位作者 李翔 鲍天骄 申雄刚 段跃新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02-107,共6页
本文用均匀沉淀的方法在多壁碳纳米管表面包覆了四氧化三铁(Fe3O4),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和场发射透射电镜(FETEM)对改性多壁碳纳米管表面形貌进行观察,采用场发射透射电镜附带的X射线能谱仪(EDX)对其表面成分进行测试,同时结合X... 本文用均匀沉淀的方法在多壁碳纳米管表面包覆了四氧化三铁(Fe3O4),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和场发射透射电镜(FETEM)对改性多壁碳纳米管表面形貌进行观察,采用场发射透射电镜附带的X射线能谱仪(EDX)对其表面成分进行测试,同时结合X射线衍射仪(XRD)对多壁碳纳米管表面包覆的晶体结构进行分析,最后采用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和网络矢量分析仪表征了Fe3O4包覆多壁碳纳米管的静态磁性能和动态电磁性能.结果表明,均匀沉淀Fe3O4包覆多壁碳纳米管的效果理想,相对原始多壁碳纳米管,改性后的多壁碳纳米管静态磁性能有了显著提高,比饱和磁化强度为12.15 emu/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壁碳纳米 均匀沉淀 氧化三铁 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和油酸钠修饰的超顺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的细胞毒性 被引量:8
16
作者 田明达 朱朝敏 +2 位作者 罗聪 龚梦嘉 毕杨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66-371,共6页
目的 研究壳聚糖和油酸钠修饰的超顺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 nanoparticles,SPIONs)的细胞毒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壳聚糖SPIONs和油酸钠SPIONs进行形态学观察;用10 μ... 目的 研究壳聚糖和油酸钠修饰的超顺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 nanoparticles,SPIONs)的细胞毒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壳聚糖SPIONs和油酸钠SPIONs进行形态学观察;用10 μg/mL的壳聚糖SPIONs和油酸钠SPIONs悬液处理体外培养的人肺腺癌细胞A549,普鲁士蓝染色观察2种SPIONs在细胞内的分布;用不同浓度(0、25、50、100和200 μg/mL)的2种SPIONs分别处理A549细胞,MTT法测定细胞生长活性;2种SPIONs染毒A549细胞48 h时,测定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DAPI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1)2种SPIONs均呈类球形结晶,粒径20~30 nm,此时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之间的热振动能足以克服磁吸引力而呈现超顺磁性。(2)普鲁士蓝染色显示细胞内可见蓝色沉着,说明2种SPIONs均可进入A549细胞内。(3)MTT检测结果显示壳聚糖SPIONs对细胞生长几乎无抑制,而200 μg/mL 油酸钠SPIONs在48 h和72 h时对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4)200 μg/mL壳聚糖SPIONs染毒细胞的上清液中LDH活性稍高于对照组(P〈0.05),而100 μg/mL和200 μg/mL油酸钠SPIONs染毒细胞的上清液中LDH活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也高于相同浓度壳聚糖SPIONs染毒组(P〈0.05)。(5)DAPI凋亡检测显示,壳聚糖SPIONs染毒细胞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油酸钠SPIONs染毒细胞发生明显的细胞核皱缩及胞核碎裂现象,且细胞凋亡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壳聚糖SPIONs与油酸钠SPIONs相比具有较低的细胞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顺磁性氧化三铁纳米粒子 壳聚糖 油酸钠 细胞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四氧化三铁复合材料的磁性能和电催化性能 被引量:5
17
作者 侯翠岭 李铁虎 +3 位作者 赵廷凯 张薇 刘乐浩 张文娟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594-2599,共6页
采用水热法制备碳纳米管(MWCNT)/四氧化三铁(Fe3O4)复合材料,运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傅立叶红外吸收光谱(FTIR)、振动样品磁强计(VSM)以及循环伏安法等对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磁性能以及电化学行为进行研究和分析。... 采用水热法制备碳纳米管(MWCNT)/四氧化三铁(Fe3O4)复合材料,运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傅立叶红外吸收光谱(FTIR)、振动样品磁强计(VSM)以及循环伏安法等对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磁性能以及电化学行为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在MWCNT/Fe3O4复合材料中,磁性Fe3O4纳米颗粒能够对MWCNTs表面较好的包覆,实现了Fe3O4对MWCNTs的表面修饰;Fe3O4含量(质量分数)为62.5%的复合材料容易被磁化,常温下其饱和磁化强度(Ms)为35.89 A·m2/kg,矫顽力(Hc)为0.19 A/m,表现出良好的顺磁性;MWCNTs/Fe3O4修饰玻碳(GC)电极对H2O2的电化学响应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使其氧化还原过电位升高,氧化峰值电流显著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 氧化三铁 磁性 电催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的超声波辅助水热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11
18
作者 郭英 李酽 +1 位作者 刘秀琳 才华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1-24,共4页
以六水三氯化铁、四水二氯化铁和氨水为原料,在超声波辅助下,水热法制备了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借助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镜(TEM)及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产物四氧化三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反应物三价铁离子与二价铁离子物... 以六水三氯化铁、四水二氯化铁和氨水为原料,在超声波辅助下,水热法制备了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借助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镜(TEM)及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产物四氧化三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反应物三价铁离子与二价铁离子物质的量比为1.75,pH为13,控制水热合成温度在140-160℃、水热处理时间在3-5 h时,可制备出纯相的反尖晶石结构的四氧化三铁纳米微粒。随着水热合成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晶体发育更完整,平均粒径增大。磁性测量表明,饱和磁化强度和矫顽力也随着四氧化三铁纳米微粒平均粒径的增大而增大,控制水热合成温度140-150℃、水热处理时间4 h能够制备出平均粒径小于20 nm、具有超顺磁性的四氧化三铁纳米微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粒子 氧化三铁 超声波处理 超顺磁性 水热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13
19
作者 郑举功 陈泉水 杨婷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5-17,共3页
纳米四氧化三铁是一种多功能磁性材料。水解法制备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的主要影响因素有熟化温度、二价铁与三价铁的物质的量比和滴定终点的pH。正交实验分析结果表明:二价铁与三价铁的物质的量比为1∶1.75、恒温熟化温度为80℃、终点的p... 纳米四氧化三铁是一种多功能磁性材料。水解法制备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的主要影响因素有熟化温度、二价铁与三价铁的物质的量比和滴定终点的pH。正交实验分析结果表明:二价铁与三价铁的物质的量比为1∶1.75、恒温熟化温度为80℃、终点的pH=11的条件下,可合成粒径分布在0.1μm以下、质量分数为95.53%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粉体。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镜(TEM)及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优化实验产物进行分析表明,纳米粒子属单相立方晶型,平均粒径为56 nm,纯度高、超顺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三铁 超顺磁性 纳米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物理因素对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在有机质存在条件下的饱和多孔介质中迁移持留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2
20
作者 胡俊栋 鞠莉 +2 位作者 寇小明 王学军 金妍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017-2024,共8页
近些年来,环境研究者对纳米颗粒的迁移性进行了部分研究,但是对环境稳定性低、反应活性高的金属氧化物工程纳米颗粒在多孔介质中的运移沉积行为的系统探讨还很不足,尤其是对其在有机质(NOM)存在条件下迁移行为的了解非常有限。本研究选... 近些年来,环境研究者对纳米颗粒的迁移性进行了部分研究,但是对环境稳定性低、反应活性高的金属氧化物工程纳米颗粒在多孔介质中的运移沉积行为的系统探讨还很不足,尤其是对其在有机质(NOM)存在条件下迁移行为的了解非常有限。本研究选用四氧化三铁磁纳米颗粒(MENPs)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填充柱淋溶实验法,对其在饱和多孔介质中的迁移持留行为展开探讨,其目的是考察几种主要介质环境物理因素对其在天然有机质存在条件下的纵向淋溶过程及其在介质中持留量的影响作用。结果显示,不利吸附条件下的MENPs集聚体在多孔介质中的吸附持留及迁移性能取决于多种合力的作用效果。其中,孔隙水流速增大时,MENPs在多孔介质中的迁移性增强,持留性减弱,持留MENPs在介质中的逐层分布随孔隙水流速改变而变化;而且,MENPs在多孔介质中的迁移持留性与介质颗粒的表面物理性质也有关,天然有机质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石英砂表面的异质性。另外,介质颗粒粒径大小也是影响MENP-介质间持留机制的重要因子。当多孔介质颗粒粒径大小改变时,MENPs穿透曲线及持留分布曲线随之变化明显,MENPs的吸附沉积机制也相应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三铁纳米颗粒 饱和多孔介质 迁移 持留 DLVO(Derjaguin-Landau-Verwey-Overbeek)理论 物理因子 有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