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性聚合物微球固定化青霉素G酰化酶制备光学纯(S)-2-氯苯甘氨酸
1
作者 马原 薛屏 +1 位作者 张立根 李媛媛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732-1737,共6页
通过反相悬浮聚合法制备了超顺磁性环氧聚合物微球用于固定化青霉素G酰化酶,利用磁性固定化酶催化N-苯乙酰-(R,S)-2-氯苯甘氨酸进行不对称水解反应,制备出(S)-2-氯苯甘氨酸单一对映体。磁性固定化酶催化水解反应的适宜条件为:底物浓度10... 通过反相悬浮聚合法制备了超顺磁性环氧聚合物微球用于固定化青霉素G酰化酶,利用磁性固定化酶催化N-苯乙酰-(R,S)-2-氯苯甘氨酸进行不对称水解反应,制备出(S)-2-氯苯甘氨酸单一对映体。磁性固定化酶催化水解反应的适宜条件为:底物浓度100 mg·m L-1,反应温度和时间30℃和12 h,反应溶液p H 8.0。在此条件下,N-苯乙酰-(R,S)-2-氯苯甘氨酸的转化率为48.8%,产物(S)-2-氯苯甘氨酸的对映体过量值eep达99.4%。磁场下回收磁性固定化青霉素G酰化酶,重复使用6次,底物的转化率和产物的对映体过量值分别为47.8%和9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固定化青霉素g酰化酶 (S)-2-氯苯甘氨酸 不对称水解 重复使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微粒对青霉素G酰化酶的固定化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陈文颖 赵敏 +1 位作者 韩旭 魏德强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39-42,49,共5页
将无机磁性粒子Fe3O4与有机材料海藻酸钠结合起来制成一种复合的磁性微粒,并将其进行表面修饰,通过化学共价法来固定青霉素G酰化酶。通过扫描电镜等对微粒进行形态学观察,并用傅立叶红外图谱表征微粒表面修饰基团。酶学性质研究表明,该... 将无机磁性粒子Fe3O4与有机材料海藻酸钠结合起来制成一种复合的磁性微粒,并将其进行表面修饰,通过化学共价法来固定青霉素G酰化酶。通过扫描电镜等对微粒进行形态学观察,并用傅立叶红外图谱表征微粒表面修饰基团。酶学性质研究表明,该微粒固定化的青霉素G酰化酶的最适pH值为7.5,最适温度为40℃。固定化酶与底物的亲和力有所降低,但是稳定性显著提高。重复催化研究结果表明,固定化酶具有比游离酶更广泛的温度及pH值适用范围,并且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可循环使用性和贮存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霉素g酰化 磁性微粒 固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聚合物微球固定化青霉素G酰化酶用于催化合成头孢克洛 被引量:5
3
作者 胡春苗 薛屏 +1 位作者 曹雪荣 张玮玮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5-99,共5页
利用反相悬浮技术制备出平均孔径和比表面积分别为13.0 nm和123.6 m^2/g的磁性聚合物微球,其具有超顺磁性,饱和磁化强度为6.04 emu/g。磁性微球固定化青霉素G酰化酶在乙二醇-磷酸盐缓冲溶液共溶剂体系中催化7-氨基-3-氯-3-头孢烯-4-酸(7... 利用反相悬浮技术制备出平均孔径和比表面积分别为13.0 nm和123.6 m^2/g的磁性聚合物微球,其具有超顺磁性,饱和磁化强度为6.04 emu/g。磁性微球固定化青霉素G酰化酶在乙二醇-磷酸盐缓冲溶液共溶剂体系中催化7-氨基-3-氯-3-头孢烯-4-酸(7-ACCA)与D-苯甘氨酸甲酯(D-PGM)合成头孢克洛,20℃反应2 h时,头孢克洛产率为33.0%,合成与水解比(S/H)为0.13;而在相同反应条件下使用游离青霉素G酰化酶,产率和合成与水解比分别为17.0%和0.08。同时考察了酶用量、反应温度以及溶剂对磁性固定化酶催化合成头孢克洛性能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克洛 磁性聚合物微球 固定化青霉素g酰化 共溶剂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亲水性环氧聚合物磁性微球的制备及其固定化青霉素酰化酶 被引量:12
4
作者 薛屏 刘海峰 杨金会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43-449,共7页
通过设计反相悬浮聚合体系,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A)亲水性磁性聚合物GHM微球。球中的Fe3O4微晶呈倒立尖晶石结构,在微球表面存在着大量环氧基和亲水性的羟基及酰胺等基... 通过设计反相悬浮聚合体系,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A)亲水性磁性聚合物GHM微球。球中的Fe3O4微晶呈倒立尖晶石结构,在微球表面存在着大量环氧基和亲水性的羟基及酰胺等基团,这些功能性基团为青霉素酰化酶(PGA)的固定化提供了适宜的微环境;同时,GHM微球具有的大孔结构和较高的比表面积,使其制备的固定化酶的载酶量高,这些有利因素使得固定化酶PGA/GHM在37℃下水解青霉素G钾合成6-氨基青霉烷酸的表观活性达748IU.g-1。PGA/GHM经15次重复使用,其催化活性未出现明显的衰减,在使用中,固定化酶在磁场的作用下能够快速沉降与产物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水性环氧聚合物 磁性微球 固定化青霉素酰化 催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霉素G酰化酶在γ-氧化铝上的吸附交联固定化 被引量:6
5
作者 石家骥 崔福绵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34-336,共3页
以 γ-氧化铝为载体 ,利用戊二醛对巨大芽孢杆菌 (Bacillus megaterium) Bp931胞外青霉素 G酰化酶进行吸附交联固定化。酶活力回收为 31% ,在 37℃、p H8.0的条件下 ,固定化酶对青霉素 G的活力为30 4IU/ g;作用于青霉素 G的表观米氏常数... 以 γ-氧化铝为载体 ,利用戊二醛对巨大芽孢杆菌 (Bacillus megaterium) Bp931胞外青霉素 G酰化酶进行吸附交联固定化。酶活力回收为 31% ,在 37℃、p H8.0的条件下 ,固定化酶对青霉素 G的活力为30 4IU/ g;作用于青霉素 G的表观米氏常数 Km值为 3.2 3× 10 - 2 M。该固定化酶可耐高离子强度洗涤 ,连续合成头孢拉定 (cephradine) 10批次 ,酶活力剩余 8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霉素g酰化 固定化 Γ-氧化铝 戊二醛 吸附交联固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化青霉素酰化酶在光敏感可再生两水相体系中催化青霉素G为6-APA 被引量:2
6
作者 金科铭 曹学君 +3 位作者 庄英萍 储炬 张嗣良 Orawan Duerasor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18-322,共5页
在一种光敏感可再生高聚物(PNBC 300000)与葡聚糖20000(Dextran 20000)形成的两水相体系中进行固定化青霉素酰化酶的相转移催化青霉素G产生6-APA的反应。在这个两水相体系中,当pH为7.8,底物浓度为62 mmol/L,反应温度为20℃,在50 mmo... 在一种光敏感可再生高聚物(PNBC 300000)与葡聚糖20000(Dextran 20000)形成的两水相体系中进行固定化青霉素酰化酶的相转移催化青霉素G产生6-APA的反应。在这个两水相体系中,当pH为7.8,底物浓度为62 mmol/L,反应温度为20℃,在50 mmol/L KCl存在下,6-APA的分配系数可达8.4。催化动力学显示,达到平衡的时间近6 h,PG(Na)转化率约82.6%。3批半连续反应转化率为60%~70%,较相近条件下的单水相反应得率提高近20%。在两水相中,底物及产物主要分配在上相,固定化酶分配在下相,底物青霉素G进入下相经酶催化产生的6-APA及苯乙酸又转入上相,从而解除了青霉素酰化酶催化反应的底物及产物抑制作用,达到提高产物得率的效果。形成两水相的高聚物通过488 nm的激光照射可实现循环利用,高聚物的光照回收率在95%~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再生两水相 光敏感聚合物 青霉素g 6-APA 固定化青霉素酰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化青霉素G酰化酶活性的X射线微分析Ⅰ:捕捉剂的X射线能谱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姚子华 黄永章 仇满德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7-31,共5页
筛选了能捕捉固定化青霉素 G酰化酶活性部位的捕捉剂 ;底物经固定化青霉素 G酰化酶水解 ,捕捉剂与水解产物反应生成沉淀 ,沉积在固定化青霉素 G酰化酶的催化活性部位。排除了载体、底物、固定化青霉素 G酰化酶对捕捉剂的干扰 ,Fe Cl3能... 筛选了能捕捉固定化青霉素 G酰化酶活性部位的捕捉剂 ;底物经固定化青霉素 G酰化酶水解 ,捕捉剂与水解产物反应生成沉淀 ,沉积在固定化青霉素 G酰化酶的催化活性部位。排除了载体、底物、固定化青霉素 G酰化酶对捕捉剂的干扰 ,Fe Cl3能用于固定化青霉素 G酰化酶 X射线微区活性定位的捕捉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微区分析 捕捉剂 固定化青霉素g酰化 活性定位 能谱分析 青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化青霉素G酰化酶合成头孢氨苄过程中酶活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赵国群 安蔚 刘金龙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910-914,共5页
目的改善固定化青霉素G酰化酶(PGA)的酶活稳定性,从而提高其重复使用次数。方法采用模拟法,研究了酶法合成头孢氨苄过程中影响PGA酶活稳定性的一些主要因素。结果 7-氨基-3-脱乙酰氧基头孢烷酸(7-ADCA)、苯甘氨酸甲酯(PGM)对固定化PGA... 目的改善固定化青霉素G酰化酶(PGA)的酶活稳定性,从而提高其重复使用次数。方法采用模拟法,研究了酶法合成头孢氨苄过程中影响PGA酶活稳定性的一些主要因素。结果 7-氨基-3-脱乙酰氧基头孢烷酸(7-ADCA)、苯甘氨酸甲酯(PGM)对固定化PGA表现出了很强的底物抑制作用,而且它们的抑制作用与其浓度几乎无关。固定化PGA加入到7-ADCA、PGM溶液后,其酶活迅速降低,但反应时间超过12h后,PGA酶活几乎保持恒定不变。头孢氨苄对固定化PGA表现出了产物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作用主要是由其水解产物造成的。随着与头孢氨苄反应时间的延长,固定化PGA的酶活一直持续降低。当控制反应温度≤30℃时,固定化PGA表现出良好的酶活稳定性。当酶反应液p H值为6.5时,固定化PGA酶活稳定性最好。结论合理控制头孢氨苄合成反应条件能够有效改善固定化PGA酶活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霉素g酰化 头孢氨苄 7-ADCA Pg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化青霉素G酰化酶活性的X射线微分析 Ⅱ:青霉素G酰化酶活性的定位 被引量:2
9
作者 姚子华 黄永章 仇满德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5-120,共6页
利用X射线微区分析 ,对固定化青霉素G酰化酶的活性进行了定位分析。青霉素G钠作为底物 ,FeCl3 作为捕捉剂 ,底物经固定化青霉素G酰化酶水解产生苯乙酸 ,后者与捕捉剂反应生成沉淀 ,可以确定固定化青霉素G酰化酶的催化活性部位。本工作... 利用X射线微区分析 ,对固定化青霉素G酰化酶的活性进行了定位分析。青霉素G钠作为底物 ,FeCl3 作为捕捉剂 ,底物经固定化青霉素G酰化酶水解产生苯乙酸 ,后者与捕捉剂反应生成沉淀 ,可以确定固定化青霉素G酰化酶的催化活性部位。本工作对不同酶活的固定化青霉素G酰化酶进行了形态分析与活性定位的研究 ,发现酶活的部位集中分布在载体的表面上 ,且分布不均匀。该方法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微区分析 固定化青霉素g酰化 面分布 活性 青霉素 定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化青霉素G酰化酶活性的X射线微分析(Ⅱ)—活性定位 被引量:1
10
作者 姚子华 黄永章 +5 位作者 仇满德 王书香 张贺迎 武金霞 潘延云 周艳芬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0年第4期383-385,共3页
利用苯乙酸与捕捉剂反应生成的沉淀 ,确定固定化青霉素G酰化酶的催化活性部位 .对不同酶活的固定化青霉素G酰化酶进行了活性定位的研究 ,发现酶活的部位集中分布在载体的表面上 ,且分布不均匀 ,而断面上几乎没有酶活存在 。
关键词 扫描电镜 固定化青霉素g酰化 能谱仪面分布 活性 X射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化青霉素G酰化酶活性的X射线微区分析(Ⅰ)———捕捉剂的选择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永章 姚子华 +5 位作者 仇满德 张贺迎 王书香 武金霞 潘延云 周艳芬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0年第3期259-262,274,共5页
为了能对固定化青霉素G酰化酶进行X射线微区分析 ,筛选了能捕捉酶活的合适的底物与捕捉剂的体系 ,青霉素G钠作为底物 ,FeCl3 作为捕捉剂 ,底物经固定化青霉素G酰化酶水解产生苯乙酸 ,后者与捕捉剂反应生成沉淀 ,可以确定固定化青霉素G... 为了能对固定化青霉素G酰化酶进行X射线微区分析 ,筛选了能捕捉酶活的合适的底物与捕捉剂的体系 ,青霉素G钠作为底物 ,FeCl3 作为捕捉剂 ,底物经固定化青霉素G酰化酶水解产生苯乙酸 ,后者与捕捉剂反应生成沉淀 ,可以确定固定化青霉素G酰化酶的催化活性部位 ;还对捕捉剂与底物、固定化青霉素G酰化酶与载体以及载体与底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 ,找到了可用于对固定化青霉素G酰化酶活性进行X射线微区定位的捕捉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微区分析 捕捉剂 固定化青霉素g酰化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固定化青霉素酰化酶催化拆分(R,S)-2-氯苯甘氨酸甲酯
12
作者 薛屏 谷耀华 +2 位作者 张立根 马原 李鹏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284-1289,共6页
将青霉素酰化酶(PGA)固定于饱和磁化率为6.5 emu/g、富含环氧基的大孔磁性聚合物微球(GM)上,所得磁性固定化酶PGA/GM用于在水相中催化(R,S)-2-氯苯甘氨酸甲酯(2-CGM)发生不对称水解反应;在20℃下反应48 h,所得(S)-2-CGM和(R)-2-氯苯甘... 将青霉素酰化酶(PGA)固定于饱和磁化率为6.5 emu/g、富含环氧基的大孔磁性聚合物微球(GM)上,所得磁性固定化酶PGA/GM用于在水相中催化(R,S)-2-氯苯甘氨酸甲酯(2-CGM)发生不对称水解反应;在20℃下反应48 h,所得(S)-2-CGM和(R)-2-氯苯甘氨酸的对映体过量值分别为98.0%和58.8%,底物总转化率为62.5%。PGA经GM固定化后,催化(R,S)-2-CGM水解反应的活性和对映体选择性均有显著提高。PGA/GM具有较强的磁响应性,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能进行快速分离和洗涤,机械损失小;经6次循环使用,其活性和对映体选择性未出现大幅衰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固定化青霉素酰化 (R S)-2-氯苯甘氨酸甲酯 不对称水解反应 催化拆分 对映选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环氧基亲水性固定化青霉素酰化酶共聚载体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9
13
作者 薛屏 卢冠忠 +1 位作者 郭杨龙 王筠松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61-365,共5页
环氧基团可以在温和条件下与酶分子的氨基反应使其固定于载体表面 .选用含有活性环氧基团的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 GMA)和亲水性的 N -乙烯吡咯烷酮 ( NVP)两种单体 ,以 N ,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 MBAA)为交联剂 ,甲醇水溶液作致孔剂 ... 环氧基团可以在温和条件下与酶分子的氨基反应使其固定于载体表面 .选用含有活性环氧基团的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 GMA)和亲水性的 N -乙烯吡咯烷酮 ( NVP)两种单体 ,以 N ,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 MBAA)为交联剂 ,甲醇水溶液作致孔剂 ,液体石蜡为主介质 ,通过反相悬浮聚合技术成功地合成了亲水性大孔 GMA-NVP-MBAA三元共聚物载体 ( GNM) .通过调节交联剂的用量和单体 NVP与 GMA的比例 ,可以调节载体的孔径、比表面积及在水中的溶胀性能 .将巨大芽孢杆菌青霉素酰化酶共价偶联于平均孔径为1 6.5 nm、表面环氧基含量为 0 .90 6mmol/g的 GNM共聚物载体 ,制成固定化酰化酶 ,其表观活性高达 62 5U/g,水解青霉素 G钾盐的最适宜温度为 5 0℃ ,p H值为 8.0 .固定化酶在 4℃保存 40 d,活性保持不变 .经3次使用后 ,活性达到稳定值 ( 60 1 U /g左右 ) ,再经 1 2次使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基团 亲水性载体 固定化青霉素酰化 合成 反相悬浮聚合 半合成抗生素 结构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化青霉素酰化酶新型载体PEI/SiO_2的制备及其特性 被引量:9
14
作者 王旭朋 高保娇 +1 位作者 郭建峰 张丽萍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67-1172,共6页
通过γ-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媒介,将聚乙烯亚胺(PEI)化学偶联在硅胶微粒表面,制备了固定化青霉素酰化酶的新型复合载体PEI/SiO2,最终制得了活性高且稳定性好的固定化青霉素酰化酶.通过测定复合载体表面PEI的偶合量,考察了各种... 通过γ-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媒介,将聚乙烯亚胺(PEI)化学偶联在硅胶微粒表面,制备了固定化青霉素酰化酶的新型复合载体PEI/SiO2,最终制得了活性高且稳定性好的固定化青霉素酰化酶.通过测定复合载体表面PEI的偶合量,考察了各种反应条件对复合载体制备的影响规律;通过红外光谱与电导滴定法测定,对复合载体表面的化学结构与组成进行了表征;为探索复合载体PEI/SiO2固定化酶的作用机理,测定了复合载体在固定化酶前的ζ电位.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氯丙基硅烷偶联剂的媒介,聚胺大分子PEI可以充分地被化学偶联在SiO2表面,键合量可达到15%.偶联反应的适宜条件:反应温度90~94℃;反应时间5h;PEI的质量浓度0.45~0.50g/mL.由于PEI分子链中含有大量氨基,少量的共价键联与大量的物理吸附相结合,既可使青霉素酰化酶被快速稳定地固定化,又能很好地保持酶的构象,使其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与活力回收率,而且具有良好的连续操作稳定性,重复使用15次,固定化酶的活性可稳定地保持在初活性的87.5%水平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亚胺 硅胶 复合载体 青霉素酰化 固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载体材料对青霉素酰化酶的固定化作用 被引量:9
15
作者 薛屏 卢冠忠 +1 位作者 郭杨龙 王筠松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40-346,共7页
介绍了天然高分子材料和合成高分子材料对青霉素酰化酶的固定化作用,着重讨论了高分子材料的制备、性质及其表面修饰对固定化酶活性和使用稳定性的影响。
关键词 青霉素 酰化 高分子载体材料 固定化作用 制备方法 表面修饰 活性 稳定性 固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霉素酰化酶的固定化与应用新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周成 王安明 +5 位作者 王华 杜志强 祝社民 杨明 张俊 沈树宝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57-264,共8页
青霉素酰化酶被广泛应用于半合成抗生素及中间体的制备、手性药物的拆分和多肽合成等方面。高效固定青霉素酰化酶能提高酶对温度、pH值、溶剂极性等方面的适用性和反复使用的稳定性,将成为拓宽青霉素酰化酶在工业中应用的必然选择和关... 青霉素酰化酶被广泛应用于半合成抗生素及中间体的制备、手性药物的拆分和多肽合成等方面。高效固定青霉素酰化酶能提高酶对温度、pH值、溶剂极性等方面的适用性和反复使用的稳定性,将成为拓宽青霉素酰化酶在工业中应用的必然选择和关键。本文主要介绍了青霉素酰化酶固定化技术的进展,讨论了不同固定化技术的特点和固定化酶在非水相体系中的催化作用,并展望了固定化青霉素酰化酶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霉素酰化 载体 固定化 反应介质 固定化的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壳聚糖为载体固定化青霉素酰化酶的研究 被引量:17
17
作者 宋建彬 任孝修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81-184,共4页
介绍了以壳聚糖为载体固定化青霉素酰化酶需首先制备壳聚糖颗粒 ,使用戊二醛、甲醛、乙二醛 3种活化剂处理所得的壳聚糖颗粒 ,确定了以戊二醛为活化剂交联其上的氨基共价结合青霉素酰化酶的固定化方法。从戊二醛的浓度、pH值、固定化时... 介绍了以壳聚糖为载体固定化青霉素酰化酶需首先制备壳聚糖颗粒 ,使用戊二醛、甲醛、乙二醛 3种活化剂处理所得的壳聚糖颗粒 ,确定了以戊二醛为活化剂交联其上的氨基共价结合青霉素酰化酶的固定化方法。从戊二醛的浓度、pH值、固定化时间、固定化pH值、酶用量等条件摸索了最佳固定化条件 ,获得了酶活力为4 0 0 0 0U/ (g·h)、回收率为 5 0 %左右的固定化青霉素酰化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霉素酰化 固定化 壳聚糖 戊二醛 活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环氧基聚合物固定化青霉素酰化酶的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薛屏 卢冠忠 +1 位作者 郭杨龙 王筠松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1689-1691,共3页
选用含有环氧基团的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和亲水性的丙烯酰胺(AM)为单体,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A)为交联剂,甲酰胺作致孔剂,通过反相悬浮聚合技术成功合成了大孔、珠状GMA-AM-MBAA(GAM)三元聚合物.用合成的比表面积为150... 选用含有环氧基团的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和亲水性的丙烯酰胺(AM)为单体,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A)为交联剂,甲酰胺作致孔剂,通过反相悬浮聚合技术成功合成了大孔、珠状GMA-AM-MBAA(GAM)三元聚合物.用合成的比表面积为150.2 m2/g、平均孔体积为0.56 cm3/g、表面环氧基分布密度为4.8μmol/m2的珠状载体制备固定化青霉素酰化酶,固定化酶水解青霉素G钾盐的催化活性随着载体颗粒尺寸的减少而增加,粒径为0.10~0.13 mm时,固定化酶的活性达569 IU/g.固定化酶经20次间歇操作使用后,活性没有明显的衰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基 聚合物载体 青霉素酰化固定化 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固定化青霉素酰化酶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乌云高娃 卢冠忠 +2 位作者 郭杨龙 王筠松 魏东芝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33-636,共4页
应用反相悬浮技术合成了珠状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 N ,N′-亚甲基双 (丙烯酰胺 )共聚物 ,并将巨大芽孢杆菌 ( Bacillus megaterium)青霉素酰化酶共价偶联到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载体上 ,制成固定化青霉素酰化酶 ,其表观活性为 3... 应用反相悬浮技术合成了珠状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 N ,N′-亚甲基双 (丙烯酰胺 )共聚物 ,并将巨大芽孢杆菌 ( Bacillus megaterium)青霉素酰化酶共价偶联到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载体上 ,制成固定化青霉素酰化酶 ,其表观活性为 3 71 U/g(干重 ) ,水解青霉素 G钾盐的最适温度为 47°C,最适 p H为 8.5 ,在 p H4.5~ 9.0 ,温度 40°C以下时酶的活性稳定 ,表观米氏常数 Km为 1 .3 3× 1 0 -2 mol/L ,最大反应速度 vmax为 1 .2 7× 1 0 -5mol/min,固定化酶在 4°C冰箱保存 3 5 d,再水解 w=0 .0 2的青霉素 G钾盐溶液 ,重复使用 3 0次 ,保留酶活性 88.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霉素酰化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N 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 反相悬浮 固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化青霉素酰化酶反应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
作者 龚俊波 王静康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441-444,共4页
介绍固定化青霉素酰化酶反应器的研究现状,将这类反应器分为搅拌釜反应器、柱式填充床反应器、中空纤维膜反应器以及电渗析耦合反应器,从工程角度分析了各类反应器的优缺点,并展望其今后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6-APA 固定化青霉素酰化 反应器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