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性免疫微球的合成及其在基因重组IL-2纯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郭立安 陈万录 +1 位作者 朱宝泉 陈代杰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1期47-50,共4页
本文在合成Fe3O4磁性材料的基础上,制备出agarose-Fe3O4磁性动体激球,并通过优化合成条件,建立了一套制备磁性微球的合成方法。将其与抗rhIL-2单克隆抗体(mAb)连接制备的免疫磁性极球一步纯化rhIL-2后,经SDS-PAGE、光密度扫描和C... 本文在合成Fe3O4磁性材料的基础上,制备出agarose-Fe3O4磁性动体激球,并通过优化合成条件,建立了一套制备磁性微球的合成方法。将其与抗rhIL-2单克隆抗体(mAb)连接制备的免疫磁性极球一步纯化rhIL-2后,经SDS-PAGE、光密度扫描和CTLL细胞活性测定表明,纯度为93%,活性回收率为80%,比活性为2.0x109IU/g蛋白质。结果说明磁性免疫微球不失为一种简单、快速分高蛋白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分离 IL-2 磁性免疫微球 基因重组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生物探测的PAMAM树形高分子增强免疫磁性微球 被引量:6
2
作者 罗吾钧 朱以华 +1 位作者 包华 李培勇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67-371,共5页
 采用悬浮聚合的方法制备羧基修饰的聚苯乙烯磁性微球(CMM),研究了CMM和CMM PAMAM(第5代)两者与牛血清蛋白(BSA)的结合状况。结果显示:CMM与BSA的结合量为22.2μg/mg。PAMAM偶联在磁性微球表面后,提高了磁性微球表面官能团的密度,因而C...  采用悬浮聚合的方法制备羧基修饰的聚苯乙烯磁性微球(CMM),研究了CMM和CMM PAMAM(第5代)两者与牛血清蛋白(BSA)的结合状况。结果显示:CMM与BSA的结合量为22.2μg/mg。PAMAM偶联在磁性微球表面后,提高了磁性微球表面官能团的密度,因而CMM PAMAM(第5代)与BSA的结合量可达54.4μg/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探测 树形高分子 免疫磁性 悬浮聚合 聚苯乙烯 牛血清蛋白 共价偶合 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免疫磁性微球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曹君剑 李富荣 +2 位作者 唐渝 张渊明 周汉新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694-696,700,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纳米免疫磁性微球(Immunomagneticbeads,IMB)的制备方法及其性能。方法:用FeC纳米磁粉为内核,用反相乳液法制备壳聚糖磁性复合微球,用戊二醛活化复合微球并交联鼠抗人CD3单克隆抗体,制备出人CD3纳米免疫磁性微球,用人CD3... 目的:初步探讨纳米免疫磁性微球(Immunomagneticbeads,IMB)的制备方法及其性能。方法:用FeC纳米磁粉为内核,用反相乳液法制备壳聚糖磁性复合微球,用戊二醛活化复合微球并交联鼠抗人CD3单克隆抗体,制备出人CD3纳米免疫磁性微球,用人CD3纳米磁性免疫微球富集人外周血中CD3+细胞,并检测富集细胞的效果。结果:壳聚糖磁性复合微球平均粒径为560nm,粒径分布在409~710nm之间,用此微球制备的人CD3免疫磁性微球蛋白联接率达93.8%,流式细胞术检测人CD3纳米免疫磁性微球分离CD3+细胞纯度达到94.8%。结论:制备的人CD3纳米免疫磁性微球具有分离细胞纯度高,细胞损伤小,不用解离磁球即可检测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纳米 免疫磁性 CD3^+细胞 富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磁性微球的制备及其应用于食品微生物检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张小强 赵晓蕾 +1 位作者 周鑫 谭天伟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427-1430,共4页
由于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食品安全在我国进一步受到重视,应用免疫磁性微球检测食品中的致病微生物比常规检测方法更加方便、快捷。本文介绍了免疫磁性微球的应用原理和微球的制备方法,并进一步阐述了免疫磁性微球在食品微生物检... 由于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食品安全在我国进一步受到重视,应用免疫磁性微球检测食品中的致病微生物比常规检测方法更加方便、快捷。本文介绍了免疫磁性微球的应用原理和微球的制备方法,并进一步阐述了免疫磁性微球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以及食品致病菌的快速检测中免疫磁性微球与PCR、ELISA、FIA、ECL等检测手段的联用,表明该方法将成为食品微生物检测的一个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磁性 食品安全 食品生物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磁性捕获ELISA技术在松材线虫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8
5
作者 曹宇 李海燕 +4 位作者 马洪周 胡加付 杨文博 王玉嬿 白钢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85-589,共5页
本研究采用种子聚合法合成聚苯乙烯磁性微球,并以兔抗松材线虫IgG致敏,制备出能特异性地捕获松材线虫蛋白抗原的免疫磁性微球。以生物素标记抗体为示踪抗体,并结合酶标亲和素检测系统,用于疫木样品的分析。利用该方法对采自不同地区的3... 本研究采用种子聚合法合成聚苯乙烯磁性微球,并以兔抗松材线虫IgG致敏,制备出能特异性地捕获松材线虫蛋白抗原的免疫磁性微球。以生物素标记抗体为示踪抗体,并结合酶标亲和素检测系统,用于疫木样品的分析。利用该方法对采自不同地区的3种松树,其中松材线虫病木17株、拟松材线虫病木5株和健木3株进行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虽然拟松材线虫病木也呈现了一定的交叉反应,但疫木中松材线虫总检出率为94.1%,灵敏度达到0.1μg.mL-1线虫蛋白抗原。研究表明免疫磁性捕获ELISA技术可直接捕获木屑中的微量线虫抗原,具有简便、快速、准确等优点,是一种实用的松材线虫的快速检疫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磁性 免疫磁性捕获 ELISA 松材线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纳米四氧化三铁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6
作者 康路 胡平 +4 位作者 杨军 王华 杨帆 杜金晶 杨占林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132-136,144,共6页
近年来,由于磁性纳米粒子在实际应用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关磁性纳米粒子的应用受到科学界广泛关注,特别是生物医学领域。由于磁性纳米Fe_3O_4粒子制作简单且晶体对细胞无毒,在生物医药领域大量应用,磁性纳米Fe_3O_4粒子主要通过... 近年来,由于磁性纳米粒子在实际应用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关磁性纳米粒子的应用受到科学界广泛关注,特别是生物医学领域。由于磁性纳米Fe_3O_4粒子制作简单且晶体对细胞无毒,在生物医药领域大量应用,磁性纳米Fe_3O_4粒子主要通过表面包覆成为免疫磁性微球进行使用。简述了磁性纳米Fe_3O_4粒子的制备方法,重点综述了近些年磁性纳米Fe_3O_4粒子在生物医学上的应用,包括磁共振成像技术、磁分离技术、靶向药物载体技术、肿瘤热疗技术、造影剂技术,并且阐述了磁性纳米Fe_3O_4粒子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纳米粒子 FE3O4 免疫磁性 生物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发光磁酶免疫法检测O157∶H7大肠埃希菌 被引量:11
7
作者 郭小英 王永宁 +3 位作者 顾林岗 刘和平 贺艳峰 陆祖宏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95-398,共4页
目的:建立灵敏稳定检测O157:H7大肠埃希菌的化学发光磁酶免疫法.方法:利用AMPPD-ALP化学发光体系,通过磁珠酶联免疫法对O157:H7大肠埃希菌进行检测.结果:其检测灵敏度达到850个,线性范围为1 000~50 000个,批间变异小于15%,批内变... 目的:建立灵敏稳定检测O157:H7大肠埃希菌的化学发光磁酶免疫法.方法:利用AMPPD-ALP化学发光体系,通过磁珠酶联免疫法对O157:H7大肠埃希菌进行检测.结果:其检测灵敏度达到850个,线性范围为1 000~50 000个,批间变异小于15%,批内变异小于20%,与人工计数培养检测相比相关系数达0.9807.结论:化学发光磁酶免疫分析法操作简便,检测精密度和灵敏度高,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可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 大肠埃希菌 磁性免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医用铁基磁性纳米粒子的制备、性能及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杨玉东 梁勇 线全刚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17-622,共6页
综述了生物医用铁系单质、合金、化合物、磁性微球和免疫磁性微球的制备方法、性能和应用 ,并对其进行了评述。
关键词 生物医用材料 铁系纳米粒子 免疫磁性 磁性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还原氧化石墨烯/纳米金非酶标记免疫传感器检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 被引量:4
9
作者 马骏爽 窦文超 赵广英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86-291,共6页
为构建用于快速检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monocytogenes)的非酶标记免疫传感器,本研究以还原氧化石墨烯为基板固定的Au NPs作为电化学标记,以免疫磁性纳米微球(IMNPS)为捕获探针。以修饰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抗体(Anti-L.monocytogen... 为构建用于快速检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monocytogenes)的非酶标记免疫传感器,本研究以还原氧化石墨烯为基板固定的Au NPs作为电化学标记,以免疫磁性纳米微球(IMNPS)为捕获探针。以修饰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抗体(Anti-L.monocytogenes)的还原氧化石墨烯/纳米金(r GO/Au NPs)作为非酶标记物与富集L.monocytogenes的IMNPS形成夹心结构,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将夹心结构复合物吸附在丝网印刷碳电极(SPCE)表面,采用差分脉冲伏安法进行分析。该免疫传感器检测L.monocytogenes的DPV响应信号在10~3 cfu/m L^10~9 cfu/mL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y=0.02933x-0.01996,R^2=0.99367,检出限为1.8×10~4 cfu/mL(S/N=3),即在检测3μL的检测样品中54 cfu的L.monocytogenes即可被检出。本研究所制备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成本低,操作简便,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良好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磁性纳米 纳米金 氧化石墨烯 免疫传感器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性分离测定水样中的吲哚美辛
10
作者 王斌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6-119,共4页
免疫磁性微球(SMPPA)应用于水样中吲哚美辛的分离富集,并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吲哚美辛进行测定。在优化的淋洗和洗脱条件下,70%甲醇和10%甲醇分别作为洗脱液和淋洗液,其回收率能达到90%。选择了湖水、河水、自来水、污水厂进口水以... 免疫磁性微球(SMPPA)应用于水样中吲哚美辛的分离富集,并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吲哚美辛进行测定。在优化的淋洗和洗脱条件下,70%甲醇和10%甲醇分别作为洗脱液和淋洗液,其回收率能达到90%。选择了湖水、河水、自来水、污水厂进口水以及医院排水为真实样品进行测定,其中湖水、河水、自来水3种真实水样中未能检测出吲哚美辛,污水厂进口水以及医院排水中吲哚美辛的含量分别为0.762、35.4 ng/m L。对这5种水进行加标回收吲哚美辛,加标回收率为92.7%~113%,RSD为1.09%~7.73%。该方法具有简便、快速、特异性等特点,能有效地分离富集水样中的目标物,对其他目标物具有广泛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磁性 吲哚美辛 抗体 水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