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种不同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检测试剂盒的比较
1
作者 赵方钰 崔慧珍 +4 位作者 王一新 常爽 任志浩 崔文平 赵鹏 《中国兽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2-69,共8页
为了比较6种不同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检测试剂盒的检测结果,以更好地实施禽白血病净化和鸡苗洁净度评估。本试验首先将ALV-J参考株以卵黄囊接种感染无特定病原体(SPF)鸡胚构建雏鸡携带ALV-J模型,对出壳雏鸡逐一采集胎粪和抗凝血,... 为了比较6种不同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检测试剂盒的检测结果,以更好地实施禽白血病净化和鸡苗洁净度评估。本试验首先将ALV-J参考株以卵黄囊接种感染无特定病原体(SPF)鸡胚构建雏鸡携带ALV-J模型,对出壳雏鸡逐一采集胎粪和抗凝血,随后分别将胎粪滤液和血浆接种鸡胚成纤维传代(DF-1)细胞进行病毒培养,维持7 d时收取细胞上清,以A、B、C三家公司的ALV p27抗原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试剂盒以及商品化的磁微粒化学发光检测试剂盒、胶体金试纸条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试剂盒分别对胎粪、不同稀释度胎粪样品、胎粪病毒分离细胞上清和血浆病毒分离细胞上清进行检测。结果显示,6种不同试剂盒对胎粪、胎粪病毒分离细胞上清和血浆病毒分离细胞上清的检测结果判定总体一致,其中以磁微粒化学发光检测试剂盒读数判定最为直观,其阳性样品与阴性样品的读值区分明显、易于判断。对不同稀释度胎粪样品的检测结果显示,以A公司ALV p27抗原ELISA试剂盒、磁微粒化学发光检测试剂盒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试剂盒相对灵敏,可检出低滴度病原。结果表明,不同检测方法对ALV-J检测的整体判定差异不显著,但针对低滴度样品检测时不同方法的检出率有差异,需要根据情况选择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 P27抗原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 磁微粒化学发光检测试剂盒 胶体金试纸条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OZ化学发光酶联免疫检测试剂盒的研制 被引量:1
2
作者 郑峻峰 张峰 吕丽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66-369,共4页
以呋喃唑酮代谢物(AOZ)和卵清蛋白(OVA)偶联物为包被抗原,与AOZ样品或标准品竞争呋喃唑酮多克隆抗体,加入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羊抗兔抗体(IgG),研制AOZ的化学发光酶联免疫检测试剂盒。以鲁米诺-过氧化氢为发光底物进行化学发光酶联... 以呋喃唑酮代谢物(AOZ)和卵清蛋白(OVA)偶联物为包被抗原,与AOZ样品或标准品竞争呋喃唑酮多克隆抗体,加入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羊抗兔抗体(IgG),研制AOZ的化学发光酶联免疫检测试剂盒。以鲁米诺-过氧化氢为发光底物进行化学发光酶联免疫检测。结果表明:试剂盒分析灵敏度为0.005μg/L,比传统的ELISA试剂盒高出一个数量级,拥有更低的检测限,批内变异系数为2.1%~7.9%,批间变异系数为5.2%~9.5%,批内回收率为93%~113%,批间回收率为94%~110%。与呋喃西林代谢物(SEM)、呋喃它酮代谢物(AMOZ)及呋喃妥因代谢物(AHD)之间无明显交叉反应。此试剂盒可用于水产品中AOZ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呋喃唑酮代谢物 化学发光酶联免疫检测 试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奶过敏原β-乳球蛋白的重组制备及磁微粒化学发光检测法的建立 被引量:6
3
作者 杭鑫茹 耿荣庆 钱林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93-198,共6页
运用原核系统表达牛奶β-乳球蛋白(Bos d5)蛋白,建立一种纳米磁微粒化学发光方法用于检测牛奶组分过敏原β-乳球蛋白特异性Ig E抗体的含量。通过优化合成牛奶β-乳球蛋白基因,与质粒重组导入Rosetta原核表达菌株中表达目标蛋白,纯化的... 运用原核系统表达牛奶β-乳球蛋白(Bos d5)蛋白,建立一种纳米磁微粒化学发光方法用于检测牛奶组分过敏原β-乳球蛋白特异性Ig E抗体的含量。通过优化合成牛奶β-乳球蛋白基因,与质粒重组导入Rosetta原核表达菌株中表达目标蛋白,纯化的重组蛋白采用生物素标记后,在化学发光平台上进行过敏原项目检测。获得纯度﹥85%的22.5 kD重组牛β-乳球蛋白,将生物素化的重组蛋白用于牛奶β-乳球蛋白纳米磁微粒检测试剂盒,检测临床110例血清样本,和Phadia进行方法学比对阳性符合率为88.9%,阴性符合率97.3%,总符合率94.5%,P<0.001,χ^2=84.238,Kappa=0.874,其与Phadia参照试剂盒同样具有良好的检测能力。原核表达系统中获得的重组牛奶过敏组分β-乳球蛋白具有较好的免疫活性,开发的免疫诊断试剂盒具备良好的性能,可用于临床辅助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奶 Β-乳球蛋白 过敏原 重组蛋白 纳米微粒化学发光免疫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叶酸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技术及试剂盒的研发 被引量:4
4
作者 卢菲 王世杰 +2 位作者 陈祥 白仲虎 杨艳坤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98-102,共5页
研究建立了一种叶酸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技术,并开发成检测试剂盒,能快速、准确检测血清中叶酸的含量。首先用样本处理剂快速将血清中结合态叶酸完全释放,再用高亲和力的叶酸结合蛋白进行检测,建立一种竞争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通过对试... 研究建立了一种叶酸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技术,并开发成检测试剂盒,能快速、准确检测血清中叶酸的含量。首先用样本处理剂快速将血清中结合态叶酸完全释放,再用高亲和力的叶酸结合蛋白进行检测,建立一种竞争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通过对试剂盒中各组分的优化,试剂盒最低检测限为1 ng/mL,线性测量范围为1.5~50 ng/mL,批内及批间变异系数(CV%)均小于10%。稳定性好,37℃加速稳定性能维持10 d, 2℃~8℃能稳定维持为16个月。通过对200份临床血清样本进行检测,试剂盒检测结果与国外著名试剂盒厂家(贝克曼)的相关性系数(R)可达到0.9847。该叶酸检测技术创新地运用了生物素-亲和素反应体系,改变了传统抗原抗体反应存在不均一不稳定等弊端,提高了检测的准确度和灵敏度,并研制出新的样本处理试剂和方法,使血清中叶酸释放更加迅速和完全,提高了试剂盒的准确度并降低了成本。试剂盒的各项性能指标均居于国内领先水平且成本较低,检测量大,可替代国外同类型检测试剂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酸 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技术 生物素-亲和素体系 试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中磺胺类药物化学发光酶联免疫检测试剂盒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万宇平 吴鹏 +2 位作者 冯月君 罗晓琴 韩京朋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2期27-34,共8页
在常规酶联免疫法的基础上,将磺胺类母核与牛血清白蛋白合成免疫抗原后免疫小鼠制得磺胺类单克隆抗体,并进一步优化抗体工作浓度、反应时间等实验参数,建立了一种简便、快速、精确的磺胺类残留一步式化学发光酶联免疫检测方法.结果表明... 在常规酶联免疫法的基础上,将磺胺类母核与牛血清白蛋白合成免疫抗原后免疫小鼠制得磺胺类单克隆抗体,并进一步优化抗体工作浓度、反应时间等实验参数,建立了一种简便、快速、精确的磺胺类残留一步式化学发光酶联免疫检测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最佳检测范围为1.0~81.0 ng/mL,检测IC50达3.047 ng/mL,对猪肉的最低检测限为0.74 ng/g,可检出国际规定的SAs残留标准底限值以下的残留量.与常规ELISA方法相比,检测限和灵敏度基本一致,但反应时间缩短了60 min.证明采用一步式化学发光酶联免疫检测磺胺类残留可以大幅度缩减检测时间,符合快速检测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兽药 检测技术 磺胺类 化学发光酶联免疫法 试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那霉素单克隆抗体制备以及化学发光免疫检测试剂盒的研制 被引量:1
6
作者 万宇平 彭庆军 +3 位作者 于海浪 郑迎春 贾芳芳 冯月君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11-114,共4页
通过卡那霉素与邻苯二甲酸酐反应,制备出卡那霉素半抗原,通过动物免疫、细胞融合,获得杂交瘤细胞株,再由杂交瘤细胞株分泌得到抗卡那霉素单克隆抗体,从而制备出能够检测牛奶和奶粉样本中卡那霉素药物的化学发光免疫检测试剂盒。试剂盒... 通过卡那霉素与邻苯二甲酸酐反应,制备出卡那霉素半抗原,通过动物免疫、细胞融合,获得杂交瘤细胞株,再由杂交瘤细胞株分泌得到抗卡那霉素单克隆抗体,从而制备出能够检测牛奶和奶粉样本中卡那霉素药物的化学发光免疫检测试剂盒。试剂盒对奶粉的检测限为0.95g/kg,对牛奶的检测限为0.89g/kg,对牛奶的回收率为80.6%~105.6%,批内、批间相对标准偏差范围均<10%。卡那霉素单克隆抗体与链霉素、双氢链霉素、新霉素的交叉反应率分别为7.1%、9.0%、4.6%。试剂盒至少能够在4℃保存1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那霉素 单克隆抗体 化学发光 免疫检测试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霉素单克隆抗体制备以及化学发光检测试剂盒的研制 被引量:1
7
作者 吴小胜 焦强 +5 位作者 万宇平 王兆芹 王琳琛 丛倩千 朱亮亮 何方洋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79-182,共4页
通过用钯炭催化氯霉素,通入氢气,制备出氯霉素半抗原,通过动物免疫、细胞融合,获得杂交瘤细胞株,再由杂交瘤细胞株分泌得到抗氯霉素单克隆抗体,从而制备出能够检测鱼肉和虾肉样本中氯霉素药物的化学发光试剂盒。试剂盒对鱼肉的检测限为0... 通过用钯炭催化氯霉素,通入氢气,制备出氯霉素半抗原,通过动物免疫、细胞融合,获得杂交瘤细胞株,再由杂交瘤细胞株分泌得到抗氯霉素单克隆抗体,从而制备出能够检测鱼肉和虾肉样本中氯霉素药物的化学发光试剂盒。试剂盒对鱼肉的检测限为0.047μg/kg,对虾肉的检测限为0.045μg/kg,对鱼肉的回收率为83.5%~109.3%,批内、批间相对标准偏差(RSD)范围均<10%。氯霉素单克隆抗体与棕榈氯霉素、甲砜霉素、氟甲砜霉素、氟苯尼考胺的交叉反应率均<1%。试剂盒能够在4℃保存1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霉素 单克隆抗体 化学发光检测试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检测肉制品中的磺胺类药物残留 被引量:4
8
作者 何进 李平 +3 位作者 谢体波 党娟 吴紫洁 何方洋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5期148-151,共4页
为快速、简便地检测到肉制品中的磺胺类药物残留,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对鸡肉、鱼肉、虾肉中的磺胺类药物残留进行检测,并与仪器法测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的灵敏度为1μg/kg,3类样品的最低检测限均为0.86... 为快速、简便地检测到肉制品中的磺胺类药物残留,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对鸡肉、鱼肉、虾肉中的磺胺类药物残留进行检测,并与仪器法测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的灵敏度为1μg/kg,3类样品的最低检测限均为0.864μg/kg。磺胺类药物的添加回收率在94.33%~104.28%,RSD在1.2%~6.5%;检测结果与仪器法一致,且具有成本低、检测快、检测批量大等优点,适用于肉制品中磺胺类药物的残留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试剂 磺胺 肉制品 残留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标记纳米化学发光新一代体外诊断技术及其在急性心肌梗死快速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崔华 邵元华 +1 位作者 徐国宝 杨笛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81-283,共3页
急性心肌梗死是目前世界上最常见的疾病死亡原因,尽管近10年来我国诊疗技术有了明显提高,在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和治疗等相关领域,国家投入也逐年加大,但死亡率却居高不下,其主要原因之一是缺乏即时诊断的快速检测技术[1]。针对高发病率... 急性心肌梗死是目前世界上最常见的疾病死亡原因,尽管近10年来我国诊疗技术有了明显提高,在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和治疗等相关领域,国家投入也逐年加大,但死亡率却居高不下,其主要原因之一是缺乏即时诊断的快速检测技术[1]。针对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急性心肌梗死对快速、灵敏、低成本体外诊断技术的迫切需求,项目开展无标记纳米化学发光新一代体外诊断技术及其在急性心肌梗死快速诊断中的应用研究,发展高敏感性、高特异性的急性心肌梗死快速诊断新方法,将急性心肌梗死确诊时间缩短至发病3h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化学发光 体外诊断 高特异性 分析界 疾病死亡原因 快速检测技术 高敏感性 疾病标志 试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奶模拟样本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C含量的两种发光检测方法比较 被引量:2
10
作者 郑玉玲 王叶 律清宇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089-1093,共5页
目的 比较均相光激化学发光检测法(AlphaLISA)和磁微粒化学发光检测法(MP-CLIA)在检测牛奶模拟样本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C(SEC)含量的敏感性和精确性。方法 以山羊抗SEC多克隆抗体偶联受体微球、生物素标记的SEC单克隆抗体和链霉亲和... 目的 比较均相光激化学发光检测法(AlphaLISA)和磁微粒化学发光检测法(MP-CLIA)在检测牛奶模拟样本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C(SEC)含量的敏感性和精确性。方法 以山羊抗SEC多克隆抗体偶联受体微球、生物素标记的SEC单克隆抗体和链霉亲和素偶联的供体微球,构建AlphaLISA检测体系;以山羊抗SEC多克隆抗体偶联碱性磷酸酶、生物素标记的SEC单克隆抗体和链霉亲和素偶联磁珠,构建MP-CLIA检测体系。结果 AlphaLISA检测牛奶模拟样本中SEC含量的灵敏度为4.04 ng/L,变异系数(CV)为1.98%~9.82%;MP-CLIA的灵敏度为108.19 ng/L,CV为4.63%~20.40%。结论 与MP-CLIA相比,AlphaLISA检测牛奶模拟样本中SEC含量的敏感性和精确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相光激化学发光检测法(AlphaLISA)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C(SEC) 微粒化学发光检测法(MP-CLI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检测技术在K亚群禽白血病病毒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赵方钰 崔慧珍 +3 位作者 王一新 常爽 蔡曼珊 赵鹏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3年第8期83-88,共6页
禽白血病(avian leukosis,AL)以垂直传播为主,被列为我国种禽场必须要实现净化的主要禽病之一,通过1日龄雏鸡胎粪检测淘汰等程序是实施AL净化的主要步骤之一。K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K)是近年来在黄羽肉鸡群中流行的主要亚群。为比较不... 禽白血病(avian leukosis,AL)以垂直传播为主,被列为我国种禽场必须要实现净化的主要禽病之一,通过1日龄雏鸡胎粪检测淘汰等程序是实施AL净化的主要步骤之一。K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K)是近年来在黄羽肉鸡群中流行的主要亚群。为比较不同检测方法对ALV-K的灵敏度差异,将ALV-K经卵黄囊接种感染SPF鸡胚后构建垂直感染模型,对1日龄雏鸡采集胎粪和抗凝血,接种DF-1细胞后进行病毒分离,维持7 d收取细胞上清。收集胎粪以及胎粪和抗凝血的病毒分离细胞上清等样品构建样品盘,分别以磁微粒化学发光检测试剂盒、3家公司ELISA试剂盒、胶体金检测试纸条等进行检测。结果显示,确定样品盘利用不同检测方法的阳性检出率均为100%,各检测技术检出结果一致;但不同方法的灵敏度有差异,其中磁微粒化学发光技术灵敏度优势明显,可更好地判定ALV垂直传播状态。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可评估不同检测技术灵敏度的良好模型,为进一步理解不同检测技术用于AL净化的价值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白血病病毒 P27抗原 ELISA检测 微粒化学发光技术 病毒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向下转膜法在乙肝病毒Southern杂交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秉强 吴莹 +4 位作者 唐霓 郭进军 黄英 汤华 黄爱龙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5年第2期26-28,共3页
目的评价向下转膜法在乙肝病毒(HBV)Southern杂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用带有1.3倍HBV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HepG2细胞,使其产生瞬时HBV表达,72小时收集细胞并提取细胞总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后,以向上和向下两种方式转移在尼龙膜上;用化... 目的评价向下转膜法在乙肝病毒(HBV)Southern杂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用带有1.3倍HBV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HepG2细胞,使其产生瞬时HBV表达,72小时收集细胞并提取细胞总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后,以向上和向下两种方式转移在尼龙膜上;用化学发光标记和检测试剂盒将乙肝病毒基因片段标记成探针,再与向上和向下转膜后的尼龙膜进行杂交,判断产生明显HBV杂交条带所需的细胞总DNA量,从而验证向下转膜法在乙肝病毒Southern杂交中的应用效果。结果发现向下转膜后,检测HBV表达所需的细胞总DNA量极少,灵敏度高,0.5μg细胞总DNA电泳后转膜,即可检测出HBVDNA的表达,凝胶中仅有8%的DNA残留;而向上转膜所需的总DNA量大,灵敏度低,25μg的细胞总DNA电泳后转膜,仅能检测出弱的条带。结论向下转膜法是一种较好的转膜方式,适于对乙肝病毒的Southern杂交,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UTHERN杂交 乙肝病毒 膜法 HepG2细胞 琼脂糖凝胶电泳 真核表达载体 总DNA 化学发光标记 DNA量 HBV 检测试剂 基因片段 推广应用 尼龙膜 灵敏度 条带 转染 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