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修正磁化模型的多组分铁磁性颗粒运动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巨辉 安然 +7 位作者 舒崚峰 李丹 刘晓刚 毛颖 陈纪元 高浩铭 吕文生 孟凡奇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40-750,共11页
铁磁性颗粒因具有铁磁性被广泛应用于化工环保、生化工程和能源等各个领域,磁场具有的穿透性质,对于采用铁磁性颗粒的系统,可通过改变磁场控制系统内颗粒的运动状态.文章基于传统的磁化模型,采用相对参考系转换方法,提出了适用范围更广... 铁磁性颗粒因具有铁磁性被广泛应用于化工环保、生化工程和能源等各个领域,磁场具有的穿透性质,对于采用铁磁性颗粒的系统,可通过改变磁场控制系统内颗粒的运动状态.文章基于传统的磁化模型,采用相对参考系转换方法,提出了适用范围更广的修正P-E磁化模型,可以计算铁磁性颗粒在任意方向磁场作用下所受磁化力.通过有限体积法(FVM)与离散单元法(DEM)耦合进行数值模拟,验证了修正P-E磁化模型的精确性,并模拟多组分颗粒在磁场中的运动,对比了铁磁性颗粒与惰性颗粒在不同配比及不同磁场条件下的运动特性,对颗粒分布、颗粒速度矢量和颗粒总能量变化3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多组分颗粒系统中,铁磁性颗粒依旧保持成链特性,但成链速度与长度降低;随着铁磁性颗粒占比提高,铁磁性颗粒初始能量增大,聚链数量与成链长度将有所增加,约束惰性颗粒能力增强;此外,施加水平与竖直方向磁场时,多组分颗粒系统达到稳定速度最快,可以通过增大铁磁性颗粒占比有效提升稳定速度,使系统更快趋于稳定;而施加含有倾角的磁场时,随着铁磁性颗粒占比升高,铁磁性颗粒达到稳定状态需要的时间逐渐降低,较难通过改变铁磁性颗粒占比缩短稳定所需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组分颗粒 铁磁性颗粒 FVM-DEM 修正P-E磁化模型 聚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Ga合金磁致伸缩力传感器磁化模型建立与特性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舒亮 李传 +1 位作者 吴桂初 陈定方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44-349,共6页
磁致伸缩力传感器依靠材料磁化强度的改变来表征外部力载荷的大小,研究了基于Fe-Ga合金磁致伸缩逆效应的力传感模型,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对力传感磁路进行了优化与设计。为了研究不同磁场和负载对材料磁化强度的影响,以均质能量公式为基... 磁致伸缩力传感器依靠材料磁化强度的改变来表征外部力载荷的大小,研究了基于Fe-Ga合金磁致伸缩逆效应的力传感模型,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对力传感磁路进行了优化与设计。为了研究不同磁场和负载对材料磁化强度的影响,以均质能量公式为基础,在均质能量公式中引入以应力和磁场为自变量的吉布斯自由能函数,建立了描述合金磁化强度随应力变化关系的模型。为对模型进行验证,建立了一套磁致伸缩力传感特性测试系统,分别对Fe-Ga合金和Terfenol-D力传感特性进行测试与对比,验证试验表明所建立的模型可以较好预测磁化强度的变化,并且可以预测偏置磁场的影响。在Fe-Ga合金与Terfenol-D的对比试验中发现,Fe-Ga合金对偏置磁场更为敏感,并且磁滞非线性较Terfenol-D更小,由于无退火应力,Terfenol-D在偏置较低时出现负方向的磁化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致伸缩 FE-GA合金 TERFENOL-D 力传感 磁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流互感器铁心的暂态磁化模型及误差计算 被引量:5
3
作者 余保东 张粒子 +2 位作者 杨以涵 李汉清 李殿英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25-30,12,共7页
在实验基础上,提出了分层的铁心磁化建模规则,介绍了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和分区分域测量的铁心磁滞模型。考虑了涡流模型及其参数计算方法。克服了传统模型主环只能应用极大环的信息,而次环只能通过主环线性压缩获得的一些缺点;克... 在实验基础上,提出了分层的铁心磁化建模规则,介绍了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和分区分域测量的铁心磁滞模型。考虑了涡流模型及其参数计算方法。克服了传统模型主环只能应用极大环的信息,而次环只能通过主环线性压缩获得的一些缺点;克服了传统模型在电流互感器暂态计算中不考虑涡流效应的缺点。全面描述了电流互感器复合误差、暂态误差的计算方法。仿真与实验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互感器 铁心 磁滞 暂态磁化模型 误差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磁致伸缩执行器应力耦合磁化模型及求逆算法 被引量:2
4
作者 贾振元 王晓煜 王福吉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77-381,385,共6页
超磁致伸缩执行器在其工作过程中易受环境影响,尤其在精密定位与进给应用中,执行器最易受外部应力的影响。将工作在压应力影响下的超磁致伸缩执行器作为研究对象,引用均质能量场模型和磁机耦合理论,利用磁机耦合理论中求取的平均磁化强... 超磁致伸缩执行器在其工作过程中易受环境影响,尤其在精密定位与进给应用中,执行器最易受外部应力的影响。将工作在压应力影响下的超磁致伸缩执行器作为研究对象,引用均质能量场模型和磁机耦合理论,利用磁机耦合理论中求取的平均磁化强度作为均质能量场模型中的磁滞算子,并引入应力对均质能量场模型中矫顽场密度函数及交互场密度函数的影响,提出了超磁致伸缩执行器应力耦合磁化模型。对模型进行了离散化处理,并根据离散模型给出了求逆算法。对执行器在受0、10、20、100MPa压应力下进行了仿真,计算且图示了求逆算法与模型的误差,仿真结果证明了模型和求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化模型 磁机效应 超磁致伸缩执行器 系统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J-A理论的铁心磁化模型及其改进 被引量:6
5
作者 石红 宋道军 刘钰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7,共4页
铁磁材料励磁特性描述的准确性与磁化模型密切相关。在重新推导以磁场强度H为输入量的经典J-A磁滞模型基础上,对模型中局部磁滞回线的非物理解进行改进,并基于磁化机理提出损耗系数k的修正方程,形成了改进的J-A磁滞模型。通过示波器法... 铁磁材料励磁特性描述的准确性与磁化模型密切相关。在重新推导以磁场强度H为输入量的经典J-A磁滞模型基础上,对模型中局部磁滞回线的非物理解进行改进,并基于磁化机理提出损耗系数k的修正方程,形成了改进的J-A磁滞模型。通过示波器法测量铁心的磁滞回线并与其对应的改进J-A磁滞模型的理论值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A理论 磁化模型 极限磁滞曲线 局部磁滞回线 皮尔逊相关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载磁导航中弹体磁化场建模研究
6
作者 张平安 高敏 +2 位作者 汪伟 王毅 李超旺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19-1326,共8页
为实现地磁导航在弹体制导中的高精度应用,提出一种弹体磁化场解算模型。采用四面体单元对弹体模型进行剖分离散,通过求和每个离散单元对测量点的磁感应强度,进而计算弹体周围任何位置的磁感应强度。球壳解析模型计算结果和弹体模型的AN... 为实现地磁导航在弹体制导中的高精度应用,提出一种弹体磁化场解算模型。采用四面体单元对弹体模型进行剖分离散,通过求和每个离散单元对测量点的磁感应强度,进而计算弹体周围任何位置的磁感应强度。球壳解析模型计算结果和弹体模型的ANSYS(analysis systems)仿真实验表明,弹体磁化场解算模型相对误差分别为0.42%和0.55%。弹体缩比模型野外试验结果表明,测量点的测量值和计算值变化趋势的相对误差为1.09%。通过3种方式验证了弹体磁化场解算模型能够高精度测量弹体周围任何位置的磁感应强度,表明解算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具有较高的工程实际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磁导航 磁化模型 ANSYS仿真 球壳数值解析 弹体缩比模型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壳磁化强度模型和居里等温面 被引量:8
7
作者 徐元芳 D.R.Barraclough D.J.Kerridge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481-486,共6页
利用卫星观测的长波磁异常,用等效偶极源方法推导了中国地区的视磁化强度分布.因卫星的高度远大于磁性地壳的厚度,将视磁化强度转换成磁化强度的垂直积分,它代表地壳内磁性物质的区域变化,利用视磁化强度与地表热流相应关系,计算... 利用卫星观测的长波磁异常,用等效偶极源方法推导了中国地区的视磁化强度分布.因卫星的高度远大于磁性地壳的厚度,将视磁化强度转换成磁化强度的垂直积分,它代表地壳内磁性物质的区域变化,利用视磁化强度与地表热流相应关系,计算了中国的新疆和东部一些地区居里等温面的深度.新疆地区的居里面深度为35-50km,其分布形态与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的地貌比较相似;中国东部一些地区居里面深度在20-40km之间,与一些作者用航磁等数据得到的居里深度十分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里深度 地壳 磁化强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通可控永磁同步电动机的磁化 被引量:7
8
作者 朱常青 王秀和 +1 位作者 杨玉波 张冉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63-67,73,共6页
提出一种调速机理异于常规永磁同步电动机的新型电动机——可控磁通永磁同步电动机。在需要调速时,通过定子绕组施加一定强度的直轴电流脉冲对磁体进行去磁或充磁,在正常运行时采用id=0的控制策略,而独特的转子结构保证交轴磁动势不对... 提出一种调速机理异于常规永磁同步电动机的新型电动机——可控磁通永磁同步电动机。在需要调速时,通过定子绕组施加一定强度的直轴电流脉冲对磁体进行去磁或充磁,在正常运行时采用id=0的控制策略,而独特的转子结构保证交轴磁动势不对磁体的磁化状态产生影响。由于确定磁体磁化后的最终状态是调磁变速分析的关键,本文建立了包括初始磁化和反复磁化两种情况下的磁化分析模型,扩展了现有的磁化比率曲线。将局部磁滞回线预测模型与磁体的磁化模型相结合,建立了永磁体的磁化状态计算方法。依据该计算模型,计算了不同磁化电流下的气隙磁通密度及相应的电动势波形。样机的实验结果与有限元计算结果较为吻合,证明了该电动机实现磁通可调的可行性和磁化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动机 磁化模型 弱磁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high output power 340 GHz balanced frequency doubler designed based on linear optimization method
9
作者 LIU Zhi-Cheng ZHOU Jing-Tao +5 位作者 MENG Jin WEI Hao-Miao YANG Cheng-Yue SU Yong-Bo JIN Zhi JIA Rui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4-191,共8页
In this paper,a linear optimization method(LOM)for the design of terahertz circuits is presented,aimed at enhancing the simulation efficacy and reducing the time of the circuit design workflow.This method enables the ... In this paper,a linear optimization method(LOM)for the design of terahertz circuits is presented,aimed at enhancing the simulation efficacy and reducing the time of the circuit design workflow.This method enables the rapid determination of optimal embedding impedance for diodes across a specific bandwidth to achieve maximum efficiency through harmonic balance simulations.By optimizing the linear matching circuit with the optimal embedding impedance,the method effectively segregates the simulation of the linear segments from the nonlinear segments in the frequency multiplier circuit,substantially improving the speed of simulations.The design of on-chip linear matching circuits adopts a modular circuit design strategy,incorporating fixed load resistors to simplify the matching challenge.Utilizing this approach,a 340 GHz frequency doubler was developed and measured.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across a bandwidth of 330 GHz to 342 GHz,the efficiency of the doubler remains above 10%,with an input power ranging from 98 mW to 141mW and an output power exceeding 13 mW.Notably,at an input power of 141 mW,a peak output power of 21.8 mW was achieved at 334 GHz,corresponding to an efficiency of 1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ear optimization method(LOM) three-dimensional electromagnetic model(3D-EM) Harmonic impedance optimization Schottky planar diode Terahertz frequency doubl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范德华力对磁场流化纳米颗粒运动的影响
10
作者 陈巨辉 安然 +2 位作者 李丹 高浩铭 张坤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518-3527,共10页
纳米颗粒存在较强的颗粒间作用力。在传统磁化模型基础上添加范德华力模型,采用有限体积法(FVM)与离散单元法(DEM)进行数值模拟,运用Fluent-EDEM双平台耦合进行气固两相流分析,研究不同磁场方向与不同磁感应强度下范德华力对纳米颗粒运... 纳米颗粒存在较强的颗粒间作用力。在传统磁化模型基础上添加范德华力模型,采用有限体积法(FVM)与离散单元法(DEM)进行数值模拟,运用Fluent-EDEM双平台耦合进行气固两相流分析,研究不同磁场方向与不同磁感应强度下范德华力对纳米颗粒运动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颗粒间的范德华力对磁场流化床中颗粒运动的影响不可忽略,其在低磁感应强度下与磁化力之间存在明显牵制关系;磁场角度为0°时纳米颗粒分层现象明显,随场强增大分层效果逐渐缓解;范德华力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促使颗粒运动方向发生偏转。范德华力模型的引入进一步拓宽了磁化模型的适用范围,为研究纳米颗粒在磁场中的运动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粒子 范德华力 流态化 聚集 磁场流化床 修正磁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弹耦合扭转波位移传感器输出电压理论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鲍丙豪 张小蝶 张元胜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47-852,共6页
磁弹耦合位移传感器感应线圈电压是由应力波引起的磁化强度变化决定的,而应力与偏置磁铁处的材料磁导率密切相关,因此磁导率与磁化强度变化率的确定是建立输出电压模型的关键。根据铁磁材料的弹性力学理论和磁机耦合模型,确定了扭转波... 磁弹耦合位移传感器感应线圈电压是由应力波引起的磁化强度变化决定的,而应力与偏置磁铁处的材料磁导率密切相关,因此磁导率与磁化强度变化率的确定是建立输出电压模型的关键。根据铁磁材料的弹性力学理论和磁机耦合模型,确定了扭转波运动方程;建立材料等效场分布模型,并结合麦克斯韦方程和磁化强度进动方程,确定波导丝磁导率;根据磁机效应的Jiles-Atherton理论,建立了波导丝弹性形变感应磁化强度模型。根据磁导率及磁化强度模型,并借助电磁感应定律构建了感应线圈的输出电压模型。利用实验平台验证了接收线圈匝数和激励脉冲的脉宽、频率对输出电压的影响,为磁弹耦合位移传感器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弹耦合 电压模型 扭转振动模型 磁导率 磁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机车主变压器铁心状态在线监测方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佼佼 陈特放 +1 位作者 付强 成庶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5688-5695,5746,共8页
提出一种通过在线估测机车主变压器铁心损耗来实时监测机车主变压器铁心工作状态的新方法。根据磁动势守恒定律,利用电力机车主变压器综合测试和故障诊断系统在线测量主变压器各端口的电气量,来实时估测主变压器的铁损。磁化电流作为其... 提出一种通过在线估测机车主变压器铁心损耗来实时监测机车主变压器铁心工作状态的新方法。根据磁动势守恒定律,利用电力机车主变压器综合测试和故障诊断系统在线测量主变压器各端口的电气量,来实时估测主变压器的铁损。磁化电流作为其中一个不可直接测量的关键量,该文通过空载试验建立铁心等效非线性电感的数学模型来获取。通过对比发现,该建模技术计算简单、易于实施、适用性好且精确度更高,且在某型机车主变压器的试验中总体误差小于0.02%。最后通过对某型机车主变压器进行现场试验,分别在正常状态和硅钢片片间短路故障下,验证了提出的在线状态监测技术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车主变压器 在线状态监测 铁心损耗 磁化电流 非线性磁化电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决薄壳体静态磁场反演问题的新方法
13
作者 徐杰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24-125,共2页
提出一种解决静态磁场反演问题的新方法。目的在于通过测量空气中磁场,建立起铁磁性外壳物体的磁化模型,计算出某个位置因无法布放传感器的磁场。然而该方法会产生一个病态系统,必须采用数学优化方法处理该系统。本文通过增加物理信息,... 提出一种解决静态磁场反演问题的新方法。目的在于通过测量空气中磁场,建立起铁磁性外壳物体的磁化模型,计算出某个位置因无法布放传感器的磁场。然而该方法会产生一个病态系统,必须采用数学优化方法处理该系统。本文通过增加物理信息,不仅获得了可靠的解决办法,而且大大减少了传感器的数量。此外,通过船模实测数据验证了该方法,具备一定的前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态磁场 反演 磁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timal design of FRMSM to decrease detent force
14
作者 JANG Ki-Bong PYO Se-Ho +1 位作者 AN Ho-Jin KIM Gyu-Tak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1年第2期458-464,共7页
An optimal configuration of the flux-reversal linear synchronous motor (FRLSM) with the optimal number of attachment permanent magnets (PMs) was presented. The optimal model of 2 000 N was designed to reduce the deten... An optimal configuration of the flux-reversal linear synchronous motor (FRLSM) with the optimal number of attachment permanent magnets (PMs) was presented. The optimal model of 2 000 N was designed to reduce the detent force by redesigning the air-gap structure and skewing. The design parameters,mover PMs and stator core,were selected for optimal design by DOE. The thrust and the detent force of the designed optimal models were compared by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FEA). As a result,the thrust of the optimal model is slightly decreased by 1.97% compared with the basic model,and the detent force of the optimal model is greatly decreased by 88.47% compared with the basic mod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ux-reversal linear synchronous motor detent force THRUST design of experiment skew and overha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timization of rotor shape for constant torque improvement and radial magnetic force minimization
15
作者 CHO Gyu-won WOO Seok-hyun +3 位作者 JI Seung-hun PARK Kyoung-won JANG Ki-bong KIM Gyu-tak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2期357-364,共8页
The design of notch and barrier was optimized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nstant torque while minimizing the cogging torque that occurs as a result of teeth and slot structure. The barrier was install... The design of notch and barrier was optimized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nstant torque while minimizing the cogging torque that occurs as a result of teeth and slot structure. The barrier was installed in order to minimize the cogging torque and torque ripple by finite element method (FEM) with a reduced barrier width toward the center of magnetic pole. The position and width of notch, which can offset cogging torque, can be calculated with energy distribution of air-gap using Fourier series. The optimized model demonstrates a 60% decrease in the cogging torque, a 75.3% decrease in the torque ripple and a 3% increase in the operating torque when compared with the basic mod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BARRIER NOTCH radial magnetic force cogging torqu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