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化作用的应用
1
作者 刘德明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27-28,共2页
磁化作用的应用山西浑源师范学校(037400)刘德明磁化是把一定流速的物质垂直于磁力线的方向流过一定强度和行程的磁场,进行处理而使之发生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但不改变化学组成,这要涉及微观结构问题。不同物质的磁化条件是... 磁化作用的应用山西浑源师范学校(037400)刘德明磁化是把一定流速的物质垂直于磁力线的方向流过一定强度和行程的磁场,进行处理而使之发生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但不改变化学组成,这要涉及微观结构问题。不同物质的磁化条件是不尽相同的,磁化机制也不尽相同。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化作用 化学组成 浑源 微观结构 带负电 分子团 磁化 排出废气 功能材料 饲料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化微咸水灌溉对土壤交换性盐基离子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19
2
作者 刘秀梅 王渌 +4 位作者 王华田 王延平 马风云 万晓 朱红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66-271,共6页
在淡水资源贫乏的土壤盐渍化地区,通过对磁化微咸水灌溉后土壤交换性盐基离子组成和水溶性盐分的测定分析,探讨地下微咸水灌溉对土壤交换性盐基离子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微咸水灌溉中土壤交换性Mg^(2+)、K^+、Na^+降低0.7%~25%,其... 在淡水资源贫乏的土壤盐渍化地区,通过对磁化微咸水灌溉后土壤交换性盐基离子组成和水溶性盐分的测定分析,探讨地下微咸水灌溉对土壤交换性盐基离子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微咸水灌溉中土壤交换性Mg^(2+)、K^+、Na^+降低0.7%~25%,其交换性盐基饱和度(BSP)降低7.9%~32.4%;交换性Ca^(2+)和交换性盐基总量(TEB)提高6.7%~7.9%,BSP Ca^(2+)(Ca^(2+)在交换性盐基中所占百分比)提高1.5%~3.0%;(Ca^(2+)+Mg^(2+))/TEB、Ca^(2+)/K^+、Ca^(2+)/Mg^(2+)和Mg^(2+)/K^+均增加0.6%~51%,K^+/TEB则降低13.2%~31.3%;(2)磁化微咸水灌溉后,土壤交换性K^+、Ca^(2+)、TEB和BSP K^+、BSP Ca^(2+)含量提高13.2%~31.3%;交换性Na^+、Mg^(2+)和BSP Na^+、BSP Mg^(2+)均降低为9.3%~56.5%,呈显著差异水平(P<0.05),且各交换性盐基离子平均含量大小依次为Ca^(2+)>Mg^(2+)>Na^+>K^+;Ca^(2+)/K^+、Ca^(2+)/Mg^(2+)、(Ca^(2+)+Mg^(2+))/TEB、K^+/TEB均提高3.7%~47.8%,Mg^(2+)/K^+则降低47.8%~55.4%;(3)土壤交换性盐基离子与水溶性盐基离子K^+、Na^+、Ca^(2+)、Mg^(2+)之间总体呈极显著相关(P<0.01),与(Ca^(2+)+Mg^(2+))/TEB均表现为极显著相关(P<0.01)。综上所述,磁化微咸水灌溉改变了土壤盐基离子的交换特性和离子组成,对降低土壤盐渍化地区长期应用微咸水灌溉产生的土壤盐分积聚有良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咸水 土壤盐渍化 交换性盐基 磁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化微咸水灌溉对欧美杨I-107微量元素和碳氮磷养分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刘秀梅 毕思圣 +5 位作者 张新宇 朱红 辛显彬 马风云 王华田 仲凤维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6691-6699,共9页
为探讨盐分环境下,磁化作用对土壤和植株养分特征的影响,以欧美杨I-107为试材,采用磁化和非磁化微咸水灌溉处理,通过对土壤和植物组织中微量元素和碳氮磷含量的测定,以揭示土壤-植物的养分供求关系。研究发现:(1)微咸水灌溉处理中叶片... 为探讨盐分环境下,磁化作用对土壤和植株养分特征的影响,以欧美杨I-107为试材,采用磁化和非磁化微咸水灌溉处理,通过对土壤和植物组织中微量元素和碳氮磷含量的测定,以揭示土壤-植物的养分供求关系。研究发现:(1)微咸水灌溉处理中叶片和根系Fe含量均下降;叶片Zn、Mn和Cu含量提高,根系Mn和Zn含量降低、Cu含量提高。叶片和根系中总碳含量均提高,全氮和全磷含量均降低;叶片C/N下降,根系C/N和C/P则提高。(2)磁化微咸水灌溉处理叶片和根系中Fe、Zn、Cu含量均提高,Mn含量降低;叶片C、P及C/N提高,N含量下降;根系C、C/N和C/P含量提高。(3)微咸水灌溉土壤中Fe、Mn、Zn和Cu微量元素全量均降低,有效态含量均提高;OC和N、C/P和N/P下降,全磷和C/N提高。(4)磁化微咸水灌溉中土壤Fe、Mn和Zn全量提高,Cu降低;Fe、Mn、Zn和Cu有效态含量提高;OC和N、C/P和N/P提高。可见,磁化作用有利于调节植株对微量元素的吸收和分配,提高土壤的固氮能力以及对植株的碳供应能力。此外,盐分环境下,植物体通过提高元素Fe含量以及C/N比值维持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以满足植株正常生长发育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化作用 微咸水 微量元素 碳氮磷 生态化学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磁场作用下水的特性的变化和它的变化机理(英文) 被引量:20
4
作者 庞小峰 邓波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81-290,共10页
我们研究了在磁场作用下水的光学性质和电学性质等的变化,实验发现它们的这些特性和未受磁场作用的水有重大改变特别是在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中的变化更加明显,这种现象就称为水的磁化。我们从水的中红外光谱得知在3000~3800cm^-1的... 我们研究了在磁场作用下水的光学性质和电学性质等的变化,实验发现它们的这些特性和未受磁场作用的水有重大改变特别是在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中的变化更加明显,这种现象就称为水的磁化。我们从水的中红外光谱得知在3000~3800cm^-1的范围内有奇特的六个峰值存在,从水分子结构和红外光谱的特性出发了解到它们分别代表了自由水分子的OH键的对称与反对称的振动,众多水分子通过氢键连接而成的线性链和环形链的OH键的对称与反对称振动,于是从这个实验我们看到了在这个水中存在有众多水分子结合成的环形氢键链的存在。我们用水分子的极化特性,一阶相变的特性和实验进一步证实了这些环形链的客观存在,根据质子或氢离子在氢键系统中传递理论得知在磁场的罗仑兹力作用下处于水中环形氢键链中质子能够进行传导产生环形电流.这些环形电流象一个分子电流或是个小磁体,它们能彼此相互作用或与外加磁场相互作用,从而改变了水分子的分布和结构状态,导致了水的一些特性的变化,这就是水的磁化的分子机理,我们用这个机理解释了我们从实验中所发现的磁处理过的水的特性如饱和效应和记忆效应等,因此这是非常有趣的实验和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化 质子传导 环形氢键链 一阶相变 磁化顺序 磁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化水灌溉对镉胁迫下欧美杨Ⅰ-107苗期氮素营养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志浩 孔令刚 +4 位作者 朱红 毕思圣 王华田 孟诗原 刘秀梅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14-721,共8页
为探究磁化水灌溉对镉(Cd)胁迫下杨树幼苗营养代谢的影响,以一年生欧美杨Ⅰ-107(Populus×euramericana Neva)幼苗为研究对象,通过磁化处理含Cd(NO3)2·4H2O的1/2 Hoagland营养液浇灌幼苗,测定不同组织的氮素含量、氮素关键代... 为探究磁化水灌溉对镉(Cd)胁迫下杨树幼苗营养代谢的影响,以一年生欧美杨Ⅰ-107(Populus×euramericana Neva)幼苗为研究对象,通过磁化处理含Cd(NO3)2·4H2O的1/2 Hoagland营养液浇灌幼苗,测定不同组织的氮素含量、氮素关键代谢酶活性、关键氨基酸含量以及根系形态特征。结果表明,磁化水灌溉使得Cd胁迫下叶片中铵态氮(NH4^(+)-N)、硝态氮(NO3^(-)-N)和全氮(TN)含量增加;同样磁化处理也促进根系中NH4^(+)-N和TN含量升高,但降低了根系中NO3^(-)-N含量。磁化水灌溉有利于提高叶片中硝酸还原酶(NR)、亚硝酸还原酶(NiR)、谷氨酰胺合成酶(GS)和谷氨酸合成酶(GOGAT)活性,同时提高根系中NR、GS活性,但对根系中NiR和GOGAT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磁化水灌溉促进了Cd胁迫叶片半胱氨酸(Cys)、谷氨酰胺(Gln)的合成,但对谷氨酸(Glu)和甘氨酸(Gly)合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另外,磁化作用均促进了Cys、Glu、Gln和Gly在根系中的合成。磁化水灌溉可促进杨树根系形态建成。综上可知,磁化水灌溉可通过影响根系形态来调节根系对矿质养分的吸收和运输,可通过刺激氮素代谢关键酶活性来提高氮同化和游离氨基酸的合成,这对于提高杨树对镉污染土壤的适应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镉胁迫 磁化作用 氮素代谢 酶活性 游离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化处理对镉胁迫下欧美杨I-107AsA-GSH循环和内源激素水平的影响
6
作者 刘秀梅 张志浩 +6 位作者 王倩 凌春辉 韦业 颜攀 孟诗原 朱红 王华田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1-91,共11页
【目的】以欧美杨I-107为试材,探讨磁化处理后镉毒害作用的生理机制以及磁化作用缓解镉毒害的作用方式。【方法】通过施入外源Cd(NO3)2,共形成4个处理,并对AsA-GSH循环中的非酶抗氧化物质和关键酶活性、H2O2、MDA以及内源激素水平进行... 【目的】以欧美杨I-107为试材,探讨磁化处理后镉毒害作用的生理机制以及磁化作用缓解镉毒害的作用方式。【方法】通过施入外源Cd(NO3)2,共形成4个处理,并对AsA-GSH循环中的非酶抗氧化物质和关键酶活性、H2O2、MDA以及内源激素水平进行了测定。【结果】1)100μmol·L-1Cd(NO3)2添加后,磁化作用诱导根系大量富集Cd,且随S/R的提高,Cd被转运到地上部分器官(叶片),并刺激产生大量的H2O2和MDA。磁化作用刺激ATPase酶总活性的提高,这有利于维持细胞膜的完整性以减轻膜脂过氧化。2)镉胁迫后,磁化作用提高了AsA-GSH抗氧化系统对过氧化物的清除效率,且GSH在AsA-GSH循环中起主要作用。3)镉胁迫下,磁化作用诱导IAA、GA3、ABA和ZR4种内源激素水平在叶片中降低而于根系中升高,且根系中激素水平的表达在杨树抗氧化系统调控中占主导地位;另外,磁化作用有效调节了内源激素的比值。由此可见,Cd胁迫下,经磁化处理后杨树体内AsA大量消耗,GSH和GSSG在AsA-GSH抗氧化循环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根系则通过调控不同种类抗氧化酶活性和内源激素含量及其比值在清除H2O2和MDA等过程中占主导地位;磁化作用通过维持根系较高的ATPase活性,可在一定程度上可减轻Cd毒害造成的膜脂过氧化程度。【结论】磁化作用下AsA-GSH循环能力的提高增强了杨树对镉胁迫环境的适应能力,缓解了镉离子浓度的升高对叶片和根系组织造成的伤害,以此维持植株正常生长和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镉胁迫 磁化作用 抗氧化物质 抗氧化酶 内源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感式磨粒传感器中铁磁质磨粒的磁特性研究 被引量:34
7
作者 范红波 张英堂 +1 位作者 李志宁 任国全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52-457,共6页
在电感式磨粒传感器中,铁磁质磨粒主要通过磁化作用改变传感器线圈的磁场分布,进而改变线圈的等效电感.建立了线圈中含有铁磁质磨粒时的磁场模型,得出了磨粒磁化场关于退磁因子的磁感应强度表达式.以球磨粒为例,通过计算球磨粒磁化场,... 在电感式磨粒传感器中,铁磁质磨粒主要通过磁化作用改变传感器线圈的磁场分布,进而改变线圈的等效电感.建立了线圈中含有铁磁质磨粒时的磁场模型,得出了磨粒磁化场关于退磁因子的磁感应强度表达式.以球磨粒为例,通过计算球磨粒磁化场,得到球磨粒引起线圈电感变化率的解析式,并用有限元法计算了线圈的磁场,分析后发现:理论计算解与数值分析解相符,所建模型可以反映客观实际;磨粒的磁化强度由其磁导率和退磁因子共同决定,球磨粒的磁化强度可近似认为与磁导率无关;球磨粒引起的传感器线圈电感变化率随线圈单位长度上匝数的增加而减小,并趋向于一极限值;传感器线圈的电感变化率与球磨粒半径的三次方成正比,球磨粒半径在100μm以内,电感变化率在10-7数量级.本研究结论可为电感式磨粒传感器的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粒传感器 铁磁质 磁化作用 退磁因子 球磨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粉强化活性污泥法处理餐饮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31
8
作者 孙水裕 刘鸿 +1 位作者 谢光炎 梁皓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70-172,共3页
磁粉强化活性污泥化是在常规活性污泥法中加入适量强磁性粉末的废水生物处理方法。研究了用磁粉活性污泥法净化处理餐饮废水 ,通过与普通活性污泥法的平行试验 ,结果表明 ,磁粉强化活性污泥法适宜的磁粉加入量为 70 0 mg/L ,磁粉粒度 &l... 磁粉强化活性污泥化是在常规活性污泥法中加入适量强磁性粉末的废水生物处理方法。研究了用磁粉活性污泥法净化处理餐饮废水 ,通过与普通活性污泥法的平行试验 ,结果表明 ,磁粉强化活性污泥法适宜的磁粉加入量为 70 0 mg/L ,磁粉粒度 <1μm,CODCr去除率和出水透光率都优于普通活性污泥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粉强化活性污泥法 餐饮废水 生物处理 废水处理 磁化作用 滋生物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铁矿物的微波热处理技术现状 被引量:9
9
作者 罗立群 闫昊天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04-109,共6页
本文介绍了微波热处理技术在铁矿资源加工中的研究现状,主要叙述了微波技术提高铁矿石的碎磨效率,改善铁矿物的分选特性,强化铁矿物的辅助作业性能,体现出微波技术应用于铁矿加工的优越性。
关键词 微波热处理 铁矿 磁化作用 提铁降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变磁场对聚合硫酸铁水解产物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亮 延克军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59-62,共4页
电镜扫描分析,交变磁场下聚合硫酸铁晶体颗粒尺寸明显比非磁化PFS要大,应该是由于磁结晶效应。采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确定了磁化作用并没有使PFS形成新羟基键化合物,排除其结构上的差异。而通过紫外光谱分析发现,磁化作用使Fe(c)含... 电镜扫描分析,交变磁场下聚合硫酸铁晶体颗粒尺寸明显比非磁化PFS要大,应该是由于磁结晶效应。采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确定了磁化作用并没有使PFS形成新羟基键化合物,排除其结构上的差异。而通过紫外光谱分析发现,磁化作用使Fe(c)含量减小,推断在交变磁场作用下,使得Fe3+水合离子化合物的束缚力增强,抑制Fe3+进一步生成Fe(c)这类高聚态化合物,从而使Fe(a)、Fe(b)这类低聚态铁离子水合化合物含量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变磁场 聚合硫酸铁 磁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导技术和高Tc超导体研制新进展
11
作者 丁太献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89年第1期64-69,共6页
本文介绍了超导体的电、磁特性,导电机理,并叙述了高Tc超导材料的研制、发展概况.
关键词 超导体 磁化作用 电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s of intense magnetic field on digestion and settling performances of bauxite 被引量:1
12
作者 吕国志 张廷安 +4 位作者 王小晓 张旭华 刘燕 赵秋月 豆志河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6期2168-2175,共8页
The effects of magnetic field intensity, roasting temperature and roasting time on digestion rate and settling performance of bauxite with different iron contents were investigated systematically. The results indicate... The effects of magnetic field intensity, roasting temperature and roasting time on digestion rate and settling performance of bauxite with different iron contents were investigated systematically.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such magnetic treatment can profoundly change the microstructure and digestion performance of bauxite. For the two samples carrying different iron contents, phase transformation of the aluminum oxide phase proceeds faster in the high iron bauxite than the low one. The optimal pretreatment conditions of low iron bauxite are roasting temperature 550 ℃ and magnetic field intensity 6 T, while for high iron bauxite are 500 ℃ and 9 T. The digestion rate of alumina can reach 95% and 92% at digestion temperature of 190 ℃ and 250 ℃. The settling performances of roasted ore by intense magnetic field after digestion are enhanced through pretreat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UXITE intense magnetic field phase transformation digestion performance settling performan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