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化传递对比成像技术及初步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龚小娅 蒋飚 何伟良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1009-1011,共3页
关键词 磁化传递对比成像技术 原理 中枢神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化传递成像评价胰腺导管腺癌纤维化的可行性研究
2
作者 沈志秋 杨明明 +2 位作者 吕俊馨 张京刚 陈杰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4-48,共5页
目的探讨磁化传递成像(magnetization transfer imaging,MTI)评估胰腺导管腺癌(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PDAC)纤维化程度的能力。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术后病理证实的53例PDAC患者临床、影像及病理资料。所有患者均于术前行... 目的探讨磁化传递成像(magnetization transfer imaging,MTI)评估胰腺导管腺癌(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PDAC)纤维化程度的能力。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术后病理证实的53例PDAC患者临床、影像及病理资料。所有患者均于术前行MTI检查,测量肿瘤的磁化传递率(magnetic transfer rate,MTR)。Masson染色评价肿瘤纤维化,并利用ImageJ软件计算纤维面积百分比,按纤维化程度将所有患者分为高、低级纤维化两组。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及单因素方差分析分别比较高、低级别纤维化组MTR值及一般特征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估MTR值与PDAC纤维化程度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MTR值对PDAC纤维化分级的诊断效能。结果低级别纤维化组MTR值为(0.158±0.053),高级别纤维化组MTR值为(0.230±0.063),两组间MTR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528,P<0.001),其他一般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MTR值区分PDAC患者高、低级别纤维化AUC值为0.822,阈值为0.496,敏感度87.5%,特异度为62.1%。结论MTR值作为一种无创的影像学指标,在评估PDAC纤维化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导管腺癌 磁化传递 磁共振成像 定量分析 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H值敏感的磁化传递技术在1.5T磁共振成像上的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韦茂彬 沈智威 +3 位作者 肖刚 邱庆春 陈耀文 吴仁华 《磁共振成像》 CAS 2012年第1期40-43,共4页
目的探究基于pH值敏感的磁化传递技术在1.5T磁共振成像设备上的可行性。方法配制两组琼脂糖-肌酸凝胶的pH试管模型,采用修改好的自旋回波-磁化传递序列对这两组模型进行磁化传递成像。结果偏置频率为224Hz时,相同pH试管模型的磁化传递... 目的探究基于pH值敏感的磁化传递技术在1.5T磁共振成像设备上的可行性。方法配制两组琼脂糖-肌酸凝胶的pH试管模型,采用修改好的自旋回波-磁化传递序列对这两组模型进行磁化传递成像。结果偏置频率为224Hz时,相同pH试管模型的磁化传递成像信号强度近似相等,而不同的pH试管模型的磁化传递成像信号强度则依赖于pH值,pH值越高,磁共振信号强度越大。结论现有的临床1.5T磁共振扫描仪上的磁化传递序列能通过序列参数的优化和偏置频率的选取来获得能反映不同pH值的磁化传递成像,为pH值敏感的磁化传递成像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化传递成像 PH 偏置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斯洛文尼亚采用定量磁化传递磁共振成像技术研究干腌火腿的品质
4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I0003-I0003,共1页
传统干腌火腿是经盐渍、后腌制和成熟等工艺加工制成的具有独特质构和风味的高品质产品。水解反应、美拉德反应、氧化反应和Strecker降解等其他化学反应共同作用于产品特征性风味产生和增加消费者的接受度。目前,常用2D凝胶电泳技术、... 传统干腌火腿是经盐渍、后腌制和成熟等工艺加工制成的具有独特质构和风味的高品质产品。水解反应、美拉德反应、氧化反应和Strecker降解等其他化学反应共同作用于产品特征性风味产生和增加消费者的接受度。目前,常用2D凝胶电泳技术、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和质谱技术等方法分析火腿品质,但是这些技术无一例外都是破坏性的检测,而非无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技术 传统干腌火腿 斯洛文尼亚 品质 高效液相色谱技术 传递 磁化 凝胶电泳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发好转型多发性硬化磁化传递成像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于春水 林富春 +4 位作者 李坤成 蒋田仔 朱朝喆 秦文 陈彪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202-1204,共3页
目的利用磁化传递率(MTR)直方图分析,研究复发好转型多发性硬化(RRMS)脑异常改变及MTR直方图指标与扩展残疾状态(EDSS)评分的相关性。方法对29例RRMS患者和35例正常志愿者行T2WI和磁化传递成像检查,计算出每个体素的MTR值后,绘制出全脑... 目的利用磁化传递率(MTR)直方图分析,研究复发好转型多发性硬化(RRMS)脑异常改变及MTR直方图指标与扩展残疾状态(EDSS)评分的相关性。方法对29例RRMS患者和35例正常志愿者行T2WI和磁化传递成像检查,计算出每个体素的MTR值后,绘制出全脑MTR直方图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RRMS患者的全脑MTR直方图明显左移,峰高降低。RRMS患者的全脑平均MTR[(29.45±1.83)%]明显低于正常志愿者[(30.37±1.37)%](P=0.025),MTR直方图峰位置[(32.51±2.02)%]也明显低于正常志愿者[(33.51±1.39)%](P=0.022)。在RRMS患者,全脑MTR直方图峰高与EDSS评分中度相关(r=-0.411,P=0.027)。结论脑MTR直方图分析可显示RRMS患者脑异常改变,脑MTR直方图峰高可用于监测该病的临床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 磁化传递成像 直方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T高场磁共振磁化传递成像对特发性癫痫的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刘新峰 操玉萍 +5 位作者 欧新伟 廖大伟 张国明 朱克文 彭岚 张体江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3年第1期18-23,共6页
目的应用磁化传递成像(MTI)技术研究特发性癫痫患者脑微观结构的改变。材料与方法对32例特发性癫痫患者和32例健康志愿者行MTI序列扫描。利用统计参数图软件(SPM2)对图像进行基于体素分析,采用两样本t检验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磁化传递率(... 目的应用磁化传递成像(MTI)技术研究特发性癫痫患者脑微观结构的改变。材料与方法对32例特发性癫痫患者和32例健康志愿者行MTI序列扫描。利用统计参数图软件(SPM2)对图像进行基于体素分析,采用两样本t检验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磁化传递率(MTR)的差异,并分析MTR值与病程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病例组在双侧额中回、小脑前叶,右侧内侧前额叶、中央旁小叶、额上回及左侧顶下小叶MTR值降低(P<0.05)。左侧小脑后叶及枕叶舌回、梭状回MTR值与病程呈负相关(P<0.05)。结论 MTI能够检测特发性癫痫潜在的神经病理变化,为癫痫病理生理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磁共振成像 磁化传递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肿瘤磁化传递成像和钆剂增强协同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陈星荣 沈天真 +2 位作者 李文彬 陈爽 蒋胜洪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1995年第1期4-9,共6页
目的:研究钆剂(磁显葡胺)和磁化传递(MT)成像对脑肿瘤增强效果的协同作用。材料和方法:对60例脑肿瘤行SET1W和PDW,T2WMRI检查后,继以行钆剂增强后SET1W和MTISET1WMRI。然后测定各种脑肿瘤钆... 目的:研究钆剂(磁显葡胺)和磁化传递(MT)成像对脑肿瘤增强效果的协同作用。材料和方法:对60例脑肿瘤行SET1W和PDW,T2WMRI检查后,继以行钆剂增强后SET1W和MTISET1WMRI。然后测定各种脑肿瘤钆剂和MTI合用的增强效价。结果:MTI能降低脑实质(背景)信号强度,而对肿瘤病灶的信号强度无甚影响,所以钆剂和MTI合用的增强效果为不用MTI者的2.24~8倍。能使脑肿瘤病灶增强范围和突出程度有所增加,并显示更多的病灶。MTI和半量(0.05mmol/kg)钆剂合用其增强效果相当于双倍剂量钆剂者。结论:MTI和钆剂增强对脑肿瘤具有协同增强效果,故可用作脑肿瘤增强MRI检查的常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磁化传递成像 增强协同作用 磁显葡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化传递成像评估克罗恩病肠瘘发生风险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8
作者 林锦江 卢宝兰 +6 位作者 王红莉 方壮念 黄斯韵 孙灿辉 冯仕庭 李子平 李雪华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0-135,共6页
【目的】探讨磁化传递成像(MTI)预测克罗恩病(CD)患者肠瘘发生风险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12例CD手术患者的术前MTI资料,在磁化传递率(MTR)图像上测量并计算病变肠壁的标准化MTR(标准化MTR=肠壁MTR/肌肉MTR)。采用MTI图像和手术切除... 【目的】探讨磁化传递成像(MTI)预测克罗恩病(CD)患者肠瘘发生风险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12例CD手术患者的术前MTI资料,在磁化传递率(MTR)图像上测量并计算病变肠壁的标准化MTR(标准化MTR=肠壁MTR/肌肉MTR)。采用MTI图像和手术切除肠道区域对区域定位的方法,切取对应位置的肠壁组织行Masson染色以评估纤维化程度。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有肠瘘和无肠瘘肠壁的标准化MTR,绘制ROC曲线分析标准化MTR预测CD肠瘘发生的效能。【结果】12例患者手术切除15个病变肠段,共获取35个肠壁标本,其中发生肠瘘的肠段有5段共12个标本,无发生肠瘘的肠段有10段共23个标本。有肠瘘的肠壁标准化MTR高于无肠瘘者(P=0.045)。ROC曲线分析显示标准化MTR预测病变肠壁发生肠瘘风险的曲线下面积为0.674(95%置信区间:0.537-0.811);以标准化MTR=0.768为诊断阈值时,诊断可能发生肠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3.3%、51.1%。有肠瘘的肠壁的纤维化评分高于无肠瘘者(P=0.012)。肠壁标准化MTR与纤维化评分呈正相关(r=0.708,P<0.001)。【结论】MTI可能有助于预测CD肠瘘的发生风险,可提前为临床制定有效治疗策略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化传递成像 克罗恩病 肠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T MR磁化传递成像评价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 被引量:2
9
作者 陈鑫 刘玉品 +3 位作者 池晓玲 唐梅丽 陈志远 黄汝杭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25-429,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3.0T MR磁化传递成像(MTI)技术评价肝纤维化程度的价值。方法:选取肝穿诊断肝纤维化者27例,代偿期肝硬化患者14例及健康人10例行磁化传递成像(MTI)检查,据肝纤维化程度分6组:S0(健康人,10例)、S1(5例)、S2(7例)、S3(8例)、... 目的:初步探讨3.0T MR磁化传递成像(MTI)技术评价肝纤维化程度的价值。方法:选取肝穿诊断肝纤维化者27例,代偿期肝硬化患者14例及健康人10例行磁化传递成像(MTI)检查,据肝纤维化程度分6组:S0(健康人,10例)、S1(5例)、S2(7例)、S3(8例)、S4(7例)、S5(代偿期肝硬化,14例),通过测量MR信号强度,计算获得各受试者肝脏磁化传递率(MTR),分析各组间MTR值差异及其与肝脏纤维化、炎症程度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MTR值诊断肝纤维化、肝硬化程度的能力。结果:MTR值与肝纤维化程度及炎症程度均有正相关趋势(P≤0.001),S0、S1、S2组间及S3、S4、S5组间MTR值无统计学差异,S0与S3、S4、S5之间及S1+2与S3+4+5之间MTR值有统计学差异;ROC曲线显示MTR值评价中重度肝纤维化(S3+4+5)有统计学意义(P=0.000),以MTR≥0.077诊断S≥3的敏感性为69.0%、特异性为90.9%。结论:MTR尚不能诊断早期轻度肝纤维化,但对鉴别轻度肝纤维化与中重度肝纤维化及肝硬化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可与临床生化等检查结合作为诊断肝纤维化的补充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肝病 肝纤维化 磁共振成像 磁化传递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化传递成像和酰胺质子转移成像联合评价新生儿脑损伤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郑阳 王晓明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7年第3期189-195,共7页
目的应用酰胺质子转移成像(amide proton transfer,APT)联合磁化传递(magnetization transfer,MT)成像对新生儿从脑内环境角度评估新生儿脑损伤。材料与方法新生儿共38名,脑损伤13例,为病例组;常规MRI检查脑内无异常25例为对照组。常规... 目的应用酰胺质子转移成像(amide proton transfer,APT)联合磁化传递(magnetization transfer,MT)成像对新生儿从脑内环境角度评估新生儿脑损伤。材料与方法新生儿共38名,脑损伤13例,为病例组;常规MRI检查脑内无异常25例为对照组。常规MRI检查后补充APT-MT成像扫描。测量所有新生儿双侧额叶深部白质、基底节区、枕叶深部白质的APT值以及磁化传递率(magnetization transfer ratio,MTR)值(以下用APT/MTR表示),以及病例组病灶区及其对侧的APT/MTR值。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对照组中,额叶深部白质、基底节及枕叶深部白质APT/MTR值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2)对照组中,APT/MTR值随孕龄增长而逐渐升高。(3)病例组病灶内APT/MTR值低于对侧(P<0.05)。结论围产期缺氧缺血是全脑代谢变化,APT-MT成像可从内环境及分子水平评估新生儿脑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新生儿 酰胺质子转移成像 磁化传递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坐骨神经牵拉伤的磁化传递成像与病理对比 被引量:2
11
作者 周翠屏 沈君 +2 位作者 成丽娜 段小慧 蓝博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55-1059,共5页
目的探讨坐骨神经牵拉伤后磁化传递率(MTR)改变的病理基础。方法对20只新西兰大白兔牵拉坐骨神经主干,建立坐骨神经牵拉伤模型,分别于术前、术后第1、3天、1、2、3、4、6、8、10周进行双侧坐骨神经MR检查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坐骨神... 目的探讨坐骨神经牵拉伤后磁化传递率(MTR)改变的病理基础。方法对20只新西兰大白兔牵拉坐骨神经主干,建立坐骨神经牵拉伤模型,分别于术前、术后第1、3天、1、2、3、4、6、8、10周进行双侧坐骨神经MR检查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坐骨神经牵拉伤后MTR下降,早期下降明显,后期逐渐回升;神经损伤早期主要表现为炎症反应、神经变性,后期主要为施万细胞增生与神经纤维再生。牵拉伤后各段坐骨神经的MTR下降程度不同,牵拉段MTR下降最为明显。结论 MTR的动态变化能反映兔坐骨神经牵拉伤后的病理变化过程和神经损伤程度,可作为评价预后及疗效的补充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化传递成像 坐骨神经 创伤和损伤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化传递成像在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8
12
作者 刘新峰 张体江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3年第2期146-150,共5页
磁化传递成像(MTI)是一种较新的磁共振成像技术。它不仅能够增大组织对比度,也能定量分析组织特征。大量研究表明MTI对神经系统疾病的微观病理变化敏感性较高。近来,该技术在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越来越多,为了更好的了解神经系统疾病的... 磁化传递成像(MTI)是一种较新的磁共振成像技术。它不仅能够增大组织对比度,也能定量分析组织特征。大量研究表明MTI对神经系统疾病的微观病理变化敏感性较高。近来,该技术在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越来越多,为了更好的了解神经系统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就磁化传递成像技术在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化传递成像 神经系统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化传递成像及其在精神疾病中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体江 龚启勇 《磁共振成像》 CAS 2010年第6期468-472,共5页
MRI能较敏感地检测多数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病变,了解病变的部位及范围,但对一些微观病变或疾病早期病理变化,常规MRI不能提供确切的评价。磁化传递成像(magnetization transfer imaging,MTI)是一种对大分子结构微观神经病理变化比较敏感的... MRI能较敏感地检测多数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病变,了解病变的部位及范围,但对一些微观病变或疾病早期病理变化,常规MRI不能提供确切的评价。磁化传递成像(magnetization transfer imaging,MTI)是一种对大分子结构微观神经病理变化比较敏感的MRI技术,通过施加偏共振饱和脉冲序列选择性地抑制大分子物质信号而增加图像对比、获得更多的组织结构信息。大量研究表明MTI能检出常规MRI检查阴性患者的脑灰、白质变化,如多发性硬化。近年来,该技术在精神疾病的研究逐渐增多,为更好地理解精神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提供了新的补充信息,本文综述MTI在精神疾病中的应用现状及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化传递成像 精神疾病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硬化的非均匀磁化传递成像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康钰 洪楠 吴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981-984,共4页
目的评价非均匀磁化传递(ihMT)成像诊断多发性硬化(MS)的价值。方法对18例临床诊断为MS的患者及16名健康志愿者行ihMT成像,测量并比较MS患者白质内病灶与健康志愿者白质区磁化传递率(MTR)、量化磁化传递值(qMT)、非均匀磁化传递率(ihMTR... 目的评价非均匀磁化传递(ihMT)成像诊断多发性硬化(MS)的价值。方法对18例临床诊断为MS的患者及16名健康志愿者行ihMT成像,测量并比较MS患者白质内病灶与健康志愿者白质区磁化传递率(MTR)、量化磁化传递值(qMT)、非均匀磁化传递率(ihMTR)和非均匀量化磁化传递值(qihMT)的差异,并采用 Spearman 相关分析评价MS患者ihMT成像参数与临床扩展致残量表评分(EDSS)的相关性。结果 MS病灶的MTR、qMT、ihMTR、qihMT均低于健康志愿者脑白质(P均<0.001);MTR、qMT与EDSS呈中等负相关(r=-0.440、-0.572,P=0.004、0.002),ihMTR、qihMT与EDSS呈强负相关(r=-0.704、-0.739,P均<0.001)。结论 ihMTR和qihMT值能准确反映白质髓鞘含量的变化,且与MS临床症状相关性好,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 非均匀磁化传递成像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化传递对比磁共振成像在诱发性大鼠肝硬化肝癌中的初步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云辉 许乙凯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963-966,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磁化传递对比(MTC)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在诱发性大鼠肝硬化肝癌中的作用。方法二乙基亚硝胺溶液诱发的大鼠肝硬化肝癌模型16只,结合病理检查发现>5.0cm的癌结节66个,对照组为10只正常Wister大鼠。所有大鼠均行附加MT脉... 目的初步探讨磁化传递对比(MTC)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在诱发性大鼠肝硬化肝癌中的作用。方法二乙基亚硝胺溶液诱发的大鼠肝硬化肝癌模型16只,结合病理检查发现>5.0cm的癌结节66个,对照组为10只正常Wister大鼠。所有大鼠均行附加MT脉冲前后MRI扫描,序列包括SE序列T1WI、FSE序列T2WI。测量MR图像上正常肝组织、硬化肝脏及肝癌组织附加MT脉冲前后的的信号强度,计算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及磁化传递率(MTR)。结果SE序列T1WI上,附加MT脉冲后正常肝实质信号强度降低,SNR低于无MT脉冲图像(P=0.002);肝硬化组织附加MT后信号强度显著下降,SNR明显低于无MT时(P=0.000);肝癌附加MT后SNR两者无显著差异(P=0.334),CNR较附加MT前降低但无统计学差异(P=0.158)。FSE序列T2WI上,正常肝实质附加MT后信号强度降低,SNR低于无MT脉冲时(P=0.021);肝硬化附加MT后SNR显著低于无MT时(P=0.000);肝癌附加MT脉冲前后信号强度无明显变化,SNR无统计学差异(P=0.549),CNR较附加MT前增高,但两者间无显著差异(P=0.205)。SE序列T1WI上,肝硬化MTR显著高于正常肝实质及肝癌(P=0.001);正常肝实质与肝癌MTR类似(P=0.788)。FSE序列T2WI上,硬化肝组织的MTR较正常肝实质及肝癌明显增高(P=0.002;P=0.000);正常肝实质与肝癌的MTR无统计学差异(P=0.352)。结论FSE序列T2WI附加MT脉冲图像上肝硬化组织信号降低,而肝癌信号强度变化不明显,对比度提高,有利于肝硬化背景上肝癌病灶的检出和显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肝硬化 肝细胞癌 磁化传递对比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化传递技术在肝脏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云辉 许乙凯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z2期174-176,共3页
磁化传递成像 (magnetizationtransferimaging ,MTI)是一种比较新的磁共振成像技术 ,1989年由Wolff提出 ,它能改变组织器官的对比度 ,从而产生新的图像对比 ,故又称为磁化传递对比 (magnetizationtransfercontrast ,MTC)。MT在核磁共振 ... 磁化传递成像 (magnetizationtransferimaging ,MTI)是一种比较新的磁共振成像技术 ,1989年由Wolff提出 ,它能改变组织器官的对比度 ,从而产生新的图像对比 ,故又称为磁化传递对比 (magnetizationtransfercontrast ,MTC)。MT在核磁共振 (MR)中对脑疾病的应用在国内外已经较普遍 ,技术也比较成熟 ,与顺磁性造影剂协同作用 ,提高强化效果 ,可提高颅内肿瘤、感染、脑白质、梗死及膝关节病变等的显示能力 ,而关于MTC在肝脏疾病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报道有争议。本文主要就MTC的基本原理及在肝脏疾病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化传递成像 磁化传递对比 肝脏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像元动态成像技术中系统调制传递函数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车双良 赵创社 《应用光学》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9-21,24,共4页
亚像元动态成像技术是目前实现遥感器小型化非常有效的新方法 ,因而研究亚像元动态成像系统的调制传递函数 MTF显得非常必要和重要。介绍了亚像元动态成像的基本原理及成像过程 ,指出了光程差对亚像元动态成像系统 MTF的影响。对亚像元... 亚像元动态成像技术是目前实现遥感器小型化非常有效的新方法 ,因而研究亚像元动态成像系统的调制传递函数 MTF显得非常必要和重要。介绍了亚像元动态成像的基本原理及成像过程 ,指出了光程差对亚像元动态成像系统 MTF的影响。对亚像元动态成像系统的 MTF进行了数值分析 ,并指出了亚像元动态成像系统的成像质量及空间分辨率与一般成像系统相比较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像元动态成像技术 调制传递函数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SPGR磁化传递成像在鉴别脑脓肿与坏死囊变性脑肿瘤的应用
18
作者 姚秀忠 陈世勇 +1 位作者 赖清泉 粘朝晖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82-685,共4页
目的探讨3DSPGR磁化传递成像(MTI)在鉴别脑脓肿与坏死囊变性胶质瘤和脑转移瘤的应用价值。方法7例经手术病理(3例)或临床随访(4例)证实的脑脓肿、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坏死囊变性胶质瘤和8例经临床证实的坏死囊变性转移瘤在治疗前接受了... 目的探讨3DSPGR磁化传递成像(MTI)在鉴别脑脓肿与坏死囊变性胶质瘤和脑转移瘤的应用价值。方法7例经手术病理(3例)或临床随访(4例)证实的脑脓肿、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坏死囊变性胶质瘤和8例经临床证实的坏死囊变性转移瘤在治疗前接受了常规MR和3DSPGR序列MTI检查,测量并计算病灶囊性区、实性区、同层面对侧正常脑白质区和脑脊液的平均磁化传递率(magnetization transfer ratio,MTR)。结果病灶囊性区、实性区、同层面对侧正常脑白质区和脑脊液的MTR分别依次为(0.0803±0.04)、(0.2259±0.03)、(0.3475±0.02)、(-0.1546±0.15);病灶囊性区与脑脊液的MTR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t=8.911,P<0.001,病灶实性区与正常脑白质区的MTR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t=-20.208,P<0.001);脑脓肿与坏死囊变性胶质瘤和脑转移瘤囊性区的MTR均存在显著性差异(F=37.390,P<0.001),其中脑脓肿与胶质瘤存以及脑脓肿与脑转移瘤有显著性差异(P<0.001),胶质瘤和脑转移瘤无明显差异(P=0.179);实性区域的MTR三者之间无差异。结论3DSPGR-MTI以及MTR的测量在鉴别脑脓肿与坏死囊变性胶质瘤和脑转移瘤有重要价值,可作为常规MRI序列的重要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化传递 磁共振成像 脑脓肿 胶质瘤 肿瘤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泪腺磁化传递成像定量参数在甲状腺相关性眼病临床活动性分期中的价值 被引量:7
19
作者 蒋文昊 胡昊 +6 位作者 陈欢欢 周江 陈露 陈文 吴倩 许晓泉 吴飞云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7-21,共5页
目的 探讨泪腺磁化传递成像(magnetization transfer imaging, MTI)定量参数在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hyroid-associated ophthalmopathy, TAO)临床活动性分期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 前瞻性纳入2020年9月至2022年1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 目的 探讨泪腺磁化传递成像(magnetization transfer imaging, MTI)定量参数在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hyroid-associated ophthalmopathy, TAO)临床活动性分期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 前瞻性纳入2020年9月至2022年1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诊断为TAO的49名患者,依据临床活动性评分(Clinical Active Score, CAS)将受试者分为活动期组(≥3分,29例)和非活动期组(<3分,20例)。所有受试者均行眼眶常规MRI序列及冠状位MTI扫描,并测量泪腺磁化传递率(magnetization transfer ratio, MTR)及脂肪抑制T2WI序列上泪腺与同侧颞肌信号强度比(signal intensity ratio, SIR)。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MRI定量参数的组间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估MRI定量参数与CAS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MTR、SIR及两者联合判断TAO临床活动性的效能,并采用DeLong检验比较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结果 活动期组泪腺MTR低于非活动期组,泪腺SIR高于非活动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MTR与CAS呈低度负相关(r=-0.427,P<0.001),SIR与CAS呈弱正相关(r=0.252,P=0.012)。联合泪腺MTR和SIR判断TAO临床活动性效能最优(AUC=0.809,敏感度62.5%,特异度93.1%),高于单独应用SI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5,P=0.019)。结论 泪腺MTI定量参数在判断TAO临床活动性中具有可行性,可以作为常规序列的补充手段,以提高对TAO临床活动性分期的评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 临床分期 泪腺 磁共振成像 磁化传递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WI联合磁化传递对比成像评估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活动性 被引量:8
20
作者 宁秋萍 王文生 +3 位作者 赵宁 唐今扬 任华 叶慧义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25-531,共7页
目的:探讨DWI联合磁化传递对比成像(MT)能否提高对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炎活动性的诊断价值。方法:按照纽约标准将39例临床诊断的AS患者分为活动组和非活动组,测量骨髓水肿区(BME)、硬化区(Sc)、脂肪沉积区(FD)、正常骨髓区(NABM)的... 目的:探讨DWI联合磁化传递对比成像(MT)能否提高对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炎活动性的诊断价值。方法:按照纽约标准将39例临床诊断的AS患者分为活动组和非活动组,测量骨髓水肿区(BME)、硬化区(Sc)、脂肪沉积区(FD)、正常骨髓区(NABM)的ADC值和骶髂关节软骨的磁化传递率(MTRc)。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间5项参数值的差异,并采用ROC曲线分析各参数对骶髂关节炎活动性的诊断效能,将有预测价值的参数进行logistic回归联合,并采用ROC曲线分析回归方程对关节炎活动性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间ADCBME、ADCNABM和MTRc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1和P=0.025);ADCBME、ADCNABM、MTRc、ADCBME+ADCNABM、ADCNABM+MTRc和ADCBME+MTRc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38、0.849、0.719、0.885、0.849和0.864(P值均<0.05)。联合指标(ADCBME+MTRc和ADCNABM+MTRc)预测骶髂关节炎活动性的价值提高。结论:DWI和MT联合能提高诊断AS的能力和预测AS活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炎 强直性 骶髂关节炎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磁化传递对比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