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动式氧含量分析仪的研制 被引量:6
1
作者 魏茂金 赖森财 +2 位作者 黄思俞 张武威 刘德功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61-766,共6页
对磁动式测氧仪的测量池、光路和数据采集系统进行了研究。从气体磁性推导出了哑铃球在非均匀梯度磁场中受到的转动力矩公式,给出测量池系统的设计方案,采用镀银刻蚀方案实现哑铃球系统的转动阻尼,分析了非均匀梯度磁场系统的技术要求... 对磁动式测氧仪的测量池、光路和数据采集系统进行了研究。从气体磁性推导出了哑铃球在非均匀梯度磁场中受到的转动力矩公式,给出测量池系统的设计方案,采用镀银刻蚀方案实现哑铃球系统的转动阻尼,分析了非均匀梯度磁场系统的技术要求。介绍线阵CCD光点位置探测光路和CCD数据采集与处理电路系统。为满足仪器定标、温度补偿和校正的需要,设置了五个功能按键,列表说明其功能。给出了仪器的校正方案和检测数据。实验结果表明:仪器在不同的温度点测量精度均可达0.2%以上,仪器的温度补偿性能、精度和稳定性达到了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动式 氧含量分析仪 线阵CCD 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D磁动式氧含量分析仪的分析与设计 被引量:4
2
作者 魏茂金 赖森财 +1 位作者 黄思俞 刘德功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38-742,共5页
介绍常见气体磁化率,利用氧气顺磁性,且磁化率明显高于其它气体的物理特性,分析磁动式测量混合气体中氧气含量的方案。通过在非均匀磁场悬挂一对充氮玻璃小球构成测量池;采用光杠杆对哑铃球扭转的角度信号进行放大,由CCD对光点位置信号... 介绍常见气体磁化率,利用氧气顺磁性,且磁化率明显高于其它气体的物理特性,分析磁动式测量混合气体中氧气含量的方案。通过在非均匀磁场悬挂一对充氮玻璃小球构成测量池;采用光杠杆对哑铃球扭转的角度信号进行放大,由CCD对光点位置信号进行探测,以提高分析仪灵敏度和精度;由NO、NO2的磁化率特性分析这两种气体对分析仪的影响,说明测氧仪的应用环境。通过对CCD像元值随气体氧含量、温度变化规律的分析,得出分析仪的分辨率可达0.048%以上;CCD像元值随氧含量变化、随温度变化基本呈线性关系,数据处理后可使仪器有较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动式 测氧仪 分析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体流量对磁动式测氧仪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黄思俞 魏茂金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2013年第12期1181-1187,共7页
为了减小气流对磁动式测氧仪的影响,提高仪器的性能。运用流体力学理论,从气流对哑铃球的冲击、测量池内气体密度随流量变化和气体流速引起二小球不对称升力3个方面,分析了气体流量对仪器的影响。推导出测量池内气体压强、密度和体积磁... 为了减小气流对磁动式测氧仪的影响,提高仪器的性能。运用流体力学理论,从气流对哑铃球的冲击、测量池内气体密度随流量变化和气体流速引起二小球不对称升力3个方面,分析了气体流量对仪器的影响。推导出测量池内气体压强、密度和体积磁化率与气体流量的关系式。提出安装紊流丝网,对哑铃球系统基架开分流孔,采用镀膜刻蚀实现转动阻尼等改进措施。实验表明,所采取的改进措施能有效地改善仪器读数随流量增大的问题,并提高了较大流量(0.5 L/min)时仪器读数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动式 测氧仪 气体流量 流速 压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磁动式测氧仪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魏茂金 黄思俞 赖森财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2008年第4期110-114,共5页
稳定性是影响测量仪器精度的重要因素,也是最难做好的技术指标。文章针对磁动式测氧仪存在不稳定的实验现象,从测量池各机械部件、光路、气路和CCD数据处理电路的结构出发,全面分析了影响磁动式测氧仪稳定性的各种因素。为了改善仪器的... 稳定性是影响测量仪器精度的重要因素,也是最难做好的技术指标。文章针对磁动式测氧仪存在不稳定的实验现象,从测量池各机械部件、光路、气路和CCD数据处理电路的结构出发,全面分析了影响磁动式测氧仪稳定性的各种因素。为了改善仪器的稳定性,保证仪器的测量精度,对各部件的设计制作给出了明确方案。实验结果表明:对磁动式测氧仪稳定因素的分析与改进是科学的,有效地提高了仪器的稳定性能。升降温实验CCD像元读数有着很好的重复性,最大像点偏差不超过2个像点;仪器输入气体后,CCD像元读数能很快达到稳定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动式 测氧仪 稳定性 精度 电荷耦合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流动式磁流变阀压降性能试验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胡国良 廖明科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5-38,共4页
针对目前磁流变阀结构形式单一且体积大的不足,设计了一种结构紧凑的混合流动式磁流变阀,该磁流变阀阻尼间隙液流通道由轴向圆环流动和径向圆盘流动共同组成。介绍了混合流动式磁流变阀结构及工作原理;同时建立了其压降数学模型。在搭... 针对目前磁流变阀结构形式单一且体积大的不足,设计了一种结构紧凑的混合流动式磁流变阀,该磁流变阀阻尼间隙液流通道由轴向圆环流动和径向圆盘流动共同组成。介绍了混合流动式磁流变阀结构及工作原理;同时建立了其压降数学模型。在搭建的磁流变阀测试试验台上对其压降性能进行测试,具体分析了加载电流及模拟外加负载对所设计的磁流变阀进出口压差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流动式流变阀 结构设计 压降 性能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流动式磁流变阀的结构设计及性能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胡国良 廖明科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21-124,共4页
针对目前磁流变阀结构形式单一且体积大的不足,设计了一种结构紧凑的混合流动式磁流变阀,该磁流变阀阻尼间隙液流通道由轴向圆环流动和径向圆盘流动共同组成。介绍了混合流动式磁流变阀结构及工作原理,并建立了其压降数学模型;利用ANSY... 针对目前磁流变阀结构形式单一且体积大的不足,设计了一种结构紧凑的混合流动式磁流变阀,该磁流变阀阻尼间隙液流通道由轴向圆环流动和径向圆盘流动共同组成。介绍了混合流动式磁流变阀结构及工作原理,并建立了其压降数学模型;利用ANSYS有限元仿真分析软件对混合流动式磁流变阀的静态磁场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磁流变阀磁场利用率高,同时能够获得足够大的压差,并且可调范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流动式流变阀 结构设计 压降 有限元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式磁制冷机主动式回热器周期性温度场试验
7
作者 巫江虹 王惜慧 +1 位作者 唐永柏 陈云贵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43-747,793,共6页
采用测量主动式回热器温度场的方法,探讨了周期性瞬态内热源作用下的多孔介质与单相流体的换热规律.实验结果表明:旋转式磁制冷机主动式回热器内温度场波动频率与磁制冷机转动频率相等.当制冷机转速增大时,温度场的波动频率相应增加,工... 采用测量主动式回热器温度场的方法,探讨了周期性瞬态内热源作用下的多孔介质与单相流体的换热规律.实验结果表明:旋转式磁制冷机主动式回热器内温度场波动频率与磁制冷机转动频率相等.当制冷机转速增大时,温度场的波动频率相应增加,工质轮整体的温度降低,加磁区与去磁区温度场的波动频率相等,两磁区的波动相位移近似为180,°去磁区温度场振幅是加磁区温度场波动振幅的2倍左右.但是当流量增大到2.639×10-4m3/s时,温度趋于饱和,设计时应选择低于临界换热介质的流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式回热器 旋转式室温制冷机 温度场 周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温磁制冷机主动式回热器强化传热数值仿真
8
作者 巫江虹 刘岩 +2 位作者 王惜慧 唐永柏 陈云贵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6,共6页
研究了脉冲磁场作用下磁工质粉末与水高热流密度小温差强化传热,提出了在工质轮中嵌入高导热材料强化传热的方法,采用建立理论模型与Ansys软件相结合的方法,对几种典型嵌入形式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铜丝的交叉排列最有利于温度的均... 研究了脉冲磁场作用下磁工质粉末与水高热流密度小温差强化传热,提出了在工质轮中嵌入高导热材料强化传热的方法,采用建立理论模型与Ansys软件相结合的方法,对几种典型嵌入形式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铜丝的交叉排列最有利于温度的均匀分布,在高转速运行下磁制冷机铜丝网的强化换热作用明显。铜丝数量的增加导致Gd工质质量减少,从而导致磁致热效应的减少,铜丝数量、磁热效应以及制冷效率之间存在最优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式回热器(AMR) 铜丝 旋转式制冷机强化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主动式室温磁蓄冷器的数值模拟分析
9
作者 薛孝忠 唐永柏 +3 位作者 雷小波 陈云贵 巫江虹 王华生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2期200-206,共7页
为了探究不同工质形貌对磁制冷系统的影响,优化磁蓄冷器结构设计,利用数值模拟对比研究3种不同结构的磁蓄冷器(圆孔型、矩形孔型和平板型)的制冷功率和制冷系数(COP)。3种模型中,孔隙率为0.3的平板型磁蓄冷器综合制冷效果突出。对平板... 为了探究不同工质形貌对磁制冷系统的影响,优化磁蓄冷器结构设计,利用数值模拟对比研究3种不同结构的磁蓄冷器(圆孔型、矩形孔型和平板型)的制冷功率和制冷系数(COP)。3种模型中,孔隙率为0.3的平板型磁蓄冷器综合制冷效果突出。对平板型磁蓄冷器进一步研究表明,频率为0.5 Hz时,板厚为0.3 mm的蓄冷器制冷效果最好,在利用率为3.0时,其零温跨制冷功率为200 W,COP为3.3左右;在较高频率下(>0.5 Hz),工质板越薄,蓄冷器制冷效果越好;而在低频下(<0.5 Hz),工质板的厚度对蓄冷器制冷效果影响很小;制冷功率随温跨的增大而减小,温跨为4和16 K时分别对应21和5 W的制冷功率(热端温度为304 K时);温跨随热端温度的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冷 动式蓄冷器 利用率 数值模拟 制冷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永磁体的室温磁制冷样机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卢定伟 俞力 金新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3-35,42,共4页
介绍了使用1.7T永磁体制作室温磁制冷样机实验机的情况。在使用主动式磁蓄冷器(AMR)的循环方式下,达到了8K的温差,说明了进一步制作较大而且更为实用的永磁体室温磁制冷样机的可行性。
关键词 室温制冷机 动式蓄冷器 AMR 热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温磁制冷蓄冷器的传热问题 被引量:5
11
作者 吴海波 卢定伟 +1 位作者 徐小农 金新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5-40,共6页
对磁制冷中的关键部件主动式磁蓄冷器 (AMR)的漏热进行了数值计算 ,得到了漏热的组成关系 ,发现沿径向的热传导影响最大。如果能够有效减少AMR与磁体的接触面积或者做好径向外侧的绝热 ,则该系统的漏热问题将显著减少。
关键词 AMR 热传导 动式蓄冷器 制冷工质 热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容率对室温磁制冷机工质盘传热影响研究
12
作者 肖飞 巫江虹 +1 位作者 王惜慧 唐永柏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0-44,共5页
在室温磁制冷机主动式磁回热器(AMR)工质盘强化传热研究中,引入了一个新的参数热容率TCR(Thermal Capacity rate Ratio)。TCR参数反映了工质盘内换热流体将磁体在励磁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从回热器中置换出去的能力。计算磁制冷系统的TCR,... 在室温磁制冷机主动式磁回热器(AMR)工质盘强化传热研究中,引入了一个新的参数热容率TCR(Thermal Capacity rate Ratio)。TCR参数反映了工质盘内换热流体将磁体在励磁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从回热器中置换出去的能力。计算磁制冷系统的TCR,通过和制冷功率、COP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了室温磁制冷机工质盘强化传热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式回热器(AMR) 热容率(TCR) 制冷功率 CO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